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 绝热过程 循环过程 卡诺循环
- 格式:ppt
- 大小:759.50 KB
- 文档页数:22
热力学循环教案学习卡诺循环与热效率的计算热力学循环教案学习:卡诺循环与热效率的计算热力学循环是热能转换和能量利用过程中的关键概念。
在热力学循环中,卡诺循环是一种理想的循环过程,通过详细了解卡诺循环和热效率的计算方法,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能量转化和工程领域中的热力学系统。
一、卡诺循环简介卡诺循环是理想的热力学循环过程,由法国工程师尼古拉斯·卡诺首次提出。
它由两个等温过程和两个绝热过程组成,如图所示。
[这里插入一张卡诺循环的图示,展示其循环过程和各个过程的特点]首先,热源(高温热源,记为TH)使工作物质在高温等温过程中吸热QH,工作物质由高温热源吸收的热量转化为机械功W1。
然后,工作物质经过绝热膨胀过程,内部能量降低,功W1被输出。
接下来,工作物质与低温热源(低温热源,记为TC)接触,低温热源从工作物质中吸收热量QL,工作物质继续进行等温过程,内部能量提高,同时从外部吸收了机械功W2。
最后,工作物质经过绝热压缩过程,内部能量再次降低,机械功W2被输入。
经过一个卡诺循环,工作物质回到了初始状态,而且循环过程中无任何熵变。
卡诺循环的特点使得其拥有最高的热效率,并成为热力学循环中的理论极限。
二、热效率的计算热效率是热力学循环中一个关键的指标,用来衡量热能转换的效率。
在卡诺循环中,热效率的计算方法较为简洁,可以通过温度来确定。
热效率η定义为输出功W与吸热热量QH的比值。
在卡诺循环中,热效率η等于两个等温过程温度差的比值:η = 1 - (TC / TH)其中,TC表示低温热源的温度,TH表示高温热源的温度。
卡诺循环中的热效率只与温度有关,与具体循环工质无关,这也是卡诺循环作为理论极限的重要原因之一。
三、实际循环与卡诺循环的比较卡诺循环是理论极限,实际工程循环无法完全达到这一效果。
实际循环中存在各种损耗和不可逆因素,导致热效率较卡诺循环低。
实际循环中热效率的计算需要考虑这些不可逆因素。
一种常用的方法是使用热损耗系数(COP)来衡量实际循环与卡诺循环之间的差距,COP定义为实际循环的热效率与卡诺循环热效率之比。
卡诺循环(Carnot cycle)理想气体从状态1(P1,V1,T1)等温膨胀到状态2(P2,V2,T2),再从状态2绝热膨胀到状态3(P3,V3,T3),此后,从状态3等温压缩到状态4(P4,V4,T4),最后从状态4绝热压缩回到状态1。
这种由两个等温过程和两个绝热过程所构成的循环成为卡诺循环。
卡诺循环可以想象为是工作与两个恒温热源之间的准静态过程,其高温热源的温度为T1,低温热源的温度为T2。
这一概念是1824年N.L.S.卡诺在对热机的最大可能效率问题作理论研究时提出的。
卡诺假设工作物质只与两个恒温热源交换热量,没有散热、漏气、擦等损耗。
为使过程是准静态过程,工作物质从高温热源吸热应是无温度差的等温膨胀过程,同样,向低温热源放热应是等温压缩过程。
因限制只与两热源交换热量,脱离热源后只能是绝热过程。
作卡诺循环的热机叫做卡诺热机。
通过热力学相关定理我们可以得出,卡诺循环的效率ηc=1-T2/T1,由此可以看出,卡诺循环的效率只与两个热源的热力学温度有关,如果高温热源的温度T1愈高,低温热源的温度T2愈低,则卡诺循环的效率愈高。
因为不能获得T1→∞的高温热源或T2=0K(-273℃)的低温热源,所以,卡诺循环的效率必定小于1。
可以证明,以任何工作物质作卡诺循环,其效率都一致;还可以证明,所有实际循环的效率都低于同样条件下卡诺循环的效率,也就是说,如果高温热源和低温热源的温度确定之后卡诺循环的效率是在它们之间工作的一切热机的最高效率界限。
因此,提高热机的效率,应努力提高高温热源的温度和降低低温热源的温度,低温热源通常是周围环境,降低环境的温度难度大、成本高,是不足取的办法。
现代热电厂尽量提高水蒸气的温度,使用过热蒸汽推动汽轮机,正是基于这个道理。
卡诺定理阐明了热机效率的限制,指出了提高热机效率的方向(提高T1,降低T2,减少散热。
、漏气。
、摩擦等不可逆损耗,使循环尽量接近卡诺循环)。
成为热机研究的理论依据。
斯特林循环和卡诺循环斯特林循环(Stirling cycle)和卡诺循环(Carnot cycle)是两种重要的热力循环过程。
它们都是理想的热力循环,通过一系列的热力学过程完成对工质(气体)的加热、膨胀、冷却和压缩。
下面将会详细介绍斯特林循环和卡诺循环的原理和特点。
斯特林循环是在1824年由骑兵中尉罗伯特·斯特林发明的,并在短时间内成为驱动内燃机的重要循环过程之一。
斯特林循环包括四个热力学过程:等温加热、等体膨胀、等温冷却和等体压缩。
斯特林循环的原理如下:1. 等温加热过程:工质在与恒温热源接触的过程中吸收热量,并增加内能。
2. 等体膨胀过程:工质与外界没有热量交换,内能转化为对外做功,使工质膨胀。
3. 等温冷却过程:工质与恒温冷源接触,释放热量,并减少内能。
4. 等体压缩过程:工质与外界没有热量交换,对工质施加压力,使其压缩。
斯特林循环的特点如下:1. 斯特林循环可以使用任意工质来进行循环,常用的是氢气或氦气,因为它们的热传导性能很好。
2. 斯特林循环可以实现高效的能量转换。
由于工质经历两个等温过程和两个等体过程,能量损失较小,效率较高。
3. 斯特林循环操作灵活。
可以通过调整热源温度和冷源温度来调节斯特林循环的效率。
卡诺循环是理论上效率最高的热力循环过程,由法国工程师尼古拉·卡诺于1824年提出。
卡诺循环包括两个等温过程和两个绝热过程。
其基本原理如下:1. 等温加热过程:工质与恒温热源接触,吸收热量并增加内能。
2. 绝热膨胀过程:工质与外界没有热量交换,对工质施加压力,使其发生绝热膨胀。
3. 等温冷却过程:工质与恒温冷源接触,释放热量并减少内能。
4. 绝热压缩过程:工质与外界没有热量交换,对工质施加压力,使其发生绝热压缩。
卡诺循环的特点如下:1. 卡诺循环是热力循环中最高效的循环过程,因为它具有最高的热效率。
这是因为卡诺循环是在最低温度和最高温度之间操作的。
2. 卡诺循环对恒温热源和恒温冷源的要求非常严格,需要具有高热容和热传导性能,以保持温度稳定。
一、循环过程的定义及其特点1.定义:工作物质的状态经过一系列变化过程后,又回到原来状态的过程称为热力学系统的循环过程,简称循环。
2.特点:1)系统的内能没有变化 0=∆E 2)如果组成某一循环的各个过程都是准静态过程,则此循环过程可以用P —V 图上的一条闭合曲线来表示。
系统完成一个循环所做的净功等于P —V 图上循环过程曲线所围的面积。
二、循环过程的分类及其应用1.正循环:在P —V 图上按顺时针方向进行的循环过程。
热机:工作物质作正循环的机器。
1)工作原理:从高温热源吸收热量Q 1,一部分用来对外做功W ,一部分向低温热源放出热量Q 2(在计算中取正值)。
2)循环的效率:1211 Q Q Q W -==η吸收同样多的热量,对外界作的功越多,表明热机把热量转化为有用功的本领越大,效率就越高。
2.逆循环:在P—V 图上按逆时针方向进行的循环过程致冷机:工作物质作逆循环的机器。
1)工作原理:从低温热源吸收热量Q 2,外界做功W ,向高温热源放出热量Q 1。
2)制冷系数:2122Q Q Q W Q e -==三、卡诺循环1.卡诺循环1)定义:卡诺循环:两个等温过程和两个绝热过程组成的循环。
2)分类正循环——卡诺热机逆循环——卡诺制冷机2.卡诺热机的效率1)卡诺热机的四个过程中功、内能增量和热量(1)AB:等温膨胀过程,内能变化为零,吸收的热量全部用来对外做功12111ln V V RT M m Q W == (1)(2)BC 绝热膨胀过程:系统不吸收热量,对外所作的功等于系统减少的内能 )(21,2T T C Mm E W m V -=∆-= (2)(3)CD 等温压缩过程:内能变化为零,外界对系统做功等于向低温热源放出的热量 34223ln V V RT M m Q W ==-- (3)(4)DA 绝热压缩过程:系统不吸收热量,外界对系统做功等于系统增加的内能 )(21,4T T C Mm E W m V -=∆=- (4)把以上四式左、右两边相加得系统对外界所作的净功为⎪⎪⎭⎫ ⎝⎛=432121ln ln V V T V V T R M m W -总的内能变化 0=E ∆从高温热源吸收的热量1211ln V V RT M m Q =向低温热源放出的热量4322ln V V RT M m Q =2)卡诺热机的效率由热机效率定义: 121432121ln ln11V V T V V T Q Q Q W -=-==η应用绝热方程const T V =-1γ得BC 过程 213112T V T V --=γγDA 过程 214111T V T V --=γγ两式相除得4312V V V V = 因而 121 T T -=η——仅适宜卡诺热机3)说明:(1)要完成一个卡诺循环必须有个热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