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郭英德推荐的中国古典文献学初学者的参考书目
- 格式:doc
- 大小:23.00 KB
- 文档页数:1
北京大学中文系中国古典文献学考研资料及参考书目北京大学创办于1898年,初名京师大学堂,是中国第一所国立综合性大学,也是当时中国最高教育行政机关。
辛亥革命后,于1912年改为现名。
作为新文化运动的中心和“五四”运动的策源地,作为中国最早传播马克思主义和民主科学思想的发祥地,作为中国共产党最早的活动基地,北京大学为民族的振兴和解放、国家的建设和发展、社会的文明和进步做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在中国走向现代化的进程中起到了重要的先锋作用。
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传统精神和勤奋、严谨、求实、创新的学风在这里生生不息、代代相传。
我想这就是为什么那么多学子考北大的原因之一吧,今天作为北大的一名学子就给大家介绍一下我考北大的一些心里路程,希望可以帮到学弟学妹们。
奋斗了了一年的时间,我终于踏进了北大的校门,我最想说的一句话,就是付出总有回报!这不是套话,这是我刚刚知道我考了多少分的那一刻的最深切的体会!想起当初大学毕业只身前往北京,举目无亲,那个时候不知道北大的食堂在哪里、不知道在哪里能找到住的地方、不知道应该在哪里看书学习、不知道向谁去打听专业课的问题……,总之苦楚溢于言表,当然最后的得到的快乐也可以说是喜上云霄!学弟学妹们好,我是汪学长硕士:北京大学中文系中国古典文献学,当年以总成绩第二名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中国古典文献学专业,在新祥旭考研一对一讲解621中国古典文献学和832中国古典文献学基础专业课,首先我自己当初也是在新祥旭考研辅导学校辅导过专业课,觉得老师们水平很高,尤其是在北大的学子们几乎是没有人不知道新祥旭的,毕竟新祥旭创始人就是北大的,这也是我为什么在新祥旭兼职任教的原因,毕竟我也是在这里的老师帮助下考上的,这个在这里不细说了,有什么问题大家可以留言或者加老师微信,那么我给大家推荐一些参考书目:孙钦善《中国古文献学史》中华书局(写的可读性很差,最重要,逼着自己去看)曾贻芬《中国历史文献学史述要》商务印书馆皮锡瑞著周予同注《经学历史》中华书局安静小太郎《经学史》万卷楼江竹虚《五经源流变迁考》上海古籍出版社(各经的发展源流很明晰)徐有富《目录学与学术史》中华书局江蕃《国朝汉学师承记》中华书局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中华书局(精彩有个性)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中华书局钱穆《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商务印书馆王力《中国语言学史》中华书局(训诂类很简明)专业课古委会《文献学基础知识丛书》江苏教育出版社程千帆、徐有富《校雠广义》齐鲁书社董洪利《文献学概要》北京大学出版社杜泽逊《文献学概要》中华书局(总论的这两本就够了)张舜徽《文献学论著辑要》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余嘉锡《目录学发微》《古书通例》中华书局姚名达《中国目录学史》商务印书馆《四库全书总目》各大类叙小叙《简明四库全书目录》《书目答问》(经部,史部,子部的诸子、考证笔记)倪其心《校勘学大纲》北京大学出版社钱玄《校勘学》江苏古籍出版社许逸民《古籍整理释例》中华书局总结:以上经验满满的全是干货,希望今年考研的学子们可以从中受益,作为本研究生就读于北大的我,对于北大的情况在了解不过了,很希望今年考北大的学子可以顺利通过,如果需要帮助的同学可以联系我,专业课历年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和一下资料都可以提供,我在北大等你内部资料:光华管理学院的内部重难点讲义和常考知识点笔记梳理;其他资料:专业课模拟押题卷;【1】免费提供考前应试指导;【2】免费提供复试咨询;【3】协助联系导师或者提供导师联系方式;【4】免费提供考研公共课复习指导或资料。
北大中文系古文献类课程教材及主要参考书目需要说明的几点:
1、教材是必须要通读的,因为考试会考。
如果没有教材就以老师上课的讲义为主。
2、参考书列的比较杂乱,但大抵是底端的,有意进一步研究的同学可以根据这些书提供的线索进一步搜寻。
参考书无需全看,有针对性地阅读一种或几种即可,主要是对教材及讲义的补充和拓展。
3、其实对于北大中文系的多数科目来说,最重要的并非教材,也不是参考书,而是原典。
书目中不曾开列,但希望大家不要忽略它们。
2023年古典文献学专业考研书目古典文献学是文学研究领域的一门学科,主要探讨古代文献和文化遗产的收藏、整理、研究和传播,涉及诸多学科和领域,如语言学、历史学、哲学、考古学等等。
考研复习期间,建议考生重点阅读以下教材和书籍。
一、古典文献学专业核心教材:1.《中国古代文献学》孙荣临著此书是国内古典文献学领域的经典教材之一,系统地阐述了古代文献的概念、特点、分类和研究方法,对古代文献的体例、篇目、版本、流传、价值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解析。
这本书对于古典文献学的入门学习和深入研究都有很大帮助。
2.《古代文化遗产保护与修复》李宝峰等著此书主要涉及古代文化遗产的类型、分类、保护与修复等方面的内容,涵盖了考古学、古文化遗产学、古建筑学等学科的基础知识,对于我国古代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修复工作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3.《古籍整理学》王顺才著这本书主要介绍了古籍整理的工作内容、方法以及标准和规范,将整理学做了全面的阐释和细致的分析。
在古籍整理方面有志者可以阅读此书,获得实际操作的技巧和方法。
二、古典文献学实践研究的参考书目:1.《《诗经》研读与翻译》陈德希著这是一本针对《诗经》的研究专著。
陈德希老师对《诗经》的每首诗都进行了深入的解读,不仅破解了不少古语的奥秘,还对于《诗经》的史料价值、人文价值作了高度评价。
对于想系统学习《诗经》的同学,这本书是非常值得一看的。
2.《道家难经导读》徐文渊著这是一本介绍中国古代道家经典的导读书籍。
全书从《老子》、《庄子》等经典作品入手,全面系统地介绍了道家的思想、历史渊源和哲学体系。
3.《史记指南》杜忠诚著这本书主要是为了给读者提供阅读《史记》的指南和参考书。
书中详细纪录了《史记》的编纂背景、体例、版本和流传情况等。
此书不仅对于《史记》的阅读有很大的帮助,同时也可把《史记》作为门径,学习古典文献学的理论和方法。
三、相关研究领域的书籍:1.《中国诗歌史》蒋献可著这本书是一部记录中国诗歌发展历史的巨著,全书从诗歌的起源和演化、历史时期划分等入手,全面阐述了中国诗歌的历史形态、作者和作品,是了解中国古代诗歌的必读之作。
第一部分中国古代文学1、北师大文学院主编:《中国古代文学史》(三卷),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
2、过常宝、郭英德著:《中国古代文学史》(上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年。
(四川人民出版社,2003年)3、过常宝、康震著:《中国古代文学史》(上下),南海出版公司,2005年。
4、尚学锋、过常宝、郭英德:《中国古典文学接受史》,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年。
5、郭英德、谢思炜、尚学锋、于翠玲:《中国古典文学研究史》,中华书局,1995年。
6、北师大文学院主编:《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第2版),北师大出版社,2009年。
7、李山著:《诗经析读》,南海出版公司,2004年。
8、李山:《楚辞选译》,中华书局,2005年。
9、尚学锋:《庄子》,春风文艺出版社,1999年。
10、过常宝:《先秦散文研究:早期文体及话语方式的生成》,人民出版社,2009年。
11、过常宝:《依然旧时明月:唐诗宋词中的生命和情感》,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
12、《康震品李白》《康震评说诗圣杜甫》《康震评说苏东坡》《康震评说李清照》《康震评说唐宋八大家》等13、郭英德:《明清传奇史》,人民文学出版社,2012年。
(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年。
)14、郭英德:《中国四大名著讲演录》,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
15、鲁迅:《中国小说史略》,中华书局,2010年。
(其实任何一个版本都可以的)16、郭英德、于雪棠:《中国古典文献学的理论与方法》,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
第二部分中国现当代文学1、钱理群等:《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修订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
2、程光炜、刘勇等主编:《中国现代文学史》(第2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
3、刘勇主编:《中国现代文学专题》(新编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
4、刘勇:《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视域与形态》,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
5、刘勇主编:《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上下册),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
北师大考研——中国古典文献学指南考研心得体会一年一度的考研又结束了,回想自己的考研历程,觉得其中有苦有乐,对考研的评价是一个字:值!考研是一种财富,初试的准备过程锻炼了一个人的心理承受能力和持之以恒的精神,复试的过程更锻炼了一个人的交际能力!我从未想象过自己考上准备了一年的这所学府会是什么心情,直到3月23日放下查询录取结果的电话,抱着我妈就忍不住把这一年憋着的压力都哭了出来。
那时刻,我的压力真正的得到了释放,那种骄傲自豪的成功滋味这辈子我都无法忘怀。
先说下我自己的情况吧,我本科学校是教育部直属的,但非211非985,报考的是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国古典文献学,初试成绩并不高。
所以这篇总结里也结合了自己觉得这一年遗憾没有做到的地方讲,希望能够给各位一些借鉴。
记得我是从5月开始开始准备考研的,那些时间比较靠后开始准备考研的人不用担心焦虑,认真复习一定来得及。
暑假的时候我与舍友一起租了房子,早上七点左右开始学习,晚上大约十点半结束学习。
这段时间,大家起早贪黑不到六点就开始,晚上到十一二点才结束,当然,前期复习时要劳逸结合,注重身体,这样后期才有更好地复习劲头。
所以我要给大家一个建议,考研过程中找几个志同道合的研友非常重要,可以互相监督,可以一起讨论一些专业方面的问题,共同进步,去年我们一起复习考研的几个人最后都取得了成功,有去中科院动物所的,有去厦大的还有考上华师的。
而且研友也不一定只是说你们一个学校一起去图书馆复习的,在这个信息时代我们的研友也可以是在一个考研群里大家共享资源和讨论问题的同学们,去年九月底也就是在我到处寻找交大历年考研真题的过程中,偶然一个机会加入了学姐建的一个交大生物学考研群,在群里我们会共享历年的真题,在冲刺阶段学姐还会提供历年真题的答案,并且平时我们还会讨论很多专业方面的问题,这些都对最后的初试很有帮助,最后我们群里有很多小伙伴都通过了初试,所以说能加入一个好的组织也十分重要,所以希望大家能积极都能找到一个积极又温暖的组织。
2020-2021年北师大中国古典文献学考研招生情况、分数线、参考书目、经验指导、真题分享!一、院系简介文学院历史积淀深厚。
她的前身是中国语言文学系,创建于1902年,至今已有100余年历史,为国家建设培养了大批英才,也为二十世纪中文学科的建设和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鲁迅、钱玄同、刘半农、黎锦熙、沈从文、沈兼士、顾随、余嘉锡、吴承仕、黄药眠、钟敬文、谭丕模、穆木天、叶丁易、刘盼遂、李长之、李何林、陆宗达、萧璋、俞敏会通开新,炳耀学界;启功、郭预衡等先贤奠定了文学院稳重求实不务虚名、锐意创新不断进取,既坚守学术家园,又保持现实关怀的良好学风。
未来,文学院将致力于建设世界一流的文学院。
坚持以打造世界一流的中国语言文学学科为目标,努力建设三个中心:国家语言文字创新和咨询中心、中国文学研究和国际传播中心、中国语文教育研究推广中心,形成一个以一流中文学科为支撑、三个高端学术文化领域为特色的崭新布局。
二、北师大古典文献学考研招生情况050104中国古典文献学01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文学文献02唐宋文学文献03元明清文学文献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③723中国文学史④936文学理论与外国文学史(含比较文学)复试:围绕“中国文学史(含文献学)”复试,书目不限2019年拟招收8人,含接收推免生4人左右。
三、北师大古典文献学考研参考书目1)袁行霈《中国古代文学史》(全四册,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年2)北师大版《中国古代文学史》(全三册),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3)刘勇、邹红主编《中国现代文学史》(第三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年4)张健主编《新中国文学史》(全两册),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5)《中国古典文献学的理论与方法》,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6)童庆炳主编《文学理论新编》(第四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年(附加配套《文学理论新编(教师用书)》)7)匡兴主编《外国文学史(西方卷)》,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8)李壮鹰、李春青主编:《中国古代文论教程》(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年9)王向远《东方文学史通论》(增订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年10)王向远《宏观比较文学讲演录》,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年11)王向远《比较文学学科新论》,江西教育出版社,2012年四、北师大古典文献学考研复试分数线注:“-”表示小编没有收集到有效数据!五、2018 北师大古典文献学考研拟录取名单详情请关注“北师大考研联盟”微信公众号查阅!六、2019北师大古典文献学考研备考指导今年的专业课考试科目改成了723和936,下面来分享这位作者当时复习这两门的过程:建议大家在第一遍复习的时候先看教材,主要是对知识点有一个大概的印象。
中文系学生必读书目(暂定)古代文学一、通史部分(参考):1.《中国文学史》游国恩萧涤非等主编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12.《中国文学发展史》刘大杰主编百花文艺出版社 19993.《插图本中国文学史》郑振铎主编北京出版社 19994.《中国文学通史》(十四册)中国社科院编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05.《中国分体文学史》李修生、赵义山主编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16.《中国文学批评史》王运熙、顾易生主编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57.《中国历代文论选》郭绍虞、王文生主编上海古籍出版社 19798.《中国小说史略》《汉文学史纲要》(鲁迅全集)9.《中国小说发展史概论》王恒展山东教育出版社 199610.《中国通史》12卷(22册)白寿彝编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9二、作品部分(黑体必读)1.《诗经选》余冠英选注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22.《诗经今注》高亨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3.《楚辞选》马茂元选注人民文学出版社 19584.《楚辞今注》汤炳正、李大明、李诚注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65.《中国古代神话》袁珂中华书局 19606.《先秦散文选》罗根泽编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77.《论语译注》杨伯峻译注中华书局 19628.《庄子集释》郭庆藩辑王孝渔整理中华书局 19629.《春秋左传注》杨伯峻中华书局 199010.《四书集注》朱熹齐鲁书社 198911.《史记选》王伯祥选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2.《史记》司马迁著中华书局13.《汉书》班固著中华书局14.《汉魏六朝诗选》余冠英选注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715.《古诗十九首集释》隋树森编著中华书局 195516.《三曹集》张溥辑评岳麓书社 199217.《陶渊明集》录钦立校注人民文学出版社 197918.《世说新语校笺》徐震堮中华书局 198419.《文心雕龙注》范文澜人民文学出版社 195820.《诗品译注》周振甫译注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6年21.《李白诗选》复旦大学中文系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522.《杜甫诗选》山东大学中文系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023.《唐诗选》(上、下)中国社会科学院人民文学出版社 197824.《唐宋词选注》唐圭璋等选注北京出版社 198225.《乐府诗集》郭茂倩编中华书局 197926.《宋词选》胡云翼上海古籍出版社 197827.《宋诗选注》钱钟书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228.《宋文选》四川大学中文系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029.《苏轼选集》王水照选注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430.《辛弃疾词选》朱德才选注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831.《西厢记》王季思校注本上海古籍出版社 197832《牡丹亭》徐朔方校注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433.《三国演义》罗贯中人民文学出版社34.《水浒传》(120回本)施耐庵人民文学出版社35.《西游记》吴承恩人民文学出版社36.《三言二拍》冯梦龙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437.《红楼梦》(120回本)曹雪芹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238.《桃花扇》王季思、苏寰中校注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039.《长生殿》徐朔方校注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940.《中国十大古典悲剧集》(上、下)王季思主编上海文艺出版社 198241.《中国十大古典喜剧集》(上、下)王季思主编上海文艺出版社 1982。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考研之古代文学复习指南、参考书目、知识梳理——海研教育1、古代文学:一些书目:(1)袁行霈主编:《中国文学史》(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
(2)北师大文学院主编:《中国古代文学史》(三卷),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
(3)韩兆琦,李道英,邓魁英,张俊主编:《中国文学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
(4)郭预衡主编:《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
(5)朱东润主编:《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六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
(6)袁世硕:《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
(7)邓魁英:《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
复习方法:一、注意朝代二、注意每个朝代比较著名的作家作品三、代表性的作家的特点或者风格,诗歌特点四、每个著名的作家都要背诵至少一首他的诗或词五、第一章上古神话六、第一节中国神话的产生和记录七、一、关于神话:八、(一)定义:以故事形式表现远古人民对自然、社会现象的认识和愿望,是“通过人民的幻想用一种不自觉的艺术方式加工过的自然和社会形式本身”。
九、(二)特点:十、1、以神为主人公,他们包括各种自然神和神化了的英雄人物。
十一、2、情节:表现为变化、神力和法术。
十二、3、意义:对自然或社会现象解释,表达征服自然、变革社会愿望。
十三、(三)产生条件:十四、1、可凭语言表达感情和对自然和社会领悟时。
十五、2、对自然界,产生神秘和敬畏感情,幻想出超自然神灵和魔力,自然被神化。
十六、(四)目的意义:十七、1、为保持社会习俗及社会制度意义和合理性,维系社会性上。
十八、2、把个人和集体联系为一体的精神纽带。
十九、3、在劳动和生活中,积聚多而强烈情绪体验,神话故事可使难以理解的现实呈现出戏剧性属性,在对世界假想性把握中宣泄不安情绪。
二十、二、神话少且不系统的原因:二十一、时代久远,儒家对神话采取排斥态度,除《山海经》等书中记载比较集中外,其余散见于各类书中,往往片段,有完整情节不多。
北师大郭英德推荐的中国古典文献学初学者的参考书目
张舜徽:《中国文献学》,郑州:中州书画社,1982;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洪湛侯:《中国文献学新编》,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1994。
孙钦善:《中国古文献学史》,北京:中华书局,1994。
杜泽逊:《文献学概要》,北京:中华书局,2001。
黄永年:《古文献学四讲》,厦门:鹭江出版社,2003。
张三夕主编:《中国古典文献学》,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孙钦善:《中国古文献学》,北京:北京大学,2006。
张舜徽:《文献学论著辑要》,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5。
余嘉锡:《古书通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
邱陵:《书籍装帧艺术简史》,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4。
韩仲民:《中国书籍编纂史稿》,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1988。
来新夏:《中国古代图书事业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
曹之:《中国古籍编撰史》,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
魏隐儒:《古籍版本鉴定丛谈》,北京:印刷工业出版社,1984。
戴南海:《版本学概论》,成都:巴蜀书社,1989。
严佐之:《古籍版本学概论》,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
李致忠:《古书版本学概论》,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90。
曹之:《中国古籍版本学》,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2,2002(重印)。
姚伯岳:《版本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
程千帆、徐有富:《校雠广义·版本编》,济南:齐鲁书社,1998。
黄永年:《古籍版本学》,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
戴南海:《校勘学概论》,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6。
倪其心:《校勘学大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
管锡华:《校勘学》,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1。
程千帆、徐有富:《校雠广义·校勘编》,济南:齐鲁书社,1998。
余嘉锡:《目录学发微》,北京:中华书局,1963;成都:巴蜀书社,1991。
来新夏:《古典目录学浅说》,北京:中华书局,1981。
程千帆、徐有富:《校雠广义·目录编》,济南:齐鲁书社,1988。
周少川:《古籍目录学》,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6。
何新文:《中国文学目录学通论》,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