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胡曲《如来藏——袍修罗兰》的演奏探讨
- 格式:doc
- 大小:1.23 MB
- 文档页数:5
析二胡曲《如来藏一袍修罗兰》的艺术特色《如来藏一袍修罗兰》是一首由著名二胡演奏家陈鸿宇演奏的曲子。
该曲以小提琴、大提琴、二胡等乐器为主,表现了如来佛祖的慈悲之心,描绘了一幅修罗兰开放的美丽画卷。
该曲以其独具一格的音乐表达和感人至深的情感表达,成为了中国音乐界的一朵奇葩,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欣赏价值。
首先,该曲有很强的音乐表达力。
在演奏过程中,陈鸿宇巧妙地运用了二胡的各种音色和技巧,使整个乐曲具有了非常丰富和生动的音乐表达力。
曲子通过不断变化的音乐节奏和旋律起伏,展现了修罗兰的无限妙处,充分表现了艺术家的艺术造诣和表演技巧。
此外,曲中还运用了模拟风声、铃声等多种音效,令整个乐曲更加贴近人心,更加具有以音乐表达情感的功能。
其次,该曲的情感表达极为深刻。
曲子中融入了如来佛祖的慈悲心和对万物的关爱之情,表现了对生命的珍视和对自然的敬畏。
同时,这首曲子还充满了人文关怀和社会责任感,借着修罗兰的美丽,表达了社会和谐的重要性。
整个曲子过程中情感跌宕起伏,引人入胜,给人以极大的感动。
而最强的特色就在于该曲采用了大量的民族化元素。
中国二胡和西洋小提琴、大提琴等乐器被完美地融合在一起,形成了一种非常独特的音乐风格,展示了中国二胡音乐向世界音乐大家看齐的气势。
同时,作品中也充满了中国民族音乐的元素,如模拟了二胡的旋律、弦音和滑音等特点,同时加入了许多民族乐器的演奏技巧和表现手法,为该曲增添了无穷的魅力。
总之,《如来藏一袍修罗兰》是一首极具艺术特色的二胡曲,曲中搭载着浓郁的文化氛围和深刻的情感,展现出了艺术与人性的完美结合。
它采用了民族化元素,具有很强的中国民族特色和全球吸引力,展现了中国二胡音乐的纯粹和艺术水准。
析二胡曲《如来藏一袍修罗兰》的艺术特色《如来藏一袍修罗兰》是一首传统的二胡曲,曲调悠扬优美,旋律流畅。
这首乐曲描绘了美丽的一朵修罗兰在清晨中盛开的优美景象,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赞美和敬畏之情。
该曲融合了中国传统音乐的特点,具有深厚的艺术内涵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具有以下的艺术特色:一、曲调优美流畅《如来藏一袍修罗兰》的曲调优美流畅,体现了二胡音乐的特点。
曲调独具匠心,营造了一种清新的气氛,音乐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感悟和赞美。
曲中起伏的旋律和流畅的转折,营造出旋律的动人与感人,表现出二胡独特的音乐魅力和表现力。
二、音乐情感深厚《如来藏一袍修罗兰》的曲风深情而忧伤,具有浓郁的情感表达。
乐曲通过独特的旋律和音乐特色,深情地表达了作者对一朵修罗兰的迷人和美丽之情,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敬畏和感悟之情。
这种深厚的情感表现,不仅体现了二胡音乐的独特性,也向人们展示了作者对自然美妙的认同和敬重之情。
三、音乐结构简洁明了《如来藏一袍修罗兰》的整体结构简洁明了,曲式规整,逻辑性强,同时也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表现力。
整首曲调以清新悠扬的旋律为主,加之不断转折变换,使得整首曲目更加鲜活而丰富动感。
而且该曲的结构很合理,曲调轻盈,贯穿始终,使得整个曲子情景流畅、连贯,表达了作者所描述的清晨中一朵修罗兰的美丽画面。
四、艺术形式高雅《如来藏一袍修罗兰》是二胡传统曲目中的一首经典作品。
它不仅让人们感受到二胡音乐的自然韵味,更勾起了人们内心深处的情感共鸣。
曲目通过独特的艺术形式,营造了优美和谐的境界。
整个曲子构成了一个优美的、旋律流畅、气氛自然的艺术音乐空间,体现了二胡音乐的高雅和内涵,代表了中国传统音乐的精髓。
综上所述,《如来藏一袍修罗兰》具有曲调优美流畅、音乐情感深厚、音乐结构简洁明了和艺术形式高雅等独特的艺术特色。
该曲曲调优美,音乐表达深情,曲式简洁整齐,艺术形式优美,受到了人们的欣赏和喜爱。
它不仅是二胡音乐的经典之作,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珍贵遗产,值得广大音乐爱好者和文化爱好者深入研究和传承。
析二胡曲《如来藏一袍修罗兰》的艺术特色《如来藏一袍修罗兰》是一首由二胡演奏的曲子,音乐风格独特,充满了浓厚的中国传统曲调和表现手法。
该曲以修罗兰为主题,通过二胡的独特音色和技巧,展现出其独特的艺术特色。
该曲在音乐结构上独具匠心。
整首曲子分为前奏、主题、间奏和回旋四个部分。
前奏部分以低沉、暗示的旋律为开头,逐渐引出主题;主题部分则运用高亢、悠扬的旋律,描绘出修罗兰的神秘与危险;间奏部分则以高速、轻快的连奏为特色,展示出二胡的技巧与表现力;回旋部分则以曲调的变化和高潮的渲染,将整首曲子推向高潮,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整个曲子在结构上紧凑而有机,起承转合的布局,使人感受到修罗兰的神秘与魅力。
该曲在演奏技巧上独具特色。
二胡作为中国传统乐器,凭借其独特的音色和演奏技巧,能够表现出各种丰富的情感和情绪。
在《如来藏一袍修罗兰》中,演奏者巧妙地运用了二胡的各种技巧,如拉弦、顿音、滑奏等,使得曲子音色变化丰富,展现出修罗兰的神秘与危险。
特别是在间奏部分,演奏者以高速、连奏的技巧,展示了二胡的独特魅力,给人一种如行云流水般的感觉。
整个曲子不仅要求演奏者的技巧功底和音乐表现力,同时也对二胡乐器的音品进行了挑战和拓展,为二胡乐器开辟了新的演奏领域。
该曲在旋律上具有中国传统音乐的特色。
二胡作为中国民族乐器,擅长表现中国传统音乐的旋律特点。
在《如来藏一袍修罗兰》中,曲调优美动听,富有中国民族音乐的特色。
旋律灵动婉转,曲调韵律优美,既表现出修罗兰的神秘与危险,又融入了中国传统音乐的韵味与情感。
整个曲子旋律优美动听,能够引起听众的共鸣。
曲中还巧妙地运用了中国传统音乐的套路和技巧,如倚修罗奏、撒修罗奏等,使得曲子更加具有中国式的韵味和独特性,让人耳目一新。
该曲在情感表达上具有强烈的热情和感染力。
修罗兰作为中国神话传说中的人物,代表着神秘、残酷和危险。
在曲子的演奏过程中,演奏者通过不同的乐音和表现手法,将修罗兰的情感和形象生动地展现出来。
析二胡曲《如来藏一袍修罗兰》的艺术特色
《如来藏一袍修罗兰》是一首具有独特艺术特色的二胡曲,下面将从曲调、节奏、技巧以及情感表达等方面来分析其艺术特色。
从曲调来看,《如来藏一袍修罗兰》采用了独特的旋律,曲调起伏跌宕,音符变化多样。
追溯到曲调的起源,这首曲子融合了中国传统音乐中的古调与现代元素,创造出独特的音乐风格。
曲调的变化丰富,既有悠扬的乐句,又有激昂的高潮部分,给人带来听觉上的享受。
节奏是《如来藏一袍修罗兰》的重要艺术特色之一。
这首曲子节奏明快鲜活,富有活力和张力,展现了中国音乐的独特魅力。
节奏的变化丰富多样,旋律迅速而有力地描绘了曲子所表达的情感。
节奏的快慢变化也给演奏者提出了较高的技巧要求,展现出二胡这一乐器的独特韵味。
技巧是《如来藏一袍修罗兰》的重要艺术特色之一。
这首曲子采用了丰富多样的技巧,在演奏过程中展现了二胡的特点。
弓弦技法的运用十分灵活,可以展现出丰富多变的音色和情感。
手指技法的运用也十分精妙,增加了曲子的音乐性和艺术性。
情感表达是《如来藏一袍修罗兰》的重要艺术特色之一。
这首曲子充满了浓郁的情感,既有忧伤与无奈,又有激昂与坚强,给人以深深的感染。
演奏者通过技巧的运用和音乐的表达,将内心的情感转化为音乐的形式,让听者产生共鸣和思考。
《如来梦》二胡套曲之八《如来藏—袍修罗兰》的演奏审美意涵总结。
《溪山琴况》由我国明末虞山派琴家徐上瀛所著的一部关于音乐美学的著作,其内涵思想长久以来对中国传统乐器的演奏有着深刻的影响。
本文笔者将结合《溪山琴况》中“远、清、逸”的审美原则及佛教“空”观思想,分别对应作品引子、慢板、快板及再现四个乐段,尝试探究其对作品演奏的具体指导作用。
:如来藏—袍修罗兰;溪山琴况;演奏审美一、远在《溪山琴况》中对于“远”况有这样的记载:“远与迟似,而实与迟异,迟以气用,远以神行和“气候”(乐曲节度)[5]得审美要求,更为慢板的旋律结束画上完满的句号。
三、逸《如来藏—袍修罗兰》这首作品的第三部分是快板乐段,它不同于引子的“远”和慢板的“清”,而是在较快速度的回旋曲式之中流露着一种洒脱且超然的“飘逸”,表现的既是一种超逸之品,亦是一种超逸之音[6]。
演奏快板乐段,首先开头的“tr”打音在演奏时需要打的比较密集,同时要注意做到旋律渐强的处理,装饰音的演奏需要轻巧圆滑,音乐效果必须满足俏皮逸动的审美要求。
这段旋律在开头有下滑音的处理,为了配合快板“逸”的审美要求,因此这里的下滑音需要轻巧带过即可,切忌左手在换把时滑音痕迹过大、过多而导致整段音乐形象显得笨重。
在演奏时注意十六分音符时两手需要协调配合做到音符轻巧细致,第四小节的顿音在做到力度渐弱的同时要兼顾到三个音具有颗粒性。
这段旋律无论是附点音符还是十六分音符,演奏时要把握好整体旋律线条上下起伏变换的动态感,避免旋律线条处理的过于平整而失去律动。
谱例第二行的附点音符在演奏处理时需要吸收借鉴二胡跳弓技法,利用琴弓的弹性做小幅度的跳动演奏,让每个音符都活动起来。
起伏的旋律线条加之以跳动的音符,更好地凸显出这个乐段逸动的音乐内涵和思想。
紧接着的这段旋律由多组切分节奏型组成,且在一些音符间画有连音线。
演奏时要在严格按照速度规整演奏的同时还要注意节奏的准确性,做到速度、时值的精准。
二胡曲《如来藏-袍修罗兰》音乐演奏视阈二胡曲《如来藏-袍修罗兰》是一首充满神秘感和力量感的音乐作品,通过二胡演奏展现出了它独特的魅力和表达力。
在演奏这首曲子时,音乐家需要准确地把握音乐的情感和节奏,使得观众在听到音乐的瞬间能够感受到一股强烈的震撼力。
这首《如来藏-袍修罗兰》一开头就展示了如来藏的雄浑力量。
音乐家们以稳定的节奏和低沉的音色演奏着古老的节奏。
这部分的演奏中,要注意拿捏好每一个音符的力度,给人一种沉稳而有力的感觉。
音乐家可以使用多种技巧,如滑音、颤音和掌上击打等,来丰富该部分的表现效果。
通过这种方式,音乐家可以让听众感受到音乐所传达的力量和激情。
随着曲子的深入,音乐逐渐高涨起来,表达了战争的残酷和激烈。
此时的演奏需要更为激情四溢,将战争的火爆场面展现出来。
音乐家应该在演奏中加入各种高难度的技巧,如箭矢般的琶音、急促的快速演奏和跳弦等,使得整个演奏充满动感和活力。
要注意控制好音乐的节奏,使得音乐的感觉更加紧凑和有力。
曲子中间的部分比较抒情,展现了袍修罗兰深情的一面。
此时,音乐家应该通过轻柔的演奏和悠扬的音乐来表现袍修罗兰的柔情和感伤。
演奏时需要注重音色的变化,使得悲伤和细腻的情感能够更好地传达给听众。
利用颤音、细腻的连续音等技巧,音乐家可以将这种柔情和感伤的情感表现得淋漓尽致。
整首曲子的演奏最后展现了如来藏的雄壮气势的回归。
此时,音乐家应该加强演奏的力度和冲击感,通过强烈而有力的演奏,让听众感受到如来藏的威严和力量。
在演奏的过程中要注意音色的转换,从低沉的音色到高亢的音色的转变,给人一种震撼的感觉。
可以在演奏的末尾加入一些高难度的技巧,如急促的连续音和跳弦,来达到高潮的效果。
析二胡曲《如来藏一袍修罗兰》的艺术特色二胡曲《如来藏一袍修罗兰》是二胡演奏家、作曲家黄自刚所创作的一首乐曲。
该曲是以西藏民歌为基础,融合了二胡独特的演奏技巧和表现手法,展现了强烈的人文情感和文化内涵。
本文将从音乐结构、演奏技巧、节奏特点、节选段落等方面解析该曲的艺术特色。
一、音乐结构《如来藏一袍修罗兰》的音乐结构分为引子、主歌、间歇、重现、尾声等五个部分。
引子采用的是二胡的泛音演奏方式,利用特殊的演奏技巧表现出神秘、深邃的情感氛围。
主歌部分是整首曲子的主体,其基本曲式为AB,其中A部分主要以西藏乐曲的特点为基础,自然流畅,气势恢宏;B部分则更加缓慢抒情,富有强烈的感染力,充分展示了二胡舒缓的音色与情感的深度。
间歇部分则是连接A、B两个部分的中间段落,以流畅的旋律与华丽的演奏技巧为特点,营造出神秘、沉静的氛围。
重现部分则将A、B两个部分再度呈现,但在演奏上更为高潮追求,表现出强烈的冲击力和震撼力。
尾声则采用的是特殊的减音处理方式,将曲子的氛围渐渐消散,最后以简洁明快的音符结束,展现了曲子的悠远、深远。
二、演奏技巧在演奏技巧方面,《如来藏一袍修罗兰》充分体现了二胡独具的表现力。
首先是在音色的描绘上,通过拔弦、消音、滑音等技巧,使演奏出的音色既富有丰富的变化,又能充分传达曲子所表现的情感和意境。
其次是在节奏的处理上,演奏时需要灵活掌握节奏变化,与伴奏的鼓声、吉他声等乐器协调配合,使整个曲子的节奏更加明快流畅,富有动感和活力。
另外,在个别段落的演奏处理上,也有着一些独特的技巧,如第二次出现的A部分高潮段落,演奏者采用强烈的颤音、和声等技巧,使音乐效果更加强烈。
三、节奏特点《如来藏一袍修罗兰》的节奏特点较为明显,且比较独特。
在整个曲子中,由鼓声、吉他声以及其他打击乐器所演奏的鲜明的节奏,为曲子提供了强大的节奏感,使整个曲子的形态更加清晰,富有韵律美。
此外,在针对A、B两个主要部分的表现中,节奏的特点也有所区别:A部分主要表现出西藏民乐般灵活、真实的节奏,而B部分则更加强调情感的抒发、动人心魄的节奏变化,营造出曲子的突出重点。
析二胡曲《如来藏一袍修罗兰》的艺术特色《如来藏一袍修罗兰》是一首中国传统乐器二胡的曲子,属于琴弦乐器类型,是一首以传统名曲为主题而创作的新曲。
该曲流畅婉转,旋律悠扬,具有中国古典音乐的特色,赋有悠远蕴藉的艺术气息。
本文将就该曲的艺术特色进行详细的分析和论述。
一、色彩丰富的二胡演奏艺术特色《如来藏一袍修罗兰》的演奏风格以轻柔、温婉为主,具有独特的音色魅力。
二胡婉转柔情,琴音悠扬,这种简单却又复杂的旋律,展现了二胡独特的韵味。
听众可以从演奏音乐中感受到简单的旋律里的韵味,这也是二胡的优美之处之一。
演奏者通过右手技法的运用,使音乐的主旋律拥有强烈的情感表达能力,演奏者吐纳出来的琴声,若是栩栩如生,触摸到人心,这也是二胡在中国传统民间音乐重要性的体现。
二、独具特色的音乐表现手法《如来藏一袍修罗兰》是一首以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长夜吟》为词,贯穿着对生命与爱的探讨,展现出对人情世故的深刻洞察。
曲中间有一些重复的部分,符合了中国古典音乐的规律性。
同时,演奏者在演奏的过程中使用了一些音乐表现手法,例如音程跨度变化、颤音、滑音、和弦等等,使得演奏过程显得更加的丰富多彩。
通过这些音乐表现手法,演奏者可以让观众感受到更加细腻的情感变化,将歌曲中的情感诉诸乐器和观众,使得歌曲的表达更加深刻、准确。
三、丰富多彩的音乐节奏《如来藏一袍修罗兰》的节奏细腻、变化多样,经过演奏者的改编处理,既能表现出歌曲的情感,又能体现出二胡演奏的特色。
例如,歌曲中的“人归亚夜梦裹袍,数片明霞远岫高”等欢快的段落,发挥了二胡乐器颤音、滑音等音乐特点,使这个部分的声音更加生动、感染力更强。
同时,演奏者还运用了乐曲的调性变换,一些旋律在演奏过程中会有一些小的变化,整首曲子更加流畅自然,具有强烈的节奏感和韵律感。
四、跨界融合的音乐特色《如来藏一袍修罗兰》正是二胡与古典诗词的跨界合作,将古诗词融于音乐之中,形成了一种独具艺术迷人之处的音乐形式。
这不仅可以创造一种全新的音乐风格,而且还可以通过音乐传递诗词的意境和情感,使听众更好地理解和感受。
二胡曲《如来藏-袍修罗兰》音乐演奏视阈
《如来藏-袍修罗兰》是一首具有浓郁中国传统音乐风格的二胡曲目。
其曲名寓意着佛教中的“如来藏”,意为佛陀内心的大悲与智慧,而“袍修罗兰”则是中医中常用的一种
草药,有清热、解毒的效果。
整首曲目的主旋律流畅悠扬,旋律曲调跌宕起伏,高低音的
运用非常巧妙,为听者带来一种优美动听的听觉享受。
在演奏二胡曲目《如来藏-袍修罗兰》时,演奏家首先需要展现出二胡的独特声音色,深刻表达中国的文化内涵。
在曲目的开头,演奏家需要通过一个简洁而有力的演奏来吸引
听众的注意力。
随着曲目的推进,演奏家需要不断调整发音技巧,使乐曲旋律流畅,复杂
的乐曲结构能够得以表现出来。
整首曲目的演奏过程中,演奏家需要注意合理的呼吸,以保证演奏的连贯性和流畅感。
在乐曲创作中,演奏家应该准确领悟作曲者的意图,理解乐曲的整体意境和情感表达,通
过细腻的演奏传达出来。
此外,在演奏过程中,演奏家要注重控制音量、音色和节奏的变化,使得整首曲目充
满情感和力量。
特别是在曲目的高潮部分,唱弦音的强弱变化和高速滑弦技巧都需要得到
良好的掌握和运用。
而在曲目的结尾,演奏家可以适当放缓速度,通过一个简单而优美的
尾声来展现这首曲目的灵性和优雅。
总之,演奏二胡曲目《如来藏-袍修罗兰》需要演奏家具备较强的技巧和感性音乐表现能力。
通过准确地把握旋律的节奏和音调变化,表达出作曲者的意图,演奏家可以将这首
古典曲目演绎得更富情感、韵味和内涵,让听众在心灵的共鸣和音乐的熏陶中获得全新的
感受和体验。
析二胡曲《如来藏一袍修罗兰》的艺术特色《如来藏一袍修罗兰》是一首极具艺术特色的二胡曲,曲调优美婉转,富有东方的神秘韵味,令人陶醉。
该曲融合了中国传统音乐和现代元素,展现出了独特的艺术魅力和表现力。
本文将从曲调、演奏技巧、情感表达等方面,来分析《如来藏一袍修罗兰》的艺术特色。
值得注意的是《如来藏一袍修罗兰》的曲调上是非常独特的。
这首曲子的旋律精湛绝伦,饱含着中国传统音乐的深厚底蕴,同时又融入了现代音乐的元素,使得整个曲子的音乐感更加丰富多彩。
曲调在演奏中时而高亢激昂,时而柔美婉转,给人以一种跌宕起伏的视听体验。
特别是在高潮部分,曲调更是给人以浑然天成的美感,让人陶醉感受着音乐带来的震撼和愉悦。
这种曲调的设计,使得《如来藏一袍修罗兰》成为一首独具特色的二胡曲。
该曲的演奏技巧非常考究。
在演奏《如来藏一袍修罗兰》时,演奏者需要非常熟练地掌握二胡的演奏技巧,才能将曲子表现得淋漓尽致。
在这首曲子中,旋律的起伏变化非常大,演奏者需要运用各种技巧来表现出这种动态的变化。
在柔美的旋律中,需要运用二胡的抽弓和顿弓技巧来表现出柔美悠扬的效果;而在高潮部分,则需要运用急促的指法和变化多端的音色来表现出曲子的激昂和慷慨之情。
演奏者需要通过巧妙的技巧运用,将曲子的动感和情感表现得淋漓尽致,这也是《如来藏一袍修罗兰》的艺术特色之一。
该曲的情感表达也是其艺术特色之一。
《如来藏一袍修罗兰》的曲调极富感染力,能够让人在欣赏时,深深感受到其中蕴含的丰富情感。
整首曲子时而激昂奔放,时而细腻柔美,在情感表达上呈现出了极大的丰富性。
每一处音符都充满着独特的情感色彩,仿佛在倾诉着一段动人的故事。
这种情感的表达,使得《如来藏一袍修罗兰》成为一首具有戏剧性的音乐作品,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演奏过程中,演奏者需要深入理解曲子所要表达的情感,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到音乐中,从而使得整个曲子更加生动动人。
这种情感表达的深度和广度,也是该曲的艺术特色之一。
二胡曲《如来藏——袍修罗兰》的演奏探讨作者:岳一村
来源:《北方音乐》2018年第02期
【摘要】刘文金先生的《袍修罗兰——如来梦》是一部以套曲形式创作的二胡曲,《如来藏——袍修罗兰》则是这部套曲中的最后一首乐曲。
由于这部作品全曲都是无伴奏形式,演奏者在演奏时面对不固定的节奏时技术和情感把握的不准确。
笔者通过这篇文章将自己在演奏时的心得体会与大家交流探讨。
【关键词】刘文金;《如来藏——袍修罗兰》;无伴奏;演奏技法;情感表达
【中图分类号】J632 【文献标识码】A
一、刘文金及其作品《如来藏——袍修罗兰》
刘文金先生是当代著名的作曲家、指挥家,刘文金先生在中国民族音乐创作领域占据了极其重要的位置。
1977年,刘文金先生根据台湾著名文学家愚溪先生的著作《袍修罗兰》(璎珞姑娘的故事)创作出《袍修罗兰——如来梦》这部二胡套曲。
这部套曲将巨著中的地、水、火、风、空、见、识七大因子汇入真理如来藏之中,以达到佛家所宣扬的真、善、美境界。
而《如来藏——袍修罗兰》就是这部套曲的最后一首曲子,也是整部套曲的感悟人生、感悟哲理的总结之曲。
二、《如来藏——袍修罗兰》的演奏技法
(一)左手演奏技法的应用
二胡作为人们喜闻乐见的乐器,它的演奏技法有很多,以左手为例,有颤音、揉弦、滑音等技法。
正是因为这些左手演奏技法的融入,二胡所表现出来的音乐才更趋于“人声化”。
而且中国幅员辽阔,各个地方的语言和生活方式也让二胡在演奏不同地域的音乐时演奏技法上会有不同程度的改变。
1.倚音
倚音是装饰音的一种。
在这部作品的开头引子部分就出现了两次倚音(谱例1)。
我们在演奏时的强弱一定要注意,需要突出的是本音,不要过分强调倚音。
所以,在乐曲主题进入时的第一小节为了表示中速而慈祥的主题(谱例2),在第二拍上的倚音需要带一点音头以提升整个乐段坚决的音乐感觉,但在速度和力度上不能太冒尖。
2.滑音
滑音是左手手指按在琴弦上有意识的滑动所得出的发音。
二胡的滑音赋予了这个乐器独特的魅力。
在乐曲第五小节(谱例3),利用内弦三指从第三把位滑到第二把位,这是一个下滑音,也是一个典型的同指滑音。
在乐曲第6小节的第二拍(谱例4),这样的滑音被称为垫指滑音。
外弦三指的mi当作保留指不动,有外弦四指向三指方向滑动,这样演奏出来的mi会有一种连绵的效果。
3.颤音
颤音从音乐效果中就能听出其演奏方法,演奏者在拉动琴弓的同时将左手食指、中指和无名指其中一个按在弦上,相邻的比这个音高二度或三度的手指在弦上富有弹性地抬起和落下,这样就会产生一种极有颗粒感的音响效果。
在《如来藏——袍修罗兰》这部乐曲的第40小節(谱例5),乐曲进入到“回旋的中部、明快”的节奏中。
(二)右手演奏技法的应用
1.长弓的运用
二胡演奏中的弓子就像声乐演唱中的气息,他们都是二胡和声乐艺术中必不可少的一项功课。
在本曲的刚开始第一个sol拉奏时一定要减慢弓速(谱例6),因为这是一句渐强乐句,演奏时应节约使用弓子,以便在演奏后面一个音时有足够的弓长将乐曲情绪推动。
切记不可过早用力,以免破坏乐曲开头幽邃深远的意境。
整个引子的长弓演奏要做到强弱有序,句法清晰。
2.长短弓结合
《如来藏——袍修罗兰》这部作品是一首无伴奏形式的作品,只有将音乐的张力做到极致,才能将作品完美阐释。
音乐的层次里就包含了音乐的强弱和速度的快慢,长短弓的结合、大小弓速的结合、弓子不同弓段的合理运用,有了这些丰富的技巧组合,才使得乐曲能凸显出张力。
从本曲的15小节开始(谱例7),作曲家用了13小节的三连音去营造一种万物交织的虚幻场面。
原本三连音的演奏时值应该是均等的,但这里演奏家设定是较自由的速度。
所以,我们在演奏中必须打破原有的节奏感,利用长短弓的结合把音乐的层次感展现出来。
15小节开始的前三小节是强的音量,需要演奏者用长弓大弓速去展现。
就在这样不断调整弓长弓速的处理中,作曲家想给听众带来的那种万物交织的场面好像立体地展现在我们面前。
(三)气息的运用
气息在音乐艺术中的作用不言而喻,当我们在演奏作品时,音乐的音准和音色固然重要,但演奏时只关注这些而忽略了气息,那么音乐就会变得苍白无力,再娴熟的技巧也改变不了。
《如来藏——袍修罗兰》全曲分为不同的感觉,每一次的主题出现都是一种坚决的感觉,我们在演奏过程中应该调整呼吸,切忌太快。
当乐曲中出现明快的节奏时,我们要适当调整呼吸,使之随着乐曲的速度而改变。
当乐曲进行到最高潮那一个瞬间时,我们更要深深吸气,直到高潮过后再慢慢呼出。
这就促使在平时练习中要养成演奏和呼吸相互贯穿的习惯。
三、作品的情感表达
(一)分析作品,把握情感
现在我简单说明下《如来藏——袍修罗兰》这部乐曲的基本结构,并从音乐强弱上进行分析,让演奏者能更直观全面地了解乐曲的基本情感。
这部作品开始为D调,在快板的第一插部时转为F调,之后直到结尾都是D调。
的速度来演奏,旋律如同行云流水般从天上飘落。
主题的展开段落出现后,节拍也从之前的一小节四拍变为一小节两拍,这也预示着音乐情感的递进,每两个小节为一组的渐渐弱将力度从中弱到中强发展到较自由的三连音段落。
快板的第二插部出现在乐曲的123小节(谱例10),速度的不断加快和内外弦高低不同
的八度音色极大的丰富了乐曲的表现力。
最后,当主题再次出现的时候(谱例11),演奏者
的演奏状态也从激昂的情绪转为最开始的祥和宁静。
要将放缓的呼吸配合平稳的连弓,整个乐曲在一位深远的意境中缓缓落幕。
(二)通过联想,体验内涵
在音乐创作中,演奏者都会有特定的思维活动。
演奏者通过自身的艺术和文化修养将和乐曲相关的情感进行充分调动,在意念中形成生动立体的形象,并由此产生出对于乐曲所描写形象的联想,这样我们作为演奏者就能更快地进入演奏状态,听众也能更直观地感受乐曲。
我们在看到《如来藏——袍修罗兰》的时候就会联想到这是一部佛教题材的乐曲,如来藏是一种精神,是佛教的真理,是真、善、美。
我们在乐曲的引子中就好像是看到仙女从天上落入凡间,中速而慈祥的主题和刚柔并济的插部,亦或是庄严圣洁的主题再现,处处都渗透着人性当中最纯粹、最善良的思想,健康积极的理念融汇其中。
四、结语
《如来藏——袍修罗兰》这部作品采用无伴奏形式演奏,又是一部像中国写意的山水画一样的作品。
我通过对整部套曲的学习也对这类风格的乐曲有了一些基本的认识,从侧面拓宽了自己演奏音乐风格的多样性,并在音乐处理上和音乐表达等方面都有了很大进步和启发。
参考文献
[1]傅利民.音乐论文写作基础[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
[2]吴红非.刘文金二胡作品的题材、技法和体裁[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2.
[3]高石磊.刘文金二胡作品研究[D].开封:河南大学, 2012.
[4]吴珊珊.二胡套曲《袍修罗兰——如来梦》美学内涵与艺术价值探究[D].西安:西安音乐学院,2014.
[5]苗宇.二胡套曲《如来梦》的结构、旋律发展手法和风格[D].天津:天津音乐学院,2010.
作者简介:岳一村(1990—),男,河南鲁山人,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二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