框架结构梁柱节点构造
- 格式:ppt
- 大小:1.19 MB
- 文档页数:9
钢框架梁柱连接节点构造,图文并茂2015-11-27 09:41专业分类:建筑结构浏览数:237591、梁与柱得连接1.1 梁与柱刚性连接得构造,形式有三种。
(1)梁翼缘、腹板与柱均为全熔透焊接,即全焊接节点;(2)梁翼缘与柱全熔透焊接,梁腹板与柱螺栓连接,即栓焊混合节点;(3)梁翼缘、腹板与柱均为螺栓连接,即全栓接节点;<img data—s="300,640"data—ratio="0.3426124197002141" data-w="467" width="auto” _width="auto"src="” st yle=”padding:5px 0px; border: 0px; max—width:600px; vertical—align:middle; font—family: 微软雅黑;font-weight: bold; line—height: 1。
75em;width:auto !important; visibili ty:visible !important;”/〉上图为三种梁柱刚性连接节点1、2梁与柱刚性连接得构造(1)工字形梁与工字形柱或箱形柱刚性连接得细部构造:<img data-s="300,640" data-ratio="0、39863325740318906” data—w=”439"width=”auto"_width=”auto” src=”” style=”padding:5px 0px;border: 0px; max-width: 600px; vertical-align: middle; width:auto !important; visibility: visible!important;"/〉上图为梁与柱刚性连接细部构造(2)工字形柱与箱形柱通过带悬臂梁段与框架梁连接时,构造措施有两种:a、悬臂梁与梁栓焊混合节点;b、悬臂梁与梁全栓接节点。
浅论高层框架结构梁柱节点施工[摘要]在高层的框架结构中,其中每个节点都为整个结构体系中的关键联系枢纽。
框架结构中的节点是梁和柱及板整个结构的各种负荷载体,也就是受力点,同时也是模板和钢筋还有混凝土施工时的交汇关键部位,往往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存在各种隐患。
本文将简述在高层的框架结构梁柱的节点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并将提出相应有效的处理方法策略方案。
关键词:高层框架结构梁柱节点施工在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其框架结构的节点是联系着整个结构体系的枢纽。
比如结构框架的梁柱的汇点和剪力墙结构中的暗梁与柱体中的交汇点等。
其中框架中的节点承受由梁端与及柱端所传递来的轴力和弯矩、剪力,将会受到它们共同作用并且其受力状态相当复杂。
因此其节点上要求要具有足够的强度力,这样得以抵抗相邻构件所承受的各种荷载,并能够保证整个结构体系的坚固性和安全可靠性。
然而在具体的实际工程中,对其研究的同时我们还发现节点存在着细部构造设计的不细致,施工中工艺的不精心.这都将会很容易给工程的质量带来隐患。
尤其是在框架结构节点施工中存在着若干的问题。
一、在高层框架结构施工方面存在的问题在高层框架结构的节点配筋构造上主要包括有节点区箍筋的设置及梁筋在节点区中的锚固。
其箍筋对核心区的混凝土将具有约束作用,它对提高节点上的抗剪强度将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其中箍筋的间距越小,将会对混凝土其约束作用就会越大,其节点的受剪承载力也会越高,特别是在地震区.结构中的节点区的箍筋要必须加到一定的密度,施工中有些设计工作人员通常会只对柱端和梁端的箍筋进行加密,而却未对其节点区进行明确的标明。
而节点区上有纵梁和横梁、柱,它们的纵向钢筋将互向交叉,并且钢筋密集,配置箍筋施工将会有一定的难度。
在高层的框架结构上常用的施工方法是在支完梁板的模板后再放入梁的钢筋骨架,接着再放节点中的箍筋。
由于钢筋的安装绑扎难度过大,再加上施工人员有怕麻烦的心理作用,所以经常出现不放或少放箍筋的问题,还有就是箍筋绑扎不牢等之类的问题。
谈混凝土框架结构梁和柱的构造要求谈混凝土框架结构梁和柱的构造要求摘要:本文根据作者多年工作经验,从混凝土框架梁端箍筋的加密区要求、柱的加密区要求、梁柱节点区的箍筋加密要求和梁柱节点区纵向受力钢筋锚固要求四个方面探讨了混凝土框架结构梁和柱的构造要求,希望能够帮助大家。
关键词:混凝土框架结构;梁;柱;构造要求引言当今社会,人们对建筑的外形和功能要求越来越多样化,不管是工业类建筑还是居民建筑类,建筑的框架结构设计工作越来越常用,已经在各类建筑中被广泛采用,越来越多的设计难题也摆在了设计师的面前,混凝土框架结构梁和柱在框架结构设计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需要设计师很好的了解相关的构造要求,并且能够在设计中经行很好的运用。
1.混凝土框架梁端箍筋的加密区要求混凝土框架梁端的箍筋加密区需要合理的箍筋最大间距、长度和最小直径。
相关的参数如表1所示,如果梁端的纵向受拉钢筋配筋率大于2%时,表1中箍筋的最小直径也要加大2mm。
2.混凝土框架柱的加密区要求混凝土框架柱相关的加箍筋的最大间距、密区的长度、最小直径应符合表2的规定。
3.混凝土框架梁柱节点区的箍筋加密要求设计过程中不考虑抗震条件时,框架节点里面应当放置水平的箍筋,所放的箍筋要满足《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中对柱中箍筋的相关规定,但箍筋之间的距离最好小于250mm。
如果在节点四周有梁,节点里面可以只放周边的矩形箍筋。
如果框架的顶层端节点里面有梁上半部分的柱外侧纵向钢筋和纵向钢筋相互搭接的接头,节点里面的水平箍筋应符合《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里面相关的规定。
混凝土框架在抗震设计的时候,《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 )里面有相关的规定,抗震等级为一、二、三级的混凝土框架应当对节点核心区域的有关抗震受剪承载力进行验算;抗震等级为四级的混凝土框架节点可以不进行验算,但是在设计的时候一定要符合相关抗震构造措施的要求。
混凝土框架结构节点区的箍筋最小直径和最大间距要按照表2的要求,也就是跟混凝土框架柱端加密区的箍筋最小直径和最大间距的相关构造要求。
首先梁柱节点区是受力复杂应力集中,是钢筋交错纵横部位,是抗震优先保护区域。
因此,梁柱钢筋的连接要避免在这个区域进行,钢筋的任何连接方式都是对整根钢筋的削弱。
所以规范规定,梁柱节点区域不允许钢筋接头。
另一个梁钢筋弯折问题,梁钢筋在柱子要满足锚固长度的要求,《11G101-1》里面对此讲的非常透彻。
基本要掌握几个要点,平直段0.4Lae;弯折15d;加锚头;0.5hc+5d理解如下:端支座:直锚满足Lae则要求锚长为大于0.5hc+5d;不满足Lae时,要求平直段0.4Lae再弯折长15d;或者平直段0.4Lae再锚头;中间支座:下部钢筋锚长要求Lae以及0.5hc+5d浅谈框架结构梁柱节点的施工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梁柱节点也称节点核芯区,是主体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框架结构的震害大多发生在柱和梁柱节点核芯区,节点破坏主要是剪切破坏和钢筋锚固破坏,严重时会引起整个框架的倒毁。
我国新、老规范均强调了“强节点”的设计要求,对节点的箍筋和砼强度做了比较严格的规定。
但是,在工程实践中却往往对节点的施工重视不够,节点施工质量控制不严。
下面谈谈节点施工的一些问题,探讨如何保证节点区的施工质量。
1、节点区的钢筋绑扎梁柱节点的钢筋主要应注意两点:1.1箍筋的间距。
1.2纵筋的锚固。
设计上一般是按照规范要求取节点区箍筋与箍筋加密区相同,包括箍筋的规格、直径和间距等;纵筋锚固也要求满足规范规定,包括伸入支座的直段及弯钩长度。
实际施工中常常出现的问题是:节点区箍筋缺少绑扎、数量不足、间距不分,或者几个箍筋全堆在一起,或者空空的一长段没有箍筋;而纵筋则可能会因弯钩被烧短烧断导致锚固长度不够。
究其原因,一方面是部分施工管理、监理人员素质较低,对节点区的重要性缺乏认识,质量意识比较淡薄;另一方面则是施工所采取的工艺流程限制,使得要做到节点区钢筋(尤其是箍筋)完全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十分困难,甚至是根本不可能。
工程实践中最常见的框架梁柱施工做法有两种:一种是将每层柱包括柱身、加密区和节点区的箍筋一次全部按要求绑扎好,然后装柱模板、在梁底下5~10㎝处留施工缝浇灌柱砼,柱侧模拆除后接着装柱头节点模板和梁底模(或者包括梁一边侧模),然后绑扎框架梁钢筋。
圆柱框架的梁柱节点
圆柱框架的梁柱节点是建筑结构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它连接着框架的梁和柱,传递着各种力和弯矩。
根据不同的设计和需求,节点可以采用不同的形式。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梁柱节点形式:
1. 刚性节点:在这种节点中,梁和柱的连接非常牢固,没有相对运动。
这种节点可以有效地传递弯矩和剪力,但需要较大的材料用量。
2. 半刚性节点:在这种节点中,梁和柱之间有一定的相对运动,但仍然能够传递一定的弯矩和剪力。
这种节点在设计和计算上相对复杂,但可以节省一些材料。
3. 铰接节点:在这种节点中,梁和柱之间通过铰链连接,可以允许相对运动。
这种节点不能传递弯矩,但可以传递剪力。
这种节点通常用于不需要承受弯矩的框架结构中。
在实际应用中,梁柱节点的具体形式需要根据设计要求、结构形式、材料特性等多种因素进行选择。
对于重要的建筑结构,还需要进行详细的结构分析和设计。
框架结构梁柱结点计算公式框架结构是工程中常见的一种结构形式,它由梁、柱和节点组成,能够承受各种不同方向的力和扭矩。
在设计和分析框架结构时,需要对梁柱结点进行计算,以确定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本文将介绍框架结构梁柱结点计算公式,以帮助工程师和设计师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些公式。
梁的计算公式。
梁是框架结构中的主要承重构件,其计算公式通常包括弯曲和剪切两种情况。
对于弯曲情况,梁的计算公式为:M = -EI(d^2v/dx^2)。
其中,M为梁的弯矩,E为弹性模量,I为截面惯性矩,v为横向位移,x为横向坐标。
这个公式描述了梁在受力时的变形情况,可以帮助工程师确定梁的设计参数。
对于剪切情况,梁的计算公式为:V = Q/A。
其中,V为梁的剪力,Q为梁的截面积,A为梁的横截面积。
这个公式描述了梁在受力时的剪切情况,可以帮助工程师确定梁的截面尺寸和材料强度。
柱的计算公式。
柱是框架结构中的竖直承重构件,其计算公式通常包括压力和弯曲两种情况。
对于压力情况,柱的计算公式为:P = F/A。
其中,P为柱的压力,F为柱的承载力,A为柱的横截面积。
这个公式描述了柱在受力时的压力情况,可以帮助工程师确定柱的截面尺寸和材料强度。
对于弯曲情况,柱的计算公式为:M = Pe。
其中,M为柱的弯矩,P为柱的压力,e为柱的偏心距。
这个公式描述了柱在受力时的弯曲情况,可以帮助工程师确定柱的设计参数。
节点的计算公式。
节点是框架结构中连接梁和柱的部分,其计算公式通常包括受力平衡和位移两种情况。
对于受力平衡情况,节点的计算公式为:ΣF = 0。
其中,ΣF为节点的受力平衡方程,描述了节点受力的平衡情况,可以帮助工程师确定节点的受力情况。
对于位移情况,节点的计算公式为:ΣM = 0。
其中,ΣM为节点的位移平衡方程,描述了节点的位移平衡情况,可以帮助工程师确定节点的位移情况。
综合计算公式。
在实际工程中,框架结构的梁柱结点往往同时受到多种不同方向的力和扭矩作用,需要综合考虑各种情况下的计算公式。
框架柱构造要求框架柱构造要求6.4.1 柱截⾯尺⼨宜符合下列规定,1 矩形截⾯柱的边长,⾮抗震设计时不宜⼩于250mm,抗震设计时,四级不宜⼩于300mm,⼀、⼆、三级时不宜⼩于400mm;圆柱直径,⾮抗震和四级抗震设计时不宜⼩于350mm,⼀、⼆、三级时不宜⼩于450mm。
2 柱剪跨⽐宜⼤于2。
3 柱截⾯⾼宽⽐不宜⼤于3。
6.4.2 抗震设计时,钢筋混凝⼟柱轴压⽐不宜超过表6.4.2的规定;对于Ⅳ类场地上较⾼的⾼层建筑,其轴压⽐限值应适当减⼩。
注:1 轴压⽐指柱考虑地震作⽤组合的轴压⼒设计值与柱全截⾯⾯积和混凝⼟轴⼼抗压强度设计值乘积的⽐值;2 表内数值适⽤于混凝⼟强度等级不⾼于C60的柱。
当混凝⼟强度等级为C65~C70时,轴压⽐限值应⽐表中数值降低0.05;当混凝⼟强度等级为C75~C80时,轴压⽐限值应⽐表中数值降低0.10;3 表内数值适⽤于剪跨⽐⼤于2的柱;剪跨⽐不⼤于2但不⼩于1.5的柱,其轴压⽐限值应⽐表中数值减⼩0.05;剪跨⽐⼩于1.5的柱,其轴压⽐限值应专门研究并采取特殊构造措施;4 当沿柱全⾼采⽤并字复合箍,箍筋间距不⼤于100mm、肢距不⼤于200mm、直径不⼩于12mm,或当沿柱全⾼采⽤复合螺旋箍,箍筋螺距不⼤于100mm、肢距不⼤于200mm、直径不⼩于12mm,或当沿柱全⾼采⽤连续复合螺旋箍,且螺距不⼤于80mm,肢距不⼤于200mm、直径不⼩于10mm时,轴压⽐限值可增加0.10;5 当柱截⾯中部设置由附加纵向钢筋形成的芯柱,且附加纵向钢筋的截⾯⾯积不⼩于柱截⾯⾯积的0.8%时,柱轴压⽐限值可增加0.050当本项措施与注4的措施共同采⽤时,柱轴压⽐限值可⽐表中数值增加0.15,但箍筋的配箍特征值仍可按轴压⽐增加0.10的要求确定;6 调整后的柱轴压⽐限值不应⼤于1.05。
6.4.3 柱纵向钢筋和箍筋配置应符合下列要求:1 柱全部纵向钢筋的配筋率,不应⼩于表6.4.311的规定值,且柱截⾯每⼀侧纵向钢筋配筋率不应⼩于0.2%;抗震设计时,对Ⅳ类场地上较⾼的⾼层建筑,表中数值应增加0.1。
钢框架梁柱连接节点构造,图文并茂- 结构理论1. 梁与柱的连接1.1 梁与柱刚性连接的构造,形式有三种。
(1)梁翼缘、腹板与柱均为全熔透焊接,即全焊接节点;(2)梁翼缘与柱全熔透焊接,梁腹板与柱螺栓连接,即栓焊混合节点;(3)梁翼缘、腹板与柱均为螺栓连接,即全栓接节点;上图为三种梁柱刚性连接节点1.2 梁与柱刚性连接的构造(1)工字形梁与工字形柱或箱形柱刚性连接的细部构造:上图为梁与柱刚性连接细部构造(2)工字形柱和箱形柱通过带悬臂梁段与框架梁连接时,构造措施有两种:a、悬臂梁与梁栓焊混合节点;b、悬臂梁与梁全栓接节点。
上图为柱带悬臂梁段与梁连接梁与柱刚性连接时,按抗震设防的结构,柱在梁翼缘上下各500mm的节点范Χ内,柱翼缘与柱腹板间或箱形柱壁板间的组合焊缝,应采用全熔透坡口焊缝。
1.3 改进梁与柱刚性连接抗震性能的构造措施对于有抗震性能要求的梁柱刚性连接,在遭遇罕见强烈地震时,应在构造上保证钢梁破坏先于节点破坏,保证梁柱节点的安全,即“强柱弱梁、强节点弱构件”的设计原则。
(1)骨形连接骨形连接是通过削弱钢梁来保护梁柱节点。
这种骨形连接在日本比较流行。
上图为骨形连接(2)楔形盖板连接在不降低梁的强度和刚度的前提下,通过梁端翼缘加焊楔形盖板,增强梁柱节点上图为几种常见的梁端翼缘加焊楔形盖板做法(3)外连式加劲板连接对于箱型或圆形截面柱与梁刚性连接,除了采用骨形连接、楔形盖板之外,还可采用外连式加劲板连接,节点强度明显大于钢梁强度。
1.4 工字形截面柱在弱轴与主梁刚性连接当工字形截面柱在弱轴方向与主梁刚性连接时,应在主梁翼缘对应λ置设置柱水平加劲肋,在梁高范Χ内设置柱的竖向连接板,其厚度应分别与梁翼缘和腹板厚度相同。
柱水平加劲肋与柱翼缘和腹板均为全熔透坡口焊缝,竖向连接板与柱腹板连接为角焊缝。
主梁与柱的现场连接如图所示。
上图为工字形柱弱轴与主梁刚性连接1.5 梁柱节点域的加强工字形由上下水平加劲肋和柱翼缘所包Χ的柱腹板简称为节点域。
高层建筑框架结构梁柱节点应注意的问题2010-10-13 17:23来源于网络【大中小】【打印】【我要纠错】在建筑工程施工中,框架结构的节点是联系整个结构体系的枢纽,如框架的梁柱交汇点、剪力墙结构的暗梁与柱的交汇点等。
节点承受由梁端和柱端传递来的轴力、弯矩和剪力,受它们共同作用且受力状态复杂。
因此节点要求具有足够的强度,以抵抗相邻构件承受的各种荷载.保证整个结构体系坚固和安全可靠。
然而在实际工程中,我们发现冈节点细部构造设计不细致,施工不精心,容易给工程质量留下隐患。
特别是框架结构节点在施工中发现的若干问题进行剖析。
一、钢筋制作方面的问题节点配筋构造主要包括节点区箍筋的设置及梁筋在节点区的锚固。
箍筋对核心区混凝土具有约束作用,对提高节点的抗剪强度起着重要作用箍筋间距越小,对混凝土的约束作用就越大,节点受剪承载力也越高,尤其是地震区节点区的箍筋必须加密,有些设计人员通常只对柱端、梁端的箍筋加密,而未对节点区作明确的标明。
节点区有纵梁、横梁、柱的纵向钢筋三向交叉,且钢筋密集,配置箍筋存施工上有一定的难度。
常用的施工方法是在支完梁板的模板后放入梁的钢筋骨架.再放节点箍筋。
由于钢筋的安装绑扎难度较大.加上怕麻烦的心理,因此经常出现不放或少放箍筋.或箍筋绑扎不牢等问题,直接影响到混凝土结构的抗裂性能。
因此,节点区的箍筋可以考虑先按设计要求制成钢筋笼,套入柱的纵向钢筋,并绑扎或焊接牢固,再放梁的钢筋,以确保构件的抗裂性能:特别要注意做好对工人的技术质量交底,严格按施工要求和规范进行安装绑扎。
在边柱节点上,为了保证钢筋的锚固长度.梁钢筋须弯折插入节点区域,设计人员往往只较重视其最小锚固长度在图纸上作出明确的规定,而忽视了最小水平锚固长度及垂直锚固长度.因实际工程中水平锚固常能满足要求。
如某9层楼,在设计说明中规定最小锚固长度la=35d,柱截面bh=80mmx60mm,d=25mm,则最小锚固值la=3525=875n111,其水平段K 度为lh=775mm>0.45la这样就容易使垂直钢筋踢破保护层而破坏,因此对边柱点梁钢筋锚固段制作时,应考虑同时满足最小锚固长度、最小水平锚固长度及垂直锚固长度的要求节点区也常出现多根梁交汇,梁钢筋穿人节点区,出现多层钢筋叠层,如某楼在一节点区出现3根不同方向的大跨度梁支于同l根柱上.梁底排钢筋均为F25,梁底保护层厚度为25mm ,由于3根梁底标高相同.因此就出现另外2根梁保护层分别为50 mm、75mm,如此厚的素凝土层很容易产生裂缝,同时梁的有效高度臧小会降低其承载力冈此,设计人员应该审视节点细部构造的详图设汁,明确节点处的钢筋布置,避免留下工程质量隐患。
建筑框架结构梁柱节点施工技术摘要:建筑框架结构由承重梁和承重柱组合而成,梁柱节点是施工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需要承担重要的荷载并保证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在施工过程中梁柱节点的施工技术包括确定节点类型、预制节点构件、前期准备工作、钢筋加工和安装、混凝土浇筑和后期处理,同时需要注意各个环节的协调和安全保障,确保施工质量和工程安全。
关键词:建筑框架;结构梁柱;节点施工在我国建筑行业中,梁柱节点失稳是导致建筑结构倒塌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在建筑框架结构的施工过程中,梁柱节点的施工技术显得尤为重要,为了有效的应对这一问题,建筑工程领域的专家和学者们不断探索和研究梁柱节点的施工技术,推广和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提高节点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比如采用预制构件的方式可以大大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加强现场安全管理和质量控制,确保梁柱节点的施工质量和工程安全,由于梁柱节点的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只有采用先进的技术和工艺,加强现场安全管理和质量控制,才能确保梁柱节点的施工质量和工程安全,从而保障建筑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1.建筑框架结构梁柱节点施工技术的概念建筑框架结构的梁柱节点是整个建筑结构中承受荷载和传递力量的关键节点。
梁柱节点施工技术是指对梁柱节点的构造、加工、安装、浇筑和处理等各个环节的技术要求和标准。
其中,包括确定节点类型、预制节点构件、前期准备工作、钢筋加工和安装、混凝土浇筑和后期处理等方面。
梁柱节点的施工技术需要严格遵守相关的规范和标准,同时也需要根据不同的工程特点和实际情况进行具体的技术设计和编制施工方案。
在施工过程中,需要注意各个环节的协调和安全保障,确保施工质量和工程安全[1]。
只有通过先进的技术和工艺、加强现场管理和质量控制,才能确保节点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从而保障整个建筑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随着建筑工程的发展,梁柱节点的施工技术也在不断推陈出新。
例如采用预制构件的方式可以大大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减少现场加工和浇筑的工作量和时间,降低工程成本。
浅述框架结构建筑梁柱节点的施工摘要:本文首先介绍了施工阶段应注意的问题,然后论述了梁柱节点模板安装施工和框架结构高层建筑梁柱节点混凝土施工。
关键词:框架结构,梁柱节点,施工。
中图分类号:tu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一、施工阶段应注意的重要问题1、制作钢筋阶段问题与处理方法框架结构高层建筑梁柱节点的制作配筋构造主体包含节点内受力主筋锚固及节点区域箍筋,在核心区域之中箍筋混凝土发挥了约束作用,且越小的箍筋间距其节点抗剪力强度也就是承载受剪力就会越高。
梁柱节点区域中包含横梁、纵梁与柱的三向交叉纵向钢筋,且钢筋相对密集,因而在施工箍筋配置阶段具有一定难度。
一般来讲施工常用方法为完成梁板模板支设后将其放入钢筋梁骨架之中再进行节点箍筋放置。
然而由于安装绑扎钢筋具有较大难度,一些施工人员经常为了便利操作便少放或不放箍筋,还会出现绑扎箍筋不牢固等问题,直接会对混凝土抗裂结构性能产生不良影响。
因此位于梁柱节点中的箍筋我们可优先考虑依据设计要求进行钢筋笼制作,并将纵向柱钢筋套入,进行牢固焊接或绑扎,而后再将梁钢筋放入,进而保障安装构件钢筋质量,我们尤其应注重做好面向工人的各环节质量技术交底,按照施工严格要求与相关规范实施绑扎安装。
位于边柱节点之中为有效保障锚固钢筋长度,我们可弯折梁钢筋并将其插入节点区域之中,实际操作中设计工作人员往往仅注重位于图纸之中针对锚固最小长度进行明确规定,却忽视了垂直锚固与最小水平的锚固长度。
因此从事设计工作人员应科学审视系部节点设计详图,进行节点位置布置钢筋的科学明确进而有效避免遗留不良工程质量安全隐患。
2、梁柱节点区加密箍筋问题与处理方法相关施工规范标准明确规定,框架结构高层建筑梁柱核心阶段区域之中的箍筋量应不低于加密柱端区配箍实际量,这样一来便可有效提升柱子总体承载力,并合理避免由于受到剪切力令主筋弯曲并被不良破坏。
然而许多施工设计人员在实际操作中没有充分认识到节点加密箍筋的现实必要性,没有充分进行节点内力的良好分析,而核心节点区域中也欠缺明确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