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尔成本控制调查报告
- 格式:ppt
- 大小:366.00 KB
- 文档页数:41
海尔集团财务状况分析引言概述:海尔集团是一家在全球范围内运营的大型企业集团,其财务状况对于投资者和利益相关者来说非常重要。
本文将对海尔集团的财务状况进行详细分析,以便更好地了解该集团的经济实力和未来发展潜力。
一、资产状况分析1.1 海尔集团的总资产规模首先,我们需要关注海尔集团的总资产规模。
根据最近的财务报告,海尔集团的总资产规模达到了X亿元。
这个数字显示了该集团的经济实力和资源储备。
1.2 资产结构其次,我们应该分析海尔集团的资产结构。
资产结构反映了企业在不同领域的投资比例。
海尔集团的资产结构主要包括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
其中,流动资产主要是指现金、应收账款等短期资产,非流动资产主要是指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长期资产。
通过分析资产结构,我们可以了解到海尔集团在不同领域的投资情况。
1.3 资产负债率最后,我们需要计算海尔集团的资产负债率。
资产负债率是企业负债总额与总资产之比,它反映了企业的财务风险和偿债能力。
根据最新的财务数据,海尔集团的资产负债率为X%。
这个数字显示了该集团的财务稳定性和风险承受能力。
二、利润状况分析2.1 收入情况了解海尔集团的收入情况是分析其利润状况的重要一环。
通过最近的财务报告,我们可以得知海尔集团的总收入为X亿元。
这个数字反映了该集团在市场上的销售业绩和市场份额。
2.2 成本情况除了收入情况,我们还需要了解海尔集团的成本情况。
成本主要包括生产成本、销售成本和管理费用等。
通过分析成本情况,我们可以评估海尔集团的经营效率和成本控制能力。
2.3 利润率最后,我们需要计算海尔集团的利润率。
利润率是企业净利润与总收入之比,它反映了企业的盈利能力和经营效益。
根据最新的财务数据,海尔集团的利润率为X%。
这个数字显示了该集团的盈利能力和经营效率。
三、现金流状况分析3.1 经营活动现金流经营活动现金流是指企业通过日常经营活动所产生的现金流量。
通过分析海尔集团的经营活动现金流,我们可以了解到该集团的经营能力和现金流动性。
第1篇一、引言海尔集团作为我国知名的家电企业,自1984年成立以来,始终秉持“创新、共赢、共赢”的企业理念,不断推动企业快速发展。
本报告通过对海尔集团近三年的财务数据进行分析,旨在全面评估海尔的财务绩效,为管理层提供决策依据。
二、海尔集团概况海尔集团成立于1984年,总部位于山东省青岛市。
经过30多年的发展,海尔已成为全球领先的家电制造商,产品涵盖了家电、智能家居、信息科技等多个领域。
海尔集团在全球范围内拥有多个生产基地、研发中心和销售网络,员工总数超过10万人。
三、海尔财务绩效分析(一)盈利能力分析1. 营业收入分析近年来,海尔集团的营业收入呈现出稳定增长的趋势。
2019年,海尔集团实现营业收入2661.4亿元,同比增长8.5%;2020年,营业收入达到2819.3亿元,同比增长6.4%;2021年,营业收入为2977.9亿元,同比增长5.6%。
从数据来看,海尔集团的营业收入保持了稳定的增长。
2. 净利润分析海尔集团的净利润也呈现出稳定增长的趋势。
2019年,海尔集团实现净利润74.6亿元,同比增长7.4%;2020年,净利润为85.4亿元,同比增长14.5%;2021年,净利润为91.4亿元,同比增长6.7%。
从数据来看,海尔集团的净利润保持了稳定增长。
3. 毛利率分析海尔集团的毛利率在过去三年中保持相对稳定。
2019年,海尔集团的毛利率为22.3%;2020年,毛利率为22.2%;2021年,毛利率为22.1%。
虽然毛利率略有下降,但整体仍处于较高水平。
(二)偿债能力分析1. 流动比率分析海尔集团的流动比率在过去三年中保持相对稳定。
2019年,流动比率为1.34;2020年,流动比率为1.32;2021年,流动比率为1.29。
从数据来看,海尔集团的流动比率保持在1以上,说明公司短期偿债能力较强。
2. 速动比率分析海尔集团的速动比率在过去三年中保持相对稳定。
2019年,速动比率为0.96;2020年,速动比率为0.95;2021年,速动比率为0.93。
海尔集团采购成本管控研究◎黄雨萱财务管理一、公司简介及相关概念1.海尔集团简介。
海尔集团从1984年创立开始,经历了破产危机,随后引入了德国先进技术,又成立了电冰箱总厂,逐步建立和开拓了海尔集团的品牌之路。
海尔集团是我国实施企业财务共享的典范之一,在建立财务共享之后先后获得了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各项奖项,已经成功拥有四家孵化上市公司,两家独角兽企业,12家准独角兽企业和瞪羚企业,在全球范围内已经建立了122个制造中心,20多个工业园和10个研发中心。
2.财务共享理论。
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是将会计业务拿到一个共享服务中心进行记账和报告,保证了会计记录和报告的规范、结构统一,节省了系统和人工成本。
发展至今,主要有以下优势:(1)提升财务工作的运行效率。
财务共享服务可以使企业的财务工作不再繁杂低效,通过财务共享服务平台,可实现资金的自动划拨、会计凭证的自动生成、银行与企业的自动对账、对来款的自动区分、对会计复核、制单、记账、编制财务报表的集中处理。
(2)提升集团的管控能力。
在运行财务共享服务平台后,集团的管控难度大幅降低。
对于各子公司的人力管理、财务管理、资源配置等复杂情况,可制定统一的标准和规范,形成上下协调的业务业务流程。
集团还可以将控制点嵌入流程并将其嵌入到共享信息平台中,实现对于财务与经营风险的有力控制。
(3)依据数据管理为企业提供决策支持。
长久以来,企业缺乏专门的部门对数据进行牵头管理。
财务共享服务平台正是通过技术手段填补了分析处理数据专业能力方面的空缺。
利用大数据,企业可以有效地进行绩效分析、产品成本盈利分析、财务预算与预测分析,精准而及时地对市场以及自身的经营情况进行了解,极大地提升了决策的合理性。
3.采购成本理论。
(1)采购成本概念。
采购成本指的是在采购原材料时涉及到的运输的相关费用,其中包含管理采购人员的费用,管理采购计划制定人员的费用,管理采购订单的费用。
在诸多因素中,最为重要的因素是原材料的采购成本。
海尔集团低成本控制【摘要】物流成本的管理与控制一直是企业关注的焦点。
本小组以海尔集团为案例,从采购、运输、存储、配送、供应链五大块介绍分析其低成本控制的成功方法,对JIT采购、JIT配送、零库存等进行具体阐述,通过资料的搜集与小组的理解,得出几点启示以供借鉴。
【关键词】海尔集团;JIT采购;JIT配送;零库存;供应链;低成本控制正文一、海尔集团简介海尔集团创立于1984年,它是在引进德国利勃海尔电冰箱生产技术成立的青岛电冰箱总厂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大型企业集团,其总部设在青岛。
现任董事局主席、首席执行官张瑞敏是海尔的主要创始人。
海尔集团是中国第一大白色家电制造商。
自2002年以来,海尔品牌价值连续8年蝉联中国最有价值品牌榜首。
海尔品牌旗下冰箱、空调、洗衣机、电视机、热水器、电脑、手机、家居集成等19个产品被评为中国名牌。
2009年,海尔品牌价值高达812亿元。
截至2009年,海尔集团在全球建立了29个制造基地,8个综合研发中心,19个海外贸易公司,全球员工超过6万人。
2010年实现全球营业额135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9%,其中海尔品牌出口和海外销售额55亿美元,占总营业额的26%,全年实现利润62亿元人民币。
2010年12月中旬,世界权威市场调查机构欧睿国际 (Euromonitor)发布最新的全球家用电器市场调查结果显示:海尔品牌在大型白色家用电器市场占有率为6.9%,再次蝉联全球第一,同比提升1.8个百分点。
其中,海尔在冰箱、洗衣机、酒柜三个产品的市场占有率排名中继续蝉联全球第一。
二、海尔集团采购成本控制--- JIT采购(一)理论1、JIT采购原理:(1)用户需要什么,就送什么,品种规格符合客户需要;(2)用户需要什么质量,就送什么质量,品种质量符合客户需要,拒绝次品和废品;(3)用户需要多少就送多少,不少送,也不多送;(4)用户什么时候需要,就什么时候送货,不晚送,也不早送,非常准时;(5)用户在什么地点需要,就送到什么地点。
海尔集团成本控制调查报告一:什么是海尔企业文化?要了解海尔的成本控制情况,首先就应该对它的企业文化有一个深刻的认识,那么海尔的企业文化到底怎么样呢?海尔文化的核心是创新。
它是在海尔二十年发展历程中产生和逐渐形成特色的文化体系。
海尔文化以观念创新为先导、以战略创新为方向、以组织创新为保障、以技术创新为手段、以市场创新为目标,伴随着海尔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大到强、从中国走向世界,海尔文化本身也在不断创新、发展。
员工的普遍认同、主动参与是海尔文化的最大特色。
当前,海尔的目标是创中国的世界名牌,为民族争光。
这个目标把海尔的发展与海尔员工个人的价值追求完美地结合在一起,每一位海尔员工将在实现海尔世界名牌大目标的过程中,充分实现个人的价值与追求。
二:为什么要进行成本控制与管理?当今社会,竞争日益激烈,迅速淘汰的社会,需要更加优秀的企业才能立于不败之地,优秀的企业离不开优秀的管理,而成本管理又是企业管理中的重中之重,企业只有做好了成本控制管理,才能不断地向前发展,才能越走越远,越走越好三:什么是成本管理?成本管理是指: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各项成本核算、成本分析、成本决策和成本控制等一系列科学管理行为的总称。
四:成本管理的目的是什么?充分动员和组织企业全体人员,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对企业生产经营过程的各个环节进行科学合理的管理,力求以最少生产耗费取得最大的生产成果。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海尔成本概略分布图:从产品成本分布图,我们可以得知,材料成本是所有成本中比例最大的一块,而且主要分布在生产部门,那么材料采购的价格就将直接影响企业的盈利状况和盈利能力。
期间费用在营销部,辅助管理部门以及物控部门所占比例也是比较高的,不过相对材料成本来说,就要小很多了。
期间费用的合理规划就主要落在了这三个部门中来。
五:上面我们分析了海尔的成本分布形式,那么海尔是如何利用好财务管理做到优秀的成本控制的呢?A:海尔发展战略创新的四个阶段图示海尔文化的核心是创新。
摘要:本文以海尔集团为研究对象,对其发展历程、多元化经营战略、内部控制与成本控制等方面进行了全面分析。
通过对海尔集团的成功经验总结,旨在为我国其他企业提供借鉴和启示。
一、引言海尔集团,作为中国家电行业的领军企业,自1984年创立以来,历经三十多年的发展,已成为全球知名的家电品牌。
本文从发展历程、多元化经营战略、内部控制与成本控制等方面对海尔集团进行总结分析。
二、海尔集团发展历程1.初创阶段(1984-1991年):海尔集团从一家濒临倒闭的集体小厂起步,经过艰苦创业,成功转型为家电企业。
2.发展阶段(1992-2000年):海尔集团抓住中国改革开放的机遇,迅速发展壮大,成为国内家电市场的领军企业。
3.国际化阶段(2001年至今):海尔集团积极拓展海外市场,实现了全球化布局,成为全球知名的家电品牌。
三、海尔集团多元化经营战略1.根据企业能力控制多元化的节奏:海尔集团在多元化经营过程中,始终坚持根据自身能力控制多元化节奏,确保各业务板块协调发展。
2.根据行业相关程度进入新行业:海尔集团在进入新行业时,注重选择与现有业务相关度较高的行业,降低进入门槛。
3.针对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进入方式:海尔集团根据不同行业和市场需求,采取合资、收购、自建等多种进入方式,实现多元化经营。
四、海尔集团内部控制与成本控制1.内部控制:海尔集团建立了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包括财务控制、采购控制、生产控制等,确保企业运营的规范性和高效性。
2.成本控制:海尔集团通过集中采购、联合采购、第三方采购、全球采购等手段,降低采购成本;同时,加强对生产环节材料消耗的控制,降低生产成本。
五、结论海尔集团的发展历程充分展示了其战略眼光和创新能力。
在未来的发展中,海尔集团应继续坚持多元化经营战略,加强内部控制与成本控制,进一步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对我国其他企业而言,海尔集团的成功经验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第1篇一、引言海尔集团,作为中国家电行业的领军企业,自1984年成立以来,凭借其创新精神和卓越的管理,迅速崛起为全球知名品牌。
本报告旨在通过对海尔集团近年来的财务报表进行分析,评估其财务状况、盈利能力、偿债能力、运营效率和成长潜力,为投资者、管理层和决策者提供参考。
二、财务报表分析(一)资产负债表分析1. 资产结构分析- 流动资产:海尔集团的流动资产主要包括货币资金、应收账款、存货等。
近年来,海尔集团的流动资产占比较高,说明其短期偿债能力较强。
- 非流动资产:海尔集团的非流动资产主要包括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
随着业务的拓展,海尔集团的非流动资产逐年增加,反映了其长期发展潜力。
2. 负债结构分析- 流动负债:海尔集团的流动负债主要包括短期借款、应付账款等。
近年来,流动负债增长速度低于流动资产,表明公司短期偿债压力较小。
- 非流动负债:海尔集团的非流动负债主要包括长期借款、长期应付款等。
非流动负债的增长速度低于非流动资产,表明公司长期偿债能力良好。
3. 所有者权益分析- 海尔集团的所有者权益逐年增加,表明公司盈利能力较强,股东投资回报率较高。
(二)利润表分析1. 营业收入分析- 海尔集团的营业收入持续增长,表明公司产品市场需求旺盛,市场竞争力较强。
2. 营业成本分析- 海尔集团的营业成本逐年上升,但增速低于营业收入,表明公司成本控制能力较强。
3. 期间费用分析- 海尔集团的期间费用主要包括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
近年来,期间费用占营业收入的比例有所下降,表明公司费用控制能力有所提高。
4. 净利润分析- 海尔集团的净利润持续增长,表明公司盈利能力较强。
(三)现金流量表分析1.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分析- 海尔集团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持续为正,表明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入足以覆盖现金流出,具备较强的现金流状况。
2.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分析- 海尔集团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负,主要由于公司加大了在研发、生产等方面的投资。
第1篇一、引言海尔集团,作为中国家电行业的领军企业,自1984年成立以来,始终秉承“创新、品质、服务”的理念,不断拓展全球市场,实现了从国内知名品牌到国际知名品牌的华丽转身。
本文将通过对海尔公司近年来的财务报告进行分析,探讨其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未来发展潜力。
二、海尔公司财务状况分析1. 财务报表概述海尔公司财务报表主要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
以下将从这三个方面对海尔公司的财务状况进行分析。
(1)资产负债表海尔公司资产负债表反映了公司在某一特定时间点的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状况。
以下是对海尔公司资产负债表的分析:资产方面:海尔公司资产总额逐年增长,表明公司规模不断扩大。
其中,流动资产占比最高,说明公司具有较强的短期偿债能力。
负债方面:海尔公司负债总额逐年增加,但负债结构较为合理,长期负债占比相对较低,短期负债占比相对较高。
所有者权益方面:海尔公司所有者权益逐年增长,表明公司盈利能力较强,股东投资回报较好。
(2)利润表海尔公司利润表反映了公司在一定时期内的收入、成本和利润状况。
以下是对海尔公司利润表的分析:收入方面:海尔公司营业收入逐年增长,表明公司市场份额不断扩大。
其中,主营业务收入占比最高,说明公司主营业务发展良好。
成本方面:海尔公司营业成本逐年增长,但成本控制能力较强,毛利率保持稳定。
利润方面:海尔公司净利润逐年增长,表明公司盈利能力较强。
(3)现金流量表海尔公司现金流量表反映了公司在一定时期内的现金流入、流出和净现金流状况。
以下是对海尔公司现金流量表的分析: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海尔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逐年增长,表明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入足以覆盖其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出。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海尔公司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波动较大,主要受公司投资规模和投资周期的影响。
筹资活动现金流量:海尔公司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波动较大,主要受公司融资规模和融资成本的影响。
2. 财务比率分析以下是对海尔公司财务比率的分析:(1)偿债能力分析流动比率:海尔公司流动比率逐年上升,表明公司短期偿债能力较强。
第1篇一、前言海尔集团,作为中国家电行业的领军企业,自1984年成立以来,始终坚持“创新、品质、服务”的经营理念,不断推动企业向前发展。
本报告旨在通过对海尔集团近三年的财务报表进行分析,全面评估其财务状况、盈利能力、偿债能力、运营能力和成长能力,为投资者、管理层及相关部门提供决策参考。
二、财务报表分析1. 财务状况分析(1)资产规模分析根据海尔集团近三年的财务报表,可以看出其资产规模逐年增长。
2019年、2020年和2021年,海尔集团的总资产分别为967.34亿元、1083.85亿元和1215.79亿元,同比增长率为11.23%和11.57%。
这表明海尔集团在持续扩大业务规模,提升市场竞争力。
(2)负债规模分析海尔集团的负债规模也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
2019年、2020年和2021年,其总负债分别为623.85亿元、706.18亿元和796.79亿元,同比增长率为9.53%和13.06%。
从负债规模的增长速度来看,海尔集团在扩张过程中,适度增加了负债。
(3)所有者权益分析海尔集团的所有者权益也呈现增长趋势。
2019年、2020年和2021年,其所有者权益分别为343.49亿元、377.67亿元和419.00亿元,同比增长率为9.83%和10.27%。
这表明海尔集团在经营过程中,注重股东权益的保护。
2. 盈利能力分析(1)营业收入分析海尔集团近三年的营业收入持续增长。
2019年、2020年和2021年,其营业收入分别为2665.28亿元、2863.10亿元和3057.23亿元,同比增长率为7.53%和6.78%。
这表明海尔集团在市场竞争中,具有较强的盈利能力。
(2)净利润分析海尔集团近三年的净利润也呈现增长趋势。
2019年、2020年和2021年,其净利润分别为247.96亿元、283.66亿元和313.23亿元,同比增长率为12.84%和10.23%。
这表明海尔集团在保持市场份额的同时,不断提升盈利水平。
中文题目:供应链成本控制分析——以海尔集团为例英文题目:Analysis of Supply Chain Cost Control ——Taking Haier Group as an Example目录ABSTRACT (II)一、绪论 (1)(一)研究背景 (1)(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1)(三)研究内容 (1)二、相关理论 (2)(一)供应链的定义和特征 (2)(二)成本控制的定义与环节 (4)(三)供应链成本控制的内容 (4)三、海尔集团供应链成本控制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5)(一)海尔集团成本控制现状 (6)(二)外部供应链成本控制方面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7)(三)内部供应链成本控制存在的问题分析 (10)四、海尔集团供应链成本控制的可行设计 (13)(一)降低外部供应链成本方案 (13)(二)降低内部供应链成本方案的设计 (14)结论 (19)参考文献 (19)供应链成本控制分析——以海尔集团为例摘要现代社会,各生产和制造企业对于供应链采购的重视正在与日俱增。
在供应链采购进一步发展的过程当中,越来越多的风险问题也开始涌现出来,供应链采供风险的发生,对于供应链企业与供应商之间合作产生了消极影响,甚至会严重破坏双方之间的合作关系。
本文通过对海尔集团供应链成本控制进行分析,剖析海尔集团供应链方面存在的问题,并且结合当前互联网、大数据的时代技术背景,对相关的问题提出相对应的建议,希望能够有效促进海尔集团供应链提升自身的市场经济环境适应能力,提高海尔集团的成本控制水平,实现成本控制目标,不断丰富企业供应链成本控制理论体系的内容。
关键词:供应链;成本控制;海尔集团IThe Analysis of Supply Chain Cost Control :TakingHaier Group as an ExampleABSTRACTIn the modern society, production and manufacturing companies are paying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to supply chain procurement. In the process of the further development of supply chain procurement, more and more risk problems have begun to emerge. The occurrence of supply chain procurement risks has a negative impact on the cooperation between supply chain enterprises and suppliers, and even severely damages both parties. The partnership between. 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supply chain cost control of Haier Group, analyzes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supply chain of Haier Group, and combines the current technological background of the Internet and big data era to put forward corresponding suggestions on related issues, hoping to effectively promote Haier Group The supply chain enhances its ability to adapt to the market economy environment, improves the cost control level of Haier Group, achieves cost control goals, and continuously enriches the content of the enterprise supply chain cost control theoretical system.Keywords:Supply chain;Cost control;Haier GroupII一、绪论(一)研究背景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制造企业越发重视供应链管理,不少企业通过改造供应链降低经营成本,提升利润空间,为自己在市场竞争中确争取有利地位。
第1篇一、实验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企业财务管理在企业运营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为了更好地了解和掌握财务分析方法,提高财务决策的科学性,我们选取了海尔集团作为实验对象,对其财务状况进行了全面分析。
本实验旨在通过对海尔集团财务数据的深入研究,揭示其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方面的情况,为企业管理层提供有益的决策参考。
二、实验目的1. 掌握财务分析的基本方法,提高财务分析能力;2. 了解海尔集团的财务状况,为管理层提供决策依据;3. 分析海尔集团财务状况的优劣势,为企业改进财务管理提供建议。
三、实验内容1. 财务报表分析(1)资产负债表分析通过分析海尔集团的资产负债表,我们可以了解其资产结构、负债结构和所有者权益结构。
以下是对海尔集团资产负债表的分析:资产方面:海尔集团资产总额逐年增长,其中流动资产占比最大,表明公司具有较强的短期偿债能力。
非流动资产占比逐年上升,说明公司在长期资产投资方面有所增加。
负债方面:海尔集团负债总额逐年增长,但资产负债率相对稳定,表明公司负债风险可控。
流动负债占比逐年上升,说明公司在短期债务方面有所增加。
所有者权益方面:海尔集团所有者权益逐年增长,但占比相对较低,表明公司资本结构有待优化。
(2)利润表分析通过对海尔集团利润表的分析,我们可以了解其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和净利润等指标。
以下是对海尔集团利润表的分析:营业收入:海尔集团营业收入逐年增长,表明公司市场竞争力较强。
营业成本:海尔集团营业成本逐年增长,但增速低于营业收入,说明公司成本控制能力较好。
营业利润:海尔集团营业利润逐年增长,表明公司盈利能力较强。
利润总额和净利润:海尔集团利润总额和净利润均逐年增长,表明公司整体盈利能力良好。
(3)现金流量表分析通过对海尔集团现金流量表的分析,我们可以了解其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以下是对海尔集团现金流量表的分析: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海尔集团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逐年增长,表明公司经营活动具有较强的盈利能力。
第1篇一、引言海尔集团作为中国家电行业的领军企业,一直以来以其创新、品质和国际化战略著称。
为了全面了解海尔集团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效率,本报告将运用杜邦分析法对海尔集团的财务状况进行深入分析。
杜邦分析法将企业的财务指标分解为多个维度,从而揭示企业盈利能力的内在驱动因素。
二、杜邦分析框架杜邦分析法将企业的净资产收益率(ROE)分解为以下几个维度:1. 净资产收益率 = 净利润率× 总资产周转率× 权益乘数2. 净利润率 = 净利润 / 营业收入3. 总资产周转率 = 营业收入 / 总资产4. 权益乘数 = 总资产 / 净资产通过对以上四个维度的分析,可以全面了解海尔集团的盈利能力、资产运营效率和财务杠杆水平。
三、海尔集团财务指标分析1. 净资产收益率(ROE)分析根据海尔集团2020年的财务报表,计算得到ROE为15.76%。
从近三年的数据来看,海尔集团的ROE呈逐年上升趋势,表明公司的盈利能力在不断提高。
2. 净利润率分析海尔集团2020年的净利润率为8.47%,较2019年有所提高。
这主要得益于公司加大了成本控制力度,提高了产品毛利率。
3. 总资产周转率分析海尔集团2020年的总资产周转率为0.89,较2019年有所下降。
这可能是因为公司加大了研发投入,导致固定资产规模扩大,从而影响了总资产周转率。
4. 权益乘数分析海尔集团2020年的权益乘数为2.12,较2019年有所下降。
这表明公司负债水平有所降低,财务风险得到有效控制。
四、海尔集团杜邦分析结果根据杜邦分析框架,将海尔集团的ROE分解为以下三个部分:1. 净利润率 = 8.47%2. 总资产周转率 = 0.893. 权益乘数 = 2.12将以上三个部分代入杜邦分析公式,得到:ROE = 净利润率× 总资产周转率× 权益乘数= 8.47% × 0.89 × 2.12 =15.76%五、海尔集团财务状况分析1. 盈利能力分析海尔集团近年来ROE持续上升,表明公司盈利能力较强。
中国地质大学长城学院本科毕业论文题目海尔集团成本控制问题研究院别经济学院专业会计学学生姓名孙慧学号013141738指导教师郭丽华职称教授2018 年 4 月15日本科毕业生毕业论文(设计)诚信承诺书中国地质大学长城学院毕业论文任务书课题信息:课题性质:设计□论文√课题来源:教学√科研□生产□其它□发出任务书日期:指导教师签名:年月日中国地质大学长城学院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中国地质大学长城学院本科毕业论文文献综述院别:经济学院专业:会计学姓名:孙慧学号:0131417382018 年4 月15 日Samaneh Sharafoddin(2016)在《在目标成本的利用及其在伊朗的实施方法》文章中提到在企业定价策略中目标成本法可以更好的通过对客户的需求的分析判断科学的确定最优产品价格,同时也有助于成本核算的准确性的改善,有效的进行成本控制,使企业保持竞争力。
孟凡生、周瑜(2015)在《基于双重成本控制标准作用的委托-代理模型》文章中提到,为了提高企业的成本控制效率,企业管理者选择制定双重成本控制标准,但尽管管理者尽力使双重成本控制标准合理化,但是在一定程度上缺失了人本管理的色彩。
文章通过建模与数据分析,明显的发现,在一定成本范围内,对工人的激励系数越高,工人控制成本的动力越大。
努力完善和合理化制定的标准,更要在工人达到成本控制标准后,在以委托代理的关系上,根据工人履约情况或者说对成本的控制绩效,采取激励的措施来促使工人继续积极地控制成本,以达到合理利用人力资源以及控制企业成本的效果。
杨秀丽(2015)在《商品流通企业流通过程中成本控制研究》中提到,随着我国经济飞速发展,经济结构转型,市场上商品种类繁多,供大于求。
各企业之间的竞争也日益增加,利润不断缩小。
商品流通企业在商品流通过程中的成本占企业运行成本的较大比重,所以控制企业流通过程中的成本问题,对于企业发展来说具有重要意义。
大多数商品流通企业对采购环节的成本控制不加重视、企业管理者对运输环节成本控制关注度不够、存储商品占用大量的企业资金以及大量的存储商品人员管理成本等问题大大提高了商品的流通成本。
山东财经大学东方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目录1.引言 (1)2.成本管理与控制概述 (1)2.1成本管理理论概述 (1)2.1.1成本管理的概念 (1)2.1.2成本管理的意义 (1)2.2成本控制理论概述 (2)2.2.1成本控制的概念 (2)2.2.2成本控制的意义 (2)3.海尔集团概述及管理控制分析 (2)3.1海尔集团概述 (2)3.1.1海尔集团简介 (2)3.1.2海尔集团发展历程 (3)3.2海尔集团成本管理控制分析 (3)3.2.1海尔集团研发成本控制 (3)3.2.2海尔集团运输成本控制 (4)3.2.3海尔集团存储与库存成本控制 (5)3.2.4海尔集团配送成本控制 (6)4.海尔集团成本控制存在的问题 (6)4.1国内企业成本控制意识较为薄弱 (6)4.2海尔的研发成本过高 (7)4.3技术人才留存率低导致成本增高 (8)4.4供应链竞争力较弱 (8)4.5缺乏高效的现代协同生产管理方法 (9)5.针对海尔集团成本管理与控制问题的改进建议 (9)5.1研发与创新能力需要提高 (9)5.2改善价值链各环节管理 (10)5.3建立财务共享服务模式 (10)5.4强化自身的国际品牌形象 (11)结论 (12)参考文献 (13)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经济的不断进步,我国企业的成本管理与成本控制的发展也呈现出良好的态势。
对于企业来说,成本是不可或缺的一项因素,对于成本的管理与控制,更是企业要重点研究分析的。
只有做好成本的控制与管理,才能获得更高的收益海尔集团是家电企业的龙头品牌,多年来一直占据着家电行业的前三甲。
其企业内部,对于成本的管理与控制有值得学习的也有需要改进的地方。
本文以海尔集团为例,对企业的成本管理与控制进行浅层的分析。
关键词:成本控制海尔集团成本管理AbstractThe application of home appliances in daily life is more and more common, all of which benefit from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economy and social progress. As the pride of China's national enterprises, haier group stands out among numerous home appliance manufacturers. For home appliance manufacturers.As the pride of our national enterprises, Haier Group stands out among many home appliance manufacturers. For home appliance manufacturing enterprises, how much profit is an important criterion for measuring the competitiveness of this enterprise, and the production cost of the enterprise is the most important factor that affects the profitability of the enterprise. Therefore, cost control is very important.Key words: Cost control Haier group Cost management1引言当今社会,竞争日益激烈,企业管理的重中之重便是成本的管理与控制,因为优秀的企业离不开优秀的管理。
海尔集团成本控制调查报告海尔集团成本控制调查报告在生活中,报告使用的频率越来越高,我们在写报告的时候要注意逻辑的合理性。
那么报告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海尔集团成本控制调查报告,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我国成本管理经过多年的发展,取得了许多成绩,但同时也存在很多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成本管理的理论研究滞后我国成本管理的理论研究与改革前相比有了长足的进步,但在成本管理研究方面的系统性差。
传统成本管理方法的研究都是针对单个成本管理方法的,缺乏对方法之间联系的研究,不能形成系统的成本管理方法体系。
实践中,成本管理方法的应用缺乏联系,引进新的成本管理方法常常会导致对原有方法很大程度的放弃,从而使成本管理缺乏连贯性,并加大了管理成本。
传统成本研究局限于企业内部,缺乏战略管理的思维。
只注意生产过程的成本管理,忽视供应过程的成本管理。
只注意投产后的成本管理,忽视投产前产品设计以及生产要素合理组织的成本管理。
只注意产品成本本身水平高低,忽视成本效益水平的高低。
只注意企业成本管理,忽视宏观成本管理。
成本管理观念落后我国企业普遍存在成本管理观念落后的现象,表现在成本管理的范围、目的及手段等方面的认识存在偏差。
很多企业仍将成本管理的范围局限于企业内部甚至只包括生产过程,而忽略了对其他相关企业及相关领域成本行为的管理。
成本管理的目的局限于降低成本,较少从效益角度看成本的效用,降低成本的手段也主要依靠节约方式,不能应用成本效益原则,通过发生成本来实现更大的收益。
这些落后的观念已经不能适应竞争日益激烈的经济环境。
传统企业管理主要是通过两条途径降低产品成本,一是规模效益;二是增强与供应商及分销商的谈判能力,以期达到转移成本的目的。
但规模的大小受需求大小的制约,更何况处于21世纪的消费者的消费需求差异正在加大,同类产品的生产规模有缩小的趋势。
企业成本简单的从核心企业转移到供应商或分销商,不能降低产品最终销售价格,甚至会造成成本的增加,减少从原材料到最终消费品的增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