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精性肝病诊疗指南方案
- 格式:docx
- 大小:64.52 KB
- 文档页数:16
酒精性肝病临床诊疗指南酒精性肝病系长期大量饮酒所致的肝脏疾病,初期通常表现为脂肪肝,进而可发展成酒精性肝炎、酒精性肝纤维化和肝硬化。
在严重酗酒时可诱发广泛肝细胞坏死或肝功能衰竭。
两周内有暴饮史者通常诱发急性酒精性肝病。
其严重程度与饮酒量、饮酒时间、遗传、性别、营养状态和伴随疾病等因素有关。
第一节酒精性脂肪肝【临床表现】多数无明显症状,部分可出现肝区疼、上腹不适、腹胀和肝肿大,少数可有黄疸。
【诊断要点】1.有长期饮酒史,一般超过5年,折合乙醇量>40g/d[饮酒量换算为所含乙醇量的公式为:乙醇量(g)=饮酒量(ml)×乙醇含量(%)×0.8(酒精比重)]。
2.除外病毒性肝炎、代谢和药物性等肝病。
3.肝功能检查基本正常。
转氨酶、GGT和碱性磷酸酶轻度升高,可伴有甘油三酯升高,高密度脂蛋白下降。
4.影像学表现符合脂肪肝。
5.肝组织学表现大多为巨泡性或巨泡性与微泡性的混合型,缺乏酒精透明小体和中性粒细胞浸润。
【治疗方案及原则】1.戒酒是唯一治疗方法。
2.肝功能异常者可酌情用水飞蓟素或还原型谷胱甘肽等。
3.治疗相关伴随疾病(如肥胖和糖尿病等)。
第二节酒精性肝炎【临床表现】轻者症状不明显,通常可有消化道症状和肝肿大等。
急性者可类似急性病毒性肝炎表现。
重者可发生肝功能衰竭。
【诊断要点】1.有短期大量饮酒史。
2.禁酒后肿大的肝脏1周内明显缩小,4周基本恢复正常。
3.约半数患者有白细胞升高,常大于10×109/L。
4.AST中度升高,常小于6倍正常上限值(ULN),AST/ALT大于2。
禁酒后血清ALT和AST明显下降,4周内基本恢复正常,即<2×ULN,禁酒前<2.5×ULN 者则应<1.25×ULN。
5.禁酒后GGT活性明显下降,4周后<1.5×ULN,或小于禁酒前40%。
6.除外病毒性肝炎,少数患者可伴病毒性肝炎,应注意鉴别。
7.影像学检查可出现肝脾肿大。
【基层常见疾病诊疗指南】酒精性肝病基层诊疗指南(实践版·2019)一、概述(一)定义酒精性肝病(alcoholic liver disease,ALD)是由于长期大量饮酒导致的肝脏疾病。
初期通常表现为单纯性脂肪肝,进而可发展成酒精性肝炎、肝纤维化和肝硬化。
严重酗酒时可诱发广泛肝细胞坏死,甚至肝功能衰竭[1]。
(二)流行病学随着我国饮酒人群和嗜酒者在一般人群中的比例显著增加,我国ALD的患病率呈现明显上升趋势[2,3,4,5,6,7]。
乙醇已成为我国继病毒性肝炎后导致肝损害的第二大病因,严重危害人民健康。
二、危险因素及发病机制(一)危险因素饮酒量、饮酒年限、酒精饮料品种、饮酒方式、性别、种族、肥胖、肝炎病毒感染、遗传因素、营养状况等均可能会影响ALD的发展[8,9,10]。
(二)发病机制酒精对肝细胞损害的机制尚未完全阐明,可能涉及酒精代谢物乙醛与蛋白结合物所致肝损伤、酒精代谢导致肝小叶缺氧、肝内代谢紊乱、肝脏微循环障碍、酒精导致肠道菌群易位等多种机制[11]。
三、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与转诊(一)临床表现临床症状为非特异性,可无症状,或有右上腹胀痛、食欲不振、乏力、体重减轻、黄疸等;随着病情加重,可有肝硬化患者的临床表现,如蜘蛛痣、肝掌及谵妄等精神症状等。
(二)诊断标准[1]1.有长期饮酒史,一般>5年,折合乙醇量男性≥40 g/d,女性≥20 g/d,或2周内有大量饮酒史,折合乙醇量>80 g/d。
乙醇量换算公式:乙醇量(g)=饮酒量(ml)×乙醇含量(%)×0.8。
2.血清天冬氨酸转氨酶(AST)、丙氨酸转氨酶(ALT)、γ-谷氨酰转肽酶(GGT)、血清总胆红素(TBil)、凝血酶原时间(PT)及平均红细胞容积(MCV)等指标升高。
其中AST/ALT>2、GGT升高、MCV升高为ALD的特点。
禁酒后这些指标可明显下降,通常4周内基本恢复正常(但GGT恢复较慢),有助于诊断。
酒精性肝病诊断指南酒精性肝病诊断指南2006 年 2 月订正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脂肪肝和酒精性肝病学组酒精性肝病是因为长久大批喝酒所致的肝脏疾病。
早期往常表现为脂肪肝,从而可发展成酒精性肝炎、酒精性肝纤维化和酒精性肝硬化;严重酗酒时可引发宽泛肝细胞坏死甚或肝功能衰竭;该病是我国常有的肝脏疾病之壹,严重危害人民健康。
为进壹步规范酒精性肝病的诊断和治疗,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脂肪肝和酒精性肝病学组组织国内相关专家,于参照国内外最新研究成就的基础上,按照循证医学的原则,制定了本《指南》。
此中介绍的建议所依照的凭证等级共分为 3 个级别 5 个等次,见表 l ,文中以括号内斜体罗马数字表示。
表 1 介绍建议的凭证分级凭证等级定义I随机比较试验II-1非随机比较试验II-2分组或病例比较剖析研究II-3多时间系列,显然非比较实验III专家、威望的建议和经验,流行病学描绘本《指南》旨于帮助医生对酒精性肝病诊治作出正确决议,且非强迫性标准;也不行能包含或解决该病诊治中的全部问题。
所以,临床医生于针对某壹详细患者时,应充足认识本病的最正确临床凭证和现有医疗资源,且于全面考虑患者的具体病情及其意向的基础上,依据自己的知识和经验,拟订合理的诊断方案。
因为酒精性肝病的研究进展快速,本《指南》仍将依据需要不停更新和完美。
壹、酒精性肝病临床诊断标准1.有长久喝酒史,壹般超出 5 年,折合酒精量男性≥40g/d,女性≥20g/d;或2周内有大批喝酒史,折合酒精量> 80g/d 。
但应注意性别、遗传易感性等要素的影响。
酒精量换算公式为: g= 喝酒量(ml)×酒精含量(%) × 0.8 。
2.临床症状为非特异性,可无症状,或有右上腹胀痛,食欲不振、乏力、体重减轻、黄疸等;跟着病情加重,可有神经精神、蜘蛛痣、肝掌等症状和体征。
3.血清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ALT)、谷氨酰转肽酶 (GGT)、总胆红素、凝血酶原时间和均匀红细胞容积(MCV) 等指标高升,禁酒后这些指标可显然降落,往常 4 周内基本恢复正常, AST/ALT>2 ,有助于诊断。
酒精性肝病诊疗指南酒精性肝病是由于酒精摄入过多,导致肝脏损伤和功能障碍的一种肝脏疾病。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酒精性肝病的认识不断加深,诊治指南也得到了不断的更新和完善。
本文将着重介绍现阶段酒精性肝病的诊疗指南。
一、酒精性肝病的诊断标准1.患者需有长期的饮酒史。
2.有肝脏损害的证据。
3.排除病毒性肝炎、药物性肝损伤等其他原因所致的肝脏病。
根据肝脏损害的程度,酒精性肝病可分为三种类型:1.酒精性脂肪肝:是由于长期过量饮酒引起肝脏内脂肪沉积所致的。
2.酒精性肝炎:由于饮酒引起肝细胞发生炎性病变而引起。
3.酒精性肝硬化:是由于长期饮酒引起肝细胞坏死和再生,形成纤维组织增生,导致肝脏功能严重受损和进行性恶化的一种肝脏疾病。
二、酒精性肝病的治疗原则1.戒酒:治疗酒精性肝病的首要原则是戒酒。
只有彻底戒酒,才能避免新的肝脏损害,有助于肝脏功能的恢复。
2.营养调理:酒精性肝病患者应注意保持合理的营养,大量摄入适量的蛋白质和优质脂肪,限制摄入高脂肪、高碳水化合物和高胆固醇的食物。
3.积极治疗并发症:如门脉高压、腹水、肝性脑病等并发症要及时治疗,避免病情恶化。
三、酒精性肝病的药物治疗1.葡萄糖酸钙:可以改善肝细胞的代谢功能,减轻肝脏损伤。
2.抗氧化剂:如维生素E、谷胱甘肽等可以减轻肝脏氧化应激的作用,保护肝细胞免受损伤。
3.肝保护剂:如丙硫氧嘧啶、注射用谷胱甘肽等可以促进肝细胞修复,减轻肝脏损伤。
四、酒精性肝病的手术治疗对于合并腹水严重的酒精性肝病患者,可以考虑行肝移植手术治疗。
五、酒精性肝病的预防1.限制饮酒:减少饮酒量可以有效地降低患酒精性肝病的风险。
2.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合理饮食、适当锻炼、避免过度劳累和长时间熬夜等,有助于保持肝脏的健康。
3.定期体检:及时发现患病早期症状,进行治疗和干预,有助于控制疾病的发展,提高治疗成功率。
综上所述,酒精性肝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疾病,需要早期诊断和适当的治疗。
最为关键的是彻底戒酒,在饮食、保健、用药、手术治疗等方面加以综合处理,充分发挥多种手段的综合作用。
酒精性肝病疾病诊疗精要酒精性肝病是长期大量饮酒所致的肝脏疾病。
初期通常表现为脂肪肝,进而可发展成酒精性肝炎、酒精性肝纤维化和酒精性肝硬化。
严重酗酒时可诱发广泛肝细胞坏死甚或肝功能衰竭。
一、诊断(一)病史患者有长期饮酒史,一般超过5年,折合酒精量男性≥40g/d,女性≥20g/d;或2周内有大量饮酒史,折合酒精量>80g/d。
酒精量换算公式为:酒精量(g)=饮酒量(mL)×酒精含量(%)×0.8。
(二)临床表现酒精性脂肪肝一般情况良好,常无症状或症状轻微,可有乏力、食欲缺乏、右上腹隐痛或不适,肝脏有不同程度的肿大;酒精性肝炎常发生在近期(数周至数月)大量饮酒后,出现全身不适、食欲缺乏、恶心呕吐、乏力、肝区疼痛等症状,常有黄疸、肝大并有触痛,严重者可并发急性肝功能衰竭;酒精性肝硬化发生于长期大量饮酒者,其临床表现与其他原因引起的肝硬化相似,可以门脉高压为主要表现,可伴有慢性酒精中毒的其他表现,如精神神经症状、慢性胰腺炎等。
(三)生化检查酒精性脂肪肝可有血清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轻度升高。
酒精性肝炎具有特征性的酶学改变,即AST升高比ALT升高明显,AST/ALT常大于2,但AST和ALT值很少大于500IU/L。
(四)影像学检查B超或CT检查的肝脏影像学表现符合肝病的影像学诊断标准。
(五)肝活组织检查肝活组织检查是确定酒精性肝病及分期分级的可靠方法,是判断其严重程度和预后的重要依据。
二、鉴别诊断应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病毒性肝炎、药物性肝损害、自身免疫性肝病等其他肝病及其他原因引起的肝硬化进行鉴别。
三、常用治疗策略(一)保肝药物(1)多烯磷脂酰胆碱:开始时2粒(456mg),3次/天。
服用量最大不能超过1368mg/d(6粒胶囊)。
服用一段时间后,剂量可减至一粒(228mg),3次/天,维持剂量。
餐中用足够量的液体整粒吞服,不要咀嚼。
(2)S-腺苷甲硫氨酸:初始治疗采用粉针剂,最初2周,肌肉注射或静脉注射500~1000mg/d。
【关键词】肝疾病,酒精性;诊断;治疗;指南[文献类型] Guidelines for management of alcoholic liver disease:an up-dated and revised edition The Chinese National Workshop on Fatty Liver and Alcoholic Liver Disease for the Chinese Liver Disease Association.【Key words】Liver disease,alcoholic;Diagnosis;Therapy;Guide-books[Publication type]Corresponding author:LI You-ming,Email:zlym@.De-partment of Gastroenterology,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College of Medicine,Zhejiang University.Hangzhou310003,China 酒精性肝病是由于长期大量饮酒导致的肝脏疾病。
初期通常表现为脂肪肝,进而可发展成酒精性肝炎、肝纤维化和肝硬化。
严重酗酒时可诱发广泛肝细胞坏死,甚至肝功能衰竭。
酒精性肝病是我国常见的肝脏疾病之一,严重危害人民健康。
为进一步规范酒精性肝病的诊断与治疗,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脂肪肝和酒精性肝病学组组织国内有关专家,在参考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和相关诊疗共识的基础上,对2006年制订的《酒精性肝病诊疗指南》进行修改和补充。
本次修订主要按照循证医学的原则,其中推荐意见所依据的证据等级共分为3个级别5个等次[1],文中以括号内斜体罗马数字表示。
本《指南》旨在帮助临床医师对酒精性肝病诊断与治疗作出正确决策,并非强制性标准,临床医师在针对某一具体患者时,应充分了解本病的最佳临床证据和现有医疗资源,并在全面考虑患者的具体病情及其意愿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知识和经验,制定合理的诊疗方案。
酒细性肝病诊疗指北(2010年建订版)之阳早格格创做中华医教会肝病教分会脂肪肝战酒细性肝病教组酒细性肝病是由于少久洪量饮酒所致的肝净徐病.初期常常表示为脂肪肝,从而可死少成酒细性肝炎、酒细性肝纤维化战酒细性肝软化;宽沉酗酒时可诱收广大肝细胞坏死甚大概肝功能衰竭;该病是尔国罕睹的肝净徐病之一,宽沉妨害群众健壮.为进一步典型酒细性肝病的诊疗战治疗,中华医教会肝病教分会脂肪肝战酒细性肝病教组构制海内有闭博家,正在参照海内中最新钻研成果的前提上,依照循证医教的准则,制订了本《指北》.其中推荐的意睹所依据的凭证等第共分为3个级别5个等次,睹表l,文中以括号内斜体罗马数字表示.表 1 推荐意睹的证据分级凭证等第定义I 随机对于照考查Ⅱ-1 非随机对于照考查Ⅱ-2 分组大概病例对于照分解钻研Ⅱ-3 多时间系列,明隐非对于照真验Ⅲ博家、权威的意睹战体味,流通病教形貌本《指北》旨正在帮闲医死对于酒细性肝病诊疗与治疗做出细确计划,并没有是强制性尺度,临床医死正在针对于某一简直患者时,应充分相识本病的最好临床凭证战现有调理资材,并正在周到思量患者的简直病情及其意愿的前提上,根据自己的知识战体味,制定合理的诊疗规划.一、流通病教尔国尚缺累酒细性肝病的世界性大规模流通病教考察资料,但是天区性的流通病教考察隐现尔国饮酒人群战酒细性肝病的抱病率有降下趋势.华北天区流通病教考察隐现,从20世纪80年代初到90年代初,嗜酒者正在普遍人群中的比率从0.21%降至14.3%;本世纪初,北圆及中西部省份流通病教考察隐现饮酒人群删至30.9%~43.4%(III).饮酒人群中一部分嗜酒者大概者饮酒过量的人群出现酒细相闭健壮问题,其中酒细性肝病是酒细所致的最罕睹的净器益伤.本世纪初,北圆及中西部省份酒细性肝病流通病教考察资料隐现,成人集体酒细性肝病抱病率为4.3%~6.5%(III).酒细性肝病占共期肝病住院患者的比率正在没有竭降下,从1991年的4.2%删至1996年的21.3%;酒细性肝软化正在肝软化的病果形成比从1999年的10.8%降下到2003年的24.0%(III).酒细所致的肝净益伤已经正在华夏成为一个没有成沉视的问题.二、伤害果素效率酒细性肝益伤收达大概加沉的果素较多,暂时海内中钻研已经创制的伤害果素主要包罗:饮酒量、饮酒年限、酒细饮料品种、饮酒办法、性别、种族、肥肥、肝炎病毒熏染、遗传果素、营养情景等.根据流通病教考察资料,酒细所致的肝益伤是有阈值效力的,即达到一定饮酒量大概饮酒年限,便会大大减少肝益伤危害(III).然而,由于个体好别较大,也有钻研隐现饮酒与肝益伤的剂量效力闭系本来没有格中明隐(III).酒细饮料品种较多,分歧的酒细饮料对于肝净所制成的益伤也有好别(III).饮酒办法也是酒细性肝益伤的一个伤害果素,空背饮酒较陪随进餐的饮酒办法更易制成肝益伤(III).女性对于酒细介导的肝毒性更敏感,与男性相比,更小剂量战更短的饮酒克日便大概出现更沉的酒细性肝病(III).饮用共等量的酒细饮料,男女血液中酒细火仄明隐有非常十分(II-2).种族(II-2)、遗传(III)以及个体好别(III)也是酒细性肝病的要害伤害果素.汉族人群的酒细性肝病易感基果乙醇脱氢酶(ADH)2、ADH3战乙醛脱氢酶(ALDH)2的等位基果频次以及基果型分集分歧于西圆国家,大概是华夏嗜酒人群战酒细性肝病的收病率矮于西圆国家的本果之一.本来没有是所以得饮酒者皆市出现酒细性肝病,不过爆收正在一小部分人群中,标明共一天区集体之间还存留着个体好别.酒细性肝病病死率的降下与营养没有良的程度相闭(III).维死素A的缺累大概者维死素E火仄的下落,也大概加沉肝净益伤(III).富含多没有鼓战脂肪酸的饮食可督促酒细性肝病的收达,而鼓战脂肪酸对于酒细性肝病起到呵护效率(III).肥肥大概体品量超沉可减少酒细性肝病收达的危害(III).肝炎病毒熏染与酒细对于肝益伤起协共效率(III),正在病毒性肝炎前提上饮酒,大概者酒细性肝病前提上并收HBV大概HCV熏染,皆可加速肝净徐病的爆收战死少.三、酒细性肝病临床诊疗尺度1.有少久饮酒史,普遍超出5年,合合乙醇量男性≥40g/d,女性≥20g/d;大概2周内有洪量饮酒史,合合乙醇量>80g/d.但是应注意性别、遗传易感性等果素的效率.乙醇量(g)换算公式为=饮酒量(ml)×乙醇含量(%)×0.8.2.临床症状为非特同性,可无症状,大概有左上背胀痛,食欲没有振、累力、体品量减少、黄疸等;随着病情加沉,可有神经细神症状战蜘蛛痣、肝掌等症状表示.3.血浑天冬氨酸氨基变化酶(AST)(II-2)、丙氨酸氨基变化酶(ALT)(III)、谷氨酰转肽酶(GGT) (II-2)、总胆黑素(TBil)(III)、凝血酶本时间(PT) (III)战仄衡黑细胞容积(MCV) (II-2)战缺糖转铁蛋黑(CDT)(II-2)等指标降下.其中AST/ALT>2,GGT降下、MCV降下为酒细性肝病的特性,而CDT测定虽然较特同但是临床已惯例启展.禁酒后那些指标可明隐下落,常常4周内基础回复仄常(但是GGT回复较缓)(II-2),有帮于诊疗.4.肝净B超大概CT查看有典型表示.5.排除嗜肝病毒现症熏染以及药物、中毒性肝益伤战自己免疫性肝病等(III).切合l、2、3项战5项大概l、2、4项战5项可诊疗酒细性肝病;仅切合1、2项战5项可疑诊酒细性肝病.切合第1项,共时有病毒性肝炎现症熏染者,可诊疗为酒细性肝病陪病毒性肝炎.切合酒细性肝病临床诊疗尺度者,其临床分型诊疗如下:1.沉症酒细性肝病:肝净死物化教、影像教战构制病理教查看基础仄常大概沉微非常十分.2.酒细性脂肪肝:影像教诊疗切合脂肪肝尺度,血浑ALT、AST可沉微非常十分.3.酒细性肝炎:是近期内肝细胞洪量坏死引起的一组临床病理概括症,可爆收于有大概者无肝软化的前提上,主要表示为血浑ALT、AST降下战血浑TBil明隐删下,可陪随收热、中周血中性粒细胞降下.沉症酒细性肝炎是指酒细性肝炎患者出现肝功能衰竭的表示,如凝血体制障碍、黄疸、肝性脑病、慢性肾功能衰竭、上消化讲出血等,常陪随内毒素血症.4.酒细性肝软化:有肝软化的临床表示战血浑死物化教指目标改变.四、影像教诊疗影像教查看用于反映肝净脂肪浸润的分集典型,大略推断弥漫性脂肪肝的程度,提示是可存留隐性肝软化,但是其没有克没有及区别简单性脂肪肝与脂肪性肝炎,且易以检出<33%的肝细胞脂肪变.应注意弥漫性肝净回声巩固以及CT稀度值落矮也可睹于其余缓性肝病.(一)超声隐像诊疗具备以下三项背部超声表示中的二项者为弥漫性脂肪肝:(1)肝区近场回声弥漫性巩固,回降强于肾净;(2)肝净近场回声渐渐衰减;(3)肝内管讲结构隐现没有浑.(二)CT诊疗弥漫性肝净稀度落矮,肝净与脾净的CT值之比≤l.弥漫性肝净稀度落矮,肝/脾CT比值≤1.0但是大于0.7者为沉度;肝/脾CT比值≤0.7但是大于0.5者为中度;肝/脾CT比值≤0.5者为沉度.五、构制病理教诊疗酒情性肝病病理教改变主要为大泡性大概大泡性为主陪小泡性的混同性肝细胞脂肪变性.依据病变肝构制是可陪随炎症反应战纤维化,可分为:简单性脂肪肝、酒细性肝炎、肝纤维化战肝软化.酒细性肝病的病理教诊疗报告应包罗肝脂肪变程度(F0-4)、炎症程度(G0-4)、肝纤维化分级(S0-4).(一)简单性脂肪肝依据肝细胞脂肪变性占肝构制切片的比率,依据肝细胞脂肪变性吞噬所获与肝构制标本量的范畴,分为4度(F0-4):F0<5%肝细胞脂肪变;F1 5%-33%肝细胞脂肪变;F2 33%-66%肝细胞脂肪变性;F3 66%-75%肝细胞脂肪变;F4 75%以上肝细胞脂肪变.(二)酒细性肝炎战肝纤维化酒细性肝炎时脂肪肝程度与简单性脂肪肝普遍,分为4度(F0-4);依据炎症程度分为4级(G0-4):G0无炎症;G1腺泡3戴浮现少量气球样肝细胞,腺泡内集正在各别面灶状坏死战中央静脉周围炎;G2腺泡3戴明隐气球样肝细胞,腺泡内面灶状坏死删加,出现Mallory小体,门管区沉-中度炎症;G3腺泡3戴广大的气球样肝细胞,腺泡内面灶状坏死明隐,出现Mallory小体战凋亡小体,门管区中度炎症陪/大概门管区周围炎症:G4混同性坏死战/大概桥交坏死.依据纤维化的范畴战形态,肝纤维化分为4期(S0-4):S0无纤维化;S1腺泡3戴局灶性大概广大的窦周/细胞周纤维化战中央静脉周围纤维化;S2纤维化扩展到门管区,中央静脉周围软化性玻璃样坏死,局灶性大概广大的门管区星芒状纤维化;S3腺泡内广大纤维化,局灶性大概广大的桥交纤维化;S4肝软化.酒细性肝病的病理教诊疗报告需包罗肝脂肪变性程度F(0-4)、炎症程度G(0-4)、肝纤维化分级S(0-4).(三)肝软化肝小叶结构真足毁益,代之以假小叶产死战广大纤维化,为小结节性肝软化.根据纤维隔断有可界里性肝炎,分为活动性战停止性.六、酒细性肝病的治疗(一)评估要领(II-2)×凝血酶本时间(PT)好值(秒)+血浑胆黑素TBil)(mg/dl).(二)治疗酒细性肝病的治疗准则是:戒酒战营养收援,减少酒细性肝病的宽沉程度;革新己存留的继收性营养没有良战对于症治疗对于酒细性肝软化及其并收症.1.戒酒:戒酒是治疗酒细性肝病的最主要步伐(I).戒酒历程中应注意戒断概括征.2.营养收援:酒细性肝病患者需优良的营养收援,应正在戒酒的前提上提供下蛋黑、矮脂饮食,并注意补充维死素B、C、K及叶酸(II-2).3.药物治疗:(1)糖皮量类固醇可革新沉症酒细性肝炎(有脑病者大概Maddrey指数>32)患者的存正在率(I).(2)好他多辛可加速酒细从血浑中扫除,有帮于革新酒细中毒症状战止为非常十分(I).(3)S-腺苷蛋氨酸治疗不妨革新酒细性肝病患者的临床症状战死物化教指标(I).多烯磷脂酸胆碱对于酒细性肝病患者有预防构制教逆转的趋势(I).苦草酸制剂、火飞蓟素类、多烯磷脂酰胆碱战还本性谷胱苦肽等药物有分歧程度的抗氧化、抗炎、呵护肝细胞膜及细胞器等效率,临床应用可革新肝净死化教指标(II-2,II-3).但是没有宜共时应用多种抗炎保肝药物,免得加沉肝净包袱及果药物间相互效率而引起没有良反应.(4)酒细性肝病患者肝净常陪随肝纤维化的病理改变,故应沉视抗肝纤维化治疗(III).对于现有多个抗肝纤维化中成药大概圆剂,以后应根据循证医教本理,依照新药临床钻研典型(GCP)举止大样本、随机、单盲临床考查,偏偏沉视肝构制教查看截止,以客瞅评估其疗效战仄安性.(5)主动处理酒细性肝软化的并收症(如门脉下压、食管胃底静脉直弛、自收性细菌性背膜炎、肝性脑病战肝细胞肝癌等)(III).(6)宽沉酒细性肝软化患者可思量肝移植,但是央供患者肝移植前戒酒3-6个月.而且无其余净器的宽沉酒细性益伤(II-2).(戴自中华肝净病杂志)。
酒疸(酒精性肝病)【定义】:酒疸,指患者长期饮酒或近期过量饮酒后出现以纳差、乏力、胁胀或痛、黄疸、右胁下肿块为主症的一种病症。
随着病情加重,可有神经精神症状、蜘蛛痣、肝掌等体征。
相当于西医学中的酒精性肝病(表现为三种形式:酒精性脂肪肝、酒精性肝炎、酒精性肝硬化)。
【诊断标准】一、中医证候诊断标准。
(一)中医辨病依据: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中医临床诊疗术语·疾病部分》(GB/T16751.1-1997)、《中医临床诊疗术语。
证候部分》(GB/T 16751. 2-1997)。
患者有长期饮酒或近期过量饮酒史,临床上以乏力、胁胀或痛,右胁下肿块为主要表现。
随着病情加重,可有神经精神症状、蜘蛛痣、肝掌等体征。
(二)症候分型及辨证依据:1.肝郁脾虚证:辨证依据:胁肋胀痛,心情抑郁不舒,乏力,纳差,脘腹痞闷,便溏,舌淡红,苔薄,脉弦细或沉细。
病因病机:情志不畅,忧思恼怒,伤肝损脾,肝失疏泄,脾失健运,胃气阻滞而发病。
病位: 肝、胃。
病性多为虚证,亦可虚实夹杂。
2.痰湿内阻证:辨证依据:胁肋隐痛,脘腹痞闷,口粘纳差,困倦乏力,头晕恶心,便溏不爽,形体肥胖,舌淡红胖大,苔白腻,脉濡缓。
病因病机:饮酒后因热伤冷,冷热交结,中阳被遏制,脾失健运,湿从内生而发病。
病位在脾、胃。
病性多实证,亦可虚实夹杂。
3、湿热内蕴证:辨证依据:脘腹痞闷,胁肋胀痛,恶心欲吐,便秘或秽而不爽,困倦乏力,小便黄,口于,口苦,舌红,苔黄腻,脉弦滑。
病因病机:长期饮酒,酒性燥易生湿热,湿热积于中焦,中焦气机不畅发为此病。
病位:肝、脾、胃。
病性属实。
4、肝肾亏虚证辨证依据:胁肋隐痛,胁下痞块,腰膝酸软,目涩,头晕耳鸣,失眠,午后潮热,盗汗,男子遗精或女子月经不调,舌质紫暗,脉细或细数。
病因病机:老者素来阴虚,或因长期饮酒,酒性燥热,热灼阴津,致肝肾阴亏而发病。
病位:在胃。
病性属虚证。
5.瘀血内结证:辨证依据:肋胀痛,胁下积块渐大,按之较韧,饮食减少,体倦乏力,面暗无华,女子或见经闭不行,舌质紫暗,或见瘀点瘀斑,脉弦滑或细涩。
酒精性肝病诊疗指南酒精性肝病诊疗指南2006 年2 月修订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脂肪肝和酒精性肝病学组酒精性肝病是由于长期大量饮酒所致的肝脏疾病。
初期通常表现为脂肪肝,进而可发展成酒精性肝炎、酒精性肝纤维化和酒精性肝硬化;严重酗酒时可诱发广泛肝细胞坏死甚或肝功能衰竭;该病是我国常见的肝脏疾病之壹,严重危害人民健康。
为进壹步规范酒精性肝病的诊断和治疗,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脂肪肝和酒精性肝病学组组织国内有关专家,于参考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按照循证医学的原则,制订了本《指南》。
其中推荐的意见所依据的证据等级共分为3 个级别5 个等次,见表l ,文中以括号内斜体罗马数字表示。
表1 推荐意见的证据分级证据等级定义I随机对照试验II-1非随机对照试验II-2分组或病例对照分析研究II-3多时间系列,明显非对照实验III专家、权威的意见和经验,流行病学描述本《指南》旨于帮助医生对酒精性肝病诊治作出正确决策,且非强制性标准;也不可能包括或解决该病诊治中的所有问题。
因此,临床医生于针对某壹具体患者时,应充分了解本病的最佳临床证据和现有医疗资源,且于全面考虑患者的具体病情及其意愿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知识和经验,制定合理的诊疗方案。
由于酒精性肝病的研究进展迅速,本《指南》仍将根据需要不断更新和完善。
壹、酒精性肝病临床诊断标准1.有长期饮酒史,壹般超过5 年,折合酒精量男性≥40g/d ,女性≥ 20g/d ;或2 周内有大量饮酒史,折合酒精量> 80g/d 。
但应注意性别、遗传易感性等因素的影响。
酒精量换算公式为:g= 饮酒量(ml) ×酒精含量(%) × 0.8 。
2.临床症状为非特异性,可无症状,或有右上腹胀痛,食欲不振、乏力、体重减轻、黄疸等;随着病情加重,可有神经精神、蜘蛛痣、肝掌等症状和体征。
3.血清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谷氨酰转肽酶(GGT)、总胆红素、凝血酶原时间和平均红细胞容积(MCV) 等指标升高,禁酒后这些指标可明显下降,通常4 周内基本恢复正常,AST/ALT>2 ,有助于诊断。
4.肝脏B超或CT检查有典型表现。
5.排除嗜肝病毒的感染、药物和中毒性肝损伤等。
符合l、2 、3 和5 条或l 、2 、4 和5 条可诊断酒精性肝病;仅符合1、2 和5 条可疑诊酒精性肝病。
符合酒精性肝病临床诊断标准者,其临床分型诊断如下:1.轻症酒精性肝病:肝脏生物化学、影像学和组织病理学检查基本正常或轻微异常。
2.酒精性脂肪肝:影像学诊断符合脂肪肝标准,血清ALT、AST 可轻微异常。
3.酒精性肝炎:血清ALT、AST或GGT升高,可有血清总胆红素增高。
重症酒精性肝炎是指酒精性肝炎中,合且肝昏迷、肺炎、急性肾功能衰竭、上消化道出血,可伴有内毒素血症。
4.酒精性肝纤维化:症状及影像学无特殊。
未做病理时,应结合饮酒史、血清纤维化标志(透明质酸、Ⅲ型胶原、Ⅳ型胶原、层黏连蛋白)、GGT、AST/ALT 、胆固醇、载脂蛋白-Al 、总胆红素、α2巨球蛋白、铁蛋白、稳态模式胰岛素抵抗等改变,这些指标非十分敏感,应联合检测。
5.酒精性肝硬化:有肝硬化的临床表现和血清生物化学指标的改变。
二、影像学诊断影像学检查用于反映肝脏脂肪浸润的分布类型,粗略判断弥漫性脂肪肝的程度,提示是否存于显性肝硬化,但其不能区分单纯性脂肪肝和脂肪性肝炎,且难以检出 <33% 的肝细胞脂肪变。
应注意弥漫性肝脏回声增强以及密度降低也可见于肝硬化等慢性肝病。
(壹)B 超诊断1.肝区近场回声弥漫性增强(强于肾脏和脾脏),远场回声逐渐衰减;2.肝内管道结构显示不清;3.肝脏轻至中度肿大,边缘俩圆钝;4.彩色多普勒血流显象提示肝内彩色血流信号减少或不易显示,但肝内血管走向正常;5.肝右叶包膜及横隔回声显示不清或不完整。
具备上述第l项及第2-4 项中壹项者为轻度脂肪肝;具备上述第l 项及第2-4 项中俩项者为中度脂肪肝;具备上述第1 项以及2-4 项中俩项和第5 项者为重度脂肪肝。
(二)CT 诊断弥漫性肝脏密度降低,肝脏和脾脏的CT 值之比小于或等于l。
弥漫性肝脏密度降低,肝/脾CT比值≤1.0 但大于0.7 者为轻度;肝/脾CT比值≤0.7但大于0.5 者为中度;肝/脾CT 比值≤0.5 者为重度。
三、组织病理学诊断酒情性肝病病理学改变主要为大泡性或大泡性为主伴小泡性的混合性肝细胞脂肪变性。
依据病变肝组织是否伴有炎症反应和纤维化,可分为:单纯性脂肪肝、酒精性肝炎肝纤维化和肝硬化。
(壹)单纯性脂肪肝依据肝细胞脂肪变性占据所获取肝组织标本量的范围,分为4 度(F0-4 ):F0<5% 肝细胞脂肪变;F15%-30% 肝细胞脂肪变;凡F231%-50% 肝细胞脂肪变性;凡F351%-75% 肝细胞脂肪变;凡F475% 之上肝细胞脂肪变。
(二)酒精性肝炎肝纤维化酒精性肝炎的脂肪肝程度和单纯性脂肪肝壹致,分为4 度(F0-4 );依据炎症程度分为4级(G0-4 ):G0无炎症;G1腺泡3带呈现少数气球样肝细胞,腺泡内散于个别点灶状坏死和中央静脉周围炎;G2 腺泡3 带明显气球样肝细胞,腺泡内点灶状坏死增多,出现Mallory 小体,门管区轻-中度炎症;G3腺泡3带广泛的气球样肝细胞,腺泡内点灶状坏死明显,出现Mallory 小体和凋亡小体,门管区中度炎症伴/或门管区周围炎症:G4 融合性坏死和/或桥接坏死。
依据纤维化的范围和形态,肝纤维化分为4期(S0-4):S0无纤维化;S1腺泡3 带局灶性或广泛的窦周/细胞周纤维化和中央静脉周围纤维化;S2 纤维化扩展到门管区,中央静脉周围硬化性玻璃样坏死,局灶性或广泛的门管区星芒状纤维化;S3 腺泡内广泛纤维化,局灶性或广泛的桥接纤维S4 肝硬化化;酒精性肝炎肝纤维化组织病理学诊断方案酒精性肝炎-F(0-4 )G(0-4 )S(0-4 )注:F:脂肪肝分度;C:炎症分级;S:纤维化分期(三)肝硬化肝小叶结构完全毁损,代之以假小叶形成和广泛纤维化,大体为小结节性肝硬化。
根据纤维间隔有否界面性肝炎,分为活动性和静止性。
四、酒精性肝病的治疗(壹)评估方法有多种方法用于评价酒精性肝病的严重程度及近期存活率,目前有以下几种方法:Child-Pugh 积分系统、凝血酶原时间- 胆红素判别函数(Maddrey 判别函数)和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F)分级等,其中Maddrey 判别函数有较高价值,其判别函数公式为:4.6 ×凝血酶原时间(秒差)+值血清胆红素(mg/dl)。
(二)治疗酒精性肝病的治疗原则是:戒酒和营养支持,减轻酒精性肝病的严重程度;改善己存于的继发性营养不良和对症治疗对酒精性肝硬化及其且发症。
1.戒酒:戒酒是治疗酒精性肝病的最主要措施(Ⅲ )。
戒酒过程中应注意戒断综合征(包括酒精依赖者,神经精神症状的出现和戒酒有关,多呈急性发作过程,常有四肌抖动及出汗等症状,严重者有戒酒性抽烟或癫痫样痉挛发作)的发生。
(Ⅲ)2.营养支持:酒精性肝病患者需良好的营养支持,于戒酒的基础上应提供高蛋白、低脂饮食,且注意补充维生素B、C、K 及叶酸。
(II-2)3.药物治疗:(1)糖皮质类固醇可改善重症酒精性肝炎患者的生存率。
(I)(2)美他多辛可加速酒精从血清中清除,有助于改善酒精中毒症状和行为异常。
(I)(3)多烯磷脂酸胆碱对酒精性肝病患者有防止组织学恶化的趋势(I) 。
甘草酸制剂、水飞蓟素类和多烯磷脂酰胆碱等药物有不同程度的抗氧化、抗炎、保护肝细胞膜及细胞器等作用,临床应用可改善肝脏生化学指标(II-2,II-3) 。
但不宜同时应用多种抗炎保肝药物,以免加重肝脏负担及因药物间相互作用而引起不良反应。
(Ⅲ)(4)酒精性肝病患者肝脏常伴有肝纤维化的病理改变,应重视抗肝纤维化治疗( Ⅲ ) 。
对现有多个抗肝纤维化中成药或方剂今后应根据循证医学原理,按照新药临床研究规范( GCP)进行大样本、随机、双盲临床试验,且重视肝组织学检查结果,以客观评估其疗效和安全性。
(5)积极处理酒精性肝硬化的且发症(如门脉高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肝性脑病和肝细胞肝癌等) 。
( Ⅲ)(6)严重酒精性肝硬化患者可考虑肝移植,要求患者肝移植前戒酒3-6 个月。
(II-2)参考文献(略)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诊疗指南2006 年2 月修订中华医学会肝脏病学分会脂肪肝和酒精性肝病学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 是指除外酒精和其他明确的损肝因素所致的,以弥漫性肝细胞大泡性脂肪变为主要特征的临床病理综合征,包括单纯性脂肪肝以及由其演变的脂肪性肝炎(NASH )和肝硬化,胰岛素抵抗和遗传易感牲和其发病关系密切。
随着肥胖和糖尿病的高发,NAFLD 现已成为我国常见的慢性肝病之壹,严重危害人民健康。
为进壹步规范NAFLD 的诊断、治疗和疗效评估,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脂肪肝和酒精性肝病学组组织国内有关专家,于参考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按照循证医学的原则,制定了《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诊疗指南》(以下简称《指南》)。
其中推荐的意见所依据的证据共分为 3 个级别5 个等次,文中以括号内斜体罗马数字表示表示,推荐意见的证据分级,参见《酒精性肝病诊疗指南》表l。
本《指南》只是帮助医师对NAFLD 的诊断和治疗作出正确决策,不是强制性标准,也不可能包括或解决NAFLD 诊疗中的所有问题。
因此,临床医师于针对某壹具体患者时,应充分了解本病的最佳临床证据和现有医疗资源,且于全面考虑患者的具体病情及其意愿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知识和经验,制定合理的诊疗方案。
由于NAFLD 的研究进展迅速,本《指南》将根据需要不断更新和完善。
壹、临床诊断标准凡具备下列第1-5 项和第6 或第7 项中任何壹项者即可诊断为NAFLD 。
1.无饮酒史或饮酒折含乙醇量男性每周小于140g ,女性每周<70g ;2.除外病毒性肝炎、药物性肝病、全胃肠外营养、肝豆状核变性等可导致脂肪肝的特定疾病;3.除原发疾病临床表现外,可有乏力、消化不良、肝区隐痛、肝脾肿大等非特异性症状及体征;4.可有体重超重和(或)内脏性肥胖、空腹血糖增高、血脂紊乱、高血压等代谢综合征关联组分;5.血清转氨酶和γ- 谷氨酰转肽酶水平可有轻至中度增高(小于5 倍正常值上限),通常以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增高为主;6.肝脏影像学表现符合弥漫性脂肪肝的影像学诊断标准;7.肝活体组织检查组织学改变符合脂肪性肝病的病理学诊断标准。
二、临床分型标准(壹)非酒精性单纯性脂肪肝凡具备下列第1-2 项和第3 或第4 项中任何壹项者即可诊断。
1.具备临床诊断标准1-3 项;2.肝生物化学检查基本正常;3.影像学表现符合脂肪肝诊断标准;4.肝脏组织学表现符合单纯性脂肪肝诊断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