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课修改病句教学设计
- 格式:doc
- 大小:41.00 KB
- 文档页数:5
《修改病句》公开课教案第一篇:《修改病句》公开课教案公开课高考专题复习:《修改病句》教案一.教学目标:1.教会学生在练习中自行发现快速辨析病句的方法。
2.复习方法——练习——巩固运用3.教会学生自己发现规律,自己发现才能记得牢。
二.教材分析:以现有材料和历年的高考题的练习为资料。
三.学情分析: 学生事先已认识了常见的六种病句类型,对病句的病症有了较熟悉的了解。
通过预习明确了病句辨析的四种常规方法。
四.教学重点、难点:较灵活地掌握和运用辨析的方法,以及从中发现快速辨析病句的方法规律。
五.教学方法:分析法、归纳法、练习法六.课时说明:这是病句专题复习的第三个课时,第一、二课时是跟学生分析了常见的六种病句类型及特征,本课时是教会学生分析病句的方法,及归纳出快速辨析病句的方法规律,第四课时将通过练习巩固方法的运用。
七.教学过程:(一)请同学们朗读一段话(某个村干部在村民表彰大会上对村里的先进楷模丁大爷的介绍)丁大爷今年大约70多岁了,他身穿一件蓝棉袄和一顶旧棉帽。
他依然保持着艰苦朴素。
在解放战争中,他经常推着小车为前方送小米、玉米、面粉和粮食,不知走过了多少地方!他曾四次被评为“支前模范”的光荣称号。
他常常教导那些学校的学生:我经历过两个新旧社会,深知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你们可要珍惜现在的幸福呀!读完请同学谈感受。
“汉语是华夏民族最主要的语言,也是全世界最美丽的语言。
”作为中国人我们应该做到使用规范的汉语表情达意,但现实生活中像上面这样语言使用不规范的现象还是很常见的,而病句又是高考必考的考点之一(二)屏显《考试说明》要求。
辨析病句主语以选择题的题型考查,修改病句主要以主观题的形式出现。
你们说医生给病人看病容易还是治病容易?同理可证,病句的辨析容易还是病句的修改容易?目前高考主要是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查辨析病句,同学们只要能找出病句就可以了。
这道题难度不大,你们一定要有信心。
(三)医生给病人看病前,要掌握各种病情的症状特点,那我们要正确辨析病句,首先要掌握什么呢?(常见的六种病句类型)我们上两节课已经学习了常见的六种病句类型,你们记得吗?下面先来检验一下同学们的掌握情况。
《修改病句》教案公开课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并掌握病句的常见类型及修改方法。
(2)通过实例分析,培养学生识别和修改病句的能力。
(3)提高学生写作水平,使句子表达更准确、流畅。
二、教学内容:(1)病句的常见类型及修改方法。
(2)实例分析与修改。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病句的常见类型及修改方法。
(2)难点:如何运用修改方法,使句子表达更准确、流畅。
四、教学过程:1. 导入:以一段病句丰富的文字引入话题,让学生感受病句的存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介绍病句的常见类型,如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语序混乱等,并讲解相应的修改方法。
3. 实例分析:分析具有代表性的病句实例,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修改。
4. 练习:让学生分组练习,互相找出病句并进行修改,教师巡回指导。
五、课后作业:1. 收集生活中的病句,进行修改并解释原因。
2. 写作练习:结合所学内容,修改一篇自己的作文,使其表达更准确、流畅。
3. 预习下节课内容:了解句子成分,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
六、教学评价:(1)通过课堂互动、练习和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对病句修改知识的掌握程度。
(2)关注学生在写作中的病句修改能力,观察其表达的准确性和流畅性。
七、教学策略:(1)采用案例教学法,让学生在实际修改中掌握病句知识。
(2)运用小组合作学习,促进学生互相交流、讨论,提高修改病句的能力。
(3)注重个体差异,给予学生个性化指导,帮助其克服学习困难。
八、教学资源:(1)病句案例库:收集各类病句实例,为教学提供丰富的素材。
(2)写作作品:学生作文,用于练习修改病句。
(3)多媒体设备:用于展示病句实例,提高教学效果。
九、教学进度安排:(1)第1-2课时:介绍病句类型及修改方法。
(2)第3-4课时:实例分析与修改练习。
(3)第5-6课时:课后作业布置与批改。
十、教学反思:在课程结束后,对教学效果进行反思,分析学生的学习收获和存在的问题。
针对学生的薄弱环节,调整教学策略,为后续课程做好准备。
《修改病句》教案公开课第一章:引言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病句的定义和常见类型。
培养学生识别和修改病句的能力。
提高学生写作表达的准确性和流畅性。
1.2 教学内容病句的定义和重要性。
常见病句类型及其修改方法。
1.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病句的定义和常见类型。
互动法:引导学生识别和修改病句。
实践法:让学生通过练习修改病句。
第二章:病句的定义和重要性2.1 病句的定义解释病句的概念,即语言表达中存在错误或不准确的句子。
2.2 病句的重要性强调修改病句对于提高写作质量和沟通能力的重要性。
第三章:常见病句类型及其修改方法3.1 成分残缺介绍成分残缺的定义和例子。
讲解添加缺失成分的方法。
3.2 成分多余介绍成分多余的定义和例子。
讲解删除多余成分的方法。
3.3 搭配不当介绍搭配不当的定义和例子。
讲解调整搭配的方法。
3.4 语序不当介绍语序不当的定义和例子。
讲解调整语序的方法。
第四章:修改病句的步骤和技巧4.1 识别病句引导学生通过阅读和分析,识别病句。
4.2 分析病因帮助学生分析病句的原因,如成分残缺、搭配不当等。
4.3 修改病句教授学生修改病句的技巧和方法,如添加、删除、调整等。
4.4 检查和润色强调修改后要进行检查和润色,确保句子通顺、准确。
第五章:实践练习5.1 练习题提供一些病句练习题,让学生进行修改。
5.2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互相检查和修改彼此的病句练习。
5.3 分享和讨论学生分享自己修改的病句,讨论修改的方法和技巧。
第六章:典型病句分析与修改6.1 案例分析提供一些典型的病句案例,让学生分析其病因。
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修改。
6.2 修改练习让学生结合案例,自行修改类似的病句。
强调修改过程中要注意句子结构和语义的正确性。
第七章:病句修改的注意事项7.1 保持原意强调在修改病句时,要确保句子原意不受改变。
举例说明修改过程中如何保持句子原意。
7.2 避免过度修改提醒学生避免在修改过程中对句子进行过度修改,导致原意扭曲或产生新的语病。
修改病句教案(精选五篇)第一篇:修改病句教案修改病句专项训练学生:时间:2012.10.14一、教学衔接1、了解学生学科特点;2、与学生沟通教学内容安排。
二、教学内容常见的病句类型:①语序不当②搭配不当③成分残缺④重复啰嗦⑤前后矛盾⑥指代不明⑦结构混乱修改病句的方法:“补”、“调”、“换”、“删”学生病句难点:(1)成分残缺,学生对句子成分掌握不牢固。
(2)搭配不当,对词语正确搭配掌握不熟练。
(3)否定失当题型,学生此题平常练习较少。
讲解助词“的”、“地”、“得”区别定语状语补语病句类型:(一)语序不当语序不当常见的情况有:1、定语和中心语的位置颠倒:例:我国棉花的生产,长期不能自给。
2、把状语放在定语的位置上:例:应该发挥广大青年的充分的作用。
3、多层定语语序不当:例:展出几千年前刚出土的文物。
4、多层状语语序不当:例:我们再也不是任意被列强欺负的国家了。
5、关联词语位置不当:例:他如果不能实事求是,事业就会受到损失。
6、主客颠倒:例: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对中国青年是不陌生的。
7、分句位置不当:例:对于自己的路,他们在探索着;他们在寻找着;他们在思考着。
(二)搭配不当。
1、主谓搭配不当:例:他的革命精神时刻浮现在我眼前。
2、动宾搭配不当:例:纪念三八节的到来。
3、修饰语和中心语搭配不当:例:我们严肃地研究了职工们的建议,又虚心地征求了专家们的意见。
4、一面与两面搭配不当:例:做好生产救灾工作决定于干部作风是否深入。
5、关联词语搭配不当:例:既然你来了,我也该走了。
(三)成分残缺或赘余1、成分残缺(1)缺主语:例:由于她这样好的成绩,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赞扬。
(2)缺谓语:例:旧社会,劳动人民吃不饱,穿不暖的生活。
(3)缺宾语:例:他们胸怀祖国,放眼世界,大力发扬了敢拼敢搏,终于夺得了冠军。
(4)关联词语残缺:例:这次学术会,收获很大,时间并不长。
2、赘余(1)堆砌例:现在渔民自己选出了行政组长,负责掌握渔民的生活及生产的管理。
01课程介绍与目标Chapter公开课背景及意义提高学生语言文字应用能力01应对考试需求02培养良好的语言习惯03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目标030201修改病句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与方法教学内容教学方法02常见病句类型及案例分析Chapter成分残缺或赘余成分残缺句子中缺少必要的成分,如主语、谓语、宾语等,导致句子意思不完整。
例如,“通过努力学习,使他的成绩有了显著的提高。
”这句话中缺少主语,应该加上“他”作为主语。
成分赘余句子中有多余的成分,导致句子意思重复或不明确。
例如,“他是一位优秀的、卓越的、出色的科学家。
”这句话中“优秀的”、“卓越的”、“出色的”三个形容词意思相近,属于成分赘余,可以简化为“他是一位优秀的科学家。
”主谓搭配不当动宾搭配不当多重定语语序不当多重状语语序不当表意不明歧义句指代不明03修改病句原则与技巧Chapter保留原意,最小改动针对句子中的具体语病进行局部调整,如调整词语顺序、替换不当词语等。
在调整时,要注意保持句子的连贯性和整体意思的完整性。
避免因局部调整而影响整句话的表达效果。
局部调整,保持连贯通过修辞手法,可以使句子更加生动形象,更易于理解和记忆。
但要注意修辞手法的运用要恰当,不要过度使用或使用不当而影响句子的准确性和清晰度。
在修改病句时,可以运用一些修辞手法来增强句子的表达效果,如比喻、拟人等。
善于运用修辞手法04实战演练:修改病句案例分析Chapter01020304通过这次学习,使我明白了努力的重要性。
原句去掉“通过”或“使”,避免主语残缺。
修改建议他为了民族的解放事业,无私地奉献了自己的一生,真是令人敬佩。
原句去掉“为了”或“无私地”,避免成分赘余。
修改建议案例一:成分残缺或赘余秋天的北京是个美丽的季节。
将“秋天的北京”改为“北京的秋天”,确保主语和宾语搭配得当。
他穿着一件灰色上衣,一顶蓝色帽子。
在“一顶”前加上“戴着”,确保动词和宾语搭配得当。
原句修改建议原句修改建议原句修改建议原句修改建议01020304原句原句修改建议修改建议案例四:表意不明05学生互动环节与课堂总结Chapter学生提问及讨论环节鼓励学生提出疑问在课堂上,教师应该鼓励学生提出对于课程内容的疑问,并及时回答,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第1篇课时:1课时年级:五年级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病句的概念,掌握常见病句的类型及其修改方法。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修改病句的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热爱,提高语言表达的准确性。
教学重点:1. 理解病句的概念。
2. 掌握常见病句的类型及其修改方法。
教学难点:1. 病句的修改技巧。
2. 如何提高修改病句的准确性。
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出示一段含有病句的短文,让学生朗读并找出其中的病句。
2. 学生汇报,教师总结病句的概念,强调病句是语言表达中常见的错误。
二、新课讲授1. 讲解常见病句的类型:a. 成分残缺:缺少必要的成分,导致句子不完整。
b. 成分赘余:多余的成分使句子表达不清。
c. 语义重复:句子中重复表达同一意思,显得啰嗦。
d. 语义矛盾:句子中表达的意思相互矛盾。
e. 逻辑不通:句子中表达的意思不符合逻辑。
f. 词语搭配不当:词语之间搭配不当,导致句子不通顺。
2. 讲解病句的修改方法:a. 删除法:删除多余的成分。
b. 添加法:添加缺少的成分。
c. 调整法:调整句子结构,使句子表达更加清晰。
d. 改换法:用正确的词语替换错误的词语。
三、练习巩固1. 学生独立完成以下练习题,教师巡视指导:a. 找出下列句子中的病句,并修改:(1)小明是个勤奋好学的学生,他每天都要复习功课。
(2)春天来了,万物复苏,鸟儿在枝头欢快地歌唱。
b. 根据下列句子,仿写一句病句,并修改:(1)小华每天早晨都起得很早。
(2)老师对我们的学习非常关心。
2. 学生互相检查、讨论,教师点评。
四、总结与反思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修改病句的重要性。
2. 学生反思自己在修改病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
五、布置作业1. 每天观察自己或他人写作中的病句,并尝试修改。
2. 选择一篇作文,找出其中的病句,并修改。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病句的概念、类型和修改方法,使学生掌握了修改病句的基本技巧。
小学六年级语文总复习
-----修改病句教学设计
永清镇中心小学:王燕
知识点分析:
所谓病句,是指在语法或逻辑上有毛病的句子。
在小学阶段,修改病句是句子练习的重要内容,是语文试卷上常出现的考题,也是试卷上出错率较高的类型。
通过对病句的修改,可以使学生认识什么是正确的句子,什么是错误的句子。
这样,不但可以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分析判断能力,而且也为培养学生自己修改作文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小学生常见的病句主要有9种类型,修改病句的关键是找出病因,找到病因,才能“对症下药”。
所以在进行分类总复习时,对病句这个知识点很有必要进行系统的复习,在学生的思维里建立起总体印象。
教学目标:
1、通过系统的复习,了解小学阶段常见的9种病句类型;
2、遵循病句修改的原则,掌握修改的方法;
3、会使用常用的修改符号灵活、快速、准确地修改各类病句;
4、培养自己的语感和准确应用语言文字的能力,为提高习作能力开辟捷径教学的重难点:能根据病句的病因“对症下药”
教学准备:投影仪、课件、练习题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注意语段中有无错别字和用错的标点符号)
* 师:哎呀!上课前,一个小朋友托我给大家带了一封信,请求你们帮忙的,我给忘了,快!打开你们手中的信封,帮帮这位小朋友吧!
1、出示一段打乱顺序并有语病的文章。
()居然听见屋外有人大喊:“快收谷子啊!”
()一下午经过奋战,终于收完了谷子。
()蜀假的一天下午,我在屋里看“水浒传”的时候。
()我急忙赶快放下书,向屋外跑去……
()妈妈回家看见满屋子干干的谷子,激动极了。
2、全班交流。
* 师:看到你们这么高兴,老师有个请求谁能帮课前那个笑话的作者出出主意:怎样说才能不闹笑话?
学生自由发表意见,课件出示修改病句的口诀,齐读加深印象。
要求学生把打乱顺序的句子排列成一段通顺的话,并改错。
训练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
五、总结。
*师:大家说的可真好,生活中往往就是这样的,
一字之差,天壤之别。
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生活
中,习作中告别病句,使用规范的语言。
为了净
化语言环境,让我们郑重承诺:告别病句,从我
做起!
板书设计:
修改病句
步骤:读找改查告从
别我方法:删换调加病做
句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