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换性简介
- 格式:ppt
- 大小:692.50 KB
- 文档页数:35
1.互换性的含义:统一规格的一批零部件,任取其一,不需任何挑选和修理就能装在机器上,并能满足其使用功能要求的性能。
零部件所具有的不经任何挑选和修配便能在同规格范围内互相替换的特性就是互换性。
2.几何参数包括:尺寸大小、几何形状以及相互间的位置关系。
3.互换性可分为:完全互换和不完全互换。
4.互换性在机械制造业中的作用:在设计方面,零部件具有互换性,就可以最大限度地采用标准件、通用件和标准部件,大大简化了绘图和计算工作,缩短设计周期,有利于计算机辅助设计和产品品种的多样化。
在制造方面,有利于组织专业化生产,采用先进工艺和高效率的专门设备,用计算机辅助制造,实现加工过程和装配过程机械化、自动化,从而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和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
在使用和维修方面,具有互换性的零部件在磨损及损坏后可以及时的更换,因而可以减少机器的维修时间和费用,保证机器连续的运转,提高机器的使用价值。
5.优先数的主要优点:相邻两项的相对差均云,疏密适中,而且运算方便,简单易记。
在同一序列中,优先数的积、商、整数的乘方等仍是优先数。
6.公差和偏差的比较:1)偏差可以为正值、负值或零,而公差则一定是正值。
2)极限偏差用于限制实际偏差,而公差用于限制误差。
3)对于单个零件,只能测出尺寸“实际偏差”,而对数量足够多的一批零件,才能确定尺寸误差。
4)偏差取决于加工机床的调整,不反映加工难易,而公差表示制造精度,反映加工难以程度。
5)极限偏差主要反映公差带位置,影响配合松紧程度,而公差反映公差带大小,影响配合精度。
7.极限尺寸判断原则:1)孔或轴的作用尺寸不允许超过最大实体尺寸。
2)在任何位置上的实际尺寸不允许超过最小实体尺寸。
对于孔,其实际尺寸不应大于最大极限尺寸;对于轴,则应不小于最小极限尺寸。
(最大实体尺寸主要是用以限制作用尺寸的,而最小实体尺寸则主要是用以限制实际尺寸的;即作用尺寸和实际尺寸均应限制在最大、最小实体尺寸以内)8.何谓最大、最小实体尺寸?它和极限尺寸有何关系?答、对应孔或轴具有允许的材料量为最多状态下的极限尺寸;或最少状态下的极限尺寸。
互换性是指同一规格的零部件能够彼此互相替换的性能。
1.使用上1)军用:军工产品易损件:子弹、炮弹都具有互换性。
2)民用:日常生活带来极大方便(举例:备胎、电子元件等等)2.制造上:用先进的生产方式(专业化生产、流水线、自动线), 产品单一,分工精细,可采用专用设备,提高生产率,进行文明生产。
3.设计上采用了互换性原则设计和生产的标准零部件,可简化设计、计算、制图工作量,缩短了设计周期,并便于用计算机进行辅助设计。
总之,遵循互换性原则进行设计、制造和使用,可大大降低产品成本,提高生产率,降低劳动强度。
也为标准化、系列化、通用化奠定了基础。
所以,互换性原则是机械工业中的重要原则,是我们设计、制造中必须遵循的,即使是单件、小批生产,零件不具有互换性,此原则也必须遵循。
按互换性要求进行生产既能提高劳动生产率,又可保证产品质量和降低成本。
所以说,互换性原则是机械制造业中一项重要的生产原则。
按照互换程度的不同,互换性可以分为完全互换和不完全互换两种。
区别完全互换指零部件在装配时不需要选择、修配和任何辅助加工,就可以达到预定的装配精度要求。
标准件、大批量。
不完全互换又称为有限互换,它是指在装配前需要将零部件预先分组或在装配时需要进行少量修配调整才能达到装配精度的要求。
精度高、单件小批量。
公差:零部件几何参数允许变动的特定范围 检测:标准化是指在经济、技术、科学及管理等社会实践中,对重复性事物和概念通过制定、发布、实施和修订标准,达到协调统一,以获得最佳秩序和社会效益的全部活动过程。
几何误差(随机误差):零件在加工过程中不可能做到绝对准确,不可避免地总会产生种种误差公差是设计人员给定的,它适用于限制误差的某一合理范围。
检验:作出工件合格与否的结论,不给出具体的数值 测量:作出工件合格与否的结论,给出具体的数值互换性与公差、标准化、检测的关系。
合理的公差并正确地检测,是保证产品质量、实现互换性生产的两个必不可少的条件和手段。
重点互换性与技术测量知识点互换性是指产品或零件在与其他产品或零件配合时所达到的要求。
在制造、装配和维修领域,互换性被认为是重要的技术指标之一。
互换性的作用互换性的作用是使得不同制造商生产的零件能够在不同系统之间交换使用,以提高整个生产过程的效率和生产成本的降低。
在一些关键领域,如汽车、航空工业、军工等领域,更是对互换性有着严格的要求,以确保产品的高质量和可维护性。
互换性方式1.尺寸互换性尺寸互换性是指通过使用符合同一标准设计、尺寸的零件或组件实现互换性。
2.材料互换性材料互换性是指通过使用不同材质、但作用相同的零件或组件实现互换性。
例如,使用不同材料制造的轴承、密封件等,能够互换使用。
3.功能互换性功能互换性是指不同制造商生产的零件或组件,虽然尺寸和材料不同,但能够在相同或相似的功能下互换使用。
例如无线电设备中的电子元件,它们能够互换使用,虽然其尺寸和材料可能不同。
1.测量精度测量精度是指测量结果与实际值之间的偏差度量。
在实际的测量过程中,测量仪器和测量方法的不确定性,都会对测量结果产生影响,从而导致测量误差的产生。
因此,精度是测量过程中最重要的指标之一。
2.测量标准测量标准是指用于校准和检验测量仪器、测量方法和测量程序的标准规范。
在测量标准中,通常包括测量装置的组成、测量原理、测量精度、使用规范等内容。
测量标准的制定与实施,对于确保测量结果的精度和可靠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3.测量误差分析测量误差分析是根据测量结果,确定误差的来源,以便进行校正和改进的过程。
测量误差的来源较多,包括仪器本身的误差、环境因素的影响、人为因素的影响等。
4.测量数据的处理测量数据的处理是指将测量所得到的数据进行整理、统计、分析和求解等处理过程,以得到所需的信息。
测量数据的处理通常包括数据的校准、数据的过滤、数据的平滑、数据的信号处理等。
总结互换性和技术测量是现代制造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两个方面。
互换性能够提高整个生产过程的效率和生产成本的降低,同时也能够保证产品的质量和可维护性。
互换性》基础知识点《互换性》基础知识点一、绪论1.互换性:同一规格的一批零件或部件中,任取其一,不需修配就能装到机器上,达到规定的要求,这样的零件就具有互换性。
2.机械和一起制造中的互换性通常包括几何参数和机械性能的呼唤。
3.互换性的意义:1)在制造上,为重要零件制造的专业化创造了条件。
2)在经济上,有利于降低产品成本,提高产品质量。
3)在设计上,能缩短机器设计时间,促进产品的开发。
4)在维修上,可减少修理机器的时间和费用。
4.互换性按互换程度分为完全互换和不完全互换。
厂际协作,应采用完全互换法;而厂内生产的零部件的装配,可以采用不完全互换法。
在单件生产的机器中,零、部件的互换性往往采用不完全互换。
5.优选数系:是一种科学的数值制度,它适用于各种数值的分级。
6.优选数系中,若首位数是 1.00,则其余位数是 1.6,2.5,4,6.3,10 等。
二、公差与配合1.基本尺寸:设计时给定的尺寸。
2.实际尺寸:通过测量获得的尺寸。
3.最大实体尺寸:孔或轴在尺寸极限范围内,具有材料量最多的状态。
4.最大实体尺寸:在最大实体状态下的尺寸。
孔的最大实体尺寸为孔的最小极限尺寸,轴的最大实体尺寸为轴的最大极限尺寸。
5.最小实体尺寸:孔或轴在尺寸极限范围内,具有材料量最少的状态。
6.最小实体尺寸:在最小实体状态下的尺寸。
孔的最小实体尺寸为孔的最大极限尺寸,轴的最小实体尺寸为轴的最小极限尺寸。
7.尺寸偏差:是指某一尺寸减其基本尺寸所得的代数差。
8.尺寸公差:是指允许尺寸的变动量,即最大极限尺寸与最小极限尺寸之差,或上偏差与下偏差之差。
9.公差带:在公差带图解中,由代表上偏差和下偏差或最大极限尺寸和最小极限尺寸两条线所限定的区域,成为公差带。
10.在国家标准中,尺寸公差带包括公差带的大小和位置两个参数。
11.基本偏差:是用来确定公差带相对于零线位置的上偏差或下偏差。
当公差带在零线以上时,其基本偏差为下偏差,当公差带在零线以下时,其基本偏差为上偏差。
1.互换性的特点:互换性表现在对产品的零部件在生产,使用,维修三个阶段不同要求。
装配前不需要选择,装配中不需要调整和修配,装配后能满足原设计要求。
例举:电灯泡,手表,汽车上零件。
2.互换性的作用:1)在设计方面,最大限度地采用具有互换性的标准化零部件,可大大简化绘图和计算工作,缩短设计周期,同时便于实现计算机辅助设计。
2)在制造和装配方面,零件具有互换性,可以采用分散加工,集中装配,有利于厂际合作,也有利于组织专业化生产,采用先进工艺和高效率的专用设备,提高生产效率。
3)在使用和维修方面,可以减少机器的维修时间和费用,保证机器能连续持久的运转,提高了机器的使用寿命。
3.互换性的分类:1)按互换参数的范围,可分为几何参数互换性和功能互换性;2)按方法及程度分,可分为完全互换性和不完全互换性(概率互换,修配互换,分组互换);3)按部位或范围分,可分为内互换与外互换。
4.判断一批零件是否具有互换性,必须满足2个条件:1)满足不需要挑选,不经修配或调整便可进行装配;2)满足装配后能达到预定使用要求。
5.互换性对产品设计,制造,使用和维修等各个方面都带来极大的方便,所以它不仅适用于大批量生产,也适用于单件小批量生产。
6.表面粗糙度对零件机械性能的影响:1)对配合性质的影响;2)对耐磨性的影响;3)对疲劳强的影响;4)对接触刚度的影响;5)对腐蚀性的影响;6)对冲击强度的影响;7)对其他性能的影响。
对于5):粗糙的表面,易使腐蚀性物质存积在表面的微观峰谷处,并渗入到金属内部,致使腐蚀加剧。
因此,提高零件表面粗糙度的质量,可以增强其抗腐蚀的能力。
对于6):对于钢制零件,其冲击强度值因表面粗糙度要求的降低而减小,当配合件在低温状态工作时,这种影响更为明显。
7.基本尺寸的特点:1)设计者根据零件的强度,刚度,结构工艺性确定尺寸;2)设计出尺寸虽然精确,但不标准,还需向标准靠拢,使设计出尺寸符合国家标准;3)零件加工到它基本尺寸不一定是合格尺寸。
《互换性》基础知识点一、绪论1.互换性:同一规格的一批零件或部件中,任取其一,不需修配就能装到机器上,达到规定的要求,这样的零件就具有互换性。
2.机械和一起制造中的互换性通常包括几何参数和机械性能的呼唤。
3.互换性的意义:1)在制造上,为重要零件制造的专业化创造了条件。
2)在经济上,有利于降低产品成本,提高产品质量。
3)在设计上,能缩短机器设计时间,促进产品的开发。
4)在维修上,可减少修理机器的时间和费用。
4.互换性按互换程度分为完全互换和不完全互换。
厂际协作,应采用完全互换法;而厂内生产的零部件的装配,可以采用不完全互换法。
在单件生产的机器中,零、部件的互换性往往采用不完全互换。
5.优选数系:是一种科学的数值制度,它适用于各种数值的分级。
6.优选数系中,若首位数是1.00,则其余位数是1.6,2.5,4,6.3,10等。
二、公差与配合1.基本尺寸:设计时给定的尺寸。
2.实际尺寸:通过测量获得的尺寸。
3.最大实体尺寸:孔或轴在尺寸极限范围内,具有材料量最多的状态。
4.最大实体尺寸:在最大实体状态下的尺寸。
孔的最大实体尺寸为孔的最小极限尺寸,轴的最大实体尺寸为轴的最大极限尺寸。
5.最小实体尺寸:孔或轴在尺寸极限范围内,具有材料量最少的状态。
6.最小实体尺寸:在最小实体状态下的尺寸。
孔的最小实体尺寸为孔的最大极限尺寸,轴的最小实体尺寸为轴的最小极限尺寸。
7.尺寸偏差:是指某一尺寸减其基本尺寸所得的代数差。
8.尺寸公差:是指允许尺寸的变动量,即最大极限尺寸与最小极限尺寸之差,或上偏差与下偏差之差。
9.公差带:在公差带图解中,由代表上偏差和下偏差或最大极限尺寸和最小极限尺寸两条线所限定的区域,成为公差带。
10.在国家标准中,尺寸公差带包括公差带的大小和位置两个参数。
11.基本偏差:是用来确定公差带相对于零线位置的上偏差或下偏差。
当公差带在零线以上时,其基本偏差为下偏差,当公差带在零线以下时,其基本偏差为上偏差。
互换性的分类和特点互换性是指物品或者服务可以相互替代,在实践和理论中都有广泛的应用。
它是经济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对于市场和资源配置具有重要影响。
本文将介绍互换性的分类和特点,以便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一概念。
一、互换性的分类互换性可以根据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
以下是几个常见的分类方式:1. 商品互换性和劳务互换性:互换性可根据交易物品的不同进行划分。
商品互换性是指商品之间可以直接进行交换或替代。
例如,一个苹果可以和另一个苹果进行互换。
而劳务互换性则指的是劳务的替代性,例如不同的医生或者律师具有一定的替代性,因为他们提供的劳务虽然具有差异,但在某种程度上可以替代。
2. 时空互换性和价值互换性:互换性也可以根据交易发生的时空以及价值属性进行分类。
时空互换性是指商品或劳务在不同的时间和空间具有互换的能力。
例如,一个公共事务所提供的服务在不同的时间和地点都可以进行互换。
而价值互换性则是指不同的商品或劳务在价值属性上具有互换的能力,即不同的商品或劳务在满足需求时可以互换。
3. 直接互换性和间接互换性:根据交换的方式,互换性可分为直接互换性和间接互换性。
直接互换性指的是物品之间可以直接进行交换。
例如,我可以用一枚硬币直接购买一杯咖啡。
而间接互换性则需要通过交换媒介来实现,比如使用货币作为交换媒介进行交易。
二、互换性的特点除了以上分类,互换性还具有一些共同的特点,以下是几个主要的特点:1. 替代性:互换性的最重要的特点是替代性。
互换性意味着可以通过不同的替代品来满足需求。
例如,如果某种特定品牌的洗发水暂时无法购买到,可以选择其他品牌的洗发水替代。
这种替代性使市场具有弹性,能够更好地适应消费者需求的变化。
2. 交换价值:互换性是基于交换价值的概念。
物品或者劳务具有互换性是因为它们在市场上可以被评估和交换。
交换价值是由供需关系和市场条件决定的,它反映了物品或者劳务的稀缺性和需求程度。
3. 不完全互换性:尽管互换性是一个广泛适用的概念,但并非所有物品或者劳务都具有完全的互换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