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社会组织
- 格式:ppt
- 大小:78.50 KB
- 文档页数:29
公共关系主体-社会组织教案第一章:社会组织与公共关系1.1 理解社会组织的概念与特征解释社会组织的定义分析社会组织的类型与功能探讨社会组织在公共关系中的作用1.2 理解公共关系的概念与功能解释公共关系的定义探讨公共关系的要素与过程分析公共关系在社会组织中的重要性1.3 案例分析:社会组织公共关系的成功案例介绍案例背景与问题分析案例中的公共关系策略与行动讨论案例的启示与借鉴意义第二章:社会组织的公共关系目标与原则2.1 确定社会组织的公共关系目标探讨公共关系目标的重要性列出常见的公共关系目标分析目标与组织使命和愿景的关系2.2 掌握社会组织的公共关系原则介绍公共关系原则的定义与作用列出常见的公共关系原则分析原则与公共关系目标的关联2.3 案例分析:社会组织公共关系目标的设定与实现介绍案例背景与问题分析案例中的公共关系目标设定讨论案例的启示与借鉴意义第三章:社会组织的公共关系策略与方法3.1 制定社会组织的公共关系策略解释公共关系策略的概念与作用探讨策略制定的步骤与方法分析不同类型的公共关系策略3.2 掌握社会组织的公共关系方法介绍公共关系方法的种类与特点探讨各种公共关系方法的适用场景分析方法的选择与运用3.3 案例分析:社会组织公共关系策略与方法的运用介绍案例背景与问题分析案例中的公共关系策略与方法讨论案例的启示与借鉴意义第四章:社会组织的公共关系危机管理4.1 理解公共关系危机的概念与特征解释公共关系危机的定义分析公共关系危机的类型与影响探讨公共关系危机的识别与评估4.2 掌握公共关系危机的处理流程与原则介绍公共关系危机的处理流程列出公共关系危机处理的原则分析危机处理中的关键步骤4.3 案例分析:社会组织公共关系危机管理实例介绍案例背景与问题分析案例中的公共关系危机处理讨论案例的启示与借鉴意义第五章:社会组织公共关系的发展趋势与挑战5.1 探讨社会组织公共关系的发展趋势分析当前社会组织公共关系的发展状况预测未来社会组织公共关系的发展趋势探讨技术发展对社会组织公共关系的影响5.2 认识社会组织公共关系的挑战与机遇分析社会组织公共关系面临的挑战探讨应对挑战的策略与方法识别社会组织公共关系的机遇与发展方向5.3 案例分析:社会组织公共关系的创新实践与探索介绍案例背景与问题分析案例中的公共关系创新实践讨论案例的启示与借鉴意义第六章:社会组织公共关系的内部沟通与管理6.1 理解内部沟通的重要性解释内部沟通在社会组织中的作用探讨内部沟通的目标与原则分析内部沟通的方法与技巧6.2 掌握内部沟通的策略与流程介绍内部沟通的策略制定分析内部沟通的流程与步骤探讨内部沟通的障碍与解决方法6.3 案例分析:社会组织内部沟通的成功实践介绍案例背景与问题分析案例中的内部沟通策略与行动讨论案例的启示与借鉴意义第七章:社会组织公共关系的外部沟通与传播7.1 理解外部沟通的重要性解释外部沟通在社会组织中的作用探讨外部沟通的目标与原则分析外部沟通的方法与技巧7.2 掌握外部沟通的策略与流程介绍外部沟通的策略制定分析外部沟通的流程与步骤探讨外部沟通的障碍与解决方法7.3 案例分析:社会组织外部沟通的成功实践介绍案例背景与问题分析案例中的外部沟通策略与行动讨论案例的启示与借鉴意义第八章:社会组织公共关系中的社交媒体运用8.1 理解社交媒体在公共关系中的作用探讨社交媒体的概念与特点分析社交媒体在社会组织中的运用识别社交媒体的优势与挑战8.2 掌握社交媒体公共关系策略与技巧介绍社交媒体公共关系策略的制定分析社交媒体公共关系的技巧与方法探讨社交媒体公共关系的最佳实践8.3 案例分析:社会组织社交媒体公共关系的成功案例介绍案例背景与问题分析案例中的社交媒体公共关系策略与行动讨论案例的启示与借鉴意义第九章:社会组织公共关系中的事件管理与赞助活动9.1 理解事件管理在公共关系中的重要性解释事件管理在社会组织中的作用探讨事件管理的目标与原则分析事件管理的流程与技巧9.2 掌握赞助活动在公共关系中的运用介绍赞助活动的概念与特点分析赞助活动在社会组织中的作用探讨赞助活动的策略与方法9.3 案例分析:社会组织事件管理与赞助活动的成功实践介绍案例背景与问题分析案例中的事件管理与赞助活动策略与行动讨论案例的启示与借鉴意义第十章:社会组织公共关系的评估与持续改进10.1 理解公共关系评估的重要性解释公共关系评估的目的与作用探讨公共关系评估的方法与指标分析公共关系评估的流程与步骤10.2 掌握公共关系评估的技巧与工具介绍公共关系评估的技巧与方法探讨公共关系评估的工具与技术分析评估结果的解读与运用10.3 案例分析:社会组织公共关系评估与持续改进的成功实践介绍案例背景与问题分析案例中的公共关系评估策略与行动讨论案例的启示与借鉴意义重点和难点解析1. 社会组织与公共关系的关系2. 公共关系目标的设定与实现3. 公共关系策略与方法的运用4. 公共关系危机管理5. 公共关系的评估与持续改进对于每个重点环节,进行详细的补充和说明:2. 公共关系目标的设定与实现:公共关系目标的设定应该是明确和可实现的,与组织的整体战略相一致。
公共关系主体—社会组织教案第一章:社会组织与公共关系1.1 课程目标了解社会组织的定义与特征认识公共关系的基本概念与重要性理解社会组织与公共关系的密切关系1.2 教学内容社会组织的概念与分类公共关系的含义与要素社会组织与公共关系的关系解析1.3 教学活动引入案例:社会组织的发展历程小组讨论:社会组织的特征与作用小组任务:分析社会组织与公共关系的关系1.4 教学评估小组讨论报告第二章:社会组织的公共关系策略2.1 课程目标了解社会组织的公共关系目标掌握社会组织的公共关系策略与方法培养社会组织公共关系能力的提升2.2 教学内容社会组织公共关系的目标与原则社会组织公共关系的策略与方法社会组织公共关系的实际操作技巧2.3 教学活动案例分析:成功的社会组织公共关系案例角色扮演:模拟社会组织公共关系活动小组讨论:探讨有效公共关系策略的要素2.4 教学评估小组讨论报告个人作业:设计一份社会组织公共关系计划书第三章:社会组织的公共关系危机管理3.1 课程目标理解公共关系危机的概念与特征认识公共关系危机管理的的重要性学习社会组织的公共关系危机管理策略与步骤3.2 教学内容公共关系危机的类型与特征公共关系危机管理的原则与流程社会组织公共关系危机管理的策略与方法3.3 教学活动案例分析:社会组织面临的公共关系危机案例小组讨论:危机应对策略与步骤角色扮演:模拟公共关系危机应对场景3.4 教学评估小组讨论报告第四章:社会组织的公共关系沟通技巧4.1 课程目标了解有效沟通的重要性掌握社会组织公共关系沟通的技巧与方法提升社会组织公共关系沟通能力4.2 教学内容有效沟通的原则与障碍社会组织公共关系沟通的技巧与方法提升社会组织公共关系沟通能力的方法与建议4.3 教学活动小组讨论:沟通障碍与解决策略角色扮演:模拟社会组织公共关系沟通场景小组任务:制定一份社会组织公共关系沟通计划4.4 教学评估小组讨论报告第五章:社会组织的公共关系案例分析5.1 课程目标分析社会组织的公共关系案例评价公共关系策略的有效性培养分析与评估公共关系案例的能力5.2 教学内容社会组织的公共关系案例选取与分析方法公共关系策略评价的指标与标准5.3 教学活动引入案例:介绍社会组织公共关系案例小组讨论:分析案例中的公共关系策略与效果5.4 教学评估小组讨论报告个人作业:公共关系案例分析报告的质量与深度第六章:社会组织的公共关系与媒体关系6.1 课程目标理解媒体在公共关系中的作用与影响掌握社会组织与媒体建立良好关系的方法学习通过媒体传播社会组织信息的策略6.2 教学内容媒体类型与公共关系活动的关联社会组织与媒体关系的建立与维护媒体策略的制定与实施6.3 教学活动媒体环境分析:了解不同类型媒体的特点与影响力小组讨论:探讨建立良好媒体关系的策略模拟演练:社会组织如何应对媒体采访6.4 教学评估小组讨论报告个人作业:设计一份社会组织媒体关系管理计划第七章:社会组织的公共关系与社交媒体7.1 课程目标认识社交媒体在公共关系中的重要性掌握使用社交媒体进行公共关系活动的技巧学习社交媒体策略的制定与实施7.2 教学内容社交媒体的类型与特点社会组织在社交媒体上的公共关系活动社交媒体策略的制定与执行7.3 教学活动社交媒体环境分析:了解不同社交媒体平台的特点小组讨论:探讨社交媒体公共关系活动的有效策略模拟演练:社会组织如何在社交媒体上进行危机应对7.4 教学评估小组讨论报告个人作业:设计一份社会组织社交媒体公共关系计划第八章:社会组织的公共关系与利益相关者管理8.1 课程目标理解利益相关者管理的重要性掌握识别和分析利益相关者的方法学习与利益相关者进行有效沟通的策略8.2 教学内容利益相关者的识别与分类社会组织与利益相关者关系的建立与管理与利益相关者沟通的策略与技巧8.3 教学活动利益相关者分析:识别和分析社会组织的主要利益相关者小组讨论:探讨与利益相关者建立良好关系的策略模拟演练:社会组织如何与利益相关者进行有效沟通8.4 教学评估小组讨论报告第九章:社会组织的公共关系与国际公关9.1 课程目标理解国际公关的概念与重要性掌握跨文化交流中的公共关系策略学习社会组织如何进行国际公关活动9.2 教学内容国际公关的定义与特点跨文化公共关系沟通的挑战与策略社会组织国际公关的实践案例9.3 教学活动跨文化沟通分析: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沟通特点小组讨论:探讨国际公关活动的有效策略模拟演练:社会组织如何在国际舞台上进行公共关系活动9.4 教学评估小组讨论报告个人作业:设计一份社会组织国际公关计划第十章:社会组织的公共关系评估与监测10.1 课程目标理解公共关系评估的重要性掌握公共关系效果评估的方法学习社会组织公共关系监测的策略与技巧10.2 教学内容公共关系评估的原则与流程公共关系效果评估的工具与指标社会组织公共关系监测的实践案例10.3 教学活动公共关系评估方法学习:了解不同的评估工具与技术小组讨论:探讨公共关系效果评估的关键指标模拟演练:社会组织如何进行公共关系监测10.4 教学评估小组讨论报告重点和难点解析社会组织与公共关系:理解社会组织的定义与特征认识公共关系的含义与重要性理解社会组织与公共关系的密切关系社会组织的公共关系策略:掌握社会组织公共关系的目标与原则学习社会组织的公共关系策略与方法掌握社会组织公共关系实际操作技巧社会组织的公共关系危机管理:理解公共关系危机的类型与特征掌握公共关系危机管理的原则与流程学习社会组织的公共关系危机管理策略与方法社会组织的公共关系沟通技巧:理解有效沟通的原则与障碍掌握社会组织公共关系沟通的技巧与方法学习提升社会组织公共关系沟通能力的方法与建议社会组织的公共关系案例分析:分析社会组织的公共关系案例评价公共关系策略的有效性培养分析与评估公共关系案例的能力社会组织的公共关系与媒体关系:理解媒体在公共关系中的作用与影响掌握社会组织与媒体建立良好关系的方法学习通过媒体传播社会组织信息的策略社会组织的公共关系与社交媒体:认识社交媒体在公共关系中的重要性掌握使用社交媒体进行公共关系活动的技巧学习社交媒体策略的制定与实施社会组织的公共关系与利益相关者管理:理解利益相关者管理的重要性掌握识别和分析利益相关者的方法学习与利益相关者进行有效沟通的策略社会组织的公共关系与国际公关:理解国际公关的概念与重要性掌握跨文化交流中的公共关系策略学习社会组织如何进行国际公关活动社会组织的公共关系评估与监测:理解公共关系评估的重要性掌握公共关系效果评估的方法学习社会组织公共关系监测的策略与技巧本文主要分析了社会组织与公共关系的关系,社会组织公共关系的策略、危机管理、沟通技巧、媒体关系、社交媒体、利益相关者管理、国际公关以及评估与监测等方面。
第9章社会组织【第一节社会组织概述】一、社会组织的涵义和特征一般来说,社会组织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社会组织泛指一切人类共同活动的群体;狭义的社会组织是指与初级群体相对的次级群体(郑杭生,2002)。
本章是从狭义上进行理解的。
1.涵义:社会组织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为了实现特定社会目标而将社会成员有意识聚合起来,形成相对稳定的社会结构单位,并执行一定社会功能的社会群体。
2.特征:目标特定而明确内部结构相对稳定组织成员关系理性化组织成员之间的交往具有片面性和间接性组织界限清晰二、社会组织的构成要素目标成员规范权威物质技术条件环境三、社会组织的类型1、美国功能主义的代表帕森斯根据组织的目标和功能进行划分:经济生产组织政治目标组织整合组织模式维持组织2、美国社会学交换学派的代表彼得•布劳和理查德•斯科特根据组织目标与受益者的关系不同,把社会组织分为四类:互利组织商业组织服务性组织公益组织3、美国社会学家爱桑尼根据组织对其成员的控制方式的不同,把社会组织分为三类:强制性组织功利性组织规范性组织4、爱桑尼还根据组织的专业化程度,将社会组织分为四种:专业组织半专业组织非专业组织服务组织5、根据组织有无正式结构或结构的紧密程度,可以把社会组织分为:正式组织非正式组织6、国内学者对社会组织的分类,一般是建立在社会组织的本质是人们在各个生活领域中社会关系结合形式这一认识之上。
陆学艺将社会组织分为四类:经济组织、政治组织、文化组织、综合组织。
四、社会组织的功能整合社会,促进社会良性运行满足社会成员各种社会需求凝聚力量,提高社会活动的效率【第二节社会组织的目标】什么是社会组织的目标组织成员努力争取达到组织所期望或设定的未来状况,即是组织的目标,它是社会组织的灵魂,也是社会组织开展各项活动的依据和动力。
一、社会组织目标的意义组织目标对组织和个人的发展具有导向性组织目标是制定和修正组织路线、方针和政策的依据组织目标是衡量组织活动成效的尺度组织目标影响着组织与外部环境的关系二、社会组织目标的分类从时间上来说,社会组织目标有长期、中期和短期目标。
第9章社会组织【第一节社会组织概述】一、社会组织的涵义和特征一般来说,社会组织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社会组织泛指一切人类共同活动的群体;狭义的社会组织是指与初级群体相对的次级群体(郑杭生,2002)。
本章是从狭义上进行理解的。
1.涵义:社会组织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为了实现特定社会目标而将社会成员有意识聚合起来,形成相对稳定的社会结构单位,并执行一定社会功能的社会群体。
2.特征:目标特定而明确内部结构相对稳定组织成员关系理性化组织成员之间的交往具有片面性和间接性组织界限清晰二、社会组织的构成要素目标成员规范权威物质技术条件环境三、社会组织的类型1、美国功能主义的代表帕森斯根据组织的目标和功能进行划分:经济生产组织政治目标组织整合组织模式维持组织2、美国社会学交换学派的代表彼得•布劳和理查德•斯科特根据组织目标与受益者的关系不同,把社会组织分为四类:互利组织商业组织服务性组织公益组织3、美国社会学家爱桑尼根据组织对其成员的控制方式的不同,把社会组织分为三类:强制性组织功利性组织规范性组织4、爱桑尼还根据组织的专业化程度,将社会组织分为四种:专业组织半专业组织非专业组织服务组织5、根据组织有无正式结构或结构的紧密程度,可以把社会组织分为:正式组织非正式组织6、国内学者对社会组织的分类,一般是建立在社会组织的本质是人们在各个生活领域中社会关系结合形式这一认识之上。
陆学艺将社会组织分为四类:经济组织、政治组织、文化组织、综合组织。
四、社会组织的功能整合社会,促进社会良性运行满足社会成员各种社会需求凝聚力量,提高社会活动的效率【第二节社会组织的目标】什么是社会组织的目标组织成员努力争取达到组织所期望或设定的未来状况,即是组织的目标,它是社会组织的灵魂,也是社会组织开展各项活动的依据和动力。
一、社会组织目标的意义组织目标对组织和个人的发展具有导向性组织目标是制定和修正组织路线、方针和政策的依据组织目标是衡量组织活动成效的尺度组织目标影响着组织与外部环境的关系二、社会组织目标的分类从时间上来说,社会组织目标有长期、中期和短期目标。
第八章社区组织社区组织是依托社区而形成的各种社会组织, 它包括三种类型:①以社区为管理对象的组织;②社区居民组织的自我管理的群众性、自治性组织;③在社区内活动并参加和承担社区事务管理的组织。
第一节社区党组织1. 党支部是指党组织中最基层的一级组织。
2. 党支部的性质:①党支部是党的组织基础;②党支部是党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③党支部是党在社会基层组织中的战斗堡垒3. 党的基层组织包括基层党委、总支部和党支部;4. 建立党支部委员会应当由县、团或者相当于县、团级党的委员会决定。
5. 党支部的组织形式是支部党员大会和支部委员会; 支部党员大会决定支部的重大问题;支部委员会的名额,由县、团级党的委员会决定;党支部委员会实行集体领导。
6. 支部书记、副书记由支部委员会选举产生; 不设支委会的党支部,由党员直接选举产生;支部书记、副书记要报上级党组织审批。
7. 社区党支部(总支、党委是党在社区全部工作的战斗力的基础, 是社区各种组织和各项工作的领导核心, 其主要职责包括以下 7项:①宣传和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宣传和执行党中央、上级党组织和本组织的决议,团结、组织干部和群众,努力完成社区各项任务。
②讨论决定本社区建设、管理中的重要问题。
③领导社区居民自治组织, 支持和保证其依法充分行使职权, 完善公开办事制度,推进社区居民自治。
④领导社区群众组织,支持和保证其依照各自的章程开展工作。
⑤联系群众、服务群众,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反映群众的意见和要求,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
⑥组织党员和群众参加社区建设。
⑦加强社区党组织自身建设,做好党员的教育管理和发展党员工作。
8. 社区党建工作⑴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密围绕城市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紧紧结合城市社区建设的实际,以保持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核心,以服务社区群众为宗旨,以构建城市社区党建工作新格局为着力点,不断提高社区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努力扩大党组织在城市工作中的覆盖面, 为创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环境优美、文明祥和的新型社区,促进城市现代化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坚强有力的组织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