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圆锥曲线与方程(复习)
- 格式:doc
- 大小:203.01 KB
- 文档页数:2
2020秋高中数学人教A版选修1-1课堂演练:第二章圆锥曲线与方程章末复习课章末复习课[整合·网络构建][警示·易错提醒]1.关注圆锥曲线“定义”的三点应用(1)在求轨迹方程时,若所求轨迹符合某种圆锥曲线的定义,则根据圆锥曲线定义,写出所求的轨迹方程.(2)涉及椭圆、双曲线上的点与两个定点构成三角形问题时,常用定义结合解三角形的知识来解决.(3)在求有关抛物线的最值问题时,常利用定义把焦点的距离转化为到准线的距离,结合几何图形,利用几何意义去解决.2.研究圆锥曲线几何性质的两个注意点(1)应把不是标准方程的化为标准方程形式;(2)有字母的注意分类讨论.3.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易错点(1)直线与圆锥曲线交点问题(或弦长问题),易忽视直线的斜率是否存在,以及Δ是否大于0.(2)中点弦问题使用“点差法”,易忽视直线存在的条件.专题1圆锥曲线定义的应用圆锥曲线的定义是相应标准方程和几何性质的“源”,对于圆锥曲线的有关问题,要有运用圆锥曲线定义解题的意识,“回归定义”是一种重要的解题策略.在高考试题中,有关圆锥曲线的问题很多都需要利用圆锥曲线的定义求解.在选择题、填空题中应用得更多一些.[例❶]已知椭圆错误!+y2=1(m>1)和双曲线错误!-y2=1(n〉0)有相同的焦点F1,F2,P是它们的一个交点,则△F1PF2的形状是()A.锐角三角形B.直角三角形C.钝角三角形D.随m,n变化而变化解析:设P为双曲线右支上的一点.对椭圆错误!+y2=1(m〉1),c2=m-1,|PF1|+|PF2|=2m,对双曲线错误!-y2=1,c2=n+1,|PF1|-|PF2|=2错误!,所以|PF1|=错误!+错误!,|PF2|=错误!-错误!,|F1F2|2=(2c)2=2(m+n),而|PF1|2+|PF2|2=2(m+n)=(2c)2=|F1F2|2,所以△F1PF2是直角三角形,故选B。
圆锥曲线一.直线.圆(1)过两点1122(,),A x y B x y ,()的直线的斜率公式:)(211212x x x x y y k ≠--=(2)直线方程(3)两直线平行与垂直(两直线斜率都存在) 当111:b x k y l +=,222:b x k y l +=时,212121,//b b k k l l ≠=⇔;12121-=⇔⊥k k l l(4)两点间距离公式:设1122(,),A x y B x y ,()是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两个点,则||AB =(5)点到直线距离公式:一点)00,y x P 到直线0:1=++C By Ax l 的距离2200B A CBy Ax d +++=(6) 圆的标准方程:以点),(b a C 为圆心,r 为半径的圆的标准方程是222)()(r b y a x =-+-. 特例:圆心在坐标原点,半径为r 的圆的方程是:222r y x =+.(7)圆的一般方程:022=++++F Ey Dx y x .圆心⎪⎭⎫⎝⎛--2,2E D C ,半径2422FE D r -+=.(8)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直线0=++C By Ax 与圆222)()(r b y a x =-+-;圆心到直线的距离22B A C Bb Aa d +++=则有中点是,其中点线与.圆相交于(9).直AB M AB222BOMB OM =+唯一让你变得与众不同的天赋是持续不断的忍耐和坚持二.椭圆知识点椭圆的定义:①平面内一个动点P 到两个定点1F 、2F 的距离之和等于常数)22(2121F F a a PF PF >=+, ,这个动点P 的轨迹叫椭圆.这两个定点叫椭圆的焦点,两焦点的距离叫作椭圆的焦距.②双曲线的定义可用集合语言表示为:{}a MF MF M P 221=+=.注意:若)(2121F F PF PF =+,则动点P 为线段21F F ;若)(2121F F PF PF <+,则动点P 无图形. 2.椭圆的标准方程与几何性质:三双曲线1.双曲线的定义:①平面内与两个定点1F 、2F 的距离的差的绝对值等于常数2a()212122F F a a MF MF <=-,的 点的轨迹叫做双曲线. 这两个定点叫做双曲线的焦点,两焦点间的距离叫做双曲线的焦距. ②双曲线的定义可用集合语言表示为:{}a MF MF MP 221=-=.注意:当122a F F =时,表示分别以1F 、2F 为端点的两条射线;当122a F F <时,轨迹不存在. 2.双曲线的标准方程与几何性质:注意:a 、b 、c 、e 的几何意义:a 叫做半实轴长;b 叫做半虚轴长;c 叫做半焦距;222c a b =+. e 叫做双曲线的离心率,ce a=且1e >,e 越大,双曲线的张口就越大四抛物线1.抛物线的定义:平面内与一个定点F 和一条定直线l 的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叫做抛物线.点F 叫做抛物线的焦点, 直线l 叫做抛物线的准线.注意:当定点F 在定直线l 上时,点的轨迹为过点F 与直线l 垂直的直线. 2.抛物线的标准方程与简单几何性质: 注意:1. 若点00(,)M x y 是抛物线22(0)y px p =>上任意一点,则02pMF x =+. 2.若过焦点的直线交抛物线22(0)y px p =>于11(,)A x y 、22(,)B x y 两点,则弦长12AB x x p =++.。
选修1-1 第二章《圆锥曲线与方程》§2.1.1 椭圆及其标准方程【知识要点】● 椭圆的定义:到两个定点 F 1、F 2的距离之和等于定长(12FF >)的点的轨迹.● 标准方程:(1)()222210x y a b a b+=>>,22c a b =-,焦点是 F 1(-c ,0),F 2(c ,0);(2)()222210y x a b a b+=>>,22c a b =-,焦点是 F 1(0,-c ),F 2(0,c ).【例题精讲】【例 1】两个焦点坐标分别是(-4,0)、(4,0),椭圆上一点 P 到两焦点的距离之和等于 10,写出椭圆的标准方程.【例 2】已知椭圆的两个焦点坐标分别是(0,-2)和(0,2)且过35,22⎛⎫- ⎪⎝⎭,求椭圆的标准方程.点评:题(1)根据定义求.若将焦点改为(0,-4)、(0,4)其结果如何;题(2)由学生的思考与练习,总结有两种求法:其一由定义求出长轴与短轴长,根据条件写出方程;其二是由已知焦距,求出长轴与短轴的关系,设出椭圆方程,由点在椭圆上的条件,用待定系数的办法得出方程.【例 3】判断下列方程是否表示椭圆,若是,求出 a ,b ,c 的值.【例4】已知ΔABC 的一边BC 的长为6,周长为16,求顶点A 的轨迹方程.【基础达标】1.椭圆221259x y +=上一点 P 到一个焦点的距离为 5,则 P 到另一个焦点的距离为( ) A .5 B .6 C .4 D .102.椭圆2211312x y +=上任一点 P 到两个焦点的距离的和为( ) A .26 B .24 C .2 D .2133.已知 F 1,F 2是椭圆221259x y +=的两个焦点,过 F 1的直线交椭圆于 M ,N 两点,则△MNF 2周长为( )A .10B .16C .20D .324.椭圆的两个焦点分别是F 1(-8,0)和F 2(8,0),且椭圆上一点到两个焦点距离之和为 20,则此椭圆的 标准方程为( )A .2212012x y += B .22140036x y += C .22110036x y += D .22136100x y +=5.椭圆2214x y m +=的焦距是 2,则 m 的值为( ) A .5或 3 B .8 C .5 D .166.椭圆221169x y +=的焦距是 ,焦点坐标为 . 7.焦点为(0,4)和(0,-4),且过点()533,-的椭圆方程是 .1~5 ADCCA【能力提高】8.如果方程 x 2+ky 2=2表示焦点在 y 轴上的椭圆,求实数 k 的取值范围.9.写出适合下列条件的椭圆的标准方程:(1)a=4,b =3,焦点在x 轴; (2)a =5,c =2,焦点在y 轴上.10.求到定点(2,0)与到定直线x =8的距离之比为22的动点的轨迹方程.§2.1.2 椭圆的简单几何性质(一)【知识要点】● 熟练掌握椭圆的范围,对称性,顶点,离心率等简单几何性质. ● 掌握标准方程中a ,b ,c 的几何意义,以及a ,b ,c ,e 的相互关系. ● 理解、掌握坐标法中根据曲线的方程研究曲线的几何性质的一般方法.【例题精讲】【例 1】已知椭圆的中心在坐标原点 O ,焦点在 x 轴上,椭圆的短轴端点和焦点所组成的四边形为正方形,且离心率为22,求椭圆的方程.【例 2】已知 x 轴上的一定点 A (1,0),Q 为椭圆2214x y +=上的动点,求 A Q 中点 M 的轨迹方程.【例 3】椭圆22110036x y +=上有一点 P ,它到椭圆的左焦点 F 1的距离为 8,求△PF 1F 2的面积.【例 4】设P 是椭圆()22211x y a a+=>短轴的一个端点,Q 为椭圆上的一个动点,求PQ 的最大值.【基础达标】1.已知P 是椭圆22110036x y +=上的一点,若P 到椭圆右焦点的距离是345,则P 点到椭圆左焦点的距离是( ) A .165 B .665 C .758D .778 2.若焦点在 x 轴上的椭圆2212x y m+=的离心率为12,则 m =( )A .3B .32 C .83 D .233.已知椭圆的中心在原点,焦点在 x 轴上,且长轴长为 12,离心率为13,则椭圆的方程是( )A .221144128x y += B .2213620x y += C .2213236x y += D .2213632x y += 4.设定点F 1(0,-3)、F 2(0,3),动点P 满足条件()1290PF PF a a a+=+>,则点P 的轨迹是( )A .椭圆B .线段C .不存在D .椭圆或线段 5.若椭圆短轴长等于焦距的3倍,则这个椭圆的离心率为( )A .14 B .22 C .24D .12 6.已知椭圆C 的短轴长为6,焦点F 到长轴的一个端点的距离等于9,则椭圆C 的离心率等于 . 7.离心率12e =,一个焦点是 F (0,-3)的椭圆标准方程为 .1~5 BBDDD【能力提高】8.求过点A(-1,-2)且与椭圆22169x y+=的两个焦点相同的椭圆标准方程.9.已知椭圆的对称轴为坐标轴,离心率23e=,短轴长为85,求椭圆的方程.10.设有一颗卫星沿一椭圆轨道绕地球运行,地球恰好位于椭圆轨道的焦点处,当此卫星离地球相距m万千米和43m万千米时,经过地球和卫星的直线与椭圆的长轴夹角分别为2π和3π,求该卫星与地球的最近距离.§2.1.2 椭圆的简单几何性质(二)【知识要点】●掌握椭圆范围、对称性、顶点、离心率、准线方程等几何性质.●能利用椭圆的有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及综合问题.【例题精讲】【例 1】已知椭圆C 的焦点F 1()22,0-和F 2()22,0,长轴长6,设直线y =x +2交椭圆C 于A 、B 两点,求线段AB 的中点坐标.【例 2】椭圆的中心为点E (-1,0),它的一个焦点为F (-3,0),且椭圆的离心率255e =,求这个椭圆的方程.【例 3】已知椭圆2212x y +=的左焦点为F ,O 为坐标原点,求过点O 、F ,并且与直线l :x =-2相切的圆的方程.【例 4】如图,把椭圆2212516x y +=的长轴 AB 分成 8等份,过每个分点作 x 轴的垂线交椭圆的上半部分于 P 1,P 2,P 3,P 4,P 5,P 6,P 7七个点,F 是椭圆的一个焦点,则123++PF P F PF +45++P F P F67+P F P F = .【基础达标】1.椭圆22110036x y +=上的点 P 到它的左焦点的距离是 12,那么点 P 到它的右焦点的距离是( ) A .15 B .12 C .10 D .82.已知椭圆()2221525x y a a +=>的两个焦点为F 1、 F 2,且|F 1F 2|=8,弦 A B 过点 F 1,则△ A BF 2的周长为( )A .10B .20C .241D .4413.椭圆221259x y +=的焦点 F 1、F 2,P 为椭圆上的一点,已知 P F 1⊥PF 2,则△ F 1PF 2的 面积为( ) A .9 B .12 C .10 D .84.椭圆221164x y +=上的点到直线 x +2y 2-=0 的最大距离是( ) A .3 B .11 C .22 D .105.如果椭圆221369x y +=的弦被点(4,2)平分,则这条弦所在的直线方程是( ) A . x -2 y =0 B . x +2 y -4=0 C . 2x +3y -12=0 D . x +2 y -8=06.与椭圆22143x y +=具有相同的离心率且过点(2,3-)的椭圆的标准方程是 . 7.离心率53e =,一个焦点的坐标为5,03⎛⎫- ⎪⎝⎭的椭圆的标准方程是 . F1~5 DDBAD 【能力提高】8.已知椭圆22194x y+=上的点P到其右焦点的距离是长轴两端点到右焦点的距离的等差中项,求P点坐标.9.过椭圆22194x y+=内一点D(1,0)引动弦A B,求弦A B的中点M的轨迹方程.10.椭圆221164x y+=上有两点P、Q,O是原点,若O P、OQ斜率之积为14-.求证22OP OQ+为定值.§2.2.1双曲线及其标准方程【知识要点】●掌握双曲线的定义,熟记双曲线的标准方程;●掌握双曲线标准方程的推导,会求动点轨迹方程;● 会按y 2特定条件求双曲线的标准方程; ● 理解双曲线与椭圆的联系与区别.【例题精讲】【例 1】判断下列方程是否表示双曲线,若是,求出三量 a ,b ,c 的值.【例 2】已知双曲线的焦点在y 轴上,中心在原点,且点()13,42P -、29,54P ⎛⎫⎪⎝⎭在此双曲线上,求双曲线的标准方程.【例 3】点 A 位于双曲线()222210,0x y a b a b-=>>上, F 1,F 2是它的两个焦点,求△AF 1F 2的重心G 的轨迹方程.【例 4】已知三点 P (5,2)、 F 1(-6,0)、 F 2(6,0).(1)求以F 1、F 2为焦点且过点 P 的椭圆的标准方程;(2)设点 P 、F 1、F 2关于直线 y =x 的对称点分别为 P '、F 1'、F 2',求以F 1'、F 2'为焦点且过点P '的双曲线的标准方程.【基础达标】1.双曲线22221124x y m m-=+-的焦距是( ) A .4 B .22 C .8 D .与 m 有关2.椭圆222+134x y n =和双曲线222116x y n -=有相同的焦点,则实数 n 的值是( ) A .±5 B .±3 C .5 D .93.若0k a <<,双曲线22221x y a k b k -=-+与双曲线22221x y a b-=有( ) A .相同的虚轴 B .相同的实轴 C .相同的渐近线 D .相同的焦点4.过双曲线221169x y -=左焦点 F 1的弦 A B 长为 6,则 △ABF 2(F 2为右焦点)的周长是( ) A .28 B .22 C .14 D .125.设F 1,F 2是双曲线2214x y -=的焦点,点 P 在双曲线上,且 ∠F 1PF 2=90°,则点 P 到x 轴的距离为( )A .1B .55C .2D .5 6.到两定点F 1(-3,0)、F 2(3,0)的距离之差的绝对值等于 6的点 M 的轨迹是 .7.方程22+111x y k k=+-表示双曲线,则 k 的取值范围是 .1~5 CBDAB【能力提高】8.求与双曲线221164x y -=有公共焦点,且过点(32,2)的双曲线方程.9.如图,某农场在 P 处有一堆肥,今要把这堆肥料沿道路 P A 或 P B 送到庄稼地 A BCD 中去,已知 P A =100 m ,PB =150m ,∠APB =60°.能否在田地 A BCD 中确定一条界线,使位于界线一侧的点,沿道路 P A 送肥较近;而另一侧的点,沿道路 P B 送肥较近? 如果能,请说出这条界线是一条什么曲线,并求出其方程.10.已知点()3,0A -和()3,0B,动点C 到A 、B 两点的距离之差的绝对值为 2,点 C 的轨迹与直线 y =x -2 交于 D 、E 两点,求线段 D E 的长.§2.2.2 双曲线的简单几何性质(一)【知识要点】● 掌握双曲线的范围、对称性、顶点、渐近线、离心率等几何性质. ● 掌握等轴双曲线,共轭双曲线等概念.【例题精讲】【例 1】求双曲线2214y x -=的顶点坐标、焦点坐标,实半轴长、虚半轴长和渐近线方程.【例 2】求一条渐近线方程是 3x +4y =0,一个焦点是(4,0)的双曲线标准方程,并求此双曲线的离心率.【例 3】求与双曲线221169x y -=共渐近线且过 A (33,-3)的双曲线的方程.【例 4】已知△ABC 的底边 B C 长为 12,且底边固定,顶点 A 是动点,使sin B -sin C =12sin A ,求点 A 的轨迹.【基础达标】1.下列方程中,以x ±2y =0为渐近线的双曲线方程是( )A .221164x y -= B .221416x y -= C .2212x y -= D .2212y x -= 2.已知双曲线的离心率为 2,焦点是(-4,0),(4,0),则双曲线方程为( )A .221412x y -= B .221124x y -= C .221106x y -= D .221610x y -= 3.过点(3,0)的直线 l 与双曲线 4x 2-9y 2=36只有一个公共点,则直线 l 共有( ) A .1条 B .2条 C .3条 D .4条4.方程mx 2+ny 2+mn =0(m <n <0)所表示的曲线的焦点坐标是( )A .()0m n ±-,B .()0n m ±-,C .()0m n ±-,D .()0n m ±-,5.与双曲线221916x y -=有共同的渐近线,且经过点A (-3,23)的双曲线的一个焦点到一条渐近线的距离是( )A.8 B.4 C.2 D.16.双曲线9y2-4x2=36的渐近线方程是.7.经过点M(3,-1),且对称轴在坐标轴上的等轴双曲线的标准方程是.1~5 AACBC【能力提高】8.求一条渐近线方程是3x+4y=0,一个焦点是(5,0)的双曲线标准方程,并求此双曲线的离心率.9.求以椭圆22+16416x y=的顶点为焦点,且一条渐近线的倾斜角为56π的双曲线方程.10.已知双曲线的方程是16x2-9y2=144.(1)求这双曲线的焦点坐标、离心率和渐近线方程;(2)设F1和F2是双曲线的左、右焦点,点P在双曲线上,且|PF1|·|PF2|=32,求∠F1PF2的大小.§2.2.2 双曲线的简单几何性质(二)【例题精讲】【例 1】如果双曲线的两个焦点分别为F 1(-3,0)、F 2 (3,0),一条渐近线方程为2y x =,那么它的离心率是( )A .63B .4C .2D .3【例 2】过双曲线221916x y -=的左焦点F 1,作倾斜角为=4πα的直线与双曲线交于两点A 、B ,求AB的长.【例 3】已知动点 P 与双曲线 x 2-y 2=1的两个焦点F 1,F 2的距离之和为定值,且 c os ∠F 1PF 2的最小值为13-.求动点P 的轨迹方程.【例 4】已知不论 b 取何实数,直线 y =kx +b 与双曲线 x 2-2y 2=1总有公共点,试求实数 k 的取值范围.【基础达标】1.到两定点F 1(-3,0)、F 2 (3,0) 的距离之差的绝对值等于 6的点 M 的轨迹( ) A .椭圆 B .线段 C .双曲线 D .两条射线 4.双曲线的两个顶点将焦距三等分,则它的离心率为( ) A .32 B .3 C .43D .3 5.已知 m ,n 为两个不相等的非零实数,则方程mx -y +n =0与 n x 2+my 2=mn 所表示的曲线可能是( )A B C D6.双曲线22197x y -=的右焦点到右顶点的距离为 . 7.与椭圆22+11625x y =有相同的焦点,且离心率为355的双曲线方程为 . 1~5 DDCBC【能力提高】8.设双曲线()222210x y a b a b-=<<的半焦距为c ,直线l 过(a ,0),(0,b )两点,已知原点到直线lyox yox yox yox的距离为34c ,求此双曲线的离心率.9.求过点M (3,-1)且被点M 平分的双曲线2214x y -=的弦所在直线方程.10.设双曲线 C 1的方程为()222210,0x y a b a b-=>>,A 、B 为其左、右两个顶点,P 是双曲线 C 1上的任意一点,引 Q B ⊥PB ,QA ⊥PA ,AQ 与 B Q 交于点 Q ,求 Q 点的轨迹方程.§2.3.1 抛物线及其标准方程【知识要点】● 掌握抛物线的定义.● 标准方程的不同形式及其推导过程.● 熟练画出抛物线的草图,求出抛物线的标准方程、焦点、准线方程.【例题精讲】【例 1】已知抛物线的标准方程是:(1)y 2=12x ,(2)y =12x 2,求它的焦点坐标和准线方程.【例2】求满足下列条件的抛物线的标准方程:(1)焦点坐标是F(-5,0);(2)经过点A(2,-3)【例3】直线y=x-3与抛物线y2=4x交于A,B两点,过A,B两点向抛物线的准线作垂线,垂足分别为P,Q,则梯形A PQB的面积为()A.48 B.56 C.64 D.72【例4】斜率为1的直线经过抛物线y2=4x的焦点,与抛物线相交于两点A、B,求线段A B 的长.【基础达标】1.抛物线y 2=ax (a ≠0)的准线方程是 ( ) A .4a x =-B .4ax = C .4a x =- D .4a x = 2.抛物线的顶点在原点,对称轴为 x 轴,焦点在直线 3x -4y -12=0上,此抛物线的方程是( ) A .y 2=16x B .y 2=12x C .y 2=-16x D .y 2=-12x 3.焦点在直线 3x -4y -12=0上的抛物线标准方程是( ) A .y 2=16x 或 x 2=16y B .y 2=16x 或 x 2=12y C .x 2=-12y 或 y 2=16x D .x 2=16y 或 y 2=-12x4.已知 M (m ,4)是抛物线 x 2=ay 上的点,F 是抛物线的焦点,若|MF |=5,则此抛物线的焦点坐标是( )A .(0,-1)B .(0,1)C .(0,-2)D .(0,2) 5.过抛物线 y 2=4x 的焦点 F 作倾斜角为34π的直线交抛物线于 A 、B 两点,则 A B 的长是( ) A .42 B .4 C .8 D .26.顶点在原点,焦点在 y 轴上,且过点 P (4,2)的抛物线方程是 . 7.平面上的动点P 到点 A (0,-2)的距离比到直线 l :y =4的距离小 2,则动点P 的轨迹方程 是 .1~5 AACBC【能力提高】8.点M 到点(0,8)的距离比它到直线 y =-7的距离大 1,求 M 点的轨迹方程.9.抛物线 y 2=16x 上的一点 P 到 x 轴的距离为 12,焦点为 F ,求|PF |的值.10.抛物线拱桥跨度为52米,拱顶离水面6.5米,一竹排上有一4米宽6米高的大木箱,问此木排能否安全通过此桥?§2.3.2 抛物线的简单几何性质(一)【知识要点】● 抛物线的范围、对称性、顶点、离心率等几何性质;● 能根据抛物线的几何性质对抛物线方程进行讨论;注意数与形的结合.【例题精讲】【例 1】已知抛物线关于x 轴为对称轴,它的顶点在坐标原点,并且经过点()2,22M -,求它的标准方程.xy O【例2】过抛物线y2=2px的焦点F任作一条直线m,交这抛物线于A、B两点,求证:以A B为直径的圆和这抛物线的准线相切.【例3】正三角形的一个顶点位于坐标原点,另外两个顶点在抛物线y2=2px()0p>上,求这个正三角形的边长.【例4】抛物线x2=4y的焦点为F,过点(0,-1)作直线L交抛物线A、B两点,再以A F、BF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F ARB,试求动点R的轨迹方程.【基础达标】1.过抛物线 y 2=4x 的焦点作直线交抛物线于()11,A x y ,()22,B x y 两点,如果126x x +=,那么|AB | =( )A .10B .8C .6D .42.顶点在原点,焦点在 y 轴上,且过点 P (4,2)的抛物线方程是( ) A .x 2=8y B .x 2=4y C .x 2=2y D .x 2=12y 3.已知 M 为抛物线y 2=4x 上一动点,F 为抛物线的焦点,定点 P (3,1),则MP MF +的最小值为( )A .3B .4C .5D .64.已知抛物线 y 2=-12x 上一点 P (x 0,y 0)到焦点的距离为 8,则 x 0的值为( ) A .-5 B .5 C .-4 D .45.抛物线 y 2=8x 上一点 P 到顶点的距离等于它们到准线的距离,这点坐标是( ) A .()2,4 B .()2,4± C .()1,22 D .()1,22± 6.抛物线 2y 2+5x =0 的准线方程是 .7.过抛物线焦点 F 的直线与抛物线交于 A 、B 两点,若 A 、B 在准线上的射影是 A 2,B 2,则∠A 2FB 2等于 .1~5 BABAD【能力提高】8.抛物线顶点在原点,它的准线经过双曲线22221x y a b-=的一个焦点,并且这条准线与双曲线的实轴垂直,又抛物线与双曲线交于点362⎛⎫ ⎪⎝⎭,,求二者的方程.9.顶点在坐标原点,焦点在x轴上的抛物线被直线y=2x+1截得的弦长为15,求抛物线的方程.p>的焦点F,经过点F的直线交抛物线于A、B两点,点C在抛物线的准10.设抛物线y2=2px()0线上,且B C∥轴.证明:直线AC经过原点O.§2.3.2 抛物线的简单几何性质(二)【例题精讲】【例1】过抛物线y2=2x的顶点作互相垂直的二弦O A、OB.(1)求A B中点的轨迹方程.(2)证明:AB与x轴的交点为定点.【例2】已知点 A (2,8),B (x 1,y 1),C (x 2,y 2)在抛物线 y 2=2px 上,△ABC 的重心与此抛 物线的焦点 F 重合.(1)写出该抛物线的方程和焦点F 的坐标; (2)求线段BC 中点 M 的坐标; (3)求 B C 所在直线的方程.【例 3】抛物线 y =-x 2上的点到直线 4x +3y -8=0距离的最小值是( )A .43 B .75 C .85D .3【基础达标】1.已知抛物线的顶点在原点,对称轴是坐标轴,且焦点在直线 3x -4y -12=0时,则此抛物线的方 程是( )A .y 2=16xB .x 2=-12yC .y 2=8x 或x 2=-6yD . y 2=16x 或x 2=-12y 2.抛物线的顶点在原点,对称轴是x 轴,点()5,25-到焦点距离是6,则抛物线的方程为( ) A .y 2=-4x B 、y 2=-2x C 、 y 2=2x D 、 y 2=-4x 或x 2=-36y 3.在抛物线 y =x 2上有三点 A 、B 、C ,其横坐标分别为-1,2,3,在y 轴上有一点D 的纵坐标为 6,那么以 A 、B 、C 、D 为顶点的四边形是( )A .正方形B .平行四边形C .菱形D .任意四边形4.抛物线 y 2=4x 的焦点F ,准线为l ,交 x 轴于 R ,过抛物线上一点 P (4,4)作 P Q ⊥ l 于Q ,则梯形 PFRQ 的面积是( )A .12B .14C .16D .18 5.抛物线 y 2=-4x 关于直线 x +y =2对称的曲线的顶点坐标为( )A .(2,2)B .(0,0)C .(-2,-2)D .(2,0) 6.若动点M (x ,y )到点F (4,0)的距离比它到直线x +5=0的距离小1,则M 点的轨迹方程 是 .7.抛物线y 2=4x 的弦AB 垂直于x 轴,若AB 的长为43,则焦点到AB 的距离为 .1~5 DABBA【能力提高】8.经过抛物线 y 2=-8x 的焦点且和抛物线的对称轴成 60°角的直线与抛物线交 A 、B 两点,求|AB |.9.求过A(-1,1),且与抛物线y=x2+2有一个公共点的直线方程.10.已知抛物线C:y=x2+4x+72,过C上一点M,且与M处的切线垂直的直线称为C在点M的法线.若C在点M的法线的斜率为12-,求点M的坐标(x0,y0).第二章圆锥曲线复习(一)【知识要点】●椭圆定义,椭圆的标准方程,椭圆的性质.●双曲线的定义,双曲线的标准方程及特点,双曲线的几何性质.●抛物线定义,抛物线的几何性质.【例题精讲】【例1】椭圆的中心在原点,焦点在x轴上,一个焦点与短轴两端点的连线互相垂直,且这个焦点到长轴上较近顶点的距离是105-,求椭圆方程.【例 2】已知双曲线2214x y -=和定点12,2P ⎛⎫ ⎪⎝⎭. (Ⅰ)过 P 点可以做几条直线与双曲线 C 只有一个公共点;(Ⅱ)双曲线C 的弦中,以 P 点为中点的弦 P 1P 2是否存在? 并说明理由.【例 3】已知点 A (0,2)及椭圆22+14x y =,在椭圆上求一点 P 使PA 的值最大.【例 4】己知点P 在抛物线 x 2=y 上运动,Q 点的坐标是(-1,2),O 是原点,OPQR (O 、P 、Q 、R顺序按逆时针)是平行四边形,求 R 点的轨迹方程.【基础达标】1.平面上到定点 A (1,1)和到定直线 l :x +2 y =5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为( )A.直线B.抛物线C.双曲线D.椭圆2.若椭圆2kx2+ky2=1 的一个焦点坐标是(0,4),则k的值为()A.18B.132C.2D.3163.椭圆22+1259x y=上的点M到焦点F1的距离是2,N是M F1的中点,则ON为()A.4 B.2 C.8 D.3 24.如果双曲线的实半轴长为2,焦距为6,那么该双曲线的离心率为()A.32B.62C.32D.25.椭圆22+1259x y=的两焦点F1,F2,过F2引直线L交椭圆于A、B两点,则△ABF1的周长为()A.5 B.15 C.10 D.206.在抛物线y2=2px上,横坐标为4的点到焦点的距离为5,则p的值为.7.若椭圆的两个焦点为F1(-4,0)、F2(4,0),椭圆的弦A B过点F1,且△ABF2的周长为20,那么该椭圆的方程为.1~5 BBACD【能力提高】8.若双曲线的两条渐进线的夹角为60°,求该双曲线的离心率.9.正方形的一条边A B在直线y=x+4上,顶点C、D在抛物线y2=x上,求正方形的边长.10.若椭圆x2+4(y-a)2=4与抛物线x2=2y有公共点,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第二章 圆锥曲线复习(二)【例题精讲】【例 1】已知直线 l 交椭圆22+12016x y =于 M 、N 两点,B (0,4)是椭圆的一个顶点,若△BMN 的重心恰是椭圆的右焦点,求直线 l 的方程.【例 2】已知倾斜角为4π的直线 l 被双曲线 x 2-4y 2=60截得的弦长82AB =,求直线l 的方程及以AB 为直径的圆的方程.【例 3】已知直线l :x =-1,点F (1,0),以F 为焦点,l 为准线的椭圆中,短轴一端点为B ,P为FB 的中点.(Ⅰ)求 P 点的轨迹方程,并说明它是什么曲线; (Ⅱ)M (m ,0)为定点,求|PM |的最小值.【例 4】已知两定点A (-2,0),B (1,0),如果动点P 满足2PA PB =,求点P 的轨迹所包围的图形的面积.【基础达标】1.已知 M (-2,0),N (2,0),4P M P N -=,则动点P 的轨迹是( )A .双曲线B .双曲线左支C .一条射线D .双曲线右支2.若圆 x 2+y 2=4上每个点的横坐标不变.纵坐标缩短为原来的13,则所得曲线的方程是( ) A .22+1412x y = B .22+1436x y = C .229+144x y = D .22+1364x y = 3.已知 F 1,F 2是椭圆22+1169x y =的两焦点,过点F 2的直线交椭圆于点A ,B ,若5AB =,则12AF BF -=( )A .3B .8C .13D .164.曲线()()22346225x y x y ---+-=的离心率为( ) A .110 B .12C .2D .无法确定5.抛物线y2=14x 关于直线x-y=0对称的抛物线的焦点坐标是()A.(1,0)B.116⎛⎫⎪⎝⎭,C.(0,1)D.116⎛⎫⎪⎝⎭,6.与椭圆4x2+ 9y2=36有相同的焦点,且过点(-3,2)的椭圆方程为.7.以双曲线22145x y-=的中心为顶点,且以该双曲线的右焦点为焦点的抛物线方程是.1~5 C CABD 【能力提高】8.设F1,F2为双曲线2214xy-=的两个焦点,点P在双曲线上且满足∠F1PF2=90°,求△F1PF2的面积.9.设抛物线y2=8x的准线与x轴交于点Q,若过点Q的直线l与抛物线有公共点,求直线l的斜率的取值范围.10.设椭圆22+162x y=和双曲线2213xy-=的公共焦点为F1,F2,P是两曲线的一个公共点,求cos∠F1PF2的值.。
课题:椭圆与双曲线的对偶性质--(实验班)椭 圆课时:16 课型:复习课1. 椭圆在点P 处的切线PT 平分△PF 1F 2在点P 处的外角.2. PT 平分△PF 1F 2在点P 处的外角,则焦点在直线PT 上的射影H 点的轨迹是以长轴为直径的圆,除去长轴的两个端点. 3. 以焦点弦PQ 为直径的圆必与对应准线相离.4. 以焦点半径PF 1为直径的圆必与以长轴为直径的圆内切.5. 若000(,)P x y 在椭圆22221x y a b +=上,则过0P 的椭圆的切线方程是00221x x y ya b +=.6. 若000(,)P x y 在椭圆22221x y a b+=外 ,则过0P 作椭圆的两条切线切点为P 1、P 2,则切点弦P 1P 2的直线方程是00221x x y ya b+=. 7. 椭圆22221x y a b+= (a >b >0)的左右焦点分别为F 1,F 2,点P 为椭圆上任意一点(除长轴端点)12F PF γ∠=,则椭圆的焦点三角形的面积为122tan2F PF S b γ∆=.8. 椭圆22221x y a b+=(a >b >0)的焦半径公式:10||MF a ex =+,20||MF a ex =-(1(,0)F c - , 2(,0)F c 00(,)M x y ).9. 设过椭圆焦点F 作直线与椭圆相交 P 、Q 两点,A 为椭圆长轴上一个顶点,连结AP 和AQ 分别交相应于焦点F 的椭圆准线于M 、N 两点,则MF ⊥NF. 10. 过椭圆一个焦点F 的直线与椭圆交于两点P 、Q, A 1、A 2为椭圆长轴上的顶点,A 1P 和A 2Q 交于点M ,A 2P 和A 1Q 交于点N ,则MF ⊥NF.11.AB 是椭圆22221x y a b +=的不平行于对称轴且不过原点的弦,M ),(00y x 为AB 的中点,则22OM ABb k k a ⋅=-,即0202y a x b K AB -=。
复习课(二) 圆锥曲线与方程圆锥曲线的定义及标准方程会涉及,是高考解析几何的必考内容.椭圆、双曲线、抛物线的定义及标准方程椭圆双曲线抛物线定义平面内与两个定点F 1,F 2的距离之和等于常数(大于|F 1F 2|)的点的轨迹平面内与两个定点F 1,F 2的距离的差的绝对值等于非零常数(小于|F 1F 2|且大于零)的点的轨迹平面内与一个定点F 和一条定直线l (l 不经过点F )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标准 方程x 2a 2+y 2b 2=1或 y 2a 2+x 2b 2=1 (a >b >0)x 2a 2-y 2b 2=1或 y 2a 2-x 2b 2=1 (a >0,b >0) y 2=2px 或 y 2=-2px 或 x 2=2py 或 x 2=-2py (p >0)关系 式a 2-b 2=c 2a 2+b 2=c 2[典例] (1)已知中心在原点的椭圆C 的右焦点为F (1,0),离心率等于12,则C 的方程是( )A .x 23+y 24=1B .x 24+y 23=1C .x 24+y 22=1D .x 24+y 23=1(2)已知抛物线y 2=8x的准线过双曲线x 2a 2-y 2b2=1(a >0,b >0)的一个焦点,且双曲线的离心率为2,则该双曲线的方程为________________.[解析] (1)右焦点为F (1,0)说明两层含义:椭圆的焦点在x 轴上;c =1.又离心率为c a =12,故a =2,b 2=a 2-c 2=4-1=3,故椭圆的方程为x 24+y 23=1,故选D . (2)由题意可知抛物线的准线方程为x =-2,∴双曲线的半焦距c =2.又双曲线的离心率为2,∴a =1,b =3,∴双曲线的方程为x 2-y 23=1. [答案] (1)D (2)x 2-y 23=1 [类题通法]求圆锥曲线方程的一般步骤一般求已知曲线类型的曲线方程问题,可采用“先定形,后定式,再定量”的步骤. (1)定形——指的是二次曲线的焦点位置与对称轴的位置.(2)定式——根据“形”设方程的形式,注意曲线系方程的应用,如当椭圆的焦点不确定在哪个坐标轴上时,可设方程为mx 2+ny 2=1(m >0,n >0).(3)定量——由题设中的条件找到“式”中待定系数的等量关系,通过解方程得到量的大小. 1.(天津高考)已知双曲线x 2a 2-y 2b 2=1(a >0,b >0)的一条渐近线过点(2,3),且双曲线的一个焦点在抛物线y 2=47x 的准线上,则双曲线的方程为( )A .x 221-y 228=1B .x 228-y 221=1C .x 23-y 24=1D .x 24-y 23=1解析:选D 由双曲线的渐近线y =ba x 过点(2,3),可得3=ba×2.①由双曲线的焦点(-a 2+b 2,0)在抛物线y 2=47x 的准线x =-7上,可得 a 2+b 2=7.②由①②解得a =2,b =3, 所以双曲线的方程为x 24-y 23=1.2.(全国卷Ⅰ)一个圆经过椭圆x 216+y 24=1的三个顶点,且圆心在x 轴的正半轴上,则该圆的标准方程为________.解析:由题意知a =4,b =2,上、下顶点的坐标分别为(0,2),(0,-2),右顶点的坐标为(4,0).由圆心在x 轴的正半轴上知圆过点(0,2),(0,-2),(4,0)三点.设圆的标准方程为(x -m )2+y 2=r 2(0<m <4,r >0),则⎩⎪⎨⎪⎧m 2+4=r 2,?4-m ?2=r 2,解得⎩⎨⎧m =32,r 2=254.所以圆的标准方程为⎝⎛⎭⎫x -322+y 2=254. 答案:⎝⎛⎭⎫x -322+y 2=2543.方程x 24-t +y 2t -1=1表示曲线C ,给出以下命题:①曲线C 不可能为圆; ②若1<t <4,则曲线C 为椭圆; ③若曲线C 为双曲线,则t <1或t >4;④若曲线C 为焦点在x 轴上的椭圆,则1<t <52.其中真命题的序号是________(写出所有正确命题的序号).解析:显然当t =52时,曲线为x 2+y 2=32,方程表示一个圆;而当1<t <4,且t ≠52时,方程表示椭圆;当t <1或t >4时,方程表示双曲线;而当1<t <52时,4-t >t -1>0,方程表示焦点在x 轴上的椭圆,故③④为真命题.答案:③④圆锥曲线的几何性质试卷中一般以选择题或者填空题的形式考查圆锥曲线的几何性质(主要是椭圆和双曲线的离心率),在解答题中与圆锥曲线方程的其他知识一起进行综合考查.椭圆、双曲线、抛物线的几何性质椭圆 双曲线 抛物线 标准方程 x 2a 2+y 2b 2=1 (a >b >0) x 2a 2-y 2b 2=1 (a >0,b >0) y 2=2px (p >0)关系式 a 2-b 2=c 2 a 2+b 2=c 2图形 封闭图形无限延展,有渐近线无限延展,没有渐近线对称性 对称中心为原点 无对称中心 两条对称轴一条对称轴顶点 四个 两个 一个 离心率 0<e <1 e >1 e =1 准线方程x =-p 2决定形状的因素e 决定扁平程度e 决定开口大小2p 决定开口大小[典例] (1)(山东高考)已知双曲线E :x a 2-y b 2=1(a >0,b >0),若矩形ABCD 的四个顶点在E 上,AB ,CD 的中点为E 的两个焦点,且2|AB |=3|BC |,则E 的离心率是________.(2)已知a >b >0,椭圆C 1的方程为x 2a 2+y 2b 2=1,双曲线C 2的方程为x 2a 2-y 2b 2=1,C 1与C 2的离心率之积为32,则C 2的渐近线方程为________. [解析] (1)如图,由题意知|AB |=2b 2a ,|BC |=2c . 又2|AB |=3|BC |,∴2×2b 2a =3×2c ,即2b 2=3ac ,∴2(c 2-a 2)=3ac ,两边同除以a 2并整理得2e 2-3e -2=0,解得e =2(负值舍去).(2)设椭圆C 1和双曲线C 2的离心率分别为e 1和e 2,则e 1=a 2-b 2a ,e 2=a 2+b 2a .因为e 1·e 2=32,所以a 4-b 4a 2=32,即⎝⎛⎭⎫b a 4=14,∴b a =22.故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为y =±b a x =±22x ,即x ±2y =0.[答案] (1)2 (2)x ±2y =0 [类题通法]求解离心率三种方法(1)定义法:由椭圆(双曲线)的标准方程可知,不论椭圆(双曲线)的焦点在x 轴上还是y 轴上都有关系式a 2-b 2=c 2(a 2+b 2=c 2)以及e =ca ,已知其中的任意两个参数,可以求其他的参数,这是基本且常用的方法.(2)方程法:建立参数a 与c 之间的齐次关系式,从而求出其离心率,这是求离心率的十分重要的思路及方法.(3)几何法:求与过焦点的三角形有关的离心率问题,根据平面几何性质以及椭圆(双曲线)的定义、几何性质,建立参数之间的关系,通过画出图形,观察线段之间的关系,使问题更形象、直观.1.如图,F 1,F 2是椭圆C 1:x 24+y 2=1与双曲线C 2的公共焦点,A ,B 分别是C 1,C 2在第二、四象限的公共点.其四边形AF 1BF 2为矩形,则C 2的离心率是( )A . 2B . 3C .32D .62解析:选D 焦点F 1(-3,0),F 2(3,0), 在Rt △AF 1F 2中,|AF 1|+|AF 2|=4, |AF 1|2+|AF 2|2=12,所以可解得|AF 2|-|AF 1|=22, 故a =2,所以双曲线的离心率e =32=62,选D . 2.设椭圆C :x 2a 2+y 2b 2=1(a >b >0)的左,右焦点为F 1,F 2,过F 2作x 轴的垂线与C 相交于A ,B 两点,F 1B 与y 轴相交于点D ,若AD ⊥F 1B ,则椭圆C 的离心率等于________.解析:不妨设A 在x 轴上方,由于AB 过F 2且垂直于x 轴,因此可得A ⎝⎛⎭⎫c ,b 2a ,B ⎝⎛⎭⎫c ,-b2a ,由OD ∥F 2B ,O 为F 1F 2的中点可得D ⎝⎛⎭⎫0,-b 22a ,所以AD =⎝⎛⎭⎫-c ,-3b 22a ,F B 1=⎝⎛⎭⎫2c ,-b2a ,又AD ⊥F 1B ,所以AD ·F B 1=-2c 2+3b 42a 2=0,即3b 4=4a 2c 2,又b 2=a 2-c 2,所以可得3(a 2-c 2)=2ac ,两边同时除以a 2,得3e 2+2e -3=0,解得e =33或-3,又e ∈(0,1),故椭圆C 的离心率为33.答案:333.已知双曲线x 2a 2-y 2b 2=1(a >0,b >0)的焦距为2c ,右顶点为A ,抛物线x 2=2py (p >0)的焦点为F .若双曲线截抛物线的准线所得线段长为2c ,且|FA |=c ,则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为________.解析:c 2=a 2+b 2,①由双曲线截抛物线的准线所得线段长为2c 知, 双曲线过点⎝⎛⎭⎫c ,-p 2,即c 2a 2-p24b2=1.② 由|FA |=c ,得c 2=a 2+p 24,③ 由①③得p 2=4b 2.④ 将④代入②,得c 2a 2=2.∴a 2+b 2a2=2,即ba =1,故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为y =±x ,即x ±y =0. 答案:x ±y =0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这使得解析几何试题具有广泛的命题背景,当直线与圆锥曲线问题综合时就产生了如: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相交、相切、相离),直线与曲线交汇产生的一些几何量的范围和最值,动直线(或曲线)过定点等一系列热点问题,这些热点问题都是高考所重视的.直线与圆锥曲线有关的问题(1)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可以通过讨论直线方程与曲线方程组成的方程组的实数解的个数来确定,通常消去方程组中变量y (或x )得到关于变量x (或y )的一元二次方程,考虑该一元二次方程的判别式Δ,则有:Δ>0?直线与圆锥曲线相交于两点;Δ=0?直线与圆锥曲线相切于一点;Δ<0?直线与圆锥曲线无交点.(2)直线l 截圆锥曲线所得的弦长|AB |=?1+k 2??x 1-x 2?2或⎝⎛⎭⎫1+1k 2?y 1-y 2?2,其中k 是直线l 的斜率,(x 1,y 1),(x 2,y 2)是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两个交点A ,B 的坐标,且(x 1-x 2)2=(x 1+x 2)2-4x 1x 2,x 1+x 2,x 1x 2可由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整体给出.[典例] 已知椭圆的一个顶点为A (0,-1),焦点在x 轴上,若右焦点到直线x -y +22=0的距离为3.(1)求椭圆的方程;(2)设椭圆与直线y =kx +m (k ≠0)相交于不同的两点M ,N ,当|AM |=|AN |时,求m 的取值范围. [解] (1)依题意可设椭圆方程为x 2a 2+y 2=1(a >1),则右焦点F (a 2-1,0),由题设,知|a 2-1+22|2=3,解得a 2=3,故所求椭圆的方程为x 23+y 2=1.(2)设点P 为弦MN 的中点,由⎩⎪⎨⎪⎧y =kx +m ,x 23+y 2=1,得(3k 2+1)x 2+6mkx +3(m 2-1)=0, 由于直线与椭圆有两个交点, 所以Δ>0,即m 2<3k 2+1, ① 所以x P =x M +x N 2=-3mk3k 2+1, 从而y P =kx P +m =m3k 2+1, 所以k AP =y P +1x P =-m +3k 2+13mk ,又|AM |=|AN |,所以AP ⊥MN ,则-m +3k 2+13mk =-1k ,即2m =3k 2+1, ②把②代入①得2m >m 2, 解得0<m <2, 由②得k 2=2m -13>0, 解得m >12,故所求m 的取值范围是⎝⎛⎭⎫12,2. [类题通法]有关直线与圆锥曲线综合问题的求解方法(1)将直线方程与圆锥曲线方程联立,化简后得到关于x (或y )的一元二次方程,则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有三种情况:①相交:Δ>0?直线与椭圆相交;Δ>0?直线与双曲线相交,但直线与双曲线相交不一定有Δ>0,如当直线与双曲线的渐近线平行时,直线与双曲线相交且只有一个交点,故Δ>0是直线与双曲线相交的充分不必要条件;Δ>0?直线与抛物线相交,但直线与抛物线相交不一定有Δ>0,当直线与抛物线的对称轴平行时,直线与抛物线相交且只有一个交点,故Δ>0也仅是直线与抛物线相交的充分条件,而不是必要条件.②相切:Δ=0?直线与椭圆相切;Δ=0?直线与双曲线相切;Δ=0?直线与抛物线相切. ③相离:Δ<0?直线与椭圆相离;Δ<0?直线与双曲线相离;Δ<0?直线与抛物线相离.(2)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涉及函数、方程、不等式、平面几何等诸多方面的知识,形成了求轨迹、最值、对称、取值范围、线段的长度等多种问题.解决此类问题应注意数形结合,以形辅数的方法;还要多结合圆锥曲线的定义,根与系数的关系以及“点差法”等.1.平面上一机器人在行进中始终保持与点F (1,0)的距离和到直线x =-1的距离相等.若机器人接触不到过点P (-1,0)且斜率为k 的直线,则k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解析:设机器人所在位置为A (x ,y ),依题意得点A 在以F (1,0)为焦点,x =-1为准线的抛物线上,该抛物线的标准方程为y 2=4x .过点P (-1,0),斜率为k 的直线为y =k (x +1).由⎩⎪⎨⎪⎧y 2=4x ,y =kx +k 得ky 2-4y +4k =0. 当k =0时,显然不符合题意;当k ≠0时,依题意得Δ=(-4)2-4k ·4k <0,化简得k 2-1>0,解得k >1或k <-1,因此k 的取值范围为(-∞,-1)∪(1,+∞). 答案:(-∞,-1)∪(1,+∞)2.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过椭圆M :x 2a 2+y 2b 2=1(a >b >0)右焦点的直线x +y -3=0交M 于A ,B两点,P 为AB 的中点,且OP 的斜率为12.(1)求M 的方程;(2)C ,D 为M 上两点,若四边形ACBD 的对角线CD ⊥AB ,求四边形ACBD 面积的最大值. 解:(1)设A (x 1,y 1),B (x 2,y 2),P (x 0,y 0),则x 21a 2+y 21b 2=1,x 22a 2+y 22b 2=1,y 2-y 1x 2-x 1=-1, 由此可得b 2?x 2+x 1?a 2?y 2+y 1?=-y 2-y 1x 2-x 1=1.因为x 1+x 2=2x 0,y 1+y 2=2y 0,y 0x 0=12,所以a 2=2b 2.又由题意知,M 的右焦点为(3,0),故a 2-b 2=3. 因此a 2=6,b 2=3. 所以M 的方程为x 26+y 23=1.(2)由⎩⎪⎨⎪⎧x +y -3=0,x 26+y 23=1解得⎩⎨⎧x =433,y =-33或⎩⎨⎧x =0,y = 3.因此|AB |=463. 由题意可设直线CD 的方程为y =x +n ⎝⎛⎭⎫-533<n <3,设C (x 3,y 3),D (x 4,y 4).由⎩⎪⎨⎪⎧y =x +n ,x 26+y 23=1得3x 2+4nx +2n 2-6=0. 于是x 3,4=-2n ±2?9-n 2?3.因为直线CD 的斜率为1, 所以|CD |=2|x 4-x 3|=439-n 2.由已知,四边形ACBD 的面积S =12|CD |·|AB |=8699-n 2.当n =0时,S 取得最大值,最大值为863.所以四边形ACBD 面积的最大值为863.1.已知双曲线x 2a 2-y 2b 2=1(a >0,b >0)的两条渐近线互相垂直,则该双曲线的离心率是( )A .2B . 3C . 2D .32解析:选C 由题可知y =b a x 与y =-b a x 互相垂直,可得-b a ·ba =-1,则a =b .由离心率的计算公式,可得e 2=c 2a 2=a 2+b 2a2=2,e =2. 2.设斜率为2的直线l 过抛物线y 2=ax (a ≠0)的焦点F ,且和y 轴交于点A ,若△OAF (O 为坐标原点)的面积为4,则抛物线的方程为( )A .y 2=±4xB .y 2=±8xC .y 2=4xD .y 2=8x解析:选B 由题可知抛物线的焦点坐标为⎝⎛⎭⎫a 4,0,于是过焦点且斜率为2的直线的方程为y =2⎝⎛⎭⎫x -a 4,令x =0,可得点A 的坐标为⎝⎛⎭⎫0,-a 2,所以S △OAF =12×|a |4×|a |2=4,得a =±8,故抛物线的方程为y 2=±8x .3.已知一动圆P 与圆O :x 2+y 2=1外切,而与圆C :x 2+y 2-6x +8=0内切,则动圆的圆心P 的轨迹是( )A .双曲线的一支B .椭圆C .抛物线D .圆解析:选A 由题意,知圆C 的标准方程为(x -3)2+y 2=1,则圆C 与圆O 相离,设动圆P 的半径为R .∵圆P 与圆O 外切而与圆C 内切,∴R >1,且|PO |=R +1,|PC |=R -1.又|OC |=3,∴|PO |-|PC |=2<|OC |,即点P 在以O ,C 为焦点的双曲线的右支上.4.我们把由半椭圆x 2a 2+y 2b 2=1(x ≥0)与半椭圆y 2b 2+x 2c 2=1(x <0)合成的曲线称作“果圆”(其中a 2=b 2+c 2,a >b >c >0),如图所示,其中点F 0,F 1,F 2是相应椭圆的焦点.若△F 0F 1F 2是边长为1的等边三角形,则a ,b 的值分别为( )A .72,1 B .3,1 C .5,3D .5,4解析:选A ∵|OF 2|=b 2-c 2=12,|OF 0|=c =3|OF 2|=32,∴b =1,∴a 2=b 2+c 2=1+34=74,得a=72. 5.已知抛物线的方程为y 2=4x ,直线l 的方程为x -y +4=0,在抛物线上有一动点P 到y 轴的距离为d 1,到直线l 的距离为d 2,则d 1+d 2的最小值为( )A .522+2 B .522+1C .522-2 D .522-1 解析:选D 因为抛物线的方程为y 2=4x ,所以焦点坐标为F (1,0),准线方程为x =-1.因为点P 到y 轴的距离为d 1,所以到准线的距离为d 1+1.又d 1+1=|PF |,所以d 1+d 2=d 1+1+d 2-1=|PF |+d 2-1.焦点F 到直线l 的距离记为d ,则d =|1-0+4|2=52=522,而|PF |+d 2≥d =522,所以d 1+d 2=|PF |+d 2-1≥522-1,即d 1+d 2的最小值为522-1.6.双曲线与椭圆4x 2+y 2=64有公共焦点,它们的离心率互为倒数,则双曲线方程为( ) A .y 2-3x 2=36 B .x 2-3y 2=36 C .3y 2-x 2=36 D .3x 2-y 2=36解析:选A 由4x 2+y 2=64得x 216+y 264=1, c 2=64-16=48, ∴c =43,e =438=32. ∴双曲线中,c ′=43,e ′=23=c ′a ′. ∴a ′=32c ′=6,b ′2=48-36=12. ∴双曲线方程为y 236-x 212=1,即y 2-3x 2=36.7.已知椭圆x 2a 2+y 2b 2=1(a >b >0),其上一点P (3,y )到两焦点的距离分别是6.5和3.5,则该椭圆的标准方程为________.解析:由椭圆的定义,知2a =6.5+3.5=10,a =5.又⎩⎪⎨⎪⎧?3+c ?2+y 2=6.52,?3-c ?2+y 2=3.52,解得c =52, 从而b 2=a 2-c 2=754, 所以椭圆的标准方程为x 225+4y 275=1.答案:x 225+4y 275=18.已知直线l 与抛物线y 2=4x 交于A ,B 两点,O 为坐标原点,若OA ·OB =-4,则直线l 恒过的定点M 的坐标是________.解析:设A (x 1,y 1),B (x 2,y 2),则x 1x 2+y 1y 2=-4.当直线l 的斜率不存在时,设其方程为x =x 0(x 0>0),则x 20-4x 0=-4,解得x 0=2;当直线l 的斜率存在时,设直线l 的方程为y =kx +b ,由⎩⎪⎨⎪⎧y =kx +b ,y 2=4x ,得ky 2-4y +4b =0,得y 1y 2=4b k ,则x 1x 2=y 21y 2216=b 2k 2,得b 2k2+4b k =-4,∴b k =-2,有b =-2k ,直线y =kx -2k =k (x -2)恒过定点(2,0).又直线x =2也恒过定点(2,0),得点M 的坐标为(2,0).答案:(2,0)9.已知A (0,-4),B (3,2),抛物线y 2=x 上的点到直线AB 的最短距离为________. 解析:直线AB 为2x -y -4=0,设抛物线y 2=x上的点P (t ,t 2),d =|2t -t 2-4|5=t 2-2t +45=?t -1?2+35≥35=355.答案:35510.如图,已知椭圆x 2a 2+y 2b 2=1(a >b >0)的长、短轴端点分别为A ,B ,F 1,F 2分别是点F 1,且AB其左、右焦点.从椭圆上一点M 向x 轴作垂线,恰好通过椭圆的左焦与OM 是共线向量.(1)求椭圆的离心率e ;(2)设Q 是椭圆上异于左、右顶点的任意一点,求∠F 1QF 2的取值范围. 解:(1)∵F 1(-c,0),则x M =-c ,y M =b 2a , ∴k OM =-b 2ac .由题意,知k AB =-b a, ∵OM 与AB 是共线向量,∴-b 2ac =-b a ,∴b =c ,得e =22. (2)设|F 1Q |=r 1,|F 2Q |=r 2,∠F 1QF 2=θ,∴r 1+r 2=2a .又|F 1F 2|=2c ,由余弦定理,得cos θ=r 21+r 22-4c 22r 1r 2=?r 1+r 2?2-2r 1r 2-4c 22r 1r 2=a 2r 1r 2-1≥a 2⎝⎛⎭⎫r 1+r 222-1=0, 当且仅当r 1=r 2时等号成立,∴cos θ≥0,∴θ∈⎝⎛⎦⎤0,π2. 11.如图,焦距为2的椭圆E 的两个顶点分别为A ,B ,且AB 与n=(2,-1)共线.(1)求椭圆E 的标准方程;(2)若直线y =kx +m 与椭圆E 有两个不同的交点P 和Q ,且原点O 总在以PQ 为直径的圆的内部,求实数m 的取值范围.解:(1)因为2c =2,所以c =1,又AB =(-a ,b ),且AB ∥n ,所以2b =a ,所以2b 2=b 2+1,所以b 2=1,a 2=2,所以椭圆E 的标准方程为x 22+y 2=1. (2)设P (x 1,y 1),Q (x 2,y 2),把直线方程y =kx +m 代入椭圆方程x 22+y 2=1, 消去y ,得(2k 2+1)x 2+4kmx +2m 2-2=0, 所以x 1+x 2=-4km 2k 2+1,x 1x 2=2m 2-22k 2+1, Δ=16k 2-8m 2+8>0,即m 2<2k 2+1,(*)因为原点O 总在以PQ 为直径的圆的内部, 所以OP ·OQ <0, 即x 1x 2+y 1y 2<0,又y 1y 2=(kx 1+m )(kx 2+m )=k 2x 1x 2+mk (x 1+x 2)+m 2=m 2-2k 22k 2+1,由2m 2-22k 2+1+m 2-2k 22k 2+1<0得m 2<23k 2+23, 依题意且满足(*)得m 2<23, 故实数m 的取值范围是⎝⎛⎭⎫-63,63. 12.已知椭圆x 2a 2+y 2b 2=1(a >b >0)的离心率e =32,连接椭圆的四个顶点得到的菱形的面积为4. (1)求椭圆的方程;(2)设直线l 与椭圆相交于不同的两点A ,B .已知点A 的坐标为(-a,0),点Q (0,y 0)在线段AB 的垂4,求y 0的值. 解:(1)由e =c a =32,得3a 2=4c 2. 再由c 2=a 2-b 2,得a =2b .由题意可知12×2a ×2b =4,即ab =2. 解方程组⎩⎪⎨⎪⎧a =2b ,ab =2,得a =2,b =1. 所以椭圆的方程为x 24+y 2=1. (2)由(1)可知A (-2,0).设B 点的坐标为(x 1,y 1),直线l 的斜率为k ,则直线l 的方程为y =k (x +2).联立方程组⎩⎪⎨⎪⎧y =k ?x +2?,x 24+y 2=1消去y 并整理,得 (1+4k 2)x 2+16k 2x +(16k 2-4)=0.由-2x 1=16k 2-41+4k 2,得x 1=2-8k 21+4k 2. 从而y 1=4k 1+4k 2. 设线段AB 的中点为M ,则M 的坐标为⎝⎛⎭⎫-8k 21+4k 2,2k 1+4k 2. 以下分两种情况:①当k =0时,点B 的坐标为(2,0),线段AB 的垂直平分线为y 轴,(-2,-y 0)(2,-y 0).4,得y 0=±22.②当k ≠0时,线段AB 的垂直平分线方程为y -2k 1+4k 2=-1k ⎝⎛⎭⎫x +8k 21+4k 2. 令x =0,解得y 0=-6k 1+4k 2. 由=(-2,-y 0),=(x 1,y 1-y 0). ·=-2x 1-y 0(y 1-y 0)=-2×?2-8k 2?1+4k 2+6k 1+4k 2⎝⎛⎭⎫4k 1+4k 2+6k 1+4k 2 =4×?16k 4+15k 2-1??1+4k 2?2=4, 整理得7k 2=2,故k =±147.所以y 0=±2145. 综上,y 0=±22或y 0=±2145.。
第二章圆锥曲线与方程(复习)【使用说明】1、课前完成预习学案,掌握基本题型;2、认真限时规范书写,课上小组合作探讨,答疑解惑。
3、A、B层全部掌握,C层选做。
【学习目标】1.掌握椭圆、双曲线、抛物线的定义及标准方程;2.掌握椭圆、双曲线、抛物线的几何性质;3.能解决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一些问题.【问题导学】(预习教材理P78~ P81,文P66~ P69找出疑惑之处)复习1:完成下列表格:椭圆双曲线抛物线定义图形标准方程顶点坐标对称轴焦点坐标离心率(以上每类选取一种情形填写)复习2:①若椭圆221x my+=的离心率为32,则它的长半轴长为__________;②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为20x y±=,焦距为10,则双曲线的方程为;③以椭圆2212516x y+=的右焦点为焦点的抛物线方程为.我的疑惑:记录下你的疑惑,让我们在课堂上共同解决。
【深化提高】例1 当α从0 到180 变化时,方程22cos1x yα+=表示的曲线的形状怎样变化?变式:若曲线2211x yk k+=+表示椭圆,则k的取值范围是.小结:掌握好每类标准方程的形式.例2设1F,2F分别为椭圆C:2222x ya b+=1(0)a b>>的左、右两个焦点.⑴若椭圆C上的点A(1,32)到F1、F2两点的距离之和等于4,写出椭圆C的方程和焦点坐标;⑵设点K是(1)中所得椭圆上的动点,求线段1F K的中点的轨迹方程.变式:双曲线与椭圆2212736x y+=有相同焦点,且经过点(15,4),求双曲线的方程.学案编号:B51 第1 页共2 页成功的秘诀公式是A x y z =++其中A 代表成功,x 代表艰苦的劳动,y 代表正确的方法,z 代表少说空话. ——爱因斯坦第 2 页 共 2 页※ 动手试试练1.已知ABC ∆的两个顶点A ,B 坐标分别是(5,0)-,(5,0),且AC ,BC 所在直线的斜率之积等于m (0)m ≠,试探求顶点C 的轨迹.练2.斜率为2的直线l 与双曲线22132x y -=交于A ,B 两点,且4AB =,求直线l 的方程.【当堂检测】1.曲线221259x y +=与曲线221259x y k k+=--(9)k <的( ). A .长轴长相等 B .短轴长相等 C .离心率相等 D .焦距相等2.与圆221x y +=及圆228120x y x +-+=都外切的圆的圆心在( ) . A .一个椭圆上 B .双曲线的一支上 C .一条抛物线上 D .一个圆上 3.过抛物线28y x =的焦点作直线l ,交抛物线于A ,B 两点,若线段AB 中点的横坐标为3,则AB等于( ).A .10B .8C .6D .44.直线1y kx =-与双曲线224x y -=没有公共点,则k 的取值范围 . 5.到直线3y x =+的距离最短的抛物线24y x =上的点的坐标是 . 【小结】(1)知识与方法方面 。
第二章 圆锥曲线与方程(复习A )1、过点(2,4)作直线,与抛物线y 2=8x 只有一个公共点的直线有( ) A 、1条 B 、2条 C 、3条 D 、4条2、双曲线x 2-y 2=1的左焦点为F ,点P 为左支下半支上任一点(异于顶点),则直线PF 的斜率的变化范围是( )A 、)0,(-∞B 、(1,+∞)C 、),1()0,(+∞⋃-∞D 、),1()1,(+∞⋃--∞3、已知(4,2)是直线l 被椭圆193622=+y x 截得的线段的中点,则l 的方程是( ) A 、x-2y=0 B 、x+2y-4=0 C 、2x+3y+4=0 D 、x+2y-8=0 4、抛物线x y 412=关于直线x-y=0对称的抛物线的焦点坐标是( )A 、(1,0)B 、(0,1)C 、(0,161)D 、(0,161)5、对于抛物线C :y 2=4x ,我们称满足0204x y <的点M (00,y x )在抛物线的内部。
若M (00,y x )在抛物线的内部,则直线)(2:00x x y y l +=与C ( ) A 、恰有一个公共点 B 、恰有两个公共点C 、可能有一个公共点,也可能有两个公共点D 、没有公共点6、直线y=x+3与曲线14||92=-y y x 的交点个数为( ) A 、0 B 、1 C 、2 D 、37、与直线2x-y+4=0平行的抛物线y= x 2的切线方程是 ( )A 、2x -y+3=0B 、2x -y -3=0C 、2x-y+1=0D 、2x-y-1=08、如果过两点)0,(a A 和),0(a B 的直线与抛物线322--=x x y 没有交点,那么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 ) A 、(134, +∞) B 、(- ∞,134) C 、(- ∞,-134) D 、(-134 ,134) 9、若焦点是(0,25±)的椭圆截直线3x-y-2=0所得弦的中点的横坐标为1/2,则椭圆的方程是 . 10、设圆05422=--+x y x 的弦AB 的中点为P (3,1),则直线AB 的方程是 .11、如图,抛物线关于x 轴对称,它的顶点在坐标原点, 点P(1,2), A(x 1, y 1), B(x 2,y 2)均在直线上. (Ⅰ)写出该抛物线的方程及其准线方程;(Ⅱ)当PA 与PB 的斜率存在且倾角互补时,求21y y +的值及直线AB 的斜率.12、设椭圆方程为1422=+y x ,过点M (0,1)的直线l 交椭圆于点A 、B ,O 是坐标原点,点P 满足)(21OB OA OP +=,点N 的坐标为)21,21(,当l 绕点M 旋转时,求:(Ⅰ)动点P 的轨迹方程; (Ⅱ)||的最小值与最大值.参考答案1、B (注意点在曲线上)2、C (利用数形结合)3、D (利用“点差法”求斜率)4、C5、D (直线l 过定点(0,0x -),斜率为2)6、B (先分类讨论去掉绝对值,再利用数形结合)7、D8、C9、利用“点差法”可求得1752522=+y x 10、x+y-4=0 11、解(Ⅰ)由已知条件,可设抛物线的方程为.22px y = ∵点P(1,2)在抛物线上,∴,1222⋅=p 得p =2.故所求抛物线的方程是,42x y =准线方程是x=--1. (Ⅱ) 设直线PA 的斜率为k PA ,直线PB 的斜率为k PB , ∵PA 与PB 的斜率存在且倾斜角互补,∴.PB PA k k -= 由A(x 1,y 1), B(x 2,y 2)在抛物线上,得,4121x y = ①,4222x y = ② ∴,14121412222211--=--y y y y∴ ),2(221+-=+y y ∴.421-=+y y由①-②得直线AB 的斜率).(144421211212x x y y x x y y k AB ≠-=-=+=--=12、(Ⅰ)解法一:直线l 过点M (0,1)设其斜率为k ,则l 的方程为.1+=kx y 记),(11y x A 、),,(22y x B 由题设可得点A 、B 的坐标),(11y x 、),(22y x 是方程组⎪⎩⎪⎨⎧=++=14122y x kx y 的解.将①代入②并化简得,032)4(22=-++kx x k ,所以 ⎪⎪⎩⎪⎪⎨⎧+=++-=+.48,42221221k y y k k x x 于是).44,4()2,2()(21222121k k k y y x x OB OA OP ++-=++=+= 设点P 的坐标为),,(y x 则⎪⎪⎩⎪⎪⎨⎧+=+-=.44,422k y k k x 消去参数k 得0422=-+y y x ③ 当k 不存在时,A 、B 中点为坐标原点(0,0),也满足方程③,所以点P 的轨迹方程为.0422=-+y y x解法二:设点P 的坐标为),(y x ,因),(11y x A 、),(22y x B 在椭圆上,所以,142121=+y x ④①②.142222=+y x ⑤. ④—⑤得0)(4122212221=-+-y y x x ,所以 .0))((41))((21212121=+-++-y y y y x x x x 当21x x ≠时,有.0)(4121212121=--⋅+++x x y y y y x x ⑥并且⎪⎪⎪⎩⎪⎪⎪⎨⎧--=-+=+=.1,2,221212121x x y y x y y y y x x x ⑦ 将⑦代入⑥并整理得 .0422=-+y y x ⑧. 当21x x =时,点A 、B 的坐标为(0,2)、(0,-2),这时点P 的坐标为(0,0)也满足⑧,所以点P 的轨迹方程为.141)21(16122=-+y x (Ⅱ)解:由点P 的轨迹方程知.4141,1612≤≤-≤x x 即所以 127)61(3441)21()21()21(||222222++-=-+-=-+-=x x x y x故当41=x ,||取得最小值,最小值为61;41-=x 当时,||取得最大值,最大值为.621。
第二章 圆锥曲线与方程基础知识点及典型例题:一、椭圆及性质:(定义:()21212F F a PF PF >=+) 注:222c b a +=例1、已知椭圆:1162522=+y x 则它的焦点坐标为:______________,顶点坐标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长轴长为:_________,短轴长为:_________,焦距为:________,离心率为:_________,若P 为椭圆上的一点,且==21,4PF PF 则_____________.(若椭圆的方程为:16410022=+x y 呢?) 例2、已知下列条件求椭圆的标准方程: ① 已知椭圆的一个焦点为(3,0),且它的长轴长为10; ② 焦点在y 轴上,焦距为4,离心率为32; ③ 已知椭圆的焦点坐标为(-2,0),(2,0),且经过点⎪⎭⎫⎝⎛-23,25;④ 长轴长为20,离心率为53; ⑤ 长轴长是短轴长的3倍,且经过点()0,3P .二、双曲线及性质:(定义:)(2||2121F F a PF PF <=+) 注:222b a c +=例3、已知双曲线:14491622=-y x ,则它的焦点坐标为:____________,它的顶点坐标为:___________,实轴长为:_________,虚轴长为:__________,焦距为:_______,离心率为:______,渐近线的方程为:_______________;若P 为双曲线上的一点,且==21,4PF PF 则________.(若81=PF 呢?)例4、已知下列条件求双曲线的标准方程: ① 焦点在x 轴上3,4==b a ;② 焦点为(0,-6),(0,6),且经过点(2,-5); ③ 顶点在x 轴上,两顶点间的距离为8,且45=e ; ④ 焦距是10,虚轴长是8;⑤ 焦点在x 轴上,渐近线为,34x y ±=实轴长为12; 三、抛物线及性质:(定义:d PF =||)例5、抛物线x y 82=的焦点F 的坐标为:_________,准线方程为:_____________,焦点到准线的距离为_________.若该抛物线上的一点M 到焦点F 的距离为5,则M 到准线的距离为:____,M 点的坐标为:__________.(若抛物线为y x 42-=呢?) 6、已知下列条件求抛物线的标准方程: ① 焦点为F (3,0); ② 准线方程为21-=x ; ③ 焦点到准线的距离为2;四、直线与曲线的位置关系:(联立直线与曲线方程消去y 得:02=++C Bx Ax )1、相交:两个交点0>∆⇔;(交点坐标为对应方程组的解!)2、相切:一个交点0=∆⇔;3、相离:无交点0<∆⇔。
第二章 圆锥曲线与方程(复习)
1.掌握椭圆、双曲线、抛物线的定义及标准方程; 2.掌握椭圆、双曲线、抛物线的几何性质;
3.能解决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一些问题.
7881,文P 66~ P 69找出疑惑之处)
复习2:
① 若椭圆22
1x my +=,则它的长
半轴长为__________; ②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为20x y ±=,焦距为10,则双曲线的方程为 ;
③以椭圆22
12516x y +=的右焦点为焦点的抛物线方程为 . 二、新课导学
※ 典型例题
例1 当α从0
到180变化时,方程
22cos 1x y α+=表示的曲线的形状怎样变化?
变式:若曲线22
11x y k k +=+表示椭圆,则k 的取值
范围是 .
小结:掌握好每类标准方程的形式.
例2设1F ,2F 分别为椭圆C :22
22x y a b
+ =1 (0)a b >>的左、右两个焦点.
⑴若椭圆C 上的点A (1,3
2)到F 1、F 2两点的距离之和等于4,写出椭圆C 的方程和焦点坐标; ⑵设点K 是(1)中所得椭圆上的动点,求线段1F K 的中点的轨迹方程.
变式:双曲线与椭圆22
12736
x y +=有相同焦点,且经过点4),求双曲线的方程.
※动手试试
练1.已知ABC
∆的两个顶点A,B坐标分别是(5,0)
-,(5,0),且AC,BC所在直线的斜率之积等于m(0)
m≠,试探求顶点C的轨迹.
练2.斜率为2的直线l与双曲线
22
1
32
x y
-=交于
A,B两点,且4
AB=,求直线l的方程.
三、总结提升
※学习小结
1.椭圆、双曲线、抛物线的定义及标准方程;2.椭圆、双曲线、抛物线的几何性质;
3.直线与圆锥曲线.
※知识拓展
圆锥曲线具有统一性:
⑴它们都是平面截圆锥得到的截口曲线;
⑵它们都是平面内到一个定点的距离和到一条定直线(不经过定点)距离的比值是一个常数的点的轨迹,比值的取值范围不同形成了不同的曲线;
⑶它们的方程都是关于x,y的二次方程.
※自我评价你完成本节导学案的情况为().
A. 很好
B. 较好
C. 一般
D. 较差
※当堂检测(时量:5分钟满分:10分)计分:1.曲线
22
1
259
x y
+=与曲线
22
1
259
x y
k k
+=
--
(9)
k<的().
A.长轴长相等B.短轴长相等C.离心率相等D.焦距相等
2.与圆221
x y
+=及圆228120
x y x
+-+=都外切的圆的圆心在().
A.一个椭圆上B.双曲线的一支上C.一条抛物线上D.一个圆上
3.过抛物线28
y x
=的焦点作直线l,交抛物线于A,B两点,若线段AB中点的横坐标为3,则AB 等于().
A.10B.8C.6D.4 4.直线1
y kx
=-与双曲线224
x y
-=没有公共点,则k的取值范围.
5.到直线3
y x
=+的距离最短的抛物线24
y x
=上的点的坐标是.
1.就m的不同取值,指出方程
22
(1)(3)(1)(3)
m x m y m m
-+-=--所表示的曲线的形状.
2.抛物线
2
2
x
y=-与过点(0,1)
M-的直线l相交于A,B两点,O为原点,若OA和OB的斜率之和为1,求直线l的方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