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学校实验室设备管理制度
- 格式:docx
- 大小:12.16 KB
- 文档页数:4
中学学校实验室设备管理制度
1. 引言
实验室是中学教学和科学研究的重要场所,在实验教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了保障实验室设备的安全和合理使用,制定中学学校实验室设备管理制度是必要的。本制度旨在规范中学实验室设备的管理、使用和维护,确保实验室设备的长期稳定运行和有效使用。
2. 设备管理流程
2.1 设备采购与验收
2.1.1 设备采购
• 学校实验室设备的采购需经过专门设立的采购委员会负责。采购委员会由实验室负责人、教务处负责人和学校行政人员组成。
• 采购委员会负责制定设备采购计划,并遵循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依法招标和采购。
• 设备采购需经过多方比较和评估,选择性价比高、质量可靠的设备品牌和供应商。
2.1.2 设备验收
• 设备到货后,应由验收委员会进行验收。验收委员会由实验室负责人、教师代表和行政人员组成。
• 验收委员会应按照设备采购合同和规定的标准进行验收,确保设备的数量、型号、性能等与合同一致。
• 验收不合格的设备应及时办理退货手续,并要求供应商进行更换或维修。 2.2 设备登记与标识
2.2.1 设备登记
• 实验室应建立设备登记台账,记录所有设备的基本信息,包括设备名称、型号、生产厂商、购买日期、购买价格、使用状况等。
• 设备登记台账应及时更新,并进行定期盘点,确保设备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2.2.2 设备标识
• 每件设备应贴有标识牌,标明设备名称、型号、序列号和购买日期等信息。
• 设备的标识牌应牢固可靠,不易脱落或磨损,以方便查找和识别设备。
2.3 设备借用和归还
2.3.1 设备借用
• 学生或教师需要借用实验室设备时,应提前向实验室负责人或指定的管理员提出申请。
• 借用申请应包括借用设备的名称、数量、借用日期和借用原因等。
• 实验室负责人或管理员应根据设备的使用情况和优先级,审批借用申请。
2.3.2 设备归还
• 设备借用期限到期或完成使用后,借用人应及时归还设备。
• 归还的设备应经过检查,确保设备完好无损。
• 如发现设备有损坏或故障,借用人应立即向实验室负责人报告并负责修复或赔偿。 2.4 设备维护与保养
2.4.1 日常维护
• 实验室负责人应组织教师和实验室人员定期对设备进行检修和保养。
• 检修和保养的内容包括设备的清洁、校准、润滑、防尘等,以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延长使用寿命。
2.4.2 维修管理
• 设备出现故障时,应立即通知实验室负责人进行维修申请。
• 维修申请应包括故障描述、设备名称、型号和故障发生时间等。
• 实验室负责人应及时派遣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维修,并记录维修过程和结果。
2.5 设备报废和淘汰
2.5.1 设备报废
• 设备达到使用年限或故障无法修复时,应报废设备并进行相应的处置。
• 报废设备应进行满足环保要求的处理,严禁随意丢弃或私自处理。
2.5.2 设备淘汰
• 当新设备更新替代旧设备时,应进行设备淘汰。
• 设备淘汰应进行认真审核和评估,确保新设备在技术功能和经济效益上具有明显优势。 3. 相关责任与制度执行
3.1 责任分工
• 实验室负责人负责实验室设备的管理、维护和使用。
• 教师应负责设备的日常使用和保管,确保设备安全和正常运行。
3.2 制度执行
• 实验室设备管理制度的执行由学校领导和相关部门监督。
• 实验室负责人应定期向学校领导和相关部门报告实验室设备的使用情况和管理措施。
• 学校领导和相关部门应定期检查实验室设备的管理和使用情况,并提出改进建议和要求。
4. 总结
中学学校实验室设备管理制度的制定和执行对于保障实验教学和科学研究的顺利进行至关重要。通过建立规范的设备管理流程和相应责任制,能够有效地提高实验室设备的利用率和使用寿命,确保设备的安全和稳定运行。同时,制度执行的监督和检查能够及时纠正不规范的行为,推动实验室设备管理工作的不断改进和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