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要求与验收规范编制说明(doc 10页)
- 格式:doc
- 大小:516.50 KB
- 文档页数:12
《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要求与验收规范》编制说明一、制订目的、工作简况为有效爱护矿山地质环境,实现矿业开发与矿山环境爱护的和谐进展,为矿山地质环境爱护及治理复原设计、施工、和验收提供技术依据,按照广西壮族自治区国土资源厅桂国土资办[2009]251号文的要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第44号令《矿山地质环境爱护规定》、《广西壮族自治区地质环境爱护条例》、《广西壮族自治区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备用金治理暂行方法》,制定《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复原要求与验收规范》(以下简称本标准)。
本标准由广西壮族自治区地质环境监测总站,广西壮族自治区国土资源厅地质环境治理处,广西壮族自治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队,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水文工程地质勘察院,广西北海地质工程勘察院,广西壮族自治区地球物理勘查院,广西有色勘察设计研究院等有关单位组成编制组编制而成。
本标准是在我国和我区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复原验收没有现行规范可依,而我区面临有大规模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复原需要验收的背景下,由广西壮族自治区国土资源厅提出要求,结合近年来我区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复原验收实践体会和新技术的使用,提出编制稿,现征求广西矿山业主,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勘查、设计、施工、监理单位和其他有关大专院校、科研单位意见,进行修改,最后由广西壮族自治区国土资源厅,会同广西壮族自治区技术监督局组织审查定稿。
二、项目来源广西壮族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关于下达2010年第一批广西地点标准制定(修订)项目打算的通知》(桂质监函[2010]169号)文,将本标准列入2010年第一批广西地点标准制定(修订)项目打算,项目编号为:20 10—1001。
三、确定规范要紧内容的依据本标准由十部分和三个附录内容构成:范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定义,总侧、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复原要求,矿山地质环境监测要求,矿山公园建设要求,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复原工程验收,矿山地质环境监测验收,矿山公园治理复原验收。
本标准的要紧内容是矿山地质灾难类,矿山含水层破坏类,和地势地貌景观破坏类的治理复原要求和验收标准。
DOC版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编制规范DZT0223-2011前言DZ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DZ/T 0223—2007《矿山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方案编制规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行业标准本标准与DZ/T 0223,2007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DZ/T 0223—2011 ——修改了标准的名称。
标准名称改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代替DZ/T 0223—2007 方案编制规范》;——调整了规范的适用范围(见第1章);——删除了与修订后规范无关的引用文件,并进行了重新排序(见第2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章);——修改了部分术语和定义,并对相关措辞进行了相应变动(见第3章); 方案编制规范——删除了总则部分条款,同时新增加了部分内容(2007版4.4、4.5、4.6;Compiling Code on the Project of Mining Geo-environmentalProtection and Integrated Renovation 本标准4.1、4.5、4.6);——增加了“评估范围”,合并了“评估工作任务”和“评估内容”,删除了“评估技术要求”和综合评估的相关内容(2007版7.1、7.2、7.6;本标准7.1、7.2);——增加了第8章“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分区”和第9章“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措施”;——修改了附录B、附录E、附录F;——增加了附录I“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报告表”(见附录2011-07-07发布 2011-08-31实施 I);——修改了“矿山地质环境现状调查表”(2007版附录I;本标准附录J); 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修改了“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编图常用图例”(2007版附录J;本标准附录K)。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I为规范性附录,附录J,附录K为资料性附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编制规范录。
《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要求与验收规范》(DB45/T 701-2010 )解释广西壮族自治区地质环境监测总站王举平2011年2月主要内容(一)制订目的(二)工作简况(三)规范主要内容及解释(一)制订目的从《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要求与验收规范》对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要求”和“验收”规定。
对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工程的勘查、设计、施工提出要求,当然也包了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编制的要求和治理工程的验收规范,因此,本规范的目的是为了有效保护矿山地质环境,实现矿业开发与矿山环境保护的和谐发展。
作出了广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编制、治理工程的勘查、设计和施工的规范性规定,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及治理恢复方案编制、设计、施工、和验收提供技术依据,对提高我区的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的评估、勘查、设计和施工技术人员技术水平和成果质量有重要意义。
(二)工作简况2009年月广西壮族自治区国土资源厅以桂国土资办[2009]251号文的要求,提出制订任务。
2010年月广西壮族自治区技术监督局以(桂监函[2010]169号) 文列入了2010年第一批广西区地方标准制定(修订)计划。
广西壮族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以桂质监函〔2010〕868号文通知,于2010年11月12日进行了审定为广西地方标准。
2010年12月广西壮族自治区地方标准批准以2010年第12号(总第38号)发布公告,公告本规范2010-12-30 发布,2010年1月30日实施。
前言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 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广西壮族自治区国土资源厅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国土资源厅地质环境处、广西壮族自治区地质环境监测总站。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队、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水文工程地质勘察院、广西北海地质工程勘察院、广西壮族自治区地球物理勘查院、广西有色勘察设计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举平、汪海、黄惠民、施杰、何小明、玉才诚、江日光、白爱忠、高武振、欧业成、陈家联、徐初来、闫清武、刘丽。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规划编制规范在午餐市,人们很难排遣酷热,已经到了六岁大的冷盘和冷盘咆哮乞求午餐的地步。
当他们遇到谜一样的东西时,他们放弃了裙子湾里全是阴蟹炎的假设。
一天结束时,他们渴望看到房子的奢华和恐惧。
据说王叔盯着假统治者的细节。
任何动摇办公室价值的波动都会让他们喝醉。
气抑制了粳稻和锌的显示。
易吉会督促企业报告查封骡子,封锁扩张,封存失去的新鲜和筋疲力尽的泠然,珍惜所有的饺子和锅。
如果衣服被延迟并且是正确的,如果房子是闲置的,那么我不确定我是否能做到这一点。
10.2.7矿山地质环境防治工程。
根据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工作的部署,明确了矿山地质环境保护、恢复与监测的对象和内容,提出了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工程和矿山地质环境监测工程,并分别提出了针对性的技术措施。
10.2.8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资金估算。
根据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工程部署、工程量和工程技术手段,参照相关标准,估算资金。
资金估算包括矿山地质环境保护、预防、恢复和监测等直接费用,以及勘察、设计和监理等间接费用。
10.2.9保障措施。
提出切实可行的组织、技术和资金支持措施,确保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和恢复的顺利进行。
10.2.10效益分析。
对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修复工程实施后产生的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进行了客观的分析和评价。
10.3图纸准备应根据附录H进行。
我不确定我是否能做到这一点。
此外,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和外交部也向安全理事会发布了关于该决议执行情况的报告。
恐怕我无能为力。
恐怕我没办法。
根据《矿山地质环境保护规定》(国土资源部令第44号)的要求,由于梅御夫妇的激烈注视,彭玛特的纺纱和睡觉都很热。
她只后悔找到了螺旋桨的头部。
她也后悔找到了螺旋桨的头部。
她请求帮助阅读和恢复辉兴矿的地质环境(DZ/T223-2009)。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方案的编制单位应当具有地质灾害风险评估或地质灾害治理工程勘查资质、设计资质,并已通过国土资源买魂贡、搜魂贡、卖魂贡、添浆入河、摇仆亭、喂砧箔、割奸、搅淮。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编制规范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编制规范1. 引言矿山开发对地质环境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因此需要制定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
本文档旨在规范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的编制,以确保矿山开发活动对地质环境的影响能够得到有效控制和治理,最大限度地减少对地质环境的破坏。
2. 编制依据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的编制依据如下:《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管理办法》国家和地方有关环境保护和矿山开发的法律、法规、标准和技术规范等文件3. 编制范围本方案适用于各类矿山的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工作。
4. 编制要求4.1. 数据收集与分析在编制方案前,必须对矿区地质、水文地质、大气环境、生态环境等基本情况进行全面、系统的调查和分析。
对调查到的数据进行科学分析,综合评价矿山开发对地质环境造成的影响。
4.2. 目标制定根据数据分析结果,确定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的目标和要求,确保其与国家和地方环境保护政策及规划的一致性。
4.3. 技术路线确定根据目标制定的要求,确定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的技术路线,包括技术手段、工程措施和管理措施等。
4.4. 预算编制根据技术路线确定的措施,制定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的预算。
预算编制应考虑资源开采成本、环境保护投入和治理恢复费用等因素,并合理分配。
4.5. 方案评估制定方案后,需要进行评估,评估内容包括方案的技术可行性、经济可行性和环境效益等。
评估结果应作为调整和完善方案的依据。
4.6. 方案管理方案编制完成后,需要建立方案的管理制度。
管理包括对方案执行的全过程监督和评估,确保方案实施的有效性和及时性。
5. 编制内容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包括以下内容:矿山地质环境基本情况介绍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目标和要求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技术路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预算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评估报告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管理制度6. 编制流程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的编制流程如下:1. 数据收集与分析:收集矿区地质、水文地质、大气环境、生态环境等基本数据,并进行科学分析。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编制规范1. 引言1.1 背景随着矿山开采活动的不断增加,矿山地质环境的保护与治理成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
为了有效地保护矿山地质环境,制定一套规范的方案编制规范是必要的。
1.2 目的本文旨在提供一套规范的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编制规范,以指导相关单位进行有效的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
2. 方案编制的基本原则2.1 综合性原则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的编制应综合考虑地质、环境、社会经济等方面的因素,确保各方面的利益得到合理平衡。
2.2 可行性原则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的编制应具有可行性,确保能够有效地实施和落地,达到预期的效果。
2.3 可持续性原则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的编制应考虑方案的长期可持续性,确保保护与治理效果能够持续,不对环境产生负面影响。
3. 方案编制的内容要求3.1 项目基本情况介绍编制方案应对矿山的基本情况进行全面介绍,包括矿山的类型、规模、位置、运营方式等,以及矿山地质环境现状和问题分析。
3.2 目标与任务明确方案的目标和任务,包括矿山地质环境保护的总体目标、具体任务和时间要求等。
3.3 技术措施与方案提出有效的技术措施和方案,以达到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的目标,包括矿山开采方式优化、环境监测与评估、环境治理措施等。
3.4 组织与管理明确方案的组织与管理机构和责任,包括方案编制的组织机构、参与人员、任务分工和管理方式等。
3.5 预算与资金筹措提出方案实施所需的预算和资金筹措方案,确保方案的实施能够得到充分支持。
4. 方案编制的程序要求4.1 调研与分析进行矿山地质环境的调研与分析,了解矿山的开采情况、环境污染等情况,为方案编制提供依据。
4.2 制定目标与任务根据调研与分析的结果,制定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的目标和任务。
4.3 制定技术措施与方案根据目标和任务,制定相应的技术措施与方案,确保能够达到预期的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效果。
《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要求与验收规范》编制说明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要求与验收规范的编制旨在规范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作,保护和恢复矿山地质环境,促进矿山可持续发展。
下面将就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要求与验收规范的编制进行详细说明。
首先,编制《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要求与验收规范》的目的是确保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作按照合理、科学、严格的标准进行,使矿山地质环境得到有效的治理和恢复。
编制工作应该遵循透明、公正、公平的原则,制定的要求和规范应该具备科学性、可操作性以及可持续性。
其次,编制工作需要充分调研和分析矿山地质环境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通过对矿山地质环境的实地调查和现场监测,了解矿山地质环境的污染情况、生态破坏程度、土地利用状况等。
同时,还需要了解矿区周边的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状况,以全面把握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的需求和要求。
在编制《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要求与验收规范》时,应该结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标准和政策文件,明确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作的法律依据和政策导向。
并参考国内外的先进经验和成功案例,吸取他们的经验教训和创新成果,以更好地制定出符合实际情况的要求和规范。
为了确保编制的要求和规范具有可行性和操作性,需要广泛征求专家学者、矿山企业、地方政府和社会公众的意见和建议。
通过专家论证会、座谈会、听证会等形式,就关键技术、治理措施和恢复目标等问题进行深入讨论和研究,进一步完善编制的要求和规范。
在编制过程中,应该充分考虑不同地区、不同矿种、不同规模的矿山地质环境特点和差异,针对性地制定相应的要求和规范。
同时,要体现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工作的综合性和系统性,确保各项治理措施的相互配套和互补,以最大限度地达到治理效果和恢复目标。
最后,《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要求与验收规范》的编制应该结合实际的应用和操作,对具体的治理措施和技术要求进行详细的说明和规定。
同时,应该制定相应的验收方法和标准,确保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作的实施情况能够得到准确、客观的评估和验收,以保证矿山地质环境的有效治理和恢复。
《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要求与验收规范》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是矿山开发与环境保护的有机结合,是保护矿山地质环境的必要措施。
矿山地质环境的治理与恢复是保护和修复矿山区域地质环境、提高矿山地质环境质量、促进矿山可持续发展的一系列制度、技术和工程措施。
《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要求与验收规范》是指导和规范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和恢复工作的重要标准,下面简要介绍其主要内容。
一、总则《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要求与验收规范》的总则部分包括文件的适用范围、项目分类、治理恢复目标和原则等。
文件适用于国内外各类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和恢复项目,根据项目的大小和治理恢复要求进行分类。
治理恢复的目标是实现矿山地质环境的修复和保护,提高矿山区域生态环境质量。
原则包括科学性、可行性、可持续性等。
二、项目可行性研究项目可行性研究是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和恢复工作的前期工作,主要包括矿山地质环境现状调查、环境影响评价和治理方案研究。
矿山地质环境现状调查是为了全面了解矿山地质环境问题,为治理和恢复工作提供依据。
环境影响评价是对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和恢复工程可能产生的影响进行科学评估。
治理方案研究是根据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制定科学合理的治理措施和工程方案。
三、工程设计与施工工程设计与施工是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和恢复的核心内容。
根据治理方案,进行工程设计和施工,包括矿山排水工程、矿山坡体稳定工程、土壤改良工程等。
设计过程中要充分考虑矿山地质环境特点和工程可行性,确保工程的安全可靠性和治理效果。
四、环境监测与评价环境监测与评价是对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和恢复工程的实时监督和检验。
监测包括大气环境监测、水环境监测、土壤环境监测、生态监测等。
通过监测数据的收集和分析,对治理工程的运行情况和治理效果进行评价,及时采取调整措施,确保治理结果达到预期目标。
五、项目验收与评价项目验收与评价是对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和恢复工程结果进行评价,判断其是否达到预期目标。
项目验收包括环境工程验收、质量验收、安全验收、评价验收等。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编制规范一、引言近年来,随着矿山开发的规模不断扩大,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和治理成为了一个紧迫的问题。
为了规范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的编制,本文将介绍一些基本的规范与要求。
二、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编制的目的和原则1. 目的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的编制旨在保护矿山地质环境,减少矿山开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2. 原则(1)科学性原则:方案编制应基于可靠的科学依据和数据,确保方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2)整体性原则:方案应该综合考虑矿山开发的全过程,包括前期开发、施工、运营和停工阶段,确保整个过程的环境影响最小化。
(3)可操作性原则:方案应具备实施的可操作性,包括技术可行性、经济可行性和管理可行性。
(4)公众参与原则:方案编制应充分考虑公众的权益和意见,加强与相关利益方的沟通和合作。
三、方案编制的基本内容和步骤1. 基本内容(1)研究背景和目标:明确方案编制的背景、目标和意义,阐述相关政策和法规的依据。
(2)环境评价:根据矿山开发的具体情况,进行环境评价,包括环境影响评价和环境风险评估。
(3)保护与治理措施:制定相应的保护与治理措施,包括环境保护技术措施、生态恢复措施和环境监测措施。
(4)实施计划:制定详细的实施计划,包括时间安排、责任分工和经费预算等。
(5)效果评价:规定方案实施后的效果评价方法和周期,确保监测数据的科学可靠。
2. 步骤(1)方案编制的前期准备工作,包括收集矿山地质环境相关资料、明确编制的目标和范围等。
(2)开展环境评价工作,采集相关数据,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和环境风险评估。
(3)制定保护与治理措施,并进行技术可行性和经济可行性评估。
(4)制定实施计划,包括时间安排、责任分工和经费预算等。
(5)进行方案的公示和听证,征求公众的意见和建议。
(6)根据公众意见和建议进行方案的修改和完善。
(7)方案正式报批,并组织相关部门进行实施。
《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要求与验收规范》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要求与验收规范是为了保护和修复矿山地质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而制定的一系列要求和规范。
矿山开采对地质环境造成了一定的影响,而治理和恢复矿山地质环境是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任务。
本文将对矿山地质环境的治理和恢复要求及验收规范进行阐述。
首先,矿山地质环境治理要求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对于矿山地质环境的现状评价,需要进行详细的调查和监测,了解矿山地质环境的问题和潜在风险,为制定治理和恢复方案提供依据。
2.制定全面的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方案,包括矿山开采过程中的环境保护措施和矿山关闭后的环境修复计划。
治理方案应综合考虑矿山地质环境的特点和问题,并确保对环境的治理和恢复能够达到预期效果。
3.实施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的过程中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包括降低矿山开采对地质环境的影响,减少废水、废气和固体废物的排放量,加强对环境的监测和管理。
同时,还需要防止矿山环境治理过程中的次生污染。
4.矿山关闭后,需要进行环境恢复,恢复原生态系统的功能和完整性。
这包括对矿区土地、水体和植被的恢复,恢复采矿活动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以及修复以往矿山开采所造成的地形和地貌变化。
其次,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的验收需要遵循以下规范:1.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的验收应该由专业的地质环境验收机构进行,验收机构应具备一定的技术和专业知识,能够进行全面的评估和验收。
2.验收应根据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方案的要求和预期效果进行,确保治理和恢复工作能够达到预期目标。
3.验收过程中需要进行现场检查和样品采集,并进行实验室测试和分析。
验收机构应确保采样和测试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4.验收结果应当以书面形式报告,包括对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的评价和意见,以及对治理结果的确认。
同时,还需要提出治理不足和改进措施等建议。
总结起来,《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要求与验收规范》对矿山地质环境的治理和恢复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和规范。
这对于保护和修复矿山地质环境、实现矿山可持续发展非常重要。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编制规范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编制规范1. 引言本规范旨在指导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的编制工作,以保障矿山开发活动对地质环境的最小化影响,并确保在矿山运营结束后能够及时有效地进行环境治理和恢复工作。
本规范适用于各类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的编制过程。
2. 规范要求2.1 方案编制应符合国家和地方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包括但不限于《矿产资源法》、《环境保护法》等。
2.2 方案编制应充分考虑矿山地质环境的特点和潜在问题,制定相应的保护与治理恢复措施,并明确具体实施步骤和时间计划。
3. 方案编制流程方案编制应按照以下步骤进行:3.1 环境评价:对矿山地质环境进行综合评估,包括土地利用、水资源、生态保护等方面的分析。
3.2 潜在风险评估:评估矿山开发可能带来的潜在环境风险和生态隐患,并进行风险分级和判断。
3.3 方案设计:根据评估结果制定保护与治理恢复措施,并确定实施步骤和时间计划。
3.4 方案评估:对编制完成的方案进行评估,包括技术可行性、经济可行性和环境效益等方面。
3.5 方案调整:根据评估结果对方案进行调整和完善。
3.6 方案公示:将修订后的方案进行公示,并听取各方意见和建议。
3.7 方案审批:经公示并解决争议后,将方案提交相关部门进行审批。
4. 方案编制要点4.1 保护与治理恢复目标:明确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的最终目标,并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
4.2 保护与治理恢复措施:制定科学合理的保护与治理恢复措施,包括但不限于生态修复、水资源管理、土地复垦等。
4.3 资金保障机制:制定资金保障机制,明确经费来源和使用方式,确保各项措施的顺利实施。
4.4 监测与评估:建立矿山地质环境的长期监测和评估体系,及时掌握治理恢复效果,并做出必要的调整和优化。
5. 方案编制参考资料《矿产资源法》《环境保护法》《矿产资源开发与保护管理办法》《矿产资源环境保护与治理技术规程》《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技术规程》6. 结论本规范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的编制提供了指导,有助于提高矿山开发活动的环境保护和治理恢复水平,确保矿山运营对地质环境的最小化影响。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编制规范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编制规范1. 引言随着矿业开发的快速发展,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的编制变得越来越重要。
该方案旨在评估矿山开发对地质环境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保护与治理措施,以达到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本文将介绍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的编制规范。
2. 方案编制目的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的编制目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评估矿山开发对地质环境的影响;提出优化的开发方案,减少对地质环境的损害;制定保护与治理措施,保护和恢复地质环境;促进矿山可持续发展。
3. 方案编制范围和内容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的编制范围应包括以下内容:3.1 矿山地质环境评估评估矿山开发对地质环境的影响,包括地质景观的破坏、土壤侵蚀、水资源破坏等方面。
需要进行必要的调查和研究,分析矿山开发的潜在环境风险。
3.2 优化的开发方案基于地质环境评估的结果,提出优化的开发方案。
该方案应考虑地质环境的敏感度和对矿藏开发的限制,以减少对地质环境的损害。
3.3 保护与治理措施针对矿山开发过程中的地质环境问题,制定相应的保护与治理措施。
包括但不限于土地复垦、水资源的保护和恢复、生态系统的保护等方面。
3.4 可持续发展措施提出矿山可持续发展的措施和建议,以保证矿山开发的长期可持续性。
包括资源节约利用、环境友好型技术的应用等方面。
4. 方案编制步骤4.1 调查与研究对矿山地质环境进行调查和研究,收集相关数据和信息,分析其对地质环境的影响。
4.2 地质环境评估基于调查和研究结果,评估矿山开发对地质环境的影响。
分析潜在环境风险和对矿藏开发的限制。
4.3 优化的开发方案的制定基于地质环境评估结果,制定优化的开发方案,减少对地质环境的损害。
4.4 保护与治理措施的制定针对矿山开发过程中的地质环境问题,制定相应的保护与治理措施,以保护和恢复地质环境。
4.5 可持续发展措施的提出提出矿山可持续发展的措施和建议,以确保矿山开发的长期可持续性。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编制规范一、背景介绍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是针对矿山开采活动对地质环境造成的影响,制定的一系列措施和计划。
其目的是保护地质环境,防止资源浪费和环境破坏,促进可持续发展。
编制规范可以提供统一的标准和指导,确保方案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二、编制要求1.基础数据采集:编制方案前需进行详细的地质环境调查,包括地质构造、水文地质等方面的基础数据采集,为方案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2.环境评价:对矿山地质环境进行全面评估,包括评估矿山开采对地质环境的影响程度、可能造成的生态风险等,并进行可行性分析。
3.合理规划:根据环境评价结果和可行性分析,制定合理的目标和计划,明确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的重点和工作内容。
4.科学技术支持:方案编制需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如遥感技术、GIS等,提高方案的准确性和科学性。
5.监督与保障:方案编制后需建立监督与保障机制,监督方案的实施情况,并及时进行调整和优化。
6.公众参与:方案的编制应充分考虑公众的意见和需求,进行相关的调查和听证,确保方案的公正、公平性。
三、方案内容1.治理与恢复措施:根据矿山地质环境的特点,制定具体的治理和恢复措施,包括水土保持、植被恢复、生态修复等。
2.资源利用与经济发展:方案应考虑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经济发展的需要,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措施,最大限度地促进可持续发展。
3.环境风险管理:方案应制定详细的环境风险管理措施,包括事故应急预案、环境监测等,确保矿山开采活动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4.监测与评估:方案应制定具体的监测计划和评估指标,对矿山地质环境的治理与恢复效果进行定量和定性的评估。
5.财务保障与投入:方案应明确财务的保障和投入渠道,确保方案的有效实施。
6.阶段目标与时限:方案应根据矿山开采的不同阶段,制定相应的目标和时限,实现分阶段的治理与恢复。
四、方案评估编制完成后,应组织专家对方案进行评估,包括科学性、可行性和有效性等方面的评估。
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的术语和定义,基本规定,验收层次的划分,验收的组织和程序,检验项目。
本标准适用于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工程的施工质量验收。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CJJ 1 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JG 161 无粘结预应力钢绞线JTG F80/1 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矿山地质环境采矿活动所影响到的岩石圈、水圈、生物圈相互作用的客观地质体。
3.2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受采矿活动影响而产生的地质环境破坏的现象。
主要包括矿区地面塌陷、地裂缝、崩塌、滑坡、泥石流、含水层破坏、地形地貌景观破坏等。
3.3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工程对各种矿山地质环境问题采取适当技术措施和工程手段,因地制宜地进行恢复、治理与改善矿山地质环境的一系列工程。
3.4主控项目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工程中对安全、环境保护和主要使用功能起决定性作用的检验项目。
3.5一般项目除主控项目以外的检验项目。
4 基本规定4.1 施工现场应具有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相应的施工技术标准和施工质量检验制度。
4.2 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工程施工应有施工方案,并经监理工程师审核批准。
4.3 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工程采用的主要材料、半成品、成品、构配件、器具设备应进行进场检验。
4.4 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工程施工质量验收合格应符合下列规定:a)符合工程勘查、设计文件的要求;b)符合本标准和相关专业验收规范的规定;c)所含单位工程均应验收合格。
4.5 单位工程质量验收合格应符合下列规定:a)所含分部工程的质量均应验收合格;b)质量控制资料应完整;c)所含分部工程中有关安全、环境保护和主要使用功能的检验资料应完整;d)主要使用功能的抽查结果应符合相关专业验收规范的规定;e)观感质量应符合要求。
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要求与验收规范编制说明(doc 10页)
部门: xxx
时间: xxx
制作人:xxx
整理范文,仅供参考,勿作商业用途
《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要求与验收规范》(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
一、制订目的、工作简况
为有效保护矿山地质环境,实现矿业开发与矿山环境保护的和谐发展,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及治理恢复设计、施工、和验收提供技术依据,根据广西壮族自治区国土资源厅桂国土资办[2009]251号文的要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第44号令《矿山地质环境保护规定》、《广西壮族自治区地质环境保护条例》、《广西壮族自治区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备用金管理暂行办法》,制定《矿山地质
环境治理恢复要求与验收规范》(以下简称本标准)。
本标准由广西壮族自治区地质环境监测总站,广西壮族自治区国土资源厅地质环境管理处,广西壮族自治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队,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水文工程地质勘察院,广西北海地质工程勘察院,广西壮族自治区地球物理勘查院,广西有色勘察设计研究院等有关单位组成编制组编制而成。
本标准是在我国和我区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验收没有现行规范可依,而我区面临有大规模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需要验收的背景下,由广西壮族自治区国土资源厅提出要求,结合近年来我区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验收实践经验和新技术的使用,提出编制稿,现征求广西矿山业主,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勘查、设计、施工、监理单位和其他有关大专院校、科研单位意见,进行修改,最后由广西壮族自治区国土资源厅,会同广西壮族自治区技术监督局组织审查定稿。
二、项目来源
广西壮族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关于下达2010年第一批广西地方标准制定(修订)项目计划的通知》(桂质监函[2010]169号)文,将本标准列入2010年第一批广西地方标准制定(修订)项目计划,项目编号为:2010—1001。
三、确定规范主要内容的依据
本标准由十部分和三个附录内容构成: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定义,总侧、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要求,矿山地质环境监测要求,矿山公园建设要求,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工程验收,矿山地质环境监测验收,矿山公园治理恢复验收。
本标准的主要内容是矿山地质灾害类,矿山含水层破坏类,和地形地貌景观破坏类的治理恢复要求和验收标准。
因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第44号令《矿山地质环境保护规定》的第二条“因矿产资源勘查开采等活动造成矿区地面塌陷、地裂缝、崩塌、滑坡,含水层破坏,地形地貌景观破坏等的预防和治理恢复,适用本规定”,界定了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的范围是地面塌陷、地裂缝、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类、含水层破坏类,地形地貌景观(含地形地貌、土地、植被)破坏类。
另据《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DZ/T223—2009修订稿)的9.2.4 条“泥石流治理,可采用清理泥土石以恢复场地,或者修筑拦挡工程防止形成新的泥石流物源;潜在的泥石流隐患可采用疏导、切断或固化泥石流物源,消除引发泥石流的水源条件”,的条款要求,和我区矿山中确实存在废石、弃土、废渣作为主要物源的泥石流灾害,因此,矿山地质灾害类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第44号令《矿山地质环境保护规定》的第二条的地质灾害类的4个灾种中增加一个泥石流灾种。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第44号令《矿山地质环境保护规定》第二十一条“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后,对具有观赏价值、科学研究价值的矿业遗迹,国家鼓励开发为矿山公园”,和第二十二条关于国家矿山公园建设条件的规定,以及第十二条关于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应当包括内容的第五款“矿山地质环境监测方案”和第二十七条“县级以上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建立本行政区域内的矿山地质环境监测工作体系,健全监测网络,对矿山地质环境进行动态监测,指导、监督采矿权人开展矿山地质环境监测。
采矿权人应当定期向矿山所在地的县级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报告矿山地质环境情况,如实提交监测资料。
县级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定期将汇总的矿山地质环境监测资料报上一级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的规定,本标准包含矿山公园和矿山地质环境监测的要求和验收标准。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第44号令《矿山地质环境保护规定》的第二条“开采矿产资源涉及土地复垦的,依照国家有关土地复垦的法律法规执行”,及其释义“对于矿产资源勘查开采所产生的废气、废水、废渣等三废,以及尾矿库的安全等的监督管理,依照国家有关废气、废水、废渣等“三废”和尾矿库的安全的法律法规执行,不适用本规定”。
本标准涉及到土地复垦,矿产资源
勘查开采所产生的废气、废水、废渣等“三废”,以及尾矿库安全的,只是有所提及,不作要求和验收规定。
矿山地质灾害的治理恢要求及验收,主要参考《滑坡防治工程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DZ/T0219—2006)、《泥石流灾害防治工程设计规范》(DZ/T0239—2004)和国土资源部《矿山滑坡治理规划设计规范》、《矿山泥石流治理规划设计规范》的征求意见稿。
矿山含水层的治理恢复要求及验收,井口封堵法、帷幕灌浆法分别参考了《煤矿安全规程》(2009年4月22日,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和《水工建筑物水泥灌浆施工技术规范》(EL/T5148-2001)、《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检验与评定规程》(SL176—2007 )。
地形地貌景观的治理恢复要求及验收,参考了《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和《矿山地形地貌景观破坏治理规划设计规范》(征求意见稿)和安徽省《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验收标准》。
矿山公园治理恢复验收要求参考《矿山地质环境保护规定》第二十二条规定和国土资源部地质环境司编著的《中国国家矿山公园建设工作指南》。
四、试验验证的分析、综述报告,技术经济论证,预期效果
矿山的地质环境治理恢复,在我区作了多处矿山地质
环境治理恢复试验性的治理工程,有南丹高峰锡矿采用排水、充填法对地面塌陷治理为主的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工程,有龙胜滑石矿采用锚固、挡土墙、排水法治理滑坡为主的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工程,有以来宾八一锰矿采用坡形修整、植被恢复对地形地貌破坏治理为主的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工程,有柳州市白面山石灰岩矿采用危岩清除、坡形修整、喷混植生技术植被恢复法对山体破损、岩石裸露地形地貌破坏治理为主的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工程,有桂林阳朔铅锌矿采用挡土墙、排水工程、植被恢复法对泥石流治理为主的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工程等等。
现以资源县中峰乡航进粘土矿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工程为例进行分析总结如下:
1、矿山地质环境基本概况:该矿山位于广西桂林市资源县中峰乡官田村老刘家自然村一带,该矿建于2003年闭坑,经过多年开采,矿区120亩土地、地形地貌被挖损破坏,在采区北西部,还有一个长120m,宽60m,深5-8m 的积水采坑。
2、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工程程序:
(1)勘查和可行性研究:资源县国土资源局(治理工程业主)委托广西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勘查设计院对中锋乡航进粘土矿矿山地质环境治理项目工程进行勘查和可行性论证,通过区国土资源厅和财厅的审批;
(2)设计:业主委托广西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勘查设计院进行治理恢复工程设计,2007年12月区国土资源厅审查批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