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衍生工具市场
- 格式:ppt
- 大小:1.43 MB
- 文档页数:66
资料范本本资料为word版本,可以直接编辑和打印,感谢您的下载金融衍生工具_课程习题答案(2)地点:__________________时间:__________________说明:本资料适用于约定双方经过谈判,协商而共同承认,共同遵守的责任与义务,仅供参考,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不需要的部分可直接删除,使用时请详细阅读内容第一章1、衍生工具包含几个重要类型?他们之间有何共性和差异?2、请详细解释对冲、投机和套利交易之间的区别,并举例说明。
3、衍生工具市场的主要经济功能是什么?4、“期货和期权是零和游戏。
”你如何理解这句话?习题答案1、期货合约::也是指交易双方按约定价格在未来某一期间完成特定资产交易行为的一种方式。
期货合同是标准化的在交易所交易,远期一般是OTC市场非标准化合同,且合同中也不注明保证金。
主要区别是场内和场外;保证金交易。
二者的定价原理和公式也有所不同。
交易所充当中间人角色,即买入和卖出的人都是和交易所做交易。
特点:T+0交易;标准化合约;保证金制度(杠杆效应);每日无负债结算制度;可卖空;强行平仓制度。
1)确定了标准化的数量和数量单位、2)制定标准化的商品质量等级、(3)规定标准化的交割地点、4)规定标准化的交割月份互换合约:是指交易双方约定在合约有效期内,以事先确定的名义本金额为依据,按约定的支付率(利率、股票指数收益率)相互交换支付的约定。
例如,债务人根据国际资本市场利率走势,将其自身的浮动利率债务转换成固定利率债务,或将固定利率债务转换成浮动利率债务的操作。
这又称为利率互换。
互换在场外交易、几乎没有政府监管、互换合约不容易达成、互换合约流动性差、互换合约存在较大的信用风险期权合约:指期权的买方有权在约定的时间或时期内,按照约定的价格买进或卖出一定数量的相关资产,也可以根据需要放弃行使这一权利。
为了取得这一权利,期权合约的买方必须向卖方支付一定数额的费用,即期权费。
期权主要有如下几个构成因素①执行价格(又称履约价格,敲定价格〕。
第十章金融工具会计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各项中不属于衍生工具的是(D )A利率互换B股票指数期货C远期外汇合约D债券投资2、远期合同属于未来交易,这一交易日为(B )A 合同到期日前的某一天B 合同规定的到期日C合同到期日后的某一天D 合同到期日后未来一段时间3、设B公司于2001年6月16日签订了卖出执行价格为$40 000的股票的9个月的美式看跌期权合同,并向立权的经纪公司交付了$2 000的期权费。
设6月30日此项股票期权的市价跌至$36 000,期权的内涵价值(略而不计其时间价值)、即执行价值为$4 000。
7月18日,B公司决定执行此项期权合同,设当日合同市价又下跌至$34 000,相应地其执行价值为$6 000。
又设执行时交付了$300的交易费。
在此项期权交易中,B公司执行此项看涨期权时支付交易费为(B)?A $4000B $2000C $300D $17004、设B公司于2001年6月16日签订了卖出执行价格为$40 000的股票的9个月的美式看跌期权合同,并向立权的经纪公司交付了$2 000的期权费。
设6月30日此项股票期权的市价跌至$36 000,期权的内涵价值(略而不计其时间价值)、即执行价值为$4 000。
7月18日,B公司决定执行此项期权合同,设当日合同市价又下跌至$34 000,相应地其执行价值为$6 000。
又设执行时交付了$300的交易费。
在此项期权交易中,B公司执行此项看涨期权时支付期权费为(C)?A $4000B $2000C $300D $17005、设B公司于2001年6月16日签订了卖出执行价格为$40 000的股票的9个月的美式看跌期权合同,并向立权的经纪公司交付了$2 000的期权费。
设6月30日此项股票期权的市价跌至$36 000,期权的内涵价值(略而不计其时间价值)、即执行价值为$4 000。
7月18日,B公司决定执行此项期权合同,设当日合同市价又下跌至$34 000,相应地其执行价值为$6 000。
《金融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课程类别:专业课开课学期:学分学时:54学时, 3学分(理论学时:实践学时:0)适用专业:经济管理类(本科)课程性质:必修课选用教材:《金融学》先修课程:政治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统计学等等开课单位:编写依据:一、课程简介《金融学》是经济类专业必修的一门重要专业课程,是为培养学生掌握金融基础知识、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而设置的。
课程介绍金融学的基本原理,包括货币、信用和利率,金融市场与运作,金融机构与体系,货币运行与调节金融开放与发展等内容,阐明经济体系中货币运行的基本功能、运行方式、基本规律以及社会货币管理与调控的基本原理和政策工具。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使学生掌握现代金融基础知识、理论和方法,并运用这些原理和方法分析我国和世界金融发展形势,及货币政策变化方向,增强对宏观经济分析和判断的能力。
二、课程目标1.知识目标使学生对货币金融方面的基本知识、基本概念、基本理论有较全面的理解和较深刻的认识,对货币、信用、银行、货币政策、金融活动及其宏观调控的理论、手段等有较整体的理解。
2.能力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基本掌握与西方经济学相结合的货币金融理论,并运用理论分析宏观经济问题及货币政策意图和效应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辨析金融理论和解决金融实际问题的能力。
3.素质目标通过多样化教学设计,培养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把经济、金融思维应用于工作和生活之中。
三、教学内容、要求、重点、难点绪论(2学时)教学内容:第1章绪论1.1 金融概述1.2 金融的地位和功能1.3 金融学的研究对象教学要求:了解“金融”一词的界定与演变、理解现代金融学的基本框架结构。
教学重点:金融的内涵与界定教学难点:金融学框架参考资料:第二章货币与货币制度(6学时)教学内容:2.1 货币的定义和计量2.2 货币的产生和发展2.3 货币的职能2.4货币制度教学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从货币的起源掌握货币与商品的关系,了解马克思的货币起源学说,货币的存在形态,了解货币的本质、职能作用以及货币层次的划分;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熟悉货币制度的基本内容,了解中国的货币制度、人民币国际化的缘由与路径。
货币银行学知到章节测试答案智慧树2023年最新南开大学第一章测试1.在下列经济行为中,哪一项是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
参考答案:顾客用100元钱购买10千克大米2.货币作为价值储藏手段的基础是()。
参考答案:货币的价值尺度与流通手段职能3.金本位制度下,银行券发行流通的基础是()。
参考答案:发行银行能随时按银行券票面金额兑现黄金或金币的信用4.现代国家强制发行流通不兑现信用纸币的基础是()。
参考答案:政府或国家保证其法偿力的信用5.以下哪种货币制度下容易发生通货膨胀()。
参考答案:信用纸币本位制第二章测试1.下面哪项关于固定利率和浮动利率借贷的说法是正确的()参考答案:按固定利率借贷有利于财务成本核算和决策2.某公司借款2000万元,假定年利率为10%,期限为2年,按单利和复利计算,到期时借款公司应支付的利息分别为()。
参考答案:400万元,420万元3.以下关于可贷资金利率理论的表述哪项不正确()参考答案:货币供求决定利率4.以下哪种利率理论强调资本的供求决定利率()参考答案:古典学派的利率理论5.某公司发行的债券的利率高于同期限国债的利率,其原因不可能是()。
参考答案:发行价格差异第三章测试1.属于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有( )参考答案:信用证业务;汇兑业务 ;信托业务2.商业银行的作用主要体现在( )参考答案:支付中介;创造信用流通工具;变社会各阶层的积蓄和收入为资本;信用中介3.下列属于我国的政策性银行的是()参考答案:中国农业发展银行 ;国家开发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4.下列哪个银行与其他的银行不同()参考答案:中国人民银行5.在银行体系中,处于主体地位的是( )参考答案:商业银行第四章测试1.证券交易所交易的程序包括()参考答案:交割和过户;委托买卖;开立帐户2.证券交易市场包括()参考答案:证券交易所;柜台交易市场;第四板市场;创业板市场3.优先股比普通股享有的优先权利包括()参考答案:分红优先 ;资产求偿优先4.股票未来收益的现值是股票的()参考答案:内在价值5.按交易标的物可以把金融市场划分为()参考答案:外汇市场;衍生工具市场;黄金市场;票据市场;证券市场第五章测试1.欧洲中央银行是跨国中央银行制度的典型代表。
第十章经济全球化与世界经济发展1.经济全球化的内容。
经济全球化是指在科学技术、生产力和国际分工不断发展、生产社会化和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的情况下,世界各国、各地区的生产、贸易、金融等经济活动越来越超出一国或地区的范围,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一体化进程。
主要内容包括生产全球化、贸易全球化、资本全球化。
生产全球化是指随着科技的发展和高新精尖产品及工艺技术的出现,生产领域的国际分工和协作增强,形成了全球性的生产体系,各国生产活动成为全球生产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
贸易全球化是指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各国对外开放程度的扩大,国际贸易在范围、规模、程度等方面迅速增长,形成全球性的贸易体系。
资本全球化是指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各国对外开放程度的提高,资本在国际间的流动速度加快、数量剧增,形成了全球性的金融市场。
2.二战后国际分工的新变化①宗主国与殖民地之间的分工,发展为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分工。
②传统的工业国与农业国的分工,发展为技术密集型产业、资金密集型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分工。
③以自然资源为基础的分工,发展为以产品专业化、零部件专业化和工艺专业化为基础的分工。
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分工的广度和深度发生了更大变化,一个重要趋势是:从生产分工向科研与生产的分工发展;从制造业与初级产品的分工向高新技术产品与传统工业的分工发展。
3.生产国际化和资本国际化国际分工是生产国际化和资本国际化的基础。
随着国际分工的深化,各国经济联系越来越紧密,生产国际化和资本国际化开始发展起来,垄断资本主义形成后发展更快,特别是二战之后国际化进程更迅速。
(1)生产国际化是指一国国内的生产超出本国范围,形成国与国之间在生产要素、生产产品和生产过程等方面日益相互依赖、相互补充的格局。
(2)资本国际化是指一国国内资本的活动越出了国界,在国际范围不断运动的过程。
资本国际化是生产国际化的必然结果。
4.国际金融市场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各国对外开放程度的提高,资本在国际间的流动速度加快、数量剧增,资本全球化形成了全球性的金融市场。
金融市场课程作业4(第十章至第十一章)一、名词解释1.远期利率协议2.金融互换3.金融期货4.金融期权5.看涨期权6.看跌期权7.市场组合二、填空题1.按照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1997年7月发布的定义,衍生工具是一种,包括、、和期权合约,其价值取决于作为基础标的物的资产或指数。
2.一般而言,金融衍生工具市场有四类交易主体:、、和。
3.衍生金融市场的功能包括:、、和。
4.按基础资产的性质划分,金融远期合约主要有、和。
5.互换产生的条件可以归纳为两个方面:①;②。
6.货币互换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二是。
7.期货可以分为和两大类。
8.目前国际市场上最主要、最典型的金融期货交易品种有:、和。
9.外汇期货的套期保值交易,主要是通过和两种交易方式进行的。
10.按期权权利性质划分,期权可分为和。
11.按期权到期日划分,期权可分为和。
12.资本市场上的资产定价理论和模型是以为前提条件的。
13.资本市场中的金融资产是一种,其价值取决于其。
14.有效集曲线具有如下特点: ,它反映了“高收益、高风险“的原则;②;③。
15.在现实生活中,无风险资产包含的条件是:和。
16.在允许无风险借贷的情况下,有效集变成。
三、单项选择题1.从学术角度探讨,()是衍生工具的两个基本构件。
A.远期和互换 B.远期和期货 C.远期和期权 D.期货和期权2.金融互换市场中,下列哪一个交易主体进入市场的目的是为了进行投机性交易()。
A.直接用户 B.互换经纪商 C.互换交易商 D.互换代理商3.根据国际清算银行(BIS)的统计,2005年末,在全球场外衍生产品交易市场上,()是交易最活跃的衍生工具。
A.外汇远期 B.利率互换 C.远期利率协议 D.利率期权4.根据国际清算银行(BIS)的统计,2005年末,在全球交易所衍生产品交易市场上,()是交易最活跃的衍生工具。
A.利率期货 B.股指期权 C.外汇期权 D.利率期权5.利率期货的基础资产为价格随市场利率波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