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护理学全套课件(共十八个)15第十五章-疼痛患者的护理
- 格式:ppt
- 大小:1.56 MB
- 文档页数:59
疼痛患者的护理一、疼痛概述疼痛:一种令人不快的感觉和情绪上的感受,是伴随着现存的或潜在的组织损伤,疼痛的含义:痛觉(属于个人的主观知觉体验)痛反应(个体对疼痛刺激所产生的一系列生理、病理的变化)疼痛的特征:1、疼痛提示个体的防御功能或人的整体性受到侵害2、疼痛是个体身心受到侵害的危险警告,常伴有生理、行为和情绪反应3、疼痛是一种身心不舒适的感觉(一)原因:温度刺激、化学刺激、物理损伤、病理改变、心理因素(二)发生机制(三)分类1.疼痛病程:⑴急性痛⑵慢性痛2.疼痛程度:⑴微痛⑵轻痛⑶甚痛⑷剧痛3.疼痛性质:⑴钝痛(酸痛、胀痛、闷痛)⑵锐痛(刺痛、绞痛、灼痛、切割通)⑶其他4.疼痛起始部位和传导途径⑴皮肤痛:疼痛刺激来自于体表,因皮肤黏膜膜受损引起⑵躯体痛:由于肌肉、肌腱、筋膜和关节等深部组织引起⑶内脏痛:因内脏机械性牵拉、扩张、痉挛、炎症、化学想刺激等引起⑷牵涉痛:内脏痛常伴有牵涉痛,即内脏器官引起疼痛的同时体表某部位也有痛感⑸假性痛:指去除病变部位后仍感到相应部位的疼痛⑹神经痛:神经受损所致5.疼痛的部位(四)疼痛对个体的影响1.精神方面:抑郁、焦虑、愤怒、恐惧2.生理方面:血压升高、心率增快、呼吸频率增快、神经内分泌及代谢反应、生化反应3.行为方面二、影响疼痛的因素客观因素:年龄、宗教信仰、环境变化、社会支持、行为作用、医源性因素主观因素:以往疼痛的经验、注意力、情绪、对疼痛的态度三、疼痛的护理(一)护理评估1.评估的内容⑴疼痛发生的时间、部位、性质、程度、伴随症状⑵社会因素⑶医疗史⑷镇痛效果的评估2.评估的方法⑴询问病史⑵观察与体格检查⑶评估工具的使用1、数字评分法(NRS)2、文字描述评定法(VDS)3、视觉模拟评分法(VAS)4、面部表情图(FES)5、Prince-Henry评分法:主要适用于胸腹部大手术后或气管切开插管不能说话的患者,需要在术前训练患者用手势来表达疼痛程度。
6、WHO的疼痛分级标准进行评估WHO的疼痛分级标准(※)Ø 0级:指无痛。
《基础护理学》(第五版)电子文字简版主编:李小寒、尚少梅适用范围:护理学本科专业目的:提供电子简版,以备教师备课、撰写教案使用章节:共十八个章节第一章绪论第二章环境第三章患者入院与出院的护理第四章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第五章患者的安全与护士的职业防护第六章患者的清洁卫生第七章休息与活动第八章生命体征的评估与护理第九章冷热疗法第十章饮食与营养第十一章排泄第十二章给药第十三章静脉输液与输血第十四章标本采集第十五章疼痛患者的护理第十六章病情观察与危重患者的管理第十七章临终护理第十八章医疗与护理文件记录第一部分:第一章~第五章(5号宋体,22磅行距)第一章绪论一、课程的地位与基本任务(一)课程的地位1、就是护理学科的基础2、就是护理学专业课程体系中最基本、最重要的课程之一3、就是护生学习临床专业课的必备前期课程4、为临床各专科护理提供了必要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二)课程的基本任务1、培养护生良好的职业道德与职业情感,使护生树立整体护理的观念2、使护生掌握基础护理学中的基本理论知识与基本操作技能,并将所学的知识与技能灵活地运用于临床护理实践中,以履行护理人员的角色与功能二、课程的学习内容及学习目的1、获得满足患者生理、心理、社会需求所必备的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2、认识自身价值,树立正确的价值观3、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与职业情感三、课程的学习方法及要求1、实践学习法:实验室学习、临床学习2、反思学习法第二章环境第一节环境与健康一、环境概述1、定义:环境就是人类进行生产与生活活动的场所,就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础。
2、环境的分类内环境:生理环境、心理环境外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二、环境因素对健康的影响自然环境因素对健康的影响:自然气候影响、地形地质影响、环境污染社会环境因素对健康的影响:社会经济、生活方式、文化因素、卫生服务三、护理与环境的关系护士需要了解环境与健康与疾病的关系,才能完成护理的基本任务:减轻痛苦、预防疾病、恢复健康、促进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