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良性卵巢肿瘤患者的临床效果
- 格式:doc
- 大小:364.50 KB
- 文档页数:5
中外医疗China &Foreign Medical Treatment[作者简介]王文娟(1982.3-),女,江苏邳州人,本科,主治医师,研究方向:妇产科临床。
卵巢肿瘤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的改变,其发病率也逐年增加[1]。
对于良性卵巢肿瘤患者过去往往采用传统开腹手术,虽然具有一定临床疗效,但是手术对于患者的创伤比较大,且对术后恢复具有影响,会留下永久性瘢痕[2]。
而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提高,腹腔镜手术被广泛运用于治疗良性卵巢肿瘤,此法具有创伤小、术中出血少,患者术后恢复快以及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点[3]。
在该次研究中整群选择2012年10月—2014年10月该院收治的良性卵巢肿瘤患者96例,分别给予腹腔镜手术治疗与开腹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
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该院整群选取2012年10月—2014年10月收治的良性卵巢肿瘤患者9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48例。
对照组女48例,年龄23~49岁,平均年龄为(35.6±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良性卵巢囊肿临床对比研究王文娟江苏省邳州市人民医院妇产科,江苏邳州221300[摘要]目的比较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良性卵巢肿瘤的疗效。
方法2012年10月—2014年10月该院整群选取收治的96例良性卵巢肿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48例。
对照组采用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
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病理分类、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
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术后病理显示卵巢肿瘤类型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相比于开腹手术,腹腔镜手术治疗良性卵巢肿瘤具有较高的临床效果,能够缩短手术时间和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有效减少术中出血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值得推广。
腹腔镜手术和开腹手术治疗卵巢良性肿瘤的比较516100广东博罗县人民医院摘要目的: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诊治卵巢良性肿瘤临床价值的比较。
方法:40例卵巢良性肿瘤进行了腹腔镜手术,与同期30例卵巢良性肿瘤开腹手术的患者比较,回顾分析了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以及术后恢复情况。
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无显著差异,但腹腔镜组患者术中出血、术后排气时间、住院天数及其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少于开腹手术组,统计学差异明显。
结论:腹腔镜诊治卵巢良性肿瘤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具备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卵巢良性肿瘤腹腔镜手术开腹手术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1.04.064自2009年应用腹腔镜技术诊治卵巢良性肿瘤40例,与同期30例卵巢良性肿瘤应用开腹手术相比较,前者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和住院时间短等优点,现总结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腹腔镜组40例卵巢良性肿瘤患者,年龄19~46岁,平均28.6±6.81岁,已婚者22例,其中17例为经产妇;开腹组30例卵巢良性肿瘤患者,年龄21~48岁,平均33.5±6.98岁,已婚者17例,其中15例为经产妇。
两组术前妇科检查均可扪及盆腔囊、实性包块,b超提示子宫后方、一侧或双附件区包块,直径2.5~8.8cm,其中囊性包块直径>5cm,肿瘤标记物检测等排除恶性。
术后病理诊断为卵巢良性畸胎瘤卵巢、单纯性囊肿、卵巢浆液(或黏液)性囊腺瘤,证实为良性病变。
手术方法:①腹腔镜手术组:全部采用气管插管静脉全麻,膀胱截石位。
第一穿刺孔为脐缘置镜(10mm),进入腹腔形成气腹后进行第二、三孔穿刺,分别为右下腹麦氏点及左下腹对称于麦氏点位置(5mm),置入操作钳。
有盆腔粘连者先分离粘连,恢复盆腔附件解剖结构,暴露卵巢肿块,术中未发现恶性,用单极电钩切开包膜,分离钳将包块与卵巢完整分离(若分离过程中包膜破裂,尽快吸出囊内液体)且边剥离边止血。
文章编号:WHR2018082018腹腔镜手术和开腹手术用于良性卵巢肿瘤的临床治疗效果张建玲山东省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邹城院区,山东济宁 273500【摘 要】目的:分析腹腔镜手术和开腹手术用于良性卵巢肿瘤的临床治疗效果。
方法:选定本院收治的良性卵巢肿瘤患者112例,研究时段为2016年5月至2018年5月,在随机数字表法的分组原则下,分研究组(56例,腹腔镜手术)、对照组(56例,开腹手术),比较手术情况、VAS评分、并发症。
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显著较对照组短,术中出血量、VAS评分以及并发症发生率显著较对照组低,P<0.05(具统计学差异)。
结论:腹腔镜手术可有效减少良性卵巢肿瘤患者术中出血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效果显著,值得借鉴。
【关键词】腹腔镜手术;开腹手术;良性卵巢肿瘤;治疗效果 良性卵巢肿瘤是一种临床常见病,腹痛、下肢水肿、尿潴留、排尿困难、尿频是患者典型的临床特征,对患者生理、心理均造成了严重不良影响,当前临床治疗该病主要以手术治疗为主,手术方法主要有传统开腹手术以及腹腔镜手术两种,对于两种手术方法的有效性、安全性在当前临床中仍旧存在一定的争议[1]。
鉴于上述研究背景,本文作者选定2016年5月至2018年5月本院收治的良性卵巢肿瘤患者112例进行研究,只在于为良性卵巢囊肿患者提供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做出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1.1 基线资料在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下开展本研究,选定本院收治的良性卵巢肿瘤患者112例,研究时段从2016年5月至2018年5月,在随机数字表法的分组原则下,分研究组(n=56)、对照组(n=56)。
研究组年龄23~48岁,平均年龄为(35.52±6.28)岁;病程4~12个月,平均病程为(8.12±3.06)个月;体质指数18~26kg/m2,平均体质指数为(22.36±1.06)kg/m2。
对照组年龄25~47岁,平均年龄为(35.86±6.21)岁;病程在5~12个月,平均病程为(8.18±3.05)个月;体质指数19~26kg/m2,平均体质指数为(22.31±1.05)kg/m2。
腹腔镜与开腹卵巢良性肿瘤剥除术的对比分析摘要:目的:对比分析腹腔镜与开腹卵巢良性肿瘤剥除术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需行卵巢良性肿瘤剥除术的患者54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对比两组效果。
结果:观察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1.2.1观察组:经腹腔镜下行卵巢良性肿瘤剥除术治疗,使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的方式,常规进行术前准备后,选作脐孔为置镜孔,操作孔选择为左、右髂前上棘的水平腹直肌外侧,若合并盆腔粘连,可以选择在耻骨上作第4点的穿刺孔,以协助手术的牵拉操作。
先进行盆腔及肿瘤的情况进行探查,包括肿瘤的类型、大小、形态等,针对囊肿的患者,可针对具体情况选择先穿刺抽吸后剥离处理或者完整将囊肿剥离的术式,进行上述处理后,再进行卵巢皮质的修剪,并对剥离面采取电凝止血。
术毕,把剥下的囊肿置入标本袋中,经下腹部的套管取出,送病检以排除恶性病变的可能。
术中若不慎出现囊肿破裂,需要先将囊液吸尽,然后使用生理盐水进行反复地冲洗。
术毕,使用大量的温生理盐水对腹腔进行冲洗。
1.2.2对照组:行开腹卵巢良性肿瘤剥除术治疗,采取连续硬膜外麻醉的方式,依据常规开腹手术步骤进行操作。
1.3评定标准1.3.1疗效标准:根据《妇产科学》第六版中关于卵巢良性肿瘤的治疗评价[1],对疗效评定如下,显效:治疗后经b超复查肿物完全切除,患者的临床症状消失,随访半年无复发;有效:治疗后经b超复查肿物基本切除,患者的临床症状好转,随访半年偶见复发;无效:治疗后经b超复查肿物有残留,患者的临床症状物改善,随访半年较多复发。
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3.2疼痛评分:参考视觉模拟评分法(vas)法,由患者根据自身感觉对治疗后的疼痛程度进行评分,无疼痛:0分;轻度疼痛:1~3分;中度疼痛:4~6分;重度疼痛:7~9分;剧烈疼痛:10分[2]。
1.4统计学方法:本组患者从治疗效果、术后疼痛评分比例、并发生发生率的数据通过卡方软件1.61版本进行统计,计量单位以%表示,期间采取x2检验;本组手术情况的数据经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计量单位以x±s表示,期间采取t检验,以p0.05),两组手术时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的平均住院时间、肠胃功能恢复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明显对比对照组缩短,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明显对比对照组减少,观察组的术后疼痛评分≥中度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皆存在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皆存在明显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浅析腹腔镜与开腹卵巢良性肿瘤切除术临床效果比较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腹腔镜与开腹卵巢良性肿瘤切除术的临床差异。
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08年1月至2015年4月我院接受卵巢良性肿瘤切除术的患者200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按住院单双号顺序分为两组:100例研究组和100例对照组。
研究组接受腹腔镜手术,对照组接受开腹手术。
对比两组手术类型及肿块大小以及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
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手术类型及肿块大小结果比较无差异(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结果比较有差异(P<0.05)。
结论:腹腔镜下行卵巢良性肿瘤切除术,能够明显减少术中出血量及手术时间,对促进患者术后的恢复有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腹腔镜;开腹;卵巢良性肿瘤Objective:To study the clinical differences between laparoscopic and open surgery for benign ovarian tumors. Methods:the subjects of this study are selected from January 2008 to April 2015 in our hospital 200 cases of patients with benign ovarian tumor resection,the retrospective analysis of the clinical data,and according to the length of single,divided into two groups:100 cases in study group and 100 cases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study group received laparoscopic surgery,while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laparotomy. The operation type and size,operation time,intraoperative blood loss,ambulation time,postoperative hospital stay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the study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operation type and tumor size results showed no difference(P>0.05);the study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operation time,intraoperative bleeding,postoperative ambulation time,hospitalization time results had significant difference(P<0.05). Conclusion:laparoscopic resection of benign ovarian tumor,can significantly reduce the amount of bleeding and operation time,to promote postoperative recovery of patients with positive significance.Key words:Laparoscopy;Laparotomy;benign ovarian tumor卵巢良性肿瘤是生育年龄女性常见疾病,随着腹腔镜技术的提高,其已逐渐取代开腹手术,成为治疗卵巢良性肿瘤的新途径[1]。
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良性卵巢肿瘤患者的临床效果目的:分析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良性卵巢肿瘤的效果。
方法:将笔者所
在医院2011年3月-2014年6月自愿参与研究的良性卵巢肿瘤患者60例作为调查对象,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成研究所和对照组两组,对照组行开腹疗法,研究组行腹腔镜疗法,于临床预后评定疾病效果。
结果:两组良性卵巢肿瘤患者术后B超检查显示手术部位均出现粘连带,但粘连带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良性卵巢肿瘤患者预后手术时间、出血量、疼痛评分、切口愈合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临床针对良性卵巢肿瘤患者腹腔镜疗法作用突出,可明显减少患者术后疼痛,降低开腹手术的术后粘连,值得临床借鉴。
标签:腹腔镜;开腹手术;良性卵巢肿瘤;临床效果
卵巢是女性较为主要的器官,病发肿瘤后影响身心健康,甚至危及生命安全。
目前,临床上使用的治疗方法为手术治疗,但传统的开腹手术创伤大、恢复缓慢,逐渐被限制性使用。
近年来,笔者所在医院借助腹腔镜技术进行治疗,取得显著成效[1]。
为了更好地评定良性卵巢肿瘤病症的治疗效果,本文将笔者所在医院接收的60例卵巢肿瘤患者作为调查对象,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笔者所在医院2011年3月-2014年6月自愿参与研究的良性卵巢肿瘤患者60例作为调查对象,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成研究所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30例。
研究组年龄16~55岁,平均(35.2±0.2)岁;肿瘤直径3.5~10.7 cm,平均(8.4±0.4)cm;对照组年龄17~56岁,平均(35.3±0.3)岁;肿瘤直径3.6~10.8 cm,平均(8.5±0.5)cm。
60例患者均经CT检查确诊,并于术前将脏器功能异常、有手术禁忌等患者排出本研究。
两组患者年龄、肿瘤直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开腹手术疗法。
操作:术前行气管静脉全身麻醉处理,帮助患者取仰卧位后于脐下方行手术切口,随后分离相关组织,并于术后密切观察患者疼痛承受情况,按照基础性步骤剥除肿瘤并缝合止血,常规关腹。
研究组:腹腔镜手术疗法。
操作:术前行全身性麻醉处理,常规取脐及双侧下腹部做为手术穿刺点,建立气腹,置放入腹腔镜,此过程需避开患者腹壁血管。
随后将手术器械植入患者腹部两侧穿刺部位,完全性分离卵巢肿瘤,给予少许电凝止血处理,镜下缝合卵巢创伤表面,缝合切口。
两组患者临床术后均未给予抗生素药物处理。
术后2个月常规于月经干净后行B超检查手术部位的情况,并
检测有无粘连带形成。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围术期指标、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术后B超下患者有无粘连带形成,用于术后评定两种手术的效果。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8.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术后手术部位粘连带评定
调查结果显示,两组良性卵巢肿瘤患者术后B超检查显示手术部位均出现粘连带,但粘连带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2.2 围术期指标比较
调查结果表明,两组良性卵巢肿瘤患者预后手术时间、出血量、疼痛评分、切口愈合时间等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2.3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两组良性卵巢肿瘤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3。
3 讨论
卵巢肿瘤是临床女性的常见病症,一般分为良性和恶性,由各种因素共同引发,包括,(1)遗传因素:近年临床研究发现,遗传是诱发此类病症的主要致病因之一,大多数患者均由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母亲或姐妹中任一人患此类病症者,本人患病率高达50.0%[2]。
(2)机体因素:卵巢肿瘤疾病多发于绝经晚、未产女性,而分娩次数多、口服避孕药的女性发病率低,此现象发生的原因可能和排卵导致卵巢组织损伤相关。
调查报告显示,临床卵巢肿瘤患者中,将近76.0%的患者为良性。
本次研究实验的60例患者均属于良性卵巢肿瘤,且部分患者早期症状不明显。
李珍[3]报告显示,临床在对良性卵巢肿瘤患者进行治疗时,需充分考虑其年龄、病情、机体情况等,以明确手术范围。
若患者年龄较小,且属于单侧类型病症,可单纯性的切除肿瘤组织,进而保护卵巢组织的完整性。
目前,临床均借助开腹手术治疗卵巢肿瘤患者,但部分研究学者认为,开腹疗法创伤大、出血量多、术后康复缓慢,临床效果并不理想[2]。
本次研究实验中对患者分别
行开腹手术和腹腔镜手术,结果表明,腹腔镜手术组患者的临床指标均低于对照组,说明:腹腔镜手术临床指标均显著,和盛晓艳等[4]研究基本相似。
提示:腹腔镜手术疗法对于良性卵巢肿瘤患者来说治疗效果显著,可缩短其切口愈合时间、减轻疼痛。
相对于传统开腹手术而言,腹腔镜手术对患者产生的影响较小,特别是卵巢组织的保留方面,可尽最大限度的保护其完整性,满足患者的生育需求,临床优势如下:(1)此疗法属于临床微创技术,具有创伤小、康复快速的特点;(2)通过腹腔镜设备的应用可扩大手术视野,完全性的分离相应组织,促使其更加清晰的暴露在外,以减少术中组织损伤度;(3)术中所使用的电凝止血措施可预防盆腔粘连的发生,提高临床效果;(4)临床术后经由B超设备、腹腔镜等可准确观察患者粘连带形成程度和厚度,对盆腔内脏器的干扰相对较小,便于同时兼诊断及治疗于一体;(5)安全性高,可最大限度的保护卵巢组织的完整性[5-6]。
但需格外注意的是,并不是所有患者均适合此手术疗法,因此,临床操作前期需综合分析患者病情,将手术禁忌患者排除在外,如:卵巢肿瘤直径在20 cm以上的患者不宜使用该疗法,符合曾梅等[7]报告。
此外,曾梅等报告还显示,临床除借助针对性疗法进行治疗外,还需加强疾病预防护理,如:(1)健康教育。
利用宣传栏、广播等大力宣传此类病症,告知其多吃维生素丰富、高蛋白类食物,尽最大限度的减少高胆固醇类食物摄入总量;同时,还需叮嘱女性减少避孕药物的使用。
(2)强化检查。
叮嘱30岁以上女性每年按时检查一次,高危者需从幼年检查,行B超等基础性检查。
(3)早发现、早处理。
针对卵巢肿瘤病症来说,一般直径在6 cm左右即可行切除术,并将肿瘤组织送至检验科检验。
因为良性病变具有恶化的可能性。
这就需要无论卵巢肿物大小与否,均应行切除术,便于更好地阻止病情的恶化,延长患者生存期限。
综上,临床针对良性卵巢肿瘤患者腹腔镜疗法作用突出,可明显减少患者术后疼痛,降低开腹手术的术后粘连,值得临床借鉴。
参考文献
[1]程娜.腹腔镜手术治疗良性卵巢肿瘤121例临床分析[J].华中医学杂志,2009,33(3):145-147.
[2] Wen Xiaoying.Clinical analysis of benign ovarian tumors treated by laparoscopic surgery and open surgery[J].Jilin medicine,2012,33(18):3863.
[3]李珍.腹腔镜手术治疗良性卵巢肿瘤临床研究[J].中国实用医药,2012,7(21):103.
[4]盛晓艳,陈淳渊.腹腔镜手术治疗良性卵巢肿瘤的手术效果评价[J].医药前沿,2012,2(17):124.
[5] Li paroscopic surgery for benign ovarian tumors in 142 cases clinical analysis[J].Journal of Chinese Pharmaceutical Sciences,2011,13(2):
232-233.
[6]张立弘.腹腔镜于剖腹手术在治疗良性卵巢肿瘤中的临床对比研究[J].医学信息,2014,12(21):161-162.
[7]曾梅,李利平,蓝柳冰.腹腔镜手术治疗良性卵巢肿瘤的手术效果评价[J].临床医学,2011,9(4):109-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