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赏植物学
- 格式:ppt
- 大小:17.05 MB
- 文档页数:93
简述观赏植物学的定义及其作用观赏植物学,顾名思义就是指人们通过观赏植物而进行的一种学科。
它既是植物学的分支,又是园艺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观赏植物,人们不仅可以欣赏到植物的美丽,还能了解到植物的形态、结构、生长习性、生态环境等方面的知识,同时也能增强人们的环保意识和生态保护意识。
观赏植物学的作用非常广泛。
首先,观赏植物可以帮助人们了解植物的生长规律和生态环境,有助于保护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
其次,观赏植物可以美化环境,改善人们的生活和工作环境。
例如,在公园、花园、景观中心和城市绿化带等地方,观赏植物可以为人们提供一个美丽、宁静、舒适的环境。
再次,观赏植物可以促进植物学和园艺学的发展。
通过观赏植物,人们可以发现新的植物品种,并对其进行研究和培育,从而提高植物学和园艺学的水平和质量。
观赏植物学的研究内容非常广泛。
主要包括植物的形态特征、生长规律、生态环境、分布地域、应用价值等方面。
其中,观赏植物的形态特征是学习观赏植物学的重要内容之一。
通过观察植物的根、茎、叶、花、果实等部位的形态特征,可以了解植物的性质和特点,从而进行植物分类和研究。
此外,观赏植物的生长规律也是学习观赏植物学的重要内容之一。
通过观察植物在不同季节和不同环境下的生长情况,可以了解植物的生长规律和适应能力,从而为植物的保护和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观赏植物学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它不仅可以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和生态保护意识,还可以美化环境、促进植物学和园艺学的发展。
同时,观赏植物学的研究内容非常广泛,需要我们不断探索和学习。
只有通过不断地学习、观察和研究,才能更好地理解和利用植物,为我们的生活和社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园林植物教研室——教学大纲目录观赏植物学 (2)花卉营销学 (5)花卉育种技术(Ⅰ) (7)花卉育种技术(Ⅰ)实验部分 (9)花卉育种技术(Ⅱ) (10)花卉装饰艺术 (12)名花欣赏 (14)盆景学 (16)森林植物营养诊断 (19)树木学 (21)树木学实验部分 (25)野生花卉学 (26)园林树木学Ⅰ、Ⅱ (29)园林树木栽培学(双语) (32)园林植物营养学 (35)园林植物育种学 (37)园林专业概论 (40)植物组织培养 (42)1园林植物教研室——教学大纲2观赏植物学Ornamental Botany课程代码:10503205学时数:46 学分数:2.5执笔人:祝朋芳讨论参加人:周广柱,孙晓梅,祝朋芳,毛洪玉审核人:周广柱一、教学目的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充分了解我国观赏植物种质资源;深入了解观赏植物分类、功能和作用,典型观赏植物的文化寓意;系统掌握重要观赏植物的习性、繁殖、栽培养护和应用,从而提高对观赏植物的艺术鉴赏水平,增强保护和利用观赏植物资源方面的能力,并为观赏植物种植设计、风景区规划等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及学时分配绪论(2学时)通过学习绪论,使学生明确观赏植物定义及其范畴、观赏植物在人类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观赏植物学课程学习的内容。
使学生充分了解我国丰富的观赏植物种质资源,掌握我国观赏植物种质资源的特点及其对世界的贡献。
1. 观赏植物定义及其范畴;2. 观赏植物在人类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3. 观赏植物学的内容。
总论(6学时)第一章观赏植物的分类(2学时)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植物学分类方法、掌握植物命名法、拉丁文发音,熟悉园林应用中的分类方法。
1. 植物学分类方法;2. 拉丁文发音;3. 应用分类方法。
第二章观赏植物的观赏特性(1学时)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观赏植物的形、叶、花、果的观赏特性。
1. 形及其观赏特性;2. 叶及其观赏特性;3. 花及其观赏特性;4. 果实及其观赏特性。
一、名词解释1、观赏植物:指具有一定的观赏价值,适用于室内外装饰、美化环境、改善环境并丰富人们生活的植物。
2、观赏植物学:系统研究观赏植物分类、习性、栽培、繁殖及应用的学科。
3、营养器官:根、茎、叶的总称,是植物体的基本器官,吸收、制造、输送营养物质。
4、气生根:凡露出地面,生长在空气中的根。
5、节(node):枝条上着生叶的部位。
6、节间(internode):相邻两节之间的部分。
7、叶痕:落叶植物落叶后,在茎上留下的叶柄的痕迹。
8、叶迹:叶痕中的斑点(维管束断离后的痕迹)。
9、单叶:一个叶柄上只生一片叶。
10、复叶:一个叶柄上生许多小叶。
11、叶序:叶在茎上有规律的排列方式。
12、花:是被子植物所特有的有性生殖器官,是适应于生殖功能的变态短枝。
13、花序:花在花轴上有规律的排列方式。
14、自然分类法:根据植物的自然演化过程和彼此间的亲缘关系作为分类标准的分类方法。
15、双名法:用两个拉丁单词作为一种植物的名称,第一个单词为属名,第一个字母大写,第二个单词为种加词,在名称后还要附加命名人的姓名或姓名的缩写。
16、一年生花卉:在一个生长季内完成其生活史的花卉。
17、二年生花卉:在两个生长季内完成其生活史的花卉。
18、宿根花卉:地下部分不发生变态肥大的多年生草本花卉。
19、球根花卉:地下部分肥大呈球状或块状的多年生草本花卉。
20、多浆植物:广义上指茎、叶特别粗大或肥厚,含水量高,并在干旱环境中有长期生存能力的一群植物。
21、水生花卉:生长在沼泽地或水中及耐水湿的花卉。
22、岩生植物:指抗逆性强、耐脊薄,适合在岩石园栽培的植物。
23、花相:花或花序着生在树冠上的整体表现形貌。
24、春色叶植物:春季发生的嫩叶有显着不同色(与其他季节相比)的植物。
25、秋色叶植物:凡在秋季叶子颜色能显着变化的植物。
26、常色叶树:叶常年均为异色(非绿色)的植物。
27、双色叶植物:叶背与叶表的颜色显着不同的植物。
28、斑色叶植物:叶上具有其他颜色的斑点或花纹的植物。
观赏植物:通常指人工栽培的,具有一定观赏价值和生态效用的,可用于园林、花艺以及室内外环境布置和装饰的,用以美化和改善环境、丰富生活和增添情趣的植物总称。
观赏植物学:系统研究观赏植物分类、生物学特性、生态学习性、观赏特性、栽培、繁殖以及应用的一门综合学科。
中国观赏植物资源:早在公元300年,中国的桃花就传到了伊朗,以后通过伊朗传到欧洲各国。
桃花已在世界很多国家包括非洲一些国家和地区栽培观赏。
公元8世纪,中国的梅花、菊花、牡丹、芍药相继传到日本和朝鲜。
至今,韩国最传统的花卉仍是中国古时的四大名花:梅、兰、竹、菊。
观赏植物的作用:观赏植物作为园林绿化、美化的重要材料,在园林中起作重要的作用;观赏植物是构成美丽景观,形成引人入胜佳境的重要材料。
草本花卉具有花色艳丽、装饰效果强等特点,在园林绿地中常用来布置花坛、花境、花台、花丛等,人工创造优美的工作和休息环境;木本花卉则在一年四季表现出不同的景色,很多树木本身就是大自然的艺术品,它的根、茎、叶、花、果、树姿均具有无比的魅力。
陶冶人的性情,纯洁人的心灵。
观赏植物具有重要的改善生态环境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作用,尤其对局部小气候条件的改善起到重要作用;对恶劣的环境因子能起到保护作用。
1)形成著名风景区和著名旅游区2)观赏筑物形成著名景点3)观赏古树:重要的旅游资源第一章观赏植物的形态和分类第一节根和根系的类型根:植物长期进化过程中形成的器官。
根的主要功能:支持和固着、吸收、输导、合成和分泌、贮藏等。
1.根的类型1)定根主根:源于胚根侧根2)不定根种子的基本结构和类型种皮:保护层胚胚芽:生长点和幼叶,胚芽鞘胚轴:连接胚芽胚根和子叶的轴。
胚根:生长点和根冠子叶:2/1,盾片胚乳:营养物质贮藏组织。
有/无根系的类型须根系fibrous root system一般单子叶植物多条不定根“丛生如须”根的粗细区别不明显。
根的类型变态贮藏根:肉质直根、块根气生根:支持根、攀援根、呼吸根、板状根寄生根第二节茎一、茎的分类木本植物:茎中的木质部发达。
观赏植物学1.沿阶草科:百合科.属:沿阶草属.形态特征:多年生常绿草本,须根较粗,须根顶端或中部膨大成纺锤形肉质小块根,地下走茎细长。
叶丛生,线形,先端渐尖,叶缘粗糙,墨绿色,革质。
花葶从叶丛中抽也,有棱,顶生总状花序较短,着花约10朵左右,白色至淡紫色,花期8至9月。
种子肉质,半球形黑色。
观赏及运用:沿阶草株丛低矮,终年保持深绿,适宜做园林地被。
可大片栽植,也可种于路边,阶旁,或与假山,岩石相配。
2.三叶草.科:豆科.属:三叶草属,形态特征:三叶草是多年生草本植物。
植株低矮,高30~40厘米。
直根性,根部有与根瘤菌共生的特性,根部分蘖能力及再生能力均强。
分枝多,匍匐枝匍地生长,节间着地即生根,并萌生新芽。
复叶,具三小叶,小叶倒卵状或倒心形,基部楔形,先端钝或微凹,边缘具细锯齿,叶面中心具“V”形的白晕;托叶椭圆形,抱茎。
于夏秋开花,头形总状花序,球形,总花梗长,花白色,偶有淡红色。
观赏及运用:白三叶草根系发达,是优良的固土护坡植物.其还具有地面覆盖度好,花期长的特点。
在园林设计中,可做护坡植物栽培,观赏效果很好。
白三叶也是优良的牧草。
3合欢科:含羞草科属:合欢属形态特征:乔木,高6~16m,树冠扁圆形。
树皮灰色,平滑。
二回偶数羽状复叶,互生,羽片4~12对,各具小叶10~30对,小叶镰刀形或窄矩形,全缘,中脉仅靠边缘,白天展开,夜晚闭合。
头状花序,簇生叶腋或密集于小枝先端而呈伞房状,萼片及花瓣均黄绿色,雄蕊多数,花丝细长,粉红色,如绒樱状。
荚果扁平,边缘波状。
花期6~8月,果期10月。
观赏及运用:合欢树姿优美,叶形纤细似羽,昼开夜合,十分新奇,绿荫如伞状,夏日盛开粉红色花,宛如红缨,有色有香,能形成轻柔舒畅的气氛。
宜做庭荫树,行道树。
配植于溪边,池畔,水滨河岸最为相宜。
在公园草坪丛植数株,绿荫覆地,尤具特色。
合欢对氯化氢,二氧化氮抗性强,对二氧化硫有一定抗性,是街坊绿地,工厂,矿山优良的绿化树种。
绪论一、观赏植物概念观赏植物:具有一定观赏价值和生态效应的,适用于花艺、园林以及室内外环境布置和装饰、以改善和美化环境、增添情趣为目标的植物总称。
观赏植物学:系统研究观赏植物分类、习性、栽培、繁殖及应用的学科称为观赏植物学。
园林树木:园林植物中的木本植物。
花:开花植物的花。
卉:各种草的总称。
花卉:美丽的花和草。
二、我国观赏植物资源(一)资源丰富,种类繁多我国十大名花:梅花牡丹菊花兰花月季杜鹃山茶荷花桂花水仙古老孑遗植物珍稀濒危植物拟态植物食虫植物等等梅花(Prunus)有花魁之称,与松、竹共同具有抗严寒、斗冰雪的特性,被誉为“岁寒三友”;白梅、蜡梅、山茶、水仙为“雪中四友”。
梅花的分类:按观赏性分类四大系:1.真梅系、2.杏梅系、3.樱李梅系、4.山桃梅系六大类:1.直枝梅类、2.垂枝梅类、3.龙游梅类、4.杏梅类、5.樱李梅类、6.山桃梅类(前三类属真梅系其余各类分属各系)19个型别:1、直枝梅类分品字梅型、小细梅型、江梅型、宫粉型、绿萼型、玉蝶型、朱砂型、黄香型、洒金型;2、垂枝梅类分粉花垂枝型、五宝垂枝型、残雪垂枝型、白碧垂枝型、骨红垂枝型;3、龙游梅类分玉蝶龙游型;4、杏梅类分单瓣杏梅型和春后型;5、樱李梅类分美人梅型;6、山桃梅类分山桃梅型。
按生态学分类中国境内有一些历史悠久、比较为人所知的古梅。
其中有代表的是楚梅、晋梅、隋梅、唐梅和宋梅,有五大古梅之说。
•楚梅:在湖北沙市章华寺内:至今已历2500余年,可称最古的古梅了。
•晋梅:在湖北黄梅江心寺内:距今已有1600余年。
冬末春初梅开两度,人称“二度梅”。
•隋梅:在浙江天台山国清寺内。
距今已有1300多年。
•唐梅:现在有两棵古梅并称“唐梅”。
一在浙江超山大明堂院内,相传种於唐朝开元年间。
一在云南昆明黑水祠内,相传为唐开元元年(公元713年)道安和尚手植。
•宋梅:在浙江超山报慈寺:一般梅花都是五瓣,这株宋梅却是六瓣,甚是稀奇。
杏梅:杏(或山杏)与梅的天然杂交种。
观赏植物学大一知识点笔记植物,这些生长在我们生活周围的多样生命体,给我们带来了极大的益处。
观赏植物学是研究植物外貌、性状和观赏价值的学科,通过观察和研究植物的外部特征,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植物的分类、生活习性和生存环境等方方面面。
在本文中,我们将重点讨论观赏植物学的一些基础知识点。
一、植物的分类观赏植物可以按照其形态、习性、花色等方面进行分类。
常见的分类方式包括:单子叶植物和双子叶植物、草本植物和木本植物、常绿植物和落叶植物等。
每一类植物都有其独特的特征和观赏价值。
单子叶植物和双子叶植物是两类主要的植物分类。
单子叶植物的叶片通常为长而狭窄,叶脉平行,如水仙花、香蒲等;而双子叶植物的叶片多为宽而扁平,叶脉分叉,如玫瑰花、梅花等。
草本植物指的是植物的茎干柔软而不木质化,通常高度较低,如牵牛花、绿萝等;木本植物则是茎干木质化,高度可达数米以上,如银杏树、樱花树等。
常绿植物指的是四季保持绿叶不掉落的植物,如松树、柏树等;落叶植物则是在特定季节掉落叶片的植物,如枫树、柳树等。
观赏植物的分类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它们的特点和栽培管理方法。
二、观赏植物的养护观赏植物的养护非常重要,它直接影响到植物的生长和观赏效果。
以下是几点观赏植物养护的基本知识:1.光照需求:不同的植物对光照的需求有所不同。
阳光充足的植物,如仙人掌,需要放置在明亮的位置,而阴生植物,如天门冬,适宜放置在较阴暗的环境中。
2.水分供给:观赏植物对水分的需求也各不相同。
有些植物喜欢湿润的环境,如蕨类植物,在夏季需要定期浇水;而有些植物对湿度要求较低,如多肉植物,需避免过度浇水。
3.温度适宜:观赏植物对温度的适应能力也不同。
一些亚热带植物,如君子兰,适宜的生长温度一般在20℃-25℃之间。
因此,在养护观赏植物时,需根据其适宜的生长环境来调节室内温度。
4.肥料施用:给观赏植物施肥可以促进其生长和开花。
选择适合植物需要的肥料,并按照标签上的说明进行施肥,但要注意避免过量施肥,以免对植物造成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