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容式触摸屏控制器介绍
- 格式:doc
- 大小:14.25 KB
- 文档页数:4
电容式触摸屏工作原理
电容式触摸屏是一种常用的触摸输入设备,其工作原理基于人体电容的感应。
电容式触摸屏由一层透明的导电玻璃或塑料表面,和一层透明的触摸感应电极层构成。
电极层中通过导线连接到控制器。
触摸屏上的导电物体(如手指)接近或触碰屏幕时,导致电场发生变化。
在正常情况下,电极层会维持一个固定的电场,称为基准电场。
当有导电物体接近时,它会扰动基准电场,导致电场的变化。
控制器会通过感应电极层的电位差来检测电场变化,并确定出触摸位置。
为了准确检测触摸位置,电容式触摸屏通常采用了多个感应电极。
控制器将电场传感区域划分为小块,每个块都与感应电
极对应。
当有触摸发生时,控制器可以通过计算不同感应电极之间的电位差来确定触摸位置。
电容式触摸屏具有灵敏度高、响应速度快、支持多点触控等优点,因此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工业控制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电容式触控工作原理
电容式触控是一种常见的人机交互方式,其工作原理基于电容效应。
在一个电容屏上,有一层导电的透明电极板,另一层是玻璃或塑料基板,其表面也涂有导电物质。
当手指接触到电容屏的表面时,由于人体本身具有电荷,手指上的电荷会引起电容屏的电场变化。
控制电路会感知这种变化,并解析出手指的位置,从而实现对屏幕的操作。
电容式触控屏幕有两种主要类型:电阻式和电容式。
电阻式触控屏幕基于触摸屏与人体接触产生的机械压力,而电容式触控屏幕则基于电容的变化来工作。
电容式触控屏幕具有响应速度快、支持多点触控、不需要机械压力等优点,因此在现代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电视等设备上广泛应用。
同时,随着技术的进步,电容式触控屏幕的分辨率和灵敏度也得到了不断提升,更好地满足了人们对于交互体验的要求。
- 1 -。
vl电容控制器说明书摘要:1.电容控制器简介2.电容控制器的功能与特点3.电容控制器的工作原理4.电容控制器的应用领域5.电容控制器的使用方法与注意事项6.电容控制器的规格与参数7.电容控制器的维护与故障排除正文:电容控制器说明书1.电容控制器简介电容控制器是一种电子元器件,主要用于控制电容的充放电过程,从而实现对电路中电容值的调节。
电容控制器广泛应用于各种电子设备中,如电源、通信、家电等领域。
2.电容控制器的功能与特点电容控制器具有以下功能:(1)精确控制电容充放电过程;(2)具有过压、过流、短路等保护功能;(3)具有温度补偿功能,保证在不同温度下电容值的稳定性;(4)具有远程控制功能,可以通过外部信号控制电容充放电。
电容控制器的特点:(1)高精度,可实现微小电容值的调节;(2)高可靠性,具有自恢复功能;(3)低噪声,适用于对噪声要求较高的场合;(4)体积小,重量轻,便于安装与使用。
3.电容控制器的工作原理电容控制器的工作原理主要是通过内部的控制电路,对电容的充放电过程进行控制。
当外部信号作用于电容控制器时,控制器内部电路会根据信号调整电容的充放电状态,从而实现对电容值的调节。
4.电容控制器的应用领域电容控制器广泛应用于以下领域:(1)电源:用于稳压电源、开关电源等电源设备的电容值调节;(2)通信:用于通信设备的天线、滤波器等电容值的调节;(3)家电:用于电视机、空调、洗衣机等家用电器的电容值调节;(4)其他:如仪器仪表、汽车电子、医疗设备等。
5.电容控制器的使用方法与注意事项(1)使用前,请仔细阅读产品说明书,了解电容控制器的性能、规格、工作原理等;(2)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电容控制器型号;(3)在安装过程中,请确保电容控制器与电容之间的连接正确且牢固;(4)使用过程中,请勿过载、短路,以免损坏电容控制器;(5)如需拆卸电容控制器,请在断电状态下进行,以免触电。
6.电容控制器的规格与参数电容控制器的规格与参数包括:(1)工作电压:控制器能够正常工作的电压范围;(2)工作电流:控制器能够承受的最大电流;(3)电容值:控制器能够控制的电容范围;(4)响应速度:控制器对信号的响应速度;(5)温度范围:控制器能够正常工作的温度范围。
电容触控屏原理
电容触控屏原理通过感应人体电容来实现触摸操作。
这种屏幕由一层透明的电容层覆盖在显示屏上,屏幕下方的电路板会产生一个均匀的电场。
当手指触摸屏幕时,由于人体也具有电容特性,手指和电容层之间形成了一个新的电场。
这个电场会引起电路板上的电流变化,触摸屏控制器通过监测这个电流变化来确定触摸位置。
具体而言,电容层由许多导电线组成,这些导电线在垂直和水平方向上排列。
电路板上的电容控制器以一定速率给导电线逐个充电,然后测量充电和放电的时间。
当手指触摸屏幕时,手指和导电线之间的电容会改变,导致充电和放电时间不同。
通过测量充放电时间的变化,控制器可以计算出触摸的具体位置。
此外,电容触控屏可通过多点触控技术实现多点触摸操作。
多点触摸屏幕在电容层上使用更多的导电线,并具备更复杂的电路板设计。
当有多个手指触摸屏幕时,每个手指都会产生一个电场,通过检测多个电场变化,控制器可以识别多个触摸位置,实现多点触控。
总之,电容触控屏通过感应人体电容和测量电流变化来实现触摸操作,具备高灵敏度、快速响应和支持多点触控等优势,被广泛应用于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和其他电子设备中。
电容式触控工作原理
电容式触控是一种常见的触控技术,它的工作原理是利用电容的特性来检测触摸事件。
在电容式触控屏幕上,有一层无形的电容层,当用户用手指或者其他带电体触摸屏幕时,触摸点会和电容层形成一个电容。
这个电容的大小取决于触摸点和电容层之间的距离和面积。
屏幕上的控制电路会通过一些方法来测量这个电容的大小,并将结果转化成一个坐标,以确定触摸点的位置。
这个过程需要对电容层进行高频率的电压变化,来测量电容的变化。
电容式触控屏幕的优点是响应速度快、触摸灵敏,可以支持多点触控,具有良好的抗干扰性能。
但是由于它需要至少一层透明的导电材料作为电容层,所以制造成本比较高。
此外,电容式触控屏幕对手指的感应比对指针的感应更加敏感,所以在使用过程中需要注意手指的干净和干燥程度,否则可能会出现误操作。
- 1 -。
电容触摸屏的介绍电容式触摸屏的构造主要是在玻璃屏幕上镀一层透明的薄膜体层,再在导体层外加上一块保护玻璃,双玻璃设计能彻底保护导体层及感应器。
电容式触摸屏在触摸屏四边均镀上狭长的电极,在导电体内形成一个低电压交流电场。
在触摸屏幕时,由于人体电场,手指与导体层间会形成一个耦合电容,四边电极发出的电流会流向触点,而电流强弱与手指到电极的距离成正比,位于触摸屏幕后的控制器便会计算电流的比例及强弱,准确算出触摸点的位置。
电容触摸屏的双玻璃不但能保护导体及感应器,更有效地防止外在环境因素对触摸屏造成影响,就算屏幕沾有污秽、尘埃或油渍,电容式触摸屏依然能准确算出触摸位置。
电容式触摸屏是在玻璃表面贴上一层透明的特殊金属导电物质。
当手指触摸在金属层上时,触点的电容就会发生变化,使得与之相连的振荡器频率发生变化,通过测量频率变化可以确定触摸位置获得信息。
由于电容随温度、湿度或接地情况的不同而变化,故其稳定性较差,往往会产生漂移现象。
该种触摸屏适用于系统开发的调试阶段。
编辑本段电容触摸屏的缺陷电容触摸屏的透光率和清晰度优于四线电阻屏,当然还不能和表面声波屏和五线电阻屏相比。
电容屏反光严重,而且,电容技术的四层复合触摸屏对各波长光的透光率不均匀,存在色彩失真的问题,由于光线在各层间的反射,还造成图像字符的模糊。
电容屏在原理上把人体当作一个电容器元件的一个电极使用,当有导体靠近与夹层ITO工作面之间耦合出足够量容值的电容时,流走的电流就足够引起电容屏的误动作。
我们知道,电容值虽然与极间距离成反比,却与相对面积成正比,并且还与介质的的绝缘系数有关。
因此,当较大面积的手掌或手持的导体物靠近电容屏而不是触摸时就能引起电容屏的误动作,在潮湿的天气,这种情况尤为严重,手扶住显示器、手掌靠近显示器7厘米以内或身体靠近显示器15厘米以内就能引起电容屏的误动作。
电容屏的另一个缺点用戴手套的手或手持不导电的物体触摸时没有反应,这是因为增加了更为绝缘的介质。
电容式触摸屏技术是利用人体的电流感应进行工作的。
电容式触摸屏是一块四层复合玻璃屏,玻璃屏的内表面和夹层各涂有一层ITO,最外层是一薄层矽土玻璃保护层,夹层ITO涂层作为工作面,四个角上引出四个电极,内层ITO为屏蔽层以保证良好的工作环境。
当手指触摸在金属层上时,由于人体电场,用户和触摸屏表面形成以一个耦合电容,对于高频电流来说,电容是直接导体,于是手指从接触点吸走一个很小的电流。
这个电流分别从触摸屏的四角上的电极中流出,并且流经这四个电极的电流与手指到四角的距离成正比,控制器通过对这四个电流比例的精确计算,得出触摸点的位置。
中文名电容式触摸屏外文名capacitive touch screen简称电容屏元件归属传感器目录1工作原理2元件分类3结构组成4技术标准5优缺点▪优点▪缺点6故障排除1工作原理编辑电容屏要实现多点触控,靠的就是增加互电容的电极,简单地说,就是将屏幕分块,在每一个区域里设置一组互电容模块都是独立工作,所以电容屏就可以独立检测到各区域的触控情况,进行处理后,简单地实现多点触控。
[1]电容式触摸屏工作原理[2]电容技术触摸屏CTP(Capacity Touch Panel)是利用人体的电流感应进行工作的。
电容屏是一块四层复合玻璃屏,玻璃屏的内表面和夹层各涂一层ITO(纳米铟锡金属氧化物),最外层是只有0.0015mm厚的矽土玻璃保护层,夹层ITO涂层作工作面,四个角引出四个电极,内层ITO为屏层以保证工作环境。
[3]当用户触摸电容屏时,由于人体电场,用户手指和工作面形成一个耦合电容,因为工作面上接有高频信号,于是手指吸收走一个很小的电流,这个电流分别从屏的四个角上的电极中流出,且理论上流经四个电极的电流与手指头到四角的距离成比例,控制器通过对四个电流比例的精密计算,得出位置。
可以达到99%的精确度,具备小于3ms的响应速度。
[4]投射式电容面板的触控技术投射电容式触摸屏是在两层ITO导电玻璃涂层上蚀刻出不同的ITO导电线路模块。
电容式触摸屏原理与方案介绍根据电极的配置方式,电容式触摸屏可以分为四种常见的方案:1.碰触式电容式触摸屏:该方案最早应用于手机上。
在触控区域的四个角落设置电极,当用户碰触到屏幕时,就会改变电容的分布。
通过测量电容的变化,可以确定触摸的位置。
这种方案简单、成本低,但对于多点触控支持比较有限。
2.相间电容式触摸屏:该方案在电容式触摸屏中应用最广泛。
它采用了交错布局的电极,将触摸屏划分为一个个像素。
当用户触摸到屏幕时,会改变相邻电极之间的电容值。
通过测量电容变化的大小,可以确定触摸的位置。
这种方案可以实现多点触控,并且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准确性。
3.矩阵电容式触摸屏:该方案在显示屏中应用最广泛。
它采用了行和列的交错布局,将触摸屏划分为一个个电容单元。
当用户触摸到屏幕时,会改变电容单元之间的电容值。
通过扫描电容值的变化,可以确定触摸的位置。
这种方案适用于大尺寸触摸屏,并且可以实现多点触控。
4.负屏电容式触摸屏:该方案在最新的触摸屏技术中被广泛应用。
它采用了透明电极和传感器的组合,将触摸屏划分为一个个电容区域。
当用户触摸到屏幕时,会改变相邻电容区域的电容值。
通过测量电容变化的大小,可以确定触摸的位置。
这种方案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透明度,并且可以实现高精度的触摸定位。
综上所述,电容式触摸屏是一种基于电容效应的输入技术。
通过测量电容的变化,可以确定触摸的位置。
根据电极的配置方式,电容式触摸屏可以实现不同的功能,如多点触控、大尺寸触控和高精度触控等。
随着技术的发展,电容式触摸屏的功能和性能将进一步提升,为用户提供更好的触控体验。
[导读]电阻式触摸屏有过其鼎盛时期,但不可否认它们已日薄西山。
很明显,它更加适合于低成本的设计。
使用这些设计的用户必须戴手套,例如:在医疗、工业和军事环境下。
然而,电容式触摸屏却获得了普遍的使用,今天市场上销售的主流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都使用了电容式触摸屏引言电阻式触摸屏有过其鼎盛时期,但不可否认它们已日薄西山。
很明显,它更加适合于低成本的设计。
使用这些设计的用户必须戴手套,例如:在医疗、工业和军事环境下。
然而,电容式触摸屏却获得了普遍的使用,今天市场上销售的主流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都使用了电容式触摸屏。
电阻式与电容式触摸屏比较电阻式和电容式触摸屏都使用氧化铟锡(ITO)传感器,但使用方式却截然不同。
电阻式触摸屏利用人体触摸的机械作用力来连接ITO的两个柔性层(图1a),而电容式触摸屏控制利用的是:基本上而言,人本身就是移动的电容器。
触摸ITO时,会改变系统可感知的电容水平(图1b)。
图1 触摸屏设计比较电容式触摸屏受到消费者的青睐,主要有两个原因:1、电容式触摸屏使用两层TIO,有时使用一层。
它利用一个与棋盘格类似的有纹理传感器(图2),因此它可以使用一个整片覆盖在LCD上,从而带来更加清楚透亮的屏幕。
2、由于电容式触摸屏控制使用电解电容方法实现检测,安全玻璃层可放置于顶层来实现密封,这与电阻屏的聚氨酯柔性层不同。
它还给用户带来一种更加耐用的设计。
图2 TIO行与列重叠形成一个完整的传感器片电容式触摸屏设计考虑电容式触摸屏的设计人员面对三大主要问题:功耗、噪声控制与手势识别。
本文后面部分将为你逐一讲解。
功耗今天的电池供电型设备如此之多,功耗是我们需要考虑的关键系统问题之一。
诸如 TI 的TSC3060等器件,便是按照低功耗要求设计的。
在标准工作条件下,它的功耗小于60mA。
在对触摸行为进行检测时,它的功耗更可低至11 µA。
在相同工作状态下,它比其竞争者至少低了一个数量级。
市场上的许多解决方案一开始都是设计为微控制器,然后再逐渐发展为电容式触摸屏控制器。
电容式触摸屏控制器介绍
引言
电阻式触摸屏有过其鼎盛时期,但不可否认它们已日薄西山。
很明显,它更加适合于低成本的设计。
使用这些设计的用户必须戴手套,例如:在医疗、工业和军事环境下。
然而,电容式触摸屏却获得了普遍的使用,今天市场上销售的主流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都使用了电容式触摸屏。
电阻式与电容式触摸屏比较
电阻式和电容式触摸屏都使用氧化铟锡(ITO)传感器,但使用方式却截然不同。
电阻式触摸屏利用人体触摸的机械作用力来连接ITO的两个柔性层(图1a),而电容式触摸屏控制利用的是:基本上而言,人本身就是移动的电容器。
触摸ITO时,会改变系统可感知的电容水平(图1b)。
图1 触摸屏设计比较
电容式触摸屏受到消费者的青睐,主要有两个原因:
1、电容式触摸屏使用两层TIO,有时使用一层。
它利用一个与棋盘格类似的有纹理传感器(图2),因此它可以使用一
个整片覆盖在LCD上,从而带来更加清楚透亮的屏幕。
2、由于电容式触摸屏控制使用电解电容方法实现检测,安全玻璃层可放置于顶层来实现密封,这与电阻屏的聚氨酯柔性层不同。
它还给用户带来一种更加耐用的设计。
图2 TIO行与列重叠形成一个完整的传感器片
电容式触摸屏设计考虑
电容式触摸屏的设计人员面对三大主要问题:功耗、噪声控制与手势识别。
本文后面部分将为你逐一讲解。
功耗
今天的电池供电型设备如此之多,功耗是我们需要考虑的关键系统问题之一。
诸如TI 的TSC3060等器件,便是按照低功耗要求设计的。
在标准工作条件下,它的功耗小于60mA。
在对触摸行为进行检测时,它的功耗更可低至11 μA。
在相同工作状态下,它比其竞争者至少低了一个数量级。
市场上的许多解决方案一开始都是设计为微控制器,然后再逐渐发展为电容式触摸屏控制器。
一开始就设计为电容式触摸屏控制器的器件,没有会消耗额外电流和时钟周期的多余硬件。
大多数系统都已有一个主中央处理器,其可以是数字信号处理器、微处理器或者微控制器单元(MCU)。
因此,为什么要给一个已经经过精密调整的系统再增加一个引擎
呢?TSC3060为一种没有微控制器的专门设计。
噪声控制
如果控制器无法区分实际触摸和潜在干扰源,则更不用提实现超长的电池使用时间。
触摸屏的主要噪声源通常来自LCD,其最终取决于质量和成本之间的折中权衡。
AC公共接地LCD通常更便宜,但噪声水平更高。
DC公共接地LCD拥有DC屏蔽,可以降低噪声,但会增加成本。
可以帮助降低ITO传感器以及触摸屏控制器可感知噪声数量的一种典型方法是,在LCD和ITO之间保持一定的空气间隙。
这样可在两者之间留出一定的间距,从而减少相互干扰。
处理噪声的另一种方法是使用滤波器。
例如,TSC3060包
含了一套可编程混合信号滤波器,可用于降低噪声。
这些滤波器通过一个集成MCU安装到硬件中。
这意味着,它们就近完成任务的速度要比使用软件的滤波器快。
对实际触摸坐标的快速响应,还可降低总系统资源消耗。
手势识别
最后一个设计问题是手势识别。
手势不一定是大幅度、复杂的挥舞。
手势可以是简单的一次手指滑动。
系统主机MCU
可以轻松地识别出一些简单的手势,例如:捏、拉、缩放、旋转以及双击和三连击等,并可进行“内部”处理。
增加一个
专用引擎,可能可以降低一点点系统MCU带宽处理负荷,但却会增加功耗。
另外,专用引擎用于完成手势识别的专有
算法,设计人员无法看到。
TSC3060等器件把这种工作都
推给系统中已有的主处理器,让广大设计人员可以自由地开发自己的免版税算法。
结论
本文对电阻式和电容式触摸屏控制器的功能和优点进行了
比较,并解释了后者越来越流行的原因。
文章还为读者介绍了设计触摸屏控制器时需注意的三个主要考虑事项,即功耗、噪声控制与手势识别,并给出了一些可能的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