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医疗器械常见违法行为行政处罚决定书汇编

医疗器械常见违法行为行政处罚决定书汇编

医疗器械常见违法行为行政处罚决定书汇编
医疗器械常见违法行为行政处罚决定书汇编

食品药品常见违法行为行政处罚决定书编写汇编之四

医疗器械常见违法行为行政处罚

决定书编写汇编

食品药品监管总局稽查局

2017年6月

《食品药品常见违法行为行政处罚决定书编写汇编》

使用须知

为规范食品药品行政处罚行为,并为下一步向社会公开行政处罚决定书做准备,按照总局的统一部署,总局稽查局抽调10个省(市)食品药品监管部门的稽查业务骨干组成编写组,编写了《食品药品常见违法行为行政处罚决定书编写汇编》(以下简称《汇编》),以指导基层稽查人员规范查办案件并制作执法文书。

《汇编》分为食品、药品、医疗器械、化妆品四个部分,分别收集、整理、编写了近几年来各地发生的典型违法案件,基本涵盖了各产品在生产、经营、使用等环节的常见违法情形,同时基本涵盖了各产品在行政处罚中涉及的各种处罚种类。

《汇编》在编写和使用中有几个重点问题需要明确,主要包括以下七个方面:

一是行政处罚决定书应当包括六个基本要素:当事人基本信息、违法事实、相关证据、行政处罚依据和种类、行政处罚执行方式和救济途径、作出行政处罚的机关名称和时间。

二是《汇编》编写的主要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化妆品卫生监督条例》等法律法规。由于近几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等法律法规均进行了修订,《汇编》中案件对违法行为的处罚均适用违法行为发生时的法律条款。

三是《汇编》所选案例大多基于执法实践中碰到的真实案例,必要时对办案程序、时间节点、法条适用等方面进行了适当改编,以期达到更好的指导效果。同时,为保护当事人和涉案第三方的隐私权等合法权益,《汇编》对当事人名称、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机关名称、涉案第三方名称等信息进行了适当隐去。

四是鉴于各地适用的地方性法规、地方政府规章以及行政处罚裁量基准各不相同,适用的行政处罚案卷标准、听证程序启动标准、货值金额或违法所得计算标准、案件移送时机、财务规定等也并不一致,因此在实际执法中,各地应当根据本行政区域的具体规定立案调查、定性裁量、作出处罚,并制作相应的执法文书。所制作的行政处罚决定书应当同时符合《汇编》要求的行政处罚决定书基本要素。

五是《汇编》中部分行政处罚决定书裁量依据仅引用到《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二十七条第一款第四项“其他依法从轻或者减轻行政处罚的”,未对各地适用的裁量依据作具体表述。在具体执法办案中,各地应当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及属地裁量依据对具体案件进行裁量,并在行政处罚决定书中明确具体裁量依据。

六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对当事人应当予以从重、从轻、减轻或者免予处罚的,在行政处罚决定书中应当说明具体法律依据和理由。

七是公开行政处罚案件信息时,应当严格按照总局关于行政处罚案件信息公开的有关规定执行。

由于《汇编》编写时间较仓促、编写组人员执法实践经验有限等原因,编写中难免有疏漏和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编写组

2017年6月

附:

省(市)局参加《食品药品常见违法行为行政处罚决定书

编写汇编》编写组人员名单

食品组

重庆:市局刁雪洋、巫山县分局李娇、江北区分局冯金梅

海南:省局张远前、海口市局程肖霞、三亚市局朱颖

山东:省局孙国梁、东营市局延爱丽、济宁市局韩斌

药品组

江苏:省局刘雨治、淮安市局邹晓熔、南京市局崔婕

安徽:省局赵俊强、梁立松、铜陵市局陈文辉、合肥市局马骏

吉林:省局张通、王晓婷、延边州局王守德

化妆品组

广东:省局江伟豪、广州市局李嵩、中山市局李海霞

上海:市局胡骏、冯晓、龚颖、浦东局金静

医疗器械组

北京:市局李德全、丰台区局龙璐、海淀区局胡日露

湖南:省局王辉、韦力、岳阳市局李俏奇

目录

医疗器械生产环节:

一、生产未取得医疗器械注册证的第二类、第三类医疗器械案 (1)

二、未经许可从事第二类、第三类医疗器械生产活动案 (5)

三、未依法办理医疗器械注册许可事项变更案 (9)

四、生产与医疗器械生产产品登记表载明生产产品不一致的第二类、

第三类医疗器械案 (13)

五、生产不符合强制性标准或者不符合经注册或者备案的产品技术要

求的医疗器械案 (17)

六、(医疗器械生产企业)未依照规定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并保持有效运

行案 (21)

七、生产说明书、标签不符合规定的医疗器械案 (25)

八、出厂医疗器械未按照规定进行检验案 (29)

九、出厂医疗器械未按照规定附有合格证明案 (32)

医疗器械经营环节:

一、(医疗器械经营企业)未经许可从事第三类医疗器械经营活动案

(35)

二、(自然人)未经许可从事第三类医疗器械经营活动案 (39)

三、经营不符合强制性标准或者不符合经注册或者备案的产品技术要

求的医疗器械案 (42)

四、经营说明书、标签不符合规定的进口医疗器械案 (46)

五、(医疗器械经营企业)未按照医疗器械说明书和标签标识要求运输、

贮存医疗器械案 (49)

六、(医疗器械经营企业)未按照规定建立并执行医疗器械进货查验记

录制度,拒不改正案 (52)

七、(医疗器械经营企业)擅自变更经营场所或者库房地址案 (55)

八、(医疗器械经营企业)擅自扩大经营范围案 (58)

九、(从事医疗器械批发业务的经营企业)销售给不具有资质的经营企

业或者使用单位案 (61)

十、(医疗器械经营企业)从不具有资质的生产、经营企业购进医疗器

械案 (64)

医疗器械使用环节:

一、使用不符合强制性标准或者不符合经注册或者备案的产品技术要

求的医疗器械案 (67)

二、使用未依法注册的医疗器械案 (71)

三、(医疗器械使用单位)未按照医疗器械说明书和标签标识要求运输、

贮存医疗器械案 (76)

医疗器械生产环节

一、生产未取得医疗器械注册证的第二类、第三类医疗器械案

食品药品行政执法文书

行政处罚决定书

(X)食药监械罚…2017?XX号当事人:XX生物技术研究所有限公司

地址:(营业执照注册地址)邮编:XXXXXX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身份证号码):XXXXXXXXXXXXX

法定代表人(负责人):XX 性别:X 职务:XX

违法事实:

2017年1月9日,我局执法人员在对你公司生产场所进行日常监督检查时,在你公司产品成品库内发现甲型肝炎病毒IgM抗体检测试剂盒(胶体金法)和戊型肝炎病毒IgM抗体检测试剂盒(胶体金法)两种体外诊断试剂产品未标注产品注册证号,你公司亦未能提供上述产品的医疗器械注册证信息。执法人员当场对上述产品采取扣押措施。

经查明,你公司在未对甲型肝炎病毒IgM抗体检测试剂盒(胶体金法)和戊型肝炎病毒IgM抗体检测试剂盒(胶体金法)进行医疗器械产品注册的情况下,从2016年5月22日开始在生产场所生产第三类体外诊断试剂产品甲型肝炎病毒IgM抗体检测试剂1

盒(胶体金法)和戊型肝炎病毒IgM抗体检测试剂盒(胶体金法)。

上述两种产品主要销往XX医疗器械公司及XX体检中心,2016年5月22日至2017年1月10日,你公司共生产甲型肝炎病毒IgM 抗体检测试剂盒(胶体金法)500盒、戊型肝炎病毒IgM抗体检测试剂盒(胶体金法)500盒,规格均为50人份/盒。其中,以100元/盒的价格销售甲型肝炎病毒IgM抗体检测试剂盒(胶体金法)370盒;以125元/盒的价格销售戊型肝炎病毒IgM抗体检测试剂盒(胶体金法)300盒;库存甲型肝炎病毒IgM抗体检测试剂盒(胶体金法)130盒、戊型肝炎病毒IgM抗体检测试剂盒(胶体金法)200盒未销售。现场发现用于生产上述两种产品的外包装盒2000个,用于违法生产的工具、设备有纯水器1台、斩切机1台、打号机1台、划膜仪1台、热收缩机1台、压壳机1台、台式离心机1台、油墨打码封口机1台。货值金额共计为112500元,获违法所得74500元。

相关证据:

你公司营业执照复印件、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许可证复印件、医疗器械经营企业许可证复印件、法定代表人身份证复印件、授权委托书、受委托人身份证复印件、现场检查笔录及现场检查照片、供货协议、供货票据、涉案产品生产经营相关设备统计表、胶体金法产品库存台账、批产品销售记录、涉案产品销售记录、发货单、发票、产品库存统计、涉案产品销售价格规定、胶体金检测试剂盒成本情况说明、产品分批次计算表、违法生产的产品

2

外包装、内包装标签、说明书照片、说明书打印使用记录、外包装盒设计样本图等相关证据材料。

处罚依据和种类:

你公司生产未取得医疗器械注册证的第三类医疗器械的行为已违反了《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第八条“第一类医疗器械实行产品备案管理,第二类、第三类医疗器械实行产品注册管理”的规定。

依据《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第六十三条第一款第(一)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没收违法所得、违法生产经营的医疗器械和用于违法生产经营的工具、设备、原材料等物品;没收违法生产经营的医疗器械货值金额不足1万元的,并处5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罚款;货值金额1万元以上的,并处货值金额10倍以上20倍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5年内不受理相关责任人及企业提出的医疗器械许可申请:(一)生产、经营未取得医疗器械注册证的第二类、第三类医疗器械的”及行政处罚程序的相关规定,我局于2017年3月7日依法向你公司送达了《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X)食药监械罚告…2017?XX号】和《听证告知书》【(X)食药监械听告…2017?XX号】。你公司未提出陈述申辩意见。鉴于你公司违法行为持续半年以上,符合从重处罚的条件。

据此,我局决定对你公司给予以下行政处罚:

1.没收违法所得74500元整;

3

2.没收违法生产的医疗器械和用于违法生产经营的工具、设备及原材料:纯水器1台、斩切机1台、打号机1台、划膜仪1台、热收缩机1台、压壳机1台、台式离心机1台、油墨打码封口机1台、外包装盒2000个、甲型肝炎病毒IgM抗体检测试剂盒(胶体金法)130盒、戊型肝炎病毒IgM抗体检测试剂盒(胶体金法)200盒(详见《没收物品清单》);

3.处货值金额18倍的罚款2025000元整。

上述罚没款合计:2099500元整。

请在接到本处罚决定书之日起15日内将罚没款缴到〓〓〓银行。逾期不缴纳罚款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五十一条第一项的规定,将依法每日按罚款数额的3%加处罚款。

如不服本处罚决定,可在接到本处罚决定书之日起60日内向〓〓〓(上一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或者〓〓〓人民政府申请行政复议,也可以于6个月内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在法定期限内不申请行政复议或者不提起行政诉讼,又不履行行政处罚决定的,本机关将依法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公章)

2017年3月27日注:本文书一式三份,分别用于存档、交被处罚单位(人)、必要时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4

二、未经许可从事第二类、第三类医疗器械生产活动案

食品药品行政执法文书

行政处罚决定书

(X)食药监械罚…2016?XX号当事人:XX口腔诊所

地址:(营业执照注册地址)邮编:XXXXXX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身份证号码):XXXXXXXXXXXXX

法定代表人(负责人):XX 性别:X 职务:XX

违法事实:

2016年5月20日,我局执法人员在对你单位经营场所进行日常监督检查时,发现你单位从事定制式义齿的生产活动,你公司未能提供相应的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许可证。

经查,你单位在未取得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许可证的情况下,从2016年4月6日开始生产定制式义齿,生产的义齿有两种,分别为:金属制义齿和活动胶托义齿。金属制义齿使用的材料为牙科烤瓷钴铬生物合金(型号规格:KND/CW-CC-XXX,注册号:X食药监械(准)字2014第XX号,生产企业:XX材料有限公司);活动胶托义齿使用的材料为义齿基托树脂(型号:I型,I类(热凝型,粉),注册证号:国食药监械(准)字2013第XX号,生产企业:XX齿科材料有限公司)。

从2016年4月6日至2016年5月20日,你单位共生产过义5

齿7次,合计生产了金属制义齿210颗,生产后以10元/颗的价格对外销售,共销售190颗,剩余20颗未售出;生产了活动胶托义齿35付,生产后以60元/付的价格对外销售,销售了30付,剩余5付未售出。货值金额共计为4200元,违法所得为3700元。无剩余生产义齿的原料,现场发现用于生产的设备:强力喷砂机1台。

相关证据:

现场检查笔录、询问笔录、你单位的营业执照复印件、营利性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复印件、组织机构代码证复印件,负责人身份证复印件、你单位生产义齿的原料的《医疗器械注册证》复印件、你单位生产义齿及牙模照片、你单位提交的情况《说明》等相关证据材料。

处罚依据和种类:

你单位未经许可从事第二类医疗器械生产活动的行为已违反了《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第二十二条第一款“从事第二类、第三类医疗器械生产的,生产企业应当向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申请生产许可并提交其符合本条例第二十条规定条件的证明资料以及所生产医疗器械的注册证”的规定。

依据《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第六十三条第一款第(二)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没收违法所得、违法生产经营的医疗器械和用于违法生产经

6

营的工具、设备、原材料等物品;违法生产经营的医疗器械货值金额不足1万元的,并处5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罚款;货值金额1万元以上的,并处货值金额10倍以上20倍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5年内不受理相关责任人及企业提出的医疗器械许可申请:(二)未经许可从事第二类、第三类医疗器械生产活动的”及行政处罚程序的相关规定,我局于2016年8月8日依法向你单位送达了《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X)食药监械罚告…2016?XX 号】和《听证告知书》【(X)食药监械听告…2016?XX号】。你单位未提出陈述申辩意见。鉴于你公司积极采取改正措施,符合从轻处罚的条件。

据此,我局决定对你公司给予以下行政处罚:

1.没收违法所得3700元整;

2.没收违法生产的医疗器械和用于违法生产的设备:金属制义齿20颗、活动胶托义齿5付、强力喷砂机1台(详见《没收物品清单》);

3.处罚款50000元整。

上述罚没款合计:53700元整。

请在接到本处罚决定书之日起15日内将罚没款缴到〓〓〓银行。逾期不缴纳罚款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五十一条第一项的规定,将依法每日按罚款数额的3%加处罚款。

如不服本处罚决定,可在接到本处罚决定书之日起60日内向〓〓〓(上一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或者〓〓〓人民政府申请7

行政复议,也可以于6个月内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在法定期限内不申请行政复议或者不提起行政诉讼,又不履行行政处罚决定的,本机关将依法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公章)

2016年8月16日

注:本文书一式三份,分别用于存档、交被处罚单位(人)、必要时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8

三、未依法办理医疗器械注册许可事项变更案

食品药品行政执法文书

行政处罚决定书

(X)食药监械罚…2016?XX号当事人:XX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营业执照注册地址)邮编:XXXXXX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身份证号码):XXXXXXXXXXXXX

法定代表人(负责人):XX 性别:X 职务:XX

违法事实:

2016年1月18日,我局收到投诉举报(编号:【国交】X201507XXXX),我局执法人员依法对你公司进行了现场检查。

经查,2015年5月6日,你公司向贵阳福泉市XX医院销售Flumine36X型数字化医用X射线摄影系统1台,其产品注册标准(YZB/京XXXX-2012)中3.3系统各部件的技术特性和规范项规定生产时使用的高压发生器应为XX Canada Inc生产的VZW2556RD2-XX型号,使用的X射线管组件应为XX公司生产的RTM101型X射线管及C100型管套。而你公司销售给贵阳福泉市XX医院的Flumine36X型数字化医用X射线摄影系统的高压发生器型号为你公司生产的H800-XX型,使用的X射线管组件为东芝E7843X型,与标准(YZB/京XXXX-2012)规定的技术特性和规范要求不符。

9

另查,你公司销售给贵阳福泉市XX医院的Flumine36X型数字化医用X射线摄影系统的发生器为80KW高频高压发生器:3相,380VAC(〒10%),50/60Hz;高压频率:100KHz;输出电压:40-150kV;球管电流:10-640mA;毫安秒:0.1-500mAs。而根据Flumine36X 型数字化医用X射线摄影系统的标准(YZB/京XXXX-2012)中3.3系统各部件的技术特性和规范,高压发生器规格参数应为:标称输出电功率:80kW;摄影管电压:40kV-150kV;摄影管电流:25mA-1000mA;加载时间:1ms-6300ms;电流时间积:0.1mAs-1000mAs。

你公司实际生产配臵的Flumine36X型数字化医用X射线摄影系统的产品技术要求已发生变化,但你公司未依法向原注册部门申请许可事项变更。你公司违法生产的产品货值金额共计人民币304210.00元。因你公司主动召回并将货款全额退给了贵阳福泉市XX医院,所以无违法所得。

相关证据:

现场检查笔录、询问调查笔录、你公司的《营业执照》、《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许可证》复印件、《医疗器械注册证》复印件,Flumin36X生产组装调试记录复印件、企业标准及北京市医疗器械产品企业标准复核表复印件、XX市医疗器械产品企业标准修改单复印件、注册检验报告复印件、安装培训验收单复印件、购销合同复印件、协查函及复函、协议书、收款声明、收据、付款的记录、以及设备托运合同复印件等相关证据材料。

10

处罚依据和种类:

你公司未依法办理医疗器械注册许可事项变更的行为已违反了《医疗器械注册管理办法》第四十九条第二款“产品名称、型号、规格、结构及组成、适用范围、产品技术要求、进口医疗器械生产地址等发生变化的,注册人应当向原注册部门申请许可事项变更”的规定。

依据《医疗器械注册管理办法》第七十二条“违反本办法规定,未依法办理医疗器械注册许可事项变更的,按照《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有关未取得医疗器械注册证的情形予以处罚”、《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第六十三条第一款第(一)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没收违法所得、违法生产经营的医疗器械和用于违法生产经营的工具、设备、原材料等物品;违法生产经营的医疗器械货值金额不足1万元的,并处5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罚款;货值金额1万元以上的,并处货值金额10倍以上20倍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5年内不受理相关责任人及企业提出的医疗器械许可申请:(一)生产、经营未取得医疗器械注册证的第二类、第三类医疗器械的”及行政处罚程序的相关规定,我局于2016年3月16日依法向你公司送达了《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X)食药监械罚告…2016?XX号】和《听证告知书》【(X)食药监械听告…2016?XX号】。你公司未提出陈述申辩意见。鉴于你公司积极采取召回等措施,符合从轻处罚的条件。

11

医疗器械经营管理规章制度汇编文件

医疗器械质量制度目录

文件 各部门和相关人员的治理职能 总经理室职责 ( 一 ) 组织最高治理层制定企业的经营目标 , 质量方针 , 服务规范。 ( 二 ) 贯彻执行国务院颁发的《医疗器械监督治理条例》。 ( 三 ) 确定组织机构,聘任中层干部,明确各部门和人员职责。( 四 ) 主持或参与重大问题的策划,了解市场进展动向,掌握市场商品信息 , 抓好售后服务,处置客户投诉和不良反应,满足客户合理需求。 ( 五 ) 按企业治理职责规定,检查督促各职能部门的工作质量和进度 ,协调部门之间关系。

( 六 ) 对企业经营活动的运作情况及时分析,提出改进和提高的意见,营造经营活动的良好氛围。 质管部职责 ( 一 ) 贯彻医疗器械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企业标准。 ( 二 ) 建立和完善质量治理体系,使其有效地、持续地运作。 ( 三 ) 向总经理室报告质量运作情况。 ( 四 ) 商品进库验收工作,以确定合格商品进库。 ( 五 ) 参与对商品供应商的审查,以确定合格的供应商。

( 六 ) 负责与供应商的商品质量的信息传递。 ( 七 ) 负责客户对商品质量的投诉和不良反应的及时处置。 ( 八 ) 依照《医疗器械监督治理条例》规定,修改和制定质量文件。( 九 ) 收集相关的产品质量标准并存档。 ( 十 ) 有权对不合格的商品拒签。 ( 十一 ) 有权对不合格的供应商进行否决。

行政部职责 ( 一 ) 负责起草企业内部各项治理制度的制定。 ( 二 ) 检查、督促企业各项治理制度执行情况,并向总经理室报告。( 三 ) 确定原始记录保管目录表,规定保管期限。 ( 囚 ) 制订职员的培训打算和实施方案。 ( 五 ) 企业的人力资源治理。建立销售人员档案(销售区域、销售用户、销售业绩情况)及企业人员花名册。 ( 六 ) 制定企业劳动合同治理。 ( 七 ) 建立职员健康档案,直接接触医疗器械商品人员发觉患有传染病、皮肤病及精神病等均要及时调离岗位。

医疗器械质量管理制度表格汇编

医疗器械质量管理制度 目录

质量方针和管理目标 一、目的: 1、明确本公司经营管理的总体质量宗旨和在质量方面所追求的目标,根据《医疗器械管理条列》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公司经营实际特制定本制度。 2、本公司的质量方针是:质量第一、客户至上。 3、本公司的质量目标为:确保经销器械质量,杜绝质量事故的发生。 4、确保公司经营的规范性、合法性。确保公司依法经营,按国家要求规范经营活动。 5、确保公司所经营医疗器械质量的安全有效性。 6、确保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及持续改进,在经营活动中严格执行公司质量管理文件。 7、最大限度地满足客户的需求,不断提高本公司的质量信誉。 8、每季度末各部门对本部门质量方针、目标的执行情况进行自查,对自查出的问题和拟采取的措施经质量管理部同意后执行;确保各项质量目标的实现。 9、质量管理部负责公司质量方针目标实施情况的日常检查、督促。 10、公司内外环境发生重大变化时,质量管理部应根据实施情况,及时提出必要的质量方针目标改进意见。

各岗位质量职责 一、总经理质量职责: 1、组织贯彻执行《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等,在“合法经营、质量为本”的思想指导下进行经营管理,对公司所经营医疗器械的质量负全面领导责任。 2、确定组织机构,明确各部门和人员职责。主持或参与重大问题 的策划,了解市场发展动向,掌握市场商品信息 , 3、按企业管理职责规定,检查督促各职能部门的工作质量和进 度 ,协调部门之间关系。 4、对企业经营活动的运作情况及时分析,提出改进和提高的意见,营造经 营活动的良好氛围。 5、抓好售后服务, 正确处理质量与经营的关系,重视客户意见和投诉, 满足客户合理需求。 6、协助开展对公司员工进行有关医疗器械质量管理方面的教育或培训工作。 7、审批有关质量管理体系文件,保证质量管理人员行使职权。 二、财务部负责人质量职责: 1、认真学习国家《会计法》,不断更新财会知识和提高财务管理 水平。

医疗器械法律法规整理

类型名称发布日期实施日期通用国务院令第650号《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2014/3/72014/6/1通用主席令第22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2015/4/242015/9/1通用卫生部令第82号《医疗器械召回管理办法(试行)》2011/5/202011/7/1通用局令第3号《食品药品行政处罚程序规定》2014/4/282014/6/1通用局令第14号《药品医疗器械飞行检查办法》2015/6/292015/9/1通用局令第15号《医疗器械分类规则》2015/7/142016/1/1通用局令6号《医疗器械说明书和标签管理规定》2014/7/302014/10/1通用总局令第19号《医疗器械通用名称命名规则》2015/12/21 通用国食药监械[2011]425号 《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工作指南》(试行)的通知 2011/9/16 通用食药监办械监函〔2015〕723号 征求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和再评价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函 2015/11/12 通用征求医疗器械分类目录(修订稿)意见的函 2016/9/30 通用食药监械管便函〔2014〕66号 征求《医疗器械标准管理办法》(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意见的通知2014/10/24 通用食药监办械监〔2016〕9进一步加强医疗器械抽验工作的通知2016/2/4 通用食药监办械监〔2016〕76号印发2016年国家医疗器械抽验产品检验方案的通知2016/6/3 通用食药监械监〔2014〕235号 印发国家重点监管医疗器械目录的通知 2014/9/30 通用征求《医疗器械监督检查员管理办法》意见的函 2014/12/30 类型名称发布日期实施日期临床总局令第25号《医疗器械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2016/3/232016/6/1临床食药监械管〔2014〕13号《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批程序(试行)》2014/2/102014/3/1临床2014年第14号关于发布需进行临床试验审批的第三类医疗器械目录的通告2014/8/25 临床2014年 第12号 关于发布免于进行临床试验的第二类医疗器械目录的通告2014/8/21 临床2014年 第13号 关于发布免于进行临床试验的第三类医疗器械目录的通告2014/8/21 临床2016年第133号关于发布第二批免于进行临床试验医疗器械目录的通告(二类、三类)2016/9/30 临床2016年第98号关于开展医疗器械临床试验监督抽查工作的通告2016/6/8 临床2015年第117号关于开展药物临床试验数据自查核查工作的公告2015/7/22 临床征求《医疗器械临床试验机构资质认定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意见的通知2015/7/20 临床 临床食药监械管便函〔2014〕44号 关于《体外诊断试剂临床试验技术指导原则》和《体外诊断试剂说明书编写指导原则》征求意见的通知 临床2014年第16号关于发布体外诊断试剂临床试验技术指导原则的通告2014/9/11 临床体外诊断试剂临床试验技术指导原则 2014/9/11 临床发布医疗器械临床评价技术指导原则2015/6/12 临床医疗器械临床评价技术指导原则 2015/5/19 类型名称发布日期实施日期注册局令4号《医疗器械注册管理办法》2014/7/302014/10/1注册局令5号《体外诊断试剂注册办法》 2014/7/302014/10/1注册医疗器械产品技术要求编写指导原则 2014/5/30 注册医疗器械软件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2015/8/5 注册总局2015年度医疗器械注册工作报告 2016/4/1

医疗器械公司规章制度范本(20200428105630)

医疗器械公司规章制度范本 为了更好的打造本公司的整体形象,规范各部门的职责,特订立如下规章制度,供全体员工遵照执行。 一、质量管理部职责 1、坚持“质量第一”的原则,贯彻执行有关医疗器械管理的法律、法规和 行政规章; 2、具体负责并维护负责管理体系的正常运行; 3、负责组织起草、编制企业质量管理制度,工作程序和质量职责等质量管 理文件,并指导、督促质量管理文件的执行; 4、在企业内部对医疗器械质量行使裁决权; 5、负责医疗器械的质量验收,指导和监督医疗器械保管、养护和运输中的 质量工作,接受企业内部关于质量技术问题的咨询; 6、收集、分析医疗器械质量信息,调查处理医疗器械质量查询,投诉和质 量事故,组织企业质量工作分析和重大质量事故处理; 7、审核不合格医疗器械,对不合格医疗器械处理过程实施监督; 8、协助人力资源部门开展对企业员工医疗器械质量方面的教育或培训的; 9、负责医疗器械不良反应信息的收集报告工作; 10、完成其它核实的质量管理工作。 二、业务部职责 1、负责制定年、季、月度医疗器械采购计划,并且实施; 2、向财务部提供资金需求及付款计划; 3、收集供货商及市场信息资料,建立、健全供货商档案; 4、负责供货商的前期考察,筛选及供货商考核、评价; 5、负责医疗器械货源和价格行情的调研;

6、负责采购合同的起草,并提交审批核准; 7、依据国家物价有关规定对购进药品的价格进行审核; 8、负责本部门员工培训计划的制定; 9、负责本部门员工业绩考评。 三、配送中心职责 1、坚持“质量第一”的原则,执行医疗器械质量管理的法律、法规和行政 规章; 2、具体负责在医疗器械储存和运输过程的质量管理工作,并维护质量管理 体系的正常运行; 3、对在采购计划范围内的来货进行接站,完善交接手续; 4、配合质量验收员完成来货验收,详细检查来货药品的各类标识,外观和 包装质量,发现质量瑕疵时,及时与质量管理部门取得联系,把好医疗器械质量入库关; 5、加强在库医疗器械的保管养护,严格执行医疗器械分类分区存放; 6、负责医疗器械出库验发工作,依据出库凭证与实货逐项严格核对,检查 包装完好状况,防止出库差错; 7、对经营用车进行管理及调配,医疗器械运输应捆扎牢固,防止破损及事 故发生; 8、加强对全体储运人员的质量意识教育,负责对重大问题改进措施在储运 部门的实施落实; 9、连锁门店配送医疗器械送货要及时准确送达各门店做好交接手续; 10、做好月、季、年度的库存盘点工作,确保帐、货、卡相符。 四、医疗器械购进管理制度 1、为认真贯彻执行《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产品质量法》、《计量法》、《合同法》等法律、法规和企业的各项质量管理制度,严格把好医疗器械 购进质量关,确保依法购进并保证医疗器械产品质量,特制定本制度;

医疗器械各项制度汇编

医疗器械各项制度汇编 文件编号YWK0015 医疗器械管理制度目录 1医疗器械采购制度 2医疗器械验收管理制度 3医疗器械存储养护制度 4不合格医疗器械管理制度 5医疗器械出库复核管理制度 6医疗仪器设备使用培训考核制度 7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制度 8植入性医疗器械管理制度

象山港妇产医院2016年6月 1,医疗器械采购制度 1.我院医疗器械的采购的应符合《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及相关法律、法规要求,仇静娜负责医院医疗器械的采购工作。 2.采购医疗器械产品时,选择合格供货方。首次采购应向供货商索取以下资料: a《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复印件 b 《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许可证》或《医疗器械经营企业许可证》复 印件并加盖企业印章。 C《医疗器械注册证》及其附件复印件,1类医疗器械索取备案凭证。 d采购合同或《质量保证协议书》 e销售人员委托授权书(授权书应载明授权销售的品种、区域、期限、注明销售人员的,并加盖企业红章和企业法人印章或签名) f 销售人员复印件 4 参照《医疗器械分类目录》,审核许可证的产品围是否包括准备采购的产品。许可证过期、超出产品围,不得购入。 5 产品注册证过期或超出《生产制造认可表》批准围的医疗器械产品,不得购入。

6 医疗器械包装上或包装应有合格证明。无合格证明,不得购入。 7 对首次采购供货商,按上述程序由采购人审核,经医院领导批准后,列入合格供货商及其供应产品目录。 8 医院采购医疗器械负责人,必须建立合格供货商的档案,(包括a_f 容,院领导的审批记录) 医疗器械采购人员必须从合格供货商中进行采购。 9医院每年对合格医疗器械供货商进行评价。 2医疗器械验收管理制度 1.目的把好验收医疗器械质量关,保证进货数量准确,防止不合格医疗器械进入本单位。 2 .职责仇静娜负责医院医疗器械的验收、养护等工作,黄艳红负责检验科试剂的验收和养护等工作,所有人员均对本制度实施负责3.容 3.1医疗器械验收工作应在与其储存条件相符的待验区或合适的区域进行,并按规定比例抽取样品进行质量检查。 3.2验收员应严格按照医疗器械的法定质量标准、购进合同或质量保证协议书中的质量条款以及入库凭证等,对购进的每一个医疗器械品种进行逐批、逐次的验收。 3.3验收员根据原始凭证,对医疗器械进行验收时应核对医疗器械的生产厂商、供货单位、品名、剂型、规格、包装规格、数量、批准文号、生产日期、生产批号、有效期等是否与单据相符。

(完整版)医疗器械全部法规汇总2018.1.8

目录 1. 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 (3) 2. 医疗器械注册管理办法 (28) 3. 体外诊断试剂注册管理办法 (47) 4. 体外诊断试剂注册管理办法修正案 (70) 5. 医疗器械说明书和标签管理规定 (71) 6. 医疗器械分类规则 (78) 7. 医疗器械通用名称命名规则 (87) 8. 医疗器械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 (90) 9. 关于印发医疗器械应急审批程序的通知 (116) 10. 关于印发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批程序(试行)的通知 (119) 11. 关于第一类医疗器械备案有关事项的公告 (133) 12. 医疗器械召回管理办法 (154) 13. 关于发布第一类医疗器械产品目录的通告 (165) 14. 关于发布医疗器械产品技术要求编写指导原则的通告 (231) 15. 关于实施《医疗器械注册管理办法》和《体外诊断试剂注册管理办法》有关事项的通知235 16. 关于发布免于进行临床试验的第二类医疗器械目录的通告 (242) 17. 关于发布免于进行临床试验的第三类医疗器械目录的通告 (356) 18. 关于发布需进行临床试验审批的第三类医疗器械目录的通告 (378) 19. 关于印发医疗器械检验机构开展医疗器械产品技术要求预评价工作规定的通知 (382) 20. 关于公布医疗器械注册申报资料要求和批准证明文件格式的公告 (385) 21. 关于公布体外诊断试剂注册申报资料要求和批准证明文件格式的公告 (414) 22. 关于发布体外诊断试剂临床试验技术指导原则的通告 (435) 23. 关于发布体外诊断试剂说明书编写指导原则的通告 (450) 24. 关于实施第一类医疗器械备案有关事项的通知 (461) 25. 关于印发境内第三类和进口医疗器械注册审批操作规范的通知 (465) 26. 关于印发境内第二类医疗器械注册审批操作规范的通知 (476) 27. 关于发布医疗器械优先审批程序的公告 (492) 28. 关于发布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批申报资料编写指南的通告 (499) 29. 关于发布医疗器械审评沟通交流管理办法(试行)的通告 (506) 30. 医疗器械生产监督管理办法 (517) 31. 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 (534) 32. 关于发布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附录无菌医疗器械的公告 (549) 33. 关于发布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附录植入性医疗器械的公告 (560) 34. 关于发布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附录体外诊断试剂的公告 (574) 35. 关于医疗器械生产日常监督现场检查工作指南的通知 (587) 36. 关于医疗器械生产经营备案有关事宜的公告 (596) 37. 关于实施《医疗器械生产监督管理办法》和《医疗器械经营监督管理办法》有关事项的通知 (607)

2018年医疗器械公司规章制度范本

为了更好的打造本公司的整体形象,规范各部门的职责,特订立如下规章制度,供全体员工遵照执行。 一、质量管理部职责 1、坚持质量第一的原则,贯彻执行有关医疗器械管理的法律、法规和行政规章; 2、具体负责并维护负责管理体系的正常运行; 3、负责组织起草、编制企业质量管理制度,工作程序和质量职责等质量管理文件,并指导、督促质量管理文件的执行; 4、在企业内部对医疗器械质量行使裁决权; 5、负责医疗器械的质量验收,指导和监督医疗器械保管、养护和运输中的质量工作,接受企业内部关于质量技术问题的咨询; 6、收集、分析医疗器械质量信息,调查处理医疗器械质量查询,投诉和质量事故,组织企业质量工作分析和重大质量事故处理; 7、审核不合格医疗器械,对不合格医疗器械处理过程实施监督; 8、协助人力资源部门开展对企业员工医疗器械质量方面的教育或培训的; 9、负责医疗器械不良反应信息的收集报告工作; 10、完成其它核实的质量管理工作。 二、业务部职责 1、负责制定年、季、月度医疗器械采购计划,并且实施; 2、向财务部提供资金需求及付款计划; 3、收集供货商及市场信息资料,建立、健全供货商档案; 4、负责供货商的前期考察,筛选及供货商考核、评价; 5、负责医疗器械货源和价格行情的调研; 6、负责采购合同的起草,并提交审批核准; 7、依据国家物价有关规定对购进药品的价格进行审核; 8、负责本部门员工培训计划的制定; 9、负责本部门员工业绩考评。

三、配送中心职责 1、坚持质量第一的原则,执行医疗器械质量管理的法律、法规和行政规章; 2、具体负责在医疗器械储存和运输过程的质量管理工作,并维护质量管理体系的正常运行; 3、对在采购计划范围内的来货进行接站,完善交接手续; 4、配合质量验收员完成来货验收,详细检查来货药品的各类标识,外观和包装质量,发现质量瑕疵时,及时与质量管理部门取得联系,把好医疗器械质量入库关; 5、加强在库医疗器械的保管养护,严格执行医疗器械分类分区存放; 6、负责医疗器械出库验发工作,依据出库凭证与实货逐项严格核对,检查包装完好状况,防止出库差错; 7、对经营用车进行管理及调配,医疗器械运输应捆扎牢固,防止破损及事故发生; 8、加强对全体储运人员的质量意识教育,负责对重大问题改进措施在储运部门的实施落实; 9、连锁门店配送医疗器械送货要及时准确送达各门店做好交接手续; 10、做好月、季、年度的库存盘点工作,确保帐、货、卡相符。 四、医疗器械购进管理制度 1、为认真贯彻执行《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产品质量法》、《计量法》、《合同法》等法律、法规和企业的各项质量管理制度,严格把好医疗器械购进质量关,确保依法购进并保证医疗器械产品质量,特制定本制度; 2、严格坚持按需进货,择优采购,质量第一的原则; 3、在采购时应选择合格供货方,对供货方的法定资格,履约能力,质量信誉等应进行调查和评价,并建立合格供货方档案; 4、采购应制定计划,并有质量管理机构人员参加,应签订书面采购合同。明确质量条款。采购合同如果不是以书面形式确立的,购销双方应提前签订注明各自质量现任的质量保证协议书。协议书应明确有效期; 5、购进的产品必须有产品注册号、产品包装和标志应符合有关规定。工商、商购销合同及进口医疗器械合同上注明质量条款及标准; 6、对首次供货单位必须确定其法定资格,合法的《医疗器械经营企业许可证》、《营业执照》,

2020年医疗器械公司管理制度汇编

****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编号:YX/GZ-01~26 管理制度 受控状态: 持有者: 版号:A版 编制:质量体系文件编写组 审核:各部门经理 批准: 、 2020年01月01日发布 2020年01月20日实施

1 目的 为了使企业质量方针得以实现和坚持,各部门和全体员工都应了解与质量体系有的质量职能,规定其职责、权限和相互关系,从而实现对所有影响质量的活动进行持续有效的控制。 2 范围 本责任适用于对从事与本公司产品质量体系有关的管理,执行和验证的人员。 3 职责与权限 3.1 管理人员 3.1.1 总经理 a)向组织传达满足顾客和法规要求的重要性,贯彻执行国家、行业相关政策、法规; b)对公司的产品质量负直接责任,批准公司的质量手册和程序文件,制订质量方针 和质量目标; c)建立组织机构,规定对质量有影响人员的职责和权限,并确保对质量管理体系的有 效性进行沟通; d)任命和授权管理者代表负责质量体系的建立、完善和运行,并为其有效工作提供 必要条件; e)负责企业的管理评审,制定管理评审计划,每年不少于一次,负责管理评审报告 的批准,对质量体系运行和质量改进中重大问题进行决策。 f)授权检验、试验和验证人员包括内部质量体系审核员独立行使职权。 g)负责批准内审计划。 h)批准采购计划,为质量管理体系有效运行提供充分资源; i)负责重大产品质量问题的处理; j)负责公司的营销、采购管理工作,制定公司供销策略及销售目标。 3.1.2管理者代表 a)管理者代表对总经理负责。贯彻总经理对质量工作的指示和决定,并行使总经理 赋予的相应权限。

b)确保按照GB/T19001 idt ISO9001、MDD93/42/EEC指令、YY/T0287idt ISO13485 的标准和无菌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要求建立、实施和保持质量管理体系; c)负责组织管理评审的输入准备工作。 d)负责组织内部质量审核,并对体系审核中采取的纠正/预防措施审批。 e)负责向总经理报告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及改进情况; f)负责处理本公司质量管理体系有关事宜,并就质量事宜与外部进行沟通和联系; g)在处理质量管理体系相关问题时,不受其它任何因素的干扰,独立行使职权; h)负责组织质量体系文件的编制和质量手册、程序文件的审核,管理制度的批准; i)负责对公司内全体员工通过培训、沟通、鼓励不断提高其对满足法规和顾客要求 的质量意识。 3.1.3 质量副总经理 a)贯彻公司的质量方针和目标,协助总经理对公司的质量管理工作进行计划、组织、 协调、控制和检查; b)贯彻执行国家、行业对技术管理工作的法律、法规及各项规范性文件的要求; c)协调质管部工作,负责各岗位的人事管理方面的批准工作; d)负责质管部相关文件的审核或批准; e)负责审核质管部有关报表,组织召开质量分析会议; f)负责计量器具采购、报废的批准; g)负责批量不合格品报废的批准。 3.1.4 质管部经理 a)主管企业的产品质量工作,执行质量副总经理关于质量的指示,确保质量体系的 正常运行; b)贯彻企业的质量方针、质量手册及其程序文件,并付诸实施,确保质量体系的正 常运行; c)负责编制质量计划,确保质量体系正常运行; d)负责原材料进厂检验、过程检验和成品检验及顾客提供产品的检验工作; e)负责留样产品的标识和管理; f)负责生产环境的监测;

新版中国医疗器械法规清单

新版中国医疗器械法规清单 一、行政法规 1.《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680号) 二、部门规章 1.医疗器械注册管理办法(CFDA局令第4号) 2.体外诊断试剂注册管理办法(CFDA局令第5号) 3.医疗器械说明书和标签管理规定(CFDA局令第6号) 4.医疗器械生产监督管理办法(CFDA局令第7号) 5.医疗器械经营监督管理办法(CFDA局令第8号) 6.药品医疗器械飞行检查办法(CFDA局令第14号) 7.医疗器械分类规则(CFDA局令第15号) 8.医疗器械使用质量监督管理办法(CFDA局令第18号) 9.医疗器械通用名称命名规则(CFDA局令第19号) 10.医疗器械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CFDA国家卫计委令第25号) 11.医疗器械召回管理办法(CFDA局令第29号) 12.体外诊断试剂注册管理办法修正案(CFDA局令第30号) 13.关于调整部分医疗器械行政审批事项审批程序的决定(CFDA局令第32号) 14.医疗器械标准管理办法(CFDA局令第33号) 15.医疗器械网络销售监督管理办法(CFDA局令第38号) 16.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和再评价管理办法(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令第1号) 三、通告 1.关于发布第一类医疗器械产品目录的通告(CFDA通告2014年第8号) 2.关于发布医疗器械产品技术要求编写指导原则的通告(CFDA通告2014年第9号) 3.关于发布需进行临床试验审批的第三类医疗器械目录的通告(CFDA通告2014年第14 号) 4.关于发布体外诊断试剂临床试验技术指导原则的通告(CFDA通告2014年第16号) 5.关于发布体外诊断试剂说明书编写指导原则的通告(CFDA通告2014年第17号) 6.关于发布禁止委托生产医疗器械目录的通告(CFDA通告2014年第18号) 7.关于发布医疗器械生产企业供应商审核指南的通告(CFDA通告2015年第1号) 8.关于发布医疗器械临床评价技术指导原则的通告(CFDA通告2015年第14号) 9.关于发布医疗器械产品出口销售证明管理规定的通告(CFDA通告2015年第18号) 10.关于贯彻落实小微企业行政事业性收费优惠政策的通告(CFDA通告2015年第31号) 11.关于生产一次性使用无菌注、输器具产品有关事项的通告(CFDA通告2015年第71 号)

医疗公司管理制度

第一章各级质量责任管理制度 为进一步开拓市场,发展经济,增加效益,本公司全体职员必须贯彻落实国家对医疗行业的方针、法规、条例、树立法制观念和质量第一的思想,严格遵守本公司质量管理方面的各项制度,保证产品顺利销售,更好的为社会主义事业贡献力量,制订以下规章制度。 一、经理质量责任制 1、抓好全体职员的质量意识教育,对本公司所经营的商品的 质量负全部责任。 2、贯彻执行国家有关医疗器械质量的方针、政策、法规、在 “质量第一”的思想指导下进行经营活动。 3、检查各级质量责任制度的执行情况,表彰和奖励在质量工 作中作出成绩的员工,惩处质量事故的肇事者。 4、组织本公司质量管理领导小组,建立有关规章制度和完善 质量保证体系,定期召开质量会议,以研究解决质量工作方面的问题。 5、发动职工开展企业全面质量管理工作,逐步实现企业的规 范化、科学化、现代化的管理制度。 二、副经理质量负责制 1、在经理的直接领导下,贯彻“质量第一”的方针,正确处 理质量与经济效益的关系,坚持“拥护质量第一”的原则,知道业务经营活动的健康发展。 2、协助经理贯彻和遵守各项医疗器械的有关方针、政策、法

规。 3、协调部门之间管理方面存在的矛盾和问题。 4、协调分管部门员工的思想工作,端正工作态度,确保有关 部门的工作质量。 三、质量管理部门负责人质量责任制 1、在经理领导下,全面负责本公司质量管理与检验方面的工 作,对医疗器械质量具体领导责任。 2、认真贯彻国家和上级有关质量的方针、政策、研究落实组 织措施。 3、组织编制企业有关质量方面的规章制度及质量工作规划, 并负责督促执行。 4、定期或不定期组织有关人员对仓储、门市部门进行质量检 查,发现的质量问题及时向经理汇报采取措施,以保证器械质量。 5、定期向主管质量的领导汇报质量管理工作开展情况,对存 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对在质量工作中取得成绩的集体和个人,及质量事故的处理,提出奖励意见。 四、质检员质量责任制 1、执行国家各级质量保准,对所检验的各种质量问题负具体 责任。 2、认真做好检验原始记录,对数据的可靠、正确性全面负责。 3、对公司的仪器、设备的管理,保养和安全操作负责。 4、负责对仓库器械进行抽查检验,发现问题及时向质量管理

医疗器械经营质量管理制度汇编管理制度

上海畅煜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医疗器械经营质量管理制度 文件编号:CY-QM-XX 版本号:A 生效日期:2017.8.10 编制人:王彩霞 审核人:彭继红 批准人:朱玲

为加强医疗器械经营监督管理,保证公司在购进、销售、储存、使用过程中安全有效,保障人体健康和人民生命安全,特制定本制度。 (一)质量管理方针 始终坚持“质量第一”的方针,切实加强经营全过程质量管理,严把五关(进货质量关、入库验收关、在库检查关、出库复核关、售后服务关)。 (二)质量管理目标 健全质量管理组织,重点质量管理部,以保证质量监控。 1、购进产品验收率100%2、入库产品合格率100% 3、售后产品合格率100%4、购进产品适销率≥90% 5、售后产品退货率≤2%6、库存产品报废率≤1‰ 7、岗位工们差错率≤1‰8、售后服务满意度100% 1. 质量管理机构(质量管理人员)职责 CY-QM-01 2. 质量管理规定 CY-QM-02 03 QMCY --3. 采购、收货、验收管理制度 - QM-04CY4. 供货者资格审查和首营品种质量审核制度 QM5. 仓库贮存、养护、出入库管理制度-05 CY- 06 CY -QM- 6. 销售和售后服务管理制度 CY-QM- 7. 不合格医疗器械管理制度 07 CY-QM-08 8. 医疗器械退、换货管理制度 QM-09CY- 9. 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和报告管理制度 10 CY-QM -医疗器械召回管理制度10. QMCY-- 11.设施设备维护及验证和校准管理制度 11 12 - CY-QM 卫生和人员健康状况管理制度12. CY-QM- 13 质量管理培训及考核管理制度13. 14CY 医疗器械质量投诉、事故调查和处理报告管理制度14. -QM- 购货者资格审查管理制度 QM--15CY15. 16.医疗器械追踪溯管理制度16QMCY-- 质量管理制度执行情况考核管理制度-17 QM CY-17. 质量管理自查制度18. CY-18- QM 19.医疗器械进货查验记录制度 19-QMCY- 医疗器械销售记录制度20. 20 - QM-CY

医疗器械公司文件管理制度

XXXX 医疗器械公司 文件管理制度 为了使本企业的文件(包括电报,下同)管理进一步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使文件的办理、管理整理(立卷),归档等工作衔接有序,做到高效、及时、准确、安全,特制定本制度。 凡涉及质量管理的有关文件,按《质量管理文件制订的规定》 质量管理文件管理及使用的规定》办理。 质量管理文件制订的规定》 1、起草文件的组织机构:本企业应有执业药师或其他技术负责 人的文件起草筹备机构,根据本企业的实际确定文件制定的运作程序,批选合格的文件起草人员,提出编制文件的相关规定和要求。 2、起草文件人员要求: 1)、必须是关键岗位人员,如业务部门、质量管理部门、终端 服务部门的负责人和授权人员。 2)、应具备必须的教育和实践经验资格。 3)、懂技术,敢管理,勇于承担责任,善于与他人合作等。 3、文件的起草 1)、文件的起草主要由文件使用部门择人负责起草,以保证文 件内容的全面性和准确性。(应根据本企业实际情况写具体内容)2)、草稿交质量管理部门初审,由人力资源部分发与文件有关 部门审核,并签发意见,再由起草人修改,最后由质量管理部门负责人定稿。如有不同意见,由质量管理部门负责人裁定。 3)、要杜绝文件的片面性,增加文件的可行性。起草的文件应

达到下列要求: A、文件标题、类型、目的、原则应有清楚的陈述。 B、文件内容准确,不可模棱两可,可操作性要强。 C、条理清楚,易理解,便于使用。 D、提倡实事求是,不反对借签别人的先进经验,但绝不能生搬 硬套,难以形成的文件可待时机成熟后再期完成。 4、文件的生效 1)、文件定稿后,需有起草人、审核人、批准人签字,并注明日 期方能生效。 2)、涉及一个部门的文件由本部门负责人审核、质量管理部门负责人批准;涉及全公司的文件,由质量管理部门负责人审核,总经理批准,正式下文执行,以保证文件的准确性和权威性。 3)、定稿文件不得使用手抄,以防差错。 4)、已定稿的文件要统一格式、统一编号,便于查找。 应写出具体格式和编号的方法)。 质量文件管理及使用的规定》 文件管理是指包括文件的设计、制订、审核、批准、分发、执行、归档以及文件变更等一系列过程的管理活动。文件的保管与归档应符合国家、地方有关法规要求。各种经营记录应保存至产品有效期(负责期)后二年。 1、文件的编码 文件形成后,所有文件必须有系统的编码,并且整个公司内部应保持一致,以便于识别、控制及跟踪,同时可避免使用或发放过时的文件。 2、文件的发放

二类医疗器械零售经营备案质量管理制度汇编

二类医疗器械零售经营备案质量管理制度医疗器械经营质量管理制度 目录 1、医疗器械质量管理人员的职责; 2、医疗器械质量管理的规定; 3、医疗器械采购、收货、验收的规定; 4、医疗器械供货者资格审核的规定; 5、医疗器械贮存、养护的规定; 6、医疗器械销售和售后服务的规定; 7、不合格医疗器械管理的规定; 8、医疗器械退、换货的规定; 9、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和报告规定; 10、医疗器械召回规定; 11、设施设备维护及验证和校准的规定; 12、卫生和人员健康状况的规定; 13、质量管理培训及考核的规定; 14、医疗器械质量投诉、事故调查和处理报告的规定; 15、质量管理制度执行情况考核的规定。 1 医疗器械质量管理人员的职责 本店医疗器械质量管理负责人为XXX,负责医疗器械质量管理相关的所有工作。质量管理负责人职责是:

一、认真贯彻学习和遵守国家关于医疗器械质量管理政策、法律及有关规定。 二、依据企业质量方针目标,制定并定期修改本店的质量管理制度,并领导、组织、实施。 三、负责处理质量查询。对顾客反映的质量问题,应填写质量查询登记表,及时查出原因,迅速予以答复解决。 四、负责质量信息管理工作。经常收集各种医疗器械信息和有关医疗器械质量的公告,组织传递反馈。 五、负责不合格产品报损前的审核及报废产品处理的监督工作。 六、收集、保管好本店的质量文件、档案资料,督促各岗位做好各种台帐、记录,保证本店各项质量活动记录的完整性、准确性和可追溯性。 七、及时上报本店发生的质量事故,及时填报医疗器械不良反应和其它各类信息报表。 八、负责经营过程中产品质量管理工作,指导、督促产品质量管理制度的执行,培训并指导验收员、养护员和保管员执行质量管理制度和各项管理规定。 九、负责质量管理制度在本店的贯彻、执行,定期检查制度执行情况,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 2 医疗器械质量管理的规定 一、为明确本店经营质量管理的总体质量方针和目标,根据《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和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医疗器械经营许可证管理办法》等规定,结合企业实际,制定本制度。使得本企业能遵守《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法规以及有关医疗器械管理规定,按国家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制定的《医疗器械经营监督管理办法》规范企业经营行为,在经营许可核定的经营方式和范围内从事医疗器械营销活动。确保本店在医疗器械进、存、销各环节中的质量要求及管理措施的实施。

医疗器械公司质量管理制度

质量管理制度目录 1、质量方针和管理目标 2、质量体系审核 3、各级质量责任制 4、质量否决制度 5、业务经营质量管理制度 6、首营品种的质量审核制度 7、质量验收、保管及出库复核制度 8、效期商品、特殊管理器械和贵重器械管理制度 9、不合格商品管理及退货商品管理制度 10、质量事故报告、质量查询和质量投诉的管理制度 11、不良事件监测及再评价相关制度 12、医疗器械召回相关制度 13、用户访问制度 14、质量信息管理制度 15、有关质量记录的管理制度 16、有关人员教育培训及考核的制度 17、质量管理制度执行情况考核制度 18、售后服务管理制度 19、卫生和人员健康状况管理制度 20、仓库安全防火管理规定 21、运输管理制度 22、医疗器械质量管理文件管理规定

一、质量方针和管理目标 为加强医疗器械的经营监督管理,保证公司在购进、销售、储存、使用过程中安全有效,保障人体健康和人民生命安全,特制定本制度。 (一)质量方针 1、始终坚持“质量第一”的方针,切实加强经营全过程质量管理,严把五关(即:进货质量关、入库验收关、在库检查关、出库复核关、售后服务关)。 2、严格按国家关于医疗器械的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经营操作运行,树立企业良好的质量信誉。 3、加强员工培训,提高员工素质,合法经营,不断营造,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 (二)管理目标 结合公司实际,认真学习贯彻执行《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重点把好进货关、入库验收关,对进货人员、验收人员和其他环节的人员,实行责任和具体操作监督管理。 健全质量管理组织机构,重点部位是质管科、质量验收、器械养护的充实和完善,以保证质量监控。 1、购进产品验收率100%; 2、入库商品合格率100%; 3、销售出库商品合格率100%; 4、购进商品适销率≥90%; 5、销售产品退货率≤2%; 6、库存商品报废率≤1‰; 7、岗位工作差错率≤1‰;8、售后服务满意度100%; 二、质量体系审核 公司逐步建立完整的质量体系和运作机制,定期进行审核和评定,以保证质量管理科学运行。 一、合理选择质量体系要素要求。 1、遵守国家有关医疗器械的质量方针、政策和法规,并根据市场对产品的质量要求合理选择。

医疗器械质量管理规范规章制度汇编

质量治理的规定 1、严格遵守《医疗器械监督治理条例》法规以及有关医疗器械治理规定,按国家食品药品监督治理部门制定的《医疗器械经营监督治理方法》等规章规范企业经营行为,在《经营许可证》核定的经营方式和范围内从事医疗器械营销活动。 2、企业负责人、医疗器械质量人员应熟悉掌握有关医疗器械的法规和行政规章,并贯彻执行。 3、从事医疗器械经营的人员必须具有大专以上(含大专)文化水平,并同意相应的专业知识和医疗器械法规培训,具有良好的商业道德,在法律上无不良品行记录,其质量人员应经市级药品监督治理部门考试合格。 4、坚持按需进货、择优采购的原则选择医疗器械的供货商,对供货单位的生产(经营)合法性、资质、诚信、质量历史、质量体系状况等进行分析考察,向供货方索取盖有原印章的《医疗器械生产/经营许可证》、《营业执照》。同时应对供货方销售员进行合法资格验证、索取法人授权托付书、供货人身份证明、联系地址等,以确保购进的医疗器械质量符合规定要求。 5、采购医疗器械应与供货方签订质量保证协议或购货合同。 6、首营企业应对其资格和质量保证能力进行审核;首营医疗器械产品应对其质量性以及合法进行性审核。 7、质量人员负责质量不合格医疗器械的审核,对不合格医疗器械的处理过程实施监督。

8、质量人员负责起草医疗器械质量治理制度,并指导、督促制度的执行。 9、电话要货、口头电传等应形成文字记录,凡涉及合同及有关履行合同变更和解除合同的往来信件、电话记录、传真以及所有业务活动的记录均应归档,保存五年备查。 医疗器械购进治理规定 1、购进医疗器械应以"质量第一"为前提,从具有合法资格的医疗器械生产企业或医疗器械经营企业购进,并在经营范围内购进医疗器械. 2、在采购医疗器械时应选择合格供货方,对供货方的法定资格,履约能力,质量信誉等进行调查评价,并建立合格供货方档案. 3、签订购进合同或质量保证协议,必须明确以下质量条款: ①医疗器械应符合国家质量标准或行业质量标准及有关质量要求; ②产品应附有合格证明; ③医疗器械的讲明书,标签和包装标识应符合有关的规定和

医院医疗器械质量管理制度汇编

青岛**医院 医疗器械质量管理制度

目录 医疗器械临床准入与评价管理制度 (1) 医疗器械采购制度 (2) 医疗器械安装验收制度 (4) 医疗器械储存管理制度 (6) 医疗器械出库复核制度 (7) 效期医疗器械管理制度 (8) 不合格医疗器械管理制度 (9) 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制度 (12) 医疗器械维修保养工作制度 (13) 医疗仪器使用管理规定 (14) 医疗器械正常破损报废制度 (17) 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器械管理制度 (18) 卫生和人员健康状况管理制度 (20) 质管人员培训制度 (21)

医疗器械临床准入与评价管理制度 一、各业务科室根据临床工作需要按年度编报设备计划,10万元以上设备应填写计划论证表,由总务科汇总后,交医疗器械临床使用安全管理委员会讨论,形成年度计划,并由院领导批准后执行。 二、购置大型医疗设备,必须先编写可行性报告及大型医疗设备配置申请表,报省卫生厅批准后执行。 三、对紧急情况或临床急需的医设备,应由使用科室提出申请,按审批规定,经院领导批准后,优先办理。 四、各业务科室不得对外签定订购合同或向厂商承诺购置意向。 五、各类设备所需的耗材、配件应做好计划,由总务科审核,报分管领导批准执行。 六、对于赠送的医疗设备,必须按程序办理相关手续,并经设备和医疗管理部门审核,经院领导批准后执行。如违反规定,造成的医疗事故或医患纠纷,由当事人承担有关的责任。

医疗器械采购制度 为认真贯彻执行《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合同法》等法律、法规和医院的各项质量管理制度,严格把好医疗器械购进质量关,确保依法购进并保证医疗器械产品质量,特制定本制度。 一、医疗器械应当由采购部门实行统一采购。临床科室不得自行采购。 二、严格坚持“按需进货,择优采购,质量第一”的原则。在采购时应选择合格供货方,对供货方的法定资格,履约能力,质量信誉等应进行调查和评价,并建立合格供货方档案。 三、采购应制定计划,并有质量管理机构人员参加,应签订书面采购合同。明确质量条款。采购合同如果不是以书面形式确立的,购销双方应提前签订注明各自质量现任的质量保证协议书。协议书应明确有效期。医疗设备的购进应当有检测、维修和保养条款。 四、购进的医疗器械必须有产品注册号、产品包装和标志应符合有关规定。工商、购销合同及进口医疗器械合同上注明质量条款及标准。 五、质量管理员应做好首营企业和首营品种的审核工作,审核时应查明以下加盖供方公章的证件、材料,并建立档案:

最新医疗器械管理制度及职责培训资料

医疗器械管理制度及职责培训一医疗器械管理制度 1.医疗器械购进、销售管理制度 严格执行公司的规定,坚持“质量第一、按需进货,择优采购”的原则。 首营企业应按公司“医疗器械首营企业和品种质量审核管理制度”的规定办理有关审核手续。 凡经质量管理部门检查或接医疗器械监督管理部门通知的不合格、过期失效、变质的医疗器械,一律不得开票销售,已销售的应及时通知收回。需报损的医疗器械,应按公司的规定进行。 销售医疗器械应开具合法票据,并按规定建立销售记录,做到票、帐、货相符。销售票据和记录应按规定妥善保管。 定期或不定期上门征求或函询顾客意见,认真协助质量管理部门处理顾客投诉和质量问题,及时进行质量改进。 2.医疗器械首营企业和品种质量审核管理制度 ①“首营企业”指与本企业首次发生医疗器械供需关系的医疗器械生产企业或医疗器械经营企业;②首营品种是指公司向医疗器械生产企业首次购进的医疗器械。 审批首营企业和品种的必备资料:① 首营企业的审核要求必须提供加盖首营企业原印章的合法证照(《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许可证》或《医疗器械经营企业许可证》和营业执照)复印件;医疗器械销售人员须提供加盖企业原印章和企业法定代表人印章或签字

的授权委托书,并标明授权范围及授权时限;医疗器械销售人员身份证复印件;质量保证协议及售后服务书。 购进品种时,应提供医疗器械质量标准;医疗器械注册证;医疗器械产品登记表。 3.医疗器械质量验收管理制度 医疗器械质量验收由质量管理部的质量验收员负责。质量验收员应具有高中以上学历,并经岗位培训和湖南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培训考试合格,取得岗位合格证书后方可上岗。 国家对医疗器械实行分类管理。 第一类是指,通过常规管理足以保证其安全性、有效性的医疗器械。 第二类是指,对其安全性、有效性应当加以控制的医疗器械。 第三类是指,植入人体;用于支持、维持生命;对人体具有潜在危险,对其安全性、有效性必须严格控制的医疗器械。 验收时应按照医疗器械的分类,对医疗器械的包装、标签、说明书以及有关要求的证明或文件进行逐一检查。 ① 验收医疗器械标签、包装标识应包括:生产企业的名称、地址,医疗器械的名称、型号、规格、医疗器械注册证书编号、产品标准编号、产品生产日期或者批(编)号,限期使用的产品,应当标明有效期限、依据产品特性应当标注的图形、符号以及其他相关内容等。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