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结课论文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结课论文

一.简答题

答:

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中,让我印象深刻的有:虎门销烟的林则徐,淮军创始人和统帅,洋务运动的主要倡导者李鸿章,勤奋好学知人善用的曾国藩,发动戊戌变法的康有为和梁启超,组建中国新式陆军和民国总统的袁世凯,辛亥革命的领导者孙中山,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毛泽东,深受百姓爱戴的周恩来,还有就是伟大的改革开放的构想者与实行者为中国经济政治军事的发展做出巨大贡献的邓小平。

其中,印象最深的有袁世凯和李鸿章。他们在中国的近现代史上都是具有争议的人物,他们有大功有大过,正是因为有这些人物的存在,才让历史的演变显得更加的曲折与精彩。

同样,我最希望了解的历史人物也是他们——袁世凯和李鸿章,因为在他们的身上有着与平常人不一样的气质。在那个社会动乱的年代,他们都为中华民族的发展做出了最大的贡献。虽然,在大多数后人看来他们一直都是让历史倒退的反派人物,然而他们的英雄伟绩依然不能被他们的错误所覆盖。

在我看来,学习历史就是学习历史人物,研究历史人物。研究他们的性格,探究他们的做人处事的方式。最重要的是:能载入史册的人物肯定都是叱咤风云的人物,是具有很多优秀品质的人物,是具有多重性格的人物。在和这些人与历史共进退的时候,学习取长补短,汲取历史人物的智慧丰富自己的人生和认识。所以,学习历史人物肯定会对自己的成长有一定的影响。

在对历史人物的教学中:如果可以从人物的细微之处入手,尽可能的从他们的生活解读他们,以小见大。毕竟是细节决定成败。人物的性格,品质,人格等都是我们学习的重点。对那些具有丰功伟绩的人物,大多数我们在中学的时候都学过,而且,我们学习都是泛泛的学习,不能深入人物的内心世界。所以,大学的历史教学不应当泛化而应当具体化,多样化,和对历史人物看待的自由化。

二.论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根本上改变国民前途和命运原因的议论

关键词:

开创发展历史根本改变中国特色

摘要:

开创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充满了曲折和传奇,在不断地完善中,推动着国民经济的发展。政治、经济、文化和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改变了中华民族自鸦片战争以来受到的欺压和蔑视。从根本上改变了国民的前途和命运

1917年11月7日俄国取得了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政权--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共和国成立不久,经过三年艰苦的国内战争,粉碎了14个帝国主义国家的武装干涉和地主资本家的武装叛乱,保卫了苏维埃政权。

正是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让当时在迷惘中的中国看到了中国的未来。李大钊说:“十月革命的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十月革命后,中国的先进知识分子开始传播马克思主义,给中国带来新的思潮。以李大钊、陈独秀为

代表的中国先进分子所着力倡导并身体力行学习、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为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运动指示了正确的方向,这对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具有长久、深远的指导意义。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进程中,中国先进份子创建了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这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开天

辟地的大事件

我们说,中国的社会主义道路是曲折的,正是因为它的曲折性,所以,逐渐

形成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俄国十月革命发生在资本主义国家,革命中心从城市开始,然后再推向农村,它推翻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建立了社会主义国家,它的性质是无产阶级社会主义。在经过几次波折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革命则首先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走农村包围城市的路线最后夺取全国政权的道路。在不断地发展和在实践的摸索中逐渐形成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

展的毛泽东思想,集结了中国共产党的集体智慧。

从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成功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到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邓小平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正反两方面经验、研究国际经验和世界形势的基础上,发出了“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

社会主义”的时代强音,深刻揭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再到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成功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21世纪。以江泽民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持把改革开放作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各项工作的根本动力,在理论和实践上取得历史性突破。在此基础上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实现由温饱到总体上达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成效显著,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不断加强,国防和军队建设取得重大成绩,祖国和平统一大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外交工作取得新进展,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理论和实践上不断丰富和发展。实现了中国人民生活水平与国际接轨,小康水平,国防现代化,改变了国际地位。

新世纪新阶段,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成功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胡锦涛同志为代表的

中国共产党人,坚定不移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不断探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所包含的各方面目标和任务,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形成和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并致力于推动建设和谐世界,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进一步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党的建设新局面。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最新成果,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指导党和国家全部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历经历史和实践的检验。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坚定不移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经济建设、政治

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中国人民的面貌、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中国的发展,不仅使中国人民稳定地走上了富裕安康的广阔道路,而且为世界经济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做出了重大贡献。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辉煌成就,充分显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和强大的生机活力。

在经济建设方面,自1978年11月以来,中国经济开始改革开放,之后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发展达30年之久,让全世界瞩目。之后我国的经济平稳较快的发展,综合国力大大提升,城市化水平越来越高,贫富差距正在逐渐的减小。这30年中,中国经济增长成为世界第3大经济体。中国现在持有2万多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并已成为第一大贸易国和外国直接投资目的地。在政治文化建设方面,政治体制改革继续推进。实行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基层民主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成绩显著。爱国统一战线巩固壮大。文化建设迈上新台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深入开展,文化体制改革全面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文化产业快速发展,文化创作生产更加繁荣,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在社会生态文明建设方面,我们的社会变得越来越和谐,在不断地的发展中,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我们的生态文明也在不断地建设之中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

从中国决定走社会主义道路时,就注定着中国要在不断地探索和实践中发展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成功是新时期的典范,这不仅鼓舞了落后的社会主义国家,更加说明了社会主义体系的优越性。在不断发展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同时,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改变,改革开放是社会主义国家的一次伟大的尝试,也是一次成功的尝试。改革开放,让我们走出了国门,让我们开阔了视野,让我们有更多的机会去接触世界。从此,我国的社会主义道路的发展有了更加明确的方向,并沿着改革开放的步伐走下去,并不断地推进我国的经济,军事,政治的发展。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凝聚力量,攻坚克难,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

参考文献:

《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0年6月第四版

作者:CreateDBW

时间:2012年12月11日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