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三课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教案 新人教版.doc
- 格式:doc
- 大小:53.50 KB
- 文档页数:5
2019-2020学年九年级历史下册第3课“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教案新人教版[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引导学生掌握主宰巴黎和会的三巨头、《凡尔赛和约》的签订和内容、凡尔赛体系的构成和作用。
国际联盟的建立、华盛顿会议的背景。
《九国公约》的签订、主要内容和作用。
能力目标:1.通过揭示美、英、法等国在巴黎和会上为重新瓜分世界而相互争夺的情况,培养学生从经济实力和军事实力地位分析帝国主义外交政策的能力。
2.通过对凡尔赛体系不牢固的分析,培养学生综合辨证分析问题的能力。
3.揭示美国在《九国公约》宣称的“尊重中国的独立和领土、主权的完整”的旗号下,向中国扩张的企图,培养学生透过社会现象来认识事物本质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1.使学生认识到《凡尔赛和约》是在牺牲战败国和弱小民族利益的基础上签订的掠夺性条约。
凡尔赛体系不可能消除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因此不可能长期维持下去。
2.华盛顿会议确立了帝国主义国家在东亚、太平洋地区的统治秩序。
美国通过这次会议扩大了自己的势力。
3.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建立说明强权外交的后盾是综合国力的竞争。
[设计思路]教材重点和难点的处理重点:①《凡尔赛和约》。
通过屏幕展示《凡尔赛和约》内容的表格,教师讲解分析,引导学生理解《凡尔赛和约》孕育了战胜国与战败国的矛盾。
②《九国公约》。
由学生课前先阅读课文《九国公约》的内容,快速抢答后,教师再提问美国为什么是华盛顿会议最大的受益者?从而使学生认识到《九国公约》使中国回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美国凭借其强大的经济势力扩大了侵略势力。
由学生自己突破重点。
难点:如何正确理解凡尔赛体系是不可能长期维持下去的。
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战胜国、战败国、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对凡尔赛体系建立的新秩序会产生怎样的反应,组织学生小组讨论,解决难点。
[教法和学法]教法:电教法、导学与谈话、愉快教学法学法:阅读、表演、比较、讨论、探究[教学准备]教师活动:①学情分析:主要分析学生的特长、兴趣爱好、语言表达、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中国书法艺术说课教案今天我要说课的题目是中国书法艺术,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方法、教学过程、课堂评价四个方面对这堂课进行设计。
一、教材分析:本节课讲的是中国书法艺术主要是为了提高学生对书法基础知识的掌握,让学生开始对书法的入门学习有一定了解。
书法作为中国特有的一门线条艺术,在书写中与笔、墨、纸、砚相得益彰,是中国人民勤劳智慧的结晶,是举世公认的艺术奇葩。
早在5000年以前的甲骨文就初露端倪,书法从文字产生到形成文字的书写体系,几经变革创造了多种体式的书写艺术。
1、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书法的发展史概况和特点及书法的总体情况,通过分析代表作品,获得如何欣赏书法作品的知识,并能作简单的书法练习。
2、教学重点与难点:(一)教学重点了解中国书法的基础知识,掌握其基本特点,进行大量的书法练习。
(二)教学难点:如何感受、认识书法作品中的线条美、结构美、气韵美。
3、教具准备:粉笔,钢笔,书写纸等。
4、课时:一课时二、教学方法:要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有所收获,并达到一定的教学目标,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将采用欣赏法、讲授法、练习法来设计本节课。
(1)欣赏法:通过幻灯片让学生欣赏大量优秀的书法作品,使学生对书法产生浓厚的兴趣。
(2)讲授法:讲解书法文字的发展简史,和形式特征,让学生对书法作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通过对书法理论的了解,更深刻的认识书法,从而为以后的书法练习作重要铺垫!(3)练习法:为了使学生充分了解、认识书法名家名作的书法功底和技巧,请学生进行局部临摹练习。
三、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让学生准备好上课用的工具,如钢笔,书与纸等;做好上课准备,以便在以下的教学过程中有一个良好的学习气氛。
(二)引入新课,通过对上节课所学知识的总结,让学生认识到学习书法的意义和重要性!(三)讲授新课1、在讲授新课之前,通过大量幻灯片让学生欣赏一些优秀的书法作品,使学生对书法产生浓厚的兴趣。
2、讲解书法文字的发展简史和形式特征,让学生对书法作品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通过对书法理论的了解,更深刻的认识书法,从而为以后的书法练习作重要铺垫!A书法文字发展简史:①古文字系统甲古文——钟鼎文——篆书早在5000年以前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就在龟甲、兽骨上刻出了许多用于记载占卜、天文历法、医术的原始文字“甲骨文”;到了夏商周时期,由于生产力的发展,人们掌握了金属的治炼技术,便在金属器皿上铸上当时的一些天文,历法等情况,这就是“钟鼎文”(又名金文);秦统一全国以后为了方便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流,便将各国纷杂的文字统一为“秦篆”,为了有别于以前的大篆又称小篆。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教材分析】本课讲述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新的国际关系格局的形成,帝国主义围绕宰割战败国、掠夺弱小国家、争夺世界霸权和殖民地先后召开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签署了一系列国际条约,确立了战后帝国主义世界范围的统治新秩序,即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这一体系暂时调整了帝国主义大国之间的关系,形成战后相对稳定的国际关系格局,为战后帝国主义国家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提供了相对稳定的国际环境。
但巴黎和会与华盛顿会议体现出战胜国之间、战胜国与战败国、帝国主义与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之间的矛盾,这些矛盾反映了帝国主义侵略与掠夺的本质,随着帝国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的加剧,这些矛盾必然会激化而导致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崩溃,新的世界大战不可避免。
【知识梳理】一、战后的新秩序1、巴黎和会①时间:1919年1月-1919年6月②目的:为了缔结和约,对战后的世界做出重新安排③操纵国:英国、法国、美国④实质:是战胜的帝国主义国家重新分割世界的分赃会议⑤结果:签定对德和约即《凡尔赛和约》2、确立凡尔赛体系①、构成:《凡尔赛和约》对奥和约、对土和约、对匈和约、对保和约。
②、影响/作用:确立了帝国主义列强在欧洲、西亚和非洲的统治秩序3、国际联盟①成立:1920年②总部:日内瓦万国宫③操纵国:英、法④实质:是战后帝国主义维护资本主义世界秩序的工具二、对亚太地区的安排1、华盛顿会议:使中国又恢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共同支持的局面①、时间:1921-1922年②、目的:协调列强在亚太地区的利益(尤其是美、日关系)③、操纵国:美、英、日④、结果:签订《四国条约》、《五国条约》、《九国公约》。
其中《九国公约》:打破了一战间日本独霸中国的局面,为美国在中国扩张的创造条件。
2、确立华盛顿体系①构成:《四国条约》、《五国条约》、《九国公约②影响:确立了帝国主义列强在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统治秩序三、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评价: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构成了一战后世界国际关系的新格局,它暂时调整了帝国主义在欧洲、非洲、西亚、东亚、太平洋地区的统治秩序,但不可能消除帝国主义国家之间固有的矛盾,还加深了战胜国与战败国之间的矛盾,随着帝国主义国家力量对比的消长和矛盾的加剧一场新的帝国主义战争不可避免。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xx市实验学校课题:第3课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累计课时:4-5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通过本课学习,了解《凡尔赛和约》、《九国公约》的基本内容。
2、了解巴黎和会、华盛顿会议召开的背景,结合会议签署的条约,认识这两次会议的实质。
3、分析巴黎和会、华盛顿会议的影响,正确评价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培养通过现象看本质和辨证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
4、揭示美国在《九国公约》宣称的“尊重中国的独立和领土、主权的完整”的旗号下,向中国扩张的企图,培养学生透过社会现象来认识事物本质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1、结合巴黎和会、华盛顿会议有关史实,设计探究性问题,开展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分析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形成、实质和影响,提高探究史实和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
2、通过引导和点拨,揭示重要史实的隐性联系,培养用联系、辨证的方法考察历史事件的能力,构建知识结构,把握历史发展线索,加深对历史本质的认识,培养综合素质。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认识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帝国主义国家为争夺世界霸权,瓜分殖民地而召开的重新分割世界的分赃会议。
2、凡尔赛和约》是在牺牲弱小民族利益的基础上,宰割战败国的掠夺条约。
《九国公约》使中国“回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为美国在中国的扩张提供方便。
帝国主义的侵略和扩张是战争的根源。
3、通过《凡尔赛和约》和《九国公约》的有关内容,认识帝国主义时代的外交是实力外交。
“弱国无外交”,“落后就要挨打”,牢记历史耻辱,自觉培养民族忧患意识,为实现富国强兵、维护民族独立而奋发图强,绝不能让悲剧再次重演。
【教学重点】掌握《凡尔赛和约》和《九国公约》的内容,认识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的实质和影响。
【教学难点】理解凡尔赛—华盛顿体系这一重要历史概念,分析和评价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实质和影响,认识帝国主义的侵略与掠夺的本质。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知道巴黎和会:华盛顿会议及《凡尔赛和约》、《九国公约》的内容;②理解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的分赃性;③通过两次会议对中国主权的损害和侵犯,认识到“弱国无外交”,“发展才是硬道理”的历史规律。
2.过程与方法①通过学生阅读文献,分析历史图片等方式,引导学生认识并体验第一次世界大战后错综复杂的国际关系。
②通过历史叙述,不断得出看似悖论的结论,以促进学生进行深层次和多角度的思考。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使学生认识到《凡尔赛和约》是在牺牲战败国和弱小民族利益的基础上签订的掠夺性条约。
凡尔赛体系不可能消除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因此不可能长期维持下去。
【教学重点】①《凡尔赛和约》②华盛顿会议签订的主要条约【教学难点】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评价【教学方法】合作、探究、交流【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相关视频【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上册书中我们学习了人类在20世纪初经历的一次空前的浩劫──第一次世界大战,这次战争共造成伤亡人数3000万,直接战费损失1805亿,间接1516.1亿。
战争结束了,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是否也随之烟消云散了呢?为了结束厮杀,共谋对策,一场会议上、谈判桌前的唇枪舌战开幕了。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二、新课学习(一)战后的“新秩序”1.本节内容>>>PPT播放《巴黎和会》视频资料(1)提问:巴黎和会在怎样的背景下召开的?答:一战改变了帝国主义国家间的力量对比,战后的世界需要重新分配。
1919年6月28日,《凡尔赛和约》签订。
>>>PPT播放巴黎和会三巨头图片(英国首相劳合•乔治:保留德国,牵制法国,制约苏俄,保持和加强海上霸主地位。
法国总理克里孟梭:雪耻,收复失地,削弱和肢解德国。
美国总统威尔逊:维护德国,抗衡英法,对付苏俄,建立国联,逐步统治世界)(2)《凡尔赛和约》>>>PPT播放如下表格>>>PPT展示凡尔赛和约签字(3)凡尔赛体系由对德《凡尔赛和约》和奥、保、匈、土和约建立思考:凡尔赛体系对于战后格局起到了怎样的作用?答:凡尔赛体系在欧洲、西亚和非洲建立了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的新秩序(>>>PPT展示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的欧洲地图)(4)中国是“一战”的战胜国,中国北洋政府派出的四位代表,提出收回曾被德国占领的山东省及特权。
新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3课《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新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三课《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主要讲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国际社会为维护和平与稳定,通过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建立的的国际关系新秩序。
本课重点介绍凡尔赛体系、华盛顿体系的内容及其影响。
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国际格局的演变,认识和平与发展是时代的主题。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但对于国际格局的演变、大国争霸的认识尚浅。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去思考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凡尔赛体系和华盛顿体系的建立过程、内容及其影响;认识国际格局的演变。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和平、维护世界和平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凡尔赛体系和华盛顿体系的内容及其影响。
2.难点:国际格局的演变,学生对历史事件的认识和分析。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历史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历史事件。
2.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自主探究,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合作学习法:分组讨论,发挥团队协作精神,提高学习效果。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充分了解教材内容,梳理教学思路,设计教学活动。
2.学生准备:预习教材,了解课程内容,准备相关问题。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巴黎和会、华盛顿会议的图片,引导学生回顾历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简要介绍凡尔赛体系和华盛顿体系的建立过程、内容,让学生对两个体系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3.操练(15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凡尔赛体系和华盛顿体系的影响,引导学生从微观层面去思考问题。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4.巩固(5分钟)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凡尔赛体系和华盛顿体系的理解。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世界课题第3课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世界课型新课授课时间11月教案号15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巴黎和会的召开;凡尔赛和约和凡尔赛体系;国际联盟;华盛顿会议的召开及主要内容;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通过讲解帝国主义列强在巴黎和会上争夺霸权的表现,培养学生依据经济和军事实力来分析帝国主义外交政策动向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本着“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客观地叙述苏联建设社会主义的历程,同时实事求是地总结其成就与失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讲述使学生认识:①巴黎和会是战胜国集团重新分割世界的分赃会议,它和华盛顿会议形成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是帝国主义列强暂时妥协的结果,不能维护世界和平。
②国际联盟是帝国主义维护战后世界统治秩序的工具。
教学重点①《凡尔赛和约》。
②《九国公约》。
教学难点“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矛盾课时安排 1课时教具多媒体预设教学方法学案导学,合作探究教学环节教学内容预设目标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课堂生成1导入新课组织学生学习和探究新课温故知新与学生共同回顾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性质和结果一、战后的“新秩序”(板书)巴黎和会:背景:时间:1919年-1920年参加国:27个主宰国:英法美三巨头:劳合乔治、克里孟梭、威尔逊内容:签订《凡尔赛合约》影响:实质:重新分割世界的分赃会议。
帮助学生在上节课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性质和结果,为理解战胜国集团建立起对世界统治的新秩序的性质打下基础。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讲解帝国主义列强在巴黎和会上争夺霸权的表现,培养学生依据经济和军事实力来分析帝国主义外交政策动向的能力。
培养学生观察图片解读图片的能力教师提问提问: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性质和结果如何?这一结果说明了什么?说明战胜国集团企图根据变化了的各国实力对比关系重新分割世界,他们召开了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建立起对世界统治的新秩序。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Ⅰ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召开的时间、地点、主要内容;凡尔赛和华盛顿体系的含义;国际联盟成立时间、使命及其作用。
(2)理解:两次和会召开的背景及其对国际格局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1)通过学生阅读文献,分析历史图片等方式,引导学生认识并体验第一次世界大战后错综复杂的国际关系。
(2)通过历史叙述,不断得出看似悖论的结论,以促进学生进行深层次和多角度的思考。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当事人言行的描述和分析,引导学生体验并思考——战后人们对“和平”与“公理”的期待与追求,对“强权”与“战争”的憎恶与抵制。
Ⅱ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凡尔赛和华盛顿会议召开的背景及其对国际格局的影响。
难点: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中所包涵的战后人们对世界的期待与隐忧。
Ⅲ教学技术与教学资源多媒体技术;《大国的博弈》、《镜厅》、《现代世界史——1870年起》、《大国崛起•德国》、《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国际关系》中的有关资料。
Ⅳ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呈现材料“暴风骤雨已经平息了,可是我们依旧惶惶不安,好像暴风雨又将来临一样……”“下一次世界大战的种子已经种下了。
”“这不是和平,是20年的休战!”设问:这20年间发生了什么?1919年又发生了什么?【讲述新课】:一、巴黎和会呈现一战后期威尔逊总统提出的“十四点计划”材料,并做简要描述,引导学生思考:这个“计划”为什么能够打动整个世界?当时人们的愿望能实现吗?(一)和会前:地点的争执材料:“我从来不想在他(克里孟梭)的首都举行和会……在中立国举行会更好,但这个老家伙哭哭啼啼,使我们不得不让步。
——劳合•乔治”思考:1、美英两国为什么希望在中立国而不是法国巴黎举行会议?2、克里孟梭为什么坚持在巴黎举行和会?3、你认为,美英两国让步的原因是什么?4、你认为美英的这一让步让出的仅仅是一个会议地点吗?(二)和会期间:1、对德国的制裁材料一:①“双方战争目的实际上是一样的。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世界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巴黎和会的召开;凡尔赛和约和凡尔赛体系;国际联盟;华盛顿会议的召开及主要内容;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通过讲解帝国主义列强在巴黎和会上争夺霸权的表现,培养学生依据经济和军事实力来分析帝国主义外交政策动向的能力。
引导学生本着“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客观地叙述苏联建设社会主义的历程,同时实事求是地总结其成就与失第1页共9页克里孟梭、帮助学生在上节课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性质和结果,为理解战胜国集团建立起对世界统治的新秩序的性质打下基础。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讲解帝国主义列强在巴黎和会上争夺霸权的表现,培养学生依据经济和军事实力来分析帝国主义外交政策动向的能力。
培养学生观察图片解读图片的能力教师提问提问: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性质和结果如何?这一结果说明了什么?说明战胜国集团企图根据变化了的各国实力对比关系重新分割世界,他们召开了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建立起对世界统治的新秩序。
由此导入新课。
课件演示导读提纲(引导学生探索、交流、讨论、练习)请学生看教材《巴黎和会“三巨头”》图和小字内容,了解各大国争霸图谋和矛盾,然后补充讲解:美国有位历史学家说:“凡尔赛和约的制定者……是在恨、贪、惧的气氛中集合于巴黎的。
他门怀恨敌人,贪婪殖民地和赔款,恐惧布尔什维主义。
”请学生阅读教材凡尔赛和约内容,概括成领土、军事、政治、赔款、殖民地5个方面,同学们对比教材战前与战后欧洲地图中德国疆域变动情况,学生回答学生读导读提纲学生探索、交流、讨论、练习看教材图片和小字学生阅读材料思考巴黎和会的目的是什么?学生读图识图第2页共9页为理解后面的德国希特勒利用民族主义、复仇主义等建立法西斯专政打基础通过本课讲述使学生认识:巴黎和会是战胜国集团重新分割世界的分赃会议,它和华盛顿会议形成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是帝国主义列强暂时妥协的结果,不能维护世界和平。
2019-2020学年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三课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教案新人教
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知道巴黎和会:华盛顿会议及《凡尔赛和约》、《九国公约》的内容;
②理解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的分赃性;
③通过两次会议对中国主权的损害和侵犯,认识到“弱国无外交”,“发展才是硬道理”的历史规律。
2.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学生阅读文献,分析历史图片等方式,引导学生认识并体验第一次世界大战后错综复杂的国际关系。
②通过历史叙述,不断得出看似悖论的结论,以促进学生进行深层次和多角度的思考。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使学生认识到《凡尔赛和约》是在牺牲战败国和弱小民族利益的基础上签订的掠夺性条约。
凡尔赛体系不可能消除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因此不可能长期维持下去。
【教学重点】
①《凡尔赛和约》
②华盛顿会议签订的主要条约
【教学难点】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评价
【教学方法】
合作、探究、交流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相关视频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上册书中我们学习了人类在20世纪初经历的一次空前的浩劫──第一次世界大战,这次战争共造成伤亡人数3000万,直接战费损失1805亿,间接1516.1亿。
战争结束了,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是否也随之烟消云散了呢?为了结束厮杀,共谋对策,一场会议上、谈判桌前的唇枪舌战开幕了。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二、新课学习
(一)战后的“新秩序”
1.本节内容
>>>PPT播放《巴黎和会》视频资料
(1)提问:巴黎和会在怎样的背景下召开的?
答:一战改变了帝国主义国家间的力量对比,战后的世界需要重新分配。
1919年6月28日,《凡尔赛和约》签订。
>>>PPT播放巴黎和会三巨头图片
(英国首相劳合•乔治:保留德国,牵制法国,制约苏俄,保持和加强海上霸主地位。
法国总理克里孟梭:雪耻,收复失地,削弱和肢解德国。
美国总统威尔逊:维护德国,抗衡英法,对付苏俄,建立国联,逐步统治世界)
(2)《凡尔赛和约》
>>>PPT播放如下表格
>>>PPT展示凡尔赛和约签字
(3)凡尔赛体系由对德《凡尔赛和约》和奥、保、匈、土和约建立
思考:凡尔赛体系对于战后格局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答:凡尔赛体系在欧洲、西亚和非洲建立了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的新秩序
(>>>PPT展示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的欧洲地图)
(4)中国是“一战”的战胜国,中国北洋政府派出的四位代表,提出收回曾被德国占领的山东省及特权。
(PPT展示顾维钧头像)
列强却将德国在山东的权利全部转给日本,作为日本参加战争的回报。
巴黎和会具有明显的大国强权政治色彩。
思考:巴黎和会中《凡尔赛和约》的签订对中国造成了怎样的影响?
答:侵犯了中国的主权,遭到中国人民的强烈反抗,引发了中国的五四爱国运动。
(5)国际联盟
成立:1920年
宗旨:促进国际合作,维护和平与安全
实质:帝国主义列强维护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秩序的工具
结果:英法操纵,美国没有参加
思考:我们应该如何看待国际联盟?是否和联合国是一个组织?
答:国际联盟标榜“促进国际合作,保证国际和平与安全”,实则被英法操纵,是帝国主义对战后殖民地进行再分割的工具。
国联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建立的一个国际性的机构1920年1月成立1946年4月解散,联合国: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建立的一个国际性的机构1947年10月成立至今两者不同
2.想一想:法国元帅福煦说:这不是和平,这是20年的休战。
列宁指出:靠《凡尔赛和约》来维持的整个国际体系、国际秩序是建立在火山口上的。
问:他们为什么这么说?
答:因为依靠《凡尔赛合约》所建立的一战后帝国主义的秩序是极不稳固的,它不仅没有消除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而且还加深了战胜国与战败国之间的矛盾,埋下了新世界大战的祸根。
(二)对亚太地区的“安排”
1.本节内容
(PPT展示九国代表合照图片)
(1)提问:华盛顿会议召开的目的?关于中国问题达成了什么条约?
答:协调帝国主义国家在远东、太平洋地区的关系。
《九国条约》
(2)《九国公约》的影响:
①对日本: 打破了一战中日本独霸中国的局面。
②对美国: 为美国在中国的扩张提供了方便。
③对中国: 表面上声称“尊重中国主权、独立与领土的完整”,实际上为列强共同瓜分中国提供了方便。
《九国公约》的实质:为列强共同瓜分中国提供了方便
思考:华盛顿会议上获利最大的哪个国家?受到限制的是哪个国家?受害最深的是哪个国家?
答:华盛顿会议上,获利最多的是美国;受限制最厉害的是日本;受害最重的是中国。
(3)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形成
巴黎和会签署的《凡尔赛合约》和《对奥匈保土合约》构成“凡尔赛体系”,华盛顿会议签署的《九国公约》《五国公约》和《四国公约》构成“华盛顿体系”,两者合称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2.想一想: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实质是什么?如何评价它?
实质:是一战后形成的新的统治秩序,是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维护战胜国利益,维持战后和平的新体系。
评价: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建立了战后帝国主义的世界和平秩序,但这个秩序是极不巩固的。
因为它不仅没有消除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而且还加深了战败国与战胜国之间的矛盾,因此不可能长期存在下去。
(三)合作探究
师:顾维均在巴黎和会上慷慨陈词,据理力争,但外交努力还是失败了!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说明什么?!给你什么样的启示?
生:.......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
师:弱国无外交,外交是综合国力的较量,我们应该大力发展经济,坚持改革开放,以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
(最后PPT展示胡耀邦书写的振兴中华四字)
三、课堂总结
通过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建立过程,我们看到了:强权外交的后盾是综合国力的竞争,英、法、美由于综合国力较强,所以他们成为巴黎和会的操纵国,美国成为华盛顿会议最大的受益者,而中国在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上所受的凌辱,是由于当时落后的局面造成的,我们今天不想使历史悲剧重演,在国际上立足,我们目前唯一能做到的就是发奋图强、努力学习!
四、课堂练习
1.一位参加某国际和会的代表说:“我们初来巴黎时,对即将建立的新秩序满怀信心;离开时,则已觉悟,新秩序不过是比旧秩序更加纠缠不清。
”他指的“新秩序”是( A )A.凡尔赛体系 B.华盛顿体系
C.雅尔塔体系 D.“一超多强”格局
D.对付美国的“冷战”
2.华盛顿会议主要讨论远东及太平洋问题,其核心是( C )
A.朝鲜问题
B.日本问题
C.中国问题
D.太平洋岛屿问题
3.没有参加1919年巴黎和会的国家是:( B )
A.法国
B.俄国
C.英国
D.美国
4.巴黎和会是帝国主义的一次分赃会议,下列最能体现这一性质的是( B )
A.军备问题
B.殖民地问题
C.德国边界问题
D.奥地利独立问题
5.材料:一个关于“巴黎和会”的课本剧中设计了五个国家的代表说的话:①我有的是钱,你们都听我的。
②借给我钱可以,想当老大你还嫩了点儿! ③应该把那条腿也打断,叫他永远也爬不起来!
④等老子伤好了再跟你们算账! ⑤老兄,你占的便宜够多了,悠着点儿吧。
问题:材料中的前四句话依次是哪四个国家的代表说的? 第五句话很可能发生在哪几个国家的代表进行交谈的过程中? 反映了巴黎和会上存在着哪些矛盾?
答案:前四句话依次是美、英、法、德的代表说的。
美、英、法三国代表之间的交谈中(回答美英之间、英法之间、美法之间亦可)。
反映了战胜国之间的矛盾和战胜国与战败国之间的矛盾。
五、作业布置
1.背诵本课知识点
2.做练习册
【板书设计】
第3课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一、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
1、巴黎和会与华盛顿会议的召开
2、《凡尔赛和约》与《九国公约》
二、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教学反思】
本课知识点较多,授课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对基本史实的阅读和了解;同时在分组讨论时应当考虑到不同学生之间能力的差异,对能力较弱的学生要多加指导,培养其学习的兴趣,养成好的学习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