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三年级观察土壤
- 格式:ppt
- 大小:4.50 MB
- 文档页数:40
三年级观察土壤的日记
今天是我三年级的生日,老师组织我们去乡村玩耍,下午回家之后,我和家人一起到花园里玩了一阵,然后就回家了。
回家的路上,我突然想要观察一下土壤。
回到家后,我拿出了一个小花盆,然后挖了一些土。
我把它们混合在一起,然后填进花盆里。
我观察了一阵,发现土壤里有很多各种各样的生物,比如蚯蚓、蜗牛、蚂蚁等等。
我还发现了一些小小的植物,它们好像在土壤里安居乐业一样。
观察土壤让我学到了很多知识,也更加喜欢自然。
我觉得写日记可以帮助我更好地记录我的观察结果,以后我还会继续观察土壤,了解更多的知识。
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实验报告学生实验报告1
学生实验报告2
学生实验报告3
学生实验报告
学生实验报告
学生实验报告6
学生实睑报告7
学生实验报告8
I实验名称:叶的蒸腾作用的实验
学生实验报告
学生实验报告10
学生实验报告
学生实验报告12
学生实验报告
学生实验报告14
学生实验报告15
学生实验报告16
实验名称:观察;夜体在水中的沉和浮
实验器材、药品:烧林、植物油、水、蜂蜜、
实1、在一烧杯中倒入半杯水。
验2、把植物油倒入这杯水中观察。
方3、把蜂蜜倒入这杯水中观察。
法和4、在一个烧杯中按蜂蜜、水、油的顺序倒入三种液体观察。
步骤
实验结论:。
不同的液体的比重不同,在水中的沉浮状态也就不一样。
学生实验报告17
学生实验报告
学生实验报告19
实验名称:使沉在水中的物体浮起来
实验器材、药品:
水、水槽、水杯、食盐、橹皮泥、鸡蛋、土豆、
1、把一个鸡蛋、一个土豆、圆柱形的橡皮泥放入装有清水的水槽 去 中,观察它们的沉浮。
验 2、把橡皮泥捏成小船再放入水中观察。
3、把一个鸡蛋放入装有清水的杯子里,再往水里加食盐一边加一 边观察。
4、把一个土豆放入装有清水的杯子里,再往水里加食盐一边加一 边观察。
实验结论:可以用改变物体的形状和增加水的含盐量的方法让物体浮起 来。
实验评价:
年 月日
学生实验报告21
学生实验报告
学生实验报告 方 法和 步骤
学生实验报告25。
小学生观察土壤特征的方法
观察土壤特征是一项简单但非常重要的科学实验,可以帮助小学生了解土壤的成分和性质。
以下是几种小学生观察土壤特征的方法:
1. 检查土壤颜色:使用干净的塑料袋或玻璃瓶,小学生可以收集不同地方的土壤样本,并在适当的环境中,放置样本,观察土壤的颜色变化。
颜色可以提供关于土壤中含有的有机物和矿物质的线索。
2. 测量土壤湿度:使用一个容器,孩子可以将一小部分土壤放入其中,然后用清洁的塑料袋覆盖容器。
在不同的时间段内,观察袋子内部是否有凝结的水珠或水滴。
这将显示土壤中的水分含量。
3. 测量土壤质地:小学生可以将一小部分湿润的土壤放在手掌上,试着揉搓。
如果土壤容易形成球状,并且容易从手掌上滑落,那么它可能是黏土质地。
如果土壤感觉粗糙,容易崩解,那么它可能是沙质质地。
如果土壤感觉柔软,但不容易崩解,那么它可能是壤土质地。
4. 观察土壤中的生物:孩子们可以用铲子或铁铲将一小块土壤收集到一个浅盘中,然后在室外放置几天。
观察是否有昆虫、蠕虫或其他小生物出现。
这可以显示土壤的富有生命的特征。
5. 测量土壤温度:在不同的时间段测量土壤的温度,可以使用温度计或其他温
度测量设备。
这将展示土壤的热量变化。
通过这些简单的观察和实验,小学生可以深入了解土壤的不同特征,从而对自然界中的这个重要资源有更好的了解。
试验日期:20XX年XX月XX日试验地点:本地XX小学一、引言在学习《科学》这门课程的过程中,我发现土壤是支撑植物生长的重要因素之一、为了更深入地了解本地土壤的性质和组成,我进行了一项土壤试验。
通过这次试验,希望能对土壤的特性和适合种植植物的条件有更深入的了解。
二、实验目的1.探究本地土壤的颜色、质地和湿度等特性。
2.分析土壤中的有机物和无机物质含量,并比较不同地点的差异。
3.了解土壤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三、实验步骤1.收集土壤样本:选择操场、花坛和草地三个不同地点的土壤样本,用铲子将深度达20厘米的土壤取出来,放入三个玻璃容器中,记为样本A、B、C。
2.观察土壤颜色:用眼睛观察样本A、B、C的土壤颜色,并写下观察结果。
3.测定土壤质地:将每个样本的土壤放入手掌心,用手指捏压,观察土壤的触感和黏性,并记录结果。
4.量取土壤湿度:用天平量取每个样本的土壤重量,并记录下来。
然后将每个样本的土壤放入分别标记的耐热玻璃烧杯中,放入预热的恒温箱中,加热至100℃,并重复称重,记录重量。
5.分析土壤成份:将样本A、B、C的土壤放入干燥器中,干燥成恒定重量后,用天平量取每个样本的干土壤重量,并记录下来。
6.测定有机质含量:将干燥的土壤样本分别称重,放入瓷盘中,置于燃烧器中加热燃烧,直到完全燃烧为止。
称取灰分的质量,记录下来。
7.测定无机质含量:将样本B、C的干燥土壤样本分别加入盛有蒸馏水的烧杯中,搅拌均匀。
用滤纸过滤后,收集过滤液。
将过滤液再用玻璃仪器【名称】进行测定,并记录结果。
8.比较分析:根据实验数据和观察结果,对每个样本的特性和组成进行比较分析。
四、实验结果1.土壤颜色观察结果:样本A:土壤颜色为淡黄色。
样本B:土壤颜色为深褐色。
样本C:土壤颜色为黑色。
2.土壤质地观察结果:样本A:土壤具有一定的黏性和粘性。
样本B:土壤质地较为松散,不具有太多黏性。
样本C:土壤质地较为稠密,不具有太多粘性。
3.土壤湿度测定结果:样本A:湿土壤重量为XXX克,烘干后重量为XXX克。
观察土壤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用正确的方法采集土样,并对土样的观察做出科学的记录。
能说出土壤的主要构成。
通过自行获取知识的成功产生探究兴趣。
愿意与他人分工合作和交流。
教学重点:
通过感官和认真观察认识土壤的成分,并能做出科学的记录;
土壤科学习惯的养成。
教学难点:了解土壤的成分
教学过程
(一)导课
教师:大家都知道土壤,那大家在什么地方见过土壤呢?
学生:草坪上。
学生:在学校外面的路上。
学生:我是在种菜的地里见过土壤。
你对土壤有多少了解呢?
土壤是地球陆地上能够生长植物的哪部分疏松的表层,是许多动物和植物的家。
今天,我们就来观察土壤,学习关于土壤的知识。
(二)新课教学
活动1:观察土壤
这是课前我和同学们一起采集的土壤,一种是湿润的土壤,一种是晒干以后的土壤。
教师:请大家看一看、用手摸一摸、用鼻子闻一闻我们刚采集好的土壤。
学生活动。
教师:谁来告诉老师,土壤是什么颜色、它的手感怎样、气味又如何呢?
学生举手回答。
教师:请同学仔细看一看,你又在土壤中发现了些什么?
学生回答,教师适当引导。
教师:大家回答得很好,让我们把结果填到土壤的研究报告中。
学生填写土壤研究报告。
(三)拓展:
从书上、网上或其他途径找一找,看看土壤除了我们大家认识的以外,还有哪些成分?
(四)教师小结。
今天我们从颜色,手感,气味了解土壤。
而且知道了土壤是许多动物和植物的家。
下一节课,我们将更深入的了解土壤。
《观察土壤》创新教案教材分析土壤是地球陆地上能够生长植物的那部分疏松的表层,是许多动物和植物生活的家。
本课以学生熟悉的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课内外结合的方法,在指导学生开展野外观察土壤和课上分析土壤成分的研究活动中,培养学生观察、实验、整理信息和得出结论的科学探究能力。
认识土壤中的腐殖质是本课的难点。
通过埋垃圾的活动使学生理解腐殖质的概念和理解土壤在生产和生活中的作用,培养学生树立保护环境、保护土地资源的初步意识。
学情分析三年级学生对事物的认知多停留在表面,动手能力也不强,老师要适当引导。
在学习本课之前,学生或多或少对土壤有了一些粗浅的认识,有的学生生活在农村,见过家人在土壤里种庄稼,家在城市里的孩子也看过家长在花盆里栽过花草,老师可以以此导入,使学生的知识得到有机的构建。
学习目标一、科学探究目标:1.能想出了解土壤成分的办法,并利用简单工具动手试一试。
2.能将对土样的观察和实验结果记录下来。
3.能猜想哪些物体在土壤中能腐烂。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能与小组其他同学分工对土壤进行研究。
2.愿意把本组探究土壤成分的方法与其他组交流。
3.能持之以恒地进行科学观察。
三、科学知识目标:能具体说出土壤的主要构成。
四、科学、技术、社会、环境目标:能联系实际,举例说明不能腐烂的垃圾对土壤和环境的影响。
教学重难点重点:利用感官和简单工具观察土壤,了解土壤的主要成分。
难点:认识土壤中的腐殖质。
评价任务1.通过感官和简单工具观察土壤,认识土壤的主要成分。
2.认识土壤中的腐殖质及其形成。
教学准备放大镜,小铲子,干土、湿土,塑料杯子,水槽,过滤筛,硬纸板碟,纱布,记录单等。
教学过程一、提出问题1.同学们,土壤是动植物、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资源。
大家在哪些地方见过土壤?对于土壤,你有哪些了解?学生自由交流。
2.对于土壤,你想研究些什么?启发学生提出有关土壤的问题。
3.土壤是由哪些物质构成的呢?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研究这个问题。
三年级上科学教案观察土壤传授目标:1、能想出明白泥土成分的办法,并利用简略工具动手试一试。
能将对泥土的查看和实验终于记载下来。
能猜测哪些物体在泥土中能腐败。
2、能与小组其他同砚分工对泥土举行研究;愿意把本组探究泥土成分的要领与其他小组交流;能持之以恒地举行科学查看。
传授重难点;能具体说出泥土的主要组成;能关联实际,举例说明不能腐败的垃圾对泥土和环境的影响。
质料准备:小筛、纱布、白纸、烧杯、塑料棒、土样、放大镜、果皮、菜叶、塑料袋、剩饭、落叶、泡沫塑料、报纸等,其他质料也无妨,泥土、底部和周边带孔的一个大塑料桶粗棉布放大镜、橡胶手套等。
传授历程:一、查看泥土活动目标:1、能用感官和简略工具对泥土举行查看、记载。
2、能说出泥土的主要组成;能用正确的要领收罗土样。
3、能够分工合作举行活动;在查看活动完成时,能主动将小动物放回大自然。
实施历程:1、本活动可在室外举行,以小组为单位,组长认真,分工合作。
收罗的土样中要是有小动物,应把土样放进带孔的塑料袋里,查看完泥土以后再把小动物放回大自然;要是收罗的土样中没有小动物,应把土样放进无孔的塑料袋中。
2、把收罗的土样放在课堂的窗台上晒干,让学生查看并与晒干前泥土的颜色、手感和气味相比较,剖析泥土中的主要成分。
只要泥土晒干,学生课下可随时查看。
3、指导学生把查看到的终于实时填写在报告中,并组织学生举行汇报、总结和交流。
提示:如发觉泥土颜色浅了、干革命了,说明泥土里的水分蒸发了,从而证明泥土里含有水。
二、找出泥土的砂和粘土活动目标:1、能够在西席的指导下,完成探究泥土成分的活动。
2、能利用筛子等工具把砂和粘土区破裂。
3、能概括总结出泥土的主要成分。
实施历程:1、先组织学生猜泥土里还有什么?怎样将泥土中的砂和粘土破裂?2、启发学生利用课本中提供的工具,设计实验操纵的历程。
勉励学生想出多种要领区分砂和粘土。
比方,根据颗粒巨细选用适当的筛子、纱布举行筛选和过滤。
3、要是学生设计使用沉降的要领将砂和粘土破裂,就让学生按顺序操纵。
观察土壤-冀人2001版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土壤是什么。
2.学习如何观察土壤。
3.能够根据观察结果,简单描述土壤的特点。
二、教学准备1.教师:教案、黑板、粉笔、泥土样品。
2.学生:学生笔记本、自备锄头或铲子。
三、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向学生们简单介绍了土壤的概念,告诉他们土壤是我们生活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自然资源。
2.理论学习教师让学生跟随自己的步骤,通过观察泥土样品学习如何观察土壤,并对泥土样品进行比较。
3.观察实验步骤1:教师把一小块不同类型的泥土放在黑板上,用粉笔标记,例如:泥土A、泥土B、泥土C。
步骤2:教师带领学生观察这些不同类型的泥土,提示他们需要关注的特点有:颜色、质地、气味、有无生物等。
步骤3:教师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每块泥土的特点,并记录在自己的学生笔记本上。
步骤4:教师带领学生对比每一块泥土的特点,指出他们不同之处,并让学生对比这些不同之处的原因。
4.总结教师让学生回顾所学内容,总结出如何观察土壤,并根据观察结果简单描述土壤的特点。
四、课堂作业1.让学生用自己的话简单描述一下自己所在地的土壤特点,例如:颜色、质地、气味等。
2.学生可以用自备的锄头或铲子,在家庭中的花园或附近公园里观察不同的泥土,根据自己的观察进行记录和分析。
五、教学心得通过这次教学活动,我发现学生们最感兴趣的是观察实验环节。
在这个环节中,学生能够通过自己的观察和思考,发现不同泥土的特点,并总结出这些特点的原因,从而提高了他们的科学素养。
同时,这个教学过程中,学生们也学到了如何用科学方法观察事物的能力。
《观察土壤》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观察土壤》是对土壤的初步了解,通过观察实验来认识土壤,了解土壤的颜色、手感、气味等特征,为学习下面有关土壤的知识做了铺垫。
学情分析由于同学们都是乡村的孩子,所以同学们对各种土壤比较熟悉,但是缺乏具体知识性的认识,所以本课通过观察实验来让同学们真正了解土壤。
二、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实验,了解土壤的特征。
2、培养学生小组合作能力和进行科学探究的能力。
3、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意识土壤的重要性,提高保护环境的意识。
三、学习重点通过观察实验,利用多种感官认识土壤的特征。
四、学习难点通过观察实验,发现土壤的特征,并会描述、记录自己的观察结果。
五、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同学们,你们都在什么地方见过土壤呢?(提问,鼓励学生勇敢回答)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今天,我们就来观察土壤,学习关于土壤的知识。
(板书课题:观察土壤)(二)、学生展示自己带来的土壤。
说一说你是从什么地方收集的土壤?怎样收集的?(踊跃回答问题,答案不一)教师检查学生带来的土壤。
提醒:1、不要扬土。
2、不要用手揉眼睛3、不要把土壤弄撒。
摆放好课前收集的土壤。
介绍自己收集的土壤,能够说出来源,收集方法,语言表达能够准确、清晰,声音洪亮。
(三)、观察湿润土壤样品:1、学生分组讨论,看看用哪些方法认识土壤。
2、汇报讨论结果:看、摸、闻3、分组合作观察:6人一组,在课桌上铺上白纸,把采集的土壤放在白纸上,分配观察用具。
学生认真观察,记录观察结果。
4、汇报观察结果。
5、用放大镜再观察土壤,有什么新发现,做好记录。
6、全班汇报。
(四)、观察晒干后的土壤:1、先猜测干湿土壤的不同。
2、小组合作用同样方法观察晒干后的土壤。
3、汇报观察结果。
4、完成土壤研究报告。
(五)、师生小结。
今天你有哪些收货?你有没有进步?1、教师小节:土壤是地球上能够生长植物疏松的表层,是许多动物和植物生活的家。
提问:我们用什么方法能够认识土壤?师适时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