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动画制作初步
- 格式:doc
- 大小:357.50 KB
- 文档页数:3
《计算机动画制作实验》教学设计【基本信息】【设计思想】♦根据具体学校、学生情况,对原有的知识进行了重新组合,满足教学要求。
♦教师提供有效指导手段,协助、引导学生总结、优化知识。
♦采取有效的实验记录,提高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的效率。
♦提供有效的实验步骤,上升学生的科学研究方法。
『设计思想的描述过于宏观、抽象,缺乏针对性』【课标分析】本部分内容是在信息技术基础模块上的进一步深化。
在信息技术基础模块中,要求学生“选择恰当的工具软件处理多媒体信息,呈现主题,表达创意”。
在多媒体技术应用模块中,要求“了解常见的多种媒体信息,……的基本特征和基本方法”“能根据信息呈现要求,选择适当的工具和方法,对……多种媒体信息进行适当的处理”。
可见,在多媒体模块中,对于动画、视频的知识性目标已经从了解上升到迁移;从技能上看,学生要从单纯的模仿向自我设计、个性开发靠拢;学生要利用原有的知识,完成个人作品的制作。
『作者能够考虑到必修模块与选修模块的衔接问题,并提出在选修模块中学生能力要求的变化。
』【内容分析】本章教材内容有动画、视频的基本原理,计算机动画的分类,以及对计算机动画的具体制作、开发,视频的简单制作播放等。
与其他多媒体相比,动画、视频信息的采集及加工处理,都有其独特的方法,有其独特的特性。
按照教材的安排,知识内容如下:1.多媒体作品中的动画、视频2.计算机动画技术的基本原理与应用3.计算机动画制作4.数字视频的采集与加工学生属于非零起点,对计算机动画制作有一定了解。
由于平时接触非常少,学生的知识遗忘相当严重。
在教学进行过程中,学生普遍表现出动手能力、模仿能力比较强,而归纳总结能力比较弱的特点。
『由于多媒体选修模块中出现的软件较多,学习间隔时间为一周,学生容易遗忘。
』根据以上的分析,故对本章内容进行了重新组合。
1.计算机动画的基本原理及应用(基本概念、计算机动画原理理论讲解)2.计算机动画实验——动画制作初步3.计算机动画实验——动画的元件与控制4.计算机动画实验——个人作品制作5.数字视频的采集与加工『根据对教材的分析,以及学生实际情况的分析,将教材进行二次加工,制定出可行的教学计划。
高中信息技术《Flash动画制作》教案6篇High school information technology "flash animation productio n" teaching plan高中信息技术《Flash动画制作》教案6篇前言:信息技术是主要用于管理和处理信息所采用的各种技术的总称,主要是应用计算机科学和通信技术来设计、开发、安装和实施信息系统及应用软件。
本教案根据信息技术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档下载后内容可按需编辑修改及打印。
本文简要目录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按住键盘Ctrl键且鼠标单击目录内容即可跳转到对应篇章】1、篇章1:高中信息技术《Flash动画制作》教案2、篇章2:高中信息技术《Flash动画制作》教案3、篇章3:高中信息技术《Flash动画制作》教案4、篇章4:高中信息技术《Flash动画制作》教案5、篇章5:高中信息技术《Flash动画制作》教案6、篇章6:高中信息技术《Flash动画制作》教案篇章1:高中信息技术《Flash动画制作》教案课题:Flash动画制作——绘制七巧板教学目标:熟悉Flash软件的操作界面运用Flash软件绘制七巧板教学重点:绘制七巧板教学难点:如何选用合适的工具正确绘制七巧板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教学过程:一、打开Flash 软件“开始”菜单―――“程序”―――Flash MX 2004Flash可以用来制作静态图像和可互动的动画,可以任意缩放不失真,文件体积不大,适宜网络图形和动画的制作。
二、认识Flash 8操作环境1.菜单栏2.工具栏3.面板属性三、绘制七巧板操作步骤:1.绘制一蓝色边框,红色填充色的矩形。
选择矩形绘图工具,调整好边框及填充颜色,按住Shift键绘制正方形。
2.使用线条工具,按住Shift键绘制正方形的两条对角线。
信息技术基础知识点第一章《信息与信息技术》知识点1、1信息及其特征一、信息的概念信息是事物的运动状态及其状态变化的方式。
信息与信息载体的概念与区别①信息:指以声音、语言、文字、图像、动画、气味等方式所表示的实际内容如:书本上的知识、报刊上的新闻内容②信息载体:声音、语言、文字、图像、动画、气味等(只是东西不表示内容)如:书本、图片、存有数据的U盘☆信息与载体密不可分,没有无载体的信息,没有载体便没有信息,信息必须通过载体才能显示出来。
二、信息的一般特征1、载体依附性信息不能独立存在,必须依附于一定的载体,而且,同一个信息可以依附于不同的载体。
信息按载体不同可分为(文字、图形(图象)、声音、动画、视频)。
信息的载体依附性使信息具有可存储、可传递、可转换的特点。
2、价值性☆信息是有价值的,人类离不开信息。
物质、能量和信息是构成世界的三大要素。
☆信息与物质、能量不同,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它可以满足人们精神领域的需求;另一方面,可以促进物质、能量的生产和使用。
GPS:全球定位系统☆另外,信息又是可以增殖的。
☆信息只有被人们利用才能体现出其价值,而有些信息的价值则可能尚未被我们发现。
3、时效性信息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如交通信息,天气预报等。
时效性与价值性紧密相连,信息如果没有价值也就无所谓时效了。
4、共享性----信息不同于物质、能量的主要方面信息共享一般不会造成信息的丢失,也不会改变信息的内容。
除了一般特征外,信息还具有以下的特征:普遍性、可存储性、可传递性、可转换性、可增值性1、2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一、信息技术的悠久历史信息技术(IT:Information Technology)是指一切与信息的获取加工表达交流管理和评价等有关的技术。
2、信息技术的五次革命第一次信息技术革命是语言的使用,是从猿进化到人的重要标志;第二次信息技术革命是文字的创造,使信息的存储和传递首次超越了时间和地域的局限;第三次信息技术革命是印刷术的发明,为知识的积累和传播提供了更可靠的保证;第四次信息技术革命电报、电话、广播、电视的出现和普及,进一步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第五次信息技术革命是计算机技术与现代通信技术的普及应用,将人类社会推进到了数字化☆信息技术在不断更新,但一些古老的信息技术仍在使用,不能因为出现了新的信息技术就抛弃以前的信息技术。
读《生活的滋味》有感今天我读了一篇短文《生活的滋味》,这篇短文主要讲了无论什么人,只要他没有尝过饥和渴是什么味道,他就永远享受不到饭和水的甜美,不懂得生活到底是什么滋味。
读完了这篇短文,我懂得了一个道理,只有经历过生活的磨练的人,才能真真正正地体会到生活的滋味。
伟大的文学家鲁迅曾经说过:“我觉得坦途在前,人又何必为了一些障碍而不走路呢?”其实,人的生活无疑就是一个酸甜苦辣的五味瓶了。
(酸的感觉)那天,淘气的弟弟来我家做客。
家中只有我单独一人,舅妈让我好好照顾弟弟,说完便离开了。
可怜的我只得无奈地承受。
弟弟一进屋就开始像个疯猴似的乱跑,心想:要是这样还不被他折腾死啊。
可后来想想反正他在家,出不去,就随他玩嘛,只要不闯祸就ok了嘛!于是,我便又津津有味的看起来电视。
突然“颇”的一声,把我吓了一大跳。
我连忙走进爸爸的房间,大吃一惊,以来弟弟把爸爸最喜欢的玻璃水晶球打破了,我显得有些不知所措。
就在这时,爸爸回来了,见此情景不分青红皂白就吧我狠狠地批评了一顿。
我含着委屈的泪水冲了出去,呜呜大哭......(甜的享受)成功这个词历任是非常遥远的,人的一生也许失败占了百分之八十,而成功只占了百分之二十,所以成功是我动力的源泉。
那一次,我有幸参加了“我爱数学杯”奥数竞赛,当我得知自己获得了二等奖时,心里乐开了花,有一股甜味涌上心头。
大家都在和我分享这份甜滋滋的成功。
(苦的果实)有甜必有苦。
学习生活就像是结满了苦的果实。
那一次,科学考试成绩公布下来。
我的鼻子闻到的都是话中带苦的气息;眼睛里流的是苦泪;嘴里是苦涩涩的;心里更是苦得无词形容。
“考试考差了,流眼泪又能怎样呢?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从中汲取经历。
”听了这番话,我告诉我自己一定要坚强,没经历风雨,哪有彩虹!生活就像是散步一样,方法是多姿多彩的!。
冀教版信息技术八年级上册第一课《电脑动画制作初探——走进电脑动画世界》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电脑动画制作初探——走进电脑动画世界》是冀教版信息技术八年级上册的第一课。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包括电脑动画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应用领域以及制作软件的初步介绍。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电脑动画的基本知识,激发学生对电脑动画制作的兴趣,为后续的学习打下基础。
电脑动画作为一种新兴的媒体形式,已经在影视、广告、教育等多个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本节课的教材内容紧密结合实际,通过丰富的实例和图片,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电脑动画的相关知识。
同时,教材还介绍了常用的电脑动画制作软件,如Flash、3ds Max等,为学生后续的学习提供了指导。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了解电脑动画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认识电脑动画在不同领域的应用,激发学生对电脑动画制作的兴趣,并学会使用基本的电脑动画制作软件。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为后续的电脑动画制作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核心素养目标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是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创新素养和审美素养。
信息素养方面,学生能够通过学习电脑动画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应用领域以及制作软件,了解信息技术在电脑动画制作中的应用,掌握获取、处理、传播信息的基本方法。
创新素养方面,学生通过学习电脑动画制作的基本知识,激发创新思维,培养在电脑动画制作中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审美素养方面,学生能够通过欣赏和分析电脑动画作品,培养审美情趣,提高对电脑动画艺术的鉴赏能力。
三、学习者分析1. 学生已经掌握了哪些相关知识:八年级的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接触过一些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如计算机的基本操作、网络的使用等。
此外,学生也可能通过课外途径对电脑动画有一定的了解和兴趣。
2. 学习者的学习兴趣、能力和学习风格:八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好奇心强,对新鲜事物充满兴趣。
他们对电脑动画这种新兴的媒体形式有很大的好奇心和学习热情。
计算机动画基础知识计算机动画是指利用计算机技术制作动画的过程,包括建模、动画制作、灯光效果、材质贴图等技术。
计算机动画技术发展迅速,已广泛应用于影视制作、游戏开发、广告宣传等领域。
以下是计算机动画基础知识的介绍。
一、3D建模3D建模是计算机动画制作的基础。
在计算机中,我们把空间分为三维坐标系,即X轴、Y轴和Z轴。
3D建模就是利用这个坐标系来绘制三维图形。
常见的3D建模软件有3D Studio Max、Maya、Blender等。
建模的过程包括选择所需要的立体图形、构建虚拟的三维模型、调整模型的形状和比例,以及添加纹理等。
建模是一项艺术性和创造性极强的工作,需要艺术家或设计师具备较强的设计能力和审美能力。
二、动画制作动画制作是计算机动画制作的另一个重要环节。
动画制作旨在通过呈现一系列连续的图像(也称为“帧”)来创造一种连续的动态效果。
通常情况下,每秒钟播放的帧数为24帧。
动画制作的过程包括创建场景、拍摄镜头、添加角色及其动作、调整灯光效果和材质贴图等。
动画制作是一项高难度的工作,需要动画师具备丰富的经验和技能。
三、灯光效果灯光效果是决定计算机动画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
有一个好的灯光效果可以使画面更加逼真、生动,反之则缺乏真实感。
灯光效果制作的过程包括选择灯光类型、调整灯光强度和颜色、确定灯光照射的位置和角度,以及调整阴影等。
四、材质贴图材质贴图是为了使计算机制作的图像看起来更加真实,常常会在图像表面贴上各种材料的外观贴图。
常见的材质包括木材、金属、纸张和布料等。
材质贴图制作的过程包括选择材质类型、粘贴材质贴图,以及调整贴图的大小和颜色等。
五、特效制作特效制作是计算机动画中特殊效果的制作,如爆炸、火焰、水面波纹等等。
这些特效可以让画面更加生动、逼真。
特效制作的过程包括选择特效类型、添加特效素材、调整特效参数、以及调整特效的时序等。
六、总结计算机动画制作需要多种技术的综合运用,包括三维建模、动画制作、灯光效果、材质贴图和特效制作等。
(封面)
计算机动画制作初步的课程教学反思
授课学科:
授课年级:
授课教师:
授课时间:
XX学校
教学分析:
“计算机动画制作初步”是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的高级中学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信息技术基础(必修)、第五章“多媒体体信息加工”第二节“音频、视频、动画信息的加工”的内容,根据本节的内容,我划分为三个课时,本课为第二、三课时。
主要内容是用flash制作简单的七巧板动画。
本课是在前面学习了通过七巧板构建运动造型的过程,进一步理解了设计图像表达信息的基本方法之后,进一步学习用flash
制作简单的动画,从而有效的让学生表达他们的思想。
为了能让学生创作出丰富多样、更具个人特色的flash作品,用“七巧板”这一个造型能起到抛砖引玉重要作用,学生也会十分感兴趣。
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在本课中还安排了适当难度的任务;增添了flash的特效,以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另外还鼓励学生从网上搜索、下载相关教程等。
这些都是对教材的深入挖掘和拓展。
因此,本课这一单元的学习中所起的作用相当大,不仅是对前面几课学习内容的综合应用,还将本单元的学习推向了一个大高潮,学生的学习兴趣也由此冲向最高点。
学生分析:
一方面高一学生的思维推理能力开始出现明显的发展,并逐步趋于成熟,能够在头脑中完全利用抽象的符号进行逻辑推导,能够独立的收集资料、分析问题,并且做出理论上的概括。
他们具有了一定的解决问题的预计能力和对思维活动进行自我调节的能力,理解能力也随之提高,他们既有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也有这样的需求;鼓励高中学生运用合适的信息技术,恰当地表达自己的思想;高一学生思维活跃,想象力丰富,。
计算机动画制作初步
学情分析:本课是在前面学习了通过七巧板构建运动造型的过程,进一步理解了设计图像表达信息的基本方法之后,进一步学习用flash制作简单的动画,从而有效的让学生表达他们的思想。
为了能让学生创作出丰富多样、更具个人特色的flash作品,用“七巧板”这一个造型能起到抛砖引玉重要作用,学生也会十分感兴趣。
因此,本课这一单元的学习中所起的作用相当大,不仅是对前面几课学习内容的综合应用,还将本单元的学习推向了一个大高潮,学生的学习兴趣也由此冲向最高点。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flash动画设计的基本理念,能够根据表达与交流的需要,利用flash 工具选择适当的方法对信息进行加工。
2、能力目标:提高学生利用flash工具对所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的能力,培养学生初步形成自主学习信息技术的能力,能适应信息技术的发展变化
3、情感目标:通过完成动画制作的学习活动,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学习与应用的浓厚兴趣以及学生的创造欲望和创新精神。
教学重点与难点
通过对flash多媒体工具的基本使用方法的学习,学会用信息技术呈现信息、表达观点、交流思想。
教法与学法
由于学生对于动画制作非常陌生,所以采用演示法先让学生了解运动渐变和形状渐变动画制作的一般步骤,然后让学生实践。
最后在这两个动画的基础上,让学生参照课本步骤将原来的静态跑步的姿势的图形加工为动态的跑步造型。
教学媒体
硬件资源:多媒体网络教室
软件资源:flashMX、学习范例(基本操作的例子)、网络教学系统;
教学过程
1、课时:1课时
2、课型:新授
3、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反思:
本节课全过程学生与老师相处十分融洽,很好地完成了任务到下课前5分钟时,有95%的同学已经掌握本节的内容并完成个人作品。
还有5%的同学也在下课时全部完成。
说明本节课的设计和实施是成功的。
下课后同学也感到本节课有极大的收获,没有走过场和过虚,应该是一堂成功的课。
同时学生对自己制作出的动画尤其感兴趣,有一种成就感,对先前的知识是一种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