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霾、低温寡照对日光温室草莓结果的影响与对策
- 格式:doc
- 大小:15.50 KB
- 文档页数:3
低温阴雨寡照对植物生长结果的影响及措施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 they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低温阴雨寡照是常见的恶劣天气条件,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着明显的影响。
冬季大棚草莓增加光照技术措施冬季,光照较弱,低温寡照对大棚草莓的开花、结果不利,为了发挥设施大棚的作用,减少不利天气的影响,需要对大棚进行补光,措施如下:
人工补光增加人工辅助光照,可用白炽灯作光源,进行加热处理,每盏100瓦灯约照7.5平方米,每天下午加热5~6小时。
保持棚膜洁净棚膜上的水滴、尘土等杂物,会使透光率下降30%左右。
新薄膜在使用2天、10天、15天后,棚内光照会依次减弱14%、25%、28%,因此要经常清扫,以增强棚膜的透明度。
选用无滴薄膜无滴薄膜在生产的配方中加入了几种表面活性剂,使水分子顺着薄膜面流入地面而无水滴产生。
选用无滴薄膜扣棚,可增加棚内的光照强度,提高棚温。
合理揭盖草帘在做好保温工作的前提下,适当提早揭去保温用的草帘和延迟盖帘,可延长光照时间,增加光量。
一般太阳出来后0.5~1小时揭帘,太阳落山前半小时再盖帘,特别是在时雨时停的阴雨天里,也要适当揭帘,以充分利用太阳的散射光。
设用宽2米、长3米的镀铝膜反光幕,挂在大棚内使北侧垂直地面,能使地面增光40%左右,棚温提高3℃~4℃。
此外,在地面铺设银灰色地膜也能增加植株间的光照强度。
搞好植株整理及时进行整枝、打杈、绑蔓、打老叶等田间管理,有利于棚内通风透光。
雾霾天气对日光温室蔬菜生产带来的不利影响和管理措施大棚,实用技术一、不利影响。
主要是光照不足,温度降低,这不利于蔬菜的生长。
其次就是空气湿度大,蔬菜的发病率增加。
除了这两点较明显的危害之外,还有一条就是雾霾天气空气中的污染物较多,这些污染物通过放风等农事活动,落到叶片上会堵塞气孔,影响蔬菜叶片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从而影响作物的生长。
二、管理措施。
1、做好准备,提前预防。
一要有听天气预报的习惯,在雾霾天来临之前做好浇水施肥工作,培育壮苗、壮秧,积累营养,提高植物抗性。
二要提高硬件设施水平,如使用防雾流滴膜,安装补光灯。
2、光照管理。
白天保温被(草苫)应尽量揭开,使蔬菜接受散射光照射,有条件的可采取灯光照射和安装植物补光灯等人工补光措施,******限度地降低雾霾天气对设施蔬菜的影响。
温室内气温回升后,适当放风,交换空气,降低棚室内湿度。
3、肥水管理。
肥水管理。
雾霾天气尽量不要浇水、追肥,以免降低地温,增加棚室内湿度。
如确实需要浇水,应小水灌溉,并及时放风排湿。
另外,建议菜农在12月、1月这两个月份尽量不施肥少浇水。
浇水会降低温度,提高湿度,这样一是导致蔬菜的生长缓慢,二是增加蔬菜病害的发生。
建议在11月下旬集中浇一次透水,追一次大肥。
4、病虫害防治。
雾霾天气容易诱发设施蔬菜灰霉病、叶霉病、疫病等真菌性病害和角斑病等细菌性病害的发生,要采取积极措施,预防为主,防治结合,控制病虫害发生。
化学防治应优先选择烟剂;如需要喷雾防治的,要选择对症的敏感性药剂,如白粉病首先选择硫制剂,用粉锈宁和甲基托布津复配的药剂一次打透,要有从叶片流滴的感觉,一次可治愈80—90%;霜霉病、疫病首先铜制剂。
要及时排湿,降低棚室内湿度。
大雾天白天空气湿度大,叶片中的水分不容易蒸腾出来,导致根部不吸水,这时候通过水分运送到叶片上的肥料元素运送不上去,就容易导致根部与叶片营养缺失,出现叶子发黄或者叶子边上发黄症状。
这种情况下如果只在土壤中施肥作用不是很大,尽管土壤中的肥料很多但是根系不吸收,这时候就应该通过叶面追肥补充地上营养缺乏这一问题。
《基层农技推广》2016年第8期Primary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Extension2016,Vol.4,No.8 经验交流进入冬季连续40余天阴雾霾天气,寡照低温,给生产带来了巨大的威胁[1,3]。
菜农一般采取减少或不进行通风换气来保持棚内温度。
棚内二氧化碳的浓度极低,没有光照,光合作用不能进行,对于日光温室栽培的蔬菜就是灾害性天气[4],大部分农户2015年减产60%~70%,损失严重。
1雾霾天气大棚蔬菜出现的几种问题1.1缺少二氧化碳为了避免低温的伤害,采用双层棚膜覆盖,且连续2季未使用有机肥,缺少二氧化碳来源,土壤干燥,光合作用低下。
作物表现中下部功能叶片非常薄、黄、软,甚至焦枯,果实小,幼尖细弱。
没被低温“冻死”,却是光合产物缺少而“饿死”。
1.2灰霉病害猖獗此类土壤湿度和棚内湿度较大,因温度低不敢通风散湿。
高湿、低温、低糖是灰霉病发生的条件。
尽管使用了嘧霉胺、乙霉威等灰霉病的预防治疗药剂,而环境条件特别有利于病害发生,防治效果不理想。
除了叶片之外,茎秆、果实、幼花多处出现灰毛状病斑,病斑甚至出现在近土表的茎基部,造成全株萎蔫。
1.3低温障碍棚高4.5m的大棚,没有增温措施,保温材料保温性能较差,作物长时间处于生长停滞状态,栽种一个多月基本上没有生长,叶片暗绿、无光泽,个别植株萎蔫枯萎而死。
1.4开花结果能力下降日光温室没有光照就没有温度,植株光合能力下降[5],每天的光合产物不能满足呼吸消耗,更满足不了开花和结果。
植株叶片薄、软、浅绿色,花少、果少、果小,生长速度缓慢。
2雾霾天气过程中的管理建议2.1光雾霾天气日照强度虽然不大,每天也需要开苫受光,微弱的光合作用总强过纯粹的暗呼吸。
适当补充光照有利于作物在低水平下的生长。
雾霾天气连续3d以上后暴晴,需要半开苫锻炼一天,以防闪秧。
2.2补充外源低分子碳水化合物连续5天以上的雾霾天气之后,需要给作物补充外源的碳水化合物。
低温寡照天气对温室大棚蔬菜的危害及应对措施曾检光,吕校华,金宣喜,王楚风,唐佐阳(邵阳市气象局,湖南 邵阳 422000)[摘要]最近几年,频繁出现雾霾天气,冬季低温寡照的天气明显增加,通常集中在每年的12月上旬到次年的2月下旬,这段时间,属于一年当中温度最低、日照时间最短的季节,很多蔬菜现在都是选择大棚种植,一旦出现低温寡照天气就会对其产生极大影响。
本文分析了低温寡照天气的危害,并联系邵阳的实际情况提出了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为做好冬季温室大棚蔬菜的生产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关键词]低温寡照天气;温室大棚蔬菜;大棚种植近些年,暖冬和冷冬这类极端天气出现的比较多,导致了很多灾害性天气经常发生,这其中就包括了低温寡照天气,对大棚蔬菜的种植产生了极为不利的影响。
在不断的摸索之后,找到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希望能够为后续大棚蔬菜种植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1低温寡照的概念所谓的低温寡照,主要是指在秋末到春初时间,因为长时间的阴雨大雪以及雾霾天气,外界光照时间过短,甚至是长时间没有光照,造成了大棚里的温度迅速下降,要比蔬菜生长过程中实际需要的温度低的多,这时,蔬菜的呼吸作用要比光合作用多的多,作物开始呈现出生命衰竭的迹象。
在农业生产过程中,低温寡照被认为是一种灾害,之所以会出现这种天气,其危害程度都受到低温寡照的强度以及持续时间的影响,如果这种灾害性天气长达一周时间,作物的病害在短时间里就无法有效控制,农业出现大幅减产。
2低温寡照天气带来的危害寡照天气会造成温室光照不足、温度过低和湿度高等问题,造成了蔬菜光合效率明显衰退,容易出现落花、落蕾和很难结果的问题,再加上蔬菜根系的正常生长受到影响,水分和养分在较短时间里很难吸收,蔬菜茎叶呈现出暗黄的颜色,综合抗逆性下降的较为明显。
调查研究和实践结果显示,低温寡照天气带来的危害可以具体分成三个等级,轻度、中度和重度,下面对其具体特征进行分析。
2.1重度连续没有光照的时间超过了一周,或者是每天光照的时间小于3小时,并且这种情况持续了10天时间;亦或是在一个月的时间里出现了两次的中度寡照。
雾霾天气大棚蔬菜管理六要点作者:暂无来源:《农家科技》 2017年第2期近期的雾霾天气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大,对农业特别是大棚蔬菜生产影响较大,造成部分地区设施蔬菜出现中度或重度寡照灾害。
为积极应对雨雪雾霾降温天气影响,尽可能减轻灾害损失,大棚蔬菜在管理上应注意以下几点:1.保护棚体。
日光温室的墙体和后屋面要用塑料薄膜等覆盖物覆盖,防止雨(雪)水渗入造成墙体垮塌。
同时要盖严盖实棚膜,拉紧压膜线,防止大风揭膜。
提前备好临时立柱,下雪时支撑后屋面横梁和前屋面棚架,防止棚体被雪压垮。
白天用扫帚及时清扫棚面的积雪,减少雪压。
2.保温补温。
棚外增加覆盖保温材料,棚内搭设“二膜”、“三膜”,必要时可用火炉、热风炉、电热线、专用补温灯等进行人工辅助加温。
实践证明,在草苫外加盖一层棚膜保温,能使棚内温度提高2~3℃,且有效避免草苫被雨雪弄湿。
雨雪天的晚上必须在草帘或保温被上加盖防雨膜,保持覆盖物干燥,提高棚室保温性能。
3.控水除湿。
设施蔬菜自始至终都要严格控制浇水,尤其是连续阴天,要严格控制浇水量,少浇或不浇,浇水间隔时间适当拉长,应以小水浇或滴灌为宜。
覆盖地膜,减少土壤水分的蒸发。
不能通风时,可采取自然吸湿,利用稻壳、麦糠、玉米秸铺于行间吸附水蒸汽或雾,达到降温目的。
低温高温、寡照易导致病害发生,注意科学用药预防病害发生,为控制棚内湿度,应尽量采用除喷雾以外的其它防病治病措施。
如对叶、果病害可采用烟熏、喷粉的方法防治、根、茎部病害可采用灌根和涂抹的方法。
也可喷洒新高脂膜形成一层高分子膜起到有效保护作用,屏蔽病虫扑食信号和削弱传播媒介,抵抗和防御自然环境灾害。
4.合理补光。
选用优质无滴膜,并保持棚膜清洁,在不影响设施蔬菜对温度要求的情况下,在白天应揭开草苫(不能连续几天不揭草苫),以利用阴天的散射光,使植株进行光合作用。
无论连阴雨雪天还是雾霾天气,晴后都要缓慢揭帘,切不可猛然全部揭开草苫,应揭花苫(有卷帘机的大棚应先卷起一段棉被,如此反复几次,等植株适应后再全部将棉被卷起):当温度提高后,于中午适当通风降温,并释放棚内有害气体。
《天津农林科技》2017年08月第4期(总第258期)7 f文章编号:1002-0659 (2017) 04-0007-02|设施农业低温寡照对设施草莓生产的影响及应对策略王凤行(天津市农业技术推广站,天津300061)摘要:本文介绍了近年来低温寡照对设施草莓生产造成的危害,提出通过农艺措施加强植株管理,增 加植株对低温弱光的耐受能力。
通过增加保温被、反光幕等材料进行增温与补光。
通过水肥一体及湿 度管理预防病害发生,通过灾害天气后对棚膜进行及时除尘增加光照。
在低温时期采用熊蜂授粉,骤 晴后对棚室蔽光管理等一系列的技术措施达到减轻低温寡照灾害对设施草莓生产的影响。
关键词:低温寡照;设施草莓;对策中图分类号:S668.4 文献标识码:A设施农业作为现代农业发展的一种重要形式,是以资金密集、技术密集、劳动力密集为主要特征 的集约高效型农业。
它既是吸纳农民雜的重要载 体,也是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能够有效促进 錄齡生产能力的增强和雜产业结构的调整。
草毒作为■栽培的一种重要水果,其繁殖相对容 易、适应性强、能够四季供应,同时还具有见效快、管理简单、效益高、易产业化等特点,成为近几年 发展速度较快的果树品种之一,也符合现代都市农 业要求的新、特、奇、优及产业链长等特点,因此在 大城市周边地区i嫌草莓栽培发展更是十M速。
1低温寡照灾害的出现以及对设施草莓生产的影响设施生产受外界气象条件影响较大,特别是 设施草莓生产一般主要是在冬季进行,对环境温 度以及光照的依赖性极强。
近年来,由于受气候 以及环境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低温寡照灾害经常 出现。
低温寡照是指在10月至翌年3月,由于外 界连续阴雨、雪或者雾霾等天气过程造成设施棚 室内连续3d无日照或连续4 d中有3d无日照,另一天日照时数也小于3 h,植株光合作用下降,呼吸作用增强,生理活动受限出现生长减缓,落 花落果等轻度灾害。
当连续7 d以上无日照或平均日照小于3 h,连续10 d以上时,植株就会出现严 重受害,表现为受冻、脱水甚至生命活动衰竭死亡。
大棚草莓如何应对雾霾天气冬春频繁发生的雾霾天气使得温棚草莓极易出现光照不足、温度下降、空气湿度加大等诸多不利因素,严重影响了草莓叶片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往往会造成草莓果实畸形、品质变差、产量降低、收获延迟等危害,且易引起草莓病虫害发生和流行。
如不认真对待,将成为制约草莓高产优质生产的不利瓶颈。
一、危害症状1.授粉不良,畸形果变多在寒冷的冬季和早春,雾霾天气使棚室因降温而大部时间处于封闭状态,即使放风也是短时,风口很小,造成了棚内湿度增加,花粉难于散开,结果就因授粉不良而形成鸡冠形果、双头果或多头果等畸形果,严重影响了草莓商品价值。
2.着色不均,白化果增多如果着色期遇上雾霾天气,低温寡照使得草莓浆果成熟期褪绿后不能正常着色,全部或部分果面呈淡黄色或白色,白色部分种子周围常有一圈红色,最终导致果实出现质软、腐烂。
3.冻害现象时有发生草莓冻害一般在深冬和初春期间气温骤降时发生,叶片在-8℃以下的低温中会冻死干枯,影响花芽的形成、发育和来年的开花结果。
若花蕾和开花期出现-2℃以下的低温,雌蕊和柱头就会发生冻害,花蕊和柱头变褐死亡,幼果则可能停止发育或干枯僵死。
4.病虫危害逐年加重大棚栽培通常在通风不良的环境下进行,使得草莓生长过程中出现了各种病虫害,比如说常见的草莓白粉病、灰霉病、根腐病、蚜虫、红蜘蛛等,当草莓棚内温度为15-25℃,相对湿度在80%以上时,极易感染灰霉病,棚内温度长时间低于15度时易发生根腐病危害。
从苗期到果实成熟期,草莓的叶、花和果实都可被病虫害反复侵染危害,最终导致植株早衰、结果率下降、果实腐烂。
严重影响草莓的品质和丰产性。
二、应对措施1.选用耐低温弱光和抗病的品种。
尽管目前耐低温弱光品种还不多,但应尽量选择相对较耐低温弱光品种。
如弥生姬、红岩、甜宝、天仙醉、甜查理等。
2.合理施肥。
以有机肥为主,适当增施氮磷钾(15∶12∶18)复合肥和硼钙微肥。
施肥量应该根据土壤的供肥能力和目标产量来确定,通常土壤供肥能力低时,可按照目标产量需肥量的1.5倍确定施肥量,而土壤供肥能力高时,可按照目标产量需肥量的0.8倍确定施肥量。
大棚草莓冬季阴雨天,低温寡照,需要采取什么措施?最近很多地区以阴雨天气为主,很多天都不见太阳了,这样的天气会让大棚迅速进入低温期,对草莓开花授粉和生长发育极为不利,那么在这种低温寡照下,我们应当怎样管理好草莓?下面我们就来看看,生产应当重点抓好哪些环节?低温寡照引起植株生长不良首先就是搞好温度管理草莓花期适温白天为23~25℃、夜间为6-8℃,最低不能低于5℃,如果夜温降到4℃以下雌蕊会受冻。
同时最高温度也不要超过30℃,如果超过30℃花粉发芽率降低,影响授粉。
如夜温高于8℃,果实虽然着色快,但生长慢,易长成小果。
在遇到极冷年份,或连续阴雨,或雪天等不利天气时,短时间地采取某些临时加温措施也是必要的。
二是做好湿度管控湿度过大是病害滋生的重要因素,特别是这种连阴雨天气,本身光照就差,植株抗性也弱,如果加上湿度过大,低温喜湿的灰霉病,不经意间就会漫延开来,因此一定要控制好棚内湿度。
一般利用每天中午前后放风,放风口大小和时间灵活掌握,不能因排湿而影响棚温,尤其是寒冬遇阴雨雪天气,只能在中午短时放风。
不同时期的湿度要求:现蕾期60-80%,开花期40-50%,果实成熟期60-70%。
三是补充光照一是增加人工辅助光照。
可用白炽灯作光源,进行补光,一般每盏100瓦灯约照7.5平方米,每天下午5时至晚上10时开灯补光5~6小时,有助于草莓增产,减少畸形果。
有条件也可以使用植物专用补光灯。
进行光照补充。
二是铺设反光膜。
清除大棚上的灰尘以增加透光性能,必要时在温室后墙上加装反光幕以增加光照。
如遇大雪我们应当及时清除草苫上的积雪,还要把棚墙旁的雪清除,以防雪融化通过泥土渗进棚内,不仅带走热量,而且损坏棚墙。
白天清扫棚膜上的雪,增强棚体透光性。
清除大棚积雪四是合理补充肥水光照不足的天气,地温也会随着下降,为了保证草莓根系能够发挥正常生理功能,此时可冲施生根类肥料例如含腐植酸类、含氨基酸类、海藻酸类水溶肥,能刺激根系生长,增加根长、根量和根系活力,增强根系吸收养分和水分的能力。
雾霾、低温寡照对日光温室草莓结果的影响与对策
作者:张春艳
来源:《果农之友》2014年第11期
草莓红艳鲜嫩,酸甜可口,在冬春果品市场鲜果供给中占有重要地位,观光科技园区利用日光温室进行草莓促成栽培,是发展采摘旅游吸引游客的助推剂,具有市场需求量大,价格高的优势,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高效农业中是农民增收途径之一。
在草莓温室促成栽培中,雾霾、低温寡照制约着草莓的产量和质量,导致日光温室草莓促成栽培出现坐果率低、果实畸形的现象,影响了经济效益,分析并破除困扰草莓高产优质生产的不利瓶颈,已成为日光温室草莓生产的当务之急需。
1 雾霾、低温寡照对草莓生长的影响
1.1 雾霾对草莓生长的影响
雾霾是雾和霾天气的统称,雾霾污染颗粒悬浮于空中,阻碍太阳光传播,改变了射入温室内光照质量。
霾悬浮了大量灰尘颗粒聚集于塑料棚膜表面,影响了薄膜的透光率,雾凝结于棚膜外表面时,因水滴的存在使太阳光线在棚膜外表面发生光的折射,透过率降低,造成光照不足,室内气温、地温低,设施内湿度大,极易诱发草莓病虫害的暴发和流行,在花期为防病的需要而喷施药剂,极易引起草莓鸡冠果、凹凸不匀果、扁平果等畸形果发生,当日开放的花朵受害最严重,降低了果实品质和种植户的经济效益。
1.2 低温寡照对草莓生长的影响
日光温室冬春季节生产常会遇到降雪伴随着阴天,寒流伴随大风的天气,温室内出现低温寡照。
草莓花器对温度反应敏感,草莓开花时,温度低于10℃不利于授粉,花药不能散落,花期如遇0℃以下低温,会丧失授粉受精能力,花粉受害、发芽率低。
草莓属于虫媒花,开花时需要授粉昆虫传媒,生产上常采用室内释放蜜蜂的方式,搭建草莓花授粉的桥梁,蜜蜂遇到低温寡照时活动行为受到影响,草莓开花后不能正常授粉,坐果率低,引起畸形果的出现。
2 解决对策
2.1 应对雾霾,补光与棚膜除尘
2.1.1 雾霾发生时补光温室内配置LED植物生长灯,遇到雾霾天气发生时,应用蓝红LED 植物生长灯,LED植物生长灯可以发出草莓需要的特定红光和蓝光,(蓝红比例6~9∶1,在
视觉效果上,红蓝组合的植物灯呈现粉红色)持续照射补光,配置在距草莓植株0.5~1米的高度。
雾霾发生时补光措施是目前温室生产上急需实施的技术措施,通过补光能满足草莓光合作用对光照的需求。
2.1.2 雾霾过后棚膜除尘除尘是雾霾后光照与温度管理的首要工作。
先准备一根比温室宽稍长一点的绳子,然后在其上绑一些布条,绑的布条一定要把绳子表面覆盖起来,这样就形成了一根布条绳。
然后一个人拿着绳子一头站在棚下,一个人拿着绳子的另一头站在设施后坡上,两个人把绳子拉紧,来回摆动,在温室棚膜上一片一片地擦拭,很快就能把棚膜擦得干干净净。
起到增加透光量的作用。
擦拭完棚膜后,把布条拆下来清洗干净,等下次再用,非常方便。
2.2 应对低温寡照,熊蜂授粉
2.2.1 熊蜂授粉特性草莓果实是聚合果,花中有许多分离的雌蕊(柱头),每一雌蕊形成一个小果,相聚在花托上,草莓花开放间隔较长,利用激素时不能适时在柱头和花粉性成熟时刺激柱头授粉,而且喷施激素易污染果实,甚至造成药害。
利用蜜蜂为温室草莓授粉有其一定的局限性,蜜蜂授粉,因冬季温度低,蜜蜂整个群体处于越冬休眠期,早春的低温寡照,造成室内温度低,蜜蜂解除休眠后,出巢温度要求较高,在温度较低的温室内授粉受低温的限制,蜜蜂不出巢,达不到传粉的信使责任。
蜜蜂的耐湿性差,趋光性强,会经常地向上飞撞薄膜或从通气孔飞出去,对于温室的环境不适应。
熊蜂的足具有专门适应采集花粉的花粉刷、花粉栉、花粉耙和花粉筐等特殊构造,熊蜂个体大,熊蜂的周身密布绒毛,易于粘附花粉,携带花粉量大,每只熊蜂所粘附的花粉粒数以万计。
熊蜂的声震大,飞行时发出嗡嗡的响声,是草莓这种声振授粉作物的理想授粉者,熊蜂具有旺盛的采集力,日工作时间长,能抵抗恶劣的环境,对低温、低光密度适应性强,在室内温度超过8℃的阴雨天,熊蜂照样出巢飞翔访花。
熊蜂信息交流系统不发达,能专心地在温室内草莓花上采集授粉,很少从通气孔飞出去。
草莓的花托大,利用熊蜂可使每一个雌蕊均得到授粉的机会,授粉后不易形成畸果。
2.2.2 熊蜂授粉技术熊蜂授粉技术是日光温室草莓生产实现优质、安全、高效生产的重要配套技术之一。
(1)授粉蜂群的准备。
选性情温顺、群势大、采集力强、无患病征兆的明亮熊蜂品种强群。
(2)调整蜂群的群势与入住。
草莓开花前,在温度为29℃左右的饲养室把熊蜂繁育成有40 只左右工蜂且拥有大量卵、虫、蛹的授粉蜂群,并转入20℃左右的饲养室继续饲养;在放
入温室前3天,将熊蜂群移入15℃左右的低温区饲养进行低温适应。
草莓开花初期,将蜂群在傍晚时移入温室内,蜂箱高于地面20~40厘米,第2天早晨打开巢门即可。
(3)隔离通风口:防虫纱网封闭温室的通风换气口,避免熊蜂钻出温室遇低温冻死。
(4)放蜂时间:选择傍晚释放熊蜂,蜂群经过一夜休息稳定之后,随着第2天清晨温室光线的增强,熊蜂逐渐出巢适应新的环境,试飞过后容易归巢,可大大减少工作蜂的损失。
(5)放蜂数量:每亩温室放1 箱(50~80只)熊蜂,使用1.5~2月后更新。
(6)熊蜂饲喂管理:熊蜂授粉时间超过2 周以上,箱内自带饲料基本耗尽,要用奖励方法将溶解后的50%糖水倒入盘中,放在蜂箱附近便于熊蜂采集,在盘子里放入几根小木棍或几块石子,防止熊蜂采食时淹死,每隔2天更换1 次。
(7)检查蜂群:蜂群活动正常与否,可以通过观察进出巢的熊蜂数量判断。
在晴天9:00—11:00,如果20分钟内有8 只以上熊蜂飞回蜂箱或飞出蜂箱,则表明这群熊蜂处于正常的状态。
对于不正常的蜂群应及时更换。
(8)熊蜂授粉严禁喷施农药,应用物理农业技术防治草莓病虫害。
2.2.3 应对低温措施配备温室专用节能热风炉。
在低温到来之前,启动设备临时加温,减轻低温的危害。
2.2.4 物理农业技术绿色控制病虫害采用防虫网阻隔外界害虫侵入,应用3DFC-450型温室电除雾防病促生机防病,达到有效控制病虫害的发生,又不影响熊蜂正常采集授粉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