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生态恢复治理规划方案(参考提纲)
- 格式:doc
- 大小:26.50 KB
- 文档页数:2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编制提纲0前言0.1任务由来0.2方案编制依据0.2.1法律、法规及部委规章0.2.2主要规范、技术标准、技术要求0.2.3本次编写工作收集的资料及项目工作概况0.3方案编制目的及任务0.4方案适用年限1矿山基本情况1.1矿山地理位置和社会经济概况1.2矿山开采历史及现状1.2.1开采历史1.2.2开采现状1.3矿山开发利用方案概述1.3.1矿山建设规模及产品方案1.3.2工程布局1.3.3矿山设计开采层位和资源量1.3.4矿山年生产能力及服务年限1.3.5矿山开采1.3.6采矿工程1.3.7矿山固体废弃物和废水的排放量及处置情况2矿山地质环境背景2.1自然地理2.1.1气象2.1.2水文2.1.3植被2.1.4土壤2.2地形地貌2.2.1评估区地貌2.2.2主要矿业活动区地形地貌特征2.3地层岩性与地质构造2.3.1地层岩性及岩浆岩2.3.2地质构造2.4水文地质条件2.4.1概述2.4.2含(隔)水层特征2.4.3地下水类型2.4.4矿区地下水的补给、径流、排泄条件2.4.5构造破碎带水文地质特征2.4.6井巷水文地质调查2.4.7地下水水质2.4.8矿区水文地质类型2.4.9水对矿床充水的影响2.4.10地下水脆弱性2.4.11小结2.5工程地质条件2.5.1工程地质岩组分类2.5.2工程地质条件评述2.5.3矿山采矿工程及辅助设施工程地质特征2.6矿体(层)地质特征2.6.1矿床类型2.6.2矿体基本情况2.6.3矿石类型2.6.4矿体围岩和夹石2.7矿山及周边其它人类工程活动2.8矿山用地权属及土地利用现状2.8.1矿山用地权属2.8.2土地利用现状2.9矿山已开展的地质环境工作及治理工程2.10小结3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3.1评估范围和级别3.1.1评估范围3.1.2评估级别3.2矿山地质环境影响现状评估3.2.1矿山地质环境影响现状评估分级原则及分区3.2.2矿山地质环境影响现状评估严重区(A)3.2.3矿山地质环境影响现状评估较轻区(C1)3.2.4矿山地质环境影响现状评估较轻区(C2)3.3矿山地质环境影响预测评估3.3.1地质灾害预测评估3.3.2矿山地质灾害综合分区评估3.3.3含水层错误!未定义书签。
附录A(规范性附录)矿山生态保护修复方案编写提纲第一章基本情况一、方案编制工作概况二、矿山基本情况三、矿山开采与生态保护修复现状第二章矿山生态环境背景一、自然地理二、地质环境三、生物环境四、人居环境第三章矿山生态问题识别和诊断一、地形地貌景观破坏二、土地资源占损三、水资源水生态破坏四、矿山地质灾害影响五、生物多样性破坏第四章生态保护修复工程部署一、保护修复工程部署思路二、保护修复目标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及进度安排第五章经费估算与基金管理一、经费估算二、基金管理第六章保障措施一、组织保障二、技术保障三、监管保障四、适应性管理五、公众参与第七章矿山生态保护修复方案可行性分析一、经济可行性分析二、技术可行性分析三、生态环境可行性分析第八章结论与建议一、结论二、建议主要附表:1.矿山生态问题调查表2.矿山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及效果一览表3.矿山生态保护修复方案公众意见征求表主要附件:1.野外调查照片2.水质检测报告3. 土壤质量检测报告4.矿山采矿许可证复印件(新设矿权不附)5.矿山矿产储量报告评审意见及备案书6.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评审意见7.矿山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评审意见及备案书(新设矿权不附)8.编制单位承诺书9.矿山企业承诺书10.矿山所在地村委会意见书11.县(市、区)自然资源局实地核查意见书主要附图:1.矿山遥感图像2.矿山生态问题分布图3.矿山生态保护修复工程部署图附录B(规范性附录)方案及图件要求8.1方案编写要求方案封面应反映方案全称(原则上与开发利用方案矿山名称一致)、提交单位全称、提交时间。
封面名称文字规格为小二号宋体。
扉页应反映方案全称,依次注明单位行政负责人、总工程师、项目负责人(签名)、编写人(签名)、审核人(签名)、提交单位(加盖公章)以及提交时间,封底附照片、附表、附件、附图,目录到二级标题。
正文、附表、插图、插表的规格为标准纸A4,超过A4的折叠成A4规格。
主体文字为四号宋体。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前言一、任务的由来灰岩矿位于坡村,矿山始建于80年代末,在年底将原来的五个采矿证进行了整合,石坡建筑石料用灰岩矿区是正在开采的矿山,该矿点距×市约19km,交通较为便利。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令第44号《矿山地质环境保护规定》,为有效保护矿山地质环境,减少因不合理工程活动引发地质灾害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损失,规范矿山企业采掘生产,加强地矿行政管理,保证矿山的安全生产和正常建设。
委托综合勘察设计研究院承担“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编制工作。
二、方案编制的目的和主要任务本次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编制的目的是:在矿山地质环境调查与影响评估的基础上,对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进行分区,提出矿山地质环境监测、保护和治理恢复的措施,做出总体部署和安排,达到有效防治矿山地质灾害,保护矿山地质环境,为矿山合理开发、利用矿产资源,以及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提供科学依据,为政府主管部门开展矿山地质环境监督,为缴存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保证金管理提供技术依据。
据此目的提出以下主要任务:1、阐明矿山及周边地区的地质环境条件;2、基本查明矿山因采矿引起的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包括采矿活动引发的地质灾害(种类、分布、规模、发育特征、引发因素、危害及危险性大小)、对地形地貌及人文景观的破坏和影响、对含水层的破坏(范围、规模、程度及生活用水)和影响、对土地资源的破坏和影响、对重要交通设施的破坏和影响以及已采取的措施和治理效果;3、对矿山存在的地质环境问题进行评估,包括现状评估、预测评估;4、根据矿产资源开发方案或开发计划、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类型、分布特征及其危害性、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结果,进行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分区;5、提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的措施和监测方法;6、编制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包括工程部署、防治工程经费估算、保证措施和效益分析。
三、方案编制的依据本次工作主要以国家、地方现行的有关法律和技术规程以及矿山工程技术文件等为依据,主要包括:(一)政策、法规及规定(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3)《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4)《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5)《地质灾害防治条例》;(6)《矿山地质环境保护规定》;(7)《土地复垦规定》;(8)《陕西省环境保护条例》;(9)《陕西省地质环境保护条例》;(10)《陕西省地质灾害防治条例》;(二)技术标准、规程、规范(1)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行业标准,《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编制规范》(DZ/T223-2021);(2)国土资源部国土资发[2004]69号文附件《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要求》(试行);(3)国家土地管理局[1995]国[规]字第103号《土地复垦技术标准》(试行);(4)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行业标准,《泥石流灾害防治工程勘查规范》DZ/T0218-2006 (2006年6月5日发布、2006年9月1日实施);(5)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行业标准,《滑坡防治工程勘查规范》DZ/T0218-2006;(6)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行业标准,《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 50330-2002;(7)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行业标准,《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8)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行业标准,《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技术规范》(SL204-98);(9)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行业标准,《滑坡防治工程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DZ/T0219-2006;(11)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行业标准,《土地利用现状分类》GB/T21010-2007;(12)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行业标准,《区域地质图图例》GB958。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前言一、任务的由来简要介绍矿山概况,为规范矿山建设与生产活动,保护矿山地质环境,保障矿山的安全生产和正常建设,强化地矿行业管理,保证矿山企业认真履行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的义务,防患于未然,有效进行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特编制《××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
二、方案编制的依据(一)政策、法规1、《矿山地质环境保护规定》(国土资源部第44号令);2、“国土资源部关于加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2004]69号);3、《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国务院令第394号);4、《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弃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05年4月1日;5、《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02年10月28日;6、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文件环发[2005]109号“关于发布《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污染防治技术政策》的通知”。
7、各省的相关规定。
(二)技术规范1、《矿山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方案编制规范》(DZ/T223-2009);2、《建筑物、水体、铁路及主要井巷煤柱留设与压煤开采规程》煤行管字[2000]第81号;3、(三)参考资料1、《××矿生产地质报告》(编制单位,时间);2、《××矿矿产资源储量核实报告》(编制单位,时间);3、《2008年度固体矿产资源统计基础表》;4、《××煤矿矸石山综合治理工程设计方案》(编制单位,时间)。
三、方案的适用年限考虑煤炭资源量,矿井服务年等,结合煤层特征、开采条件及主管部门的批复文件,确定本次方案的适用年限限定为××年。
四、方案编制工作概况(一)方案编制的目的及任务1、方案编制的目的为矿山矿业开发、地质环境保护与生态恢复治理提供重要科学依据,以期同时实现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及矿山地质环境有效保护,为矿山矿业经济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服务,实现煤炭资源开发与地质环境保护协调发展,提高资源开发利用率,避免或减少对矿区生态环境的破坏和污染,做好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一、前言矿产资源的开采在为经济发展提供重要支持的同时,也对矿山地质环境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破坏。
为了实现矿产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制定科学合理的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至关重要。
本方案旨在明确矿山地质环境保护的目标、任务和措施,促进矿山生态环境的恢复和改善。
二、矿山概况(一)矿山位置与范围矿山位于_____,矿区面积约为_____平方公里,地理坐标为_____。
(二)矿产资源类型与开采方式该矿山主要开采_____矿产,采用_____的开采方式。
(三)矿山生产规模与开采历史矿山生产规模为_____,开采历史已有_____年。
三、矿山地质环境问题(一)土地资源破坏矿山开采导致土地表面遭到破坏,形成了大量的采坑、废渣堆和废弃地,占用了宝贵的土地资源。
(二)地形地貌景观破坏露天开采改变了原有的地形地貌,破坏了自然景观的完整性和美观性。
(三)含水层破坏开采活动可能导致含水层结构改变,影响地下水资源的储量和水质。
(四)地质灾害隐患如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风险增加,对周边居民和设施构成威胁。
四、保护与恢复治理目标(一)总体目标通过实施一系列保护和恢复治理措施,使矿山地质环境得到有效保护和恢复,达到生态平衡、环境优美、地质灾害隐患消除的目标。
(二)近期目标(_____年)完成重点区域的土地复垦和植被恢复工作,初步控制地质灾害的发生。
(三)中期目标(_____年)进一步推进矿山地质环境的改善,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使地形地貌景观得到一定程度的修复。
(四)远期目标(_____年)全面完成矿山地质环境的恢复治理工作,实现矿山与周边环境的和谐共生。
五、保护与恢复治理原则(一)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在矿山开采过程中,采取预防措施,减少对地质环境的破坏,同时及时对已造成的破坏进行治理。
(二)谁开发,谁保护;谁破坏,谁治理明确矿山企业的主体责任,确保其承担起保护和恢复治理矿山地质环境的义务。
陕西省旬阳县蜀河镇关山瓦板岩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目录前言.....................................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任务由来...............................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方案编制旳根据.........................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方案编制旳任务、目旳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工作概况简述...........................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五、方案旳合用年限.........................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一章矿山基本状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矿山交通位置及社会经济概况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矿山开采历史及现实状况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矿山开发运用方案概述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二章矿山地质环境背景.....................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自然地理...............................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地形地貌...............................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地层岩性和地质构造.....................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地下水类型.............................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五、岩土体特性............................. 错误!未定义书签。
六、矿体(层)地质特性.....................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七、矿山及周围其他人类工程活动状况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023-10-28CATALOGUE 目录•矿山地质环境保护方案•矿山治理恢复方案•矿山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可行性分析•矿山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实施保障措施•结论与展望01矿山地质环境保护方案矿山地质环境问题概述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分类可分为采空区地面塌陷、岩爆、井下突水、滑坡、崩塌、泥石流等。
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危害这些地质环境问题不仅影响矿山企业的正常生产和经营,还会对矿区周边的生态环境和居民生活带来不利影响。
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定义矿山地质环境问题是指因采矿活动引发的地质环境破坏及矿山环境污染等问题。
0102建立完善的地质环境保护…加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工作的组织领导,设立专门的管理机构,负责制定和实施矿山地质环境保护方案。
采空区地面塌陷治理对采空区地面塌陷进行监测和预警,采取充填、封闭等治理措施,防止塌陷事故的发生。
岩爆、井下突水防治在开采过程中,加强岩爆和井下突水的监测和预警,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减少岩爆和井下突水对人员和财产的危害。
滑坡、崩塌防治对可能发生滑坡、崩塌的区域进行监测和预警,采取截排水、加固等防治措施,防止滑坡、崩塌事故的发生。
泥石流防治在矿区建设过程中,应尽量避免破坏植被和山体,同时采取必要的排水措施,防止泥石流的发生。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方案设计030405加强技术研发与应用积极推广应用先进的矿山地质环境保护技术和方法,提高治理效果和效率。
加强监管力度相关部门应加强对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工作的监管力度,确保各项措施得到有效执行。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方案实施措施02矿山治理恢复方案矿山治理恢复是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措施,可以减少土地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污染,降低生态破坏和自然灾害的风险。
环境保护矿山治理恢复可以改善矿山安全生产环境,减少因地质灾害和安全隐患带来的风险,提高矿山生产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安全生产矿山治理恢复可以改善矿山的生产经营环境,提高矿山的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为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就业提供支持。
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矿山资源是我国重要的战略资源之一,但是其开采过程中常常带来严重的环境破坏问题,对周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影响。
为了解决矿山开采对生态环境的破坏问题,必须制定科学有效的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以实现矿山开采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共生。
本文将探讨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的方案。
一、矿山生态环境保护措施1. 制定严格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在矿山规划建设前,必须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并严格按照评价结果实施环境保护设施。
2. 采用先进的矿山开采技术。
选择地质条件适宜、环保措施完善的矿山开采技术,减少破坏性开采,降低对生态环境的损害。
3. 加强矿山排放污染物的监管。
对矿山排放的废水、废气和废渣进行监测,确保不超过国家排放标准,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4. 实行严格的矿山复绿制度。
矿山开采结束后,应立即进行土地复绿和植被恢复,恢复当地生态环境,减少土壤侵蚀和水土流失。
二、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方案1. 修复受损生态系统。
对矿山开采过程中受到破坏的生态系统进行修复,恢复当地植被和动植物群落的多样性。
2. 重建生态平衡。
在矿山复绿过程中,采用合适的植被种植方式,促进土壤固碳和水土保持,重建生态平衡。
3. 加强水土保持工作。
通过建设植被覆盖、坡面保护等工程措施,减少水土流失,改善当地水质和土壤质量。
4. 实施生态修复工程。
采用湿地修复、湖泊治理等生态修复技术,重建矿山周边生态系统,提高生态环境质量。
三、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的实施1. 加强政府管理。
政府部门应建立健全相关政策法规,加强对矿山环境保护与恢复的监督和管理。
2. 完善激励机制。
建立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的激励机制,引导企业加大环保投入力度,推动绿色矿业发展。
3. 发挥社会力量。
倡导社会各界参与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形成政府、企业和社会共同参与的局面。
4. 强化监督检查。
加强对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工作的监督检查,及时发现并解决存在的问题,确保方案的有效实施。
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矿山开发是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之一,但由于一些开采矿山的企业在开采过程中对环境的破坏和矿产资源的过度开采,导致了大量的矿山生态环境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实施有效的地质环境保护和治理恢复方案。
一、矿山地质环境保护矿山地质环境保护是指在矿山开采过程中,采取一系列措施最大限度地保护矿山生态环境和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其中,主要措施包括:1、严格执行法律法规。
矿业企业要遵守国家和地方制定的相关法律法规,例如《矿产资源法》,《环保法》和《土地管理法》等。
在开采矿山过程中,要不断改进和完善工艺技术,减少废弃物的产生和不良影响。
2、采取绿色采矿技术。
采用现代的、环保的采矿工艺和技术,如低排放技术、粉尘控制系统、水污染控制系统等,以最大程度地限制大气、水和土壤污染。
3、实行环保检查制度。
对矿山企业进行定期、不定期的环境监测和治理,严禁非法排放污染物和废弃物,并及时处理环境问题。
4、矿山复绿工程。
在矿山开采后,进行治理恢复和植被修复。
通过种植草木、绿化植被等复绿工程, 以达到恢复石漠化、提高生物多样性的目标。
二、矿山治理恢复矿山治理恢复是指在矿山开采结束后,对矿山区域进行治理和恢复。
主要措施包括:1、坑口治理。
对矿山坑口进行封闭,避免因落石、坑底塌陷等意外事故的发生,并解决坑口违规倾倒垃圾等问题。
2、废弃物处理。
采取合理方式和技术处理矿山废弃物,使其达到可以再利用或永久性安全处理的标准,减少废弃物对环境的污染。
3、地下水防护工程。
通过修建或加固地下工程结构,控制或减少因矿山地下水对附近地表的影响。
4、复绿工程。
在矿山区域进行绿化修复,通过植被、生态修复等措施实现矿山区域的生态安全。
总之,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是为了在矿山开发中对环境产生的影响实施相应的技术和管理方案,以确保在保障矿物资源开采的同时,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和污染最大程度得到控制和遏制。
*************凝灰岩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生态恢复治理规划方案采石厂2006年8月1.目的意义、规划依据及规划期限1.1目的意义矿产资源为不可再生性资源,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矿产资源的需求量不断增加,矿山开采规模和强度不断增大,必将出现矿产资源逐渐枯竭的现象。
盲目开采既浪费了矿产资源又破坏了当地的地质环境、使地质环境条件逐渐恶化,地质灾害不断发生,影响了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制约着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为了合理开发矿产资源,达到既合理开发,充分利用矿产资源,又有效保护矿山地质环境,按照谁开发谁保护、谁破坏谁治理的原则及在保护中开发、开发中保护的有关法律法则,在开发矿产资源的同时,要进行合理规划,采取有效的措施保护地质和生态环境,把矿产资源开发对环境的破坏降到最低限度,实现资源开发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为此,制定“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生态恢复治理规划方案”有着重要意义。
1.2规划依据主要依据为:《矿产资源法》《关于加强地质灾害危险评估工作的通知》《地质环境管理条例》《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技术要求》《关于加强矿山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通知》《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1.3规划期限*************凝灰岩矿矿山服务年限为8年,矿山闭坑后还需进一步监测与治理,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生态恢复治理规划期限预计为10年。
2.矿业开发概况2.1开发现状和发展规划*****凝灰岩矿位于***************村约1.5km,矿区东有铁路直通*********市,距********火车站约4.0km,从***********至矿区有公路相通,距**********约10km,交通比较方便。
矿区拐点坐标为:点号X Y①本次储量核查范围面积为0.092km2。
该矿山为一小型新建矿山,属个体企业性质,矿山投资总额55万元,该凝灰岩矿已探明(333)矿石量79.4×104t,预计年产矿石13×104。
加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编制工作(提纲)加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编制工作(提纲)目录一、全省《方案》编制情况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2)(一)、《方案》编制、审查工作取得了重要进展 (3)(二)、《方案》编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4)二、关于加强《方案》编制的主要意见 (5)(一)、熟悉与收集相关资料 (5)(二)、需要明确的几个问题 (7)三、《方案》编写要点 (8)2012.12辽宁省是一个矿产资源众多、资源储量比较丰富、开发利用较早的矿产资源大省,共发现矿产资源120种,基本查明储量的116种,已开发利用的矿种达92种。
建国以来,矿业为我省经济快速发展提供了资源保障,到目前为止,全省共有各类矿山企业3941家,其中大型175个,中型126个,小型2199个,小矿1441个,有探矿权及资补项目1200处(大部分可转为采矿权),未来的矿山企业可达500多家。
这些企业在与国民经济建设作出重大贡献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了地质灾害、含水层破坏、地形地貌景观破坏、土地资源占用及破坏等诸多地质环境问题。
中央在“人口、资源、环境”的基本国策中,强调矿产资源“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原则,以最大限度地减少矿产资源开发过程中地质环境破坏,逐步治理矿山地质环境问题。
十八大“积极保护生态,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新时代”。
省政府在实施“青山、碧水、蓝天”工程中也强调了这一问题。
国土资源部积极推进矿山地质环境保护管理工作,于2009年3月2日发布了国土资源部44号令《矿山地质环境保护规定》,自2009年5月1日起施行。
同时,几经修改,三易其稿,出台了临时的地矿行业标准《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编制规范(修订版)》(DZ/T223-2009)。
2009年7月9日,国土资源部下发了《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做好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编制审查及有关工作的通知》(2009[61]号文);辽宁省国土资源厅2009年8月6日以辽国土资办发[2009]50号文转发了该通知,并提出了具体要求。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生态恢复治理规划方案前言一、矿山开发概况二、矿山地质环境状况三、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规划目标四、规划方案五、重点工程与措施六、实施保障措施七、经费概算与效益分析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生态恢复治理规划方案前言目的意义编制规划方案依据(政策法规依据矿山开发与矿山环境依据)一、矿山开发概况矿山开发历史、现状和开发规划开采布局、采矿方式、生产工艺及开发利用程度二、矿山地质环境状况矿山地质环境现状存在和潜在的矿山环境地质问题三、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规划目标规划目标可分为总目标、分期目标具体目标:包括土地复垦地貌景观生态恢复、水资源环境保护与治理、地质灾害防治、矿山“三废”排放与环境污染治理、矿区周边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数量达到%、质量标准)四、规划方案根据矿山工程特点工程技术活动对地质环境的压力,地质环境特征和矿山环境地质问题,按不同类型规划分区,编制各区规划方案。
如露采矿山根据矿山实际可分为:采选矿工业区、尾矿废石堆积区、矿路及管线工程区等。
明确各区任务与保护治理对象及途径。
五、重点工程与措施固体废弃物拦挡工程边坡防护工程坡面排水工程土地复垦景观生态恢复工程水资源环境保护与治理工程“三废”排放与环境污染治理工程废弃物综合利用工程六、实施保障措施七、经费概算与效益分析出师表两汉:诸葛亮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
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生态恢复治理规划方案
前言
一、矿山开发概况
二、矿山地质环境状况
三、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规划目标
四、规划方案
五、重点工程与措施
六、实施保障措施
七、经费概算与效益分析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生态恢复治理规划方案前言
目的意义编制规划方案依据(政策法规依据矿山开发与矿山环境依据)
一、矿山开发概况
矿山开发历史、现状和开发规划
开采布局、采矿方式、生产工艺及开发利用程度
二、矿山地质环境状况
矿山地质环境现状
存在和潜在的矿山环境地质问题
三、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规划目标
规划目标可分为总目标、分期目标
具体目标:包括土地复垦地貌景观生态恢复、水资源环境保护与
治理、地质灾害防治、矿山“三废”排放与环境污染治理、矿区周边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数量达到%、质量标准)
四、规划方案
根据矿山工程特点工程技术活动对地质环境的压力,地质环境特征和矿山环境地质问题,按不同类型规划分区,编制各区规划方案。
如露采矿山根据矿山实际可分为:采选矿工业区、尾矿废石堆积区、矿路及管线工程区等。
明确各区任务与保护治理对象及途径。
五、重点工程与措施
固体废弃物拦挡工程
边坡防护工程
坡面排水工程
土地复垦景观生态恢复工程
水资源环境保护与治理工程
“三废”排放与环境污染治理工程
废弃物综合利用工程
六、实施保障措施
七、经费概算与效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