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药物化学理论课教学的改革
- 格式:pdf
- 大小:227.69 KB
- 文档页数:3
天然药物化学教学改革体会肖艳华祝宏武汉工程大学化工与制药学院(武汉430073)摘要从六个方面阐述了天然药物化学的教学改革的体会:在内容上。
重视绪论,以激发学生兴趣,而后以教学大纲为依据有的放矢,突出重点;在方法上,运用多媒体教学,特别是要注意实践教学的协同效应,同时采用生动活泼的授课方式,对学生因势利导;在态度上,以知识为基础,用爱心尽力服务学生,从而达到师生互动,教学相长的目的。
关键词天然药物化学;教学改革;多媒体教学;实践目前一般将药物分为天然药、合成药和生物药,天然药物化学作为制药工程专业的--rq专业基础课。
是学生全面掌握药物化学知识的一门必修课。
而现在出现的废除中药和中医的说法,与我国几千年来传统中药文化极不相称,因此国家的中药现代化工程以及国际上中药发展趋势,要求学生更好地掌握天然药物化学知识,以适应时代的需要;另外随着学生就业难度增加,让学生充分掌握天然药物化学相关知识,拓宽他们的就业领域,显得刻不容缓。
让学生充分理解所学内容并应用到实践中去,就成为教学急需解决的问题,笔者就近几年自身的教学工作,谈谈自己的六点体会。
一、重视开头.激发兴趣天然药物化学的总论部分不同于一般课程,除了与本课程有关的一般性介绍外,还涉及天然药物的生物合成、提取、分离、鉴定等纲领性内容,紧跟总论后的各章节就是按这样的顺序进行编排的,但是一般教师或学生往往都会忽略这一章的重要性。
它的重要在于从理论上解释了。
形成不同类型天然产物的生物合成途径,不同的提取和分离方法的应用范围,对不同的鉴定方法作了一个简单的说明,因此这部分的理论如果掌握得好,能有效地指导后面各论的学习,毕竟各论是在总论基础上的具体化。
第一章如果不能得到足够的重视,学生就会对有一定难度的本课程失去兴趣,再想把他们的注意力拉回来就不容易。
天然药物是自然产生的,所以必定首先讲到通过某一特殊生物合成途径得到了特殊结构类型的某一类天然药物,然后才有了天然药物化学中有关化学的内容,因为特殊结构类型决定其可能有的理化性质,而理化性质又决定了可以用什么样的提取和分离方法,这里就可这样导入:“比如人们常说,性格决定命运,不同的化合物,其提取和分离何尝又不是由它本身的性质决定的”,通过提取和分离得到的化合物需要认识它,这时就需用结构研究法鉴定等,而鉴定方法的使用只不过是认识化合物的手段,只能是反映出它的结构特点。
调查二:学生对天然药物化学的学习兴趣学生对课程的学习兴趣直接影响到学习效果,本次调查学生对天然药物化学课程的学习兴趣分为感兴趣、不感兴趣、一般,统计图表见图表1。
调查三:双语教学调查国家教育部2001年提出加强大学本科教学12项措施,其中要求各高校在3年内开设5% ̄10%的双语课程,2003年,教育部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纲要第12条中,明确指出“要继续推进双语教学”。
随着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如何在高校专业课中开展双语教学已经成为我们努力探索、尝试的重要课题。
本次调查中我们针对该内容从2个方面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结果见表2。
天然药物化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调查的目的是如何讲解才能使该课程深入浅出、通俗易懂。
在课堂教学手段上,我们给出了以下三个选项:A、黑板板为进一步贯彻落实新疆全面启动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神,建设高等学校特色专业,提高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
在药学专业成为教育部第三批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后,作为药学专业的一门必修专业课程———天然药物化学,我们在更新教学内容、改进实验教学方法等方面采取了切实有效的办法和措施,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但就如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有效利用课堂时间始终是教师们讨论的一个话题,对于当今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和要求不断提高,也促使我们不断完善更新教学方法与手段。
由于课堂也是一个很复杂的社会小环境,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文化背景、语言水平、学习方式、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态度等。
我们的课堂教学应如何更好地进行?学生们对课堂教学的看法又如何?为此,本文在前期教学方法改革的基础上,我们跟踪对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对收集的数据结果进行了统计分析,试图在客观反映天然药物化学课堂教学现状的基础上,发现问题并提出一些建议,为教学改革提供更多的信息。
一、调查对象和方法本研究选择本校药学专业本科2008级在校学生,该班学生将于2012年上半年毕业,已在校学习时间为三年。
高职天然药物化学课程教学改革与人才培养的探究摘要:有关“天然药物化学”,其属于重要的药学专业课程,教学内容不仅基础而且重要,具有明显的应用性及实践性特征。
所以,在课堂教学中应在深度剖析教材内容的基础上,寻找和学生学习需求相符合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进而实现有效的人才培养,这样也能为学生全面发展提供优势条件。
对此,本文着眼于这门课程,针对其相关教学及人才培养策略加以简要分析。
关键词:人才培养;教学改革;天然药物化学;高职院校引言:基于我国高速发展的药学教育事业,天然药物化学课程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
出于满足社会发展需求,学生应认真对待这门课程且掌握其中的知识精髓,而教师应优化教学方法,精准掌握教学的广度、深度及难易度,利用好宝贵的教学时间全面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与理论水平。
一、高职天然药物化学课程存在的教学问题分析第一,无法保证均衡分配实验课课时。
针对绝大部分学生而言,更愿意上实验课。
可从实践教学实际情况来看,实验课程占比相对偏低,例如综合型实验需要较长的时间,比如在提取时,若是选择溶剂回流或者煎煮法等,需要等待相当长的时间。
虽然问题常见,可这样会直接导致教学时间不必要的浪费,从而对学生的知识理解与技能夯实造成影响。
第二,实践环节相对偏少。
“天然药物化学”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可在现阶段的教学活动中存在忽视实践的现象,即在整个课堂构成中实践环节很少见,未能获得应有的重视。
以此同时,课程教学往往拘泥在教室内,在进行课堂学习后学生无法保障真正掌握,涉及实践运用会感到知识储备不足,即理论未能和实践相连接。
二、提高教学改革及人才培养水平相关策略分析(一)设计问题引导启发教育是当前教育界所推崇的,即“以生为本”和学生具体情况相结合设计针对性的教育方式,在对其思维启发的同时激发学习积极性,由此为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奠定基础。
对此,任课教师应通过问题情境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中,通过系列问题指导其进行独立思考以及创造创新。
天然药物化学教学的改革路径探索一、教学目标的明确天然药物化学教学的改革首先要明确教学目标。
传统的教学目标往往是以传授知识为主,注重学生的记忆和理解,而缺乏对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
在改革中,应该将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上,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
二、教学内容的整合当前天然药物化学教学内容繁杂,包括植物学、化学、药理学等多个学科的知识。
在改革中,应该将各学科的知识内容整合起来,形成一个系统的教学体系,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
应该注重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三、教学方法的创新天然药物化学教学的改革需要创新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在课堂教学中,可以采用案例教学、问题导向教学、讨论式教学等方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培养他们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还可以将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相结合,让学生亲身参与实验,掌握实验操作技能,增强他们的实践能力。
四、教学资源的优化改革天然药物化学教学还需要优化教学资源,提高教学质量。
可以通过引进先进的教学设备和仪器,更新教学内容和教材,培养一批具有一流专业素质的教师,建立一支教师队伍。
加强与相关企业和科研机构的合作,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习和实践机会,让他们在实际工作中融会贯通、熟练运用所学知识。
五、评价体系的健全在改革天然药物化学教学过程中,也要健全评价体系,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发展空间。
评价体系应该不仅注重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还要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进行评价。
可以采用多种考核方式,如闭卷考试、开卷考试、实验报告、综合评价等,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鼓励他们不断提高自我素质。
天然药物化学教学的改革在推动药学专业教育改革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不断探索教学改革的路径,加强教学内容的整合、教学方法的创新、教学资源的优化和评价体系的健全,才能更好地服务于社会需求,培养出更多优秀的药学人才。
JIAO XUE GUAN LI浅谈天然药物化学课堂教学的建议和心得陈宣钦,李洪梅,刘 丹,叶瑞绒,张治军(制药工程研究中心,昆明理工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云南 昆明 650500)天然药物化学是一门实践性和应用性很强的课程,是中药学,药剂和药物化学相关专业的重要主干课程[1]。
在执业药师考试中,天然药物化学相关的内容也占有1/4,在很多985和211院校的药学相关专业的研究生入学考试中,天然药物化学都属于必考科目。
在有些院校的研究生入学考试中,即使天然药物化学不是必考科目,但是在复试中,仍然有很大的可能会加试天然药物化学相关的内容,因此学习掌握好天然药物化学的基础理论知识,并能适当应用,对于中药学,药剂和药物化学相关专业的本科生十分重要,笔者从2015年开始从事天然药物化学的课堂和实验教学,下面根据自身的教学经历,结合学生及同行的评价,浅谈天然药物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心得和建议。
一、医学典籍教育与教学密切集合,贯穿整个教学天然药物化学与中药密切相关。
天然药物化学实际是应用现代的理论和方法解析中药中物质的结构和活性,由此应运而生的一门学科。
天然药物化学与中药学讲述的内容基本相同。
中药为中华民族的传统医学宝库,中药在我国有几千年的使用历史。
在中药的漫长使用历史中,出现了很多著名的中药著作如《神农本草》《滇南本草》《本草纲目》和《本草拾遗》等[2-4]。
在《天然药物化学》教学过程中,笔者一直注重将这些医学典籍和中药学家的元素贯穿在整个课程的教学中。
如在绪论的教学中,突出强调这些医学典籍在我国中药发展中的历史地位。
在天然产物结构类型的教学中,列举代表性药材时,侧重列举这些医学典籍有收录的药材。
通过这种方式,一方面有助于增加记忆,另一方面也益于增加学生的专业自信。
二、突出难点《天然药物化学》课程的难点在第二章内容,即:分离提取,纯化和结构鉴定的原理和方法。
如果将《天然药物化学》比喻为一本“武功秘籍”,第二章的内容相当于这本“武功秘籍”的总纲,是这门课程的基础,也是难点。
天然药物化学课程教学方法的探讨天然药物化学课程是医药科学专业必修的一门课程,涉及到天然药物的来源、化学成分、药理学效应等方面的知识。
在教学过程中,如何有效地传授这些知识,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具有很大的意义。
本文将探讨天然药物化学课程的教学方法,包括课堂教学、实验教学、课外活动等方面。
一、课堂教学课堂教学是天然药物化学课程最主要的教学形式。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授、讨论、互动等方式,使学生能够深入了解天然药物的性质、成分及其药理学效应。
具体方法如下:1. 讲授:讲授是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接受程度,采用简洁明了的语言,结合多种图表形式让学生更好的理解概念和药物成分。
2. 讨论:天然药物化学涉及到很多的理论和实践,让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分享观点和经验,能够更好地加深对课程的理解。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经验,安排有针对性的讨论话题,从而引导学生的积极参与。
3. 互动: 利用互动游戏、小组讨论、举例等方式,使学生在参与中认识、理解和掌握知识。
教师在授课时要注意与学生互动沟通,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反馈,做到因材施教。
二、实验教学实验教学是天然药物化学课程的重要形式。
通过实验可以加深学生对药物化学的理论知识的认识,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具体方法如下:1. 独立实验:学生在指导老师的帮助下,按照课程安排进行实验,体验实验操作,认识实际的药物化学现象。
2. 实验报告:让学生通过撰写实验报告,加深对实验原理和结果的理解,同时提高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和信息整理能力。
建议老师在实验结束后给出篇幅等要求,以规范学生的实验报告。
三、课外活动除了课堂和实验教学外,课外活动也是天然药物化学课程的有效补充。
通过课外活动,可以拓宽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课外活动:1. 实地考察:通过到实际运用天然药物中心,检验数据、现场考察等方式,加深学生对天然药物的理解和实际应用。
天然药物化学理论课教学的改革史清文李力更霍长虹张嫂丽李作平河北医科大学药学院(石家庄050017)摘要为了适应科技发展及专业人才需求,通过对天然药物化学理论课程的教学改革,培养学生成为具有扎实理论基础和创新思想的人才。
关键词天然药物化学;理论教学;教学改革随着科技的进步,国家对培养和造就2l世纪的一代新人提出了更高更迫切的要求。
当前我国教育改革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新的教育形势下,天然药物化学课程教学的改革也要顺应时代的潮流【l-2J。
天然药物化学(包括理论课和实验课)是药学专业教学中规定设置的一门主要专业课程,是整个药学学科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药学和药剂专业学生的必修专业课。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和多学科的交叉重组,天然药物化学所研究的内容也在不断地完善和扩充。
天然药物化学本身也已不再是仅为化学成分的分离提取、结构鉴定等研究内容,而是逐步发展为运用现代科学理论与方法研究天然药物中化学成分的提取分离、结构鉴定,化学成分的检识及含量测定。
化学结构与生物活性的关系,结构修饰、半合成和全合成,生物合成途径等方面的内容;研究的对象也由高等植物扩大到低等植物、动物、微生物,特别是对海洋生物的研究近年来发展迅速。
本学科也已成为与其他学科如药理学、药物化学、植物化学分类学、生态生物化学、生物有教学内容应侧重于将药物功效与临床应用的结合,必须系统、全面地掌握中药学的基本内容,同时要注意基本技能的培养;中药类专业的学生毕业后主要从事药品开发研究、医院药房、药厂、营销等工作,教学内容应侧重于将药物功用与药物化学成分等结合;护理专业培养的是高级护士,教学内容应侧重在护理和预防上,应加强中药的用量用法、配伍禁忌、药物不良反应及中毒解救措施等内容的教学。
因此,各专业、各层次在教学内容上要有所取舍,学时分配上也应有所不同,以适应本专业、本层次的教学需要。
DiscussionontheReformoftheTeachingContentofTCMPharmacyHONGYin(SchoolofPharmacy,ZhejiangUniversity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Hangzhou310053,China)Abstract:ThereformoftheteachingcontentisthekeytotheimprovementoftheteachingqualityofTCMpharma-cy.Thepharmacyteachingshould,fromtheadoptionofthedrugcombination,embodytheoverallconceptofthedialecticaltherapyinTCM,sLrcsspathology,treatment,prescription,medicationandtheoverallconceptofthegroup,linkclinicalpracticeandsupplementofthenewusageoftheclinicalmedicinetoenrichthecontentofteaching.ItalsoneedstointroducethenewknowledgeoftheinterrelatedsubjectstoprovethefunctionandtheUseofthetraditionalmedicines.Inaddition。
theteachingshouldbeadjustedtoestablishareasonableconstructionoftheteachingcontentbasedonprofessionalcharacteristicsanddifferentlevels.TheteachingcontentofTCMpatina-cyshouldbereformedfromtheabovefiveaspectstomeettheneedsoftheteachingofmodemChinesemedicine.Keywords:TCM;Reformoftheteachingcontent;Teachingquality收稿日期:2007・10-23。
作者简介:史清文(1964一),男.河北省沧州人.教授.博导,从事天然药物化学教学与研究工作。
一34—万方数据机化学等紧密交叉结合的一门学科。
由于我国中药现代化的关键是搞清楚中药药理活性的物质基础,所以天然药物化学在中药现代化的进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学生在学天然药物化学课前已经历了3年的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其他有关专业课的学习,如无机化学、物理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生理学、药理学、药用植物学、生药学、药物化学等,基本具备了较系统的专业理论知识、实验理论和基本操作技能。
为了适应当前科技发展需要人才的要求,培养学生成为具有扎实理论基础和创新思想的人才,近年来笔者通过自身探索,借鉴国内同行的教学经验【3剖,对本校药学药剂专业本科生的天然药物化学理论课程的教学改革,获得了很好的教学成效。
一、基础理论知识一定要牢固、扎实天然药物化学课在综合性大学化学专业称为天然有机化学课、在中医药大学中药学专业称为中药化学课、在生物专业称为植物化学课等,不论称为哪种课的名称,其实所学的内容绝大多数是相同的,都是以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等基础课为基础,仅是最后的研究目的略有不同。
科学技术发展至今,尤其是本课程及相应学科专业的理论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理论指导实验工作或理论预测实验结果等已成为学生学习的必然。
笔者在授课过程中,从本学科基础出发,从基础理论开始诱导学生思考并深入到本课程的学习中。
例如本课所授的主要内容为天然产物即天然有机化合物,均为复杂的有机化合物,其结构相当复杂。
我们从有机立体化学基本理论开始引入,充分调动学生的立体空间想象力,使学生对复杂的有机化合物立体结构不再感到难以理解与想象,在讲授三萜化合物、甾体化合物中效果很好。
二、由简入繁讲授课程重点及难点内容复杂有机化合物的结构鉴定要求学生必须有较高的有机化合物结构理论知识和波谱学(’H一核磁共振、”C一核磁共振、质谱、紫外等)知识,而波谱学的知识相当抽象而且内容非常多、复杂。
在讲授中由简到繁,从最基本的解析知识人手,逐渐深入地讲授波谱与结构的关系,而且通过大量的天然产物的一维和二维实际图片以及多种类型的仪器图片,使学生听课不再感到枯燥和难以接受。
笔者将自己的科研工作和教学内容结合,将天然紫杉烷类化合物的核磁共振波谱特征进行专题讲解,使学生了解不同类型化合物的1H-NMR和”C-NMR特征,并且总结将此教学成果进行总结后发表在国内核心期刊《波谱学杂志》上,供更多的人学习。
三、结合教研室的科研课题本学科最前沿的发展前景教研室教师在相关科研工作中取得了很好的成果。
如完成了国家“863”科研课题“紫杉属植物南方红豆杉和东北红豆杉化学成分的研究与活性筛选”、河北省自然基金“合欢花中抗抑郁活性成分的研究”等。
在讲授萜类化合物、黄酮类化合物和香豆素类化合物时,我们将自己科研课题的研究成果和科研体会介绍给学生,使学生对本学科有了更直接的认识,增加学生学习兴趣,对教师的科研工作以及本学科的最新研究动态有一定的了解,激发学生进一步深造的积极性。
四、向学生穿插介绍天然药物发展史,使学生了解本课程的过去、现在和将来天然药物的发展历史相当长,几百年前我国就有应用天然药物来治疗疾病的详细历史记录。
在开始第一章就向学生介绍我国历史上应用天然药物的历史,如明代李挺的《医学入门》(1575)记载了用发酵法从五倍子中得到没食子酸的过程;李时珍的《本草纲目》(1596)中详细记载了用升华法等制备、纯化樟脑的过程,而欧洲直到18世纪下半叶才提取出了樟脑纯品。
如在介绍甾体类化合物时向学生们介绍二十世纪最伟大的化学家Woodward的研究成果;在介绍生物碱类化合物时向学生们介绍印第安人曾利用最毒的生物碱乌头碱涂抹在箭头上用于战争以及鲁滨逊等先驱研究吗啡等生物碱的过程;在讲授萜类化合物时向学生简要介绍中西香尔教授在银杏叶内酯、紫杉烷类化合物的立体结构鉴定中的成就;在讲授海洋药物时简要介绍安元健在海洋毒素方面的研究贡献,以及Dr.Seheuer、Dr.Faulkner和Dr.Pettit等在海洋天然产物方面的成就。
同时对我国科学家在天然产物方面的研究及贡献、对我国学者近年发表的高水平学术文章都适当地做了一些介绍,授课时还重点介绍一些著名天然药物如青蒿素、喜树碱、紫杉醇、麻黄碱、吗啡等的开发过程。
授课中简要明了地介绍天然药物的发展历史和现状,不但激发了学生对天然产物研究的兴趣,而且使本课程在讲授中不再感到与现实有距离感和枯燥感。
五、双语教学或中英文专业名词对照讲授科技发展离不开国际交流。
笔者在教学过程一35—万方数据中,以中文与英文对照的方式将关键的专业名词等向学生一并向学生们介绍,并尝试在最后一章“天然药物的研究与开发”的授课中进行双语教学。
目的是为学生在下学期的毕业论文专题科研和将来毕业后的工作打下更好的基础。
六、制作电子教学课件。
形象教学。
师生互动无论是从分子的组成还是立体构型看,天然药物分子的结构是相当复杂的。
为了提高教学的效率和效果,笔者花费近四年的时间制作了本课程的电子教学课件。
如电子教学课件的应用,使抽象数据有了直观的波谱图,使学生更容易理解,此处教学难点也较易掌握;如将复杂的天然产物的结构式用电子课件显示,既使结构式书写更加规范同时又节省了大量的板书时间,还可以避免出现一些笔误。
同时,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将教材、板书、课件、上课提问、预留文献查阅作业等结合在一起,在教学中大大提高了效率以及教学的生动性和形象感,使教师、学生的思维与教师的讲授、学生的理解有机地糅合在一起,真正做到了师生教与学的互动。
七、开设相关选修课程。
进行专题讲座为了使学生更好地进人本课程的学习,教研室为学生开设了《有机分析》选修课,既可单独作为一门选修课程,同时也为学生学习天然药物化学专业课程做了前期基础准备。
还在课余时间举办专题讲座,围绕本课程深入地向学生介绍本学科最新的技术和发展前沿,与学生进行讨论和交流。
如教研室教师为学生进行的讲座有:《红树林的药用价值研究》、《核磁共振技术在紫杉烷二萜类化合物结构解析中的应用》、《天然药物的立体化学》、(Mosher法有天然产物绝对构型测定中的应用》、《海洋天然产物研究新进展》等。
邀请国内外专家给学生进行专题讲座,介绍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的发展及最新技术等。
这样使学生感受到所学专业课程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新鲜感,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与积极性。
八、理论课考试重点考核基本理论和综合分析能力在学生的结课考试试卷中,主要应从基本理论知识和综合分析能力进行出题,考核学生运用基本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