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和机遇控制程序ISO9001-2015版
- 格式:docx
- 大小:13.44 KB
- 文档页数:3
ISO9001-2015质量管理体系各部门风险和机遇识别评价分析及应对风险的措施表
编号:MSP-HR-01
ISO9001-2015质量管理体系各部门风险和机遇识别评价分析及应对风险的措施表
编号:MSP-HR-01
ISO9001-2015质量管理体系各部门风险和机遇识别评价分析及应对风险的措施表
编号:MSP-HR-01
ISO9001-2015质量管理体系各部门风险和机遇识别评价分析及应对风险的措施表
编号:MSP-HR-01
ISO9001-2015质量管理体系各部门风险和机遇识别评价分析及应对风险的措施表
编号:MSP-HR-01
ISO9001-2015质量管理体系各部门风险和机遇识别评价分析及应对风险的措施表
编号:MSP-HR-01
ISO9001-2015质量管理体系各部门风险和机遇识别评价分析及应对风险的措施表
编号:MSP-HR-01
ISO9001-2015质量管理体系各部门风险和机遇识别评价分析及应对风险的措施表
编号:MSP-HR-01。
风险和机遇的应对措施控制程序(ISO9001:2015)1、目的通过对公司目标和战略方向相关影响其实现质量管理体系预期结果的各种内外部环境因素的识别与评价,有效应对风险和机遇。
2、范围:适用于本公司质量管理体系范围内活动、产品和服务中应对风险和机遇的策划与实施。
3、职责:3.1总经理负责公司目标和战略方向相关影响其实现质量管理体系预期结果的各种内外部环境因素的识别与评价的确认,应对风险和机遇策划的审批。
3.2 各相关部门负责内外部环境因素信息的获取和应对风险和机遇策划相关职责的实施。
3.3管理部负责内外部环境因素识别与评价,策划应对风险和机遇方案,并监督实施。
4、定义:4.1环境因素:对公司目标和战略方向相关影响其实现质量管理体系预期结果的正面和负面要素或条件。
4.2 机遇:可能导致采用新的实践,开辟新市场,赢得新顾客,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利用新技术以及能够解决组织或其顾客需求的其他有利可能性。
5、工作流程:5.1内外部环境因素信息的获取应考虑:5.1.1可能对企业的目标造成影响的变更和趋势;5.1.2与相关方的关系,以及相关方的理念、价值观;5.1.3企业管理、战略优先、内部政策和承诺;5.1.4资源的获得和优先供给、技术变更;5.1.5与质量管理体系有关的相关方要求。
5.2风险与机遇识别时机:质量管理体系策划、企业宗旨变化、战略变化、内外部环境变化、组织及其背景、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变化。
5.3风险与机遇的类型:5.3.1质量风险与机遇:直接产品质量风险与机遇、间接产品质量风险与机遇。
(1)直接质量风险:产品质量问题,导致退货、报废、修理等风险。
(2)间接质量风险:产品使用过程,损坏了顾客的其它财产权或人身权,应负民事赔偿责任。
5.3.2环境风险与机遇:主要有自然、人文、政治、经济以及其他。
(1)产品销售淡季与旺季,影响顾客的采购,也间接影响公司产品生产。
(2)人文环境:主要体现在不同时间、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人消费习惯不同。
风险和机遇应对控制程序(ISO9001:2015)1.目的为建立风险和机遇的应对措施,明确包括风险应对措施风险规避、风险降低和风险接受在内的操作要求,建立全面的风险和机遇管理措施和内部控制的建设,增强抗风险能力,并为在质量管理体系中纳入和应用这些措施及评价这些措施的有效性提供操作指导。
2.范围本程序适用于在公司质量管理体系活动中应对风险和机遇的方法及要求的控制提供操作依据,这些活动包括:a.业务开发、市场调查及客户满意度测评过程的风险和机遇管理;b.产品的设计开发、设计开发的变更控制过程的风险和机遇管理;c.供应商评审和采购控制过程的风险和机遇管理;d.生产过程的风险和机遇管理;e.过程检验和监视测量设备的管理过程的风险和机遇管理;f.设备和工装夹具的维护和保养管理过程的风险和机遇管理;g.不合格品的处置及纠正预防措施的执行和验证过程的风险和机遇管理;h.持续改进过程的风险和机遇管理;i.当适用时,也可适用于对公司管理过程中应对风险和机遇的控制提供操作指南。
3.职责3.1常务副总经理:负责风险管理所需资源的提供,包括人员资格、必要的培训、信息获取等。
负责风险可接受准则方针的确定,并按制定的评审周期保持对风险和机遇管理的评审。
3.2品保部:负责建立风险和机遇应对控制程序,并进行维护。
负责按本文件所要求的周期组织实施风险和机遇的评审,落实跟进风险和机遇评估中所采取措施的完成情况并跟进落实措施的有效性,并编写《风险和机遇评估分析报告》,负责本部门的风险评估及应对风险的策划和应对风险措施的执行和监督。
3.3各单位:负责本部门/课室的风险和机遇评估,并制定相应的措施以规避或者降低风险并落实执行。
3.4业务部:负责收集产品售后的风险信息及本部门的风险识别,负责制定相应的措施以规避或者降低风险并落实执行。
4.定义4.1风险:在一定环境下和一定限期内客观存在的、影响企业目标实现的各种不确定性事件。
4.2机遇:对企业有正面影响的条件和事件,包括某些突发事件等。
风险和机遇控制程序
SZ/PD-6.1.2-03 1.目的
确定本公司产品生产和服务过程中能够面临的风险和机遇,以确保管理体系实现其结果,增强有利影响,避免或减少不利影响,实现改进。
2.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公司生产厂区及办公场所。
3.职责
3.1管理者代表负责组织、领导风险和机遇的识别工作,确定公司面临的风险和机遇,并确保应对风险和机遇的措施得到确定和执行。
3.2各部门负责识别本部门活动过程有关的风险和机遇,并按照有关规定,执行应对风险和机遇的措施。
3.3质技部负责汇总公司风险和机遇清单,已提供管理者代表确定公司面临的风险和机遇的参考和依据。
4.程序
4.1程序流程
4.2管理方法
4.2.1在识别和确定风险和机遇时,应考虑对公司管理体系有影响的各种内外部因素以及相关方的要求。
4.2.2对公司管理体系有影响内、外部因素包括正面和负面的要素和影响;对于外部因素,可从法律法规、技术、市场等方面进行考虑;对于内部因素,可从公司的价值观、文化、知识
绩效等方面进行考虑。
4.2.3与管理体系有关的相关方可能包括:顾客、法人、公司员工、供应商等或其他对公司有负面影响的团体。
4.3风险和机遇的识别和确定
4.3.1各部门结合与本部门有关的活动,识别与本部门相关的风险和机遇,识别结果记录与《风险和机遇清单》,并报质技部。
4.3.2报质技部汇总各部门的风险和机遇清单,提交管理者代表。
4.3.3管理者代表从公司层面,综合考虑各种内、外部因素以及相关方的要求,并结合各部门识别的风险和机遇,确定公司需应对的风险和机遇。
4.4风险和机遇应对措施
4.4.1管理者代表和各部门针对确定的需应对的风险和机遇,考虑其对产品和服务符合性的潜在影响,结合公司现有的管理体系,共同确定应对的风险和机遇的措施以及其有效的评价方法。
4.4.2在确定对应风险和机遇的措施时,应考虑技术选择、财务、作业和业务上的需求。
其中,应对风险的方式可能包括:规避风险、承担风险、消除风险源、改变风险可能性和后果、分担风险、延缓风险等。
4.4.3确定的应对风险和机遇的措施应与现有管理体系各过程相结合,并与相关风险和机遇潜在影响相适应,必要时应建立相应的管理方案以确保有关措施与现有管理体系的结合。
4.4.4各部门按照相关要求,实施本部门需承担的应对风险和机遇的相关措施。
管理者代表既定的评价方法,对相关措施的有效性进行评价,作为管理评审的输入之一。
4.5风险和机遇的更新
4.5.1当管理体系发生变化,或者影响公司管理体系的内外部因素,以及相关方的要求和期望发生变化时,应对确定的风险和机遇进行评价,必要时更新。
当出现不合格时,对不合格采
取的措施亦可能包括更新有关的风险和机遇。
4.5.2当确定风险和机遇时,管理者代表和各部门应评价既定的应对措施的充分性适应性,必要时更新有关应对措施及其有效性的评价方式。
5.相关文件
5.1《管理评审控制程序》
6.记录清单
6.1《风险和机遇清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