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例重症急性胰腺炎营养支持治疗的效果观察
- 格式:pdf
- 大小:292.57 KB
- 文档页数:2
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的急诊观察探析【摘要】目的探讨急性重症胰腺炎的急诊治疗措施。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医院2009年4月至2012年4月接收治疗的46例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的急救方法。
结果治愈40例,死亡5例。
非手术组32例,死亡1例,占3.12%;手术组14例,死亡2例,占14.29%。
结论在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中,采取抑制胰腺分泌和抑制胰酶活性、早期使用抗生素等的非手术综合治疗方法可以治愈大部分患者,同时掌握手术时机,采用合理的手术方式和个体化的综合治疗措施,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存活率。
【关键词】急性重症胰腺炎;急诊治疗措施急性重症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是临床上一种常见的且病情复杂,病情极为凶险的急腹症。
因胰腺发生出血、坏死、多器官功能衰竭导致其治疗复杂、病程长、并发症多、死亡率高,需要引起高度的重视。
近年来我医院对重症急性胰腺炎从诊断、治疗、预后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按照患者不同的病因和不同的病期进行对症的综合治疗方案,提高了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治愈率,很大程度地降低其死亡率,有了很大的突破。
现对我医院自2009 年4月至2012 年4月收治的46例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的急救治疗措施进行回顾性分析,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院收治的急性重症胰腺炎(中华医学会外科学胰腺学组于1996年制定的急性胰腺炎临床诊断标准[1])46例患者中男33例,女13例,年龄32~62岁,平均46岁。
发病原因:既往胆道疾病患者24例(52.17%),发病前暴饮、暴食患者16例(34.78%),腹部手术及不明原因患者6例(13.05%)。
临床表现:所有患者均有典型的上腹部疼痛、恶心、呕吐、腹胀、肠鸣音减弱或消失以及腹膜刺激征阳性。
检验患者血、尿淀粉酶均超过300u/dl 及500u/dl。
患者行腹部增强ct检查示胰腺均有胰腺坏死。
其中21例患者坏死面积小于30%,13例患者坏死面积在30%~70%,12例患者坏死面积大于70%。
大柴胡汤联合足三里注射新斯的明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的临床效果观察【摘要】目的:探讨大柴胡汤联合足三里注射新斯的明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的临床效果观察。
方法:将2019年01月至2020年11月收治住院的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共4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2例,对照组采用经空肠营养管注入大柴胡汤,半小时后大柴胡汤灌肠、六合丹外敷腹部,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足三里注射新斯的明。
观察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腹胀、腹痛明显缓解时间,血清淀粉酶、血清脂肪酶、尿淀粉酶恢复时间,C反应蛋白、血清钙恢复时间、不同时间段肛门排气排便时间。
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观察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柴胡汤联合足三里注射新斯的明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使患者肠道迅速通畅,腹痛、腹胀症状明显缓解,有效改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病情,缩短住院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大柴胡汤;足三里;新斯的明;重症胰腺炎;效果急性重症胰腺炎(SAP)为临床常见急腹症之一,具有起病急,病情重,发展迅速,并发症多,住院时间长,治疗费用高,病死率高等特点,近年来中医理论及中药方剂在SAP中的运用较为广泛,其中大柴胡汤尤其适用于用于SAP 急性反应期。
本科室通过大柴胡汤联合足三里注射新斯的明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 研究对象:选择2019年01月至2020 年11月收治住院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共4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22例,两组患者入ICU时基本资料病情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1.2 入选标准:均符合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分会胰腺疾病学组制定的“中国急性胰腺炎诊治指南(2013 年,上海)”中的诊断标准且病因明确。
1.3 治疗方法。
常规采用西医治疗,如禁食、胃肠减压;氧疗,必要时呼吸支持,维持期间血氧分压≥80mmHg以上;补液,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抑酸静脉营养支持;对症解痉止痛;抗生素预防感染。
早期肠内营养治疗重症胰腺炎临床效果观察摘要目的:观察早期肠内营养治疗重症胰腺炎的临床情况,分析其应用效果;方法:收治重症胰腺炎患者68例,将其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临床资料。
随机将所有患者等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针对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包括抗感染、胃肠减压、营养支持,针对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接受早期肠内营养。
在治疗结束后,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的不同,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对照组与观察组皆出现不良反应2例(5.9%),不良反应比例相同,无统计学意义。
对照组治疗有效27例(79.4%),观察组治疗有效32例(941%)。
两组在治疗有效率上的比较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重症胰腺炎患者,在进行常规治疗的同时,提供早期肠内营养,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疾病体征,改善胃肠功能,显著提升治疗效果,同时无明显的不良反应,有着十分积极的临床意义。
关键词重症胰腺炎肠内营养支持临床效果为观察早期肠内营养治疗重症胰腺炎的临床情况,分析其应用效果,收治重症胰腺炎患者68例,将其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4例。
针对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包括抗感染、胃肠减压、营养支持,针对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接受早期肠内营养。
在治疗结束后,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的不同,进行对比分析。
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2009年3月~2010年3月收治重症胰腺炎患者68例,男39例,女29例;年龄28~67岁,平均39.4岁;致病因素:7例饮酒,6例暴饮暴食,41例胆道疾病,14例高脂血症;临床表现:68例均出现持续性上腹突发性痛感,伴随腹膜刺激,58例腹部疼痛,53例腹部胀痛,49例恶心,47例呕吐,5例出现黄疸,11例伴随高热。
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4例。
两组在年龄、性别、致病因素、病情严重程度等方面的资料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可以进行组间比较。
方法:针对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包括抗感染、胃肠减压、营养支持[1]。
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治疗效果观察【摘要】目的:分析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治疗效果。
方法:收集92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参照组:对患者实施常规治疗。
研究组:对患者实施综合治疗。
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有效率97.83%比参照组的78.26%要高(P<0.05)。
在血淀粉和白细胞好转时间、患者住院时间以及满意率方面,研究组优于参照组(P<0.05)。
结论: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实施综合治疗,不仅临床效果明显,缓解患者病痛,还可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医疗费用,提高抢救成功率。
【关键词】急性胰腺炎;重症;治疗效果急性胰腺炎是临床中发病率较高疾病之一,随着病情逐渐加重,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炎性反应,若不及时开展治疗,会导致机体出现肾功能衰竭、呼吸窘迫综合征以及胰性脑病等[1],对患者的生命健康产生一定影响。
急性胰腺炎的主要临床症状为腹部疼痛、恶心呕吐等。
所以,开展合理、有效的治疗有着重要意义。
所以,本文针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实施治疗,观察临床治疗效果,现总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收集2016-6月至2017-7月共92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利用电脑抽选,将患者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各组46例。
参照组:男病患30例,女病患16例,年龄在30至76岁之间,平均年龄(52.8±1.3)岁;病情:酒精性胰腺炎25例,胆源性胰腺炎15例,特发性胰腺炎6例。
研究组:男病患31例,女病患25例,年龄在31至77岁之间,平均年龄(53.3±1.4)岁;病情:酒精性胰腺炎24例,胆源性胰腺炎14例,特发性胰腺炎8例。
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进行相比,差异非常小,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1.2 纳入标准①均为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②患者均出现压痛、腹部胀气、代谢功能紊乱的情况;③无精神方面疾病;④无传染性疾病;⑤自愿签订知情同意书。
1.3 方法参照组:对患者实施常规治疗。
告知患者禁食禁水,医务人员密切观察患者的基本指标,对胃部进行减压、生长抑制素等其他药物,实施营养支持等治疗。
奥曲肽治疗急性胰腺炎的临床观察及护理作者:何正凤来源:《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2012年第10期【摘要】目的:观察奥曲肽对急性胰腺炎的治疗作用与护理。
方法:将46例急性胰腺炎患者,应用奥曲肽为主同时给予抗生素、禁食、胃肠减压、静脉滴注、吸氧等治疗,疗效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关键词】急性胰腺炎;奥曲肽;护理【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10-0160-02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两年来收住46例,其中男性12例,女性34例,年龄在19-76岁。
1.2 方法在常规治疗(抗感染、禁食、胃肠减压、调整水电解质平衡、营养支持、抑制胃酸分泌)基础治疗上加用奥曲肽1.2mg加0.9%氯化钠44ml/24h持续微量泵入,使用4-5天,待通便,腹痛、腹胀等症状缓解,血尿淀粉酶下降,减半量维持1-2天后,症状消失,血、尿淀粉酶恢复正常,改为0.1mg皮下注射,3次/日1-2天。
1.3 观察指标、疗效判断标准每天记录体温,腹痛、腹部压痛,恶心、呕吐等临床症状和体征,每2-3天或症状体征消失后复查血清淀粉酶(AMY),显效:5天内腹痛,发热,恶心、呕吐,腹部压痛等症状和体征均消失,血清淀粉酶恢复正常;有效:5-7天内上述症状缓解,血清淀粉酶恢复正常,;无效:>7天上述症状和体征改善不明显或加重,血清淀粉酶未恢复正常,或需改变治疗方案。
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
1.4 结果显效25例,有效21例。
24-48h血、尿淀粉酶下降,腹痛减轻,腹胀5天压痛消失,自觉症状好转,平均住院日有所减少。
2 护理2.1 病情观察治疗过程中密切观察病人意识、面色、皮肤温湿度等情况,监测体温,实施心电监护观察生命征的变化并做好记录。
动态监测血、尿淀粉酶、血糖、电解质、出凝血时间等检查结果。
观察病人腹痛性质、腹胀情况、腹部体征变化,及早发现周围循环及并发症,如有异常及时报告医生,预防发展为重症胰腺炎。
急性胰腺炎46例临床护理【摘要】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的临床护理方法。
方法选取我科收治的46例急性胰腺炎的患者进行分析讨论,采取内科综合治疗为主要措施,随机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采取综合治疗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在住院期间的临床效果。
结果两组患者经有效的治疗和护理措施后,观察组的患者实施内科综合治疗及护理措施后的治愈率、并发症发生率治疗时间以及患者满意度方面均优于对照组,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1.2.1对照组患者实施内科常规治疗和护理措施。
1.2.2观察组患者在实施内科综合性治疗与护理措施,具体内容如下:1.2.2.1病情观察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详细记录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以及血氧饱合度,观察患者的意识状态及瞳孔的变化。
1.2.2.2休克的治疗与护理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水、电解质紊乱,液体不足,可以监测患者的中心静脉压(cvp)进行液体复苏治疗,早期达到补充血容量,防止出现低血容量休克[2]。
重症急性胰腺炎中休克为常见并发症,因此要正确进行病情判断,及时发现休克的前兆,迅速建立有效的静脉通道,维持有效循环血量。
在积极液体复苏治疗的同时,早期应用血管活性药物、升压药物治疗。
密切监测血氧饱和度的指证,重度急性胰腺炎的患者不论其有无低氧血症,均给予氧疗,可以缓解疼痛减轻心脏负荷。
严密观察患者呼吸功能以及检测动脉血气分析,如发现肺部明显的病变或早期ards的患者,立即给予面罩高流量氧疗。
若经单纯氧疗无法改善,血气分析动脉血氧分压低于40mmhg,动脉血氧二氧化碳分压高于60mmhg,呼吸困难者则应立即配合医生行气管插管给予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
1.2.2.3消化功能监护针对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患者严密观察消化功能,预防和早期治疗应激性溃疡的发生。
一旦并发急性肾衰竭,患者的预后较差,因此在治疗过程中要严密观察患者的出入量变化,出现尿少在排出肾前性因素,应立即给予急性肾衰竭的治疗,注意电解质尤其是血钾以及ph值的变化,注意观察尿量。
重症监护室(ICU)重症胰腺炎应用肠内营养护理的效果摘要:目的探讨在重症监护室(ICU)重症胰腺炎患者的临床上采取不同的护理干预模式对其预后的影响。
方法所选患者数量为120例,所选时间段为2021年1月至2022年3月,主要为重症监护室(ICU)收治的重症胰腺炎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常规诊疗,同时按照所给予护理干预模式的不同对其进行临床分组,组别划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患者的数量均为60例,将应用常规护理的60例患者纳入至对照组中,其余60例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联合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手段,临床研究工作完成后,统计并比较两组患者的相关指标恢复情况、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两项数据。
结果通过对各项数据结果的比较可以看出,研究组的各项营养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反观其并发症的发生率则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
结论在重症胰腺炎患者的临床护理工作中,为了强化患者的临床效果,改善其病情,帮助其早日恢复正常的机体功能,须加强患者的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并将其作为一项最佳的护理方案在临床上加以推广。
关键词:重症监护室;重症胰腺炎;肠内营养护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显著提升,其饮食结构也在不断变化,日常生活中也不乏生猛海鲜、大鱼大肉,虽然大多数人实现了“饮食自由”,但是由不良饮食习惯而滋生的疾病类型也在不断增加,重症胰腺炎便是其中一种[1]。
因为机体的胰酶无法消化日常饮食中的营养成分,久而久之,导致机体胰腺消化功能异常,进而引发一系列的胆道系统炎症[2]。
因为患者的机体处于高代谢的状态,所以其对于营养的需求远远超过正常人群[3]。
在重症胰腺炎患者的临床诊疗工作中,营养支持作为一种常规诊疗措施,在保证患者所需机体营养充足的前提下,也确保其机体的脏器功能免受伤害。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重症监护室自2021年1月至2022年3月期间收治的120例重症胰腺炎患者作为参考对象,其中,男67例,女53例,其年龄区间均在34—58岁,胆源性重症胰腺炎41例、酒精性重症胰腺炎39例、高血脂引发的重症胰腺炎30例、不明原因引发的重症胰腺炎10例。
46例重症急性胰腺炎营养支持治疗的效果观察
发表时间:2017-07-21T13:27:15.113Z 来源:《医药前沿》2017年6月第18期作者:牛延军王玮璟曾高云李琰
[导读] 研究并分析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时使用肠内营养支持治疗的效果。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二师库尔勒医院新疆巴州 841000)
【摘要】目的:研究并分析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时使用肠内营养支持治疗的效果。
方法:收集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共92例,根据随机分配方案将其分为对照组(46例)和观察组(46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接受生长抑素干预和肠外营养支持,将两组患者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体质量、并发症发生率进行观察和对比。
结果:观察组的血红蛋白和血清白蛋白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就体质量而言,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而在并发症发生率方面,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
结论:在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治疗过程中,生长抑素干预和肠外营养支持治疗能够显著改善患者机体的营养状况,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几率,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重症急性胰腺炎;营养支持治疗;治疗效果
【中图分类号】R657.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18-0116-02 急性胰腺炎是指由多种病因引发的胰腺内胰酶被激活,并导致胰腺组织出现水肿、自身消化甚至坏死等炎症反应。
患者的临床症状包括了腹痛、发热、呕吐、血胰酶增高等[1]。
若患者病变程度较轻,那么主要表现为胰腺水肿,且预后良好;但若患者病变程度较重,则可能出现胰腺出血或坏死,并继发腹膜炎、感染甚至休克,危及患者生命[2]。
在本次研究中,对重症急性胰腺炎采用了生长抑素干预和肠外营养支持治疗,现报道如下: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9月至2016年10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共92例,根据随机分配方案将其分为对照组(46例)和观察组(46例),其中,对照组男27例,女19例;年龄在36岁~71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8.2±5.9)岁。
观察组男26例,女20例;年龄在35岁~72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8.4±5.7)岁。
92例患者中,38例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29例合并急性肾衰竭,16例休克,9例出现充血性心力衰竭。
纳入标准:患者的APACHE-Ⅱ评分均高于8分;患者均存在持续性的器官衰竭症状;患者出现了胰腺脓肿、胰腺坏死等局部并发症。
两组基线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0.05),有可比性。
所遵循的程序均符合相关伦理学标准,并通过我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患者及其家属均知情同意。
1.2 方法
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包括患者禁食,给予早期液体复苏,并行持续胃肠减压。
维持患者体内酸碱、水以及电解质的平衡。
观察组接受生长抑素干预和肠外营养支持,根据每日146kJ/kg计算出非蛋白质热量,并保证糖脂的比例为2:1,蛋白质则以每日1.5g/kg进行补充。
计算出患者每日需要的热量,将中长链脂肪乳剂和复方氨基酸等营养成分经中心静脉注入其体内,每日1次,直到患者能够经口进食后方才停止。
常规供给微量元素,并进行生长抑素干预,缓慢推注施他宁(生产厂家:青岛国大生物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批号:
H41013857),剂量为250μg,之后以每小时250μg进行持续静脉滴注。
1.3 评价指标
将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体质量、并发症发生率作为本次研究的评价指标,对两组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和对比。
1.4 统计学分析
SPSS22.0处理数据,过程中计量资料由t检验,计数资料由卡方检验,若P<0.05,则提示数据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的血红蛋白和血清白蛋白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就体质量而言,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而在并发症发生率方面,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
见表1、表2。
3.讨论
重症急性胰腺炎是急性胰腺炎的一种特殊类型,其发病机制复杂,目前尚未完全明确,但大部分的研究者认为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机体中出现的全身性炎症反应与大量细胞因子及炎症介质的释放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关的研究报道称,在重症急性胰腺炎的发展过程中,由于胰腺组织会逐渐水肿并坏死,从而变为了炎症刺激物或抗原,并能够产生肿瘤坏死因子,促使其加快释放,引发一系列的放大效应和级联反应[3]。
在本次研究中,对观察组46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采用了生长抑素干预和肠外营养支持,相较于接受常规治疗的对照组,观察组的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体质量、并发症发生率均更优。
有研究发现,肠外营养支持治疗能够有效减少胰腺的外分泌,使其能够处于休息状态,起到预防感染的作用[4]。
值得注意的是,重症急性胰腺炎一旦发病将会加快蛋白质的周转率,因此患者容易出现低蛋白血症,对肺部等重要器官造成严重影响。
而肠外营养支持治疗能够在不刺激胰腺分泌的前提下提供合作机体所需的营养物质,并缩短患者病程。
但是,一旦肠外营养支持治疗实施时间稍长,就会出现导管感染等风险,甚至引发胰腺坏死组织出现继发性感染。
而生长抑素的使用则能够对胰酶分泌产生显著的抑制作用,并降低胰管压力,增强肝部网状内皮系统的毒素清除能力,降低毒素对肝细胞、胰腺细胞以及胃黏膜的损
害,使患者的预后更佳。
综上所述,在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治疗过程中,生长抑素干预和肠外营养支持治疗能够显著改善患者机体的营养状况,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几率,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刘龙飞,肖帅,李峰,等.重症急性胰腺炎病人不同时机早期肠内营养治疗效果研究[J].肠外与肠内营养,2011,18(05):263-265.
[2]孙立群,李维勤,耿艳霞,等.妊娠末期重症急性胰腺炎病人血脂代谢的特点和特殊营养支持治疗[J].肠外与肠内营养,2011,
18(02):68-70,74.
[3]陈明,李涛,曾贵利,等.渐进性联合营养支持治疗在重症急性胰腺炎中的作用[J].重庆医学,2014,39(06):672-674.
[4]李勇,卢绮萍,刘升辉,等.谷氨酰胺强化营养支持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疗效的Meta分析[J].中华消化外科杂志,2014,13(07): 525-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