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四课蚯蚓的选择同步练习(I)卷
- 格式:doc
- 大小:111.50 KB
- 文档页数:6
五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第一课种子的发芽实验(一)一、填空题1、植物的一生是从( )开始的。
2、农民伯伯选择在春天播种是因为()。
3、在做种子发芽的对比实验中,我们要保证至少()个条件不变。
二、判断题。
(1)蒲公英的种子在天空中随风飘飞,它们落在自然界的任何地方都会发芽。
()(2)做对比实验时,实验组与对照组往往只有一个条件不同,其他条件都相同。
()(3)做种子发芽实验时,每个盒子都应放三粒种子,这样可以减少实验的偶然性。
()第二课种子的发芽实验(二)一、填空题:种子萌发需要一定的条件:、和等。
二、选择题:1、做对比实验时,我们一般是控制()条件不发生变化。
A、一个B、二个C、三个2、植物种子发芽需要的最基本条件有()。
A、光照、水分、温度、空气和土壤B、光照、水分、温度、空气C、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空气三、判断题:绿豆发芽只要有充足的水分就行。
()四、简答题:1.种子需要一定条件才能萌发成幼苗,请你回答以下有关问题。
(1)你认为种子的萌发需要哪些条件?。
第三课观察绿豆芽的生长一、选择题。
1、把两组绿豆芽放在同一室内,同时加适量的水。
将其中一组用透明的塑料袋罩住,另一组用不透明的塑料袋罩住。
这个实验设计中改变的条件是()。
A、光B、温度C、水2、绿豆种子发芽需要的最基本条件有()。
A、光照、水分、温度、空气和土壤B、光照、水分、温度和空气C、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空气3、绿豆芽的根会朝着()的方向生长。
A、有水 B. 没有水第四课蚯蚓的选择一、选择题。
(1)蚯蚓生活在土壤中,由此可推测它适应()。
A、黑暗的环境B、干燥的环境(2)不同的动物对环境有()。
A、相同的需求B、不同的需求(3)生活在草地上的蚱蜢的体色往往是()的。
A、灰色B、绿色C、黄色D、褐色(4)鱼必须生活在水里,离开水它就会死亡。
这说明生物()。
A、能影响环境B、能改变环境C、依赖环境第五课食物链和食物网1.草、田鼠、老鹰等构成了田野生态系统的一条食物链。
1.4《蚯蚓的选择》练习一、填空题蚯蚓适宜生活在______、______的环境中。
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
1、在干燥的土壤中也能找蚯蚓。
()2、动物和植物一样离不开环境。
()3、企鹅喜欢生活在寒冷的北极。
()4、实验中不要打扰蚯蚓的生活。
()5、观察一条蚯蚓对环境的选择最科学。
()三、选择题,将正确的序号填在括号内。
1、蚯蚓会选择()的环境建造自己的房子。
A.明亮温暖B.明亮干燥C.阴暗潮湿2、科学小组同学需要捕捉一些蚯蚓进行实验,他们在()环境中容易找到蚯蚓。
A.铺满枯叶的湿润树林里B.运动场上的沙池里C.干燥、铺满碎石头的小路D.池塘里3、观察完蚯蚓后要把它()A.放回大自然B.扔到垃圾桶C.弄死它4、“蚯蚓喜欢潮湿的环境”的最直接的证据是,聚集在潮湿环境里的蚯蚓()A.心情更好B.运动更快C.数量更多D.体型更大5、在如图所示的盒子里装上一些泥土,盒子一端的泥土保持干燥,另一端的泥土保持潮湿,然后将蚯蚓放在盒子中间,关于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实验想要研究蚯蚓喜欢黑暗的环境还是明亮的环境B.一段时间后,蚯蚓会爬向盒子的右端C.实验可以只用一条蚯蚓来观察四、连线题:将各种动物与它们的生活环境连线。
蚯蚓河流、池塘和稻田天鹅平原、山地、树上或水中狼岛礁、海滩或海冰处企鹅森林、山地、寒带草原蜥蜴湖泊和沼泽地青蛙阴暗潮湿土壤五、实验题某同学在抓蚯蚓的过程中发现,只有在阴暗潮湿的土壤中可以找到蚯蚓,而在明亮干燥的土壤中找不到蚯蚓。
到底是什么因素在影响蚯蚓的分布呢,光亮程度还是潮湿程度呢?为此,他进行了探究。
他在一个长方形的盘子上,布置了A、B、C三个环境区域(如图),蚯蚓可在三个区域之间自由移动。
然后在盘子的中间区域放入15条蚯蚓,每隔两分钟统计一次各区域中蚯蚓的数量。
1、该同学用了15条蚯蚓做实验,原因是()。
A.没什么原因,就是随便放的B.可能因为这名同学只有15条蚯蚓C.为了防止偶然性,使实验结果更具科学性2、该同学是在探究()因素对蚯蚓生活的影响。
《蚯蚓的选择》练习一、填空题1.对于一个生物来说,周围的环境包括()和()。
2.大多数动物生活在()的温度范围内,最适宜温度为()。
3.地球上生活着许许多多的动物,它们都生活在()。
4.环境改变了,植物也会改变自己来()。
5. ()是人类生存的基础。
二、选择题1.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A. 生物适应环境B. 生物的分布受环境制约C. 环境对生物无影响D. 生物在适应环境及影响环境的同时,环境也在影响着生物2.下面不是非生物环境的是()A.阳光B.温度C.动物D.水3.蚯蚓是一种()动物。
A.哺乳B.原生C.环节D.扁形4.()在中药里叫地龙(开边地龙、广地龙),《本草纲目》称之为具有通经活络、活血化瘀、预防治疗心脑血管疾病作用。
A.蚯蚓B.穿山虎C.蚂蚁D.蜈蚣5. ( )是一种候鸟,随环境变化有迁徙的习性;在深水环境中演化出的喙和蹼能适应其游禽的生活。
A.天鹅B.大雁C.鸿雁D.白头海雕三、判断题1.蚯蚓喜欢生活在潮湿干燥的环境中。
()2.动物的迁徙、冬眠等等生活习性都是因为它们都要生活在一定的适合的环境里。
()3.生物的生活环境不仅是指生物的生存地点,还指存在于它周围的影响它生活的各种因素。
()4.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都属于生物因素。
()5.自然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的。
()四、实验题大家知道蚯蚓喜欢吃什么吗?它喜欢吃的食物就藏在潮湿的泥土里,你能设计一个实验找到它爱吃的食物吗?《蚯蚓的选择》练习答案一、填空题1.生物环境非生物环境2.—2 ℃到50℃ 20℃到25℃解析:大多数动物生活在零下2摄氏度到50摄氏度的温度范围内,最适宜温度为20摄氏度到25摄氏度。
不同动物对高温的忍受限度是不同的。
淡水动物能忍受40摄氏度左右的水温,海水动物只能忍受30摄氏度的水温。
爬行动物和鸟类能在45以下的温度中生活,哺乳动物热到42以下就可能死亡。
3.一定的环境里4.适应环境解析:自然界中生活着两种生物——植物和动物。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测试卷一.选择题(共10题,共30分)1.下雨天,经常能够看到地面上有很多蚯蚓,这是因为( )A.蚯蚓喜欢明亮的环境B.蚯蚓喜欢多水的C.土壤的空隙被雨水占据,氧气含量降低,蚯蚓需要爬到地面上来呼吸2.蚯蚓又叫“地龙”,它喜欢生活在( )的土壤里。
A.干燥、明亮B.黑暗、潮湿C.干燥、明亮3.奇奇制作生态瓶时,下面做法合适的是()。
A.把生态瓶放置避光处B.植物可以供氧气,所以瓶子里的植物越多越好C.瓶子内的水用消毒过的自来水D.瓶子内的生物数量和种类要平衡4.金鱼藻是在阳光照射下,叶片周围不断产生肉眼能看到的气泡,这种气体是( )A.二氧化碳B.氮气C.氧气5.关于光照下的绿豆芽与黑暗处的绿豆芽的生长情况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在黑暗处,绿豆芽不能生长B.在黑暗处的绿豆芽,叶的颜色更绿C.光照下的绿豆芽,叶的颜色更绿6.(1)什么是沙尘暴?沙尘暴的起因是什么?(2)为了保持草原生态系统的平衡,人类应该禁止的行为有哪些?(至少写出3条)7.下列可以看成一个生物群落的是( )。
A.灵湖里所有的鱼B.灵湖里所有的生物C.一片农田8.下列生物属于消费者的是( )。
A.茉莉花B.杨树C.狼9.鱼必须在水里生活,一旦离开水,过不了多少它就会死亡。
这是因为( )A.生物影响环境B.生物改变环境C.生物依赖环境10.我们研究生态系统。
(1)下面适合做生态瓶的是()瓶子。
A.透明的B.黑色的C.彩色的(2)请你选择合适的生物和非生物放入你选择的瓶子做成生态瓶。
()A.小鱼、水、金鱼藻、小虾、泥沙B.小鱼、金鱼藻、小虾、泥沙C.小鱼、水、小虾、泥沙(3)做生态瓶时也要注意生物与非生物的放入顺序。
下面放入顺序正确的是()A.先放入非生物,再放植物,植物存活后放入小动物B.先放入小动物,再放入非生物,最后放入植物C.先放入植物,植物存活后再放入动物,最后放入非生物(4)在这个生态瓶中,植物为动物提供了,动物的粪便为植物提供了,非生物泥沙为动物提供了栖身之所。
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生物与环境)一、我会填空。
(16分)1、植物的一生是从开始的。
2、种子发芽的3个重要条件是水分、适宜的温度和。
3、生物之间有一种像链环一样的食物关系,称为___ ___。
4、“水稻→老鼠→蛇”这条食物链中,共有__ ____种消费者,生产者是___ ___。
5、植物的生长需要一定的环境,当环境改变后,它们会努力环境的变化。
6、保护一种生物,也就是保护了生物。
7、一片树林、一块草地、一个湖泊、一片海洋都可以看成是一个。
8、自然界的环境条件受到破坏,生物的生存就会受到。
二、我会判断。
(24分)()1、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就是指以生产者为食的动物。
()2、香蕉树、松树、仙人掌它们的生活环境完全相同。
()3、做一个生态瓶,首先要装水,然后把田螺、小鱼、小虾、泥鳅等放进去就行了。
()4、自然界的生态系统中如果一个环节受到了破坏,就会失去平衡。
()5、只要没有自然灾害,就不会有动植物灭绝。
()6、沙尘暴是污染环境,危害我们生活的一种恶劣天气。
()7、生态瓶中的植物放得越多越好。
()8、世界上第一个自然保护区是美国黄石国家公园。
三、我会选择。
(15分)1、植物种子发芽需要的最基本条件有()。
A、光照、水分、温度、空气和土壤B、光照、水分、温度、空气C、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空气2、生物界中,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主要是()。
A、相互利用、相互依存的关系B、吃与被吃的关系C、相互竞争的关系3、苹树不宜在热带地区栽种,柑桔不宜在北方栽种,这里起主要制约作用的因素是()。
A、阳光B.温度C.水D.空气4、蚯蚓又叫“地龙”,它喜欢生活在()的土壤里。
A干燥、明亮B黑暗、潮湿C干燥、明亮5、每个食物链中生产者一定是()A、植物B、动物C、植物和动物四、我会连线。
(6分)1、连线。
仙人掌叶刺热带雨林松树叶宽大山地香蕉树针形叶沙漠五、我会分析。
(10分)1.用箭头来表示下面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
新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1.4《蚯蚓的选择》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蚯蚓的选择》是新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第四课时的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蚯蚓的生活习性和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教材以蚯蚓的选择为线索,引导学生探究蚯蚓的生活习性,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提高学生对生物的兴趣和保护意识。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实验能力,对蚯蚓有一定的了解。
但他们对蚯蚓的生活习性和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认识不够深入。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和思考,深入了解蚯蚓的生活习性和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蚯蚓的生活习性和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和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生物的兴趣和保护意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重点:蚯蚓的生活习性和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深入了解蚯蚓的生活习性和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节课采用情境教学法、观察法、实验法和小组合作法等多种教学方法。
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实验材料等教学手段,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创设蚯蚓生活的情境,引导学生关注蚯蚓的生活习性。
2.观察:让学生观察蚯蚓的外部特征,了解蚯蚓的生活习性。
3.实验:分组进行实验,观察蚯蚓在不同环境下的行为表现,探讨蚯蚓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4.讨论:引导学生总结蚯蚓的生活习性和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5.拓展:让学生思考如何保护蚯蚓和生态环境。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生活习性:湿润、富含有机物的土壤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在不同环境下表现出不同的行为特征八. 说教学评价本节课通过观察、实验和讨论等方式,评价学生对蚯蚓生活习性和对环境适应能力的掌握程度。
同时,关注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的表现,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教科版5年级下科学第一单元第4课《蚯蚓的选择》优质课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蚯蚓的选择》这一课是教科版五年级下科学第一单元的第4课。
本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了解蚯蚓的生活习性和生活环境,以及蚯蚓对土壤的选择。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可以深入了解到蚯蚓的特点和其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实验能力,对于蚯蚓这一生物,他们可能在生活中有所接触,但对其生活习性和生活环境可能了解不深。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会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深入了解蚯蚓的特点和其生活习性。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了解蚯蚓的生活习性和生活环境,知道蚯蚓对土壤的选择。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培养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能够养成关爱动物的好习惯,意识到保护动物的重要性。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了解蚯蚓的生活习性和生活环境,知道蚯蚓对土壤的选择。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和实验,深入了解蚯蚓的特点和其生活习性。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本课的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观察法、实验法和讲授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同时,我还会利用多媒体课件和实物模型等教学手段,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蚯蚓的生活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讲授新课:通过多媒体课件和实物模型,讲解蚯蚓的生活习性和生活环境,让学生深入了解蚯蚓的特点。
3.观察实验: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蚯蚓在不同环境下的行为,引导学生通过实践了解蚯蚓对土壤的选择。
4.总结提升:通过讲解和实验,让学生明白蚯蚓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引导学生关爱动物,保护环境。
5.布置作业:让学生课后观察生活中常见的蚯蚓,并记录其生活环境,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黑暗的环境•富含有机物的土壤蚯蚓的作用:•促进植物生长•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八. 说教学评价本课的教学评价将采取多种方式进行,包括课堂问答、实验报告、课后作业等。
五年级科学下册《蚯蚓的选择》练习题班级考号姓名总分【课堂回顾】探索:蚯蚓的选择【基础训练】[判断题](1)在探究蚯蚓喜欢的环境的实验中,为了节约,每次用一条蚯蚓。
( )(2)骆驼能在干燥的沙漠里生活。
( )(3)狼的生存能力很强,在比较恶劣的环境下也可以生存。
( )(4)在蚯蚓选择干土还是湿土的实验中,如果-条蚯蚓爬到干土这边就可以中止实验,认为蚯蚓喜欢干土环境。
( )[选择题](1)下列地方适合采集蚯蚓的是( )。
A.小溪中B.校园一角的干土中C.菜园的土壤中(2)鸭子长有脚蹼主要是为了适应( )。
A.水中游泳B.陆地行走C.空中飞翔(3)“鱼儿离不开水,瓜儿离不开秧。
”这句话中包含的科学道理是( )。
A.生物影响环境B.生物依赖环境C.生物改变环境(4)蜥蜴的体色与它周围的环境色彩相似,很难被发现。
这种体色有利于蜥蜴捕食和躲避敌害。
这种现象说明( )。
A.蜥蜴影响环境B.蜥蜴适应环境C.蜥蜴依赖环境(5)蚯蚓喜欢黑暗、潮湿的环境,可是大雨过后,我们经常能够在大白天看到小区的水泥马路上出现蚯蚓。
从这个现象出发,以下推测相对科学合理的是( )。
A.大雨过后土壤中水分太多,缺少空气,蚯蚓钻出地面是为了呼吸B.蚯蚓喜欢黑暗、潮湿的环境,但也喜欢去明亮、干燥的地方C.有的蚯蚓喜欢黑暗、潮湿的环境,也有的蚯蚓喜欢明亮、干燥的环境[连线题]青蛙鲨鱼老虎北极熊.丛林里池塘里海洋里冰天雪地[探究题]某同学在抓鼠妇(俗称西瓜虫)的过程中发现,只有在花坛边黑暗潮湿的石块下才可以找到鼠妇,而在明亮干燥的地面上找不到鼠妇。
到底是什么因素在影响鼠妇的分布呢,光亮程度还是潮湿程度?为此,他进行了探究。
他在一个长方形的铁盘上,布置了A、B、C三个环境区城(如图),鼠妇可在三个区域之间自由移动。
然后在铁盘的中间区城放入15只鼠妇,每隔两分钟统计一次各区城中鼠妇的数量。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同学在探究什么因素对鼠妇生活的影响?____________________(2)该同学用了15只鼠妇做实验,原因是( )。
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科学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测试卷一.选择题(共10题,共22分)1.土壤中,蚯蚓的主要作用是( )A.给植物提供盐分B.生产氧气C.疏松土壤2.下列几个环境因素中,对于蚕豆种子萌发有较大影响的是()。
A.光照的强弱B.土壤的肥沃程度C.温度的高低3.蚯蚓通常生活在潮湿的土壤里,但雨后会爬到地面上。
这是因为()。
A.蚯蚓喜欢干燥的环境B.蚯蚓喜欢明亮的环境C.蚯蚓需要到地面呼吸空气4.研究光对植物生长的影响时,除光照以外,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其他条件(如温度、水等)( )。
A.必须相同B.可以不同5.在生态瓶中放置动物和植物时,应先放()。
A.植物B.动物C.动物植物一起放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种子发芽必须要有水B.种子发芽一定要有阳光C.种子只有在土壤里才能发芽7.过了许久,生态瓶里的小鱼浮出水面的次数增加了,原因可能是()。
A.小鱼数量较少B.水草数量过少C.瓶内水量较多D.瓶内沙子较多8.人们在金鱼缸中种植水生植物,主要是为了()。
A.给金鱼提供食物B.给金鱼提供氧气C.给金鱼提供二氧化碳9.小玲想要做一个“种子的发芽是否需要阳光”的对比实验,可是连续几天都下雨没有阳光。
终于等到了晴天,小玲取20颗相同的蚕豆种子分成两组,将10颗放在地面下3厘米处无阳光照射,另外10颗放在地面上,阳光照射一周后,小玲刨开地面,发现地面下的10颗种子全部发芽,而地面上的10颗种子全部未发芽。
由此小玲得出:蚕豆种子必须在没有阳光照射的条件下才能发芽(1)小玲每组取10粒种子而不是1粒种子的目的是:。
(2)请问小玲得出的结论是否可靠?并说明理由。
10.下列动物中,喜欢昼伏夜出的是( )A.老鼠B.羊C.舵鸟D.鳄鱼二.填空题(共10题,共40分)1.绿豆种子发芽的必需条件是适宜的( )、( )和( )等。
2.制作生态瓶时,放入生物时应该先放( ),再放( )。
3.蚯蚓喜欢生活在( )、( )的环境。
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练习题一、填空题1、食物;食物链;光合生物;消费者。
2、食物网。
3、生态系统。
4、生态平衡。
5、5万;2亿。
6、黄石;1.7、长白山。
二、判断题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
三、选择题1、C。
2、把两组生长良好的绿豆芽放在同一个温室内,同时加适量的水。
让其中一组接受光照,另一组用不透明的东西罩住。
这个实验设计中改变的条件是光照。
为了研究光照对绿豆芽生长的影响,我们将两组生长良好的绿豆芽放在同一个温室内,同时加适量的水。
其中一组接受光照,另一组用不透明的东西罩住。
这个实验设计中改变的条件是光照。
3、绿豆种子发芽需要的最基本条件有光照、水分、温度和空气。
绿豆种子发芽需要的最基本条件包括光照、水分、温度和空气。
4、绿豆芽的根会朝着有水的方向生长。
绿豆芽的根会朝着有水的方向生长,以吸收更多的水分。
5、蚯蚓适宜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
蚯蚓适宜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因为它们需要湿度来保持身体的水分和防止干燥。
6、不同的动物对环境有不同的需求。
不同的动物对环境有不同的需求,例如生活在水中的鱼需要水来呼吸和生存,而生活在陆地上的动物则需要空气来呼吸。
7、生活在草地上的蚱蜢的体色往往是绿色的。
生活在草地上的蚱蜢的体色往往是绿色的,这有助于它们在草丛中隐蔽和保护自己。
8、鱼必须在水里生活,一旦离开水,过不了多少时间它就会死亡。
这是因为鱼依赖环境,需要水来呼吸和生存。
鱼必须在水里生活,一旦离开水,过不了多少时间它就会死亡。
这是因为鱼依赖环境,需要水来呼吸和生存。
9、在生态瓶中,植物为动物提供了氧气。
在生态瓶中,植物为动物提供了氧气,同时动物的排泄物也为植物提供了养分,形成了一个良好的生态循环。
五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30分)1. 种子发芽需要的条件有_适宜的温度_、_充足的水分_和_空气_。
2. 植物的生长需要_阳光_、_水分_、_空气_和_营养物质_等。
3. 蚯蚓喜欢生活在_阴暗潮湿_的环境中。
4. 生物之间像链环一样的食物关系,叫做_食物链_,食物链通常从_绿色植物_开始,到_凶猛的肉食动物_终止。
5. 像池塘里的这些生物和非生物这样,互相作用、互相依存,形成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我们可以把它们看成一个_生态系统_。
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1. 种子在任何环境下都能发芽。
(×)2. 植物的生长离不开阳光,所以植物只能生活在陆地上。
(×)3. 只要有水,绿豆就会发芽。
(×)4. 不同的动物对环境有不同的需求。
(√)5. 食物链中可以没有生产者。
(×)6. 生态系统中的生物是相互依存的。
(√)7. 一片树林、一块草地都可以看作是一个生态系统。
(√)8. 动物能适应环境,但不能影响环境。
(×)9. 做对比实验时,实验组与对照组往往只有一个条件不同,其他条件都相同。
(√)10. 植物的生长只需要阳光和水分就可以了。
(×)三、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下列条件中,()不是种子发芽所需要的。
A. 阳光B. 水分C. 适宜的温度。
2. 植物生长需要的营养物质主要是通过()获得的。
A. 根从土壤中吸收B. 叶的光合作用C. 茎的运输。
3. 蚯蚓在土壤中钻来钻去,主要是为了()。
A. 寻找食物B. 疏松土壤C. 寻找住所。
4. 下列食物链正确的是()。
A. 草→兔→狼B. 狼→兔→草C. 兔→草→狼。
5. 在一个生态系统中,数量最多的生物通常是()。
A. 生产者B. 消费者C. 分解者。
6. 把两组相同的种子,一组放在常温下,一组放在冰箱里,这个实验是在研究()对种子发芽的影响。
A. 水分B. 温度C. 空气。
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1-4课)练习材料一、知识提要:1、种子发芽需要水、空气、温度等一定的条件。
2、植物的一生是从种子发芽开始的。
3、蚯蚓适宜在黑暗、潮湿的环境中生活。
4、植物的生长需要合适的环境条件,如:阳光、水、空气、适宜的温度等。
5、不同的动物对环境有不同的需求,当环境不适合它们生存时,它们会重新选择合适的环境生活,否则它们将难以生存。
6、生物周围的环境包括生物环境和非生物环境。
生物环境有动物、植物、微生物等,非生物环境有阳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
二、填空:1、植物的一生是从开始的。
2、种子发芽需要、、等一定的条件。
3、植物的生长需要合适的环境条件,如:、、、等。
4、蚯蚓适宜在、的环境中生活。
5、生物周围的环境包括和。
生物环境有、、等,非生物环境有、、、等。
三、判断:1、植物的种子自然界的任何地方都会发芽。
()2、在做对比实验时,实验组与对照组往往只有一个条件不同,其他条件应该保持相同。
()3、种子发芽一定要有充足的阳光。
()4、大多数的鱼必须生活在水里,一旦离开水,过不了多久它就会死亡。
这是因为生物会影响环境。
()5、不同的动物对环境的需求是不相同的。
()四、选择:1、绿豆芽的根会朝着()的方向生长。
A、有水B、没有水2、生活在北极地区的北极狐的体色往往是()的。
A、红色B、灰色C、白色D、黄色3、绿豆种子发芽需要的最基本条件是()A、光照、水分、温度、空气B、光照、水分、温度、空气和土壤C、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空气五、实验:在种子发芽所需要的条件中,选择一个你感兴趣的条件设计实验。
我们提出的问题:我们的推测:两个组相同的条件:两个组不同的条件:实验的方法:。
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作业本参考答案生物与环境单元1种子发芽实验(一)活动记录:课堂练习:1、判断题。
(1)×(2)√(3)√2种子发芽实验(二)活动记录:略3观察绿豆芽的生长活动记录:略课堂练习:1、选择题。
(1)A (2)C (3)A2、略。
4蚯蚓的选择活动记录:略课堂练习:选择题。
(1)A (2)B (3)B (4)C5食物链和食物网活动记录:1、蔷薇—蚜虫—瓢虫—小鸟落叶—蚯蚓—小鸟2、略课堂练习:1、填空。
草田鼠老鹰;草;田鼠、老鹰。
2、判断题。
(1)×(2)√(3)√(4)√(5)√3、看图回答。
(1)略。
(2)蘑菇兔子狼;草兔子鹰果实老鼠鹰;果实刺猬狼6做一个生态瓶活动记录:略课堂练习:判断题。
(1)√(2)×(3)×7改变生态瓶活动记录:根据自己的生态瓶记录。
略课堂练习:判断题。
(1)×(2)×(3)√8维护生态平衡活动记录:略课堂练习:1、判断题。
(1)×(2)√(3)×(4)√(5)√2、简答题:过度放牧,将导致草原退化,可能会变成沙漠,牛羊缺少食物会饿死,草原上的其他动物也会受此影响而迁走,草原生态被破坏,人类也无法生存。
单元练习1、选择题。
(1)B (2)C2、填空题。
(1)互相作用、互相依存(2)生态系统3、判断题。
(1)×(2)√(3)×(4)√(5)√(6)√4、小麦田鼠鹰;萝卜兔子鹰小麦兔子鹰;萝卜田鼠蛇5、简答题。
(1)破坏生态平衡,将导致生态环境破坏,动植物数量失衡,人类的生存环境受到威胁,食物减少、疾病增加,严重的将导致人类无法生存。
(2)设置对照组的目的是检验对比实验的效果,没有对照组,实验组的实验结果将无法确定。
《光》单元1光和影活动记录:略课堂练习:选择题。
(1)C(2)A(3)B(4)B2阳光下的影子活动记录:略课堂练习:1. 选择题。
(1)B(2)C(3)C(4)C(5)A(6)B2.略3光是怎样传播的课堂练习:1. 选择题。
第一单元 生物与环境1 种子发芽实验【课堂回顾】绿豆种子发芽和土壤的关系相同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同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像这样,设置两个小组,通过对结果(种子的发芽情况)的比较分析,来探究各种因素(土壤)与实验对象(种子发芽)的关系的实验,叫_________。
(2)研究绿豆种子发芽和土壤的关系时,至少要有______个小组同时进行。
【基础训练】[选择题](1)做对比实验时,,我们一般只改变( )个条件,其他条件都保持不变。
A.1B.2C.3(2)做种子发芽是否需要空气的实验时,两组实验保持相同的条件是( )。
A.空气、水、土壤、光B.空气、水、温度、光C.温度、水、土壤、光(3)研究种子发芽与土壤的关系时,改变的条件是( )。
A.土壤B.空气C.土壤和温度(4)常温下,萌小牛取两组相同的种子,一组放在阳光下,加适量的水,另一组放在柜子里,不加水。
萌小牛这样做( )。
A.是科学的,在探究种子发芽和阳光的关系B.是科学的,在探究种子发芽和水的关系C.是不科学的[探究题]萌小牛做绿豆种子发芽和土壤的关系实验时,看到6粒种子都发芽了,如图所示。
(1)根据实验现象,他可以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萌小牛在每一个玻璃皿中放3粒种子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3)萌小牛继续研究种子发芽与空气的关系,他要用塑料袋将对照组套上,来隔绝空气,那么他应该选择___________(填“黑色不透明”“绿色透明”或“无色透明”)的塑料袋。
2 比较种子发芽实验【课堂回顾】探索:绿豆种子发芽需要哪些条件【基础训练】[判断题](1)在没有光照的情况下,绿豆种子不会发芽。
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1.1种子发芽实验(一)一、填空题1、植物的一生是从 ( )开始的。
2、我们在做对比实验时只能有()个不同条件。
二、实验题我们提出的问题:绿豆种子发芽必须要有水吗?我们的推测:用到的材料:纸巾、绿豆6粒、不漏水的盒子2个、水、记号笔。
两个小组的相同条件:两个小组不同的条件:实验的方法:1、让一组种子,保持,叫组;让另一小组种子得不到水,保持干燥,叫组。
2、准备两个不漏水的盒子,在盒子内垫上纸巾并按三个洞,把种子放在洞上。
3、往一个盒子的纸巾上,一个。
4、给两个盒子用记号笔标明哪个是实验组,哪个是对照组。
实验现象:实验结论:1.2种子发芽实验(二)一、填空题1、观察下面的图片,假如除了罩子是否遮光的条件外,其他条件都一致,你认为容器里的种子会发芽(选填“A”、“B”或“A和B”),本组实验是研究种子发芽是否需要。
二、判断题1、做种子发芽实验只需一粒种子即可。
( )2、做对比实验时,实验组与对照组往往只有一个条件相同,其他条件不同。
()3、在探究种子发芽与空气的关系时,实验组和对照组中的种子数量可以不一样。
() 4、种子发芽必须要有水分、阳光、空气、适宜的温度。
( )5、移植绿豆幼苗时,一定要注意不要破坏根部。
( )三、选择题。
1、我们给种子编号的主要原因是( )。
A、利于回收B、防止丢失C、容易区别不同种子的情况2、种子发芽所必需的条件有( )。
A、光照、温度、空气B、土壤、空气、温度C、空气、温度、水分四、材料题。
1、小华在三个盘子里分别放人等量的棉花,并将数量和品质相同的豌豆种子放在棉花的上面,然后在下面的条件下进行培养。
数日后发芽情况如下表所示。
几天后的发芽情况没有发芽没有发芽全部发芽①要研究“空气对种子发芽是否有影响”,在实验设计上可选组和组。
②根据实验现象,你认为豌豆种子发芽空气。
(选填“需要”或“不需要”)③甲组种子没有发芽的原因是缺少( )。
A、光照B、水分C、温度五、【实验题·操作】下图是一名同学设计的探究种子发芽所需条件的实验。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四课蚯蚓的选择同步练习(I)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
一、填空题 (共2题;共10分)
1. (5分)填表题。
如果去户外找蚯蚓,在哪些地方容易找到蚯蚓?将下面列出的环境条件中适合蚯蚓生活的填到表格里(填文字内容)。
A.干燥的沙堆B.花坛的土壤C.草地D.柏油路面E.操场跑道上
F.岩石堆的缝隙G.菜园的土壤中H.树上I.小区墙角的土壤中
2. (5分)填空题。
(1)蚯蚓喜欢生活在________、________的环境中。
(2)将蚯蚓放人下图中的盒子内,我们会发现________处蚯蚓数目最多,________处蚯蚓数目最少。
(3)用对比实验研究问题,应使实验中要研究的那个条件________,其他条件完全相同。
二、单选题 (共6题;共12分)
3. (2分)据介绍,蚯蚓具有超强的“吃”污泥能力,一条蚯蚓每天可处理0.3克的造纸污泥,只要养殖3.3亿条蚯蚓就可以每天处理100吨的造纸污泥。
此外,蚯蚓还可以处理酒厂、畜禽和水产品加工厂的废弃物和废水。
蚯蚓处理垃圾的能力可谓前途无量,如果让你帮蚯蚓选择,下面的“垃圾”中,()最适合它。
A . 埋在地下的城市垃圾
B . 干燥处理后堆在地面的食物垃圾
C . 可供回收的纸张、塑料垃圾
4. (2分)下面几种动物,能生活在水里的是()。
A . 骆驼
B . 蚯蚓
C . 螃蟹
5. (2分)天鹅能够生活在水中,这是因为()。
A . 它有短短的腿
B . 它的全身长满了羽毛
C . 它有一双宽大的脚掌,羽毛上有不沾水的油脂
6. (2分)冬天到了,并不是所有的鸟类都飞到南方,有一些鸟类,比如麻雀、喜鹊会留在本地,这是因为()。
A . 它们无法飞那么远的距离
B . 它们已经适应寒冷的环境
C . 它们会通过冬眠度过寒冬
7. (2分)鱼离不开水,离开水它就会死亡,这说明生物()。
A . 能影响环境
B . 依赖环境
C . 能改变环境
8. (2分)下面几种动物,能通过冬眠适应寒冬的是()。
A .
B .
C .
三、判断题 (共6题;共20分)
9. (10分)判断题。
(1)青蛙和蛇等动物在冬天就会死去。
(2)不同的环境里,生活着不同的生物。
(3)变温动物随着气温的降低有冬眠的习性。
(4)天鹅随着环境气候变化有迁徙的习性。
(5)骆驼生活在干燥的沙漠里。
10. (2分)不同的动物对环境需求是相同的。
()
11. (2分)在蚯蚓选择干土还是湿土的实验中,如果一条蚯蚓爬到干土这边就可以中止实验,认为蚯蚓喜欢干土环境。
()
12. (2分)企鹅适合在亚热带地区生活。
()
13. (2分)不同的环境里,生活着不同的生物。
()
14. (2分)蚯蚓适宜生活在高温干燥的环境。
()
四、综合题 (共1题;共4分)
15. (4分)根据对蚯蚓的选择完成下表填写任务。
研究问题:蚯蚓喜欢明亮的环境还是黑暗的环境?
(1)实验材料:________
(2)实验过程:________
(3)实验现象:________
(4)实验结论:________
参考答案一、填空题 (共2题;共10分)
1-1、
2-1、
2-2、
2-3、
二、单选题 (共6题;共12分)
3-1、
4-1、
5-1、
6-1、
7-1、
8-1、
三、判断题 (共6题;共20分)
9-1、
9-2、
9-3、
9-4、
9-5、
10-1、
11-1、
12-1、
13-1、
14-1、
四、综合题 (共1题;共4分)
15-1、
15-2、15-3、
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