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指南(家长妙招)孩子做事磨蹭,怎么办?【推荐】.doc
- 格式:doc
- 大小:36.50 KB
- 文档页数:3
孩子做事磨蹭拖拉怎么办?1、给孩子制定计划孩子对自己感兴趣的事从来都是很积极,比如玩游戏,他们在一级一级的完成任务过程中,会体会到成就感。
对此父母可以将孩子每天要做的事,制定成一个任务计划,每一项都罗列清楚,每完成一项勾划一项,这样孩子就会在每完成一件事时产生愉悦感,从而积极完成下一项任务2、培养时间观念,将时间具体化孩子的时间观念很模糊,孩子并不清楚做一个事需要的时间是什么意思,因此父母可以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将时间具体化,细分化。
比如孩子写作业,父母可以将作业拆分成10-15分钟的小单元,孩子每完成一个小单元,告诉他过去了多长时间,还有几次这样的时间就可以完成作业了,这样孩子对作业的完成度就会有个清楚的认知。
3、不催促不打扰在家里给孩子营造宽松舒适的环境,不催促孩子做作业,也不打扰他做作业。
让他自己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让他专心、安心做作业。
人都不喜欢被人催着做事情,催促会适得其反,让孩子产生叛逆心理。
要相信他的自我管理能力,给他学习的空间。
如果孩子真能坚持,那么一个阶段后可以给予小奖励。
鼓励他的努力和进步,让他尝到甜头。
久而久之,孩子的好习惯就渐渐养成了。
孩子做事磨蹭拖拉的原因:1、缺乏自信心有的孩子在做事情时缺乏足够的自信心,担心自己做不好,怕自己出错,碰到问题就想求助他人,所以做起事情来也是瞻前顾后、畏畏缩缩的,然而越是担心、越是害怕,孩子的动作也就越慢。
如果大人这时候再在一旁不断地责备、催促,孩子的自信心又会受到影响,他的动作不仅快不起来,反而会更慢了。
2、与家长消极对抗现在有些父母“望子成龙”心切,很少给孩子空闲的、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孩子一件任务完成了,家长另一件任务又布置出来了,家庭作业做完了还有额外的作业,额外的作业做完了还要练琴、画画,反正不能闲、不能玩。
于是孩子便想出了磨蹭的招数,做事情还不如慢点好,反正越做的快任务也就越多。
3、受周围事物的诱惑,容易走神要知道,人的大脑只要运转,就会有着无数的想法飘过。
如何帮助孩子告别拖拉磨蹭的习惯(孩子没有时间观念)文,福林妈咪每次孩子出发去幼儿园之前,磨磨蹭蹭、拖拖拉拉,这时候是最考验父母耐心的时候,但孩子做事总是拖拉也不行,容易耽误事儿,有的性子急的家长甚至会选择代劳,这样做虽然没有耽误事儿,但孩子拖拉的习惯就一点点被“养”出来。
其实不妨试试下面这4种做法。
一、给孩子制定计划,多出的时间让孩子自由支配孩子之所以磨蹭,是因为对时间没有概念,不知道自己做一件事要花多长时间,所以家长可以为孩子制定一个计划表,把每日必做的事都列好,比如每天早上上学前要做的事,几点起床,几点出发,这期间刷牙洗脸多长时间,吃饭多长时间,换衣服多长时间,一件一件列出来。
这样做是为了让孩子看看一段时间内到底都能做什么,任何事情一旦细化,就会发现时间其实很紧张,让孩子有了紧迫感,做事就不会再磨蹭了。
而多出的时间自由支配,对于孩子来说算是一个奖励,为了奖励,孩子也会加速的。
注意:计划一定要考虑孩子的用时,不能一味求快,导致孩子总是完不成,这样孩子会在失败中变得越来越自卑。
二、收起怒气,改为鼓励孩子磨蹭起来,脾气好的家长也有爆发的时候,但有没有发现?一旦责骂孩子后,他会更磨蹭,一方面是孩子开始分神做不好,另一方面是孩子的抗拒心理,甚至会出现叛逆。
所以,面对孩子磨蹭,一定要收起怒气。
当孩子做其中一件事做的快时,一定要表扬,多表扬也是为孩子增加动力的一种方式。
三、让孩子承担磨蹭的后果孩子没有意识到磨蹭耽误事儿的后果有多严重,所以不害怕,这时家长不妨试试在孩子磨蹭时选择放任,比如早上赖床,那就让他多赖会儿,吃饭磨蹭那就慢点吃,不要催促。
等到孩子到幼儿园,看到所有的小朋友坐的整整齐齐时,他再进教室,心里一定会慌张、不好意思。
我儿子就是这样被我“治”过一次,下午接他回家时,他在路上埋怨我说到:“妈妈,你为什么不早点喊我起床?你害我迟到了。
”我说:“我喊了,可是你不起,吃饭又那么磨蹭,你不能这样怪妈妈,下次你要加快点速度不就不迟到了吗?”儿子低头想了想回答知道了,第二天果然没那么磨蹭了。
让孩子告别磨蹭和拖拉的好方法让孩子告别磨蹭和拖拉的好方法一、造成孩子磨蹭行为的原因:1、家长的姑息。
一开始,让他自己吃饭、早上起床、一块儿走出去,他总是慢,家长认为他年龄小,让他慢一点做,没关系。
等到要上幼儿园了,需要跟上集体生活时,才发现孩子落后了许多。
2、对让他做的事,如穿衣服、漱洗、走路、绘画等,他不感兴趣,没有动力。
3、生活技能较差。
如果孩子较小,或是生活技能尚不熟练,穿衣、潄洗、吃饭、绘画、拼图等需要一定技能才能完成的活动,对他来说还比较困难,因而做得慢。
4、分心的事情太多了。
早上一睁开眼睛就发现昨天没搭完的高楼还在那儿“招手”呢!先完成它,再洗脸;啊!小娃娃掉到地上了,得先起她来看看哪儿摔了没有,衣服嘛,一会儿再穿……这就显然会使应该做的事(如穿衣、漱洗)放慢了。
5、不懂安排时间,或者说没时间概念,不知道不赶快起床(或干一件什么事)会影响下一件事的进行,你急他不急。
6、天生性格特点,做干什么事都慢。
二、典型问题及攻克“小磨蹭”的小妙招1、孩子依赖性过强:“反正我慢吞吞也不要紧,爸爸妈妈会给我做的。
”本来是要求孩子自己收拾玩具的,但孩子在那里磨蹭想等着妈妈做,结果妈妈看不下去骂几句之后,还是帮他收拾。
小妙招:爸爸妈妈应该先检讨一下自己,是不是照顾孩子过分细致了,是不是为孩子安排了一切,这样做的结果是孩子对于一些需要独立处理的事无法自理,处处依赖成人,等待成人替他做,所以做事喜欢磨磨蹭蹭。
如果发现自己的宝宝有这样的倾向,爸爸妈妈可千万要注意坚持原则,该是宝宝的事情一定要认他自己做,不要让他养成投机取巧的心理。
2、孩子注意力分散,做事总是拖拖拉拉的有时孩子磨蹭是因为注意力不集中,任何一种小事、一个毫不相干的小东西都能吸引他的注意,让他改变做事的初衷。
当他的注意力被其他事情吸引时,他原本要做的事情自然就被耽搁了。
小妙招:A、尽量给孩子提供一个安静、干净的环境。
不要摆放过多的玩具等,能分散他注意力的东西。
小方法轻松改掉孩子磨蹭拖拉的坏习惯文档编制序号:[KK8UY-LL9IO69-TTO6M3-MTOL89-FTT688]5个小方法,轻松改掉孩子磨蹭拖拉的坏习惯第一招:一分钟专项训练。
(1)训练孩子专心做题。
准备几十个简单的加减法口算题(根据年级不同,难度可以不同)。
规定一分钟,看孩子最多能做多少道题。
让孩子感觉到一分钟都能做十多个小题,而自己写作业的时候,有时候几分钟也写不出一个小题。
(计算不仅练速度,还锻炼专注力)(2)一分钟写汉字训练,找一些笔画和书写难度相当的生字,看孩子在一分钟内最多能写书多少个字。
记下每次的情况,并进行对比。
(3)一分钟写数字以上训练让孩子体会到时间的宝贵,原来一分钟可以做很多事情,珍惜时间。
同时也提高孩子的写字速度和做题的速度。
训练时以1分钟为一组,每天练习三至五组。
在训练的时候注意记录孩子的成绩,并进行对比,练习时间以一星期为宜。
可以通过奖励积分机制引导孩子参与,因为孩子可能第一次有兴趣,第二次好玩,第三次就不新鲜了。
设定挑战小目标不断激励尝试。
第二招:停止催促,坚持表扬。
孩子做事情磨蹭的时候,很多家长喜欢喊,不断的催促,结果感觉是越催促,孩子的动作越来,家长就更生气,孩子做某件事情的速度快,就表扬。
如刚开始可以给孩子出几道简单的题,给1分或2分钟,孩子会很快做好,家长要作大吃一惊状呼道:“还不到一分钟呢!”总之,很夸张的样子。
随时观察孩子在生活中的表现,对做得快的事情立即表扬。
“现在穿衣服快多了!”“现在收拾书包快多了。
”……这样的话。
但千万不要说成“现在穿衣服快多了!如果写作业也这样快就好了”。
只表扬,不提孩子做得不足的地方。
通过表扬,会激发孩子内在快的动力。
我还是认为表扬与批评相结合,孩子毕竟小,一畏的表扬会迷失方向,也不利于心理承受力的成长。
哪件事做得好就表扬,做的拖沓的也要及时指出来。
但避免孩子受到表扬高兴的时候泼冷水提以往的拖沓行为。
要是批评那就在错误正当时,孩子体会到拖沓不好的时候趁热打铁。
有什么方法帮孩子改掉磨蹭毛病有什么方法帮孩子改掉磨蹭毛病一、用行动来干预他的“慢”生活。
不骂他慢,不代表放任他慢,我们要从行动上来惩罚他。
比如让他走过来,他磨磨蹭蹭半天时,就直接过去,一把拽过来,把他从“慢”中拉出来,让他明白他之前的行为是不对的。
比如时间到了就让他上床睡觉,让他为作业不能及时完成担忧。
二、多教方法,培养习惯。
孩子做作业慢的另一个原因可能是知识掌握得不牢、方法不多、思路不清晰,这种慢不能简单地归结为磨蹭。
这种情况下,父母可以给孩子复习一下功课,捋清知识点,并教孩子一些解题的方法。
另外,要培养孩子做作业时专注的习惯和及时做的习惯。
专注的程度也决定快慢。
三、千万别总是骂他慢。
人们常说,习惯成自然。
骂多了,习惯了,他就会把慢当作他生活的一种状态。
你边骂,他心里边想,我本来就是这么慢的啊。
你越骂,他只会越来越慢。
四、重视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
很多家长抱怨孩子的作业做得慢,拖拖拉拉,但是你是否观察过孩子在家吃饭是怎样的,早上起床的时候是怎样的。
其实很多的不良的学习习惯都是从生活习惯中带来的,要想改掉磨蹭的学习习惯,爸爸妈妈们要好好把控好其他习惯。
五、教育是种慢艺术。
心理学研究表明21天才能养成一个习惯,所以耐着性子慢慢来,长久的坚持,才能让磨蹭远离。
六、规定时间,闹钟提醒。
根据作业量给孩子规定完成的时间,到时间就不准再做了,完不成就等着挨老师的批评。
可以把时间分成三四段,分别上好闹钟,每隔一段时间闹钟就会提醒孩子:过去多长时间了,还有多少时间,如不抓紧做恐怕就来不及了。
有了这个压力,几次下来,孩子就变得迅速了。
七、用心发现他的“快”。
一个人不可能什么方面都是慢的,比如有人做作业、吃饭都很磨蹭,但是跑步很快,就可以抓住这一点的`快好好表扬。
表扬完了再补上一句,如果你吃饭也这样那就更好了。
不知不觉间你会发现,他吃饭速度慢慢变快了。
八、任务适度,留有空闲。
孩子希望完成任务后就马上去玩,但许多父母却让他们接下来做其他练习,让他们看不到玩的曙光,所以孩子们就想出了磨蹭的招数。
改掉孩子做事磨蹭得5个办法
孩子们做事慢,催促不是办法,记住以下5点,彻底改掉孩子的磨蹭。
方法1:使用一些技巧让孩子加快速度
你可以先问孩子一些能够调动他们积极性的问题,或者是玩一些小游戏,用游戏让他们加快速度。
比如:在去一个地方之前,你可以先问问孩子,要去的这个地方有什么好玩的东西,吸引孩子快点做好出门的准备。
方法2:玩“打败计时器”的游戏
在手机上设置一个小闹钟,让孩子跟计时器比赛,比你直接催促会更有效果。
起床之前跟孩子商定好时间开始倒计时,你可以对孩子说:“我们来看看,你能不能在计时器响起之前把衣服穿好。
”相信孩子很快会进入兴奋的状态。
方法3:为孩子提供奖励
比如,你可以说:“如果你打败了计时器,就可以在去做下一件事之前玩10分钟。
”这会让孩子认识到,守时的人身上会有好事发生。
需要强调的是,这里的奖励最好是一些比较有意思的事情(例如独特的亲子活动),而不是物质奖励。
方法4:用鼓励催促孩子做事
你可以在孩子做某件事时,一直鼓励孩子,督促他完成任务,比如说孩子在穿衣服的时候,你可以说:“我相信你能很快的把衣服穿好。
”
方法5:动手指导
有时,孩子做事磨蹭,很可能是因为他们做这件事还不太熟练,你要动手指导孩子如何完成手头的任务(上车、穿衣服等等),这是为了让孩子明白,即使他磨磨唧唧,世界还是要照常运转。
小孩拖拉磨蹭怎么办教你三招小孩拖拉磨蹭是家长最头疼的问题之一,尤其是在赶时间的时候,这种情况更是让人烦恼。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家长可以采取以下三种方法。
第一招:情感沟通法。
首先,家长需要理解孩子拖拉磨蹭的原因,有时候,孩子自己可能也无法描述清楚自己的情绪。
因此,家长需要耐心地倾听孩子抱怨、抗议、甚至是发脾气的情绪。
当孩子情绪平复下来的时候,可以问孩子为什么不愿意去做这件事情,家长可以积极地和孩子进行沟通,让孩子了解这件事情的重要性,从正面引导孩子正视这件事情。
例如,孩子不愿意洗澡,可以和孩子一起分享洗澡的好处,如洗去污垢、保持健康等等。
在情感上,需要给孩子足够的关爱和支持,这样孩子会更加愿意配合家长的要求。
当孩子认识到这个问题的重要性,就会在心里形成一个自我驱动的力量,不需要过多的抗议,自然就能顺利执行任务。
第二招:时间管理法。
很多时候,孩子拖拉磨蹭是因为他们没有意识到时间的重要性,也不了解时间的价值。
家长可以教育孩子关于时间管理的重要性,如何规划时间,如何让时间更有效地利用,例如制定休息和完成任务的时间段、计划好一天的计划等等。
当然,孩子们的时间概念较为初级,家长应该将时间分段、化整为零、逐步增加时间的数量,这样孩子会更清楚知道时间的意义,愿意按时完成任务,防止因为时间浪费给自己带来更多麻烦。
第三招:奖励制度法。
为了激励孩子,家长可以制定奖励机制。
比如说,孩子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任务,可以得到一些小奖励,这些奖励可以是物质或者精神上的激励,例如一个小糖果、一个夸奖、或者带孩子做喜欢的事情等等。
但是,家长需要注意的是,奖励不应该成为孩子完成任务的唯一动力。
对孩子的成功要有及时的纪念,并与孩子分享共同的成功,让他们明白“付出得到回报”的道理。
对孩子的成长要给予正确的引导,帮助他们建立良好的价值观与奋斗意志。
三招方法仅仅是探讨,家长在具体实践的时候,需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给孩子提供适合的建议和指导。
最重要的是,家长需要做到耐心、认真地引导孩子,让孩子明白自己的责任与义务。
孩子磨蹭拖拉解决方案1.制定明确的计划和时间表:与孩子一起制定一个明确的计划和时间表,包括完成作业、做家务、参与课外活动等。
将时间表贴在显眼的地方,让孩子能够清楚地看到自己的任务和时间安排。
同时,也要确保时间表的合理性,不要给孩子过多的任务,适当留出休息和娱乐的时间。
2.建立奖惩机制:为了鼓励孩子按时完成任务,可以建立一套奖惩机制。
例如,按时完成作业可以获得奖励,而拖拉则会受到相应的惩罚。
奖励可以是一些小礼物、游戏时间等,惩罚可以是减少一些娱乐时间或者需要做额外的家务等。
3.给予适当的自主权和选择权:有时候,孩子磨蹭、拖拉是因为他们觉得被强迫去做一些自己不愿意做的事情。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给予孩子一定的自主权和选择权。
例如,让孩子自己决定先做哪个任务,或者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自由安排自己的活动。
这样可以增加孩子对任务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4.提供帮助和指导:有时候,孩子磨蹭、拖拉可能是因为他们不知道如何开始或者如何完成任务。
作为家长,可以提供帮助和指导,明确告诉孩子需要怎么做,或者给予一些启发和建议。
同时,也要耐心地解答孩子的问题,帮助他们克服困难和挑战。
5.培养良好的时间管理能力:磨蹭、拖拉的一个原因可能是孩子没有良好的时间管理能力。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教育孩子如何合理地安排时间和管理时间。
可以和孩子一起制定每天的计划和目标,教导他们如何分配时间和控制时间。
帮助孩子培养良好的时间管理习惯,让他们能够更好地掌控自己的时间。
总之,解决孩子磨蹭、拖拉的问题需要一定的耐心和努力。
家长应该积极与孩子沟通,了解问题的根源,并尝试不同的解决方法。
同时,也要理解孩子的特点和需求,给予适当的支持和引导。
通过合理的计划、奖惩机制、帮助和指导,培养孩子良好的时间管理能力,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个问题。
解决孩子拖拉磨蹭的15个小窍门
孩子拖拉磨蹭是让家长头疼的问题,不仅浪费时间,还会影响孩子的学习和生活。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可以尝试以下15个小窍门。
1. 制定计划:让孩子在每天开始前制定一个计划,明确每个任务的时间和完成时间。
2. 奖励制度:制定奖励制度,鼓励孩子按时完成任务。
3. 时间管理:教孩子如何管理时间,让他们知道时间的宝贵。
4. 分解任务:将任务分解成小的部分,让孩子逐步完成。
5. 做游戏:将任务变成游戏,让孩子感到有趣。
6. 做伙伴:让孩子和朋友一起完成任务,互相监督。
7. 制定规则:制定规则,让孩子知道什么是可以做的,什么是不可以做的。
8. 做榜样:做孩子的榜样,让他们看到你的努力和成果。
9. 做示范:示范如何完成任务,让孩子学习。
10. 做鼓励者:鼓励孩子,让他们感到自信和有动力。
11. 做引导者:引导孩子,让他们知道如何完成任务。
12. 做监督者:监督孩子,让他们按时完成任务。
13. 做沟通者:和孩子沟通,了解他们的想法和感受。
14. 做支持者:支持孩子,让他们感到有人支持和鼓励。
15. 做理解者:理解孩子,让他们感到被理解和尊重。
解决孩子拖拉磨蹭的问题需要家长的耐心和努力,通过以上15个小窍门,相信孩子会变得更加自律和有条理。
孩子做作业磨蹭七招1、善用小闹钟。
用闹钟督促孩子做作业,有利于孩子快速有效的完成作业。
在孩子使用闹钟前,有个孩子做作业的速度相当慢,总是一会儿喝水,一会儿玩橡皮,20分钟的作业拖一个多小时还不能完成。
后来,孩子妈妈想了个主意,她每天根据孩子的作业总量和孩子做作业的效率,帮孩子估算出做作业需要的时间,然后让孩子在写作业之前先上闹钟,闹钟在孩子完成作业的期限前10分钟响。
从这以后,这位母亲再不用在孩子后面催促“快点、快点”,闹钟是他最好的催促。
同时,孩子在自己定闹钟学习的过程中,也不断体验到了成功感,不再把作业当作帮父母完成任务,学习更加自觉。
2、规定时间没有完成立即停止。
有些孩子写作业拖延时间拖成习惯了,每天都要到晚上十点才能完成作业,减少了睡眠时间,导致第二天上课没有精神,降低了学习效率。
周而复始,造成恶性循环。
这时,我觉得可以给孩子确定一个作业完成的最后时间。
要保证孩子十个小时的睡眠时间,很多家长规定孩子九点钟睡觉。
所以到了晚上九点,孩子的作业还没有完成,就不再写了,要求孩子必须睡觉。
作业没有完成,会受到老师的批评。
以后,孩子就会抓紧时间完成了。
这是个狠招,家长要据情况而定,不能多次使用,只能在关键时用上几次。
3、把作业当成考试。
记得前一段时间在一本教育杂志上看到一篇很好的文章,现分享给大家。
记得女儿上小学三年级时,做家庭作业总是磨磨蹭蹭。
两三道题,本应20分钟就可以做完,可她却要耗上近两个小时。
你看她,从书包里拿出书本就要花上几分钟时间,翻书、打开作业本也心不在焉。
做作业也是东张西望,常常做一些与作业无关的事:抠抠手指甲,拿她喜欢的东西玩上一会儿,有时候还要到另一个房间转一圈,要么就停下来整理一下书桌。
做一道题,要反复寻找书中的相关内容,甚至还得打电话问同学。
因为写得不工整,或写错了,就要撕掉几张作业纸。
这样,每天都要耗到很晚才能勉强交差。
因为做作业磨蹭,女儿的业余时间全被占用了,没有玩的和做其他事的时间。
孩子做事磨蹭,怎么办?
家长们常常遇到以下问题:为什么我的孩子吃饭那么慢,上学的时候磨磨蹭蹭,作业怎么催也写不快,写不完,让他干点什么,他总是嘴里说“知道了”却迟迟不见行动……
于是就有了你口中的“别人家的孩子”
你看跟你同班同学的XX,他多听话,做作业很快就做完了……
同时你心中又产生了疑问,
为什么我的孩子不能像别人的孩子那样做事快点呢?
那往往是因为你还不了解孩子磨蹭的原因。
是的,只有知道了孩子磨蹭的原因,才能针对问题来解决。
一般情况下,孩子磨蹭的原因大多是以下几点:
一、孩子的时间观念差,做事情缺乏紧迫感;
二、被逼无奈——故意磨蹭;
三、对学习不感兴趣,学习有难度;
四、家长包办
1、孩子的时间观念差,做事情缺乏紧迫感
孩子做作业爱磨蹭,通常是因为他们不像成人一样具有时间紧迫感,他们的时间概念比较模糊。
一般而言,孩子并不知道如果他把一件事尽快做完之后会有什么更好的结果,他也不认为自己慢有什么不好的。
比如吃饭,成人都会知道,不快点吃饭就凉了,吃完饭还有其它事要做,而孩子不会明白,当然他也不知道吃得慢一些究竟有什么不好。
再如,大人们知道,自己上班和孩子上幼儿园都不能迟到,而孩子则不然,爸爸妈妈上班和自己去幼儿园晚了,对他来讲都是无所谓的,他想的只是眼前的事情,这些都是由孩子的生理和心理特征决定的。
解决对策:
(1)让孩子自己与自己比赛。
你可以设计一张时间表,记录做某件事最初时间,然后每天记录完成时间。
几天总结一次,有进步便给予表扬和奖励,没进步要帮助孩子找出原因。
(2)让家长与孩子比赛。
在孩子做作业时,家长也找一件事做,并与孩子比赛,看看谁做的快。
(3)让孩子知道做快点有什么好处,比如:停止催促,坚持表扬
孩子做事情磨蹭的时候,很多家长喜欢喊,不断的催促,结果感觉是越催促,孩子的动作越来,家长就更生气,孩子做某件事情的速度快,就表扬。
如刚开始可以给孩子出几道简单的题,给1分或2分钟,孩子会很快做好,家长要作大吃一惊状呼道:“还不到一分钟呢!”总之,很夸张的样子。
随时观察孩子在生活中的表现,对做得快的事情立即表扬。
“现在穿衣服快多了!”
“现在收拾书包快多了。
”……这样的话。
但千万不要说成“现在收拾书包快多了!如果写作业也这样快就好了”。
只表扬,不提孩子做得不足的地方。
通过表扬,会激发孩子内在快的动力。
2、被逼无奈——故意磨蹭
怎么被逼无奈?被谁逼的呢?当然是爸爸妈妈!
现在的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生怕自己的孩子落后,希望孩子能做完学校作业后再多做些题目,能够考到前几名。
所以,每天加了许多“妈妈作业”。
孩子也不是省油的灯,听听一个孩子的说法吧:“快点写作业?我为什么要快呀?写完了我也不能出去玩,写完了老师的作业,我还要写妈妈布置的作业,写完妈妈布置的作业,爸爸的作业又来了,总之就是没有玩的时间……,还不如慢点写呢!”
父母没想到吧?没想到“磨蹭”还成了孩子的一条对策。
解决对策:
把每天老师布置的作业做一个大概的估计,将孩子需要完成的任务进行一个时间预计。
一定要给孩子留下休息的时间(自由支配的时间)。
如一共要一个半小时,那么孩子一个半小时完成了,余下的时间就必须由孩子自己支配,如玩他喜欢的玩具,或者打一会儿游戏,进行一会儿体育锻炼等。
就是让孩子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养成这样的习惯后,孩子会抓紧时间完成作业,因为早写完就有很多时间玩了。
3、对学习不感兴趣,学习有难度
这种孩子是因为学习基础差,很多知识点没弄懂,很多题目不会做,所以一让他写作业,他就头疼,一个人干着自己头疼的事,他当然不可能主动,当然是能拖则拖呀!
还有的孩子,只想玩不想学习,对于作业能凑合就凑合,在学习上感受不到半点乐趣,实在逼得没办法了,才做点。
如果你的孩子属于这种类型,那么真正要解决的不是磨蹭的问题,而是怎么辅导孩子,让孩子学习好起来,能跟上班。
怎么让孩子感受到学习的乐趣的问题。
解决了孩子知识上的缺陷和学习兴趣的问题,作业速度自然快了。
解决方案:
(1)在孩子遇到不会做的题目怎么办?
有些孩子遇到自己不会做的题目就拿去问父母,问完之后再接着写作业,再写的时候就需要反应半天,自己刚才写到哪儿了。
刚坐下没多久又遇到不会做的题目了,又拿去问。
这样来来回回折腾,时间就耽误了!其实这样做一方面会打断做作业时的安静氛围和专心程度,造成走神;另一方面,会打断孩子做题和写作业的思维。
所以建议父母最好能教孩子如何调换顺序做题。
如果遇到不会做的题目,可以先做其他的题目,最后再做不会的题目,这样就可以节省时间,也不会打断孩子的思路。
(2)对于孩子不懂的题目,父母给孩子补习。
父母要了解孩子到底哪里没弄懂,然后给孩子补上这部分不懂的知识,帮助孩子解决学习上的困难,尽快让孩子跟上学校的学习进度,否则学习上就会掉队!
但要注意的是,不要全部一股脑儿讲给孩子听,而应是启发孩子,最后还是要靠孩子自己做出来。
孩子一旦知识点懂了,学习慢慢好起来,自然速度就快了。
(3)想方设法让学习变得有趣起来。
人就是这样,对于喜欢的事、有趣的事都愿意快点做;而对于枯燥的事,不那么有趣的事,则能拖则拖,孩子如此,大人也如此,这是人的天性!
所以,对于这类不大喜欢写作业的孩子,父母要多想办法,尽量调动孩子的写作业兴趣,比如:通过游戏的方式、竞赛的方式来安排作业。
可以用计时的方式完成某一项作业,规定时间完成了就表扬或记一个“★”,得够二十个“★”,就可以满足孩子的一个愿望,比如去吃一顿肯德鸡。
4、家长包办
一些家长对孩子的包办,也造就了孩子的“磨蹭”:嫌孩子吃饭慢,妈妈就把饭碗拿过来喂孩子;嫌孩子洗脸耽误时间,妈妈就帮孩子洗;嫌孩子书包整理的工夫太长。
妈妈就天天帮孩子整理。
殊不知,这样时间长了以后,孩子会渐渐养成更加磨蹭的习惯,他的惰性也会越来越强,他的依赖性也会越来越大,因为孩子知道,吃饭、穿衣、洗漱、整理等等事情,自己无论怎么做都可以,反正爸爸妈妈会来帮他的。
解决方案:
对于这类型的孩子,父母要慢慢教会孩子先做什么,后做什么。
但这只能治标。
真正要治本,要让孩子做事有条理的话,还得在生活上和学习上全方位要求孩子,慢慢地从各方面放手,要让孩子自己学着照顾自己,自己安排自己的生活和学习。
父母不要手太勤,忍不住帮孩子去做,要学着做一个懒妈妈,甚至可以让孩子适当帮父母做点家务,这样孩子就会慢慢变得能干起来,条理性也会越来越好。
心理学上有种说法,叫100%理论!世界上许多事情都遵循100%理论,如果所有事都是妈妈做了,孩子就不用做了,如果我们有20%不做,孩子就能完成20%;如果我们要80%不能做,孩子就能做80%,孩子的潜力也能爆发80%。
如果父母都帮孩子做了,孩子的成长机会实际上就给父母剥夺了,孩子的潜力就一点也发挥不出来了。
当然,孩子在做事的过程中,父母可以适当指导孩子做事的顺序和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