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输水冰情的初步分析
- 格式:pdf
- 大小:166.36 KB
- 文档页数:8
第1篇一、引言南水北调工程是我国历史上规模最大、涉及范围最广的跨流域水资源调配工程,旨在解决我国北方地区严重的水资源短缺问题。
自2002年开工以来,南水北调工程已取得显著成效。
本报告通过对南水北调工程的数据分析,旨在揭示工程实施以来的水资源调配情况、经济效益、社会影响等方面的问题,为我国水资源管理和跨流域调配提供参考。
二、数据来源与处理本报告所使用的数据主要来源于以下渠道:1. 南水北调工程官方统计数据;2. 国家统计局相关数据;3. 地方政府公开发布的水资源数据;4. 学术期刊和行业报告。
在数据整理过程中,我们对原始数据进行清洗、筛选和整理,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三、水资源调配情况分析1. 调水规模自2014年东线工程正式通水以来,南水北调工程已累计向北方地区调配水量超过200亿立方米。
其中,东线工程调配水量约180亿立方米,中线工程调配水量约20亿立方米。
2. 调水范围南水北调工程覆盖了我国黄河以南的1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受益人口超过1.5亿。
3. 调水效果南水北调工程有效缓解了北方地区水资源短缺问题,提高了水资源利用效率。
以中线工程为例,沿线地区地表水、地下水资源量分别增长了6.8%和5.5%。
四、经济效益分析1. 直接经济效益南水北调工程直接经济效益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农业增产:南水北调工程有效缓解了北方地区水资源短缺问题,提高了农业灌溉用水效率,使农业产量得到显著提高。
(2)工业节水:南水北调工程为北方地区提供了优质水源,促进了工业节水技术的推广应用,降低了工业用水成本。
(3)生态环境改善:南水北调工程有效改善了北方地区生态环境,提高了土地质量和水资源质量。
2. 间接经济效益南水北调工程间接经济效益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南水北调工程为北方地区提供了水资源保障,有利于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2)提高居民生活水平:南水北调工程有效改善了北方地区供水条件,提高了居民生活质量。
第二节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发展的影响第1课时南水北调与西气东输课后篇巩固提升必备知识基础练下图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示意图和“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输水干线纵断面示意图。
读图,完成1~2题。
1.下列关于“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叙述正确的是()①从丹江口水库引水,经过湖北、河南、山西、河北到北京、天津②调水量受季节限制,冬季水量小③不需开挖新河道,工程量较小④沿线地势南高北低,水可基本自流向北⑤穿越黄河要建穿黄隧道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②⑤D.②④⑤2.下列关于“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A.有利于解除海河流域的洪涝灾害B.有利于缓解地下水位大幅下降引起的盐碱化问题C.大大改善受水区生态环境和投资环境D.增加汉江下游的防洪压力1题,“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水源地为丹江口水库,沿线经过湖北、河南、河北以及京津唐工业区的部分城市,没有经过山西;水源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冬季少雨,因此调水量受季节限制,冬季水量小;沿途现有工程较少,需要开挖新河道,工程量较大;中线工程最大的优点是地势南高北低,水可自流向北;中线工程在穿越黄河时需要开挖隧道。
②④⑤正确,故选D项。
第2题,海河流域是水源的调入区,海河流域的洪涝灾害不会受到调水的影响,跟“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关系不大,A项错;土地盐碱化的成因是地下水位上升和不合理的灌溉,地下水位下降不会引起土地盐碱化问题,B项错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缓解北方地区的缺水状况,改善受水区的生态环境和投资环境,促进北方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C项对;大量调水,可减小汉江中下游的防洪压力,D项错。
2.C河南省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干线最长、占地最多、移民征迁任务最重、投资最大、计划用水量最大的省级行政区。
读河南省地图及“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线路示意图,完成3题。
3.影响“南水北调”中线河南段走向变化的主要因素是()A.地形B.水源C.交通D.城市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是利用地势特点,实现自流输水。
南水北调中线干线输水渡槽结构缝渗漏水问题研判分析方法摘要: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施工路线长,沿线输水渡槽较多,在工程运行维护过程中,渡槽结构缝渗漏水是一个比较常见而不易处理的问题,处理前要做好检渗漏点检查,在准确判断后再进行针对性处理。
确定在渡槽外部或内部处理的,及时从外部或内部进行处理,确保南水北调安全正常运行。
本文旨在为南水北调中线输水渡槽伸缩缝渗漏提供经验参考。
关键词:伸缩缝;渗漏;研判分析1.结构缝渗水检查根据出现渗水的渡槽结构沉降、变形、挠度等判断结构是否处于安全运行状态,检查结构缝渗水量大小。
如出现整体安全问题或输水能力明显下降,则应启动应急预案紧急停水检查,根据检查结果提出处理方案。
根据渡槽结构缝渗水出现的时间及槽内水深情况初步判断渗水位置,人工剔除结构缝内闭孔泡沫板(避免对止水带及混凝土造成破坏),通过观察或内窥镜等设备查清渗水点具体位置。
对于结构缝内闭孔泡沫板不易剔除的,可在静水期派潜水员水下检查,较小的渗水点不易查明的,应详细记录渗水部位大体位置。
2.临时封堵措施对于检查出渗水点的渡槽结构缝,可在渗水部位采用聚氨酯类封堵材料进行临时封堵,对于不易查明渗水点的渡槽结构缝,可在渗水出逸点及可能渗水的范围临时封堵,渗漏量较小的部位也可暂时不予封堵。
所有临时封堵措施在永久处理后应全部拆除。
3.永久处理措施(1)鉴于结构缝实际轻微渗水现状以及目前正在进行全线充水试验并正在向下游输水,水下处理难以全面检查并查明渗水原因,处理也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应选择合适的处理时机,通过运用闸门控制分孔排空渡槽内水再进行处理。
如在低温季节渗水部位还未进行处理,应采取可靠保温措施使渗水影响区域温度达到0℃以上,防止结构冻胀破坏。
(2)梁式渡槽结构缝渗水处理1)放空后检查,查明渗水原因①首先检查梁式渡槽止水带是否存在砂眼、破损等质量缺陷;②抠掉止水槽表面砂浆,对结构缝止水进行打压试验,检验安装的止水是否渗水。
南水北调京石段工程冰期输水安全运行及控制措施摘要:在南水北调京石段工程冬季冰期输水过程中,极易遇到冰塞、流凌等冰害,这严重影响冬季输水安全。
本文对冰期输水过程中存在问题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和探讨,并提出了相应的控制措施,对工程的安全运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冰期输水;安全运行;控制措施Abstract: the south to North Water Diversion Project of Beijing-Shijiazhuang section in winter ice water process, extremely easy to meet, such as ice plug flow Ling icing, which seriously affect the water security in winter. The glacial water problem of the existence in the process undertook detailed study and discussion, and puts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control measures, on the safe operation of the project has very important significance.Key words: glacial water; safe operation; control measures0引言南水北调中线京石段应急供水工程是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的组成部分,线路总长度约307.422 km。
目前,担负着自河北省岗南水库、黄壁庄水库、王快水库、西大洋水库4座水库向北京应急供水的任务。
近几年,京石段工程已进行了三次通水,每次都经历了冬季冰期输水运行方式。
冬季冰下输水,由于受较多的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影响,容易遇到冰塞、冰凌等冰害,这严重影响了冬季输水安全。
南⽔北调⼯程是实现我国⽔资源优化配置的重要基础设施,⽬前东、中线⼀期⼯程正在顺利建设,中线⼀期⼯程将于2010 年建成通⽔,建成后如何发挥⼯程效益是⼤家关注的问题。
笔者虽已经离开南⽔北调⼯作,但还是⼼有所系,借《南⽔北调与⽔利科技》与笔者约稿之机,谈点关于中线⼯程供⽔调度的粗浅想法。
1 南⽔北调中线运⾏调度的复杂性 ⼈们⼀般总认为南⽔北调中线⼯程为新建⼯程,其运⾏调度⽐东线⼯程简单,也有⼈认为只要借鉴黄河⽔量调度模式就可解决中线的调度问题,笔者认为中线⼯程有其特点,调度复杂,须认真对待。
1. 1 中线⼯程的特点给运⾏调度带来较多复杂因素 中线⼀期⼯程的供⽔⽬标定位在城市,在城市⽔资源规划中将⽬前供各受⽔区城市的⽔库还给农业,控制地下⽔不超采,城市主要由中线供⽔,按此条件确定调⽔规模和⽔价。
今后实际运⾏时,遇⼀般年份当地⽔库有⽔可供,地⽅考虑中线⽔价⾼于当地⽔源,未必将⽔库的⽔还给农业,这时中线⼯程是否能按规划指标将⽔卖出去,将有不确定因素。
中线⼯程有汉江⽔资源丰枯变化较⼤和没有在线⽔库的特点,规划时将中线⼯程作为北⽅受⽔区的补充⽔源,当受⽔区遇来⽔为90 %的枯⽔年,丹江⼝⽔库来⽔若也较枯,中线供⽔不能满⾜时,利⽤当地⽔库或地下⽔进⾏补偿调节,北⽅的供⽔保证率是中线与当地⽔联合运⽤所达到的。
由于没有在线调节⽔库,中线供⽔不⾜时,也⽤地下⽔补充,因此,汉江枯⽔年或枯⽔季中线的供⽔过程很不均匀。
在实际调度时,虽然也可让沿线⽔库或地下⽔共同供⽔,但如果每年签定了供⽔计划,⽤户将不允许中线供⽔时有时⽆,总⼲渠若没有按计划供⽔,是否要承担违约的责任,实时调度中的供需⽭盾是较复杂的。
1. 2 “准市场”的配置机制和管理体制供求关系复杂 总体规划将南⽔北调⼯程定位为“准市场”的配置机制,认为南⽔北调属于跨流域配置⽔资源的供⽔⼯程,其建设与管理体制,既不能沿⽤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指令分配”,也不能采⽤完全市场化的“市场配置”,⽽是要积极探索和逐步建⽴“准市场”的配置机制和管理体制。
南水北调中线干渠冰期输水冰情分析及冰害防治措施刘建军;滕丽娟;刘嘉伟【摘要】南水北调中线总干渠跨越地理纬度大,由南向北气温逐渐降低,由气候温和区走向气候严寒区,沿程流量逐渐减少,流速降低,水深减小,沿岸多交叉建筑物,遇寒冷天气,不可避免地产生冰危害问题。
在大量收集资料的基础上,分析了渠道冰期输水可能出现的冰情及其产生条件,并提出了运行过程中的冰害防治措施。
%China’s Middle route South-to-North water transfer project strides across large span of altitude, walking from mild climate area to freezing area, the temperature is lower and lower, along with the decrease of discharge、velocity、depth and all kinds of buildings across the channel, the Middle route channel will suffer from ice disaster inevitably. Based on magnanimous data, this paper demonstrates the necessary conditions for the appearance of ice cases in Hebei area along the route of South-to-North Channel, states probable ice cases of water delivery in freezing period and the creation conditions, analysis the ice cases along the route of South-to-North Channel, puts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measures for ice hazards prevention of South-to-North Channel in the process of running .【期刊名称】《水科学与工程技术》【年(卷),期】2015(000)003【总页数】3页(P26-28)【关键词】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冰盖;冰塞;冰坝;预防冰危害【作者】刘建军;滕丽娟;刘嘉伟【作者单位】河北省桃林口水库管理局,河北秦皇岛 066004;秦皇岛水文水资源勘测局,河北秦皇岛 066004;承德水文水资源勘测局,河北承德 067000【正文语种】中文高纬度地区的河流、渠道在冬季会出现结冰现象,形成水内冰、浮冰和冰盖[1]。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非对称式拦冰索设计张鑫【摘要】Combined with the engineering example,the catenary theory is applied to the design of the ice boom,the mechanical and geometrical model of asymmetric ice boom is established, and the the related calculation formula is also deduced, the load condition of ice boom is optimized, the reference and experience for an asymmetric ice boom design is provided.%结合工程实例,将悬链线理论引入到拦冰索的设计之中,建立了非对称式拦冰索的力学及几何模型,推导了相关计算公式,优化了其荷载条件,为非对称式拦冰索的计算和设计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期刊名称】《水科学与工程技术》【年(卷),期】2015(000)001【总页数】5页(P45-48,49)【关键词】南水北调;非对称式拦冰索;设计【作者】张鑫【作者单位】河北省水利水电第二勘测设计研究院,石家庄 05002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V68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邯邢段起点为漳河冀豫交界处,终点为石家庄与邢台市交界的梁村,全长171.727km,途经邯郸、邢台等北方寒冷地区。
由于该段南水北调工程采用明渠输水,冬季在气温低于0℃的条件下渠道表面将产生冰冻现象,甚至形成冰盖,此时水会在冰盖下继续流动,但随着气温的升高,冰盖开始融化,逐渐融化并产生浮冰,而浮冰随着水流流动并堆积在下游的建筑物入口处,进而可能形成冰塞堵塞建筑物进口,严重束窄建筑物有效过水断面面积,从而降低渠道的正常输水能力,甚至影响到建筑物进口闸门等机电设备的正常运行。
南水北调工程中线方案南水北调工程是中国在20世纪90年代提出的一项重大水利工程,目的是通过调水北送,解决中国北方地区严重缺水的问题,改善水资源配置不均衡的局面。
其中,中线工程是南水北调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负责将长江水资源引入黄河流域,为河南、山东等地区提供支持。
本文将对南水北调工程中线方案进行详细分析,探讨其设计思路、技术特点和对当地水资源带来的影响。
一、中线工程的设计思路中线工程是南水北调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总长约1278公里,旨在通过引水将长江水源引入黄河流域,为黄河流域地区提供水资源支持。
中线工程设计思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调水源:中线工程的调水源主要是从长江干流的汉江、赵水段引水,通过引水渠将水资源输送到黄河流域地区。
2. 项目规模:中线工程项目规模较大,涉及建设引水渠、涵闸、泵站等设施,需要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
3. 工程路线:中线工程所选路线经过的地理环境复杂,需要克服山川河流等自然地理条件的阻碍,同时考虑到工程建设对当地生态环境的影响。
4. 生态保护:在工程建设过程中要考虑到生态环境的保护,减少对当地生态环境的影响,同时通过相关措施保护当地的生态系统。
二、中线工程的技术特点中线工程作为南水北调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以下几个突出的技术特点:1. 大规模引水:中线工程采用大规模引水方式,通过引水渠将长江水资源引入黄河流域,解决当地地区的严重缺水问题。
2. 复杂地形克服:中线工程所经过的地形复杂,包括山川河流等自然地理条件的阻碍,需要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来克服。
3. 工程运行稳定:中线工程的建设需要保证工程的运行稳定性,特别是在繁忙运行时期,以确保水资源的持续供给。
4. 生态环境保护:中线工程在工程建设过程中要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减少对当地生态系统的影响,通过相关技术措施加强对生态环境的保护。
5. 经济运行效益:中线工程的建设需要保证工程的经济运行效益,让地区的水资源得到合理利用,以达到长期可持续发展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