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管案例-抓获盗窃样板房物品犯罪嫌疑人
- 格式:doc
- 大小:22.50 KB
- 文档页数:1
一、编制目的为保障小区业主的人身财产安全,提高小区物业管理的应急响应能力,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和《物业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小区实际情况,特制定本预案。
二、预案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小区内发生的各类盗窃案件,包括但不限于住宅、商铺、车辆等盗窃事件。
三、组织机构及职责1. 成立盗窃应急指挥部,负责指挥、协调、监督和检查盗窃应急预案的实施。
2. 指挥部下设以下几个小组:(1)现场处置组:负责现场勘查、人员疏散、保护现场等工作。
(2)信息报告组:负责及时向上级部门报告盗窃案件情况,并做好信息统计和发布工作。
(3)调查取证组:负责对盗窃案件进行现场勘查、取证、分析等工作。
(4)应急保障组:负责应急物资的储备、调配、供应等工作。
(5)宣传教育组:负责开展防盗知识宣传、提高业主防盗意识等工作。
四、应急响应流程1. 发现盗窃事件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各小组按照职责分工,迅速到达现场。
2. 现场处置组负责现场勘查、人员疏散、保护现场等工作,确保现场安全。
3. 信息报告组及时向上级部门报告盗窃案件情况,并做好信息统计和发布工作。
4. 调查取证组对盗窃案件进行现场勘查、取证、分析等工作,为案件侦破提供线索。
5. 应急保障组负责应急物资的储备、调配、供应等工作,确保应急响应工作顺利进行。
6. 宣传教育组开展防盗知识宣传,提高业主防盗意识,预防盗窃事件再次发生。
五、应急措施1. 加强小区安全防范措施,如安装监控摄像头、设置安全门禁、加强巡逻等。
2. 提高业主防盗意识,定期开展防盗知识讲座,提高业主的自我保护能力。
3. 建立健全盗窃案件报告制度,鼓励业主及时报告盗窃案件。
4. 加强与公安机关的协作,共同打击盗窃犯罪活动。
5. 做好应急物资储备,确保应急响应工作顺利进行。
六、应急响应终止1. 案件侦破,盗窃犯罪嫌疑人被抓获。
2. 现场勘查、取证、分析等工作完成。
3. 应急指挥部决定终止应急预案。
七、预案管理1. 本预案由小区物业管理处负责解释。
物业管理经典案例分析小区住户失窃物业公司管理被追责物业公司收取了业主的管理费,却未尽到应尽的管理职责,致使业主家中失窃.近日,湖南省湘阴县人民法院对该县首起因物业管理疏漏导致住户失窃的物业服务合同纠纷案作出一审宣判,判决由湘阴精密物业公司赔偿业主何女士夫妇30%的失窃损失3510元。
【案情回放】何女士夫妇是湘阴县精密现代城小区的业主。
2010年7月21日,何女士向湘阴精密物业公司缴纳了自2010年7月至2011年7月的物业费609元。
2010年7月27日上午,怀孕的何女士出现分娩前兆,家人连忙将其送往湘阴县康复医院分娩.下午7时许何女士的父亲回家取东西时,发现家中大门敞开,挂在客厅的液晶电视不见踪影,房间里的衣服等物品翻得乱七八糟,一片狼藉.何父马上意识到:“家中很可能被盗了",于是立即报警,湘阴县公安局的干警到达现场后做了询问笔录和现场勘验检查笔录并对现场进行了拍照。
由于现场留下的线索有限,该盗窃案至今尚未侦破。
【法院说法】盗窃案发生之后,何女士家人找到物业管理处,要求物业管理处赔偿损失。
但是由于双方对于过错程度的认定及损失金额的确定存在较大的分歧,最终未能协商一致。
于是,何女士一纸诉状递交到法院,请求法院给个说法。
何女士认为,被告物业公司收取了业主的管理费,却未尽到应尽的管理职责,致使业主家中失窃,所以应当承担责任。
根据调查了解,案发前精密物业公司所管理的精密现代城小区15栋至21栋之间靠西边围墙有一段缺口(案发后已修复),物业公司没有对这一段缺口进行修复,而且,物业公司的保安也未对进出小区的车辆和人员进行登记管理,从而推定物业公司未尽到应尽的管理责任.被告物业公司认为自己已经履行了义务,没有过错。
何女士的损失,应该由犯罪嫌疑人也就是小偷来承担,而不应该由物业公司承担.湘阴县人民法院审理认为,原告何女士依约按时向精密物业公司交纳物业费,物业公司应当对小区内住户的财产尽到合理、谨慎的注意义务。
某别墅小区失窃案例案例简述:08年07月19日,从6:20分到13:10时,某别墅小区服务中心相继接到三户业主通知家中失窃,物品丢失;经现场勘查,综合被盗别墅位置,初步断定犯罪分子可能利用市政河道穿越小区段进入小区,再利用被盗别墅北面二楼未关之卫生间窗户入室实施盗窃的。
案例分析:该案经查,初步判定为外来人员利用市政河道穿越小区段进入小区实施盗窃,经现场勘查,该处河道未设置防爬、防翻越设施及此处监控设备不能正常发挥作用是直接导致该案发生的直接原因,但综合整个案发的各种因素进行深层分析,我们在安全管理方面的疏漏才是此案发生的主要原因:1.缺乏发现小区安全风险、安全盲点的敏锐性及风险防范意识,该案中,河道无防爬、防翻越的物防设施,虽然配备了周界报警系统及监控设备,但由于安装位置及光线不足等因素影响根本不能有效发挥作用,从而形成了最大的安全盲点,再加上被盗别墅紧邻河岸,虽有巡逻岗进行巡视,但由于该处缺乏相应照明设施,光线较暗,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安全员巡视视线,而对于以上安全盲点,我们均未及时的发现,也未采取任何措施予以弥补,这就为犯罪分子提供了可乘之机;2.日常设备测试流于形式,未发挥真正效果,案发小区虽按公司相关规定,定期进行小区的安防设备测试,却出现案中河道处的监控探头,画面模糊不清却无人提出进行调整等情况,说明该测试的并未落到实处,而成了一项没有实际意义的“多余”工作,这在一定程度上使河道监控设备成为“名副其实”的摆设;3.监控中心未有效判断、监督巡逻安全员处警情况,该案中,案发当日同一时段,被盗别墅附近区域曾先后出现两次报警,但处警安全员在对报警区域进行初步搜索后,并未按要求进行潜伏观察便以其他理由草草解警,而此时监控中心并未对该处警情况进行判断,也未对处警安全员处警动作进行监控,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处警的效果。
案例启示:该案例的发生表面看具有一定的偶然性,但经深层分析,安防管理方面的漏洞又使该案的发生具有一定的必然性,同时也为我们小区的安防工作敲响了警钟:1、安全风险的防范源于发现风险的敏锐性及较强的风险防范意识。
盗窃破案宣传案例
案例一:
3月19日,刑警大队抓获涉嫌盗窃罪的犯罪嫌疑人钞某,破获入室盗窃案1起。
经查:3月8日凌晨3时许,犯罪嫌疑人钞某窜至榆阳区上郡路五雷沟村,趁受害人及其家人熟睡且门未锁,溜门进入家中,盗走现金600元整及手机、银行卡等物品,同时盗走客厅花盆上粘贴的100元现金、一部蓝色小米10S手机及客厅存钱罐内21枚硬币。
目前,犯罪嫌疑人钞某已被公安榆阳分局依法执行逮捕。
案例二:
3月16日,刑警大队抓获涉嫌盗窃罪的犯罪嫌疑人刘某,破获盗窃案件3起。
经查:3月16日,该刘窜至金鸡滩镇一信息部内盗窃手机两部。
经深挖,该刘供述当日还在牛家梁、金鸡滩镇分别盗窃停放在路边拉煤半挂车上的手机各一部,涉案价值1万余元。
目前,犯罪嫌疑人刘某已被公安榆阳分局依法执行逮捕。
第1篇一、案件背景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家庭财产逐渐增多。
然而,与此同时,盗窃案件的发生率也呈上升趋势,尤其是入室盗窃案件。
入室盗窃不仅严重侵犯了公民的财产权益,还对社会治安和人民群众的生活安全造成了严重威胁。
本文将以一起典型的入室盗窃案件为例,从法律角度进行分析。
二、案件事实2023年5月,某市某小区居民李某在家中休息时,发现家中被盗。
被盗物品包括现金、首饰、电子产品等,总价值约5万元。
经调查,犯罪嫌疑人赵某有重大作案嫌疑。
赵某系小区居民,曾因盗窃罪被判刑,此次作案后潜逃。
三、案件分析1. 犯罪构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的规定,盗窃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秘密窃取公私财物的行为。
本案中,赵某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秘密进入李某家中窃取财物,其行为符合盗窃罪的构成要件。
2. 犯罪形态本案中,赵某已经完成了盗窃行为,并将财物带离现场,属于盗窃罪的既遂形态。
3. 犯罪动机分析赵某的犯罪动机,主要是为了满足个人贪婪欲望。
赵某在服刑期间没有改过自新,出狱后仍然无法摆脱对金钱的渴望,从而再次走上犯罪道路。
4. 犯罪手段赵某作案手段较为简单,主要是利用李某家中无人之机,翻墙进入室内进行盗窃。
这表明赵某在作案前进行了充分的准备,具有一定的反侦查能力。
5. 社会影响本案的发生,不仅给李某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还严重影响了小区居民的财产安全。
同时,赵某的犯罪行为也对社会治安和人民群众的生活安全造成了严重威胁。
四、法律适用1. 罪名确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的规定,赵某的行为构成盗窃罪。
2. 刑罚适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的规定,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本案中,赵某盗窃金额较大,且曾因盗窃罪被判刑,具有累犯情节。
因此,对其应从重处罚。
第1篇案件名称:张某某盗窃案一、案由盗窃罪二、案件基本情况被告人:张某某,男,25岁,汉族,某市人,无业。
被害人:李某某,男,35岁,汉族,某市人,个体经营者。
案发时间:2021年4月15日案发地点:某市XX区XX路XX号三、案件经过2021年4月15日,被害人李某某在自家店铺内经营生意。
当日15时许,被告人张某某潜入店内,在无人注意的情况下,窃取了被害人李某某放置于收银台上的苹果手机一部,价值人民币3000元。
被害人李某某发现手机被盗后,立即报警。
接警后,公安机关迅速展开侦查,于当日17时许将被告人张某某抓获归案。
到案后,被告人张某某对其盗窃事实供认不讳。
四、侦查机关认定的事实和证据1.被害人李某某的陈述,证实其于案发当日发现手机被盗,损失人民币3000元。
2.现场勘查笔录,证实盗窃现场情况。
3.被告人张某某的供述,证实其于案发当日潜入店内盗窃手机的事实。
4.扣押清单,证实公安机关扣押了被告人张某某盗窃的苹果手机一部。
5.鉴定意见,证实被告人张某某盗窃的苹果手机价值人民币3000元。
五、辩护人意见辩护人认为,被告人张某某具有以下情节:1.犯罪动机不纯,盗窃行为系临时起意,不具有长期犯罪的主观故意。
2.案发后能主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具有自首情节。
3.盗窃所得赃款已全部退赔给被害人,具有悔罪表现。
综上所述,辩护人请求法院对被告人张某某从轻处罚。
六、法院认定的事实和证据法院经审理查明,被告人张某某于2021年4月15日盗窃被害人李某某的苹果手机一部,价值人民币3000元,其行为已构成盗窃罪。
根据被告人张某某的犯罪事实、性质、情节和对社会的危害程度,以及辩护人的意见,法院认为:1.被告人张某某具有自首情节,可以从轻处罚。
2.被告人张某某盗窃所得赃款已全部退赔给被害人,具有悔罪表现,可以酌情从轻处罚。
3.辩护人关于被告人张某某具有自首情节、悔罪表现等意见,法院予以采纳。
七、判决结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第六十七条第一款、第七十二条之规定,判决如下:一、被告人张某某犯盗窃罪,判处有期徒刑六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2000元。
物管案例:小区屡屡被盗物业贴出民间通缉令物管案例:小区屡屡被盗物业贴出“民间通缉令”近日,在阜阳市的某住宅小区和购物广场接连出现了几个“通告”,这几个通告形式基本相同,都是把监控画面制作成大幅图片,再附上文字张贴在显眼的位置,目的也一样,那就是通过这种形式给涉嫌“作案”的蟊贼“曝曝光”,让他们“现现眼”,一并提醒市民注意提防。
这种被市民称为“民间通缉令”的通告,一时间引来了众多市民的眼球,更引发了市民的热议。
烦心市民屡屡遭贼防不胜防在张贴公告的某小区,记者和几个业主聊了起来。
“我们这最近屡屡遭贼,大家对物业很有意见,”业主张某说。
住在该小区最里面一栋楼的姜先生更加气愤,“我家的电瓶车一个月被偷走两辆,100多元买的防盗锁都不管用。
”这样的情况不只是发生在小区,位于阜阳闹市区的购物广场也是小偷们喜欢光顾的地方,“神得很,我们的保安就站在门外,有时也防不胜防,为此顾客经常跟我们吵架。
”商场的一位营业员说。
无奈监控画面做成“防贼通告”“物业也很无奈,就多装了几个监控。
但小偷好像也不怕,物业只好把监控画面贴出来让大家都注意了。
”对于物业的做法,业主张某表示赞成。
姜先生则表示,“应该多贴几张,最好是每家每户都发一张,让大家都记住他(贼)的长相”。
“我们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虽然可能起不到多大作用,但我想总比不作为强。
”对于张贴这样的“通告”,物业给出了这样的解释。
效仿“通告”越做越大图文并茂比起较早出现的几张黑白的或图片较小的“通告”,一超市旁张贴的这个大幅彩色“通告”可谓“十分给力”。
在这张通告上,不仅有从不同角度截取的红衣蟊贼的画面,更有耐人寻味的文字提示:“紧急通知:该男子为电瓶车盗窃惯犯,多次在本广场偷盗,请各位停车时留心观看四周是否有此类獐头鼠目、贼眉鼠眼的犯罪分子!”左下方的几句话更是“雷人不轻”:“先生女士们,请锁好自己的车辆,如发现以上可疑人物,请不要就地打死以免触犯法律,需冷静,请拨打110。
潜伏一个半小时,抓获盗窃嫌疑人案例案例简述:2006 年6 月 21 日凌晨 02:10 分,某小区监控中心接到 85 号 101 业主电话反映:好象窗户外面有陌生人走动。
监控中心接到报警后立即通知地段安全员和安全班长到现场进行搜索,发现靠西侧围墙的铁栅栏被撬断一根,而地段安全员01:50分对该区域进行巡视时情况正常,立即报告总值班、安全主办、服务中心经理。
总值班和安全主办立即组织10名安全员从外围绿化带进行包抄搜索。
对小区内所有门窗进行检查,至02:30分,未发现可疑人。
在这种情况下,指挥人员根据现场地形进行了有效安排,从外围到小区内安排了七名安全员进行潜伏。
按照体系文件规定,现场的潜伏观察时间为10分钟左右,但是现场安全人员结合专业判断,潜伏观察了一个半小时,直到04:00分,一名安全员听到79号101北侧有异常声音,并发现有一男子从绿化带中窜出,立即通知相邻哨位进行围捕,该男子发现安全员后立即逃跑,跑出300多米后在绿化带内被抓获,并在79号101北侧绿化带内发现一只包和一些资料、证件等物品。
随后,物业服务中心主动与79号101业主联系,要求业主查看室内是否有异常情况,并报警。
经业主确认,其放在客厅的包及衣物均被翻动过,诺基亚手机及钱包内5200元现金被盗。
案例分析:在这起案例中,巡逻岗安全员在接到中心信息后及时开展设施检查并能发现围墙存在的缺陷,通过与上次巡逻情况核对,对采取后期措施起到了重要的支持作用。
我们部分的被盗案,正是由于安防设施存在缺陷或者被破坏后没有及时发现,巡逻工作变成“例行工作”,导致隐患长时间存在而为犯罪分子留下了机会。
安全员接到报警后巡查和搜索后没有发现犯罪嫌疑人,往往习惯地作出“误报”、“嫌疑人已经逃脱”等判断。
在该案例中,现场指挥人员具有“不抓住小偷不罢休”的精神,安排人员有技巧的长时间潜伏,等待犯罪嫌疑人漏出马脚,是最终能成功抓获的关键。
这种正确处理措施一方面来源于安全管理人员对自己工作职责的正确把握和工作责任心的发扬,具有“以防万一”的认识。
第1篇一、案例背景近年来,盗窃案件在我国各地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了人民群众的财产安全和社会治安秩序。
本文以一起典型的盗窃案为例,对其法律问题进行分析,以期提高人们对盗窃犯罪的认识,加强法律意识。
二、案例简介某年某月某日,被告人李某因家庭经济困难,产生盗窃念头。
当日,李某携带作案工具,潜入被害人王某家中,盗走现金人民币5000元及一部价值3000元的手机。
案发后,公安机关迅速介入调查,李某被抓获归案。
三、案件定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的规定,盗窃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秘密窃取公私财物的行为。
本案中,被告人李某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秘密窃取他人财物,其行为符合盗窃罪的构成要件。
四、法律分析1. 刑事责任分析(1)刑事责任能力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七条第一款的规定,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本案中,被告人李某已满十六周岁,具有刑事责任能力。
(2)犯罪故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四条的规定,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因而构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
本案中,被告人李某明知盗窃行为会侵犯他人财产权益,但仍故意实施盗窃,具有犯罪故意。
(3)犯罪情节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的规定,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本案中,被告人李某盗窃现金人民币5000元及手机一部,价值共计8000元,属于数额较大,依法应当追究其刑事责任。
2. 刑事处罚分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的规定,对于盗窃罪的处罚,应当综合考虑犯罪数额、犯罪情节、犯罪对象等因素。
本案中,被告人李某盗窃行为具有以下情节:(1)盗窃数额较大,价值8000元。
持有赃物案例:知其为赃物而藏匿、转移赃物的犯罪案案例名称:赃物藏匿案案例编号:2010-001案发时间:2008年5月15日=============================案情介绍=============================2008年5月15日,李某在一处豪华公寓中财物被盗。
案发现场为李某的住所。
据李某陈述,他当晚外出参加社交活动,于次日早上回家后发现财物遭到盗窃。
失窃物品包括价值数百万的珠宝、名牌手表和大量现金。
警方迅速展开调查,经过对案发现场的现场勘查和取证工作,发现了一些潜在的线索,其中最重要的是在窗户上找到了可疑的指纹。
警方随即将指纹送往鉴定部门进行比对,并将案件列为重点侦破的盗窃案件。
经过对指纹进行比对与调查,警方于2008年5月25日找到了犯罪嫌疑人赵某。
赵某是一名有前科的职业小偷,他曾因盗窃罪被判刑服刑过。
警方在侦查赵某的过程中发现,他有一名犯罪伙伴,名叫王某,两人经常一起共同实施盗窃活动。
在对赵某的审讯中,警方获悉了更多有关案件和赃物的信息。
赵某承认他是案发当晚窃贼的一员,并指认王某是实施盗窃行为的幕后主使。
赵某还提到,他们将赃物转移至一处租赁的仓库,并准备随后出售并分赃。
警方分别于2008年5月26日和5月27日搜查了赵某租用的仓库和其位于市区的公寓,发现了大量被盗的财物,其中包括被害人李某的失窃物品。
赵某的供述被当地法院认可,并被作为有力证据起诉他和王某涉嫌窃盗犯罪。
=============================律师的点评=============================这起案件中,赵某和王某以精心计划和串售赃物的方式进行盗窃犯罪的共同犯罪行为。
他们通过精确的目标选择,选择了财富较为丰厚的住宅进行盗窃。
其犯罪计划周密,不仅能够逃避当场被抓的风险,还能将赃物转移至租赁的仓库。
根据《刑法》第二百八十六条,盗窃罪是指盗窃财物的行为。
其中,第一款明确规定:“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秘密窃取他人财物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禁止刑。
物管案例:抓获盗窃样板房物品犯罪嫌疑人
物管案例:抓获盗窃样板房物品犯罪嫌疑人
案例简述:
2月26日17:05分,一身穿茄克的男子在与众多客户一起参观XX城TB样板房的时候对3幅雕塑画实施偷窃,被保洁员发现,附近值班安全员及时赶到将嫌疑人抓获。
经清点发现除当场缴获的赃物之外,样板房内还丢失首饰盒2个、木象一只、鹿头一个,但该犯罪嫌疑人对此不予承认。
根据28#值班安全员反映,该嫌疑人自驾车前来看房,物业服务中心遂将嫌疑人及所驾车辆一并交由派出所处理。
经派出所问询及打开车厢检查,样板房其他丢失物品全部在嫌疑人车箱内,该嫌疑人在物证面前承认了盗窃事实。
案例分析:
1.一般我们都会对来参观的每一位顾客给予充分的信任,认为来参观样板房的人都是有买房意向的客户,但这一案例的发生提醒我们今后也要关注犯罪分子利用参观样板房机会进行盗窃的情况;
2.本案例中的28#值班安全员对嫌疑人驾车前来看房这一信息的掌握,是使得其他物品失而复得的重要前提,如果安全员缺乏主动关注客户的意识,没有掌握相关信息,由于缺乏当场抓获的证据,其他被盗物品能否追回就很难说了。
案例启示:(分析人--ZZ)
1.样板房保洁员应熟悉房间物资情况,掌握物品的数量及具体摆放位置,每天上下班前对物资进行清点、盘查;
2.在周六、周日或集中开盘等顾客较多时间,可增加经过培训的安全员在样板房值班,一方面可以及时为客户提供帮助,另一方面协助现场的秩序维护和安全防范;
3.对反复进出样板房、手拿衣服或背包的人员要给予关注,并注意对物品的及时清点。
感谢您的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