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小说欣赏》(选修)1
- 格式:ppt
- 大小:440.00 KB
- 文档页数:83
第一单元历史与英雄教学目标一、了解历史演义与英雄传奇两类小说的发展概貌。
二、把握两类小说的主要特点。
三、了解《三国演义》和《水浒传》的基本内容及其主要特色。
四、欣赏所选片段的人物刻画和精彩描写。
单元介绍一、两类小说的发展史中国小说产生以来,演绎历史与谱写英雄一直是绵延不衰的两个主题,其中的代表作就是本单元所选的两部小说《三国演义》和《水浒传》。
这两个主题有共性,主要表现为以历史为题材的小说,在叙史的同时关照英雄人物,如《三国演义》;也有各自的特点,像《水浒传》基本上是群雄谱,当然小说一开始也写宋朝廷乐极生悲,京师流行瘟疫,请人祈禳天灾,结果却放出一百零八个魔君,这似乎也在某种程度上演绎着历史,但总的说是以歌颂英雄为主。
1.历史演义系列小说《三国演义》自明代嘉靖年间流行以后,模仿它的历史演义小说开始大量出现,从而成为中国古代小说一个最重要的流派。
《三国演义》为历史演义小说的创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此后产生了列国志传系列小说、隋唐志传系列小说,以及宋史演义和明史演义系列小说,主要有《新列国志》(冯梦龙)、《东周列国志》(蔡元放)、《隋唐志传》等,其中隋唐志传系列小说中的《隋唐演义》(褚人获)是影响最大的一部。
《隋唐演义》共20卷100回,叙述的内容始于隋文帝伐陈,终于唐玄宗还都而死,历时170余年。
小说所涉事件多,时间跨度长,头绪庞杂,但作者以史为经,以人物事件为纬,杂而不乱,松而不散,取得了较高的艺术成就。
小说主要有三部分内容:一是以隋炀帝、朱贵儿为中心人物的隋末宫廷故事,一是以秦琼、单雄信、程咬金为中心人物的“乱世英雄”起兵反隋的故事;一是以唐明皇、杨贵妃为中心人物的唐代宫廷故事。
其中瓦岗寨英雄起兵反隋部分,艺术地描写了隋末历史现实,颂扬了这些草莽英雄的侠义勇武,人物形象也较为鲜明生动。
有人评说《隋唐演义》吸收了《三国演义》《水浒传》的创作特色同时又有一些新意,它既有真实的历史线索可寻,又塑造了一群草莽英雄的形象,而且还能看到才子佳人小说的踪影。
课时训练7 《儒林外史》匡超人一、夯基训练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A.踌躇.(chú)瑶.宫(yáo)什.物(shén)给.事中(jǐ)B.肄.业(yì)磕.头(kē)散讫.(qì)淌.板船(tǎng)C.丝绦.(tāo)冠.冕(guàn)思量.(liang) 诰.命(gào)D.勋.戚(xūn)妆奁.(lián)权厝.(cuò)衣衾.(qīn)解析:A项,“什”应读“shí”;B项,“淌”应读“cháng”;C项,“冠”应读“ɡuān”。
答案:D2.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A.怠慢教习沉鱼落雁张灯结彩B.女婿嫦娥九宵云外闭月羞花C.吹嘘泥淖戛然而止赏罚分明D.轴心拙稿眼花缭乱大吹大擂解析:B项,宵—霄。
答案:B3.选出标点符号有误的一项( )A.话说匡超人看了款单,登时面如土色,真是“分开两扇顶门骨,无数凉冰浇下来。
”B.到织锦店里织了三件补服:自己一件,母亲一件,妻子一件。
C.牛布衣笑道:“先生,你此言误矣!所谓’先儒’者,乃已经去世之儒者,今先生尚在,何得如此称呼?”D.自从那年到杭州,至今五六年,考卷、墨卷、房书、行书、名家的稿子,还有《四书讲书》《五经讲书》《古文选本》——家里有个账,共是九十五本。
解析:A项中句号应在引号外。
答案:A4.(2012·大纲全国高考)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该产品的试用效果非常好,相信它大量投产后将不孚众望....,公司一定会凭借产品的优异品质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骄人业绩。
B.某市两家报社相继推出的立体报纸受到广大市民的热烈追捧,更多的立体报纸呼之欲出....,可能会成为当地报业的一种发展趋势。
C.中国古典家具曾经非常受消费者青睐,后来很长一段时间市场上却没了踪影,而在全球崇古风气盛行的今天,它又渐入佳境....了。
课件《中国小说欣赏选修》•课程介绍与背景•中国小说发展历程•经典小说作品欣赏•小说创作技巧探讨•当代优秀小说推荐与导读•学生自主创作实践指导•课程总结与拓展延伸课程介绍与背景01高中语文部编人教版概述高中语文部编人教版是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依据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编写的,供全国高中学生使用的语文教材。
该套教材注重人文性、实践性和综合性,旨在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高中语文部编人教版在编排上采用“单元+专题”的形式,每个单元围绕一个主题或话题,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文本,引导学生进行深度学习。
《中国小说欣赏选修》的选文范围广泛,包括古代、现代和当代不同时期的代表作品,涵盖了历史、社会、人生等多个领域。
《中国小说欣赏选修》是高中语文部编人教版中的一门选修课程,旨在引导学生通过阅读中国小说经典作品,了解中国小说的发展历程、艺术特色和文化内涵。
该课程以提高学生的阅读鉴赏能力、审美能力和文化素养为目标,注重学生的个性化阅读和多元化解读。
《中国小说欣赏选修》课程背景教学目标与要求知识与能力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掌握中国小说的基本知识和阅读方法,能够独立阅读和分析小说作品,提高阅读鉴赏能力和审美能力。
过程与方法本课程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通过小组讨论、课堂展示、写作练习等多种方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和思考。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了解中国小说的文化内涵和艺术魅力,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审美观。
中国小说发展历程02古代小说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远古的神话传说,如《山海经》、《穆天子传》等,这些作品充满了丰富的想象和奇幻色彩。
神话传说古代小说与史传文学有着密切的关系,历史著作中的故事和人物常常被小说化,如《史记》中的故事和人物形象。
史传文学古代小说还受到寓言故事的影响,通过虚构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来传达作者的思想和观点,如《庄子》、《列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