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电线电缆原始记录

电线电缆原始记录

电线电缆原始记录
电线电缆原始记录

电线试验原始记录

委托编号试验编号

委托单位委托日期年月日工程名称试验日期年月日试件名称品种规格

使用部位代表批量

生产厂家试验温度℃主要仪器设备QJ44型支流双臂电桥、千分尺执行标准GB/T3956—2008 、GB/T3048.4—2007 GB/T4909.2-2009

试验结果

1 2 3 平均值

实测直径(mm)

实测截面积(㎜2)

实测电阻值(Ω)

20℃时的温度校正系数

20℃时最大电阻值Ω/km

1000

计算公式R20=R X K t?

L

结论该批材料所测项目标准规定。备注

试验人:审核人:

电线试验原始记录

委托编号试验编号

委托单位委托日期年月日

工程名称试验日期年月日

试件名称品种规格

使用部位代表批量

生产厂家试验温度℃主要仪器设备QJ44型支流双臂电桥、千分尺

执行标准GB/T3956—2008 、GB/T3048.4—2007 GB/T4909.2-2009

试验结果

1 2 3 4 5 6 7

实测直径(mm)

平均值平均值平均值平均值平均值平均值平均值

实测截面积(㎜2)

实测电阻值(Ω)

20℃时的温度校正系数

20℃时最大电阻值Ω/km

1000

计算公式R20=R X K t?

L

结论该批材料所测项目标准规定。备注

试验人:审核人:

第1页共3页委托编号试验编号

委托单位委托日期年月日

工程名称试验日期年月日

试件名称品种规格

使用部位代表批量

生产厂家试验温度℃主要仪器设备QJ44型支流双臂电桥、千分尺

执行标准GB/T3956—2008 、GB/T3048.4—2007 GB/T4909.2-2009

试验结果

1 2 3 4 5 6 7

实测直径(mm)

平均值平均值平均值平均值平均值平均值平均值

实测截面积(㎜2)

实测电阻值(Ω)

20℃时的温度校正系数

20℃时最大电阻值Ω/km

1000

计算公式R20=R X K t?

L

第2页共3页

试验结果

1 2 3 4 5 6 7

实测直径(mm)

平均值平均值平均值平均值平均值平均值平均值

实测截面积(㎜2)

实测电阻值(Ω)

20℃时的温度校正系数

20℃时最大电阻值Ω/km

1 2 3 4 5 6 7

实测直径(mm)

平均值平均值平均值平均值平均值平均值平均值

实测截面积(㎜2)

实测电阻值(Ω)

20℃时的温度校正系数

20℃时最大电阻值Ω/km

1000

计算公式R20=R X K t?

L

电线试验原始记录

第3页共3页

试验结果

实测直径(mm)

1 2 3 4 5 6 7

平均值平均值平均值平均值平均值平均值平均值

实测截面积(㎜2)

实测电阻值(Ω)

20℃时的温度校正系数

20℃时最大电阻值Ω/km

实测直径(mm)

1 2 3 4 5 6 7

平均值平均值平均值平均值平均值平均值平均值

实测截面积(㎜2)

实测电阻值(Ω)

20℃时的温度校正系数

20℃时最大电阻值Ω/km

计算公式R20=R X K t?

L

1000

结论该批材料所测项目标准规定备注

试验人:审核人:

电线电缆_试验方法

绪论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电气化、自动化日益发达,近年来我国,发电量、高等级、容量,输送距离都有巨大增长。各种特殊的用电要求不断提出,这不但对电线电缆的生产数量提出高的要求,而且对电线电缆的性能、品种也提出了多样化的要求。但有很多种类的电缆只能理论上设计出来,在实际生产中由于工艺、原材料的选择等存在问题使得生产出来的线缆达不到其性能的要求;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在敷设安装及长期的运行过程中也会出现一些不能满足性能要求的现象。为了能进一步普及和提高电线电缆的生产和运行水平,保证产品质量,保证电网的安全运行,满足经济发展对电线电缆提出更高更新的要求,无论是科研单位还是生产厂家必须对电线电缆进行性能的检测,及时发现缺陷,进一步减少经济损失。 对电线电缆的检测国外都有标准明确的规定:最具权威是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国际标准委员会;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国标(GB)、行业标准(JB、MT、SH等)、地方标准。但实质是对电线电缆产品进行性能检验,生产出性能更好、更高运用到实际中。电线电缆性能的检测主要是通过试验的方法进行验证是否满足其性能的要求;试验包括:型式试验、例行试验和抽样试验。电线电缆的检测是一个世界性的课题,检测技术的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在国外,六十年代末期英国首先研制出了世界上第一台电缆故障闪测仪。我国在七十年代初期由电子科技大学(原西北电讯工程学院)和供电局联合研制出了我国第一台贮存示波管式电缆故障检测仪DGC—711,后来又相继推出了改进型仪器。由于我国基础工业及电缆制造水平的滞后,使得电缆故障率普遍较高,反而促进了电缆测试技术在我国得到了较大的发展和突破。国检测方面处于领先地位的电缆研究所和高压研究所;电线电缆行业中对中低压电缆的性能检测方面相对较为完善,而在高压方面还存在不少空白,需要继续投入资金引进国外先进设备填充这一空白。展望未来,有许多工作等待我们去做,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努力,为发展电线电缆性能检测做出贡献。 本论文主要论述35kV及以下塑力缆的性能检测,检测的试验项目包括:型式试验、例行试验和抽样试验。由于电压等级不同,故所做的试验及要求也不尽相同;本文采用对比论述,把35kV及以下塑力缆的性能检测分为:1~3kV,6kV~35kV两部分。论述的主要容包括下列几方面: 型式试验:试验所引用的标准、试验项目、试验条件、试验原理和试验结果的分析以及试验注意事项;侧重点在电气性能试验。 例行试验和抽样试验:试验所引用的标准、和验项目。

电线电缆基础知识分析

电线电缆基础知识 一、电缆概念 用以传输电(磁)能、信息和实现电磁能转换的线材产品。 电线电缆可大致分为电能(力)传输类、信号传输类和电磁能传输类。 一、常用的电线电缆材料 导体:铜材、镀锡铜、铝线、铜包铝、铜包铝镁、铜包钢、铜或铝合金、碳素纤维、 光纤等。 绝缘材料:(半硬质)聚氯乙烯、丁晴塑料、聚乙烯、聚丙烯、交联聚(氯)乙烯、 热塑弹性体、聚氨酯、聚亚氨酯、橡胶、硅橡胶、氟塑料、矿物绝缘等其它高分子塑料。 编织屏蔽:铜丝、镀锡铜丝、铜包铝、铜包钢、铜包铝镁合金丝、铝镁合金丝、铜 带、铝箔等。 填充绕包:常用做填充材料的有,PP绳、麻绳、棉线等。 绕包带材的有:无纺布、电缆纸、棉纸、聚酯带等。 加强保护件有:钢芯、钢带、铝塑复合带、钢塑复合带、铅护套、芳纶等。 护套材料有:聚氯乙烯、聚乙烯(HDPE、MDPE、LDPE和LLDPE、丁晴塑料、硅橡胶、聚氨酯、尼龙等。 工艺流程 导体(拉丝、束绞、绞线)→芯线绝缘 屏蔽 →成缆填充绕包→护套 铠装 工艺过程介绍: 束绞、绞线:由多根圆线或型线呈螺旋绞合成一层或多层的导线。 挤绝缘:将塑料或橡胶等高分子混合物,连续均匀的挤包在导体上的过程。 成缆 由若干根绝缘线芯或单元线组和其它元件绞合成缆芯的过程。 填充:在成缆过程中,为保证电缆圆整,有时需加填充,目的使成缆后的缆芯结实、圆整。屏蔽: A;用金属丝或非金属纤维在缆芯或绝缘层等元件上编织成网状结构的过程。 B;用铜带绕包在缆芯或绝缘层上呈螺旋状绕包。 编织层的作用: 保护电缆免受外界电场、磁场的影响 用作同轴通信电缆的外导体 用作机械强度的加强层 铠装: 通常用以防止外界的机械应力的损伤,由金属带或金属丝制成的电缆覆盖层。 铠装分类: 钢带铠装、细钢丝铠装、粗钢丝铠装 护套: 用于电缆最外层挤包一层塑料或橡胶等其它高分子混合物,以保护电缆不受外界的损伤。电线电缆型号编制方法

电缆沟验收标准

电缆管沟验收质量标准 一、电缆隧道(井)结构本体 1、严格按照设计图纸及国家有关施工规范要求施工,内径尺寸符合图纸要求,横平竖直。 2、隧道(井)底板平整,隧道(井)内无建筑垃圾,无积水、渗水。 3、砖砌电缆隧道(井)壁抹面光洁平整,不得有裂缝;钢筋混凝土现浇隧道(井)壁振捣密实,不得有蜂窝麻面;电缆隧道(井)壁不得存在渗水。 4、预制隧道(井)盖板内底面干净平整、板缝宽度不大于1.5CM,抹缝密实均匀,墙体压顶坐浆均匀厚实,不得存在渗水现象;混凝土现浇隧道(井)顶板底面干净平整,无蜂窝麻面,不得存在渗水现象。 5、检查井口内壁抹面光洁平整,不得有蜂窝麻面,无渗水现象。井口内按设计要求安装爬梯。按设计要求做好集水井、通风口等附属设施。 6、电力井盖标识符合国网公司规范要求;电力井盖标高必须与其所处地面标高保持一致,开启方向必须垂直于电缆管沟走径方向。井盖加固必须符合市政要求,位于车行道下必须使用加重型电力井盖,必须使用钢筋混凝土结构进行加固。 7、电缆沟(井)回填应按照设计要求及市政有关文件标准执行。 二、电缆支架 1、严格按照设计图纸及施工规范要求安装预埋件及电缆支架。 2、支架角钢(槽钢、矩形钢管)下料应平直,各断口无卷边、毛刺,下料尺寸必须符合图纸要求,误差必须控制在5MM范围内。

电缆支架必须焊接牢固,所有焊缝满焊,焊缝无焊渣、无气孔、焊缝高度不小于6MM。电缆支架横平竖直,无扭曲变形。 3、电缆支架横撑间距、水平净距必须符合设计图纸,其偏差必须控制在5MM范围内。 4、电缆支架全长必须有良好镀锌处理。热镀锌件应先进行除锈处理,镀锌表面光洁、均匀,镀锌厚度符合设计要求,无残渣和漏镀锌部位。热浸塑件应先进行镀锌处理后进行热浸塑处理,浸塑层不脱落、不易燃,无破损、气孔、鼓包等缺陷。 5、支架上下横撑与电缆隧道(井)顶、电缆隧道(井)底净距应符合设计图纸要求。 6、电缆支架与电缆隧道(井)壁连接牢固,固定件宜采用品质良好的镀锌螺栓,如设计为预埋件结构,应焊接牢固,所有焊缝满焊,无焊渣,无气孔,按设计图纸要求做好防腐处理。 三、接地极与接地带 1、严格按照设计要求的数量和位置布置接地极与接地带,规格及型号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2、内接地带与电缆支架、内接地带与外接地带及外接地带与接地极之间必须焊接牢固。接地带搭接长度不小于十公分,三面焊缝满焊,接地带与接地极、支架搭接,搭接部位两面或三面焊缝必须满焊;焊缝高度不小于6MM,无焊渣,无气孔,按设计图纸要求做好防腐处理。 3、接地极应按设计要求埋入地下,如遇到岩石等地质条件,必须联系设计调整接地系统设计方案。 4、接地极与外接地带埋设完成后必须进行接地电阻测量,电阻值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电线电缆检测试题

电线电缆检测 一、填空题 1、护套应是按产品标准中的每种型号电缆,相应规定的一种聚氯乙烯混合物,其表示方法 为:固定敷设用电缆();软电缆();内部布线用耐热电缆()。 2、线缆预处理应在绝缘和护套挤出后存放至少()小时后才能进行。 3、护套厚度的平均值应不小于产品标准的规定值。但是,在任何一点的护套厚度可小于规 定值,但不得小于规定值的()。绝缘层厚度的平均值应不小于产品标准的规定值。 但是,在任何一点的绝缘层厚度可小于规定值,但不得小于规定值的()。 4、绝缘层厚度是测量获得的18个数据()值,应计算到小数点后()位,修约到小 数点后()位。 5、对于黄/绿组合线绝缘线芯的双色配应为对于每段15 mm的线段上颜色覆盖面积为大于 等于(),小于(),另一种颜色覆盖线芯的其余部分。 6、老化试验的烘箱内空气更换的次数每小时不应少于()次,也不多于()次。 7、一个完整标志的末端与下一个标志的始端之间的距离:绝缘应不超过()㎜,护套 应不超过()mm。 8、除产品标准中另有规定外,型式试验和抽样试验时,测试环境应在环境温度()℃ 和空气湿度不大于()的室内进行。 9、在进行绝缘厚度测量取样时,应在至少相隔()的()处各取一段电缆试样。 10、需拉伸试验的试件应在[23±5]℃的温度下至少存放()小时以上后,才能进行试验。 11、老化试验结束试件从老化箱中取出后,应在环境温度下放置至少()小时以上。 12、若规定的绝缘厚度为()mm及以上时,读数应测量到小数点后()位,其规定的绝缘厚度()mm时,则读数应测量到小数后()位,第三位为估计数。 13、5芯及以下的绝缘线芯用()识别,5芯以上的绝缘线芯用()识别。 14、导体电阻在测量时,应在至少()米的电缆上对导体进行测量,并且测定每根线缆的()。 15、GB/T5023-2008标准中就聚氯乙烯绝缘混合料的表示方法: 固定敷设用电缆(); 软电缆(); 内部布线用耐热电缆()。 16、线缆电压试验时,在截取的试样长度、水温规范要求的规定值,电压应依次施加在每根导体对连接在一起的所有其它导体和()之间。 17、在制备哑铃状绝缘试条时,对PE和PP绝缘只能削平而不能磨平,标准规定的试条厚度应不小于0.8mm,不大于()mm;如果不能获得0.8 mm的厚度,允许最小厚度为()mm。 18、绝缘线芯的电压试验应在一根()m长的试样上进行,应剥去护套和任何其他包覆层或填充物而不损伤绝缘线芯。 19、在老化箱内悬挂试件时,试件应垂直悬挂于烘箱的中部,每个试件之间的间距至少为()mm。 20、断裂伸长率是指试件拉伸至断裂时,标记()与()的百分比。 21、将获得的试验数据以递增或递减次序排列,当有效数据的个数为奇数时,正重价一个数值为(),若为偶数时,中间两个数据的平均值为()。 22、外形尺寸和绝缘厚度测量的测量装置要求为读数显微镜或放大倍数至少()倍的投

电线电缆原始记录表

电线电缆试验原始记录第1页共4页检验号产品名称样品状态 样品型号、规格检验项目检验依据 项目 实测结果 标准要求结论部位读数 导体直径上端中端下端 平均外径上限上端 平均外径: f值 中端 下端 绝缘厚度试 样 1 最小厚度: 均值:最小厚度 均值:试 样 2 最小厚度: 均值: 试 样 3 最小厚度: 均值: 护套厚度试 样 1 最小厚度: 均值:最小厚度 均值:试 样 2 最小厚度: 均值: 试 样 3 最小厚度: 均值: 铠装结构 1 2 3 检测日期:检验:校核:

电线电缆试验原始记录第2页共4页 项目芯号单线根数单线直径 mm 表面质量 直流电阻标准 要求 结论 室温o C 实测电阻Ω/m20o C时电阻Ω/km 导体电阻1 2 3 4 5 电压试验芯号试样长度m 浸水/不浸水浸水时间h 试验电压V 施加时间 min 检验结果 标准 要求 结论1 2 3 4 5 绝缘电阻芯号试样长度m 浸水时间h 水温o C 数据记录MΩ检验结果MΩ/km标准 要求 结论 αx Rx Rx R70o C R90o C 1 2 3 4 5 检测日期:检验:校核:

电线电缆试验原始记录第3页共4页 项目检测结果标准结论 标志 绝缘线芯颜色 标志内容检查 应具有制造厂名、型号、额定电压 的连续标志 标志连续性检查 一个完整标志的末端与下一个标 志的始端间距离 标志内容耐擦 应用浸过水的脱脂棉轻轻擦试10 次,印字内容应清晰可见 黄/绿芯分色比例 其中一种颜色的比例不超出 30%~70% 单根电线垂直燃烧试验上支架下缘与炭化部分起始点距>50mm 有无向下延伸有()无() ≤540mm 延伸到上支架下缘距离 热延伸试验负荷下伸长率 试样尺寸 ≤175%永久变形率≤15% 绝缘老化 前抗张强 度 试验温度: 相对湿度:1 2 3 4 5 最小 N/mm2 绝缘老化前断裂伸长率1 2 3 4 5 最小 % 护套老化前抗张强度1 2 3 4 5 最小 N/mm2 护套老化前断裂伸长率1 2 3 4 5 最小 % 检测日期:检验:校核:

电线 电缆知识大全

(一)电线电缆的概念及电线与电缆的区分: 电线电缆是指用于电力、通信及相关传输用途的材料。“电线”和“电缆”并没有严格的界限。通常将芯数少、产品直径小、结构简单的产品称为电线,没有绝缘的称为裸电线,其他的称为电缆;导体截面积较大的(大于6平方毫米)称为大电线,较小的(小于或等于6平方毫米)称为小电线,绝缘电线又称为布电线。 电线电缆主要包括裸线、电磁线及电机电器用绝缘电线、电力电缆、通信电缆与光缆。 电线电缆命名: 电线电缆的完整命名通常较为复杂,所以人们有时用一个简单的名称(通常是一个类别的名称)结合型号规格来代替完整的名称,如“低压电缆”代表0.6/1kV级的所有塑料绝缘类电力电缆。电线电缆的型谱较为完善,可以说,只要写出电线电缆的标准型号规格,就能明确具体的产品,但它的完整命名是怎样的呢? 电线电缆产品的命名有以下原则: 1、产品名称中包括的内容 (1)产品应用场合或大小类名称 (2)产品结构材料或型式; (3)产品的重要特征或附加特征 基本按上述顺序命名,有时为了强调重要或附加特征,将特征写到前面或相应的结构描述前。 2、结构描述的顺序 产品结构描述按从内到外的原则:导体-->绝缘-->内护层-->外护层-->铠装型式。 3、简化 在不会引起混淆的情况下,有些结构描述省写或简写,如汽车线、软线中不允许用铝导体,故不描述导体材料。 实例: 额定电压8.7/15kV阻燃铜芯交联聚乙烯绝缘钢带铠装聚氯乙烯护套电力电缆 “额定电压8.7/15kV”——使用场合/电压等级 “阻燃”——强调的特征

“铜芯”——导体材料 “交联聚乙烯绝缘”——绝缘材料 “钢带铠装”——铠装层材料及型式(双钢带间隙绕包) “聚氯乙烯护套”——内外护套材料(内外护套材料均一样,省写内护套材料) “电力电缆”——产品的大类名称 与之对应的型号写为ZR-YJV22-8.7/15,型号的写法见下面的说明。 型号: 电线电缆的型号组成与顺序如下: [1:类别、用途][2:导体][3:绝缘][4:内护层][5:结构特征][6:外护层或派生]-[7:使用特征] 1-5项和第7项用拼音字母表示,高分子材料用英文名的第位字母表示,每项可以是1-2个字母;第6项是1-3个数字。 型号中的省略原则:电线电缆产品中铜是主要使用的导体材料,故铜芯代号T省写,但裸电线及裸导体制品除外。裸电线及裸导体制品类、电力电缆类、电磁线类产品不表明大类代号,电气装备用电线电缆类和通信电缆类也不列明,但列明小类或系列代号等。 第7项是各种特殊使用场合或附加特殊使用要求的标记,在“-”后以拼音字母标记。有时为了突出该项,把此项写到最前面。如ZR-(阻燃)、NH-(耐火)、WDZ-(低烟无卤、企业标准)、-TH(湿热地区用)、FY-(防白蚁、企业标准)等。 数字标记 铠装层 外被层或外护套 无 --- 1

电线电缆基础知识

第一章电线电缆基础知识 一、裸电线 裸电线及裸导体制品是指没有绝缘、没有护套的导电线材,主要包括裸单线、裸绞线和型线型材三个系列产品。 铜铝单线:包括软铜单线、硬铜单线、软铝单线、硬铝单线。主要用作各种电线电缆的半制品,少量用于通信线材和电机电器的制造。 裸绞线:包括硬铜绞线(TJ)、硬铝绞线(LJ)、铝合金绞线(LHAJ)、钢芯铝绞线(LGJ),主要用在架空敷设。软铜绞线(TJR)、软铝绞线(LJR),主要用于电气装备及电子电器或元件的连接用。以上各种绞线的规格从1.0~300mm2不等。其中钢芯铝绞线(LGJ)规格尺寸用标称的铝截面/标称的钢截面表示,它是配电线路上最常用的一种导线,钢芯截面越大导线的强度愈高,除普通钢芯铝绞线外,还有钢芯铝合金绞线、铝包钢芯铝绞线、防腐钢芯铝绞线、扩经钢芯铝绞线、倍容量导线、间隙式导线等。 常用有两种:钢芯铝绞线JL/G1A(原型号LGJ)执行标准GB/T1179-2008、铝绞线JL(原型号LJ)执行标准GB/T1179-2008。规格为:10/2、16/3、25/4、35/6、50/8、70/10、70/40、95/15、95/20、95/55、120/7、120/20、120/25、120/70、150/8、150/20、150/25、150/35、185/10、185/25、185/30、185/45、240/30、240/40、240/55~800/100等。 示例: JL/G1A-240/30-24/7(LGJ-240/30) 是由24根硬铝线和7根A级镀层普通强度镀锌钢丝制成的钢芯铝绞线,硬铝线的标称截面为240mm2,钢的标称截面为30 mm2。 二、电力电缆 电力电缆在电力系统的主干线路中用以传输和分配大功率电能的电缆产品,其中包括1~330kV及以上各种电压等级、各种绝缘的电力电缆。截面分1.5、2.5、4、6、10、16、25、35、50、70、95、120、150、185、240、300、400、500、630、800mm2 ,芯数为1、2、3、4、5、3+1芯。 此类产品主要特征是:在导体外挤(绕)包绝缘层,几芯绞合(对应电力系统的相线、零线和地线),再增加护套层,如塑料/橡套电线电缆。主要的工艺技术有拉制、绞合、绝缘挤出(绕包)、成缆、铠装、护层挤出等,各种产品的不同工序组合有一定区别。 电力电缆按电压等级分有低压电缆、中压电缆、高压电缆等。按绝缘情况分为塑料绝缘电缆、

电线电缆使用安装知识及验收规范

电线电缆使用安装知识及验收规范

电线电缆使用安装知识及验收规范 第一章总则 第1.0.1条为保证电缆线路安装工作的施工质量,促进电缆线路施工技术水平的提高,确保电缆线路安全运行,制订本规范。 第1.0.2条本规范适用于500kV及以下电力电缆、控制电缆线路安装工程的施工及验收。 矿山、船舶、冶金、化工等有特殊要求的电缆线路的安装工程尚应符合专业规程的有关规定。 第1.0.3条电缆线路的安装应按已批准的设计进行施工。 第1.0.4条电缆及其附件的运输、保管,应符合本规范要求。当产品有特殊要求时,并应符合产品的要求。 第1.0.5条电缆及其附件在安装前的保管,其保管期限应为一年及以下。当需长期保管时,应符合设备保管的专门规定。 第1.0.6条采用的电缆及附件,均应符合国家现行技术标准的规定,并应有合格证件。设备应有铭牌。 第1.0.7条施工中的安全技术措施,应符合本规范及现行有关安全技术标准及产品的技术文件的规定。对重要的施工项目或工序,尚应事先制定安全技术措施。 第1.0.8条与电缆线路安装有关的建筑工程的施工应符合下列要求: 一、与电缆线路安装有关的建筑物、构筑物的建筑工程质量,应符合国家现行的建筑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中的有关规定。

二、电缆线路安装前,建筑工程应具备下列条件: 1.预埋件符合设计,安置牢固; 2.电缆沟、隧道、竖井及人孔等处的地坪及抹面工作结束; 3.电缆层、电缆沟、隧道等处的施工临时设施、模板及建筑废料等清理干净,施工用道路畅通,盖板齐全; 4.电缆线路敷设后,不能再进行的建筑工程工作应结束; 5.电缆沟排水畅通,电缆室的门窗安装完毕。 三、电缆线路安装完毕后投入运行前,建筑工程应完成由于预埋件补遗、开孔、扩孔等需要而造成的建筑工程修饰工作。 第1.0.9条电缆及其附件安装用的钢制紧固件,除地脚螺栓外,应用热镀锌制品。 第1.0.10条对有抗干扰要求的电缆线路,应按设计要求采取抗干扰措施。 第1.0.11条电缆线路的施工及验收,除按本规范的规定执行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第二章运输与保管 第2.0.1条在运输装卸过程中,不应使电缆及电缆盘受到损伤。严禁将电缆盘直接由车上推下。电缆盘不应平放运输、平放贮存。 第2.0.2条运输或滚动电缆盘前,必须保证电缆盘牢固,电缆绕紧。充油电缆至压力油箱间的油管应固定,不得损伤。压力油箱应牢固,压力指示应符合要求。

电缆考试题 (答案)

上海星冠电力工程有限公司 电缆专业培训考试题(2014、3) 姓名:成绩: 一、选择题(每题4分) 1、电缆敷设施工进入电缆工井或隧道前,应使用气体浓度检测仪进行检测。初 次进行气体浓度检测,必须由( D )进行,并做好记录。 A、工作负责人 B、工作监护人 C、检测人员 D、工作负责人和检测人员 2、电缆线路的敷设按已批准的设计施工,若现场情况有异需要变动时,(B )可进行施工。 A、根据现场实际情况更改 B、经设计、技术部门同意 C、向设计、技术部门提出建议 D、仍按已批准的设计敷设电缆 3、为了使电缆在敷设施工过程中避免与地面和沟壁相互摩檫,保护外护层不易受损,利用滚轮来降低电缆敷设牵引时的(B)。 A、机械力 B、摩擦力 C、侧压力 D、牵引力 4、电缆与其他地下热力管道互相平行容许的最小距离为(D)。 A、0.1m B、0.2m C、0.3m D、0.5m 5、电力电缆与地下热力管道互相平行容许的最小距离为(B )。 A、1m B、2m C、3mD、5m 6、35KV及以下电压等级的塑料绝缘、有铠装、多芯电缆,最小弯曲半径为电缆 外径(B)倍。 A、10 B、12 C、15 D、30 7、电缆穿入变、配电站、工井、隧道及电缆沟的孔洞均要封堵密封,并能有效(D)。 A、防小动物 B、防沉降 C、防火 D、防水 8、工井井盖开启后,应设置(C),以防路面物件落入井内,并派人看守。 A、红白带 B、围栏 C、工井挡圈 D、护栏 9、直埋电缆中间接头,在(D)、车辆进出的大门口、车行道、人多的里弄口、地下管线相交的地方不宜放置。 A、分支箱旁 B、变电站附近 C、停车站 D、道路交叉口 10、造成交联聚乙烯电缆的绝缘老化主要因素是(A)。 A、水树枝 B、电解腐蚀 C、游离放电

电线电缆验收要求及相关标准

电线电缆验收要求及相关标准 一、电线进场验收标准 1.验收依据: 1.1《建筑电气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2002; 1.2《北京市建筑工程资料管理规程》DBJ01-51-2003; 2.产品质量证明文件要求: 2.1电线应有出厂质量证明文件: 包括:合格证(合格证有生产许可证编号和“CCC”认证标识)、检测报告、“CCC’认证证书; 2.2电线质量证明文件应为原件,如果是复印件,复印件和原件内容一致,并加盖原件存 放单位公章,注明原件存放处,并有经办人签字和时间; 2.3生产厂家要有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3.验收标准: 3.1电线绝缘皮标识清楚,标识间距不大于1米,要标明生产厂名、规格型 号、额定电压和“CCC”认证标识;标识要字迹清晰,用浸有汽油或酒精的棉布以1m/s的速度匀速连续擦拭五次,字迹仍清晰可辩; 3.2检测电线线径和绝缘皮厚度(用卡尺或千分尺),参考数据见附表1;3.3测量线皮绝缘电阻值,将电线浸在水中24小时,用750V绝缘摇表摇测, 阻值大于0.5MΩ; 3.4线芯不能松动; 3.5检测电线长度,将电线展开拉直用皮尺量,将实际长度和标识长度对比; 3.6称重,抽检整盘线的重量,参考数据见附表1。 二、电缆进场验收标准 1.验收依据: 1.1《建筑电气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2002; 1.2《北京市建筑工程资料管理规程》DBJ01-51-2003; 2.产品质量证明文件要求: 2.1电缆应有出厂质量证明文件: 包括:合格证、厂家检测报告;

2.2电缆质量证明文件应为原件,如果是复印件,复印件和原件内容一致,并加盖原件存 放单位公章,注明原件存放处,并有经办人签字和时间; 2.3生产厂家要有企业法人营业执照、生产许可证。 3.验收标准: 3.1电缆绝缘皮标识清楚,标识间距不大于1米,要标明生产厂名、规格型号和米数;标 识要字迹清晰,用浸有汽油或酒精的棉布以1m/s的速度匀速连续擦拭五次,字迹仍清晰可辩; 3.2检查线芯股数和单股线芯的直径; 3.3预分支电缆验收时要注意分支电缆的长度、分支之间的长度、吊钩到第一个分支的长 度及预分支电缆的分支方向(上分支或下分支),且每根预分支电缆均要附图。 3.4测量电缆绝缘皮的绝缘阻值,用1000V绝缘摇表摇测,阻值大于10MΩ。 附表1: BV线的线径、参考重量及绝缘层厚度 附表2:

电气专业测试试题试题带答案

电气专业继电保护统一考试试题答案(供电部分)一、填空(每空0.5分,共20分) 16~10KV中性点不接地系统中,发生单相接地故障,非故障相电压比正常相电压(升高√3倍)。 2中性点装设消弧线圈的目的是利用消弧线圈的(感性)电流补偿接地故障时的(容性)电流,使接地故障电流减少。 3220kV电压互感器二次变比是( 2200 ),三次变比是()。 4检验功率方向继电器电流及电压的潜动,不允许出现(动作方向)的潜动,但允许存在不大的(非动作)方向的潜动。 5在全部停电或部分停电的电气设备上工作,保证安全的技术措施有( 1)(停电),2)验电,3)(装设接地线),4)悬挂标示牌和装设遮栏。 6电压互感器的误差表现在(幅值误差)和(角度误差)两个方面。 7在高频保护中,按高频信号的作用可分为(闭锁信号)、允许信号和跳闸信号三种。 8高频信号传输用到的计量单位奈培Np与分贝dB的换算关系是1Np=(8.686)dB。911型微机保护人机对话插件的主要功能有(人机对话)和(巡检)功能。 10当线路发生故障时,11型微机保护能打印出故障前20ms和故障后(40)ms的各相电压、各相电流的采样值。 11在11型微机保护中,为防止电流互感器回路断线导致零序保护误动作,而设置了(3U0突变量闭锁)回路。 12在11型微机保护的综重选相元件中采用(相电流差突变量选相)与阻抗选相两种原理兼用、相互取长补短的办法。 13在高频通道信号交换过程中,按下通道试验按钮,本侧发信,(200ms)后本侧停信,连续收对侧信号5s后,本侧启动发信10s 。 14在11型微机保护定值中,IWI无电流判别元件定值的整定原则是(应躲开本线路电容电流的稳态值)、在最小运行方式下本线路末端故障应有足够灵敏度和躲超负荷线路的三相电流最大不平衡值。 15当发生电压回路断线后,LFP-901A型微机保护中要退出的保护元件有(△F+元件补偿阻抗元件(或者△F+Zcom))、零序方向元件、零序二段过流保护元件和(距离保护)。16常规零序电流保护主要由零序电流或电压滤过器、电流继电器和(零序方向继电器)三部分组成。 17自动重合闸有两种启动方式:(断路器控制开关位置与断路器位置不对应启动方式)、保护启动方式。 18电力载波高频通道有相—相制通道和(相—地制通道)两种构成方式。 19在选择高频电缆长度时应考虑在现场放高频电缆时,要避开电缆长度接近(1/4波长或1/4波长的整数倍)的情况。 20母联电流相位比较式母线保护是比较(母联断路器)与(总差动)电流相位的母线保护。 PMH母差保护是带(制动)特性的中阻抗型母线差动保护, 21断路器失灵保护时间定值的基本要求:断路器失灵保护所需动作延时,应为(断路器跳闸时间)和(保护返回时间之和)再加裕度时间。以较短时间动作于断开(母联断路器

电线电缆检验标准

电线电缆检验标准 Final approval draft on November 22, 2020

电线电缆进料检验标准一目的明确电线电缆进料品质验收标准,规范检验动作,使检验、判定标准能达到一致性。 二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电线电缆进料检验的技术要求、包装要求、检验规则。本标准适用于本公司所有电线电缆的进料检验。 三检验项目及规则 1.外观检查 ●检查绝缘外皮光滑是否破损或老化,厚度均匀;线芯无氧化或锈蚀,股数符合要求; ●检查绝缘皮表面印字是否清晰无脏污,认证编码需符合UL及3C认证要求(印 字可用擦试法检验) 2.包装检查 ●检查线缆包装是否符合存储,运输要求,线缆型号应与其规格书相同,标识应该 清楚,完整。 ●检查外包装无破损、变形;产品型号、颜色与外包装标识相一致。包装捆扎符合要求。 3.结构尺寸检查 ●根据电源线的结构尺寸要求及实际使用要求,用游标卡尺测量电源线的关键尺寸.允许误差为线径(包括绝缘皮):规格±0.1mm,芯径:规格±0.02m. 4.阻燃性测试 ●将A4纸放置于地面上,在距离A4纸200mm的垂直高度上燃烧测试样10S,然后 移开火焰枪,并同时计时试样离焰后持续燃烧时间.离焰后,试样应在30S内熄 灭;试样上掉下的熔滴物不得将A4纸点燃.

5.耐腐蚀性测试(需要时做) ●将待测电线放入中性盐雾试验机内测试72小时;将潮湿试验箱温度设置为:45±5℃;湿度设置为:90%,然后将待测电线放入潮湿试验箱内测试7天;测试要求:线芯无氧化、生锈. 6.耐温性测试 ●将烘炉温度设置为105±2℃,然后将待测试电线放入测试24小时,绝缘皮不可收缩变形 7.可焊性测试 ●将电源线绝缘皮去除后用烙铁将焊上到线芯表面。测试要求:线芯有光泽,上锡良好。 8.ROHS检查(需要时检查) ●供应厂商应提供产品符合ROHS要求的证明文件。

电线电缆基础知识介绍讲解

由上表可知,铜的导电率较佳,适用性能广,成本较低,还可在其表面镀锡,利于焊接,并有抗氧化作用(指与空气中氧气结合氧化)。 第一节铜导体 一、铜线的类别 铜导体由单条铜线或多条铜线组成,分别叙述如下: 1.硬铜线:经伸线冷加工而成,具有较高的抗张强度,适用于架空输电线、配电线及建筑线之导体。 2.软铜线:硬铜线加热去除冷却加工所产生之残余应力而成,富柔软性及弯曲性,并具有较高之导电率,用以制造通信及电力线缆之导体、电气机械及各种家用电器之导线。 3.半硬铜线:抗张强度介于硬铜线与软铜线之间,用于架空线之绑线及收音机之配线。 4.镀锡铜线:铜线表面镀锡以增加焊接性及保护铜导体于PVC或橡胶绝缘押出时不受侵蚀,并防止橡胶绝缘之老化。 5.平角铜线:断面为正方形或长方形之铜线,为制造大型变压器或大型马达等感应线圈之材料。 6.无氧铜线:含氧量0.001%以下、纯度特高之铜线,铜之含量在99.99%以上,不会受氧脆化,用以制真空管内之导线、半导体零件导线及极细线等。 7.漆包线:铜线软化后,表面涂以绝缘漆,经加热烤干而成,一般分为天然树脂及合成树脂漆包线。 8.铜箔丝:以扁平且极薄之铜丝卷绕于纤维丝上的导体。 9.先绞后镀线:将未镀之铜线绞合后,再加以镀铝。 10.铜包钢:一般用于同轴线作信号的传输(如电视机与VCD的连接、户外电视天线、闭路电视等﹔较硬线具有更高的抗张强度,在高山地带,跨越河流等须长距离时作为架空线用,依其铜厚度,一般分导电率21%、30%、40%等。 11.合金铜:由铜和其它导体金属组成,如铜镍合金等,用于特殊用途线。 註﹕目前我公司常用的导体主要有如下几种: (1) 镀锡铜线,英文缩写为TA﹔ (2) 裸铜线,英文缩写为BA﹔

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168-2006)条文说明

1、总则 1.0.1本条说明了制定本规范的目的。 1.0.2~1.0.4目前我国已大量使用500kV电缆,第1.0.2~1.0.4条规定了本规范的适用电压等级范围和内容。对于特殊用途的电缆,如矿用、船用、冶金及化工等用的电缆,其结构、性能、安装场所均有其特殊性,本规范不可能都给予明文规定,因此提出“尚应符合专业规程的有关规定”。 1.0.5本条强调电缆线路采用的电缆及附件,均应为符合国家现行标准及相关产品标准的合格产品。 1.0.6本规范是以质量标准和主要工艺要求为主的,现行的安全技术规程只是一般性规定,二者对于专业性的施工都不可能面面俱到,规定得非常齐全;同时由于电缆工业的发展,新的施工工艺及施工方法不断采用,施工环境也各不相同。因此,要求除应遵守本规范及现行各种安全技术规程的规定外,对重要的施工工序、施工方法,还应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安全技术措施。 1.0.7对电缆及附件安装所用的钢制紧固件,根据现有条件和市场供应情况,除地脚螺栓外,应采用热镀锌制品,从而保证防腐蚀要求。地脚螺栓可按设计要求自行加工或采购成品。 热镀锌为目前常用镀锌工艺,尤其是对钢制螺栓使用热镀锌比电镀锌和喷镀更为广泛、实用,效果也好。考虑到技术发展,也允许采用性能等同热镀锌的其他制品。 1.0.8本条为增加的内容。强调对有抗干扰要求的电缆线路,应按设计要求采取抗干扰措施。 2、术语 本章为原标准《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168—92附录一内容的修改补充。为便于理解和使用,增加了电缆、电缆分接箱和电缆导管[保护管]的内容。

3、电缆及附件的运输与贮zhù存cún 保管 3.0.1、3.0.2对电缆及其附件的运输、保管进行了原则规定,没有要求具体运输方法,因为各地、各部门运输工具、道路及施工经验不同,不强调用同一种运输方法。但不论用何种方法运输,均要确保不损坏箱体外表面以及箱内部件。 3.0.3盘装电缆在运输和滚动前应检查其盘的牢固性。因为从出厂到工地、从工地至各使用场所是经过多次滚动和倒运,若运输和滚动方式不当或电缆盘质量不好,以致盘变形松散,会引起电缆损坏或油管破裂。对充油电缆油管的保护,应在运输滚动过程中 检查是否漏油,压力油箱是否固定牢固,压力指示是否符合要求等。否则电缆因漏油、压力降低会造成电缆受潮以致不能使用。 3.0.4电缆及其附件到达现场后,除应按一般常规要求进行检查外,对充油电缆由于施工单位较少或没施工过,因此要求电缆及其附件(压力油箱、油管、阀门和压力表)符合要求且完好无损。 充油电缆附件完好无损表现为压力油箱油管无裂纹、油无渗透漏,油压及其表计指示符合正常压力;阀门关闭灵活,且应在开启位置,使压力油箱与电缆油路相通;电缆本体油无渗漏,封存端密封良好。强调了附件部件应齐全,材质质量应符合产品技术要求。 3.0.5要求电缆本体、附件及有关材料的存放、保管原则上应符合产品贮存保管要求。 (1)为方便电缆的使用,存放时应按电压等级、规格等分类存放,盘间留有通道以便人员或运输工具通过。为保证电缆在存放时的质量,存放场所应地基坚实且易于排水,电缆盘应完好而不腐烂。 (2)电缆终端瓷套,无论存放于室内、室外,都易受外部机械损伤而使瓷件遭受破损,严重的致使报废,因此要求所有瓷件在存放时,尤其是大型瓷套,都应有防机械损伤的措施(放于原包装箱内;用泡沫塑料、草袋、木料等遮盖、围包,牢固保护)。

电线电缆基本知识..

电线电缆基本知识 电线电缆定义: 用以传输电(磁)能、信息和实现电磁能转换的线材产品。 按用途分类: 分为两大类: 一、电力电缆: 在电力系统中作传输或分配电能的通道。可分为: 1.裸电线: 一般用在高压输电线路,采用钢芯铝绞线。 2.电磁线: 用作变压器、电机绕组等电磁能量转换。一般指漆包线,大型电机和变 压器绕组用线,有时采用纤维或薄膜绕包绝缘。 3.电气装备用电线电缆: (1)仪器和设备连接用电缆; (2)设备内部连接用电线电缆; (3)家用电器电源线; (4)低压配电电缆; (5)自控温加热电缆; (6)特种电线电缆. 主要指耐高温、防火、核电站等用的电线电缆。 4.电力电缆: 一般指大容量,带有绝缘体、铠装、护套的固定敷设用电缆; 电压范围: 1KV~500KV. 种类繁多。 二、通信控制电缆: 传输语音、图像、数据、控制信号等弱电信号的电线电缆。 1.通信电缆: (1)市内电话电缆; (2)长途电话电缆; (3)海底通信电缆; (4)通信光纤; (5)同轴电缆; (6)射频电缆等. 2.信号电缆: (1)计算机间,计算机与外围设备间通信用电缆. 如:USB线, IEEE1394线, LAN CABLE(即5类缆,6类缆,7类缆等), UL2919, UL2464, VDE线, HDMI线等。 (2)视频、音频设备间、测试设备间信号传输用电缆。如:音响线,小型同轴 电缆等。 3.控制电缆:一般用来传输控制信号。如电梯电缆,野外,船用,车辆,航空, 采矿,采油等专用电缆。 电线电缆基本结构: 下面是一个电线电缆模型: 1.导体:导体是电线电缆的核心部分,主要依靠其传输电(磁)能和信息。 导体材料一般是金属材料,如铜、铁、铝、银等金属材,也有非金属材料如碳, 还有一些超导体也是用非金属材料合成的。 导体在结构上有实心及绞线两种,而其成份方面有纯金属、合金、镀层及漆包线 等。 在设计过程中,对于不同的线材选用这些导体材料时,基于下面几个方面:(1) 线材的使用场所及后工序加工方式。(2)导体材料的性能:导电率、耐热性、抗

电线电缆技能鉴定挤塑工精彩试题库(A)

挤塑工试题库(B) 一.是非题(是划√,非划×) 1、绝缘层中产生气孔的主要原因是料有杂质。 ( × ) 2、电线电缆用挤塑模具是由模芯和模套配合组成的。 ( √ ) 3、挤管式配模最重要的依据是塑料的拉伸性。 ( √ ) 4、当放线张力控制不当,线径拉细时,导线电阻变大。 ( √ ) 5、型号ZR-YJV-0.6/1kV 电缆护套材料为阻燃聚氯乙烯,牌号为ZH-70。 ( × ) 6、认证范围内的成品电缆护套表面上的印字内容参见Q/XL03.14.100(《标识印字的规定》)中“生产许可证产品标识印字的规定”部分。 ( √ ) 7、高压电缆不选用聚氯乙烯作为绝缘材料,是因为聚氯乙烯的电气绝缘性能不好。( √ ) 8、挤压式模具调整偏心不易,挤出产量较挤管式要低。 ( √ ) 9、导体的电阻率愈大,则导体的导电性能愈好。( × ) 10、塑力缆的额定电压为0.6/1kV,其中0.6kV为相电压,1kV为线电压。( √ ) 11、传统交联电线(BYJ)具有阻燃和低烟无卤性能(×) 12、低烟无卤电线(WDZ-BY)具有交联性能(×) 13、WDZ-BYJ(F)电线的载流量比BV、WDZ-BY电线同等规格的载流量低(×) 14、耐火电线与防火专用电线的耐火时间相同(×) 15、陶瓷化硅橡胶复合带采用薄膜烧结机进行绕包

(√) 16、电缆的最高工作温度是由绝缘材料的性能来确定的。(√) 17、绝缘材料的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金属导体的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 18、半导电屏蔽层在电缆中能起到屏蔽电场、减少气隙局部放电、提高绝缘材料击穿强度的作用。(√) 19、单芯交流电缆应采用非磁性材料铠装。(√) 20、电力电缆长期允许载流量除了与电缆本身的材料与结构有关外,还取决于电缆的敷设方式和周围环境。(√) 21、钢丝铠装的电缆适合用于垂直或落差大的敷设场合。(√) 22、热延伸试验是检测绝缘性能的重要指标, VV型电缆需要测试该项目。(×) 23、试验类型可分为型式试验、抽样试验和出厂试验。(×) 24、非标产品就是没有技术要求的产品。(×) 25、高聚物也叫高分子化合物,是一种分子量相同的高分子组成的物质。(×) 26、今有二根电缆线芯,导体外形尺寸和绝缘厚度都相同,其中一根绝缘是PVC,另

电线电缆基础知识.doc

电线电缆基础知识 总页数:共15页 修订冃录 FI期页号原版本/现版本修订内容摘要批准 页次1 2 34 5 6 78 9 10 11 12 1314 15版本1.0 1.0 1.0 1.0 1.0 1.0 1.0 1.0 1.0 1.0 1.0 1.0 1.0 1.0 1.0页次

核准: 审核: 拟制: 类别:培训讲座1文件编号:发布日期:2010-5-4 电线电缆基础知识版本:1.0

目录 1.电线电缆的分类 2.基础知识 A.常用导体 B.常用绝缘 C.电线电缆基础 D.安规常识 3?押出操作基础 A.操作基础 B.常见问题分析

4.说明

第一节电线电缆的分类 1、电线电缆分类 1.1电力电缆 乂称力缆,用于传输电能,常做地下敷设 1.2通讯电缆 用于传输屯信号,常敷设于地下或架空 1.3电气装备用电缆 用作电气装备的连接线 1.4漆包线(绕组线) 乂称绕组线,用于电机绕组,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1.5架空线(裸屯线) 又称裸电线,用于传输电能,常做架空敷设 1.6光纤光缆 乂称光缆,用于传输光讯号,因具有低衰减性能,常用于作长途通讯的主干线 2、我司的电线电缆介绍 2.1 AWM电子线系列 2.1. 1依据的标准 产品设计标准:UL758、UL62 (电源线) 产品测试标准:UL1581 2.1.2用途和产品类别 MVM屯子线常用作电气设备的连接线,我司的认证类别有: UL1007、UL1015、UL1061、UL1533、UL1571、UL1617、UL1672、UL2464、UL2547、UL2725 2.2电源线系列

电线电缆检验员培训试题

电线电缆检验工 培训材料 一、填空题 1、SI制是一种科学的单位制,它是由、和组 成。 2、SI制辅助单位由、组成。 3、导体直流电阻与电缆、、 (有关。 4、导体电阻率例行试验时允许截面积误差为。 5、电桥的四端测量夹具的外侧一对为内侧的一对 为。 6、交流耐压试验中不允许在高电压下突然切断电源,以免出 现。 7、测金属导体材料电阻率时,电阻测量系统误差应为例行试验时 总误差允许为。 8、导体电阻测量时,测量环境温度时,温度计应离地面至少,离试样 不超过。 9、影响绝缘材料绝缘电阻的因素是、、。 10、绝缘电阻常用的试验方法是 .。 11、SI基本单位符号。 12、计算20℃的直流电阻的公式R 20 13、 14、 15、双臂电桥测量范围为。 16、测导体的直流电阻(GB/T3048规定),在做型式试验和抽样试验时, 测量应在环境温度为℃和空气湿度不大于的室内 进行。 17、根据GB/T3956标准中规定,导体电阻的温度校正系数 在。 18、在计算抗张强度和断裂伸长率至少需要个有效数据,否则试 验应重做。 19、管状试件一般用投影仪测出内径和外径,计算截面积公式为 20、一切测量都含有误差,按照误差及测量结果影响的性质的不同误差可分 为。 21、影响绝缘电阻大小的因数 有。 22、施加在试样上的试验电压,在耐受电压时间内,电压偏差不超过规定值 的 23、是测量介电常数和介质损耗因数的最典型装置。 24、用电流表外接法测量导体电阻,此种方法测出的直流电阻。

25、电阻测量误差,例行试验应不大于仲裁试验应不大 于。 26、自承式电缆使用的钢绞线绞合结构是根正规绞合。 27、在做拉伸试验时,拉力机指针读数应座落在指示盘的 .之 间。 28、局部放电产生的原因有。 29、对于两个不同被测量的结果,绝对误差大的,其相对误 差。 30、金属材料卷绕试验的试验方法有和。 31、一般耐压试验的电压为电缆额定工作电压的倍左右。 32、材料击穿试验时,如果五次试验结果中有一个偏离中间值,则需另做五个试验。 33、系统误差愈小,试验程度的准确度。偶然性误差越小,过程越。 34、有21、27、26、25、22五个数,其算术平均值为;其中位数是。 35、进行局部放电测量时,电压应平稳地升高到试验电压,时间不得 超过。 36、裸电线扭转试验的原始标距长度是,最大不超 过。 37、在裸电线拉力试验中,正常情况下铜的拉伸速度控制在 mm/min; 铝的拉伸速度控制在 mm/min。 38、裸电线硬度试验·布氏法中选定钢球放置位置应使试验后的压痕中心离 试样边缘的距离不小于,两相邻压痕的中心距不小 于。 39、20℃时铝的密度是㎏/dm3,电阻温度系数是℃-1。 40、电缆工频工作电压是电压。 二、判断题 1、任一测量记录数值的最后一位数字是可靠的。() 2、在测试中系统性误差是允许的,偶然性误差是可以避免。() 3、真值是一个理想值,只有在排除了测量误差所引起的误差,并且总体是 无限量才能得到。() 4、有效数字位数的多少决定于仪器精度的高低。() 5、绝缘材料的电气强度随温度和含水量而变化。() 6、绝缘电阻是施加在试样相接触的电极间的直流电压与电极间通过的稳态 电流之商。() 7、GB8170《数字修约规则》中修约原则规定数字可以连续修约。() 8、乘除法中有效数字应当和参与计算的某个数字的最多位数相同。() 9、造成仪器误差的原因只有系统误差,没有随机误差。()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