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法之三伏灸
- 格式:ppt
- 大小:3.01 MB
- 文档页数:44
三九灸操作流程1.什么是三九灸?“三九灸”是依据中医“秋冬养阴,夏病冬治”和“治未病”的理论,顺应四时气候特点,内病外治的一种特色灸疗法。
具体时间是从冬至起,每九天为一九,顺应天象进行“三九灸”。
其中又以白天进行调理,效果最佳,因为白天人体穴位处于开放状态,气血通畅,有利于药物吸收,提高疗效。
2.为什么要在三九天做三九灸?“三九天”是一年中最冷的时候,此时气血不畅,皮肤干燥,毛孔闭塞,气血运行缓慢,且大自然处于阴阳交替阶段,也是人体阳气最弱的时候。
阳气弱就会抵挡不住外界寒湿,人就容易患病,尤其是呼吸道疾病和老年的膝关节病。
为此,在三九天进行三九灸,能起到温阳益气、健脾补肾益肺、祛风散寒的功效,有效增强机体抵抗力。
3.我做了三伏灸为什么还要做三九灸?三九灸的理论是“夏养三伏,冬补三九,冬夏共治,阴阳调衡,疗效相得益彰”。
“夏病冬防、冬病冬治”适当地在三九天进补及做三九灸调理可以让你在来年免疫力提高,减少慢性病的发作,提高生活质量。
三九灸是对三伏灸疗效的补充和巩固。
4.三九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以及三九灸的时间?我国民间对寒冬的计时方法是将冬至后的八十一天划分为九个阶段,每九天一个阶段,称作“冬九九”,也就是常说的“数九寒天”。
其中每年冬至后的第一天至二十七天称为—三九天。
预备灸:12月12日—12月21日*一九:12月22日—12月30日*二九:12月31日—2018年1月8日*三九:2018年1月9日—17日*加强灸:2018年1月18日—27日5.三九灸的适宜人群是那些?一是治已病,主要治疗冬季常见慢性病,如治疗支气管哮喘、支气管炎、过敏性鼻炎、咽炎、各种慢性咳嗽、慢性胃炎、慢性结肠炎、胃肠功能紊乱、尿频尿急、前列腺增生、慢性肾炎、月经不调,以及颈肩腰腿痛、风湿与类风湿性关节炎等。
二是治未病,重点调治亚健康状态,如慢性疲劳综合征、失眠、神经衰弱、抑郁、焦虑、疲倦、头痛、颈肩腰背酸痛等,对于免疫力低下、有慢性发作性疾病病史的亚健康人群,有防病保健作用。
三伏灸的作用①局部的刺激作用,局部的药物刺激通过神经反射,激发机体的调节作用,使机体某些抗体形成,从而提高机体的免疫机能,对一些过敏性疾病起防治作用。
②经络的调节作用,温热性能的药物对局部的刺激,有类似灸法的效应,具有温经通络,行气活血,祛湿散寒的效果。
而且通过经脉的调整,达到补虚泻实,促进阴阳平衡,防病保健的作用。
③药物本身的作用,药物通过皮肤渗透至皮下组织,在局部产生药物浓度的相对优势,发挥较强的药理作用,同时通过药物对局部穴位的刺激,以激发全身经气,通过微小血管的吸收输送,发挥最大的药理效应。
④利用“三伏天”这全年最热的时段,人体阳气最盛的时候,刺激人体穴位,并通过药物的作用,起一个良性的,有利于机体增强抵抗力的,扶正祛邪的作用。
(另外,在冬季还有三九灸,同样是利用全年最冷的时段,灸治疾病)三伏灸适用的症状1、呼吸系统:鼻炎、慢性支气管炎、哮喘等。
2、消化系统疾病:肝炎、慢性胆囊炎、胃肠功能紊乱、溃疡病等。
3、外周神经病:三叉神经痛、面神经炎等。
4、皮肤病:白癜风、银屑病、荨麻疹、硬皮病、神经性皮炎、寻常疣、斑秃等。
5、其他病症:梅核气、痛经、痹证(包括退行性骨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肱骨外上髁炎)等。
三伏灸适应症:很多疾病都能用三伏灸的方法治疗,除了上面提到的哮喘、慢性支气管炎以外,还包括肺气肿、慢性阻塞性肺病、风湿性关节炎等属于阳虚寒凝范围的疾病。
所谓的阳虚寒凝,主要是指有怕冷、鼻涕或痰液白而清稀、受寒后症状会明显加重等表现。
三伏灸主要是在人体穴位上贴敷药物,因为很多药物都有刺激性,所以贴敷的穴位一般都是选择在背部。
但是,不同的人、不同的疾病所用的药物和穴位也不尽相同,用中医的话来说就是要“辨证”选穴、选药。
下面给大家介绍一些常见病的三伏灸法。
1、慢性支气管炎:症状:咳嗽、咳痰或气喘的症状出现在两年以上,每次发作持续三个月以上的。
发作有明显的季节性,冬季发作,春夏缓解。
穴位:初伏取天突穴、大椎穴、双侧肺俞穴、双侧膏育俞穴;中伏取双侧定喘穴、双侧风门穴、双侧脾俞穴;末伏取膻中穴、双侧百劳穴、命门穴、双侧肾俞穴。
三伏灸 (隔姜灸 )的小技巧随着人们对健康认识的深化,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病愈防复的中医理念得到越来越多人的青睐。
特别是三伏灸,三九灸、督脉灸等中医特色疗法。
三伏灸(包括隔姜灸)是利用“冬病夏治”原理在夏天治疗冬天好发的疾病,以减少和预防病症在冬季发作的一种疗法。
我科自2016年~2019年三年三伏天共收治了一千三百多人,在不断持续改进总结出以下几个小技巧。
1 三伏灸的理论基础1.1三伏灸与冬病夏治理论疾病应时而生,因此,临床治疗中也需按照择时而治的原则。
在《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指出,“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
从该理论中才衍生出了冬病夏治理论,这一理论主要是指夏季给予患者针对性的治疗方式加以干预,从而促使患者的“冬病”能够在冬季时得到有效缓急或是消失的一种治疗方式,冬病夏治理论与“天人相应”的思想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属于中医择时施治的一种方式。
“冬病”通常是指寒性疾病,其中主要包括虚寒以及实寒两种,疾病多发于冬季,例如:痹症以及哮喘等。
古籍有云“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因此,寒性疾病在冬季发病的可能性较高,而“夏治”则主要是在夏季,自然界的阳气生发最盛阶段时,通过给予患者药物以及针灸等治疗方式进行干预,乘势治疗,祛除寒邪,使患者“冬病”能够得到有效预防或是缓解。
三伏是一年之中自然界阳气最盛之时,最初是在唐代的《阴阳书》中提出,“从夏至之后第三庚为初伏,第四庚则为中伏,立秋之后初庚为后伏,谓之三伏”,该理论一直沿用至今。
在《素问·四时刺逆从论》中指出“夏者经满气溢,入孙络受血,皮肤充实。
长夏者经络皆盛,内溢肌中”,因此,在三伏期间,人体气血旺盛。
三伏灸的治疗是遵从“天人相应”的理论,在一年中会中自然界的阳气最盛的阶段,给予患者灸法,从而帮助人体阳气生发,激发人体正气,对脏腑经络气血进行调整,有效祛除病邪,预防疾病发生,在最大限度上以阳热克阴寒的形式达到标本均治的效果。
三伏灸三九灸操作手法及要求三九灸是一种特色灸疗法,根据中医“秋冬养阴,夏病冬治”和“治未病”的理论,顺应四时气候特点,内病外治。
具体时间是从冬至起,每九天为一九,顺应天象进行“三九灸”。
其中又以白天进行调理,效果最佳,因为白天人体穴位处于开放状态,气血通畅,有利于药物吸收,提高疗效。
三九天”是一年中最冷的时候,此时气血不畅,皮肤干燥,毛孔闭塞,气血运行缓慢,且大自然处于阴阳交替阶段,也是人体阳气最弱的时候。
阳气弱就会抵挡不住外界寒湿,人就容易患病,尤其是呼吸道疾病和老年的膝关节病。
为此,在三九天进行三九灸,能起到温阳益气、健脾补肾益肺、祛风散寒的功效,有效增强机体抵抗力。
三九灸的理论是“夏养三伏,冬补三九,冬夏共治,阴阳调衡,疗效相得益彰”。
“夏病冬防、冬病冬治”适当地在三九天进补及做三九灸调理可以让你在来年免疫力提高,减少慢性病的发作,提高生活质量。
三九灸是对三伏灸疗效的补充和巩固。
我国民间对寒冬的计时方法是将冬至后的八十一天划分为九个阶段,每九天一个阶段,称作“冬九九”,其中每年冬至后的第一天至二十七天称为—三九天。
三九灸的时间为12月22日至2018年1月17日。
三九灸适宜治已病,主要治疗冬季常见慢性病,如支气管哮喘、支气管炎、过敏性鼻炎、咽炎、各种慢性咳嗽、慢性胃炎、慢性结肠炎、胃肠功能紊乱、尿频尿急、前列腺增生、慢性肾炎、月经不调,以及颈肩腰腿痛、风湿与类风湿性关节炎等。
此外,三九灸也适宜治未病,重点调治亚健康状态,如慢性疲劳综合征、失眠、神经衰弱、抑郁、焦虑、疲倦、头痛、颈肩腰背酸痛等,对于免疫力低下、有慢性发作性疾病病史的亚健康人群,有防病保健作用。
同时,三九灸也适宜强身健体,通过“三九灸”来提高人体抵抗力,改善畏寒怕冷、容易感冒、手脚冰冷等症状,对夏季已做过“三伏贴”的患者,有巩固和加强疗效的作用。
三九灸主要针对呼吸系统疾病,如过敏性鼻炎、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慢性咳嗽、体质虚弱易反复感冒者。
三伏天艾灸的最佳时间三伏天”高温、高湿”是我国南方地区的气候特点,北方地区“高温、枯燥”。
下面是我给大家带来的三伏天艾灸的最正确时间,盼望能够帮到你哟!三伏天艾灸的最正确时间艾灸是用来治疗各种疾病,主要是寒湿体质。
假如在三伏天进展艾灸的话,可以实现天人相应,冬病夏治的结果。
可以令体内阳气渗入经络,通过气血直达病灶。
一般状况下应在上午或中午进展。
艾灸是调动体内阳气,到达去湿驱寒的目的。
假如在三伏天进展艾灸,可以到达冬病夏治,调动体内阳气,使其温经散寒补虚助阳到达标本兼治的效果。
看法建议:假如在三伏天进展艾灸时,必须要留意,不要在阴雨天进展。
另外在三伏天艾灸后要留意不要着凉,不要吹空调,不要马上喝冷饮。
三伏天文案1、初伏要祝愿,一辈子不服输,年轻人要多努力,初伏要祝愿,身体壮如虎,中老年要多熬炼,初伏要祝愿,安康又如意,挚友祝愿你,一切都顺当。
2、鲜花是我的问候,雨水是我的牵挂,你是我最真挚的挚友。
在燥热的三伏天,祝愿来解暑,给你冰欺凌般的愿望,愿你清凉爽凉度三伏。
3、三伏的天,晴朗的天,欢乐伴你度夏天。
让苦恼成为昨天,轻松赢在今日。
振翅翱翔蓝天,鸿图一展新天。
愿你把握生命中的每一天,心情恒久是晴天!4、三伏天,送三福:老婆听话乖巧,服帖,生活殷实美满,富有,工作顺当平坦,福气。
祝你三伏天,每天好心情,轻轻松松拿工资,开快乐心过日子,幸华蜜福三伏天!5、三伏天气火气旺,遇事不平很惊慌,息怒消火平稳心,怒气伤人又难过,心态放平心情好,安平稳稳三伏笑。
6、冬有三九夏有三伏,你有问候我有祝愿,工作顺当事业坦途,生活轻松悠然多数,子孝妻贤家庭和谐,凉爽永随快乐永固,无烦无忧恒久华蜜。
祝:初伏欢乐!7、三伏到,手机闹,谁的祝愿呱呱叫,天气燥,把茶倒,碳酸饮料咕咕闹,烈阳照,温度高,出门要戴遮阳帽,冷水澡,吹空调,温度骤降易感冒,挚友好,祝愿妙,转发祝愿三伏消。
8、三伏天,户外烈日惹人烦,只恨未在寒九天,心情急躁火气旺,期盼信息把火降,信息传递震手机,信息带来阵心雨,心凉气爽如沐风,遂把信息转给你,也让你来沐沐风。
三伏天艾灸哪里去寒气除湿速览三伏天艾灸哪里去寒气除湿丰隆穴丰隆穴属胃经,又联络脾经。
丰隆穴能调治脾和胃两大脏腑,有很好的除湿、祛痰效果。
丰隆,丰者大也,隆即盛意。
这样看来,丰隆穴似乎是使人丰满隆盛,其实恰恰相反,这个穴位有减肥消脂的功效。
取穴:小腿外侧的中点,肌肉较鼓起的地方,这个是祛湿较好的穴位。
手法:每日用艾条灸15分钟即可有效健脾化湿。
曲池穴曲池穴为手阳明大肠经之合穴,意为脉气自四肢末端至此,最为盛大,犹如水流合入大海。
曲池穴具有祛除风湿,调理气血的功效、可改善手麻、胸中烦满,改善周边血液循环。
取穴:屈肘时肘横纹外侧端。
手法:用艾条灸每天1次,每次10分钟。
解溪穴解溪穴属足阳明胃经。
经(火)穴。
在足背与小腿交界处的横纹中央凹陷中,当拇长伸肌腱与趾长伸肌腱之间。
是全身祛痰湿的穴位,对解除下肢的水肿效果较好。
取穴:在足背与小腿交界处的横纹中央凹陷处。
手法:艾条灸5-20分钟。
三伏天怎么养生喝姜枣茶三伏天是一年之中最热的时期,此时人体腠理都是开放的,很容易引起阳虚,此时喝一杯姜枣茶是可以养护身体,同时将身体内部多余的寒气排出,养生又保健。
做汗蒸人吃五谷杂粮,身体里面难免会沉淀一些毒素,时间长了容易引起身体疾病,三伏天的时候身体毛孔是打开的,这个时候去汗蒸可以加速身体的代谢速度,将毛孔深处的脏东西都排出来。
做艾灸艾叶是温热型药材,三伏天的时候做一个艾灸可以将身体里面淤积的湿寒之气给排出体外,同时清除人在夏季身体苦夏不耐的暑热,故此有消暑祛湿的养生作用。
贴三伏贴三伏贴采用传统中药精制而成,三伏天的时候贴一个三伏贴可以帮助身体积蓄阳气,避免冬天寒冷的时候身体阳气不足而被寒气所伤,因此有预防疾病的作用。
食补养生红豆炖鹌鹑,功能是补益气血,利水健乳。
绿豆汤,功效是清热解毒、去烦消暑。
泡脚冬天的时候,人体血液循环变慢,脚部位于身体的最末端,血液流通到脚部是比较缓慢的,所以,脚部的微循环常常不是很充分,三伏天泡脚可以促进身体的血液循环,并且带走身体内的废物,起到治疗和预防冬病的作用。
2023年三伏天艾灸最佳时间表三伏天艾灸最佳时间表三伏天里面使用艾灸来调理身体是非常有历史的养生项目,想要对身体有效果的话,大家不妨根据自己艾灸的需要,来选择艾灸的时间,如果你是想调理肺部肺寒的问题,那么艾灸的时间没有什么禁忌,任何时候都可以。
相反如果你是想要改善睡眠,那么在晚上的时候最好不要进行艾灸。
如果要说最温和的中医调养方法,那么艾灸说第二就没啥敢说第一。
艾灸也因为其温和的特质受到广大群众的欢迎。
虽然说艾灸没有什么操作难度,但是注意一下艾灸的操作时间对于效果可是有帮助的,接下来为大家带来一篇艾灸的操作时间建议的相关知识,希望对大家有用!首先我们需要知道,艾灸是利用艾条的热敷功能,通过热能把艾叶的效果渗入到皮肤里,从而调动穴位的能量,改善身体的气血从而达到调理身体的效果。
艾灸的操作方法有很多,比如悬灸、间隔灸、温灸器等等。
除了工具以外还要配合一些操作手法来达到最好的效果。
而对于我们想要调理身体的朋友来说,选择合适的时间进行艾灸对于想要保健养生的目的来说就足够了。
首先我们要判断自己艾灸主要是为了调理什么,如果是日常保健养生,那么除了晚上任何时候都可以。
如果是为了改善睡眠,那么可以在洗澡后睡前两小时来艾灸,这样才有改善睡眠的效果噢。
在夏季最热的三伏天里面,有的朋友就想利用艾灸来调理身体,驱除体内积累已久的寒气,改善身体冬天怕冷的情况。
这个时候三伏天艾灸什么时间开始比较好?首先我们需要了解夏季三伏天的日子,因为三伏天分为初伏,中伏,末伏,总共是有40多天的三伏天日子。
在选择艾灸时间上,我们可以在初伏中伏末伏里面选一个固定日子来进行艾灸。
比如有些朋友冬季比较容易咳嗽感冒,多因为肺寒导致。
那么我们可以在三伏天里面选伏天第一天来为肺部做艾灸,然后再伏天最后一天再做一次来巩固效果,这样就可以达到调养身体的目的了。
艾灸之所以亲民度如此高,除了他对技术的要求不高以外,任何时候都可以做也是他的特点。
一般来说只要不影响睡眠,只要不对烟敏感。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夏季三伏灸作用竟有这么大太神奇了
导语:三伏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所以很多人都会在这时候选择进行三伏灸,那么三伏灸是什么呢?相信很多人对于三伏灸都是很了解的,具有很好的养生
三伏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所以很多人都会在这时候选择进行三伏灸,那么三伏灸是什么呢?相信很多人对于三伏灸都是很了解的,具有很好的养生功效,在三伏天进行温灸有哪些好处呢?在三伏灸的时候油哪些误区呢?接下来一起跟随风林了解一下吧!
三伏灸的指导思想则是:顺阳补阳。
春夏养阳,从而达到冬病夏治的效果。
三伏灸,冬病夏治的原理以及由来
什么是三伏灸疗法?
三伏灸疗法是利用艾叶制成的艾条(艾绒或者艾柱等相关艾灸产品)燃烧所产生的热力和药物的作用,对腧穴或病变部位进行烧灼、温熨,刺激穴位,激发经气,调整人体紊乱的生理功能,从而达到防病治病目的的一种治疗方法。
三伏灸的作用?
三伏灸疗法具有温经散寒,扶阳固脱,消瘀散结,防病保健,因热下行等作用。
而现代医学研究也表明,三伏灸可促进机体组织毒素吸收,形成非特异性蛋白体,产生免疫调节作用,提高细胞免疫和抑制体液免疫的作用,增强机体代谢机能,改善组织营养状况。
“夏季对于身体虚弱者来说,三伏灸的调理效果是非常好的。
如果能在每年最热的‘三伏天’施灸就能增加机体功能,解决久治不愈的多种寒证、虚证、瘀血证等。
”
三伏天温灸的第一大好处:解暑、祛湿、驱寒、降火
生活常识分享。
三伏天艾灸养生一、三伏天艾灸的好处三伏天艾灸的第一大好处:解暑,祛湿,祛寒,降火。
中医讲:“虚火、邪火之根是寒湿之邪,有寒必有火,有火必有寒。
”这就是容易上火的朋友,容易引发炎症的根本原因。
在中医里治疗各类炎症的根本方法是祛寒除湿,寒邪不祛,炎症不愈。
艾灸的纯阳与天时的阳气最旺之时,双重阳气注入体内,将寒湿邪排出后,人在炎热的环境里是不闷热,不烦躁的。
三伏天艾灸的第二大好处是:无论天气多么炎热,身心却是舒畅无比。
艾灸可以充盈元气阳气。
总之,元气充足的表现就是:夏不怕热,不喜欢吹冷风、吃冷饮之类。
冬不怕寒冷,精力旺盛,耐力很强,耐痛,抗压力、打击力强,这也是真正意义的健康特征。
这种感觉是其他任何治疗、调理、保健、补品等无法体会到的。
所以说,古大德医家常用“神奇”比喻艾灸的功效和作用。
三伏天艾灸的的第三大好处:三伏天艾灸祛病愈病快速,是根除一切疾病根源的时机。
在阳气最旺的夏季艾灸,与艾火的纯阳,双重阳气作用于人体病灶,祛除一切寒湿,打通经络。
三伏天艾灸的第四大好处:延年益寿。
太医窦材在《扁鹊心书》中云:“夫人之真元乃一身之主宰,真气壮则人强,真气弱则人病,真气脱则人亡,抚阳保命延寿之法,艾灼第一。
”真元乃元气、阳气,所以,元气是生命之本,是健康之本,长寿之本,福德之本。
三伏天艾灸的第五大好处:修心养性的收效时机。
夏季艾灸,人体正处于散发的时令,天时的阳气与艾灸的纯阳之气,进入人体,那么,风、寒、湿、暑、燥、火等邪气被天地之双重阳气赶出体外,因此,血液越来越清净,身体得以轻松,心胸逐渐开阔,病痛逐渐解除,智慧越来越多。
所以,三伏天艾灸即能祛病、又能强健身心,真正意义的修心养性。
二、三伏天艾灸小问答什么是冬病夏治?冬病夏治源于《黄帝内经》提出的“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三伏天是夏季最热的时候,也是人体阳气最旺盛之时,尤其是“三伏天”,此时人体经脉气血运行充盈,毛孔张开,有利于药物吸收。
此时治疗某些寒性疾病,可以最大限度的以热治寒、鼓舞阳气,驱散体内寒气,调整阴阳,从而达到减少冬季发病频率或彻底根治疾病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