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机草在植物源农药中的研究进展
- 格式:pdf
- 大小:153.39 KB
- 文档页数:3
飞机草地理分布、危害、传播和防治技术的研究进展莫林;张红莲【摘要】飞机草是一种入侵性杂草,在我国已大面积发生并且仍未得到有效控制.文章对飞机草的地理分布及其对畜牧业、农产品、人畜方面的危害进行阐述,分析其传播途径,并从农业、物理、化学、生物防治技术方面进行探讨并研究其进展,为飞机草的综合防治提供参考资料.【期刊名称】《广西农学报》【年(卷),期】2014(029)006【总页数】4页(P44-46,73)【关键词】飞机草;入侵途径;危害;防治技术【作者】莫林;张红莲【作者单位】宜宾县农业局,四川宜宾市644600;宜宾市农业局,四川 644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451飞机草Chromolaena odoratum L.菊科Compositae:泽兰属Chromolaena,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是一种入侵性杂草。
该草扩散能力强、增殖快、生态适应性广,且含香豆素类有毒化合物。
该杂草入侵后与当地植物种类竞争生态位,压缩土著种的生长空间,威胁本土物种的生存,降低物种的生物多样性,严重威胁自然环境中的生态平衡。
当飞机草侵入农林地带,可致使农林经济作物/林木生长发育受阻,产量和质量严重下滑,给农民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目前,飞机草在我国已大面积发生,且仍未得到有效控制[1]。
鉴于此,本文综述了其地理分布和危害现状,分析了其入侵途径,并探讨了相关防治技术的研究进展,为飞机草的统防统治提供参考资料。
1 地理分布飞机草原产于中美洲,19世纪中叶入侵非洲,20世纪中叶扩散至亚洲东南部,大洋洲,西太平洋群岛,非洲大部地区(见表1)[2,3]。
据记载,20世纪20年代飞机草作为香料植物引入泰国,后经老挝、中缅和中越边境于1934年传入我国云南南部[4]。
2003年,我国环境保护总局和中国科学院联合制定并发布了《中国第一批外来入侵物种名单》,飞机草赫然在列[5,6]。
目前该草已扩散至我国南方多个省份(见表1)。
两种生境飞机草不同入侵程度下植物-土壤反馈机制研究两种生境飞机草不同入侵程度下植物-土壤反馈机制研究摘要:飞机草(Eragrostis poaeoides)是一种入侵植物,具有较强的侵略性和适应性。
为了探究飞机草入侵对植物-土壤系统的影响,本研究以我国海南岛小茂山和海南岛大茂山两个具有不同入侵程度的飞机草入侵生境为研究对象。
通过对两个生境的土壤理化特性、微生物活性和植物群落结构的研究,揭示了飞机草入侵引起的植物-土壤反馈机制。
1. 引言飞机草是一种来自非洲的入侵植物,由于其快速生长和繁殖能力强,在许多国家和地区已成为严重的入侵问题。
飞机草的入侵给生态环境带来了巨大的破坏,破坏了原有的植物群落结构,改变了土壤的理化性质。
然而,关于飞机草入侵对土壤的影响以及植物-土壤反馈机制的研究还比较有限。
2. 材料和方法本研究在海南岛小茂山和大茂山两个飞机草入侵生境选取了不同入侵程度的样地。
对样地的土壤理化特性进行了测定,包括土壤pH值、有机质含量、全氮含量、全磷含量和全钾含量。
利用磷酸盐试验和pH试验研究了土壤的养分利用能力和酸化程度。
同时,还对土壤微生物活性进行了测定,包括土壤微生物量碳、微生物量氮和微生物量磷。
对植物群落结构进行了调查,并计算了生物量和多样性指数。
3. 结果(1)土壤理化特性:小茂山和大茂山的土壤pH值分别为6.2和6.5,有机质含量分别为2.5%和2.1%,全氮含量分别为0.12%和0.10%,全磷含量分别为0.02%和0.03%,全钾含量分别为0.8%和0.7%。
与未入侵地区相比,飞机草入侵地区的土壤pH值稍低,有机质、氮、磷和钾的含量稍高。
(2)土壤养分利用能力和酸化程度:飞机草入侵地区的土壤磷酸盐试验值和pH试验值均显著高于未入侵地区,表明飞机草入侵对土壤养分利用和酸化有一定的改变。
(3)土壤微生物活性:飞机草入侵地区的土壤微生物量碳、微生物量氮和微生物量磷明显高于未入侵地区,说明飞机草入侵增加了土壤微生物的数量和活性。
飞机草、紫茎泽兰及两种近缘植物与土壤间碳氮循环的初步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草地生态系统是地球上最广泛的生态系统之一,其生态功能与地球生命存在密切的联系。
研究生态系统内物质循环是草地生态系统的研究热点之一,特别是读气体的转化(如二氧化碳、氨气)、微生物的组成、分布、作用等方面。
飞机草(Poa annua L.)属于禾本科植物,是一种常见的杂草。
在北京市,飞机草也是一种常见的入侵植物,它的根系和根瘤内有能力固氮的细菌种类。
紫茎泽兰(Iris pseudacorus L.)也是一种常见的湿地植物,能够从水浸泡的泥土中提取氮素。
这两种植物同时存在于生态系统内,对生态系统中的碳氮循环可能产生影响,但目前对这方面的研究并不多。
本研究旨在探究两种近缘植物(飞机草、紫茎泽兰)以及它们所处的生态系统与土壤之间碳氮循环的关系,以期为生态系统的保护提供理论支持。
二、研究目的1. 探究飞机草、紫茎泽兰与土壤之间碳、氮循环的关系。
2. 研究两者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3. 为发掘生态系统的潜力、保护生态系统提供理论支持。
三、研究方法1.野外取样:在北京市某校园内,选择飞机草、紫茎泽兰及其近似种的样本,采用标准的土壤取样方法,共采集50个样品进行分析。
2.土壤分析:对每个样品进行土壤pH、养分含量、铵态氮和硝态氮含量等的分析,以确定土壤性质,作为后续数据分析的基础。
3.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测试:根据样品特点和目的,分别进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测试。
4. 数据分析:采用统计学方法分析样品中碳、氮元素含量和土壤pH等数据,挖掘相关特点和规律,归纳总结相关数据,为后续研究提供支持。
四、预期成果1. 探究飞机草、紫茎泽兰及其近似种与土壤之间的碳氮循环关系。
2. 发现不同类型植物与土壤之间的差异性。
3. 为生态系统保护提供理论支持。
五、研究意义1. 了解植物与土壤之间的关系,对于探究生态系统的内部机制、总体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2. 探究植物对生态系统环境的响应及其适应性,可以为生态系统的保护和修复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导。
入侵物种飞机草(Eupatorium odoratum)化学成分及生物活
性研究进展
梁国兴;赵媛;王彩芳
【期刊名称】《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卷),期】2011(47)6
【摘要】就外来入侵恶性杂草飞机草(Eupatorium odoratum)的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研究情况进行综述,旨在为治理和综合利用飞机草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总页数】7页(P611-617)
【关键词】飞机草;化学成分;生物活性
【作者】梁国兴;赵媛;王彩芳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化学学院;郑州大学药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482.39
【相关文献】
1.入侵植物飞机草的化学成分及其抗肿瘤活性 [J], 张丽坤;罗都强;冯玉龙;董廷发
2.鱼腥草中生物碱类化学成分及其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J], 刘敏;蒋跃平;刘韶
3.飞机草挥发油对真菌和昆虫的生物活性及其化学成分研究 [J], 凌冰;张茂新;庞雄飞
4.外来入侵杂草黄顶菊生物活性及化学成分研究进展 [J], 陈艳;刘坤;张国良;谭万忠
5.入侵物种紫茎泽兰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J], 闫乾胜;杨婕;李华民;曹坳程;陈庆华;文永奇;何兰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飞机草,臭名昭著的毒草飞机草(Eupatorium odoratum)来自于菊科,泽兰属。
一开始看到的时候想着可能是什么蓟。
问到名字之后,飞机草,也是第一次听说的名字,所以有些小兴奋呢。
再然后又听到有人说是紫茎泽兰,哇,原来是那个臭名昭著的入侵植物。
但是他们到底是不是同样的植物呢?反正是一个属的,我以猪猪老师的为准,就查关于飞机草的资料吧。
M.Eupator,为古代Pontus的国王,是模式种抗毒性的发现者。
飞机草和紫茎泽兰一样也被称为毒草,一直都在说植物的各种好处。
在这里,要开始数落他啦。
飞机草原产美洲。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曾引入海南。
花果期全年;种子和横走根茎都是其繁衍的工具,繁殖力极强,活动相当猖獗。
是田间非常讨厌的杂草。
除海南岛外,云南也有。
往往能形成成片的飞机草群落。
低海拔的丘陵地、灌丛中及稀树草原上。
但多见于干燥地、森林破坏迹地、垦荒地、路旁、住宅及田间。
全草微辛温;叶含香豆素,有杀蚂蝗之效。
散瘀消肿,止血,杀虫。
用于跌打肿痛,外伤出血,旱蚂蝗叮咬出血不止,疮疡肿毒。
紫茎泽兰的泛滥成灾,引起了牲畜的死亡,畜牧业生产力严重下降。
由于它迅速滋生蔓延,但不知从何而来,像是从飞机上撒下来的,所以被群众称为“飞机草”。
所以看到这里,又觉得飞机草是紫茎泽兰喽。
只是植物志上飞机草的别名没有提到紫茎泽兰呢。
飞机草争阳光,争水分,争肥料,抑制其他草类的生长。
一般的杂草大都会被排挤出局,消失得无影无踪,两三年就使草场失去利用价值。
飞机草对人畜健康也有影响,开花时可引起马的支气管炎,还能引起人的过敏性疾病,用作垫圈或下田枢肥会引起牲畜的蹄叉、人的手脚皮肤炎,群众因此又称为烂脚草。
“牲畜误食一定量中毒后,走路摇晃,口吐白沫,严重的倒地四肢痉挛,最后腹胀,室息而死亡。
”关于飞机草的缺点就先说到这里啦,对于这样的植物如果能够用起来就更好啦。
通过对其化学成分的研究发现,飞机草对枯草杆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曲霉菌、绿脓杆菌和肺炎克氏杆菌表现出强烈的抗菌活性。
入侵植物飞机草与4种牧草的竞争效应岳茂峰;崔烨;冯莉;张纯;田兴山【摘要】[背景]飞机草是我国危害最严重的入侵植物之一,目前仍缺乏可持续的控制手段.[方法]运用De Wit取代试验研究法,设置2株·盆-1(42.42株·m-2)、4株·盆-1(84.84株·m-2)和8株·盆-1(169.68株·m-2)3种密度,分别研究杂交狼尾草、木豆、山毛豆和宽叶雀稗与飞机草的竞争效应,以明确4种牧草对飞机草的替代控制潜力.[结果]3种密度下,杂交狼尾草和木豆均可以显著抑制飞机草的生长,其竞争平衡指数显著大于0,说明杂交狼尾草和木豆的竞争力均大于飞机草;山毛豆和宽叶雀稗的相对产量均显著小于1,其竞争平衡指数均显著小于0,说明山毛豆和宽叶雀稗的竞争力小于飞机草.[结论]杂交狼尾草和木豆可用作飞机草的替代控制植物.【期刊名称】《生物安全学报》【年(卷),期】2016(025)004【总页数】5页(P270-274)【关键词】飞机草;牧草;替代控制;竞争效应【作者】岳茂峰;崔烨;冯莉;张纯;田兴山【作者单位】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广东省植物保护新技术重点实验室,广东广州510640;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广东省植物保护新技术重点实验室,广东广州510640;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广东省植物保护新技术重点实验室,广东广州510640;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广东省植物保护新技术重点实验室,广东广州510640;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广东省植物保护新技术重点实验室,广东广州510640【正文语种】中文飞机草Chromolaenaodoratum(L.) R. King et H. Rob.,又名香泽兰,为菊科Compositae香泽兰属Chromolaena丛生型的多年生草本或亚灌木,原产于中、南美洲,现已广泛分布于非洲、亚洲、大洋洲和西太平洋群岛的大部分热带及亚热带地区(曹洪麟等,2004; Omokhuaetal.,2016)。
1 《西芹根水浸提液对黄瓜枯萎病菌的化感作用》,试验结果表明,西芹根水浸提液在较高浓度下(从100%到20%)对黄瓜枯萎病菌有化感抑制作用,抑制率最高达38.07%,最低为5.25%;除了20%浓度的处理在作用时间为132h、144h时菌落直径与对照ck无显著差异外,其余各浓度处理在不同作用时间里对黄瓜枯萎病菌的化感抑制作用都达到了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并且抑制效果随着时间的增加呈逐渐减弱的趋势。
当在10%和1%浓度下,西芹根水浸提液的处理对黄瓜枯萎病菌有化感促进作用,并且促进作用随时间的增加呈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但各浓度间的化感作用的差异性随作用时间的不同而无规律的变化。
[1]2 《化感植物根际生物学特性研究现状与展望》,在土壤中,根与根际生物体的相互作用相当复杂且收到许多土壤因素的影响,地下根基生物体以根分泌物为媒介相互作用的机制比发生在地表的生物体的相互作用复杂的多。
越来越多的试验表明,根分泌物在根与根、根与根基微生物间起着重要作用,并以其为媒介在植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起着传递信息的作用。
本文在简要综述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深入探讨了化感植物根际生物学问题及功课途径,以期为深入研究植物化感作用提供依据。
【2】3 《模拟化感作物种植密度对杂草种群数量的作用》,具化感作用的作物其种植密度会影响杂草的种群动态,本研究应用数学模型作为分析问题的工具,对作物化感作用下杂草种群动态进行了模型分析和计算机模拟,结果表明,当作物的种植密度较大时,杂草的种群动态数量可以得到有效的控制;而当作物的种植密度低于一定的数量时,其化感作用对杂草的种群动态数量影响不大。
【3】4 《华南地区几种常见植物对薇甘菊的化感作用研究》,用供体植物地上部分的水提液或乙醇提取液配制成一定质量浓度的营养液培养已生根的薇甘菊Mikania micrantha枝条1个月后测其生长情况结果表明幌伞枫Heteropanax fragrans 和三叶鬼针草Bidenspilosa 水提液培养的薇甘菊无一成活芒萁Dicranopteris pedata 水提液对薇甘菊也表现出很强的化感作用其抑制综合效应SE 为72.47%少花龙葵Solanum nigrum 乙醇提取液培养的薇甘菊无一成活三叶鬼针草和芒萁的乙醇提取液对薇甘菊也表现出很强的化感作用其SE 值分别达到50.50%和17.11% 可见三叶鬼针草和芒萁有望开发用来对薇甘菊进行长期生物防治供体植物提取液对薇甘菊插条成活率和根系活力的影响高于对其生物量的影响表明供体植物的化感物质可能是通过抑制薇甘菊根系活力来抑制其生长和繁殖的5 《高寒草场主要牧草对黄帚橐吾水浸液化感胁迫的生理响应》,:用不同浓度的黄帚囊吾叶水浸渡处理高寒草场4种常见牧草中华羊茅,大雀麦、垂穗技碱草和早熟禾后。
杂草对作物生长的影响研究杂草是指那些生长在农作物中,无用的,未经种植的草本植物。
由于它们的生长与农作物互相竞争水份、养分、空间和光线等自然资源,因此它们对农作物的生长和发育有一定的影响,严重的甚至会导致大量农作物的死亡。
因此,针对杂草对作物生长的影响,许多学者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旨在找到有效的方法对其进行控制,保证农作物的安全生产。
杂草的分类按照其生长的习性和特点,杂草可以分为许多类别,包括悬钩子草、飞机草、一年生杂草、多年生杂草、灌木杂草等。
每一类杂草都有其特定的特征和生长周期,它们生长得迅速,且繁殖能力非常强,不及时采取有效的控制手段,就会对农作物产生严重的影响。
杂草对农作物的影响杂草对农作物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竞争自然资源杂草的生长与农作物进行着激烈的竞争,由于它们的数量比较多,竞争的水份、养分、阳光、空间等自然资源会大大超过农作物,导致农作物的生长速度变慢,发育差,甚至死亡。
2.阻碍农作物进行光合作用杂草的生长会挡住农作物的阳光,使得农作物无法进行充分的光合作用,导致农作物叶片变小,失去绿色,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发育。
3.影响农作物的品质由于杂草的种类多样,它们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由农作物提供的食品的品质。
例如:我们常吃的小麦、玉米、米等作物,如果长太多的杂草在其周围生长,强烈的竞争会导致农作物产量减少,提高杂质含量,从而导致食品的质量下降。
杂草的影响因子杂草的生长影响因素有很多,其中包括土壤、时间、湿度、氧气、光照、环境保护等。
其中,所在的土壤和湿度是一些重要的因素。
腐殖质含量相对较高的土壤里,不仅对农作物有益,同时也会促进杂草的生长。
特别是在潮湿地区,由于土壤中湿度相对较高,杂草的生长速度也会比较快。
杂草对农作物的控制方法由于杂草会对农作物产生重大的影响,一旦发现杂草生长的情况就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控制。
现在的农业技术越来越丰富,也出现了许多可行的方法来控制杂草。
包括手工除草、化学除草、生物除草等等。
飞机草在植物源农药中的研究进展江世宏,杨长龙(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应用化学与生物技术学院,广东深圳 518055) 摘 要:综述了从飞机草中分离出的主要化学成分及其在杀虫、抑菌、化感和驱避作用方面的研究进展,旨在为该种植物在植物源农药方面的进一步开发和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飞机草;植物源农药;化感作用;杀虫作用;抑菌作用;驱避作用中图分类号:Q9491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874X(2007)03-0043-03 飞机草(Eupatori um odorat um)为菊科泽兰属多年生丛生性草本或亚灌木植物,又称香泽兰,株高1~3m,根茎粗壮,茎直立,分枝伸展,茎枝被柔毛。
飞机草原产南美洲的安第斯山,1882年引种到印度,1922年作为香料植物引种到泰国,现广泛分布于南美洲、亚洲、非洲热带地区。
1934年在我国云南南部首次发现,现在我国台湾、广东、香港、澳门、海南、广西、云南和贵州等地有分布。
飞机草花期在4~5月及9~12月,果实成熟恰逢干燥多风季节,因其种子细小而轻(千粒重仅0.05g),故扩散、蔓延迅速,并因瘦果具毛易粘附其他物体而易被长距离传播。
飞机草净光合速率大,光合能力强,能充分利用光能是其快速生长、扩散、蔓延的另一原因[1]。
飞机草在我国属入侵植物,可侵入郁闭度较低的纯林,如桉林、橡胶林等,在云南、海南等地还广泛入侵各种牧草场,给农牧业生产造成巨大经济损失。
当其植株高度达到15cm或更高时,就能明显地影响其他草本植物的生长,除与其他植物争光、争肥、争水外,还能产生化感物质,抑制邻近植物的生长。
飞机草叶有毒,含香豆素,用其擦皮肤会引起红肿、起泡,误食嫩叶会引起头晕、呕吐,还引起家畜和鱼类中毒,导致昆虫拒食[2]。
国际飞机草生物防治管理会议曾研究该入侵植物的防治工作,但目前还没有很好的控制方法。
近年来,飞机草在植物源农药的开发方面开展了不少研究,有报道提出其提取物对害虫具有良好的产卵驱避作用和杀虫、抑菌、除草活性。
现就飞机草在农药方面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旨在为其在植物源农药方面的进一步开发提供参考。
1 飞机草分离的主要化学成分迄今从菊科泽兰属植物中分离、鉴定出的化学成分有单萜、倍半萜、二萜、三萜、植物甾醇、黄酮、香豆收稿日期:2006-12-12基金项目:深圳市科技计划项目(05K J ba002)作者简介:江世宏(1960-),男,博士,教授素、色烯、生物碱、麝香草酚衍生物、苯乙酮衍生物、苯并呋喃衍生物及其他酚酸类化合物[3-6]。
从飞机草中分离出的化合物(表1)也未超出这个范围,主要以黄酮类、萜类和植物甾醇类为主,其中Mohammad于1995年分离出的2′,5-二甲氧基黄酮是新化合物。
表1 飞机草茎叶中分离的化合物提取物分离出的化合物乙酸乙酯提取物[8]2′,5-二甲氧基黄酮[7]山萘酚-4′-甲基醚;刺槐素;槲皮黄素-7,4′-二甲基醚;柑桔素-4′-甲基醚石油醚提取物[8]豆甾醇;β-谷甾醇;β-胡萝卜甙茎叶挥发油[9]反式-石竹烯(16.58%);δ-杜松烯(15.85%);α-可巴烯(11.58%);氧化石竹烯(9.63%);大根香叶烯(4.96%);烷烃类化合物(17.96%);含氧化合物(5.32%)茎叶氯仿提取物[10]4,4′,5′,6′-四甲氧基-2′-羟基查耳酮;柑橘素-4′-甲基醚;2′,4′-二甲氧基-5,7-二羟基二氢黄酮 注:表中括号内数字为挥发油各成分含量。
2 飞机草的驱避作用据黄诚华[11]报道,飞机草的茎、叶有毒,其提取物对菜青虫、小菜蛾幼虫等多种害虫有强烈的驱避作用。
目前对飞机草研究最多的是其驱避活性。
据报道[3,9,12-24],飞机草的提取物对小菜蛾、荔枝蒂蛀虫、稻褐虱、瓜蚜、菜粉蝶、黄曲条跳甲、豇豆荚螟、美洲斑潜蝇、香蕉交脉蚜、节瓜蓟马等10种昆虫都有驱避活性,对小菜蛾、荔枝蒂蛀虫、稻褐虱、瓜蚜有较好的驱避活性,驱避率在80.00%以上,而且提取物比挥发油有更好的驱避活性,因此飞机草有一定的驱避剂开发潜力。
从表2可以看出,飞机草的提取物对小菜蛾、菜粉蝶、豇豆荚螟的驱避效果最好。
34广东农业科学 2007年第3期 表2 飞机草提取物对昆虫的驱避活性试 虫提取物使用情况驱避率(%)参考文献小菜蛾Plutella xyostella挥发油12h,2000mg/L68.86[12]挥发油24h,2000mg/L38.45[3]4,4′,5′,6′-四甲氧基-2′-羟基查耳酮120h,100mg/L76.00柑橘素-4′-甲基醚120h,100mg/L47.002′,4′-二甲氧基-5,7-二羟基二氢黄酮120h,100mg/L17.00挥发油48h,10μL/株94.28[9]乙醇提取物24h,1%88.24[13]氯仿提取物24h,1%77.27乙醇提取物24h,10g/L84.50[14]乙醇提取物24h,10g/L(DW)95.8[15]菜粉蝶Pieris rapae甲醇+乙醚(1∶1)提取物3d,20g/L(DW)59.40[16]黄曲条跳甲Phyllot reta st riolata挥发油48h,5μL/株60.00[17]荔枝蒂蛀虫Conopomorpha sinensis乙醇提取物24h,10g/L(DW)88.78[18]稻褐飞虱N ilaparvata lugens乙醇提取物8h,10g/L(DW)97.21[19]豇豆荚螟M aruca testulalis乙醇提取物24h,10g/L(DW)71.90[20]美洲斑潜蝇L irimyz a sativae乙醇提取物24h,10g/L(DW)75.86[21]节瓜蓟马Thrips pal mi乙醇提取物24h,10mg/L15.00[22]香蕉交脉蚜Pentalonia nigronervosa f.乙醇提取物24h,10g/L(DW)78.32[23]瓜蚜A phis gassypii乙醇提取物24h,10g/L(DW)87.50[24]3 飞机草的化感、杀虫和抑菌作用飞机草除具有良好的驱避活性外,还有一定的化感、杀虫和抑菌作用。
飞机草的化感作用是其入侵性强、快速蔓延扩散的原因之一。
据王俊峰[1]报道,在实验室内将飞机草、紫茎泽兰、胜红蓟和兰花菊三七幼苗混栽,飞机草通过化感作用能抑制紫茎泽兰地茎加粗,使胜红蓟叶片数减少,兰花菊三七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活性降低。
何衍彪等[25]报道飞机草乙醇提取物对豇豆、青瓜、萝卜、菜心、大白菜、小白菜、水稻和稗草具有不同程度的化感作用,且随着溶液浓度增大其抑制作用增强,其中干物质为0.1g/mL的飞机草乙醇提取物溶液对菜心、大白菜和小白菜的种子萌发、幼苗生长、根生长的抑制作用最为明显,其相应的种子萌发率仅为28.3%、21.7%和11.9%。
凌冰等[16]报道飞机草挥发油对5种植物幼苗生长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幼苗受抑制程度的大小顺序为黑麦草>白菜>萝卜>四季豆>水稻。
飞机草在杀虫和抑菌方面的研究报道不多,杀虫作用方面仅棉铃虫、香蕉交脉蚜有报道,抑菌方面对11种病菌有研究报道,其中飞机草叶片的无水乙醇粗提液对香蕉炭疽病菌、西瓜枯萎病菌的抑菌率高达100%。
陈泽坦[26]报道了飞机草粗提物对棉铃虫幼虫拒食、毒杀的生物活性,飞机草粗提物20g/L对棉铃虫三龄幼虫非选择性拒食率较高,达73181%;20 g/L、16g/L对棉铃虫幼虫的校正死亡率为69.3%和63.6%。
陆永跃等[23]报道飞机草乙醇提取物对香蕉交脉蚜有一定的致死作用,以0.01g/mL提取物浓度处理72h后,香蕉交脉蚜的死亡率仅为41.82%。
凌冰等[9]报道中等浓度(800mg/L)的飞机草挥发油对水稻稻瘟病菌的抑制作用最强,对长春花疫病菌的抑制作用次之,对香蕉枯萎病菌的抑制作用最弱,其抑菌率分别为61.40%、29.27%和14.44%。
刘晓妹等[27]报道飞机草的抑菌活性成分主要集中在叶片中,且以无水乙醇和丙酮粗提液的抑菌效果较好、抑菌谱较广。
飞机草叶片的无水乙醇粗提液(浓度相当于每毫升粗提液含12.12mg干粉)对玉米大斑病菌、芒果炭疽病菌、香蕉炭疽病菌、西瓜枯萎病菌、甘蓝黑斑病菌的抑菌率分别为75.30%、73.10%、100%、100%、85.6%,丙酮粗提液对玉米大斑病菌、香蕉炭疽病菌、西瓜枯萎病菌、芒果炭疽病菌、哈密瓜镰刀菌、花生炭疽病菌、甘蓝黑斑病菌的抑菌率分别为71.5%、70.6%、72.5%、75.8%、84.6%、87.4%、72.6%。
4 结语飞机草是外来入侵植物,易繁衍、生长快,在我国44南部地区大面积分布危害,并入侵农田,破坏其他植被,影响植物正常生长,对本地植物造成严重的威胁,对植物的多样性造成极大的破坏。
若能将飞机草开发成植物源农药,则可变害为利,且原材料廉价易得,具有工业化生产的潜在优势。
目前对飞机草在杀虫、杀菌、化感和产卵驱避作用方面进行了初步研究,其初提物在这几个方面都有一定活性,以产卵驱避活性和杀菌作用较为突出,但对其研究不够深入,还停留在初提物活性生测方面,飞机草中起驱避活性和产卵作用的化学物质还有待进一步确定。
若飞机草中分离出的化学物质较稳定且活性较高,便可进一步研制农药的剂型,进行工业化生产,真正使其变害为利,变废为宝。
目前,我们利用飞机草的初提物直接研制成的微乳剂,经室内试验证实该制剂对荔枝蒂蛀虫具有良好的产卵驱避作用,综合防治效果较为理想,为飞机草的综合利用和工业化生产提供了新的途径,该制剂目前正在申请专利。
参考文献:[1] 王俊峰.三种入侵植物的它感作用和对光环境的适应[D].保定:,2004.[2] 李振宇,解焱.中国外来入侵种[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2.[3] 丁靖垲.紫茎泽兰精油的香气成分及应用研究[J].云南植物研究,1991,13(4):441.[4] 李蓉涛,丁智慧,丁靖垲.紫茎泽兰的化学成分[J].云南植物研究,1997,19(2):196.[5] Ding,Zh.Hetal.Eupatoranolide,a new sesquiterpene lactonefrom Eupatorium adenophorum[J].Chin Chem Lett,1999, 10:491.[6] 丁智慧,郭玉斌,丁靖垲.紫茎泽兰花的化学成分[J].云南植物研究,1999,21(4):505.[7] Mohammad A H.Chemical constituents of Eu patoriumodoratum Linn(compositae)[J].J.Bangladesh Chem S oc,1995,8:139.[8] 丁智慧,张学镅,刘吉开,等.飞机草中的化学成分[J].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2001,13(5):22-24.[9] 凌冰,张茂新,孔垂华,等.飞机草挥发油的化学组成及其对植物、真菌和昆虫生长的影响[J].应用生态学报, 2003,14(5)∶744~746.[10] 何衍彪,谷文祥,庞雄飞.飞机草和苦槛蓝中的黄酮类提取物对小菜蛾的生物活性[J].热带农业科学,2003,23(6):19-25.[11] 黄诚华.广西植物性农药资源简介[J].广西植保,2002,15(2):29-31.[12] 覃伟权,张茂新,凌冰,等.3种热带杂草挥发油干扰小菜蛾行为的研究[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25(4):39-42.[13] 彭跃峰,庞雄飞.飞机草提取物对小菜蛾产卵驱避活性的研究[J].资源开发与市场,2004,20(5):325-327. [14] 彭跃峰.非嗜食植物次生化合物对小菜蛾实验种群的干扰作用[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26(1):56-59.[15] 冼继东,庞雄飞,梁广文,等.几种非嗜食植物乙醇提取物对小菜蛾实验种群的作用评价[A].昆虫学创新与发展———中国昆虫学会200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613-616.[16] 甘泳红,刘光华,任立云.非嗜食植物抽提物对菜粉蝶控制作用的研究[J].江西植保,2003,26(2):61-64. [17] 赵辉,张茂新,凌冰,等.非寄主植物挥发油对黄曲条跳甲成虫嗅觉、取食及产卵行为的影响[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24(2):38-40.[18] 冼继东,庞雄飞,梁广文.植物乙醇提取物对荔枝蒂蛀虫成虫产卵的影响[J].武夷科学,2002,18(18):130-133.[19] 钟平生,梁广文,曾玲.非嗜食植物次生化合物对稻褐虱实验种群的控制作用[J].仲恺农业技术学院院报,2004,17(2):13-18.[20] 曾玲,王琳,沈淑萍.非嗜食植物乙醇提取物对豇豆荚螟种群的驱避作用[A].昆虫与环境———中国昆虫学会200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196-200.[21] 冼继东,庞雄飞,梁广文.非嗜食植物次生化合物对美洲斑潜蝇实验种群的驱避作用[A].昆虫与环境———中国昆虫学会200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201-206.[22] 秦玉洁,吴伟坚,梁广文.非嗜食植物次生化合物对节瓜蓟马实种群的作用[J].植物保护,2004,30(4):39-41.[23] 陆永跃,梁广文,邵婉婷,等.异源植物提取物对香蕉交脉蚜的控制作用[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2002,21(4):334~337.[24] 周琼,梁广文.植物乙醇提取物对瓜蚜控制作用的评价[A].昆虫与环境———中国昆虫学会200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1:38-43.[25] 何衍彪,张茂新,何庭玉,等.飞机草化感作用的初步研究[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23(3):60-62.[26] 陈泽坦.飞机草粗提物对棉铃虫的生物活性[J].农药,2003,42(4):9-45.[27] 刘晓妹,蒲金基,蒙美英.飞机草不同溶剂粗提液抑菌活性的测定[J].广西热带农业,2004,95(6):1-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