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段直线和射线导学案模式 (2)
- 格式:doc
- 大小:39.00 KB
- 文档页数:2
《4.1线段、射线和直线》导学案主备人:李玲卢晓青审核人:李玲卢晓青班级姓名学习目标:在现实情境中了解线段、射线、直线等简单的平面图形;通过操作活动,理解两点确定一条直线等事实,积累操作活动经验。
能力目标:让学生经历观察、思考、讨论、操作的过程,培养学生抽象化、符号化的数学思维能力,建立从数学中欣赏美,用数学创造美的思想观念。
教学重点:线段、射线、直线的符号表示方法。
教学难点:用“两点确定一条直线”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能区别不同几何语句的含义。
教学方法:引导发现、尝试指导以及学生的互动合作相结合。
一、知识链接:想一想:交流小学学过的线段、射线和直线的有关知识。
绷紧的琴弦、人行横道线都可以近似地看做。
线段有端点。
将线段向一个方向无限延长就形成了。
射线有端点。
将线段向两个方向无限延长就形成了。
直线端点。
二、自主学习:图形的表示法(1)如何表示不同的线段呢? D①用表示两个端点的大写字母表示:记为线段AB(或BA)、线段CD(或DC)②用一个小写字母表示:如记为线段a 、线段b(2)如何表示射线呢? A E 射线AE(注意:不能记为射线EA)(3)直线又该怎样表示?直线 AB(或BA)三、合作探究1.画一画:①经过一个已知点画直线,可以画多少条?.A②经过两个已知点画直线,可以画多少条?A . .B2.做一做3.想一想:由此得出什么结论?结论: .4.做一做:木匠师傅锯木料时,一般先在木板上画出两个点,然后过这两点能弹出一条笔直的墨线,而且只能弹出一条这样的墨线,这是为什么?四、展示小结:(1)本节课你掌握了几个几何概念?(2)直线、射线和线段三者之间的关系是什么?(3)学生小结后整理填表:《4.1线段、射线和直线》课堂训练单设计者:李玲 班级 姓名1.画一画:①经过一个已知点画直线,可以画多少条? .A ②经过两个已知点画直线,可以画多少条?A . .B 2.做一做3.想一想:由此得出什么结论?结论: .4.做一做:木匠师傅锯木料时,一般先在木板上画出两个点,然后过这两点能弹出一条笔直的墨线,而且只能弹出一条这样的墨线,这是为什么?小结:(1)本节课你掌握了几个几何概念? 。
《线段、射线、直线》导学案学习目标:1、在现实情景中理解线段、射线、直线等简单的平面图形,感觉图形世界的丰富多彩;2、掌握线段、射线、直线的表示方法,以及它们的区别和联系;3、通过操作活动,了解两点确定一条直线的事实,积累操作活动经验。
4、通过识图、辨析、猜想验证的探究活动,发展几何意识,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重难点:正确表示线段、射线、直线。
教具准备:三角板、直尺、手电筒。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怎样把树载成一排?二、合作探究:活动一:得出概念1、观察课本P135图片,说出它们的不同,从而得出线段、射线、直线的直观印象。
2、出示手电筒,关闭时类似线段;点亮时可以看成射线;若两边都有灯泡,点亮时给我们直线的印象。
3、规范它们的画法,并给出线段、射线、直线的概念。
4、请同学们在教室里面找一找,哪些物体可以近似的看成线段的?5、生活中线段的形象很多,有哪些现象可以近似的看成射线、直线呢?小组内交流,各举一个例子。
通过以上活动,大家对线段、射线、直线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那你们能否比较线段、射线、直线,找出它们的不同点?(1)延伸性、(2)端点个数;强调:线段有两个端点,射线只有一个,而直线没有端点;活动二:表示方法(几何中用一个大写英文字母表示点)根据它们各自的特点,想一想,线段、射线、直线分别应该怎样表示?各有几种表示方法?1.线段有两种表示方法:线段AB或线段BA,也可以记作线段a;2.射线只有一种表示方法:射线OM;表示射线相同时,应满足什么条件?强调:表示射线时,要特别注意它的端点,端点字母一定要在前面。
3直线有两种表示方法:直线AB或直线BA,也可以记作直线l.例题:指出下图中线段、射线、直线分别有多少条?分别读出它们。
O M NP137页习题1,如图,请用两种方式表示图中的两条直线;(变式题)(1)图中有哪几条线段?(2)图中以O为端点的射线有几条?是读出其中的两条。
(3)图中有多少条射线?你能读出其中几条?n O mA B活动三:直线的性质我们已经认识了线段、射线、直线,现在大家用作图工具,按老师的要求画图。
6.2 线段、射线和直线导学案知识目标:1、进一步认识线段、射线和直线的概念;2、会用字母表示线段、射线和直线;3、理解“经过两点有一条而且只有一条直线”;4、会用直尺画经过两个已知点的直线;能力目标:在现实情境中理解直线的意义和性质,通过操作活动,理解线段的性质和射线的性质,初步培养简单的判断和辨别能力;情感目标:通过提问、讨论。
动手操作等多种教学活动,树立自信、自强感,由此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加学好数学的信心;重点:线段、射线和直线的概念和表示法;难点:射线的表示法以及两点确定一条直线的实际应用;一、课前预习1.请画一条线段、射线和直线。
2. 经过一点的直线有 条;经过两点的直线有条,并且只有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点最多可画 条直线。
3. 笔直的窗帘轨,至少需要 个钉子才能将它固定,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 观察如图,指出图形中有多少条线段,请用字母表示出来。
二、课内导学(一)、请你把左边对图形的描述和右边相应的图形用线连起来: 以A 为端点,经过点B 的射线 连结A ,B 两点的线段经过A ,B 两点的直线思考:你能说说线段、射线和直线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吗? ①线段、射线和直线之间的联系:a(二)、线段、射线、直线的表示(1)你知道数学中的点怎样表示吗? . (2)如何表示下面两条不同的线段呢?(2)如何表示射线呢? (3)直线又该怎样表示?做一做:1. 用两种方式表示图中的两条直线.2.已知点O 、Q 、P (如图).画线段QP ,射线OP ,射线OQ ,直线QP ,直线OP .3、如图,已知A 、B 、C 是直线 上的三个点,则图中共有________条射线. l 想一想:射线AB 和射线BC 是同一条射线吗? ( )射线BA 和射线BC 是同一条射线吗? ( ) 射线AB 和射线AC 是同一条射线吗? ( )4、1)已知点O 、P 、Q (如图),画线段PQ 、射线OP 和直线OQ 2)上图中有几条线段?它们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写出上图中以O 为端点的各条射线。
第四章基本平面图形1.线段、射线、直线一、教学目标如下:1.在现实情境中了解线段、射线、直线的描述性定义和表示方法,理解直线的性质,充分感受生活中所蕴含的丰富多彩的几何图形.(知识与技能)2.通过识图、辨析、观察、猜测、验证等数学探究过程,发展几何意识、合情推理和探究意识.(过程与方法)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展类比、联想、猜想等思维能力,培养解决问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情感与态度)二、教学过程设计第一环节创设情景,引入新课内容:1.老师用多媒体展示一组生活中的图片,有绷紧的琴弦、筷子图、手电光束、城市夜景射灯图,笔直铁轨、延伸的公路等,让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能从中找出我们所熟知的几何图形吗?(图片来自教材或全景网站) 2.学生自由发言.3.教师点明课题.(板书课题:线段、射线、直线) 第二环节 师生互动,学习新知 内容:1.讲明线段、射线、直线的描述性概念,并指明端点.2.学生讨论交流:(1)生活中,有哪些物体可以近似的看作线段、射线、直线? (2)线段、射线、直线的区别和联系.(教师用多媒体演示)3.教师借助图形,讲明线段、射线、直线的表示方法.4.教师利用表格,帮助学生辨析线段、射线、直线之间的区别与联系.第三环节 巩固练习,深化概念 内容:1.请表示出下图中的线段、射线、和直线:2.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1)直线、射线、线段都有两个端点; ( ) (2)直线和射线可以延伸,线段不能延伸; ( ) 请观察图形作出判断:(3)直线AB 和直线AC 表示的不是同一条直线; ( ) (4)线段BC 和线段CB 表示的是同一条线段; ( ) (5)射线AC 和射线CA 表示的是同一条射线. ( )3.比一比看谁画的好.已知平面上四个点A 、B 、C 、D ,读下列语句,并画出相应的图形:(1)画线段AC ; (2)画直线AB ;(3)画射线AD 、DC 、CB.第四环节 动手操作,探索新知 内容:1.动手操作:(1)过一点O 可以画几条直线?(2)过两点A 、B 可以画几条直线?2.归纳:(1)经过一点有无数条直线;(2)经过两点有一条直线,并且只有一条直线.教师应鼓励学生自己描述从实际动手操作中得到的结论. 3.应用:(1)教师拿出一根木条和几颗钉子和相关工具,要求用尽可能少的钉子把木条固定在木板上,问至少要几颗?(2)建筑工人在砌墙时,为了使每行砖在同一水平线上,经常在两个墙角分别立一根标志杆,在两根标志杆的同一高度处拉一根绳,沿这根绳就可以砌出直的墙.你能说出其中的道理吗?(3)植树时,怎么样才能使所种的树在同一条直线上? 第五环节 思维拓展,知识升华 内容:AC1.三条直线两两相交,有多少个交点?四条支线两两相交呢?n条直线呢?2.中国地域辽阔,有很多纵横交错的铁路线.其中某条线路上有重庆—宜昌—武汉—上海四站,已知每两站之间的票价不同(两站之间往返票价相同),请问有多少种票价?第六环节归纳小结,布置作业1.请学生说出这节课自己的收获.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畅言所学所获所感.2.美图欣赏(书上p136),教师用计算机演示形成过程.3.布置作业.。
永和学校六年级数学主备人王海涛王杨审阅人使用时间班级姓名9.2 直线、射线、线段导学案第2课时【学习目标】(2分钟)1.掌握比较线段长短的方法2.掌握线段中点的形与数量的关系3.掌握线段的性质及理解两点的距离的概念【学习重难点】重点:1.线段中点的意义及表示 2.线段的性质及线段长度的比较难点:利用线段的和差倍分求线段的长度【自主学习】(8分钟)学法指导:通过阅读课本P90最后两行至P93,学习新知,然后回答下列问题知识点1:线段长短的比较方法方法1 方法2 。
知识点2:线段的和、差、倍、分例1.如图,如何利用线段的和差表示线段AC。
解:AC=AB+BC或AC=AD-CD思考:借助上图,利用线段的和差关系表示线段BD;AC-AB表示哪条线段?AC+CD 表示哪条线段?知识链接:如图,点M把线段AB分成相等的两条线段AM与MB,点M叫做线段AB的中点。
结合图形,写出中点的三种表示方法(1)(2)(3)例2.如图,已知点C在线段AB上,线段AC=6cm、BC=4cm,点M、N分别是AC、BC的中点。
求线段MN的长度。
知识延伸:类似地,线段的三等分点、四等分点如何表示?画出图形并写出它们的表示方法。
反馈交流:交流自主学习成果,教师适时点拨(4分钟)合作探究(7分钟)学法指导:灵活训练,寻找规律,小组合作研究,解答下列问题.知识点3:作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用直尺和圆规作为画图工具)例3.如图,已知线段a和b,画一条线段,使它等于2a-b.解:作法:1.用直尺画一条射线OA2.以O为圆心,在射线OA上截取OB=a,A B C DMA BM C N B解:∵M是AC的中点∴MC=12=12×=∵N是BC的中点∴NC=12=12×=∵MN= +∴MN=ab永和学校六年级数学主备人王海涛王杨审阅人使用时间班级姓名再以B为圆心,在射线BA上截取BC=a3.在线段OC上截取CD= b则线段就是所求作的线段,且= 2a-b.知识点4:线段的基本事实1.线段的基本事实是:2. 叫做两点的距离提示:距离是线段的长度,而不是线段本身。
4、2 《直线、射线、线段》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理解并掌握直线、射线、线段的概念,理解三者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掌握它们的不同表示法。
2、掌握直线的基本事实:两点确定一条直线;了解它们在生活和生产实际中的应用。
3、能根据语句画出相应的图形,会用语句描述简单的图形。
体会研究几何图形的意义,以及学数学用数学思想。
经历动手操作、观察、想象能力,在数学活动中获得几何图形知识与技能。
二、学习过程:1、自主学习,并思考:直线的特征是什么?射线和线段的定义是什么? 线段、射线、直线怎样表示? 线段: 射线: 直线:线段、射线、直线的区别是什么?完成下面的表格2、自主探究、尝试应用请用两种方式表示图中的两条直线 第一种: 第二种:归纳:点与直线的位置关系:1、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 两条不同的直线有一个公共点时,我们称这两条直线相交,这个公共点叫做它们的交点请你把左边对图形的描述和右边相应的图形用线连起来:概念名称图形表示方法延伸方向端点个数能否度量线段射线直线OmABn观察图形,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1、直线OM 和直线MN 是同一条直线( )2、射线NM 和射线NO 是同一条射线( )3、射线OM 和射线ON 是同一条射线( )4、射线NO 比线段NM 短 ( )观察右图,图形共有多少条线段,分别是什么?3、小组合作,拓展应用思考:过一点A 可以画几条直线?过两点A 、B 可以画几条直线?动手试一试你可以得出什么结论呢?思考:过同一平面上的三个点中的任意两个点,可以画几条直线? 过同一平面上的四个点中的任意两个点,可以画几条直线? 若平面上有n 个(n ≥2),且任意三个点不在同一条直线上,过这些又点能作多少条不同的直线呢?4、小结: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5、练一练:如图,A,B,C,D 四个图形中各有一条射线和一条线段,它们中能相交的是( )2.看图说话:用语言描述下列图形以A 为端点,经过点B 的射线连结A ,B 两点的线段经过A ,B 两点的直线A B AB A BalMNOADCBA A BA BC D3、已知点O ,P ,Q (如图),画线段PQ ,射线OP 和直线OQ 。
直线、射线、线段[学习目标]:1.探究直线、射线、线段的联系和区别,掌握它们的表示方法和简单应用2.理解两点确定一条直线的事实,并体会它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学习重点]:理解并掌握直线性质,会用字母表示图形和根据语言描述画出图形。
[学习难点]: 不同几何语言的相互转换。
[学习过程]:一、预学(创设情境,目标导引)1、提出问题,创设情境问题(1): 阅读课本P125至P126,你能画出直线、射线、线段吗?问题(2):直线、射线、线段有什么区别和联系?问题(3):如何表示直线、射线、线段呢?2、目标导引,预学探究问题(4)经过一个已知点O 的直线,可以画多少条直线?请画图说明。
问题(5)经过两个已知点A 、B 画直线,可以画多少条直线?请画图试试。
问题(6): 平面上一个点与一条直线的位置有什么关系?当两条不同的直线有一个公共点时,我们就称这两条直线相交,这个公共点叫做它们的交点.二:研学(合作发现,交流展示)探究一:按要求找出直线、射线、线段(1)图中有____条直线,表示为_____________ ;l l O B A B CA(2)图中有 条线段,表示为 ;(3)图中有_____条射线,以B 为端点的射线有______条,表示为 . 探究二:用适当的语句表述图中的点与直线的关系.探究三:按下列语句画出图形.(1)平面上有A ,B ,O 三点.①连接线段AB ; ②画射线OA 画直线OB.(2)直线AB 、CD 交于点O ,直线AB 经过点M ,但不在CD 上.三:评学(积累巩固,延伸拓展)1:积累巩固(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语句共有( )①直线AB 与直线BA 是同一条直线; ②线段AB 与线段BA 表示同一条线段; ③ 射线AB 与射线BA 表示同一条射线;④射线长度是直线长度的一半;⑤延长线段AB 至C ,使BC =AB.(A)2个 (B)3个 (C)4个 (D)5个(2)木匠师傅在锯木料时,一般先在木板上画出两个点,然后过这两点弹出一条墨线,这种做法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3)如图,AC ,BD 交于点O ,图中共有______条线段,它们分别 .(4)过平面上三个点中的任意两点可以画________条直线.2:拓展延伸(1)动手操作,如图所示:如果每过两点可以画一条线段,那么:过三点最多可以画____条线段;过四点最多可以画____条线段;过五点最多可以画____条线段;(2)探索归纳:如果平面上有n(n ≥3)个点,且每3个点均不在一条直线上,那么最多可以 画 条线段(用含n 的式子表示);(3)解决问题:某班40名同学在毕业后的一次聚会中,若每两人握1次手问好,那么共握____次手.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l l n m。
《线段、直线、射线》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理解和掌握线段、直线、射线的含义,认识三者之间的联系和区别,能够在实际情境中识别和应用。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操作、比较等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抽象思维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合作意识,体验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二、学习重点与难点重点:线段、直线、射线的定义及特点。
难点:线段、直线、射线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三、学习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提问学生关于线段、直线、射线的已有知识,激发学生的兴趣,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探究新知(1)线段引导学生观察线段的特点,如:有两个端点,有限长,可以测量等。
通过实际操作,如用直尺画出线段,加深学生对线段的理解。
(2)直线让学生了解直线的特点,如:没有端点,无限长,不可测量等。
通过举例说明,如黑板的边缘、阳光的传播路径等,帮助学生建立直线的概念。
(3)射线引导学生认识射线的特点,如:有一个端点,无限长,不可测量等。
通过实际操作,如用直尺画出射线,让学生感受射线的特点。
3. 巩固练习设计相关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如:判断下列图形是线段、直线还是射线,并说明理由。
4. 小结引导学生总结线段、直线、射线的定义及特点,明确三者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5. 作业布置布置适量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如:绘制线段、直线、射线的示意图,并说明其特点。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操作、比较等数学活动,让学生掌握了线段、直线、射线的定义及特点,培养了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抽象思维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确保每位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学习活动。
五、拓展延伸引导学生思考线段、直线、射线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建筑物的边缘、道路的延伸等,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线段、直线、射线的含义,认识三者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并在实际情境中能够识别和应用。
第3单元《线段直线射线》导学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线段、直线、射线的含义,能够识别这三种基本几何图形。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空间想象力,使他们能够准确地画出线段、直线、射线。
3. 使学生掌握线段、直线、射线的性质和特点,能够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内容1. 线段、直线、射线的定义和特点2. 线段、直线、射线的画法3. 线段、直线、射线的性质和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线段、直线、射线的定义和特点,线段、直线、射线的画法。
2. 教学难点:线段、直线、射线的性质和应用。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认识线段、直线、射线,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讲解线段、直线、射线的定义和特点,让学生理解并掌握这些基本概念。
3. 操练:让学生动手画出线段、直线、射线,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空间想象力。
4. 应用: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线段、直线、射线的知识,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5.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巩固所学知识。
五、课后作业1. 让学生回家后,向家长讲解线段、直线、射线的定义和特点。
2. 让学生画出一些线段、直线、射线的图形,加深对它们的理解。
3. 让学生运用线段、直线、射线的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六、教学反思1. 教师要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以提高教学效果。
2. 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使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线段、直线、射线的知识。
3. 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合作精神。
以上就是第3单元《线段直线射线》的导学案,希望能对您的教学有所帮助。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教学方法,以达到教学目标。
同时,教师还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营造一个和谐、愉快的课堂氛围,使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学习,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在以上的导学案中,需要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教学过程的设计与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