人音版5上音乐知识梳理
- 格式:docx
- 大小:479.98 KB
- 文档页数:4
一年级上册音乐知识梳理一、演唱运用科尔文手势认识唱名。
打击乐器:木鱼和碰钟二、节奏练习1、走(X )跑跑(X X)走欧(X ᅳ)节拍:2/4 以四分音符为一拍每小节2拍。
3/4一年级音乐下册知识梳理一、演唱1、音的高低:听老师弹琴,用手势表示音的高低并模唱。
二、打击乐器三角铁、双响筒、沙槌、串铃三、音的强弱四、简谱中的音乐符号二年级音乐上册知识梳理1、《乃呦乃》土家族民歌2、《白鸟朝凤》民间乐曲,演奏乐器:唢呐3、《四小天鹅舞曲》俄国柴科夫斯基曲4、《小拜年》湖南花鼓调5、《晚会》中国音乐家贺绿汀曲管弦乐6、人音版二年级下册音乐知识点1、《春之歌》作曲家是德国门德尔松作曲。
2、《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是齐唱歌曲,由周郁辉作词,寄明作曲。
3、《都有一颗洪亮的心》现代京剧《红灯记》选段4、《吉祥三宝》是对唱歌曲,是由男声、女声、童声来演唱的。
5.《狮王进行曲》是一首管弦乐曲,由法国作曲家圣桑谱曲。
6、《两只老虎》是一首法国童谣。
8、人音版三年级上册音乐知识点人音版三年级下册音乐知识点1、《红旗颂》是管弦乐曲,由吕其明作曲。
2、《卢沟谣》演唱形式齐唱、合唱。
3、《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选自现代京剧《红灯记》。
4、《空山鸟语》是一首二胡曲,中国作曲家刘天华谱曲。
5、《飞来的花瓣》是合唱曲,其旋律平稳,情绪深情,节奏宽松,速度中速。
6、《帕米尔,我的家乡多么美》演唱属于女高音人声。
7、《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演唱属于男高音人声。
8、《梭罗河》演唱音色属于女中音人声。
四年级上册音乐知识点汇总演唱部分:《中华⼈民共和国国歌》词(田汉)曲(聂耳),(进行曲)速度。
《杨柳青》是江苏民歌《大雁湖》是鄂温克族民歌,是歌唱蒙古族风土人情的一首民歌。
《大家来唱》是意大利威尼斯民歌。
这首是描写孩子们课间快乐的活动。
《童心是小鸟》这首歌曲是三拍子的歌曲《月亮月光光》是一首无伴奏合唱,它是一首台湾童谣。
《荡秋千》是仡佬族⼉歌《小螺号》由著名的词曲作家付林创作于80年代。
人音版5上音乐知识梳理
五年级上册
一、课内知识
6.《丰收锣鼓》民族长管弦乐第二乐段主奏乐器:二胡、高胡笛子、扬琴、琵琶第四乐段:扬琴、琵琶、XXX打
7.《丰收的节日》新疆塔塔尔族民歌前面齐唱后面合唱
8.《苹果丰收》朝鲜族歌曲
9.《打猪草》黄梅戏根据《对花》的曲调改编竹筒XXX、三弦
10.《外婆的彭湖湾》台湾歌曲XXX词曲
12.《回家》萨克斯管合奏作曲家:凯丽金(美国)爵士乐
13.《心爱的家》管弦乐作曲家:比XXX(英国)主旋律两遍:中提琴钢片琴、弦乐二、音乐暗号
换气记号()顿音记号()重音记号()反复(跳跃)记号()连音线()附点()休止符()渐强()渐弱()强()中强()弱()中弱()升号()降号()还原()装饰音(倚音、波音、滑音)()
三、课外知识
1.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京剧、豫剧、越剧、评剧、黄梅戏
2.人声分类:男声(男低音、男中音、男低音)、女声(女低音、女中音、女低音)、童声
3.演唱方式:单声部:独唱、齐唱、对唱多声部:领唱、独唱、重唱、轮唱
4.作风分类:进行曲、舞曲、抒怀曲
5.旋律走向:上行123、下行321、平行111
5.西洋管弦乐:弦乐器(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低音提琴、竖琴、钢琴)
木管乐器(短笛、竖笛、单簧管、黑管、双簧管、大管)
铜管乐器(短号、小号、长号、大号、法国号)
打击乐器(定音鼓、钢片琴、小鼓、响板)
6.民族管弦乐:吹管乐器(笛子、XXX、笙、唢呐)
拉弦乐器(高胡、二胡、革胡)。
知识与技能-人音版五年级音乐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掌握五线谱音乐符号的基本知识和读谱技能;2.了解节奏的概念,并能够正确演奏不同节奏的乐曲;3.能够通过音高的升降演唱一些简单的歌曲;4.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1.五线谱音乐符号的基本知识和读谱技能1.教师让学生认识五线谱和音乐符号;2.教师对五线谱上的音乐符号进行解释,包括符号的形状、名称、音高等;3.练习读谱,让学生在不同的节奏中正确演奏乐曲。
2.节奏的概念和演奏技能1.教师介绍节奏的概念,让学生了解乐曲的节奏结构;2.教师示范演奏不同节奏的乐曲,并让学生模仿演奏;3.让学生分组合作,演奏一首乐曲。
3.音高的升降与演唱技能1.教师让学生学习音高的升降规律,让他们辨认和演唱音阶;2.将上述音阶应用于歌曲中,教学生唱歌曲,让他们发挥音乐才华;3.教师演示音乐合唱的技巧,并让学生进行模仿。
4.音乐欣赏和合作1.教师介绍一些简单但具有代表性的乐曲,让学生了解不同种类音乐的特点;2.让学生尝试演奏和唱歌曲,并进行创意表演;3.小组合作,演奏一首乐曲,提高学生协作和团队精神。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1.掌握五线谱音乐符号的基本知识和读谱技能;2.熟练掌握乐曲的节奏和演奏技巧;3.通过升降音高而正确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1.五线谱音乐符号的形状、名称、音高等理解;2.学生在练习节奏演奏时,需要掌握正确的节拍和节奏。
四、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教师讲解、演示等方式进行;2.分组合作法:学生分组互相合作,演奏和唱歌曲;3.唱的方式:通过各种音乐短片或歌曲等形式进行掌握。
五、教学评估1.教学过程评估1.学生的表现和参与度;2.学生是否熟练掌握所学内容;3.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音乐欣赏能力。
2.学习成果评估1.完成的乐曲演奏或歌曲演唱;2.设计的音乐舞蹈表演;3.总结教学内容,提出反馈意见。
六、教学资源1.教学PPT;2.音乐器材和配件;3.音乐杂志及其他音乐媒介。
完整word)人音版五年级上册音乐复习题答案及内容1、《故乡》是一首描写乡村生活的歌曲,曲调优美动听,演唱形式为合唱。
2、《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是一首蒙古族民歌,演唱形式为男声独唱,歌曲旋律高亢激昂,富有民族特色。
3、《故乡的云》是一首广东民歌,演唱形式为女声独唱,曲调优美抒情,歌曲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4、《小河淌水》是一首童声合唱曲,歌曲旋律流畅优美,演唱形式为二声部合唱。
5、《故乡的原风景》是一首云南民歌,演唱形式为男女对唱,歌曲表达了对故乡的美好回忆和思念之情。
6、《故乡》的曲调优美动人,富有浓郁的乡村气息,是一首令人感到温馨和感动的歌曲。
1.歌曲《谁不说俺家乡好》是女高音XXX词曲的影片《红日》插曲。
2.《思乡曲》是小提琴演奏家XXX创作的一首小提琴独奏曲,旋律哀婉缠绵,如泣如诉。
3.《思乡曲》的主题采用了蒙古族民歌《城墙上跑马》的音乐,乐曲进行了三次变奏。
4.《乡间的小路》是台湾校园歌曲,由XXX创作,音乐明快流畅,演唱形式为男声独唱。
5.《故乡的小路》是一首优美抒情的二段体结构歌曲,节奏为4/4、3/4的变拍子,演唱形式为合唱。
6.在歌曲中,#表示升记号,b表示降记号。
第六课《欢乐的少年》1.歌曲《叮铃铃》是采用了湖南民歌为素材的合唱曲,旋律流畅,情绪欢快活泼。
2.歌曲中的>是重音记号,下滑音记号为⌒。
3.《雏鹰之歌》采用了新疆地区音乐为素材,要唱得坚定自信,曲调欢快活泼。
4.歌曲中采用了大量的上滑音记号。
5.《嬉游曲》是XXX创作的一首弦乐四重奏。
6.《缆车》是来自意大利的管弦乐作品。
第七课《冬雪》1.《乘雪橇》是美国作曲家XXX创作的一首管弦乐曲。
2.《迎来春色换人间》是京剧现代剧《智取威虎山》的选段。
3.歌曲《堆雪人》是一首活泼轻快的合唱曲,分为两个声部演唱。
4.《雪花带来冬天的梦》的拍号为4/4,每小节四拍,强弱规律为强、弱、次强、弱,指挥图示为波浪线。
乐理知识是重音记号,“⌒”叫连音线或圆滑线。
第一课《朝夕》教学内容:欣赏《晨景》《渔舟唱晚》教学目标:1、能够安静的聆听音乐,体会音乐的情绪,理解音乐意境,感受祖国古典音乐的美感。
2、在聊聆听、模唱中体会音乐的情绪,模仿不同乐器的姿势,体会主题变化。
3、认识长笛、双簧管的外形,哼唱音乐主题旋律,并听辨音色。
教学重点:1、能够充分地体验音乐的情绪,理解音乐意境。
2、体验我国民族乐器古筝丰富的音乐表现力。
教学难点:准确听辨长笛、双簧管,古筝的音色教学过程:一、新学期寄语。
1、本学期学习任务及内容。
2、提出本学期音乐上课要求。
二、聆听作品1.导入:同学们都知道太阳是从东边升起,西边落下,从而形成一天。
我们把一天呢又可以分为两大部分,就是白天和黑夜。
那么白天还可以划分出什么时段?下面就请同学们听一听这四首作品各表现了什么内容?属于哪个时间段?2.聆听歌曲《清晨》(1)初听歌曲录音,感受其情绪。
(2)复听设问:歌曲表达怎样的内容?描述的是哪个时间段的情景?3.聆听乐曲《晨景》(1)初听,感受乐曲的情绪。
并对照教材上的三幅图分段,或自己画图表示。
(2)简介乐曲出处及格里格生平:《晨景》是挪威作曲家格里格(1843-1907)《培尔金特》第一组曲中的第一首。
(3)复听,谈谈你对乐曲的理解。
乐曲表达了怎样的内容?描述的是哪个时段的情景?(4)重点聆听第一部分,对照教材中的图形谱及五线谱,边听边哼唱这段曲调。
(5)再次完整地复听,在三幅图的下面,写出一句恰当的文字说明。
4.聆听《晚风》(1)初听歌曲录音,感受其情绪。
(2)复听,歌曲表达怎样的内容?描述的是哪个时间段的情景?5.《渔舟唱晚》(1)初听乐曲,感受情绪及速度。
(2)简介作品创作时代背景:《渔舟唱晚》是我国近代古筝家娄树华在20世纪30年代中期根据古曲《归去来辞》的素材加工改编而成的一首传统筝曲。
(3)聆听第一部分设问:从音乐声中你能相像这是怎样的景色?(4)哼唱第一部分的主题曲调,画出图形谱。
(5)聆听第二部分,设问:从这段音乐中你听到了什么声音?(6)哼唱这段音乐的主题曲调(7)把每一小节的第一个音连接起来唱一唱3 2 1 6 5 3(8)完整地聆听全曲,并根据音乐的发展顺序编讲一个故事。
五年级上册音乐学习要点概括(人教版)一、课程简介音乐课程是小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五年级上册的音乐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创造力及音乐综合素质。
本册教材以人教版为基础,结合我国教育部门的相关要求,总共安排了八个单元的学习内容。
二、学习要点1. 音乐基本知识- 音高、音长、音色和节奏:掌握基本的音乐元素,能分辨简单的高音、低音、长音和短音。
- 五线谱与简谱:学会识谱,能简单阅读五线谱和简谱。
2. 音乐欣赏- 聆听与分析:学会聆听音乐,分析音乐的结构、风格和特点。
- 音乐作品:欣赏中外著名音乐作品,了解不同地域、不同风格的音乐。
3. 歌唱与演奏- 歌曲演唱:学会正确的歌唱姿势和呼吸方法,培养良好的嗓音条件。
- 乐器演奏:学习简单的乐器演奏技巧,如钢琴、小提琴、长笛等。
4. 音乐创作与实践- 创作训练:培养学生的音乐创作能力,如创作简单的歌曲、乐曲。
- 音乐活动:参与各种音乐实践活动,如合唱、合奏、音乐游戏等。
5. 音乐与文化- 音乐与历史:了解音乐发展的历史,感受音乐与历史的联系。
- 音乐与生活:认识音乐与生活的紧密关系,学会在生活中发现音乐。
三、教学目标通过五年级上册的音乐学习,学生将能掌握基本的音乐知识,具有初步的音乐欣赏能力,养成良好的歌唱与演奏习惯,形成音乐创作与实践的能力,了解音乐与文化之间的联系,从而提高自身的音乐综合素质。
四、教学建议- 注重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关注每个学生的音乐潜能和兴趣。
- 实践与理论相结合:在音乐实践中传授音乐理论知识,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音乐。
- 鼓励创新与表达:鼓励学生自由探索、创新,勇敢表达自己的音乐想法。
- 加强音乐与文化教育:将音乐与文化、历史相结合,提高学生的音乐文化素养。
小学音乐(人音版)1-6年级知识梳理1-6年级音乐(人音版)知识梳理1-3年级:一、演唱在演唱时,要注意坐姿和站姿。
演唱时要保持轻声唱、微笑和自然放松的状态。
在识读乐谱方面,一、二年级的学生可以跟随老师模唱旋律,运用XXX手势认识唱名。
而三年级的学生则需要认识力度音名。
二、打击乐器在一年级,学生将接触到木鱼、碰钟、三角铁、双响筒、沙锤、响坂、锣鼓擦和XXX等打击乐器。
到了二年级,则会研究铃鼓。
三、节奏练学生需要研究节奏方面的知识。
在一年级,学生需要学会走(X)跑跑(XX)跑呕(X—)的节奏。
到了二年级,学生需要学会快跑快跑(XXXX)的节奏。
而在三年级,学生需要分辨节奏的紧密和宽松,以及前八后十六(XXX)和前十六后八(XXX)的节奏。
四、力度在一年级,学生需要研究音的强弱,感受、聆听拍子以及力度变化的知识。
五、节拍在二年级,学生需要认识力度记号,并掌握节拍的强弱,包括2/4拍和4/4拍。
六、速度在一年级,学生需要通过图片感受速度的变化。
而在三年级,学生需要研究快速、中速和慢速的演唱。
七、情绪在一、二年级,学生需要研究欢快、抒情和坚定有力的情绪表现。
八、旋律在一、二年级,学生需要研究音的高低和旋律线。
而在三年级,学生需要研究平稳和跳跃的旋律。
九、音乐记号在二年级,学生需要研究换气记号、小节线、终止线、休止符等常见的音乐记号。
而在三年级,学生需要研究全音符、二分、四份、十六分及休止符等所有常见的音符,以及延长音记号、反复跳跃记号和顿音记号等。
十、演唱形式在二年级,学生需要研究人声分辨,包括童声、男声和女声。
同时,学生也需要研究轮唱的演唱形式。
在三年级,学生需要研究女高、女中和男高的人声分辨,以及齐唱、轮唱和合唱的演唱形式。
十一、音色在二年级,学生需要研究钢琴、唢呐、小提琴、单簧管和圆号等乐器。
到了三年级,学生还需要研究琵琶、二胡、古筝、笛子、笙、口琴、手风琴和XXX他等乐器。
十二、综合表演在二年级,学生需要研究彝族、蒙古族、藏族、傣族和维吾尔族等不同民族的表演方式。
全解五年级上册音乐知识点(人教版)一、课程简介本册音乐课程旨在通过有趣的教学内容和活动,让学生在感受音乐魅力的同时,掌握音乐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学生将在本学期内研究各种音乐风格和体裁,提高音乐欣赏能力和创作能力。
二、教学目标1. 增强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培养音乐兴趣。
2. 使学生掌握简单的音乐知识和技能,如音符、节奏、音阶等。
3. 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创造力。
4. 增进学生对音乐文化的了解,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三、教学内容1. 乐理知识- 音符、休止符、附点音符、连音线的含义及运用。
- 半音、全音、音程、音阶的概念及识别。
- 节奏、拍子的分类和应用。
- 简谱与五线谱的转换。
2. 音乐欣赏- 欣赏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音乐作品。
- 分析作品风格、形式、结构等方面。
- 研究音乐术语和表达方式。
3. 歌唱与表演- 研究合唱技巧,如呼吸控制、音准把握、和声协调。
- 练独唱、齐唱、对唱等多种演唱形式。
- 研究简单舞蹈动作,增强身体协调性。
4. 创作与实践- 研究作曲技巧,创作简单旋律。
- 编排小型音乐作品,如歌曲、器乐曲。
- 实践乐器演奏,如钢琴、小提琴、吉他等。
四、教学方法1. 采用生动、有趣的教学手段,如图片、音频、视频等。
2. 结合课堂讲解、示范、练、小组讨论等多种形式。
3. 注重个体差异,因材施教,给予学生充分的表现机会。
4. 鼓励学生参与音乐活动,提高实践能力。
五、评价方式1. 平时成绩: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
2. 期中和期末考试:包括乐理知识测试、歌唱表演、创作展示等。
3. 综合素质评价:注重学生在团队协作、音乐欣赏等方面的表现。
六、教学资源1. 教材:《音乐》五年级上册(人教版)。
2. 辅助教材:如音乐鉴赏、乐理知识手册等。
3. 音响设备:如音响、钢琴、乐器等。
4. 网络资源:如音乐网站、教学视频等。
七、教学建议1. 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音乐素养,激发学生音乐兴趣。
2. 加强基本技能训练,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
音乐知识点全解析:五年级上册(人教版)一、音乐基础知识1. 音乐的定义音乐是人类用声音和乐器演奏以表达情感、传递信息的艺术形式。
2. 音乐的要素音乐由旋律、节奏、和声、音色等要素构成。
3. 音乐符号音乐符号用来表示音高、节奏、音长等信息。
常见的音乐符号有音符、休止符、拍号等。
4. 音乐的分类音乐可分为古典音乐、流行音乐、民族音乐等不同类型。
二、乐理知识1. 音名与音高音名是用字母来表示音高的符号,包括A、B、C、D、E、F、G。
每个音名对应着不同的音高。
2. 音程音程是指两个音之间的距离,常见的音程有八度、五度、四度等。
不同音程有不同的音程名。
3. 调式调式是指音乐作品中所使用的音阶和音高的组合方式。
常见的调式有大调、小调等。
三、乐器知识1. 木管乐器木管乐器包括长笛、单簧管、双簧管等。
它们通过吹气进入乐器内部产生声音。
2. 铜管乐器铜管乐器包括小号、长号、圆号等。
它们通过唇振动产生声音。
3. 弦乐器弦乐器包括小提琴、大提琴、吉他等。
它们通过拉动或弹拨弦产生声音。
4. 打击乐器打击乐器包括钟琴、钢琴、鼓等。
它们通过击打或敲击乐器的表面产生声音。
四、音乐欣赏1. 音乐元素的分析欣赏音乐时,可以分析音乐的旋律、节奏、和声等要素,从而更好地理解音乐作品。
2. 音乐家与作品了解不同音乐家以及他们的作品,可以增加对音乐的欣赏和理解。
五、音乐活动1. 合唱合唱是指多人一起演唱的音乐活动,通过合唱可以培养团队合作意识和音乐表达能力。
2. 舞蹈音乐与舞蹈结合,可以增加音乐活动的趣味性和艺术性。
以上是对五年级上册(人教版)音乐知识点的全面解析,希望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
知识与技能:萨克斯管-人音版五年级音乐上册教案1.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掌握萨克斯管的基本知识和演奏技巧;了解萨克斯管的历史和发展。
•技能目标:能够正确使用萨克斯管演奏简单的乐曲,具备表现力和音乐感。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热爱和兴趣,增强音乐自信心和表现力。
2. 教学内容•萨克斯管的基本功:口形、吹气和指法。
•管乐演奏乐曲的基本演奏技巧。
•萨克斯管历史和文化。
3. 教学过程第一课:萨克斯管的基本知识1.介绍萨克斯管的音色和特点。
2.给学生演示正确的吹奏姿势、口型和吹气方式。
3.给学生介绍萨克斯管的音域和音符,让学生音高的基本概念。
4.给学生练习基本的指法,例如C调和G调的音阶。
5.给学生听萨克斯管的演奏,让他们了解这种乐器的演奏风格和技巧。
第二课:萨克斯管的基本演奏技巧1.给学生介绍拍子和节奏的基本知识,例如四分之一节拍和八分之一节拍。
2.给学生练习基本的管乐演奏技巧,例如强弱度的掌握、速度的掌握、特定乐曲的演奏技巧等。
3.给学生介绍如何掌握节奏,让学生练习四分之一、八分之一和十六分之一的节奏。
4.给学生介绍如何掌握音准,让学生练习高低音符的演奏。
第三课:萨克斯管的历史和文化1.给学生介绍萨克斯管的发明人和历史背景。
2.给学生介绍萨克斯管的音乐形式和文化背景。
3.让学生听一些有代表性的萨克斯管演奏作品,例如《蓝色多瑙河》等。
4.让学生了解萨克斯管在现代音乐中的作用和地位,例如在爵士乐和流行音乐中的使用。
4. 教学效果评估1.在教学过程中,给学生不同的乐曲演奏任务,检查他们的演奏技巧和表现力。
2.在教学结束后,让学生演奏自选乐曲,检查他们的演奏技巧和音乐感。
3.考试时,让学生演奏指定的乐曲,考察他们的音乐功底和演奏技巧。
5. 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采取了多种教学方法,例如口型和吹气方式的演示、指法和演奏技巧的练习、历史和文化知识的介绍等。
通过这些教学方法,学生们对萨克斯管的知识和技能都有了一定的掌握,并且表现出了较强的兴趣和热情。
知识与技能前倚音-人音版五年级音乐上册教案课程背景本次课程是前倚音-人音版五年级音乐上册的一节课,主要通过学习音乐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培养学生的情感、创造力和审美能力。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理解乐曲的基本元素:旋律、节奏、和弦、韵律等。
2.掌握唱几首课内旋律明快、韵律优美的歌曲。
3.学习音乐轮廓图的标示方法。
•技能目标1.训练学生的音乐听力和音乐感知能力。
2.学习合唱的基本技巧和感情表达方法。
3.锻炼学生的音乐表演速度和节奏感。
•情感、态度目标1.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和集体荣誉感。
2.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表演热情。
3.通过合唱表演,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大胆表现的勇气。
教学内容与方法1.引入课题,介绍课程主要目标和任务,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
时间:5分钟。
2.分享一段短棒球背景的音乐录像,帮助学生区分旋律、节奏、速度等音乐元素,激发学生的音乐兴趣和感知能力。
时间:10分钟。
3.集体合唱,“我爱洗澡”这首歌曲,在强调韵律和速度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合唱技巧和团队协作精神。
时间:20分钟。
4.引导学生进行音乐轮廓图的标示,让他们了解基本的标示方法以及标逗号、断句符号的用法,对音乐的理解有更深刻的认识。
时间:20分钟。
5.组织学生集体合唱“修炼爱情”,加深学生对音乐元素间关系的理解,使学生在表演中进一步培养与合作意识和集体荣誉感。
时间:20分钟。
6.课堂总结,让学生对课堂内容进行总结归纳,并反思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不足,从而提高综合音乐素质。
时间:5分钟。
教学评估1.教师可以通过学生的合唱发现问题,并及时纠正,以提高学生的合唱技巧和表现能力。
2.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进行音乐轮廓图的标示,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教学建议1.教师可以提前安排好音乐教材,核查技术设备的完好程度,确保音乐教学的顺利进行。
2.教师可以在学生们的参与和行为上进行评估,如是否参与积极,表达是否清晰等,以此来评估学生对本次课程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新人音版小学音乐一――六年级上册期末复习知识汇总各年级音乐需要掌握的知识点(上学期)一年级:共十一课,23首歌曲,学生至少会唱11首(这是底线),每课至少会唱一首,要求会唱,唱熟。
二年级:共十一课,22首歌曲,学生至少会唱11首(这是底线),每课至少会唱一首,要求会唱,唱熟。
三年级:技能:共十课,22首歌曲,学生至少会唱11首(这是底线),每课至少会唱一首,要求会唱,唱熟。
理论:1、每课圆圈里面的乐理知识需要掌握如:四分音符、二分音符、八分音符、四分休止符的表示方法等;人声的分类。
2、知道歌曲的出处,并知道歌曲的演唱情绪,如:第九课《桔梗谣》是一首朝鲜民歌,用欢快的情绪演唱。
四年级:共9课,16首歌曲,学生至少会唱9首(这是底线),每课至少会唱一首,要求会唱,唱熟。
理论:1、每课圆圈里面的乐理知识需要掌握如:附点四分音符、附点八分音符,二拍子指挥图式、三拍子指挥图式、四拍子指挥图式以及强弱规律,升记号的表示方法等。
2、知道歌曲的出处,并知道歌曲的演唱情绪,如:第九课《刨地瓜》是一首山东陵县民歌。
《山谷静悄悄》用轻柔、优美的情绪演唱。
五年级:技能:共七课,7首歌曲,要求学生全部会唱并唱熟(尽可能的不看课本)。
理论:1、第一课:掌握装饰音“上波音”的表示方法;知道刘天华创作的优秀曲目;知道民族乐器中拉弦乐器的名称。
2、、第二课:掌握切分音的表示方法及含义。
3、第三课:掌握变音记号“升记号”的表示方法。
4、第五课:知道民族乐器中拨(击)弦乐器的名称。
5、第七课:掌握变音记号“降记号”的表示方法。
另注:歌曲的出处及演唱情绪需要知道,如:第三课《小机灵的歌》是一首日本歌曲,是动画片《聪明的一休》主题歌,用机灵、活泼地情绪演唱。
六年级:技能:共七课,7首歌曲,要求学生全部会唱并唱熟(尽可能的不看课本)。
理论:1、第二课:掌握切分音和反复记号的表示方法及含义。
2、第四课:知道舒柏特创作的有代表性的器乐曲和歌曲。
全解五年级上册音乐知识点(人教版)1. 音乐的定义音乐是通过声音的有机组合来表达情感、传递信息和艺术感受的一种艺术形式。
2. 音乐的要素音乐由以下要素组成:- 声音:音乐的基本元素,包括音高、音色、音量和音长。
- 节奏:音乐中的有规律的时间排列。
- 旋律:音乐中有组织的一连串音符。
- 和声:由多个音调同时发出,形成和谐的音乐效果。
3. 音乐的分类音乐可以按照不同的方式进行分类:- 按照音乐的用途:民族音乐、宗教音乐、儿童音乐等。
- 按照音乐的风格:古典音乐、流行音乐、摇滚音乐等。
- 按照音乐的形式:合唱、独唱、器乐等。
4. 乐器的分类乐器可以按照不同的方式进行分类:- 木管乐器:如长笛、单簧管。
- 铜管乐器:如小号、长号。
- 弦乐器:如小提琴、大提琴。
- 打击乐器:如钢琴、鼓。
5. 音乐的节奏记号音乐中使用的节奏记号有:- 四分音符:用一个黑色实心椭圆表示。
- 二分音符:用一个黑色实心椭圆加一个竖线表示。
- 八分音符:用一个黑色实心椭圆加一个竖线和一个小竖线表示。
6. 音乐的节拍音乐的节拍是指音乐中有规律的强弱节奏的组合。
常见的节拍有2/4、3/4和4/4。
7. 音乐的速度音乐的速度是指音乐进行的快慢程度。
常见的速度有:- 快速:如 Allegro(快速的)、Vivace(活泼的)。
- 中速:如 Moderato(适度的)。
- 慢速:如 Adagio(慢慢的)、Lento(缓慢的)。
8. 音乐的表情音乐可以通过表情来传达情感和意义,常见的表情有:- 欢快:如 Allegro(快乐的)。
- 悲伤:如 Adagio(悲伤的)。
- 激动:如 Vivace(激动的)。
9. 音乐的演奏方式音乐可以通过不同的演奏方式来呈现不同的效果,如:- 重音:强调某个音符。
- 轻音:轻轻地演奏音符。
- 顿音:短暂地延长音符的时间。
10. 音乐的形式音乐可以按照不同的形式进行组织,如:- A段:基本主题段。
- B段:变化主题段。
知识与技能变拍子-人音版五年级音乐上册教案本节课教学目的主要是让学生了解何为变拍子,以及通过实践操作强化学生对变拍子的理解和掌握。
教学目标1.了解什么是变拍子,区别于定拍子;2.掌握变拍子的节奏感;3.学会用人声来表现变拍子,提高音乐素养。
教学内容1.了解变拍子概念–定拍子VS变拍子–不同的变拍子类型2.节奏感练习–基础节奏乐句练习–独奏人声练习–合唱人声练习3.变拍子的表现方式–变拍子唱法–声部与节奏风格的配合–变拍子与音乐的表现教学设计任务一:了解变拍子1.示范播放两段定拍子和变拍子的音乐,引导学生听出差异;2.辨析定拍子和变拍子,介绍不同的变拍子类型;3.让学生用手敲打和跺脚来分辨定拍子和变拍子。
任务二:节奏感练习1.引导学生模仿基础节奏乐句的节奏,并教授一些简单的节奏乐句;2.让学生尝试用独奏和合唱的形式来练习人声节奏;3.引导学生在各自合声的基础上,创作自己的变拍子人声乐句。
任务三:变拍子的表现方式1.演示变拍子唱法,带领学生一起练习;2.结合实际乐曲,导入声部与节奏风格的配合的讲解和练习;3.让学生选取一首喜欢的乐曲,尝试更新改编为变拍子音乐。
教学方法本节课主要采用情景式教学方法和让学生亲身参与的互动式教学方法。
1.情景式教学,通过示例音乐引导学生了解变拍子概念,视觉和听觉刺激,有助于学生理解和记忆;2.互动式教学,实践操作中培养学生的节奏感和跟进能力,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教学评估在教学过程中,通过以下方式对学生进行评估:1.实时观察学生的反应和参与程度,及时调整教学方式;2.课后自主完成作业,并进行简要的音乐表演,检验对节奏的掌握;3.通过期中和期末考试测试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际操作和互动进行教学,更加符合五年级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了学生对变拍子的理解和掌握,同时培养了学生的集体意识和合作精神。
作为教师,我们应该更加注重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需求,不断探索和创新教学方法,实现教学目标的同时,也让学生感受到音乐的魅力和乐趣。
五年级所有音乐知识点总结音乐是一种语言,通过音符和节奏传达情感和思想。
在五年级的音乐学习中,学生将会接触到许多基本的音乐知识和技巧,为了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这些知识和技能,本文将对五年级音乐知识进行总结。
一、音乐基础知识1. 音符:音符是音乐的基本符号,用来表示音高和音长。
五线谱上的音符有不同的形状和位置,分别代表不同的音高。
学生需要学会识别和演奏基本的音符。
2. 节奏:节奏是音符的排列顺序和时间长度,用来控制音乐的速度和节奏感。
学生需要学会识别和演奏基本的节奏。
3. 音阶:音阶是一组按照特定规律排列的音符,用来组成音乐。
学生需要学会识别和演奏基本的音阶。
4. 调式:调式是一组按照特定音程排列的音符,用来组成音乐。
学生需要学会识别和演奏基本的调式。
5. 调性:调性是音乐的基本特征之一,包括大调和小调。
学生需要学会识别和辨别不同的调性。
6. 节拍:节拍是音乐中重要的基本元素,用来划分音乐的时间和节奏。
学生需要学会识别和演奏基本的节拍。
二、乐器知识1. 弦乐器:包括小提琴、大提琴、中提琴等,通过拉弦发声。
学生需要了解不同的弦乐器及其特点。
2. 键盘乐器:包括钢琴、电子琴等,通过按键发声。
学生需要了解不同的键盘乐器及其特点。
3. 音箱乐器:包括木琴、编钟等,通过敲击发声。
学生需要了解不同的音箱乐器及其特点。
4. 风乐器:包括长笛、单簧管、双簧管、萨克斯管等,通过吹奏发声。
学生需要了解不同的风乐器及其特点。
5. 打击乐器:包括鼓、钹、木鱼、木琴等,通过敲击发声。
学生需要了解不同的打击乐器及其特点。
6. 乐器演奏技巧:学生需要学会基本的乐器演奏技巧,包括正确的姿势、手指位置、吹口和换气技巧等。
三、音乐理论知识1. 音乐表现力:音乐表现力是音乐语言中的情感表达和思想表达,通过音乐的演奏和表现来传达情感和思想。
2. 音乐形式:音乐形式是音乐创作和演奏中的结构和组织方式,包括复调、变奏、对位等。
3. 音乐节拍:音乐节拍是音乐中的节奏元素,包括拍号、拍子、拍子长度等。
第一课朝夕教学目标1.在音乐中描绘自然界周而复始朝夕情景的作品不少。
本课就用这一题材为主题编选了四个作品,以体现“音乐与自然”的人文性,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
2. 在音乐实践中掌握六拍子拍号。
3.唱好二部合唱,提高合唱表演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唱好二部合唱,提高合唱表演能力。
教学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听《清晨》,听《晨景》。
第二课时:唱《晚风》,听《渔舟唱晚》。
第一课时一、听《晨景》1、听乐曲《晨景》,你听听这一段音乐描绘是什么?要求:边听边对照教材中的三幅图,你认为这三幅图能否反映音乐所描绘的晨景?你能画出更好的图来表示吗?2. 再听一次主题并看谱哼唱一次。
说说教材中用三种形式记录了这段音乐:线条图形谱、线条字母谱、简谱。
这三种形式你喜欢哪一种?为什么。
3.重点聆听《晨景》第一部分(连续听两遍)。
要求:如果还可以的话,请在这三幅图下写出一句恰当的文字说明。
(如“晨曦微露”、“初显阳光”、“太阳升起”)4.欣赏全曲5.小结:(1)简介格里格生平。
(2)器乐曲表现早晨的一例。
二、表演《清晨》1.这是一首校园歌曲,在演唱风格上要通俗朴素,像说话似的歌唱。
2.聆听范唱,对歌曲整体有所了解。
设问:(1)歌曲表述怎样的内容?(2)歌曲可以分为几个部分?3.学生自学第一乐段16小节曲调。
提示:形式不拘,可以视唱;可以个人自学;可以合作自学。
4.在教师指导下学唱第二乐段曲调。
指导的重点是音准:“”这一乐句大跳音程要唱准,第一个fa(4)音要唱准。
5.在教师的口风琴伴奏下,欢乐地唱好全曲曲调(教师的口风琴伴奏为学生的伴奏作一示范)。
6.歌词4段较长,建议唱第1、3、4段歌词,第2段歌词留给学生自己学唱。
这样也不影响歌曲的完整性。
省下第2段的教学时间用于唱好歌曲,处理好歌曲,尤其把第一乐段与第二乐段的对比要表现出来。
7.打击乐伴奏练习。
充分发挥学生的想像力与创造性。
8.小结:这是声乐表现“早晨”的一种形式。
三、编创活动:《早晨》表现早晨的内容非常多,歌曲《清晨》所表达的就是发生在早晨的活动。
新人音版五年级上册音乐全册教案和教学反思之整理复习活动目标
通过聆听乐曲、演唱歌曲,稳固本学期学习内容,同时检测学生们学习的效果。
课时安排:2课时
活动过程
第1课时
一、说明本课的教学目的和学习内容,并提出要求。
二、聆听乐曲,区分乐器音色
老师任意播放以下乐曲,请学生用表格的形式,记录乐曲名称及主奏乐器名称。
1.(思乡曲)
2.(丰收锣鼓)
3.(嘎达梅林)
4.(渔舟唱晚)
5.(回家)
6.(嬉游曲)
三、聆听歌曲,区分拍号
老师分别弹奏以下歌曲前奏,请学生唱出自己记忆深刻的乐句,然后以“抢答〞的形式,说出歌曲名称及拍号,并用自己喜欢的动作表示出它们的强弱规律。
1.(我怎样长大)
2.(乡间的小路)
3.(外婆的澎湖湾)
4.(叮铃铃)
5.(唱歌二小放牛郎)
6.(雨花石)
7.(堆雪人)
8.(苹果丰收)
第2课时
一、音乐知识-拍号
1.复习学过的几种拍号。
2.老师拍击,请学生用图示表示出是几拍子的。
二、背唱歌曲
1.老师播放歌曲范唱,请学生说出歌曲的名称及情绪。
2.老师播放歌曲伴奏音乐,请学生跟音乐演唱歌曲。
3.请学生从以下歌曲中,选择自己喜欢的2-3首背唱。
〔1〕(牧场上的家)
〔2〕(故土的小路)
〔3〕(丰收的节日)
〔4〕(我怎样长大)
〔5〕(雏鹰之歌)
〔6〕(清晨)
〔7〕(雪花带来冬天的梦)
〔8〕(苹果丰收)
〔9〕(外婆的澎湖湾)
4.教师总结。
板书设计:拍号、强弱规律、弦乐、管乐。
五年级上册
一、课内知识
1.《晨景》管弦乐作曲家:格里格(挪威)长笛、双簧管、弦乐组太阳升起的景象
2.《晚风》六八拍6/8 以八分音符为一拍,每小节有六拍强弱弱次强弱弱
3.《渔舟唱晚》古筝独奏曲夕阳西下渔民满载而归的景象356155 235633 123522
4.《嘎达梅林》蒙古族男低音独唱马头琴五重奏
5.《雨花石》2/4 二拍子指挥图示强弱
6.《丰收锣鼓》民族长管弦乐第二乐段主奏乐器:二胡、高胡笛子、扬琴、琵琶第四乐段:扬琴、琵琶、阮吹拉弹打
7.《丰收的节日》新疆塔塔尔族民歌前面齐唱后面合唱
8.《苹果丰收》朝鲜族歌曲
9.《打猪草》黄梅戏根据《对花》的曲调改编竹筒胡琴、三弦
10.《外婆的彭湖湾》台湾歌曲叶佳修词曲
11.《牧场上的家》美国儿童歌曲3/4 三拍子指挥图示强弱弱
12.《回家》萨克斯管独奏作曲家:凯丽金(美国)爵士乐
13.《可爱的家》管弦乐作曲家:比肖普(英国)主旋律两遍:中提琴钢片琴、弦乐
二、音乐记号
换气记号()顿音记号()重音记号()反复(跳跃)记号()连音线()附点()休止符()渐强()渐弱()
强()中强()弱()中弱()升号()降号()还原()装饰音(倚音、波音、滑音)()
三、课外知识
1.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京剧、豫剧、越剧、评剧、黄梅戏
2.人声分类:男声(男高音、男中音、男低音)、女声(女高音、女中音、女低音)、童声
3.演唱形式:单声部:独唱、齐唱、对唱多声部:领唱、合唱、重唱、轮唱
4.风格分类:进行曲、舞曲、抒情曲
5.旋律走向:上行123、下行321、平行111
5.西洋管弦乐:弦乐器(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低音提琴、竖琴、钢琴)
木管乐器(短笛、竖笛、单簧管、黑管、双簧管、大管)
铜管乐器(短号、小号、长号、大号、法国号)
打击乐器(定音鼓、钢片琴、小鼓、响板)
6.民族管弦乐:吹管乐器(笛子、萧、笙、唢呐)
拉弦乐器(高胡、二胡、革胡)
弹拨乐器(琵琶、阮、扬琴、三弦)
打击乐器(各种鼓、锣、镲、云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