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华强北项目投资分析报告
- 格式:doc
- 大小:594.01 KB
- 文档页数:10
华强北商圈之市场分析1.华强北商业圈之区域介绍:华强北商圈东起上步路,西到华富路,南至深南中路,北抵红荔路。
其南北长约930米、东西宽1560米,占地面积约1.45平方公里。
商业总营业面积62万平方米,2004年商业总营业额230亿元,其中批发营业额120亿元,日均人流量50万人次(节假日高峰70万人次/日),是目前深圳营业额最大的商业区。
商圈内,汇集了电子、电器、通讯、钟表配套、服装、百货、珠宝、银行证券、保险、房地产、酒楼宾馆等几十个行业,并且拥有全国最有影响的电子、钟表、珠宝、服装等特大型专业市场。
目前,分布着16家专业市场、20多家大型品牌商场、46家金融证券机构,其中电子专业市场成为亚洲最大的电子市场。
2.华强北商业圈之历次改造:华强北商圈是在工业区改造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
每一次旧城改造都意味着巨大的商机,每一次旧城改造区域商业价值都再次被激活。
华强北第一次改造——政府投资4500万元的改造项目于1998年开始,1999年10月全面竣工,华强北迅速成为电子配套、家电、服装等专业市场聚集的商业旺区。
华强北第二次改造——以华强北路为主线,大型现代商城崛起,华强北商业街迅速走向繁荣。
赛格电子市场一楼每平方米价格突破30万元,而振华路口的现代之窗首层商铺每平方米售价突破20万元。
华强北第三次改造——以《深圳市城中村(旧村)改造暂行规定》、《上步片区发展规划》和华强北扩容为背景,声势更为浩大:振中路沿线的假日风情商业街、华强广场、鼎诚国际;燕南路88(燕南名亭)… …整个华强北商圈四处开花,全面进行旧城改造大开发!随着华强北卷起第三次大开发的浪潮,上步商圈将发生空前的商业裂变。
哪里有开发,哪里就有商机,哪里就有高成长的商业物业原始股,华强北旧城改造和商业扩容,带来了新的成长空间和投资的机会点。
华强北10年租金涨了10倍,投资者畅饮“头啖汤”,赚到第一桶金,早年入驻的商家已赚得盆满钵满就是例证。
3.华强北商业圈之发展规划:深圳因其沿海、移民的特性,海纳百川角色的定位让其赋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商业契机也就随之而来。
深圳华强北商业地产筹划案第一篇市场调查报告总体市场态势总体市场态势1〕住宅局部2000年上半年深圳市共销售商品房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5.4%。
其中住宅销售面积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7.3%,占总销售面积的93%以上。
讲明在商品房的销售中,住宅所占的比重越来越重。
2〕商业局部2000年上半年全市商业用地出让面积为万平方米,同比减少74.6%。
特区内要紧分布在福田区和罗湖区,其中福田区出让面积为万平方米,占出让面积的57%。
讲明随着都市中心的西移,福田的商业核心地位正在形成2000年1季度末商服施工面积为万平方米,同比增长了20.3%。
特别是东门的旧城改造,使区域内商服的可售面积空前增加,区域内竞争愈演愈烈。
东门的商业物业销售严重不畅已是不争的事实。
3〕办公楼市场2000年上半年全市办公楼用地出让面积为万平方米,比往年同期减少了79.2%。
其中福田区出让面积仅为万平方米,占总量的8%。
但上半年办公楼〔含非商品房〕批准报建面积万平方米。
尽管在明后两年内办公楼的市场需求量得到了有效的操纵,但短期内办公楼的需求量仍然呈现上升的趋势。
4〕公房上市7月公房上市已进进实质运转状况,尽管从目前来瞧真正进进二手买卖市场的比重特别少,但其对市场的碍事已特不明显:一般商品住宅的价格和销售速度不可防止受到冲击,而由此可能导致换楼欲瞧高涨,豪宅消费群扩大。
5〕个盘时代深圳房地产市场正进进个盘时代,为了从剧烈的竞争中突围,每个楼盘都力求在建筑本体〔含户型及建筑风格等〕和营造社区文化方面塑造自身特色、把握特定消费群体。
善于迎合和把握目标客户的需求、展示卖点的个盘跳出大市混战气氛而尽快兑现市场价值。
近期市场热点今年的热点区域仍然与市政建设的进展、都市中心的转移和消费习惯的改变紧密相关。
1) 中心区随着中心区六大市政工程的全面开工,中心区已成为市民关注的焦点。
中海华庭作为中心区第一个进伙的住宅工程,销售到达8成以上;和记黄埔第二期的推出,更是重演了8年往常排队抢楼的情景,仅15天就实现了推出量8成的销售佳绩。
深圳华强北项目投资分析报告一、项目基本情况1、区位概况和项目四至项目地块位于深圳华强北商圈,该商圈被商务部授予“中国电子第一街”荣誉,其对于深圳市的意义和地位,类似于淮海路对于上海、王府井对于北京,不仅仅是一条商业街,更是存在于城市意向中的名片。
目前,该商圈集中了赛格、华强、桑达、华发等20多家上市公司总部;拥有赛格、华强、赛博、新亚洲等10多家大型家电专业市场,茂业、天虹等知名百货商场,形成了电子电器、通讯、百货、服装、金融证券、房地产、餐饮等行业汇集的综合型商圈。
商圈内总商业经营面积达到80万平方米,日均客流量达到53万人次.项目地块详细小区位图:地块位于华强北振华路和中航路交汇处的东南面,项目四至: 东面:华强广场,36层;南面:新亚洲国利大厦,32层; 西面:中航鼎诚国际,30层;北面:振华路,女人世界名店,嘉华批发市场.嘉华批发市女人世界名中高档 餐饮区低档餐饮 士多店2、周边环境和交通配套➢办公环境:项目周边商务氛围较浓厚,办公用户多是与电子、贸易相关行业的中小型企业。
现有写字楼中,除部分新建写字楼外,原有写字楼品质不高;➢居住环境:华强北东区住宅项目较多,多数为深圳最早期开发的公务员住宅;另有燕南路88号、雍怡阁等少数2004后住宅项目。
华强北区域的医院、学校、体育馆、公园等配套齐全,居住配套非常成熟和完善。
➢酒店市场:该区域有1家5星级酒店、1家4星级酒店和4家3星级及经济型酒店。
该区域的酒店市场较为饱和,入住率也不佳,并且同罗湖口岸、福田中心区等区域酒店市场相比,缺乏竞争力。
➢交通配套:华强北区域规划有地铁1、2、3、7号线,目前地铁1号线已通行,在建的2号和3号线将于2011年建成,7号线尚在规划中。
除轨道交通外,该区域的公共交通体系非常拥堵,特别是项目北面振华路、东面华强路.3、项目规划指标根据新大好实业发展有限公司提供项目地块改造规划说明,项目地块基本指标如下:4、项目现状项目地块为划拨用地,用地性质为工业仓储用地,但项目地块现有物业作为商业与办公用房。
Enterprise Development专业品质权威Analysis Report企业发展分析报告深圳市华强北智慧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免责声明:本报告通过对该企业公开数据进行分析生成,并不完全代表我方对该企业的意见,如有错误请及时联系;本报告出于对企业发展研究目的产生,仅供参考,在任何情况下,使用本报告所引起的一切后果,我方不承担任何责任:本报告不得用于一切商业用途,如需引用或合作,请与我方联系:深圳市华强北智慧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1企业发展分析结果1.1 企业发展指数得分企业发展指数得分深圳市华强北智慧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综合得分说明:企业发展指数根据企业规模、企业创新、企业风险、企业活力四个维度对企业发展情况进行评价。
该企业的综合评价得分需要您得到该公司授权后,我们将协助您分析给出。
1.2 企业画像类别内容行业装卸搬运和运输代理业-机械设备、五金产品及电子产品批发资质空产品服务是:供应链的管理;国际货运代理;国内货运1.3 发展历程2工商2.1工商信息2.2工商变更2.3股东结构2.4主要人员2.5分支机构2.6对外投资2.7企业年报2.8股权出质2.9动产抵押2.10司法协助2.11清算2.12注销3投融资3.1融资历史3.2投资事件3.3核心团队3.4企业业务4企业信用4.1企业信用4.2行政许可-工商局4.3行政处罚-信用中国4.4行政处罚-工商局4.5税务评级4.6税务处罚4.7经营异常4.8经营异常-工商局4.9采购不良行为4.10产品抽查4.11产品抽查-工商局4.12欠税公告4.13环保处罚4.14被执行人5司法文书5.1法律诉讼(当事人)5.2法律诉讼(相关人)5.3开庭公告5.4被执行人5.5法院公告5.6破产暂无破产数据6企业资质6.1资质许可6.2人员资质6.3产品许可6.4特殊许可7知识产权7.1商标7.2专利7.3软件著作权7.4作品著作权7.5网站备案7.6应用APP7.7微信公众号8招标中标8.1政府招标8.2政府中标8.3央企招标8.4央企中标9标准9.1国家标准9.2行业标准9.3团体标准9.4地方标准10成果奖励10.1国家奖励10.2省部奖励10.3社会奖励10.4科技成果11土地11.1大块土地出让11.2出让公告11.3土地抵押11.4地块公示11.5大企业购地11.6土地出租11.7土地结果11.8土地转让12基金12.1国家自然基金12.2国家自然基金成果12.3国家社科基金13招聘13.1招聘信息感谢阅读:感谢您耐心地阅读这份企业调查分析报告。
华强北商业街简介华强北商业街位于深圳华强北路,其前身是生产电子、通讯、电器产品为主的工业区,拥有厂房40多栋。
随着经济发展,成本升高,工厂外迁,商场入驻,使华强北区域功能发生变化,市区政府及时把握住转变的契机,1998年开始对华强北商业街进行改造,变成深圳最传统、最具人气的商业旺地之一。
华强北商业街早期共投资4500 万,首期12 个改造项目于1999年10全面竣工(人行步道、跨街灯饰、电子显示屏、高低压电缆、休闲设施等)。
政府的投资带动了商家的积极性,各商家在整体改造方案基础上纷纷进行立面装修改造,投资总额1.2亿。
华强北商业街的形成是政府与商家共同努力促进的结果。
2008年在第十届高交会华强北分会场开幕仪式上,中国电子商会常务副会长王宁代表中国电子商会向华强北商业街正式授牌“中国电子第一街”。
标志着行内确认了华强北商业街在全国电子商业界的龙头地位。
“中国电子第一街”是由中国电子商会发起评选的,评审内容涵盖经营规模、经营档次、管理模式、创新水平、品牌效应、商业环境、配套服务、政府服务等方面。
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娄勤俭在授牌仪式上祝愿“中国电子第一街”发展成为国际电子第一街。
区域面积及客流量华强北路南北930米,东西1560米,商业区总面积1.45平方公里左右。
日客流量:30-50万人次。
规模及效益华强北沿街商业经营单位717家,其中:大型商场20多家(经营面积在一万平方米以上的有21家);个体纳税户一万多户;年销售额230亿元;从业人员13万。
华强北作为全国首批购物放心一条街于2000年获得国家工商局授牌。
行业分布及特点在717家商业经营单位中,汇集了电子、电器、通讯、钟表配套、服装、百货、金饰、银行证券、保险、房地产、酒楼宾馆等几十个行业。
其中:电子通信业48家,银行证券业27家,服装百货业145家,餐饮业192家,家电业7家,其他行业298家。
从而使华强北成为多业种、多业态、综合功能齐全的商业集合体。
房地产片区市场调研报告福田·华强片区调研报告星彦地产顾问有限公司实习生:卓泽俊完成时间:2008-3-2华强北-华强南片区研究报告目录:一、片区范围――――――――――――――――――31、华强北区2、华强南片区:2、华强南片区:二、片区的发展定位――――――――――――――-41、华强北片区发展定位2、华强南发展定位三、片区经济分析――――――――――――――――41、人员构成情况2、商业形态3、土地供应四、片区房地产市场研究―――――――――――――51、房地产发展历史回顾2、房地产现状分析3、区域住宅市场特征五、片区房地产三级市场概况分析――――――――-201、租金价格水平(元/平方米)2、三级地铺分布分析六、片区房地产发展的SWOT分析―――――――――211、优势(S)2、劣势(W)3、机遇(O)4、威胁(T)七、对本片区房地产市场未来的展望――――――――221、资源储备2、产品策略3、价格策略一、片区范围本片区北到红荔路,南到滨河大道,东面到上步路,西至华富路-福田路。
属于深圳中心地带。
本片区被深南大道分成南北两个片区,两个片区在业态,人员构成等方面都有很大的不同和区别。
1、华强北区:1)深圳最副盛名的商业区之一。
东南亚最大的电子市场集散地,全国的专业市场,行业协会和公司最集中的地方,80万平方米商业面积,12万从业人员,每日近60万人流,与北京王府井、上海南京路、广州北京路合称中国四大街,而华强北商业街区每平方米面积的平均营业额始终居全国第一。
根据相关政府报告指出,将对华强北进行全新规划,建成现代商务、电子产品、百货零售、健身用品、华夏风情美食、青春大本营、名牌精品展示、文教旅游服务共8大专业街区;同时在街区中依不同特色建立9条特色街,使华强北商业街区形成条块分明,点线面结合的鲜明商圈形象。
2)该片区规划较好,主要由赛格、华发、现代电子、中国彩电以及中航集团五大国有资产瓜分,街道比较整齐,形象较好。
关于深圳市华强北商业布局调查报告2010 8.9 仇浩亮本报告以实地调查为依据加以网络资源等调查分析方法,对华强北路商业布局调查,重点对各大电子商场调查对华强北商业布局概括。
一,首先了解下深圳市深圳市,又称为“鹏城”,位于中国南方珠江三角洲东岸,隶属中华人民共和国广东省,是中国第一个经济特区,经国务院批准于1980年8月26日正式设立。
全市土地总面积为1953平方公里,其中,经济特区面积为395.81平方公里。
经过29年的建设和发展,深圳由一个昔日的边陲小镇发展成为具有一定国际影响力的新兴现代化城市,创造了举世瞩目的“深圳速度”。
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2009年中国城市竞争力蓝皮书: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对全国294个地级以上城市综合竞争力2008年度排名显示,深圳位列第二。
与香港山水相连。
在短短的30年里,深圳从一个小渔村发展成为现代化国际化城市,创造了世界城市化、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奇迹。
深圳是中国口岸最多和惟一拥有海陆空口岸的城市,是中国与世界交往的主要门户之一,有着强劲的经济支撑与现代化的城市基础设施。
深圳的城市综合竞争力位列内地城市第一。
到2010年,深圳将建设成为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和区域性金融中心、信息中心、商贸中心、运输中心及旅游胜地,将成为现代化的国际性城市。
已成为全球第五大金融中心。
而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华强北路商业街华强北路南北930米,东西1560米,商业区总面积1.45平方公里左右。
日客流量:30-50万人次位于福田区。
深圳最繁华的地方商业供应网络十分发达,大型商业零售网点达1000多个,大型商场、小商品市场和一系列各具特色的超市、便利店、精品店、服装街、工艺品街等商星罗棋布,荟萃了全国个省市和世界各地的名、优、特、新商品。
二,商场经营模式:个体经营与连锁交叉酒店宾馆百货超市分布其中,但主体还是电子产业商场也是最具深圳特色的。
电子商场采用前台销售后座进货安装维修一条龙式经营,有商场整体的统一布局,集中营销的竞争优势。
深圳华强北电子产品专业市场调研报告调研成员:调研时间:调研对象:调研内容:调研形式:实地考察,试件分析前言为拓展国内异地市场, 开拓专业市场,向高效益业务转型,巩固看家业务。
特选取华强北电子产品专业市场进行实地考察。
现将具体调研情况汇报如下:【调研成果】一、华强北电子产品商圈概述华强北商业圈位于深圳市福田区,商业区总面积1.45平方公里左右,主要销售手机、电脑和数码设备等产品为主,该市场聚集了以赛格、华强、新亚洲、远望数码等为代表的30多家大型电子交易市场,日均交易额2000余万元,日均产生快递量6万余件。
因此吸引了众多的快递公司与物流公司进驻商圈掘金。
二、竞争对手运作情况实地调研了解到华强北商圈快递市场竞争十分激烈,以顺丰、宅急送、申通、中通等快递公司为主的上千家快递公司在此驻点。
1各速递物流公司基本情况对照表公司主要地区资费水平(元/公斤)时限及揽收特点市场占有率速递申通珠三角6+2、长三角15+5次晨达,采取流动揽收车及上门收件,同时可收各快递公司的邮件。
8%圆通珠三角6+1、长三角15+5次晨达,采取流动揽收车及上门收件,同时可收各快递公司的邮件。
10% 中通珠三角6+1、长三角15+5次晨达,采取流动揽收车及上门收件,同时可收各快递公司的邮件。
10%宅急送珠三角10+2、省内12+1、长三角20+7、福建、湖南20+4、黑吉辽20+9(可八折)次晨达,采取流动揽收车及上门收件。
5% 顺丰珠三角10+2、省内12+1、长三角20+7、福建、湖南20+4、黑吉辽20+9(可八折)次晨达,采取流动揽收车及上门收件。
每天有八个揽投频次,最晚揽收时间23:00点。
45% EMS珠三角8+2、省内12+2、长三角江浙沪15+4、环渤海、华北15+6,国内三区20+9各民营快递都可收EMS邮件,邮件收到后交佛山交寄,需三天到件。
使用11185服务的邮件不给予寄件折扣,直接交代办点或通过流动揽收车收寄的邮件给予标准资费的7.5折,免收单式费;物品类每份收取0.5元,文件收取每件0.2元的机场服务费。
深圳华强2020年决策水平报告一、实现利润分析2020年利润总额为88,396.26万元,与2019年的89,967.31万元相比有所下降,下降1.75%。
利润总额主要来自于内部经营业务,企业盈利基础比较可靠。
2020年营业利润为88,319.86万元,与2019年的89,489.03万元相比有所下降,下降1.31%。
在营业收入迅速扩大的情况下,营业利润却有所下降,企业应注意在市场销售业绩迅速上升背后所隐藏的经营压力和风险。
二、成本费用分析深圳华强2020年成本费用总额为1,533,222.49万元,其中:营业成本为1,471,568.24万元,占成本总额的95.98%;销售费用为30,361.88万元,占成本总额的1.98%;管理费用为20,810.12万元,占成本总额的1.36%;财务费用为5,910.91万元,占成本总额的0.39%;营业税金及附加为4,571.35万元,占成本总额的0.3%。
2020年销售费用为30,361.88万元,与2019年的27,474.5万元相比有较大增长,增长10.51%。
从销售费用占销售收入比例变化情况来看,2020年销售费用增长的同时收入也有较大幅度增长,企业销售活动取得了明显市场效果,销售费用支出合理。
2020年管理费用为20,810.12万元,与2019年的23,282.06万元相比有较大幅度下降,下降10.62%。
2020年管理费用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1.27%,与2019年的1.62%相比变化不大。
管理费用与营业收入同步增长,但销售利润有所下降,管理费用增长不算超常,但要注意其他成本费用项目的不合理增长。
三、资产结构分析深圳华强2020年资产总额为1,224,095.75万元,其中流动资产为830,642.39万元,主要以应收账款、货币资金、存货为主,分别占流动资产的48.65%、22.22%和18.35%。
非流动资产为393,453.36万元,主要以商誉、投资性房地产、长期股权投资为主,分别占非流动资产的46.98%、24.6%和11.76%。
深圳华强北项目投资分析报告一、项目基本情况1、区位概况和项目四至项目地块位于深圳华强北商圈,该商圈被商务部授予“中国电子第一街”荣誉,其对于深圳市的意义和地位,类似于淮海路对于上海、王府井对于北京,不仅仅是一条商业街,更是存在于城市意向中的名片。
目前,该商圈集中了赛格、华强、桑达、华发等20多家上市公司总部;拥有赛格、华强、赛博、新亚洲等10多家大型家电专业市场,茂业、天虹等知名百货商场,形成了电子电器、通讯、百货、服装、金融证券、房地产、餐饮等行业汇集的综合型商圈。
商圈内总商业经营面积达到80万平方米,日均客流量达到53万人次。
项目地块详细小区位图:地块位于华强北振华路和中航路交汇处的东南面,项目四至: 东面:华强广场,36层; 南面:新亚洲国利大厦,32层; 西面:中航鼎诚国际,30层;北面:振华路,女人世界名店,嘉华批发市场。
2、周边环境和交通配套嘉华批发市女人世界名中高档 餐饮区低档餐饮 士多店➢办公环境:项目周边商务氛围较浓厚,办公用户多是与电子、贸易相关行业的中小型企业。
现有写字楼中,除部分新建写字楼外,原有写字楼品质不高;➢居住环境:华强北东区住宅项目较多,多数为深圳最早期开发的公务员住宅;另有燕南路88号、雍怡阁等少数2004后住宅项目。
华强北区域的医院、学校、体育馆、公园等配套齐全,居住配套非常成熟和完善。
➢酒店市场:该区域有1家5星级酒店、1家4星级酒店和4家3星级及经济型酒店。
该区域的酒店市场较为饱和,入住率也不佳,并且同罗湖口岸、福田中心区等区域酒店市场相比,缺乏竞争力。
➢交通配套:华强北区域规划有地铁1、2、3、7号线,目前地铁1号线已通行,在建的2号和3号线将于2011年建成,7号线尚在规划中。
除轨道交通外,该区域的公共交通体系非常拥堵,特别是项目北面振华路、东面华强路。
3、项目规划指标根据新大好实业发展有限公司提供项目地块改造规划说明,项目地块基本指标如下:4、项目现状项目地块为划拨用地,用地性质为工业仓储用地,但项目地块现有物业作为商业与办公用房。
资料显示,项目现用地单位为深圳骏嘉投资有限公司,实际控制人为新大好实业发展有限公司,剩余20年的土地使用年限(土地年限从1979年10月12日到2029年10月11日)。
项目地块内现为两栋由工业厂房改造加盖的建筑,总建筑面积约3.3万平米,期间经过多次改造,房屋性能受到较大破坏,质量一般(对方资料显示证载面积为22000㎡,地上建筑物登记价为2.5亿元)。
5、项目属性特点界定通过分析,本项目具有如下几点特点:5.1 隶属深圳市市级商圈,中国电子第一街,日均人流量50万人次,是深圳目前营业额最大的综合性商业区;5.2 地块周边人流量巨大,但外部交通很拥堵,特别是项目北面和东面道路;5.3 地块属内街性质,使该项目知名度和昭示性均不佳;而四周更是均为30层以上建筑,这给项目昭示性带来较大影响;5.4 项目占地小,单层面积受制约。
项目总占地仅有7736.4平,而44%建筑密度使项目单层面积最大仅能为3400平,这使得项目无法与大型商业体、Shopping-MALL相抗衡;5.5项目产权复杂,谈判成本高。
项目产权关系复杂,存在3方业主,这都大大增加了项目谈判成本和最终不确定性;5.6 地块用地性质为工业仓储用地,且土地年限仅剩20年,因此本项目若想合法开发商业办公性质物业,需通过变性、补交地价和招拍挂重新取得,这均给项目增加很大成本。
二、项目物业定位和投资规划分析1、项目定位根据对项目特点和属性分析,我们对项目整体定位为:以商业为核心的中型复合地产,复合业态包括商业、商务写字楼、SOHO商务公寓。
定位诠释:1.1 市级商圈的属性和地块自身素质,都决定了本项目是一个以商业为核心功能的多业态复合地产;1.2 在业态上,该区域的商务写字楼和以商务居住为一体的SOHO公寓都具有很大市场;1.3 而本项目的商业业态,则存在较大难点:交通和人流拥堵,动线较难组织;四周被包围成内街;地块占地小,单层面积不足,店前广场也拥挤。
这些问题都将对商业的招商和运营产生较大影响。
2、项目市场分析:2.1 商业市场租金分析华强北商圈内商铺出租率良好,其中华强北沿线的临街街铺及百货商场的一层商铺的月租金可达到500-1200元/平方米,特别是比较成熟的赛格广场、华强电子世界、赛博广场等。
根据市场租金情况,及我司华强北群星店租金情况,并结合项目自身位置及其他属性的综合考虑,我们对本项目苏宁旗舰店的起始月租金定位270元/平方米,每年递增3%,直至租金达到350元/平方米的经营稳定期为止。
2.2 写字楼市场售价分析华强北中小企业众多,但写字楼新增供应不足,并且现有写字楼产品无法满足区内企业的改善性需求,因此该区域内写字楼市场存在大量需求且市场风险小。
对比近期该区域在售写字楼华强广场的售价及深圳全市近期写字楼项目销售情况,我们对本项目的写字楼售价定为26500元/平方米。
2.3 商务公寓市场售价分析华强北内众多中小型企业对商务公寓产品产生强大的需求,区内此类产品亦长期处于供不应求的局面,无论租金还是售价均较高,具有很大的市场消化力和支撑。
此类公寓的主要客户为华强北私营企业主、IT创业者,罗湖金融中心区和福田CBD工作的白领。
根据目前在售和已售的华强广场、新亚洲国利大厦、东方时代广场、群星广场等项目,对本项目的公寓定价为24000元/平方米。
3、项目投资规划分析根据项目定位,我们对本项目物业规划、售价、租金和经营方式等进行分析,如下表:注:1、本方案是在2个投资规划方案比较后建议优选的方案,虽然商业面积有所减少,但整体投资收益和市场风险控制均更优;2、该方案中各物业业态的产品形象档次定位、规划面积、产品设计定位、市场租金和售价定位等分析详见市场分析报告。
附:项目规划方案示意图:三、投资测算分析1、投资测算前提和假设条件说明1.1 本次测算是以“改变土地用途,从工业仓储变性为商业办公的综合用地;增加项目容积率;土地使用年限可延长至法定最高年限(深圳综合用地是50年)”为测算前提。
这三方面,需要通过补交部分地价、通过重新招拍挂获得。
根据前期所得资料显示,该区域商业补交土地出让金为5500元/平米,办公、公寓补交土地出让金为4800元/平米。
因此按我司初步业态规划,需补交土地出让金约5.3亿元。
另一方面,根据业主方提出的项目现有房地产转让对价6.6亿元,另加上土地契税,则本项目的土地综合成本为12.3亿元,折合楼面地价为11334元/平方米。
1.2 本项目的SOHO商务公寓带精装修销售,装修标准1200元/平方米。
2、项目开发总投资估算表根据测算,本项目投资总额为20.3亿元,平摊到计容建筑面积上每平方米为18767元。
这其中土地成本12.2亿元占到全投资的60.4%,建安成本5亿元,占到24.7%,明细见下表:注:上表中的单价为按计容积率建筑面积分摊计算的单价3、项目损益表根据项目的市场定位、售价和租金的定位、及项目销售和出租投资计划,我部测算得到该地块的利润估算表:4、项目动态经济测算和财务指标评价通过对项目动态经济测算,我们得到本项目主要的评价指标,具体如下表:4.1 通过对项目财务分析,本项目静态财务指标上:➢本项目总投资20.3亿元,期间经营成本和税金总计3.8亿元,总经营收入(含出租收入)为46亿元,因此项目的静态利润为21.9亿元,税后利润为16.5亿元。
税前投资利润率为107.96%,税后利润率为80.97%,资本金利润率为130.05%。
➢本项目贷款3.7亿元(以贷款不用于补交地价为操作前提),贷款偿还期为3年。
同时,本项目的动态财务指标主要为:➢FIRR为9.71%,FNPV(Ic=8%)为1.72亿元,动态投资回收期19.02年,静态投资回收期5.2年。
从上述指标分析,本项目静态指标较好,即在不考虑时间价值情况下,项目收益绝对值较高。
但是,对于项目动态指标,相对于12.6亿元的自有资本金,1.7亿元的财务净现值收益就显得较差,同时19年的动态投资回收期也是不符合财务评价标准,并且9.71%内部收益率也是无法与房地产行业平均内部收益率相比的。
4.2 另一方面,从绝对收益分析,本项目的写字楼和公寓销售所得的23.4亿元,基本可回收项目20.3亿元的总投资和近1.5亿元的销售税费,但仍不足以缴纳相应的销售所得税和后期商业运营的启动资金。
因此,在通过销售回笼资金后,本项目将获得一个17000平方米的苏宁旗舰店商业、6000平地下一层商场及350个停车位。
综上所述,本项目从商业价值角度分析,在业主方报价6.6亿元土地地价情况下,本项目整体收益较差,仅达到资金使用的盈亏平衡点,因此该地价较高,市场风险抵抗力弱。
同时,对于12.7亿元的自有资金使用,不如用6亿元收购一宗同区位17000平方米的商业物业(该商业平均价格可达35000元/平方米),同时用剩余6.7亿元自有资金操作一个20亿元总投资的住宅项目,所能获得收益和时间价值均将超过本项目。
四、投资分析结论综上所述,本项目地块外部区位好,符合公司旗舰店核心商圈的要求,具有一定投资价值。
但项目自身存在较多瑕疵,其中产权和土地性质可通过谈判和操作解决,但四周道路造成类“内街”瑕疵则将成为项目未来发展的硬伤。
附件一:城市基本宏观经济信息人口城市总人口1500万市区人口861.55万备选址能辐射的人口500万备选址周边消费人群构成特点高收入阶层居多消费力城市消费品零售总额1915.03亿城市GDP总额6765.41亿人均GDP 79221元附件二:项目宏观区位图附件三:区域周边商铺租金水平一览表位置面积(平米)租金(元/天.平米)福田华强北近兴华华联大厦市中心华强北附近40(使用面积)18.33 深圳福田八卦岭八卦商铺150 55.56 福田深南大道大厦300 5.56华强北大厦地铁站口45 11.11华强北大厦108 18.52 华强南中医院附近20 10.00福田上沙天安数码大厦50 33.33 华强北知名专业为儿童商场63 15.22新世界百货大厦31 48.39 华强北京华美食街旺铺10 30.00福田上沙惠联发商场附近60 11.11福田上沙附近80 14.58华强北旺铺22 34.85附件四:楼盘销售信息附件五:办公楼盘销售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