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结肠癌肝转移病例
- 格式:pptx
- 大小:7.96 MB
- 文档页数:66
【一般资料】患者男性,54岁,于2018-03在当地医院例行查体时发现肝占位,2018-03-16于我院行CT检查示:“1.升结肠占位,考虑结肠癌伴周围脂肪浸润,其内側结节灶,考虑淋巴结转移:肝脏多发转移瘤;双肺下叶结节,考虑转移瘤:2.子宫肌瘤”。
2018-03-19至上级医院行结肠镜检查示:“进境85cm升结肠见近环腔性肿物,表面充血糜烂,管腔狭窄,难以进境,取活检,质脆:退镜距肛门75cm横结肠见0.6cm息肉一枚,活检,质软,距肛门65cm、58cm、50cm各见0.3-0.5cm息肉一枚,均未切除。
内镜诊断:升结肠肿物,结肠多发息肉。
活检病理示:升结肠腺癌、横结肠腺瘤性息肉。
”2018-03-20行PET-CT检查示:“1.升结肠瘤(伴外侵)并系膜侧淋巴结转移、肝多发转移、双肺下叶转移,FDG高代谢:2.鼻部炎症;3.右上龋齿:4.冠状动脉钙化;5.右乳钙化灶:6.子宫肌,2018-04-08予以贝伐珠单抗300mg靶向治疗。
2018-04-09予以FOLFOX6方案(奥沙利铂140mgd1+左亚叶酸钙300mgdl+氟尿啶50mg 静推d1+氟尿啶3.75g持续泵入46h)化疗,共化疗4周期,2018-06起加用阿帕替尼,因恶心、呕吐,不能耐受,2018-08停用,2018-09-12于我院行多学科会诊(MDT),会诊结果建议患者行“姑息减症术”解除梗阻缓解腹痛,患者拒绝,要求化疗。
2018-09-18给予FOLFTRI方案第1周期全身化疗(伊立替康120mgd1、8+氟尿嘧啶0.5g静推d1+氟尿嘧啶2.0微泵46h+亚叶酸钙200mgdl-3)。
现患者为求进一步化疗收入我科。
患者自发病以来,无发热,流质饮食,睡眠较差,大小便正常,体重无明显减轻。
【既往史】否认糖尿病、冠心病、高血压等慢性病病史,否认肝炎、结核等传染病病史,否认食物及药物过敏史,否认重大外伤及手术史,无输血史,预防接种史不详。
一例结肠癌伴肝转移冷冻消融术后的伤口护理体会结肠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受个体的生活环境、生活习惯以及遗传因素等影响,过去的三十几年有着明显上升的发病率。
结肠癌好发于老年患者,其病死率是世界恶性肿瘤的第三名。
虽然近年来方法有所改进,但总体上结肠癌患者的 5 年生存率并未改善,尤其是结肠癌患者容易并发肝转移。
目前结肠癌肝转移的治疗方法多种多样,有外科手术、肝动脉介入疗法、全身化疗、射频消融、放疗、免疫治疗以及靶向治疗等,临床上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选择相应的治疗方法。
我科于2020年10月收治了1例降结肠癌伴肝转移冷冻消融术后伤口的中年患者,通过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评估,采取对不同发展阶段伤口采取不同的护理措施、同时改善患者伤口状况、缓解疼痛等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病例介绍患者,男,57岁。
半年前因右颊部包块经当地肿瘤医院确诊为“降结肠术后伴全身多发转移”,于我科行冷冻消融治疗手术后回家。
近两月在家因左侧腰背部疼痛于2020年10月2日来我科就诊。
入院查体左侧腰背部分别见2处约2×2.5cm及×1.5cm大小伤口,均见脓血性液体流出,见空洞形成伴感染征象,最大深度4cm,伤口表面100%为红黄色腐肉,基底凹凸不平,时钟描述法在伤口4点至8点方向有潜行通道,直径不详,深约4cm,伤口有臭味(图1);患者诉伤口疼痛,NRS评分4分,日常生活不能自理,平均24h睡眠时间总计<5h,肿瘤伤口严重影响患者睡眠和日常生活。
通过实施有效的全身支持治疗和对症处理,2个月后患者伤口明显缩小,表面无渗血,仅有少量渗液,灰白色腐肉已消失,伤口潜行通道封闭(图2),伤口无异味,疼痛明显好转,患者回当地医院继续换药治疗。
图1图22护理2.1一般护理此患者肿瘤伤口深度过深,为预防感染加重,为患者创造一个空气清新、整洁、舒适的环境,室温在23~25℃,湿度在50%~55%,减少不必要的人群流动。
【一般资料】患者男性,61岁,已婚,于2013年行结肠癌手术(具体不详),术后行8周期化疗(奥沙利铂+卡培他滨,具体不详),后2016因结肠癌再次行手术治疗,术后予以静脉化疗(伊立替康+亚叶钙+氟尿嘧啶,具体剂量及用药时间不详),2017-4患者发现肝转移,给予贝伐单抗输注,后于2018-4发现肺转移胸膜转移恶性胸腔积液,曾予以胸腔灌注化疗(具体不详),并间断子以对症支持治疗。
入院前3小时,患者因周身不适应用吗啡注射液后岀现轻度呼吸抑制,持续时间约20秒,发作时呼之不应,伴大汗,后呼吸抑制症状逐浙缓解,意识转清,今日患者为进一步诊治来院。
【既往史】既住高血压病史20余年,血压最高220/100mmHg,平素口服硝苯地平控释片,血压控制尚可,否认“糖尿病、冠心病”病史,无“肝炎、结核、疟疾”等病史及接触史,有输血史,无外伤史,无已知药物过敏史,预防接种史不详,系统回顾无特殊【查体】神志清晰,应答准确,恶液质,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双下肺呼吸音低,可闻及散在啰音,心率86次/分,律齐,各膜听诊区末闻及明显杂音,腹部凹陷,右侧中腹可见结肠造瘘口,外覆盖造瘘袋,内可见暗黄色稀便,量少,全腹无压痛、反跳痛及肌紧张,双下肢水肿。
【辅助检查】血常规:WBC15.63×10~9/L,N91.19%,RBC3.47×10~12/L,Hb96g/L,PLT301×10个9/L,NEU#14.3×10へ9/L;凝血四项:PT14.80S、PT%63.30%、PT-R1.29、APTT33.3S、FIB5.14g/L;BNP163.0pg/ml;心肌三项:CKMB25.9ng/ml、MYO298ng/ml;大生化:ALT48U/L、AST171U/L、TBIL30umol/L、DBIL26.5umol/L、AKP1168U/L、GGT587U/L、TBA36.0umol/L、ADA31.10U/L、PA51mg/L、CHE2967U/L、P2.12mmol/L、CREA214umol/L、UA907umol/L、BUN17.70mmol/L、β2-MG10.9mg/L、GLU10.20mmol/L、TG2.77mmol/L、LDLC10.52mmol/L、CK292U/L、CK-MB446.9U/L、α-HBD2429U/L、LDH3147U/L、K5.4mmol/L、Na135mmol/L、Cl89mmol/L,余基本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