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版数学六上《分数乘法应用题》word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25.00 KB
- 文档页数:2
分数乘法应用题教学目标:1、进一步理解掌握“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应用题的解题方法。
2、组织学生动手操作,培养学生画图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渗透联系的思想。
教学重点:理解数量之间的关系,正确列式解答。
教学难点:理解数量之间的关系。
教具学具:口算卡课型:新授课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口算2、列式计算24的1/3是多少?9/10的2/3是多少?小结: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该用什么方法计算?(乘法)二、探究新知1、出示学校图书馆有故事书1025本,科技书的本数是故事书本数的4/5。
学校图书馆内有科技书多少本?2、审题,找出已知条件和问题。
3、说一说“科技书的本数是故事书本数的4/5”的含义。
随着学生的回答,教师画出线段图。
重点说明:这个题是科技书与故事书相比较,因此要画出两条线段表示它们的数量关系。
4、口述分析:科技书的本数是故事书的4/5,就是把故事书看作单位“1”,把它平均分成5份,科技书的本数相当于这样的4份。
求学校图书馆内有科技书多少本,也就是求1025的4/5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试解答练一练鸭的孵化期是28天,鸡的孵化期是鸭的3/4。
鸡的孵化期是多少天?①先画图分析,再列式解。
②订正,说一说分析过程。
三巩固练习1、(画图列式解答,进行认真审题的教育)2、趣味练习,小争论一本故事书有96页,小兰看了43页。
小华说:“剩下的页数比这本书的3/4少15页。
”小新说:“剩下的页数比这本书的1/2多5页。
议一议:小华和小新谁说的对呢?四、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有什么收获?五作业:板书设计:分数乘法应用题学校图书馆有故事书1025本,科技书的本数是故事书本数的4/5。
学校图书馆内有科技书多少本?1025 ×4/5=820(本)答:学校图书馆内有科技书820本。
《分数乘法》教案《分数乘法1》教案教学内容教材第1~4页。
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2、使学生能够应用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比较熟练地进行计算。
3、培养学生计算能力,使学生养成细心、认真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通过活动,使学生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总结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
教学过程一、铺垫引入。
1、出示复习题。
(投影片)(1)整数乘法的意义是什么?(2)列式并说出算式中的被乘数、乘数各表示什么?5个12是多少? 9个11是多少? 8个6是多少?(3)计算:=++636261 =++103103103 计算103103103++时向学生提问:这道题的什么特点?计算时把什么做分子?使学生看到三个加数都相同,计算时3个3连加的结果做分子,分母不变。
2、引出课题。
分数加法是否也有简便算法?今天我们学习分数乘法。
(板书课题:分数乘整数)二、探究新知。
1、教学分数乘整数的意义。
(1)分析演示: 师:小明平均每分钟行全程的101。
接着出示如课本十个小矩形的图示。
问:照这样计算,小明3分钟可以行全程的几分之几?使学生从图中看到3分钟行了3个101。
让学生用以前学过的知识解答3分钟可以行全程的几分之几?(教师在矩形图下面画出大括号并标出?)订正时教师板书:101+101+101=10111++=103,(教师将十个小矩形中的三个重点标出)(2)观察引导:这道题3个加数有什么特点?使学生看到3个加数的分数相同。
教师问:求三个相同分数的和怎样列式比较简便呢?引导学生列出乘法算式。
教师板书:3101⨯。
再启发学生说出3101⨯表示求3个101相加的和。
(3)比较3101⨯和12×5两种算式异同: 提示:从两算式表示的意义和两算式的特点进行比较。
(让学生展开讨论)通过讨论,学生得出:相同点:两个算式表示的意义相同。
不同点:3101⨯是分数乘整数,12×5是整数乘整数。
第二单元分数乘法(一)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会进行分数乘法计算。
2. 理解乘法运算定律对于分数乘法同样适用,并会应用这些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计算。
3. 会解答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实际问题。
4. 理解倒数的意义,掌握求倒数的方法。
(二)教材说明和教学建议教材说明本单元教学内容包括三部分内容:分数乘法、解决问题和倒数。
编排结构如下。
本单元是在整数乘法、分数的意义和性质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同时又是学习分数除法和百分数的重要基础。
与整数、小数的计算教学相同,分数乘法的计算同样贯彻《标准》提出的让学生在现实情景中体会和理解数学的理念,通过实际问题引出计算问题,并在练习中安排一定数量的解决实际问题的内容,以丰富练习形式,加强计算与实际应用的联系,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
根据本套教材的编写思路,本单元将解决一些特殊数量关系问题的内容单独安排。
即把解决“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这一类问题组成“解决问题”一个小节,通过教学使学生理解这类问题的数量关系,掌握解题思路。
与整数、小数的计算教学相同,教材体现结合具体情境体会运算意义的要求。
不再单独教学分数乘法的意义,而是通过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计算过程去理解计算的意义。
同时也不再呈现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简化了算理推导过程的叙述及解决问题思路的提示,通过直观与操作等手段,在重点关键处加以提示和引导,这样可以为学生探索与交流提供更多的空间。
教学建议1. 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帮助学生自主构建新的知识。
本单元内容与学生已有知识有密切的联系。
如,分数乘法计算对于学生而言是新的内容,它的计算方法与整数、小数的计算方法有很大区别。
但它的学习与整数乘法和分数的意义、性质有紧密联系。
分数乘法就是从整数乘法的意义导入分数乘整数,再扩展到分数乘分数。
再如分数乘分数的算理及解决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都与分数乘法的意义紧密联系,特别是对单位“1”的理解。
课题:分数乘整数第1 课时【课型】【学习目标】1. 结合具体情景,探究并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
2. 经历探究分数乘整数的意义的过程,让学生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并能熟练地计算。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及计算方法【教学难点】能运用约分的方法进行计算。
【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根据题意列出算式:(1)5个12是多少?12+12+12+12+12 或12×5(2)3个14是多少?14+14+14 或14×3师:由以上算式,你知道整数乘法的意义是什么?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师:求几个相同分数和的简便运算,该如何计算?今天这节课会告诉你答案,现在我们一起学习分数乘法(一)(板书)二、情景导入师出示第22页上面的剪纸图。
师:同学们喜欢剪纸吗?这是淘气和笑笑在进行剪纸比赛,他们在剪纸过程中遇到了有关分数问题,你想了解一下,并帮他们解决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看他们遇到的问题。
三、探究新知1.出示教材第22页情景图中的问题。
(1)学生先观察情景图,从图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生:剪1棵小树需要剪纸占整张纸的15。
师:那么剪3棵小树占整张纸的几分之几?学生独立列式计算,小组内交流汇报,教师巡视指导,指名学生回答。
生1:可以通过画图的方法思考:15错误!未定义书签。
1个占15 ,3个15 一共是35。
生2:可以用加法算式直接计算:15 + 15 + 15这是同分母相加,把分子相加,分母不变,所以结果是35。
2.分数乘整数。
(1)师:你们能说说你列出的算式的意义吗?引导学生回答:15 + 15 + 15 表示3个15相加的和。
(2)师:同学们还记得在整数加法中,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如何简便计算吗?引导学生回答:用乘法计算。
那么求15 + 15 + 15的和,你们还有不同的解法吗?引导学生明确这道题还可以用乘法来计算,可以列式为:15×3。
(3)学生思考:15 ×3怎么来计算呢?1+1+15学生独立思考后,在小组里交流算法,教师巡视指导。
六年级数学上册《分数乘法应用题》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联系生活实际,创设探究情境,使学生初步掌握分数乘法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学会应用一个数乘以分数的意义解答分数乘法一步应用题。
过程与方法:在观察、猜想、尝试练习、交流反馈等活动中,培养学生分析能力,发展学生思维。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创设开放、民主、有趣的自主探究空间,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题中的单位“1”和问题的关系。
教学难点:抓住知识关键,正确、灵活判断单位“1”。
教法与学法:课堂讨论法教学准备及手段:直尺、卡片;。
教学内容:课本第13~14页的例8,完成“做一做”和练习三的第1~3题。
教学过程:一、复习列式计算。
(1)20的1/4是多少?(2)6的2/3是多少?学生得出: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用乘法。
二、新授出示例题8【阅读与理解】⑴学生读题,理解题意。
⑵根据题意,完成以下填空。
先让学生在教材上填空,再组织交流。
【分析与解答】⑴用长方形纸表示大棚的面积,折出萝卜地的面积。
①学生折一折。
②计算萝卜地的面积:480×1/2=240(平方米)⑵折出红萝卜地的面积。
交流:怎样折出红萝卜地的面积?红萝卜地占萝卜地的,也就是占大棚一半的,先折出整张纸的一半,再折出一半的。
学生动手折一折。
计算出红萝卜地的面积:240×1/4=60(平方米)⑶列综合算式解答。
⑷讨论不同的解法。
小组交流。
组织汇报。
先求出红萝卜地的面积占大棚面积的几分之几?再计算出红萝卜地的面积:480×1/8=60(平方米)综合算式【回顾与反思】⑴大家能用你喜欢的方法来检验一下这个答案的合理性吗?⑵学生尝试检验。
⑶组织全班交流。
可以用以下方法进行检验:60÷240=或240÷480=只要学生检验方法合理,教师都有给予肯定。
三、巩固练习⒈教材第14页“做一做”。
⑴学生独立解答。
⑵组织交流。
指名学生按照阅读与理解、分析与解答、回顾与反思三个环节展开交流。
《解决分数乘、除法解决问题》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六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教师,我始终坚信“寓教于乐”的教育理念。
在本次《解决分数乘、除法解决问题》的教学设计中,我将充分运用实践活动、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分数乘、除法的解决方法。
一、教学内容1. 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及应用;2. 分数除法的计算法则及应用;3. 实际问题中分数乘、除法的解决方法。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1. 掌握分数乘、除法的计算法则;2. 能够运用分数乘、除法解决实际问题;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分数乘、除法的计算法则及应用;2.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课件;2. 学具:练习本、笔、计算器。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以“购物问题”为例,让学生观察商品价格标签,引出分数乘、除法的实际应用;2. 讲解分数乘法计算法则:通过示例,讲解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让学生随堂练习;3. 讲解分数除法计算法则:以分数乘法的逆运算为例,讲解分数除法的计算法则,让学生随堂练习;4. 解决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分数乘、除法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分配问题”、“增长问题”等;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分数乘法计算法则:a/b × c/d = (ac)/(bd)分数除法计算法则:a/b ÷ c/d = a/b × d/c = (ad)/(bc)七、作业设计(1)2/5 × 3/4(2)5/6 × 7/8(1)3/4 ÷ 2/3(2)4/5 ÷ 6/73. 运用分数乘、除法解决实际问题:(1)一瓶饮料,小明喝了其中的2/5,小红喝了其中的3/5,请问小明和小红各喝了多少毫升?(2)一块巧克力,小华吃了其中的4/7,剩下的部分是3/7,请问小华吃了多少克?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对分数乘、除法的计算法则掌握较为扎实,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分数乘法应用题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分数乘法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并能正确地解答。
2、组织学生动手实践,培养学生画图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
3、让学生进一步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从而激发其学习数学的兴趣,以主动参与数学活动。
教学重点:使学生理解“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分数乘法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并能正确的解答。
教学难点:使学生理解“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分数乘法应用题的数量关系。
教具准备:课件课 型:新授课教学过程:一 、复习导入:1、口算2、列式计算36的65是多少? 12的43是多少? 3、小结: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该用什么方法计算?(乘法)二 、探究新知1、 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 出示小明说:“学校买来60吨煤。
” 小红说:“后来又运走了这堆煤的43。
” 提问,根据对话中提供的信息,提出数学问题估计:提出的问题可能是运走了多少吨煤或还剩多少吨?(2) 评价,教师充分肯定学生提出的问题,并指出:先一起来研究“运走了多少吨煤?”这一问题。
2 、数形结合,理解题意。
(1)“运走了3/4是什么意思?”教师边聆听学生的回答,边画出线段图。
(2)引导学生认真观察这幅线段图,启发:“从图中可以看出,求运走了多少吨煤,就是求( )的( )是多少?”(3)求60的3/4是多少,应该用什么方法解答?列式解答3、引导学生解答“还剩多少吨煤?”口答,说出过程。
4、练一练六年级(1)班有学生42人,参加美术课外小组的人数占全班人数的3/7。
参加美术课外小组的有多少人?(1)同桌先画图分析,再独立列式解答。
(2)订正,让学生说出分析的过程。
三、巩固练习1、看图列式计算。
(15页1题)2、指出下面每组中的两个量,应该把谁看作单位“1”。
(1)一本书,已经看了2/5 。
(2)电视机的台数是录音机的1/6。
(3)蜻蜓的只数等于蝴蝶的只数4/7。
(4)指名汇报,集体订正。
2019北京版数学六上《分数乘法应用题》word 教案【教学目标】:1、联系生活实际,创设探究情境,使学生初步掌握分数乘法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学会应用一个数乘以分数的意义解答分数乘法一步应用题。
2、在观察、猜想、尝试练习、交流反馈等活动中,培养学生分析能力,发展学生思维。
3、创设开放、民主、有趣的自主探究空间,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题中的单位“1”和问题的关系。
【教学难点】:抓住知识关键,正确、灵活判断单位“1”。
【教具】:PPT教学过程:一、复习(PPT )列式计算(1)25的 是多少?(2)100的 是多少?二、新授 1、教学例(1PPT )(1)引导学生抓住关键句“我国人均耕地面积仅占世界人均耕地面积的52”,结合线段图理解题意,找到解题思路。
(2)组织学生讨论,对于这句分率句该如何来理解?(通过讨论,使学生理解这句话是把“我们人均耕地面积”与“世界人均耕地面积”相比较,其中“世界人均耕地面积”是 表示单位“1”的量,知道世界人均耕地面积为2500平方米,求我国人均耕地面积就是求2500的52是多少) (3)在分析题意的基础上,学生独立列式、计算。
2500×52=1000(平方米) 2、结合计算结果,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培养学生分析数据的能力,进行国情教育。
3、巩固练习:“做一做”,让学生画线段图表示题意,说说自己是怎样想的?依51101据是什么?然后独立解答。
三、练习1、练习四第2题:让学生先找出分率句中隐藏的单位“1”——全世界的丹顶鹤数2000只。
2、练习四第3题:让学生先找到分率句和单位“1”,再独立列式解答。
四、小结附送:六年级数学上册《分数混合运算》教案2019北京版数学六上《分数乘除混合运算》word教案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分析、使学生掌握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应用计算法则较熟练地进行计算。
2、通过练习,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及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
北京出版社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学期分数乘法教案分数乘法练习一教学目标:1、能力目标:能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探究有关的数学信息,发展初步的分数乘法的能力。
2、知识目标:复习分数乘以整数和分数乘以分数的计算方法,学生能够熟练准确的计算出一个分数乘以整数和一个分数乘以另一个分数的结果。
3、情感目标:使学生感受到分数乘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习数学的良好兴趣。
重点难点:学生能够熟练的计算出分数乘以分数和分数乘以整数的结果。
教学方法:师生共同归纳和推理。
教学准备:教学参考书、教科书。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教师出示教学板书,请学生计算下列分数乘法运算题。
教师:来回巡视学生的做题情况,并提问学生说说自己如何计算的?这些分数乘法运算有什么不同?学生寻找完毕,纷纷举手准备回答问题。
教师提问学生回答问题。
(分数乘以分数,分子相乘,分母相乘,能约分的要约分。
分数乘以整数,整数乘以分子,分母不变。
)二、课堂练习学生做第1题,让学生用学过的分数乘以整数的知识求1000克牛肉中的蛋白质和脂肪的含量各是多少?学生做第2题,注意让学生用分数乘以整数的知识求出全年我市空气质量为优的天气是多少天?培养学生从小保护环境的环保意识。
学生做第3题,让学生计算整数乘以分数和分数相乘的算式。
学生做第4题,让学生能够学会比较整体“1”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学生做第5题,教师注意让学生求整体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学生做第6题,让学生用整数乘以分数的知识来解决生活中有关分数的生活问题,培养学生“一方有难,多方支援”的人道主义思想。
学生做第7题,教师注意让学生利用分数乘法学会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
三、课堂小结同学们,这一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提问学生回答)练习二教学目标:1、能力目标:能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探究有关的数学信息,发展初步的分数乘法的能力。
2、知识目标:复习分数乘以整数和分数乘以分数的计算方法,学生能够熟练准确的计算出一个分数乘以整数和一个分数乘以另一个分数的结果。
六年级上册数学分数乘法一步应用题
【教学目标】:
1、联系生活实际,创设探究情境,使学生初步掌握分数乘法应用题的数量关系,
学会应用一个数乘以分数的意义解答分数乘法一步应用题。
2、在观察、猜想、尝试练习、交流反馈等活动中,培养学生分析能力,发展学生思维。
3、创设开放、民主、有趣的自主探究空间,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培养他们的创新
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题中的单位“1”和问题的关系。
【教学难点】:抓住知识关键,正确、灵活判断单位“1”。
【教具】:PPT
教学过程:
一、复习(PPT )
列式计算 (1)25的 是多少? (2)100的 是多少?
二、新授
1、教学例(1PPT )
(1)引导学生抓住关键句“我国人均耕地面积仅占世界人均耕地面积的
5
2”,结合线段图理解题意,找到解题思路。
(2)组织学生讨论,对于这句分率句该如何来理解?(通过讨论,使学生理解这
句话是把“我们人均耕地面积”与“世界人均耕地面积”相比较,其中“世界人均耕地面积”是 表示单位“1”的量,知道世界人均耕地面积为2500平方米,求我国人均耕地面积就是
求2500的5
2是多少) (3)在分析题意的基础上,学生独立列式、计算。
51101
2500×5
2=1000(平方米) 2、结合计算结果,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培养学生分析数据的能力,进行国情教育。
3、巩固练习:“做一做”,让学生画线段图表示题意,说说自己是怎样想的?依据是什么?然后独立解答。
三、练习
1、练习四第2题:让学生先找出分率句中隐藏的单位“1”——全世界的丹顶鹤数2000只。
2、练习四第3题:让学生先找到分率句和单位“1”,再独立列式解答。
四、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