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创伤性脑损伤保护性治疗的研究进展

创伤性脑损伤保护性治疗的研究进展

创伤性脑损伤保护性治疗的研究进展
创伤性脑损伤保护性治疗的研究进展

?综述?

创伤性脑损伤保护性治疗的研究进展

都爱莲 丁新生

摘要 创伤性脑损伤的保护性治疗一直是倍受关注的研究领域,它直接关系着病人的病情发展和转归。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脑保护性药物和物理疗法对创伤性脑损伤的保护机制和疗效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文章就这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 创伤性脑损伤;药物治疗;物理治疗

作者单位:210029南京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

创伤性脑损伤包括创伤部位的直接损伤和创伤后缺血缺氧、钙通道异常和脂质过氧化等病理过程所介导的继发性损伤。有研究表明,创伤发生后数天甚至数月内,继发性损伤仍在进行。因此,防止创伤后继发性损伤具有重要意义,也是脑保护性治疗的目标。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脑损伤的保护性治疗及其机制做了大量的研究,本文就此综述如下。1 药物治疗111 钙通道阻滞剂

钙超载是脑损伤早期神经元损害的关键因素之

一。钙通道阻滞剂能选择性地阻滞病理状态下的钙通道,防止继发性血管痉挛,减少自由基生成。其代表药物尼莫地平已广泛用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治疗并取得了肯定的疗效。它对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 AH )的治疗作用也已得到肯定[1]。最近,有人把它用于重型脑损伤[3]和原发性脑干损伤[2],发现它能缩短昏迷时间、改善预后和降低死亡率。但是,尼莫地平有可能增加颅内压,而且它扩张血管的同时影响了脑血管对PaC O 2的敏感性而不利于脑水肿的减轻,因此,应注意掌握适应证。一些新型钙拮抗剂如isradipine 、flunarizine 、尼卡地平也在临床验证之中。112 自由基清除剂脑损伤后,钙内流增加,脑代谢改变导致氧自由基(OFR )大量产生。OFR 攻击并破坏细胞膜,加重细胞内钙超载,同时诱导DNA 、RNA 和蛋白质的交联和氧化反应[4],进而介导神经元损伤。但OFR 的半衰期短,扩散范围有限,故要求药物能及时、足量地达到目标部位,尤其应易于通过血脑屏障。具有自由基清除作用的药物较多,其中超氧化物歧化酶

(S OD )和212氨基类固醇近几年颇受关注。S OD 是

体内正常存在的自由基清除剂,脑损伤后S OD 水平明显下降。但是,天然的S OD 半衰期短,不能透过血脑屏障。近几年合成的重组S OD 半衰期长,易通过血脑屏障,且具有较强的抗脂质过氧化能力,更适合临床应用。有证据表明,创伤后4小时内使用重

组体聚乙二烯S OD (PEG 2S OD )明显改善严重颅脑损伤患者的预后。其他重组体如铜锌S OD 、镁S OD 及脂质体包裹S OD 也已开始用于临床。

212氨基类固醇具有很强的抑制脂质过氧化反

应的能力,其代表药物U 274006F 的代谢产物能透过血脑屏障并发挥相似的药理作用[5]。美国、欧洲等41个神经外科中心联合进行了U 274006F 对1023

例S AH 病人治疗的前瞻性研究,认为它能显著减轻血管痉挛,降低死亡率,促进神经功能恢复,且未发现任何副作用[6]。最近,美国和法国共同对1120例颅脑损伤病人应用U 274006F 的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认为,U 274006F 对创伤合并S AH 的男性病人有显著治疗作用(P =01026),而对其他类型的颅脑损伤病人的治疗作用均无统计学意义(P =01750)[7]。113 类固醇激素

类固醇激素对重型颅脑损伤的治疗作用一直存在争议。传统观点认为,它能抑制脂质过氧化、减少钙内流、减轻脑水肿,对脑损伤病人有保护作用。但是,最近Liebert [8]和Alders on 等[9]分别进行了大标本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认为创伤性脑损伤的病人应用皮质类固醇激素,无论大剂量还是小剂量均无益于病人的预后。因此,国外不再推荐使用此类药物。国内尚有人在应用且不乏治疗成功的病例报道,但缺乏严格的大规模临床试验验证。另外国外学者还报道,雌二醇和172雌酮能改善创伤性脑损伤大鼠的预后,但仍处在实验研究阶段[11]。有人把促甲

状腺激素(TRH)用于脑损伤伴意识障碍的病人,认为有助于意识状态的恢复,但有待进一步临床验证。114 消炎药物

脑损伤后,血脑屏障破坏,外周血中的单核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等浸润到脑实质,细胞因子合成增加,粘附分子过度表达,介导一系列炎症损伤。有资料表明,大鼠脑损伤后T NF2α和I L21βmRNA表达增加并持续到伤后24小时。因此,消炎治疗也成为阻止脑损伤后继发性损伤的重要对策之一。用于脑保护的消炎药物中研究较为成熟的有粘附分子IC AM21的单克隆抗体enlim omab和一种合成的大麻素制剂dexamabinol(H U2211),其中enlim omab因系鼠源性副反应明显,Ⅱ期临床试验结果不理想。H U2211能有效降低创伤后大鼠T NF2α的产生,减轻T NF2α介导的神经损伤,已进入Ⅱ期安全疗效试验[12]。

115 血红蛋白制剂(H BOC)

H BOC是基因重组或化学修饰后的血红蛋白,能结合C O,升高血压,增加心、脑等重要部位的氧分压[13]。早期应用H BOC能保证创伤性脑损伤的病人重要脏器的氧供和血供,为进一步处理争取时间。目前,已有很多H BOC制剂进入Ⅱ期或Ⅲ期临床试验。其中交联阿司匹林双血红蛋白(DC LHb)已通过Ⅲ期临床安全疗效试验[14],并在欧洲批准投放市场。但鉴于其人源性来源不足,又不能完全避免血液传播性疾病,有可能限制其进一步推广。另一种合成制剂超纯化聚合牛血红蛋白液(H BOC2201)可以弥补这些不足,并已进入Ⅱ期临床试验,具有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

116 神经营养因子

神经营养因子(NTF)主要包括神经生长因子(NG F)、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神经营养因子23(NT23)。它们对神经元的生长、分化、和功能维持起着重要作用。最近研究表明,脑损伤后内源性NTF表达增加,而预先刺激诱导NTF表达能增强神经元对再次损伤的耐受力,提示NTF表达增加是神经元抵御缺血性损伤的正常保护机制。给予外源性BDNF、NG F、和NT4/5也能保护中枢神经抵御缺血性损伤[15]。其机制可能与维持细胞内的钙稳态和清除自由基有关。近年来对NTF类的研究较多,其中bFG F和IG F21已进入Ⅱ期临床试验。

2 物理治疗

211 高压氧疗法

高压氧疗法长期用于持续性植物状态(PVS)病人的治疗,它能够提高氧分压,激活网状上行系统,恢复部分处于可逆状态的脑细胞功能,从而促进PVS病人意识状态的恢复。最近有人对轻中度颅脑损伤病人早期行高压氧治疗,也取得了明显疗效,其机制可能与减轻缺氧导致的继发性损伤有关。212 低温疗法

中度低温疗法在创伤性脑损伤中的应用很受国外学者的重视。对严重脑损伤病人行中度低温处理,能抑制代谢率,减少氧自由基和炎性因子的产生,从而减轻脑创伤后的继发性损伤[16],其疗效已得到国外学者肯定[17]。Shiozaki等[18]最近的研究表明,低温疗法对于一般处理后氧分压在20~40 mmHg(1kPa=715mmHg)之间而又无弥漫性脑水肿的病人疗效最佳。

3 小结

脑损伤的药物治疗一直是国内外学者的研究热点,但是目前尚无一种确切的药物对脑损伤肯定有效。零散的临床报道往往被大规模的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所否定。这可能与部分入选病人用药时已经超过了治疗时间窗有关。这提示,要想更确切地评价疗效,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也有待改进[7]。而且绝大多数药物都要求在创伤后4小时甚至1小时内给药,这在实践上不容易做到。

脑损伤的保护性治疗只是一种辅助治疗,它代替不了对原发病的处理。而且以多种治疗方式相结合的综合治疗优于任何一种单一的治疗方法,有关综合治疗的机制和疗效,将是脑复苏研究的重要领域和方向。

参考文献

1 M array G B,Feasdale G M,Schitz H.Nim odipine in traumatic subarachnoid hem orrhage:a re2analysis of the HIT1and HIT2trial.

Acta Neurochir,1996,138:116321167.

2 卢明,王连元,廖茂斌,等.尼莫通在原发性男性脑干损伤中的应用.中华神经外科杂志,1999,15:15217.

3 徐如祥,陈长才,杨俊,等.钙拮抗剂尼莫地平救治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研究.解放军医学杂志,1997,22:1022104.

4 Chan PH.Oxygen radicals in focal cerebral ischemia.Brain Pathol, 1994,4:59265.

5 Smith S L,Scherch HW,Hall E D.Protective effects of tirilazad mesylate and metabolite U289678against blood2brain barrier damage after subarachnoid hem orrhage and lipid peroxidative neuronal injury.J Neurosurg,1996,84:2292233.

6 K assel NF,Haley ECJr,Appers on2Hansen C,et al.Randomized double2

blind ,vehicle 2controlled trial of tirilazad mesylate in patients with aneurysmal subarachnoid hem orrhage :a cooperative study in Europe ,Australia and New Z ealand.J Neurosurg ,1996,84:2212228.7 M arshall LF ,M aas AIR ,M arshall S B ,et al.A multicenter trial on the

efficiency of using tirilazad mesylate in cases of head injury.J Neurosurg ,1998,89:5192525.

8 Liebert M A.The role of glucocorticoids in the treatment of severe head

injury.J Neurotrauma ,1996,13:7152718.

9 Alders on P ,R oberts I.C orticosteroids in acute traumatic brain injury :

systematic review of randomised controlled trials.BM J ,1997,314:185521859.

10 Emers on CS ,Headrick JP ,Vink R.Estrogen im proves biochemical and

neurologic outcome following traumatic brain injury in male rats ,but not in females.Brain Res ,1993,608:952100.

11 Hurn PD ,Littleton 2K earney MT ,K irsch JR ,et al.P ostischemic cerebral

blood flow recovery in the female :effect of 17b 2estrtodiol.J Cereb Blood Flow M etab ,1995,15:6662672.

12 G allily R ,Y amin A ,W aksmann Y,et al.Protection against septic

shock and suppression of T NF 2

αand nitric oxide production by dexa 2mabinol (H U 2211),a nonpsychotrophic cannabinoid.J

Pharmacol Exp

Ther ,1997,283:9182924.

13 Cappell J E ,Sack ford SK,M cBride W J.E ffect of hem odilution with

DC LHb on intracranial pressure ,cerebral perfusion pressure and fluid requirements after head injury and shock.J Neurosurg ,1997,86:1312138.

14 Reah G,Bodenham AR ,M allick A ,et al.Initial evaluation of DC LHb T M

as a vas opress or in critically ill patients.Crit Care M ed ,1997,25:148021488.

15 Lin LFH ,D oherty DH ,Lile JD ,et al.BDNF :a glial all line 2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 for midbrain dopaminergic neurons.Science ,1993,260:113021123.

16 刘莉,张光毅.低温保护缺血性脑损伤机制的研究进展.国外医

学脑血管疾病分册,1998,6:3292332.

17 M arion DW ,Penrod LE ,K elsay SF ,et al.T reatment of traumatic brain

injury with m oderate hypothermia.N Engl J M ed ,1997,336:5402546.18 Shiozaki T ,Sugim oto H ,T aneda M ,et al.Selection of severely head

injured patients for mild hypothermia therapy.J Neurosurg ,1998,89:2062211.

(收稿:1999209217 修回:1999211201)

脑损伤 (1)

脑损伤 脑损伤是由暴力作用于头部所造成的一种严重创伤,死亡率在4%—7%之间,重度脑损伤的死亡率更高达50%—60%。脑损伤可分为闭合性损伤和开放性损伤两大类,前者指脑组织与外界不相交通的损伤,通常属于闭合性脑损伤;后者指脑组织与外界相交通的损伤,有头皮颅骨开裂,并有脑脊液和(或)脑组织外溢时,属于开放性脑损作 脑损伤,暴力作用于头部引起的脑组织损伤。有脑震荡、脑挫伤、脑干损伤及颅内出血等。头部受击时的状态对于损伤的程度与后果关系密切. 分类 闭合性脑损伤 闭合性脑损伤按损伤程度与损伤部位不同,可分为脑震荡、脑挫裂伤和脑干损伤。 脑震荡指头部外伤后短暂的脑功能障碍,伤后昏迷短暂,一般于数分钟或30分钟内恢复清醒,伤后数日内可有轻度头痛、恶心、呕吐,无神经系统阳性体征。 脑挫裂伤是暴力造成脑组织形态上的破损,患者昏迷时间较长;根据脑组织破损的部位不同,可产生不同的神经系统症状与体征,如四肢瘫痪、口眼歪斜和失语等;伴发颅底骨折时,易出现相应部位的颅神经损伤,如嗅神经、动眼神经和面、听神经损伤等;存在蛛网膜下腔出血时有头痛和脑膜刺激征;损伤引起脑水肿、导致急性颅内压增高时患者头痛加剧,昏迷加深,甚至出现生命使体征改变,严重者也可引发脑疝形成。 脑干损伤又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前者由外力直接引起,伤后立即出现症状,后者是由于脑疝时发生移位的脑组织压迫脑干所致,脑干损伤患者表现为伤后持续昏迷、强直、瞳孔大小多变、双眼同向凝视或眼球分离、多数脑神经麻痹和双侧锥体束征等。 开放性脑损伤 开放性脑损伤的临床表现与闭合性脑损伤类同,但有以下特点:原发意识障碍较轻;伤道出血,有脑组织和脑脊液外溢;颅内压增高症状较轻,脑局灶症状较重,颅内可有异物存留,易发生颅内感染;远期癫痫发生率较高。 诊断:头颅CT更能简便、快速和正确地判断伤情 处理方法 颅内血肿患者处理

颅脑损伤病人的护理查房

2014年4月份护理查房 颅脑损伤病人的护理查房 汇报病例 患者张宇涵,男性,1岁因不慎从高处摔伤后出现意识障碍5天,解柏油样大便2天入院,曾于2014-4-1 23:30第一次入我院,诊断为右侧硬膜下血肿并脑疝形成,行右侧硬膜下血肿清除术+去骨瓣减压术+顶部切除内减压术,于2014-4-4自动出院。体查:T:38.0℃;HR:171次/分;R:15次/分; SaO2 90%;Wt:9kg;轻度昏迷状态,贫血貌,头部右侧可见一长约15cm的手术疤痕,周边可见数个小水泡,近右耳处疤痕周围皮肤呈青紫色,手术疤痕无明显渗血渗液。双侧瞳孔直径2.5mm,对光反射消失,口唇稍苍白,无发绀,颈软,双侧胸廓未见畸形,双肺呼吸音粗,可闻及明显痰鸣音。心界无扩大,心率171次/分,律齐,各瓣膜未闻及杂音,腹稍隆,腹肌软,肠鸣音约5次/分,压眶疼痛刺激四肢可见屈曲,四肢肌力检查不配合,肌张力不高,未引出病理反射。 初步诊断: 1、右侧硬膜下血肿开颅术后 右侧颅骨缺损 右侧颞顶叶切除内减压术后 右侧颞骨骨折 入院后完善相关检查,告病危,持续心电监护,吸氧,保持呼吸道通畅,予以降颅压护脑、抑酸止血、抗感染、维持水电解质平衡营养支持、保护重要脏器功能、预防并发症等对症支持处理。04-14因患儿右侧头皮伤口愈合不良、感染并脑脊液外漏,脑膨出在全麻下行右侧头皮脑脊液漏修补、颅高压内减压术,术后患儿生命体征平稳于2014年4月16日10点40分转入我科继续治疗。 目前患者患者可睁眼,眼球活动可,会哭。体查:T:37.5℃,R25次/分,P:105次/分,BP:96/60mmHg,SPO299%,头部伤口敷料干净,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约2mm,对光反射消失,口唇无发绀,双肺呼吸音较粗,未闻及明显干湿性啰音。心率105次/分,律齐。腹软,肠鸣音正常。四肢肌张力较高。头颅CT检查提示左侧硬膜下积液、右侧脑室受压程度较前减轻,右侧脑实质内低密度影较前减轻 护理诊断、护理目标与护理措施 1、高热与伤口愈合不良、感染有关 预期目标:患儿体温下降至正常

中重型创伤性脑损伤患者早期血清pNF—H、AQP4变化及临床意义

中重型创伤性脑损伤患者早期血清pNF—H、AQP4变化及临床意义目的:探讨中重型创伤性脑损伤患者早期血清pNF-H、AQP4水平变化及 临床意义。方法:选取中重型创伤性脑损伤患者30例(观察组)及健康体检者15例(对照组),应用ELISA法检测患者伤后24 h内及伤后48、72、120 h血清中pNF-H、AQP4水平,分析其变化趋势与疾病演变和预后的关系。结果:观察组患者各时间点血清pNF-H、AQP4浓度较对照组显著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血清AQP4高峰出现于伤后72 h。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血清pNF-H、AQP4浓度明显高于中型患者。预后恶劣组患者血清AQP4、pNF-H浓度显著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结论:中重型创伤性脑损伤早期患者血清AQP4及pNF-H 水平测定有助于评估的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 [Abstract]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change and 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serum Aquaporin-4(AQP4)and phosphorylated axonal form of the high molecular weight neurofilament subunit NF-H(pNF-H)in moderate and severe traumatic brain injury (TBI)patients.Method:A total of 30 patients with moderate and severe TBI(the observation group)and 15 healthy controls(the control group)were enrolled in this study.Serum samples were collected within 24 h,and 48,72 and 120 h post injury.Serum AQP4 and pNF-H were estimated using ELISA to analyze the change trend of them together.Result:Serum levels of AQP4 and pNF-H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in all the time(P<0.05).There was a significant elevation in the levels of the AQP4 in 72 h post injury.The serum AQP4 and pNF-H in patients with severe TBI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patients with moderate TBI.The serum levels of AQP4 and pNF-H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patients with poorer prognoses compared with those with better prognoses(P<0.05).Conclusion:Determination of serum AQP4 and pNF-H in TBI during early period may be useful to evaluate pathogenic condition and prognosis. [Key words] Traumatic brain injury;Aquaporin-4;Phosphorylated axonal form of the high molecular weight neurofilament subunit NF-H 创伤性脑损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TBI)是神经外科疾病中的常见病与多发病,致死率及致残率高,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给家庭和社会带来巨大的痛苦和经济损失。神经丝蛋白H磷酸化亚型(phosphorylated axonal form of the high molecular weight neurofilament subunit NF-H,pNF-H)、水通道蛋白4(aquaporin-4,AQP4)是新近受到较多关注的脑损害特异性生物学标记物,参与了TBI后继发性脑损伤的病理生理过程。本文分析检测30例中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早期血清AQP4、pNF-H水平变化,探讨AQP4、pNF-H对于重度颅脑损伤患者病情演变及预后的关系,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颅脑创伤脑保护药物指南

颅脑创伤脑保护药物指南The final revision was on November 23, 2020

中国颅脑创伤脑保护药物指南 一、宗旨 为了指导我国神经外科医生正确使用脑保护药物治疗颅脑损伤病人,减轻脑功能障碍、促进脑功能恢复、减少毒副作用、提高颅脑创伤病人治疗效果,减轻国家和病人的医疗负担。 二、科学依据 通过收集和分析已经完成的国外有关脑保护药物治疗颅脑损伤病人疗效的I 级临床循证医学证据(Evidence Class I),经过中国神经外科医师协会、中国神经损伤专家委员会有关专家的认真讨论和仔细分析,做出比较客观科学结论。 三、I 级临床循证医学证据 1. 激素: 国内外多个临床医学中心曾开展类固醇激素治疗颅脑损伤病人的临床研究,其疗效存在较大争议,大多数临床研究结果令人失望。2004 年英国《柳叶刀》杂志发表大剂量激素治疗 10008例急性颅脑损伤病人前瞻性随机双盲临床对照研究结果让人震惊。5007 例急性颅脑损伤病人(GCS<14 分)伤后8 小时内给予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治疗(48小时甲基强的松龙总剂量克),另5001 例同样伤情病人给予安慰剂作为对照组,结果表明甲基强的松龙组病人死亡率 %,对照组死亡率为 %,显着增加了病人死亡率 (P= 。导致死亡率增加的主要原因是感染和消化道出血。研究结果呼吁急性颅脑损伤病人不应该使用大剂

量激素(1)。有关常规剂量激素治疗急性颅脑创伤病人的疗效争议很大,目前尚无确切结论。 2. 钙离子拮抗剂: 欧洲和国际多中心对钙离子拮抗剂-尼莫地平(尼莫同)治疗颅脑损伤和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tSAH)进行了为期 12 年、共进行了四期前瞻性随机双盲临床对照研究。 I 期对 351例急性颅脑损伤病人进行了前瞻性随机双盲临床对照研究,结果发现无效。随后进行了 II期对 852 例急性颅脑损 伤病人前瞻性随机双盲临床对照研究,同样证明对颅脑损伤病人无效,但在分析临床资料后发现,尼莫同对外伤性蛛血病人(tSAH)有效。为了证明它对tSAH病人的确切疗效,欧洲又进行了 III 期尼莫同治疗 123例 tSAH 病人的前瞻性随机双盲临床对照研究,结果也表明有效。随后,又开展了 IV 期大样本前瞻性随机双盲临床对照研究,研究在 13个国家 35个医院进行,592 例 tSAH 病人的前瞻性随机双盲临床对照研究,结果令人失望,尼莫同无任何治疗作用。由于尼莫同的临床效果争议很大,故国际上已经不把尼莫地平列为治疗急性颅脑损伤病人和 tSAH 病人的药物(研究结果公开未发表)(2,3)。 3.白蛋白:白蛋白是目前临床治疗急性颅脑损伤脑水肿的常用药物。但是,国际多中心临床研究结果得出相反的结论。2007 年《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发表有关白蛋白与生理盐水治疗急性颅脑损伤病人前瞻性随机双盲对照研究结果。460 例病人的入选标准:急性颅脑损伤、GCS≤13、CT扫描证实有颅脑损伤。460 例病人随机分为两组:231 例%)白蛋白治疗组,全部采用 4%白蛋白液体治疗28 天或直至死亡;229 例%)为生理盐水对照组。两组病人治疗前的临床指标

缺血性脑损伤的病理生理基础和脑梗塞的治疗原则

缺血性脑损伤的病理生理基础和脑梗塞的治疗原则 急性缺血性脑损伤、神经元坏死的发病机制和防治经历过长时间的研究过程,从选择性神经的细胞死亡至迟发性神经元坏死(DND)以及至近年缺血半暗带,缺血治疗时间窗研究和溶栓治疗进展,为急性脑硬塞的治疗提供光明前景。一、迟发性神经元坏死(DND)早在1925年Spielmeyer提出选择性神经细胞易伤性,表现在不同的脑区,如海马cal区,小脑蒲金野细胞和大脑皮层Ⅲ-Ⅳ层等神经细胞损伤,曾有多种理论解释,诸如血管理论,特异性易伤性、血管结构和神经元理化特性等学说,也曾进行多种动物模型研究,直至Pulsinelli(1979)[1]首先建立四血管阻断全脑缺血再灌注模型,促进了脑缺血的实验研究。迟发性神经元死亡,Kirino(1982)[2]应用沙土鼠两血管阻断再灌注全脑缺血模型,发现海马cal区2-7天后出现神经元坏死称为迟发性神经元死亡,同年Pul sinelli[3]用大鼠4VO再灌模型取得相同的结果,即海马ca4区为缺血性细胞改变,ca3菊反应性改变,而cal区则为DND改变。自此得到公认并进一步深入病理形态,超微结构,理化改变研究对DND 发生机制取得突破性进展: 1 自由基(FR)与DND 自由基FR广泛存在于生物体内,正常生理情况下FR处在生成和清除平衡状态不损害机体具有毒物降解作用,生物体内的FR 有:氧化自由基,过氧化氢和羟自由基等,实验研究证明FR 代谢失平衡是脑缺血再灌注DND过程中的一个最基本特征[4,

5]。脑缺血再灌注氧自由基过多,特别是超氧化阴离子过多造成组织损伤,有血管内皮细胞损伤血脑屏障遭破坏产生脑水肿;神经细胞、胶质细胞的膜磷脂损伤、C a2+、Na+、流入细胞内、Ca2+超载;兴奋性氨基酸NMDA受体神经毒作用,造成神经元损伤等[6]。临床上应用维生素C、E的抗氧化作用保护和治疗受损神经细胞。 2 细胞Ca2+超载与DND 细胞内Ca2+超载是缺血再灌注造成DND的主要原因[7]。正常生理状态下细胞内外Ca2+浓度相差近万倍,多种Ca2+通道维持这种正常递度包括NMDA受体通道。电压依赖Ca2+通道,内质网Ca2+通道、线粒体Na/Ca2+交换Ca2+-ATP酶和钙调蛋白等[8 ]。当脑缺血缺氧病理状态下,EAA受体过度兴奋,引起溶质重排Ca2+细胞内流增加;高能磷酸化合物耗尽,离子泵受损,胞内Ca2+不能泵出,线粒体和内质网对Ca2 +的摄取和钙结合蛋白调蛋白的结合能力下降,造成细胞内Ca2+超载发生DND。 3 兴奋性氨基酸与DND 兴奋性氨基酸有谷氨酸和天门冬氨酸,在脑内的Glu为最多是CNS中的兴奋性递质参与多种生理功能包括感光信息处理,协调运动,认知过程的学习和记忆等。正常Glu细胞内高于细胞间隙1000倍,实验证明缺血5min,细胞间隙Glu升高 1 5-20倍,再灌注5min可恢复正常,但缺血20minGlu升高达20-100倍,继续再灌注2 0min亦不能恢复到正常水平,激活AMPA受体通过开放使细胞内能量和ATP耗尽,细胞外K+浓度增加导致细胞膜去极化Na+在细胞内堆积Cl-和

创伤性颅脑损伤治疗新进展

创伤性颅脑损伤治疗新进展 急性颅脑外伤的治疗目标,围绕降低颅内压、维护脑血流灌注为中心,绝非为单纯升压。治疗相当复杂,临床处理中常常难以得到确切的指导指标和数据。 我院在较长一段时间中,急性颅脑损伤病例很多,出现脑疝需要紧急开颅减压的手术不少,都是脑外科医生直接送病人入手术室的,术前情况麻醉者确实一点不明白,所以,多年来我始终没有摸清麻醉处理规律,但目标都是以围绕降低颅内压、维护脑血流灌注为中心的,没有指导数据硬着头皮干,至今还未能取得具体规律,但很少集中在使用大剂量强力升压药的,好像这是规律。术毕大多数病人可以送回病房,但极少数还是死亡在手术台上。 有一篇综述,较老年代发表的,是神经外科院士王忠诚教授具名的,姑且贴出供大家阅读思索,可能还是有助的: 创伤性颅脑损伤治疗新进展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1999年1月第15卷第1期 作者单位:100050北京市神经外科研究所 李小勇王忠诚 关键词:颅脑损伤治疗原则 一、颅脑损伤以及损伤机制 创伤性颅脑损伤,仍是影响健康的主要问题。美国每年就诊病人达200万以上,其中约7500人致死,125000人致残。英国每年达100万以上,死亡率为9/10万,占住院全部死亡数的1%;15%~20%的死亡者年龄,在5~35岁之间。损伤的原因大多为坠落伤,其次为斗殴和交通事故。目前脑损伤的严重程度不断加重,交通事故在其中有主要作用:虽然其引起的颅脑损伤占住院病人的13%,但死亡率却高达58%[1]。 目前认为创伤性脑损伤,起初仅为部分性损伤,但以后数小时至数天内会有许多继发性损害[1]。graham等发现,创伤性脑损伤(tBI)死亡病人的90%,有缺血性改变,是继发损伤的主要机制。颅内压(iCP)增高的原因,在没有血肿的损伤后24~36小时内的急性期,大多为细胞毒性水肿,少数为血脑屏障损害引起的血管源性水肿,而血管充血引起的脑肿胀比以往认为的作用要小得多[2,3];在急性损伤的后期,或在第3天终末或第4天开始,iCP升高的原因又可能是血管充血,因为脑血流(cBF)第2或3天已有增加,而血脑屏障的完整性在损伤后12~24小之内也已经恢复[2]。当iCP升高时,颅内缓冲最快的是脑内血液体积,其次是脑脊液。当缓冲能力耗竭时,iCP就会急剧增加。当iCP在增加到20~25mmHg(1mmHg=0.13kPa)以上时,便可以迅速升高至很高的水平。如果iCP增加超过平均动脉血压(mAP),就会对脑灌注产生液体静力学性阻塞,数分钟便可引起脑的死亡[2]。 二、颅脑损伤治疗原则的进展 轻型颅脑损伤的数量远远多于中、重型,其中仍包括一些需要神经外科处理的危险病人。1993年stein和ross首次提出,将轻型颅脑损伤进一步分为轻微型和轻型,目的是将危险性增加的患者鉴别出来并给予有效处理,这样可以为很多国家减少严重的资源负担。(1)轻微型病人:没有意识丧失或健忘,gCS为15分,机敏反应和记忆力正常,没有局灶性神经系统功能障碍,且没有可触摸到的凹陷性骨折。一般可以在告知有关颅脑损伤注意事项后,准其回家。但应收住院的适应证为:有颅脑以外损伤;年龄很小或很大;家中没有可靠的照看人;有潜在严重的内科性疾病需要治疗等。(2)轻型病人具备下述一个以上特点:小于5分钟的短暂意识丧失;对出事情况有健忘;gCS为14分;机敏反应和记忆力受损;可触摸到凹陷骨折。轻型病人都

颅脑损伤患者的护理诊断与护理措施

颅脑损伤患者的护理 主要护理诊断 ·有受伤的危险:与意识障碍有关。 ·有体液不足的危险:与脱水治疗有关。 ·清理呼吸道无效:与意识障碍有关。 ·潜在并发症:癫痫发作。 ·有营养失调的危险:与禁食有关。 .焦虑、恐惧:与颅脑损伤的诊断和担心治疗效果有关。 护理措施 ①监测意识状态、生命体征及神经系统症状并及时记录,随时发现病情变化并及时报告。 ②降低颅压 ·抬高床头30度,使病人处于头高脚低位。当病人处于休克状态或伴有脊髓损伤时,可采取仰卧位。 ·安静卧床休息,避免环境嘈杂、预防因约束病人而导致其挣扎,致使颅压增高等因素。·避免胸内压及腹压增高。 ·避免血压突然上升,如吸痰或做完物理治疗及翻身活动后,监测血压的变化,适当应用止痛剂,避免因疼痛不适导致的血压升高。 ·正确应用脱水药物以降低颅内压。 ·适当限制水分的摄入:一天的液体输入量约为1000~1500ml,但应用利尿药物时,注意防止病人脱水。 ·控制高热:头颅外伤使下丘脑体温调节失调,为了减少脑代谢需要,必须应用一些降温措施,包括定时测体温、减少被盖、应用冰袋或冰帽、应用退热药物。 ③保持呼吸道的通畅,避免缺氧。 ④维持体液电解质平衡:每日记录出入量,特别是尿量。并监测电解质情况,以调节液体的输入。 ⑤维持营养供给:昏迷的病人早期3~4d内应禁食,3~4d后,病人如无呕吐,无脑脊液鼻漏,肠鸣音正常,可应用鼻饲补充营养。但严重脑损伤的病人,易发生急性胃粘膜病变导致出血,一般少量多次给予清淡流食。 ⑥预防并发症:加强皮肤护理,经常翻身按摩骨突处,避免褥疮发生。鼓励病人深呼吸、咳痰,时吸痰并叩击背部,以利痰液咳出,避免肺部并发症发生。 ⑦注意安全,防止损伤:病人因肢体运动失常或意识丧失、容易发生意外,应加上床挡,保护病人。翻身时注意支托肢体,预防脱臼。并应防止冷热伤害。 ⑧做好术前准备:包括降低颅压、剃除头发。注意病人颅压高时,不能进行灌肠。 ⑨给予病人及家属心理支持:鼓励病人或家属讲出心理的焦虑、恐惧,帮助其接受疾病带来的改变,并在适当的情况下,帮助病人学习康复。

亚低温治疗对重症颅脑损伤患者脑保护作用的临床评价

亚低温治疗对重症颅脑损伤患者脑保护作用的临床评价 发表时间:2016-04-12T11:17:19.413Z 来源:《健康世界》2015年29期供稿作者:苗雪松陈勇 [导读] 河南省平顶山市平煤神马医疗集团总医院亚低温治疗对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具有良好的脑保护作用,临床治疗效果明显。 河南省平顶山市平煤神马医疗集团总医院 467000 摘要:目的:评价亚低温治疗对重症颅脑损伤患者脑保护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120例重症颅脑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患者。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于颅脑损伤后24小时之内予以亚低温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颅内压、血清NSE水平、治疗优良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亚低温治疗对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具有良好的脑保护作用,临床治疗效果明显。 关键词:重症颅脑损伤;亚低温治疗;脑保护作用 重症颅脑损伤多数为外界因素造成的危重疾病[1],该疾病患者常因脑组织缺血缺氧而引发严重的脑水肿,随病情恶化,最终导致脑疝的发生,其病死率高,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巨大的威胁。本文为了评价亚低温治疗对重症颅脑损伤患者脑保护作用,对我院2012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120例重症颅脑损伤患者进行研究,以供临床研究参考,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次研究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120例重症颅脑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女=66:54,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患者。120例患者均经过我院的相关检查和临床医生确诊,均符合重症颅脑损伤的诊断标准[2]。 对照组:男:女=34:26;最小年龄18岁,最大年龄62岁,平均年龄(45.28±5.73)岁;损伤原因:33例交通事故致伤,15例高处坠落致伤,2例跌伤,10例其他损伤。 观察组:男:女=32:28;最小年龄20岁,最大年龄60岁,平均年龄(43.75±5.58)岁;损伤原因:30例交通事故致伤,17例高处坠落致伤,4例跌伤,9例其他损伤。 对照组和观察组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在性别比例,年龄,损伤原因等临床资料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 1.2 方法 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如及时予以患者吸氧,必要时开放气道行机械通气治疗;予以抗生素治疗以防感染;脱水降低颅内压,行有效止血,清除颅内血肿;常规保护脏器,予以营养支持治疗;预防出血后血管痉挛的发生。 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于颅脑损伤后24小时之内予以亚低温治疗。采用冰毯及冰帽等亚低温治疗仪进行缓慢降温,同时予以镇痛及镇静治疗,8小时内将患者体温控制在33.00℃~34.00℃,严密监测患者动态心电、血压、呼吸、脉率及血氧饱和度等生命体征,必要时给予呼吸机辅助呼吸。亚低温治疗一般持续3-6天,患者颅内压降到正常范围24小时后,停止亚低温治疗,对于病情严重、脑水肿明显的患者可延长至7天。最后采用自然复温法缓慢恢复患者体温,将其直肠温度恢复至36.50℃~37.50℃。 1.3 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标准 1.3.1观察指标 观察对照组和观察组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治疗后临床效果,统计治疗后1天、治疗后3天、治疗后7天的颅内压、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治疗优良率。 1.3.2疗效判定标准 治疗3个月之后应用按照GOS预后评分标准将对照组和观察组重症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评定,具体如下: 治疗优良:患者意识清醒,能够进行正常的交流、运动。 中度残疾:患者意识清醒,可以料理自己的日常生活。 重度残疾:患者意识清醒,但生活不能自理。 植物生存:患者为持续性昏迷状态。 死亡:患者失去生命。 1.4 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中的颅内压、血清NSE水平为计量资料,用()表示,采用软件SPSS18.0版进行t检验;治疗优良率为计数资料,用%表示,采用软件SPSS18.0版进行卡方检验。如果存在p<0.05,则对照组和观察组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治疗后的颅内压、血清NSE水平、治疗优良率比较存在明显差异,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治疗后的颅内压、血清NSE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具体数据如表1、表2、表3所示:

中药对缺血性脑损伤保护作用的研究进展

?综述与编译? 087 中药对缺血性脑损伤保护作用的研究进展 吴正国 综述 吴以岭 审校  河北以岭研究院附属医院(石家庄 050091)  缺血性脑血管病约占脑血管疾病的67%~78%,目前针对脑血管病的研究也以缺血为主。近年来研究发现,在脑梗死时,缺血、缺氧造成的能量代谢障碍,兴奋性神经介质释放,钙过量内流,自由基损伤等一系列连锁反应,是导致缺血性脑损伤的中心环节。近年来中药对脑保护作用的研究发展迅速,就此综述如下。 1 清除自由基的作用 自由基损伤不仅可以促进动脉粥样硬化、脑梗塞的形成,且可加重脑梗塞后的神经细胞损伤[1],中枢神经系统富含多价不饱和脂肪酸,易受自由基攻击。丙二醛(MDA)是脂质过氧化作用的终末产物,比较稳定,其含量可以反映脂质过氧化水平。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则有清除自由基的作用,抑制脂质过氧化,检测其水平可反应清除自由基的程度。 采用半夏天麻汤治疗脑梗塞患者60例,与内科常规治疗对照,治疗后SOD明显升高,MDA含量明显降低[2]。研究发现,大鼠在缺血30min再灌注24h时,海马的MDA比假手术组及正常组明显升高,并持续到72h,脑梗通口服液可使再灌注72h时海马MDA明显降低[3]。通过观察姜黄素对脑缺血再灌注时脑组织中MDA、亚硝酸盐、SOD含量的影响,发现姜黄素对缺血-再灌注的保护作用与抑制自由基的生成和促进自由基的清除有关[4]。研究银杏叶(FGE)提取物对反复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时发现,FGE可明显改善脑缺血-再灌注小鼠的学习、记忆功能,并可不同程度地减少脑组织中异常增加的MDA、NO、PGE2的含量,并可明显增强脑组织中降低的SOD和过氧化氢酶的活性[5]。 2 对钙离子通道及细胞内钙超载的影响 脑缺血时由于膜功能的紊乱,细胞外Ca2+大量进入细胞内,同时细胞器中Ca2+外漏到细胞浆中而造成细胞内Ca2+浓度梯度的破坏,这是导致神经损伤引起细胞死亡的中心环节和最后共同途径。细胞内钙超载是神经元迟发性死亡的主要原因,利用钙拮抗及降低细胞内钙可以减轻或避免脑组织的缺血性损伤。 研究脑缺氧损伤机制时发现,缺血缺氧致大鼠大脑皮质L-型钙通道开放时间增加,开放概率增加,人参二醇皂苷能抑制正常和缺氧时钙通道的开放时间和开放概率[6]。脑缺血20min后,突触体内游离钙含量明显高于缺血前的水平,给予灯盏花注射液后,缺血及再灌注期突触体内游离钙含量均低于未给药组[7]。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有明显脑水肿及海马神经元损伤,脑组织含水量、Ca2+及兴奋性氨基酸含量明显升高,而中风脑得平冲剂对此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从而保护神经元以减轻损伤[8]。胡国恒等观察中药康脑神颗粒对缺血大鼠脑组织内皮素-Ⅰ(ET-1)、Ca2+、Na+及脑组织含水量的影响。结果发现,模型对照组较假手术组脑组织ET-1、Ca2+、Na+及脑组织含水量显著升高,而康脑神颗粒组缺血大鼠脑组织ET-1、Ca2+、Na+及脑组织含水量较模型对照组明显减少,提示康脑神颗粒可能通过抑制Ca2+内流抑制ET的合成及释放,进而抑制脑水肿防治脑缺血性神经元损伤[9]。

缺血性脑损害的病理机制

血栓形成的发病机制 l急性脑缺血通常起因子脑血管被血栓形成或栓 塞所闭塞。近代血栓形成的发病机制最早由 Rudolph virchow(1845)提出,就是著名的血栓 形成三大因紊:血管壁、血流及血液构成的改 变。事实上,这一概念在上一世纪已经被 JohnHunter暗示过。 l(一)血管内皮损伤目前已公认血管内皮损伤 (如由动脉粥祥硬化斑块溃疡、破裂或出血引起 的)是诱发血栓形成主要导因。 二、脑血流障碍与脑梗塞灶形成的病理机制 (一)缺血时间窗无论由血栓或栓塞引起的脑血管闭塞,结果都是引起局部脑血流障碍,使脑缺血、缺氧。脑细胞是人体最娇贵的细胞,血流一旦完全阻断,6秒钟内神经元代谢即受影响;2分钟脑电活动停止;5分钟起能量代谢和离子平衡被破坏,ATP耗尽,膜离子泵功能障碍:K+流出,Na+Ca2+和水大量进入细胞内;持续5—10分钟神经元就发生不可逆损害。可见,要挽救脑组织就必须在不可逆损害发生前的短短时间内恢复血流供应。 近来的研究认为功能和代谢紊乱有更复杂的血流阈值模式:随着血流下降,蛋白合成首先受抑制(大约血流阈值为45ml(100g·min)),刺激无氧代谢(约35ml(100g/min),神经介质释放、能量代谢紊乱[约20ml(100g/min)],最后缺氧性去极化[<15ml(100g·min)。除缺血程度外,缺血时间也起决定作用(缺血阈值与其交叉)。当脑血流长期减至10ml/100g/min,细胞传导机制和神经介质系统衰竭,神经毒性介质释放(如L-谷氨酸),氧自由基和过氧脂质形成,神经元释放有神经毒性的血小板活化因子,这些均可损害细胞功能。 三、缺血半影带概念电机能衰竭与膜机能衰竭两个阈值的发现,导致半暗带概念的产生,即在严重缺血脑组织中心周围还存在无电兴奋性但仍存活的脑细胞。在这区域脑灌流处于“临界”水平,神经元功能由于组织代谢需要不能满足而降低,但细胞仍能维持离子平衡而存活。由于局部灌流储备利用达到最大程度,灌流压任何进一步下降,都可使仍存活的缺血半暗带神经元死亡.但也可因再灌流或放保护治疗而免于死亡。因此半暗带可定义为:有潜在可救活脑细胞的缺血边缘区。但半暗带并不完全是一个解剖学区域,更主要是一个血流动力学过程。在任何一个急性脑梗塞病人,无法知道。其缺血半暗带可能有多宽?会维持多久?以及在血流恢复后有多大程度的复原?但从近来PD的研究证明,在缺血脑卒中后有相当容积的、潜在存活的团组织,相对持久地存在。目前还不清楚多长的缺血时间重灌溉可以救活脑细胞或者可以从梗塞区中挽救神经元。换言之,有效治疗时间窗多长,仍不清楚

颅脑外伤事件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颅脑外伤事件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1 事故特征 1.1 危险性分析和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 颅脑损伤是暴力直接或间接作用于头部所引起。发生率约占全身各部位损伤的15%——20%,仅次于四肢损伤,但致残率及致死率在创伤中却居首位。伤及中枢神经系统是创伤死亡和致残的重要原因,早期诊断、及时合理的治疗是降低颅脑损伤死亡率相致残率的重要因素。 分类: (一)安损伤组织层次分 1.头皮损伤; 2.颅骨损伤; 3.脑损伤 (二)按颅腔是否与外界沟通 1.开放性颅脑损伤(头皮、颅骨和硬脑膜三层均已破损,颅腔 和外界相沟通) 2.闭合性颅脑损伤(硬脑膜仍完整,颅腔和外界没有直接相通) (三)安脑组织损伤的类型 1.原发性颅脑损伤(暴力作用头部产生的脑损伤,主要有脑震 荡、脑挫裂伤及原发生性脑干损伤) 2.继发性颅脑损伤(受伤一定时间后出现的脑受损病变,如脑

水肿和颅内血肿) (四)按其伤情表现格拉斯哥昏迷分级计分的轻、中、重型分类法。该方法检测颅脑损伤病人的睁眼反应、言语反应和运动反应的计分后,再累计得分,作为判断伤情轻重的依据。 轻型:13——15分,伤后昏迷时间20min以内。 中型:9——12分,伤后昏迷时间20min至6h。 重型:3——8分,伤后昏迷时间6h以上,或在伤后24h内出现意识恶化并昏迷在6h以上。 1.2 事故可能发生的区域、地点或装置 1.3 事故可能发生的季节和危害程度及特征 1.3.1可能发生的季节 春季、夏季、秋季、冬季都有可能发生。 1.3.2 造成的危害程度和特征 意识障碍(嗜睡、昏睡、浅昏迷、深昏迷)、头疼和呕吐、瞳孔

改变、眼底改变、锥体束征、脑疝(brain herniation)、全身性改变 1.4 事故前可能出现的原因 棍棒、砖石和锤等钝器造成的挫裂伤;高处坠落、跌倒或运动造成的坠落伤。 2 应急组织机构与职责 2.1 应急组织机构 成立事故应急现场处置指挥小组,组织人员如下: 组长:车间主任 副组长:车间副主任、车间安全员 成员:车间干部、当班人员 (事故发生时,如组长不在,由副组长任组长) 2.2应急组织职责: 2.2.1组长负责事故发生时的生产指挥工作,采取紧急措施限制事故的扩大,负责组织指挥全班人员进行触电人身伤亡事故应急救援和现场处置,并对触电人身伤亡事故发生后所可能造成的事故预想,以及触电人身伤亡事故发生后的汇报和触电人身伤亡事故升级扩大的报警。 2.2.2 负责及时、准确地将紧急事故发生的性质、发生的时间、发生的地点向应急指挥小组或应急办公室汇报,并根据指挥部命令果

1 细胞凋亡与缺血性脑损伤

1 细胞凋亡与缺血性脑损伤 内质网(endoplasmic reticulum,ER)在细胞内分布广泛,是真核细胞中重要的细胞器,其内膜表面积占细胞所有膜结构的50 %,体积占细胞总体积的10 %,参与重要的生理功能的维持,其基本生理功能包括负责蛋白质的合成转运、信号肽识别、糖基化修饰等过程以及钙离子的贮存和调节,信号转导及细胞内钙的再分布。内质网巨大的膜结构为细胞内活性物质的反应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平台,在许多信号调控中起到关键作用。最近的研究表明,内质网是细胞凋亡调节中的重要环节[1]。 细胞应激涉及线粒体、内质网、细胞核等细胞器的应激,他们既相对独立,又相互作用[2]。内质网是细胞加工蛋白质和贮存Ca2+的主要场所,对应激极为敏感,其功能紊乱时出现错误折叠与未折叠蛋白在腔内聚集以及Ca2+平衡紊乱的状态,称为内质网应激(endoplasmic reticulum stress,ERS)[3]。ER非常敏感,葡萄糖/营养素缺乏、蛋白质糖基化抑制、二硫键形成障碍、蛋白质转运异常、Ca2+耗竭等刺激都可导致ER功能失调,发生内质网应激。内质网应激主要激活三条信号通路:未折叠蛋白反应(unfold protein response,UPR)、内质网超负荷反应(endoplasmic reticulum overload response,EOR)和固醇调节级联反应。前两者是由于蛋白质加工紊乱所致,后者则是在ER表面合成的胆固醇损耗所致。 凋亡(apoptosis)又叫程序性细胞死亡,是指机体在生理条件下受到刺激后,经过多种信号传递导致细胞产生一系列生态和生化方面的改变而引起细胞程序性死亡的过程。自1972年John Korr第一次提出凋亡概念后,经三十多年的研究,目前已知有三条主要的细胞内信号转导通路来调控细胞凋亡:(1)线粒体通路;(2)死亡受体通路;(3)内质网通路。传统的观点认为,线粒体受损后能释放多种促凋亡物质,从而导致细胞凋亡。最近的研究表明,脑缺血后损伤内质网,导致内质网应激,最终通过多种途径致使神经元凋亡[4]。 脑血管病是危害人类生命和健康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其中缺血性脑中风占75 %—85 %。有关缺血性脑损伤的基础研究和临床治疗方面均取得很大进展。新近研究证实,在缺血半暗区确实发现有凋亡细胞和神经细胞再生。与急性缺血性神经元坏死相比,半暗区的侧枝循环尚未完全中断,因此,缺血性中风的治疗关键在于延长治疗时间窗和及时挽救缺血半暗带尚未死亡的神经元[5]。缺血再灌注(ischemia/reperfusion,I/R)时,缺氧、酸中毒、ATP 耗竭、钙超载及大量自由基生成等均可作为诱导ERS的刺激因素,ERS在I/R损伤的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意义[6]。 2 脑缺血诱导的内质网应激及其引发的细胞凋亡 2.1 脑缺血后Ca2+浓度变化对内质网的影响及其引起的细胞凋亡 Paschen等发现,细胞在短暂性脑缺血时的变化与神经元内质网Ca2+稳态受到破坏后,都出现了内质网应激,显示内质网Ca2+稳态紊乱参与了缺血性脑损伤的病理生理学过程,内质网应激可能是脑缺血细胞损伤的关键环节[8]。

颅脑损伤的脑保护措施

颅脑损伤的脑保护措施进展 名字单位通讯作者 创伤是严重威胁人们生命安全的杀手,是导致死亡和伤残的最重要原因之一。我国因创伤导致的死因顺位不断前移,其中颅脑外伤占创伤总数的15%左右,死亡率占创伤总数的85%。在国外,2000-2006年平均每年美国颅脑外伤为170万人,死亡率高达30%,2000年美国为此花费600亿美元,国内的发生率约为240/10万人,死亡率在50%以上,(在不知不觉中,删除)社会发展把创伤医学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要位置。如何降低颅脑外伤的死亡率,成为医务人员的一大课题。近年来,随着相关学科的发展和认识水平的提高,医学界对颅脑外伤病人的治疗和监护方面的研究也在逐步深入。因为神经系统的特殊性,人们在对于颅脑创伤的脑保护认识方面存在一些争议,近年来随着循证医学的发展,对于颅脑创伤的脑保护措施有了新的认识和应用。本文探讨近年来对于颅脑损伤的脑保护方面取得的进展。 一.脑灌注压( cerebral perfusion pressure,CPP)和血压的控制临床上通常将提高CPP,保证脑组织的血流供应作为创伤后的重要目标,而CPP等于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blood pressure MAP)与颅内压(intracranial pressure ICP)之差,适当的调节血压是维持足够的CPP和降低ICP的重要措施。Rosner等推荐最低CPP为70 mm Hg,最佳CPP为100 mm Hg,认为系统的、自发的或医源性高血压不需控制,否则加重颅内高压、包括使用药物提高平均动脉压和CPP,改善脑血流(cerebral blood flow,CBF)[1]。但是后来人们发现在病理状态下,血管渗漏增加,较高的CPP反而引起血管源性脑水肿加重,导致ICP升高。Lund大学的研究团队认为合适的CPP为60~70mmHg,如果为了降低ICP的需要,成人降至50mmHg,儿童降至40mmHg也是可以接受的[2-4]。近年来人们逐渐认同了这种观点,2010年美国自发性脑出血指南建议对于Glasgow(GSC)评分<8分的患者,CPP应维持在在50~70mmHg水平[5]. 脑出血后大部分患者伴有严重的高血压,人们认为血压升高的机制包括神经内分泌(包括肾素-醛固酮-血管紧张素和糖皮质激素等系统)的激活及升高的颅内压;从理论上说持续的高血压不但会加重血肿的扩散和周围水肿,还可能会导致再出血,尽管他们之间的关系目前尚未完全阐明[6]。早期人们认为积极的控制血压会导致CPP的下降,加重颅内高压,建议脑出血患者收缩压(systolic blood pressure SBP)控制在180mmHg以下[7],但是近年来的研究否认了这种观点,一篇系统性回顾[8]和一项在中国内蒙古完成的大型临床研究[9]显示对于脑出血患者SBP控制在140mmHg以内有更低的死亡和致残的风险。Leonardi-Bee 等认为血压与预后的关系表现为一个U或者J型曲线,过高和过低的血压都能导致病死率增加[10]。但是非常严重的脑损伤通常合并严重的低血压,因此很难说低血压是病死率增高的原因。2008年一项由404名中国患者参加的开放随机对照研究(INTERACT)发现,早期发病6小时内以收缩压140mmHg为目标的治疗组与收缩压180mmHg为目标的对照组相比,致残和神经系统恶化的发生率无明显差异,但是24小时内血肿的体积有缩小的趋势[11]。同时也有另外的研究支持降

创伤性脑损伤保护性治疗的研究进展

?综述? 创伤性脑损伤保护性治疗的研究进展 都爱莲 丁新生 摘要 创伤性脑损伤的保护性治疗一直是倍受关注的研究领域,它直接关系着病人的病情发展和转归。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脑保护性药物和物理疗法对创伤性脑损伤的保护机制和疗效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文章就这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 创伤性脑损伤;药物治疗;物理治疗 作者单位:210029南京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 创伤性脑损伤包括创伤部位的直接损伤和创伤后缺血缺氧、钙通道异常和脂质过氧化等病理过程所介导的继发性损伤。有研究表明,创伤发生后数天甚至数月内,继发性损伤仍在进行。因此,防止创伤后继发性损伤具有重要意义,也是脑保护性治疗的目标。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脑损伤的保护性治疗及其机制做了大量的研究,本文就此综述如下。1 药物治疗111 钙通道阻滞剂 钙超载是脑损伤早期神经元损害的关键因素之 一。钙通道阻滞剂能选择性地阻滞病理状态下的钙通道,防止继发性血管痉挛,减少自由基生成。其代表药物尼莫地平已广泛用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治疗并取得了肯定的疗效。它对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 AH )的治疗作用也已得到肯定[1]。最近,有人把它用于重型脑损伤[3]和原发性脑干损伤[2],发现它能缩短昏迷时间、改善预后和降低死亡率。但是,尼莫地平有可能增加颅内压,而且它扩张血管的同时影响了脑血管对PaC O 2的敏感性而不利于脑水肿的减轻,因此,应注意掌握适应证。一些新型钙拮抗剂如isradipine 、flunarizine 、尼卡地平也在临床验证之中。112 自由基清除剂脑损伤后,钙内流增加,脑代谢改变导致氧自由基(OFR )大量产生。OFR 攻击并破坏细胞膜,加重细胞内钙超载,同时诱导DNA 、RNA 和蛋白质的交联和氧化反应[4],进而介导神经元损伤。但OFR 的半衰期短,扩散范围有限,故要求药物能及时、足量地达到目标部位,尤其应易于通过血脑屏障。具有自由基清除作用的药物较多,其中超氧化物歧化酶 (S OD )和212氨基类固醇近几年颇受关注。S OD 是 体内正常存在的自由基清除剂,脑损伤后S OD 水平明显下降。但是,天然的S OD 半衰期短,不能透过血脑屏障。近几年合成的重组S OD 半衰期长,易通过血脑屏障,且具有较强的抗脂质过氧化能力,更适合临床应用。有证据表明,创伤后4小时内使用重 组体聚乙二烯S OD (PEG 2S OD )明显改善严重颅脑损伤患者的预后。其他重组体如铜锌S OD 、镁S OD 及脂质体包裹S OD 也已开始用于临床。 212氨基类固醇具有很强的抑制脂质过氧化反 应的能力,其代表药物U 274006F 的代谢产物能透过血脑屏障并发挥相似的药理作用[5]。美国、欧洲等41个神经外科中心联合进行了U 274006F 对1023 例S AH 病人治疗的前瞻性研究,认为它能显著减轻血管痉挛,降低死亡率,促进神经功能恢复,且未发现任何副作用[6]。最近,美国和法国共同对1120例颅脑损伤病人应用U 274006F 的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认为,U 274006F 对创伤合并S AH 的男性病人有显著治疗作用(P =01026),而对其他类型的颅脑损伤病人的治疗作用均无统计学意义(P =01750)[7]。113 类固醇激素 类固醇激素对重型颅脑损伤的治疗作用一直存在争议。传统观点认为,它能抑制脂质过氧化、减少钙内流、减轻脑水肿,对脑损伤病人有保护作用。但是,最近Liebert [8]和Alders on 等[9]分别进行了大标本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认为创伤性脑损伤的病人应用皮质类固醇激素,无论大剂量还是小剂量均无益于病人的预后。因此,国外不再推荐使用此类药物。国内尚有人在应用且不乏治疗成功的病例报道,但缺乏严格的大规模临床试验验证。另外国外学者还报道,雌二醇和172雌酮能改善创伤性脑损伤大鼠的预后,但仍处在实验研究阶段[11]。有人把促甲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