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碳族元素练习题

碳族元素练习题

碳族元素练习题
碳族元素练习题

碳族元素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自然界中存在大量的单质硅

B、石英、水晶、硅石的主要成份都是二氧化硅

C、二氧化硅的化学性质活泼、溶于水形成难溶的硅酸

D、自然界的二氧化硅都存在在水晶矿中

2.下列物质能直接用作半导体材料的是

A、金刚石

B、石墨

C、晶体硅

D、水晶

3.下列物质中不与水反应的是

A、SiO2

B、CO2

C、SO2

D、CaO

4.在通风良好,燃烧正旺的煤炉中,下列反应最不容易发生的是

5.下列不属于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的是

A、Al2O3陶瓷

B、光导纤维

C、氮化硅陶瓷

D、玻璃纤维

6.石灰石是许多工业的原料之一,但制取下列物质时不需要石灰石为原料的是

A、制硅酸

B、制水泥

C、制玻璃

D、制生石灰

7.除去CO2中混有的少量CO的方法是

A、通过盛有饱和NaHCO3溶液的洗气瓶

B、通过灼热的铜网

C、点燃使CO转化为CO2

D、通过盛有赤热CuO粉末的硬质玻管

8.下列物质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的是

A、CS2

B、C2H2

C、CH4

D、CO

9.7g碳和14g氧气在一定条件下生成21g碳的氧化物,则生成的CO和C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A、1:1

B、2:1

C、2:3

D、3:2

10.下列物质符合化学式Al2O3·2H2O的是

A、混合物

B、两种氧化物的水化物

C、硅酸盐

D、铝酸盐

11.钙沸石[CaAl2Si3O10·3H2O]中SiO2的质量分数为

A、20%

B、46.5%

C、15.3%

D、23.3%

12.下列叙述中的非金属元素,其气态氢化物最稳定的是

A、构成矿物和岩石的主要元素

B、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

C、单质在常温下的呈液态的元素

D、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

13.用于制造隐形飞机的某种物质,具有吸收微波的功能,其

主要成份的分子结构如下图所示,它属于

A、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

B、无机化合物

C、有机物

D、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14.①~④为石灰水保存鲜蛋的原理分析,其中正确的是

①石灰水是碱性物质,能渗入蛋内中和酸性物质,防止腐败;②石灰水是电解质,能防止蛋的腐败;③石灰水呈碱性,具杀菌能力;④石灰水能与鲜蛋呼出的CO2生成CaCO3薄膜,起保护作用。

A、①②

B、①②③

C、③④

D、①②③④

15.铅的氧化物较多,其中Pb3O4是铅的最高价氧化物和最低价氧化物形成的复杂氧化物,在Pb3O4中,其最高价氧化物和最低价氧化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A、1:1

B、1:2

C、2:1

D、无法确定

二、选择题(每题有1—2个选项符合题意)

16.为使作为历史资料签署的重要文件能长期保存而字迹清晰,则签署文件时要用

A、蓝黑墨水

B、碳素墨水

C、蓝墨水

D、墨汁

17.某元素A的气态氢化物受热分解后,能生成H2和一种固体物质,已知相同条件下分解后气体的体积为分解前气体体积的2倍,又知分解前后气体式量比为16:1,则可知A的相对原子量为

A、12

B、15

C、28

D、32

18.下列各组物质的溶液中分别通入CO2,看不到明显现象的是

A、Na2SiO3和饱和Na2CO3

B、CaCl2和NaOH

C、Ba(NO3)2和CaCl2

D、NaAlO2和Ca(ClO)2

19.当空气与CO2按5:1体积混合与足量灼热炭完全反应时,则反应后气体中CO与总体积之比为

A、1:1

B、1:2

C、2:3

D、2:7

20.某白色固体钠盐95g足量盐酸反应,其阴离子全部参加反应,放出无色、无气味的气体

22.4L(标准状况),此气体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白色固体为纯净物

B、白色固体为混合物

C、白色固体中两物质的质量比为42:53

D、白色固体中两物质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

21.某无色气体可能含有CO2、CO、H2O蒸气,H2中的一种或几种,依次进行如下处理(每一处处理均反应完全):①通过碱石灰,气体体积变小;②通过赤热的氧化铜时,固体变为红色;③通过无水CuSO4粉末时,粉末变成蓝色;④通过澄清石灰水时,石灰水变浑浊,由此可以确定混合气体中

A、一定含有H2O蒸气、CO2、可能含有H2、CO

B、一定含有H2O蒸气、CO,可能含有H2、CO2

C、一定含有CO、CO2,可有含有H2、H2O蒸气

D、一定含有H2、CO,可能含有H2O蒸气、CO2

22.将m gCaCO3和n gKHCO3分别加入100mL、0.5mol/L的盐酸中,若反应后两溶液的质量相等,则m和n的关系是

A、m=n=2.5

B、m=n<2.5

C、m>n>2.5

D、m

23.在相同条件下,将Si、Al分别投入到质量相等且过量的NaOH溶液中,反应完全后二种溶液的质量相等,则投入的Si、Al的质量关系是

A、m(si)>m(Al)

B、m(Al)>m(si)

C、m(si)=m(Al)

D、无法确定

提示Si、Al与 NaOH溶液反应2Al+2NaOH+2H2O=2NaAlO2+3H2↑;Si+2NaOH+H2O=NaSiO3+2H2↑二、填空题(共21分)

24(4分)石棉的化学式为CaMg3Si4O x,蛇纹石的化学式为H4Mg3Si2O y,则x=___,y=____,若用氧化物的形式表示以上两种物质的组成,则可写成:_________________

25(6分)A、B两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但相差一个电子层,且两单质在常温下所处的状态相同,A、C两元素位于同一周期,并能形成化合物AC2,AC2内共有22质子,试求:(1)A、B、C的元素名称A______;B_______;C________

(2)A、B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化学式为(按酸性由强到弱顺序排列)__________ (3)A、B、C的氢化物的化学式为(按稳定性由强到弱顺序排列)_________________ (4)B的氧化物与A的单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5分)A、B、C、D、E五种物质均含有同一种元素,它们能发生如下图所示的变化。

写出五种物质的化学式:A______B_______C_______D_______E__________

(1)写出n个原硅酸形成的多硅酸的结构式__________

(2)此多硅酸分子中含有_______个Si—O键。

四、实验题(共14分)

28(6分)锗是IVA族元素,它的单质晶体是一种良好的半导体材料,广泛应用于电子工业,锗是可以从烟道灰提取,其过程如下:

试写出①—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8分)(1)若CO2中混有CO,除去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CO2中混有HCl,要得到纯净的CO2,其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在没有现成CO2气体发生器的情况下,请你运用下图中的部份仪器,装配成一个简易的能随开随用,随关随停的CO2气体产生装置。

应选用的仪器是(填编号)____________

(4)若用上述你所组装的装置制取CO2气体,而实验室备有稀H2SO4,浓硝酸、水、块状纯碱、大理石(块状),比较合理的方案,应选用的药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计算题(共 11分)

30(5分)某二价金属的碳酸盐和碳酸氢盐的混合物跟足量盐酸反应,消耗H+和产生C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6:5,计算该混合物中碳酸盐和碳酸氢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多少?

31(6分)在两个分别充满N2和O2的密闭窗口中各锻烧11.6g某二价金属的碳酸盐,反应结束后恢复到原状态,发现两容器的压强均增大,充N2与充O2容器中无压强的变化比为4:3,充O2容器中固体残留物只有一种,质量为8g,求二价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及其碳酸盐的化学式。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B

2、C

3、A 4.C 5.D 6、A 7、D 8、B

9、A 10、C 11、B 12、D 13、C 14、C 15、B

二、选择题

16、BD 17、C 18、BC 19、B 20、BC 21、D 22、AB 23、A

三、填空题

24、12;9;CaO·3MgO·4SiO2,3MgO·2SiO2·2H2O

25、(1)碳;硅;氧;(2)H2CO3>H2SiO3;(3)H2O>CH4>SiH4

26、SiO2;CaSiO3;Na2SiO3;Si;H4SiO4(H2SiO3 )

27、(1)(2)4n

28、

29、(1)将气体通过灼烧的CuO粉末后,收集气体;(2)将气体通过饱和NaHCO3溶液后,再通过浓H2SO4干燥,然后收集气体;(3)acde(4)块状大理石,浓HNO3和水。

30、

1:2

2:1

:

:

5:6

)

2

(:)

2

2(:

2

2

2

2

2

)

(

2

2

:

2

2

2

2

3

2

2

2

3

物质的量之比为

即碳酸盐与碳酸氢盐的

解得

据题意有

=

=

+

+

+

+

=

+

+

+

=

+

y

x

y

x

y

x

y

y

y

CO

O

H

MCl

HCl

HCO

M

x

x

x

CO

O

H

MCl

HCl

MCO

31、解:T、V一定时(恒温、恒容)压强(P)的变化等于物质的量(n)的变化。

设金属为M,则有

充氧容器变化量小,说明O2有消耗(N2没有消耗),若生成的CO2为4mol,则耗O2为1mol (因为变化比为4:3)而容器中只可能是MO与O2反应耗3O2

从①反应式中看出:n(MO)=n(CO2)=4(mol)

故有:4MO+O2=M4O6 得2M2O3

设反应中生成MO的物质的量为x,有:

∴二价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为56(Fe)碳酸盐的化学式为:FeCO3

高中化学知识点题库 有关其他碳族元素性质及计算题GZHX140

1. 下列说法摘自某科普杂志,你认为无科学性错误的是( ) A .铅笔芯的原料是重金属铅,儿童在使用时不可能用嘴吮咬铅笔,以免引起铅中毒 B .一氧化碳有毒,生有煤炉的居室,可放置数盆清水,这样可有效地吸收一氧化碳,防止煤气中毒 C .“汽水”浇灌植物有一定的道理,其中二氧化碳的缓释,有利于作物的光合作用 D .硅的提纯与应用,促进了半导体元件与集成芯片业的发展,可以说“硅是信息技术革命的催化剂” 答案:CD 解析: 题干评注:有关其他碳族元素性质及计算题 问题评注:碳族元素指的是元素周期表ⅣA 族的所有元素,包括碳(C)、硅(Si)、锗(Ge)、锡(Sn)、铅(Pb)、uuq 五种。它们电子排布相似,有4个价电子。 2. 将二氧化碳通入下列物质的溶液中不与其反应的是( ) ①32CO Na ②32SiO Na ③22AlO Na ④ONa H C 56 ⑤2)(ClO Ca ⑥2CaCl ⑦3CO C a A .①③④⑤⑥ B .①⑥ C .① D .⑥ 答案:D 解析: 题干评注:有关其他碳族元素性质及计算题 问题评注:碳族元素指的是元素周期表ⅣA 族的所有元素,包括碳(C)、硅(Si)、锗(Ge)、锡(Sn)、铅(Pb)、uuq 五种。它们电子排布相似,有4个价电子。 3. 下列盛放试剂的方法正确的是( ) A .氢氟酸或浓硝酸存放在带橡皮塞的棕色玻璃瓶中 B .汽油或煤油放存放在带橡皮塞的棕色玻璃瓶中 C .碳酸钠溶液或氢氧化钙溶液存放在配有磨口塞的棕色玻璃瓶中 D .氯水或硝酸银溶液存放在配有磨口塞的棕色玻璃瓶中 答案:D 解析: 题干评注:有关其他碳族元素性质及计算题 问题评注:碳族元素指的是元素周期表ⅣA 族的所有元素,包括碳(C)、硅(Si)、锗(Ge)、锡(Sn)、铅(Pb)、uuq 五种。它们电子排布相似,有4个价电子。 4. 纯净的碳酸氢钙试样在高温下分解,当剩余固体质量为原试样质量的一半时,碳酸氢钙的分解率是 ( ) A .50% B .75% C .92.7% D100% 答案:D 解析: 题干评注:有关其他碳族元素性质及计算题 问题评注:碳族元素指的是元素周期表ⅣA 族的所有元素,包括碳(C)、硅(Si)、锗(Ge)、锡(Sn)、铅(Pb)、uuq 五种。它们电子排布相似,有4个价电子。 5. 第三周期元素R ,它的原子核外最外层达到饱和所需电子数是最内层电子数的正整数倍,且小于次处层电子数的3/4,则关于R 的判断正确的是( ) A .常温时,能稳定存在的R 的氧化物都能与烧碱溶液反应 B .R 的最高正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为强酸 C .R 的单质在固态时,均属于分子晶体

碳族元素专题

第三讲碳族元素 1.碳族元素 (1)碳族元素位于周期表的第族,包括C、Si、Ge、Sn、Pb等五种元素,其原子的最外电子层上都有个电子。在化学反应中,碳族元素的原子电子既难得到电子,又难电子,因此,碳族元素难以形成离子化合物,容易形成化合物。(2)碳族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是价,最低负化合价是价,其化合价的特点是最高正化合价与最低负化合价的绝对值。碳族元素(用R表示)的气 态氢化物可表示为RH 4,最高价氧化物的化学式可以表示为R0 2 ,其对应水化物可表示为 价或。其他常见的价态还有+2价等。 2.硅及其化合物 (1)硅在地壳中的含量仅次于,居第二位。在自然界中,没有态的硅,只有以化合态存在的硅,如二氧化硅、硅酸盐等,是构成矿物和岩石的主要成分。(2)单质硅有和两种。晶体硅是灰黑色,有金属光泽,硬而脆的固体,它的结构类似于,熔点和沸点都很高,硬度也很大,它的导电性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是良好的材料。在工业上,用在高温下还原的方法可制得含有少量杂质的粗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将粗硅提纯后,可以得到高纯硅。 (3)在常温下,硅的化学性质不活泼,除、和外,硅不与其他物质如氧气、氯气、硫酸、硝酸等反应;在加热的条件下,硅能跟一些非金属反应。例如,加热时研细的硅粉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硅并放出大量的热,反应式为。 (4)硅的用途非常广泛,作为良好的半导体材料,硅可以用来制造集成电路、晶体管、硅整流器等半导体器件,还可以制太阳能电池。此外,硅的合金用途也很广,如含硅4%(质量分数)的钢具有良好的导磁性,可用来制造变压器铁芯;含硅15%(质量分数)左右的钢具有良好的耐酸性,可用来制造耐酸设备。 (5)天然Si0 2也叫硅石,是一种坚硬难熔的固体。Si0 2 是氧化物,常温时化学性 质不活泼,除外Si0 2 也不与一般的强酸反应,但能与反应,烧碱溶液不能放在带玻璃塞的试剂瓶中,其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高温时,Si0 2能与碱性氧化物反应,如Si0 2 跟Ca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6)二氧化硅对应的水化物是或。但二氧化硅不能和水反应,硅酸只能通过与酸反应制取。硅酸不溶于水,是一种弱酸,其酸性比碳酸还弱。说明这一结论的化学方程式为: (7)石英的主要成分是。较纯净的石英可以用来制造石英玻璃。透明的石英晶体就是水晶,水晶常用来制造电子工业中的重要部件、光学仪器,也用来制成高级工艺品和眼镜片等。玛瑙是含有杂质的,它可用于制造精密仪器轴承,耐磨器皿和装饰品。二氧化硅的用途很广泛,目前已被广泛使用的高性能通讯材料光导纤维的主要原料就是二氧化硅。 3.硅酸盐工业、无机非金属材料 (1)硅酸盐材料是以含硅物质为原料,经加热制成的,如水泥、、等,在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2)水泥以和为原料,经研磨、混合后在水泥回转窑中煅烧,再加入石膏,并研成细粉就得到普通水泥。普通水泥的主要成分是、硅酸二钙、等。水泥具有水硬性,是非常重要的建筑材料。水泥、沙子和水的混合物叫做水泥砂浆,水泥、

高考化学 碳族元素知识精讲

第三节 碳族 【知识网络】 【 1.CO 2通入NaOH 溶液的判别错误。 CO 2通入NaOH 溶液的反应与CO 2气体通入量有关。当CO 2通入少量时生成Na 2CO 3,当CO 2通入过量时生成NaHCO 3,CO 2通入量介于两者之间,既有Na 2CO 3又有NaHCO 3。因此推断产物时一定要注意CO 2与NaOH 间量的关系。 2.Na 2CO 3溶液中滴加盐酸过程不清楚。 在Na 2CO 3溶液中滴加HCl ,CO 32-先转化为HCO 3-,再滴加盐酸HCO 3-转化为H 2CO 3,不稳定分解为CO 2。 如:在10mL0.01mol/L 纯碱溶液中,不断搅拌并逐滴加入1.2mL0.05mol/L 盐酸,完全反应后在标准状况下生成二氧化碳的体积为(1998年上海高考题) A.1.334mL B.2.240mL C.0.672mL D.0mL 思路分析:反应过程为:CO 32-?→?+H HCO 3-?→?+ H CO 2。 盐酸溶液中n(HCl)=0.00006mol ,纯碱溶液中n(Na 2CO 3)=0.0001mol CO 32- + H + = HCO 3- 0.0001mol 0.0001mol 现盐酸不足,故无气体产生。 答案:D 3.CO 2通入CaCl 2溶液中是否有沉淀的分析错误。 可用反证法:如能产生沉淀,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 2+CaCl 2+H 2O=CaCO 3↓+2HCl 。因CaCO 3溶于盐酸,故反应不能发生。因为CO 2只有通入中性或碱性溶液才能产生CO 32-,并同时产生部分H +,若原溶液无法消耗这部分H +,则不利于CO 2转化为CO 32-,也就无法与Ca 2+形成沉淀。若要使CaCl 2与CO 2反应生成沉淀,就必须加入部分碱溶液中和CO 2与H 2O 反应而产生的H +。同理,该思维方式适用于CO 2、SO 2通入CaCl 2或BaCl 2溶液。

{高中试卷}高一化学碳族元素测试[仅供参考]

20XX年高中测试 高 中 试 题 试 卷 科目: 年级: 考点: 监考老师: 日期:

第七章硅和硅酸盐工业 第一节碳族元素 Ⅰ学习重点 1.根据碳族元素原子结构特点,理解为什么碳族元素化合价为正四价和正二价. 2.掌握和解释碳族元素的性质及其逆变规律. 3.了解硅和二氧化硅的结构,掌握硅,二氧化碳,硅酸盐的重要性质. 4.了解硅、二氧化硅的用途. Ⅱ学习难点 1.用原子结构理论解释碳族元素的性质及其递变规律. 2.硅、二氧化硅、硅酸盐的化学性质. 一、选择题 1.下列气态氢化物中最不稳定的是() A.CH4 B.SiH4 C.H2O D.HCl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碳是非金属元素,所以碳单质都是绝缘体 B.硅的导电性介于金属和绝缘体之间 C.锗的非金属性比金属性强 D.锗不存在气态氢化物 3.在元素周期表中,下列有关碳族元素的递变规律正确的是() A.自上而下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增强 B.自上而下元素的非金属性逐渐增强 C.自上而下元素单质颜色逐渐变浅 D.自上而下元素单质溶、沸点逐渐升高 4.碳族元素通常显+2价的原因是() A.得到2个电子 B.只有两个p电子参加反应 C.一个s电子和一个p电子参加反应 D.只有两个s电子参加反应 5.最近科学家制得一种新的分子,它具有空心的类似足球状结构,化学式为C6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C60是一种新型的化合物 B.C60和石墨都是碳的同素异形体 C.C60中含有离子键 D.C60的式量为720 6.去味剂可以消除冰箱里的一股特殊气味,下列物质可以做去味剂的是() A.干冰 B.活性炭 C.氯气 D.二氧化碳 7.纯净的碳酸氢钙试样在高温下分解,当剩余的固体质量为原试样质量的一半时,碳酸氢钙的分解率是() A.50% B.75% C.92.7% D.100% 8.下列关于硅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硅是地壳中含量较丰富的元素 B.在自然界里,硅存在于各种矿物质和岩石中的形式是硅酸

第15章碳族元素

第15章 碳族元素习题 1.选择题 15-1 在下列物质中,熔点最高的是……………………………………………..( ) (A )4SiF (B )4SnCl (C )3AlCl (D )KCl 15-2 下列物质中热稳定性最高的是…………………………………………….( ) (A )23)Mg(HCO (B )3MgCO (C )32CO H (D )3CaCO 15-3 能与碳酸钠溶液作用,生成沉淀,而此沉淀又能溶于氢氧化钠溶液的是( ) (A )3AgNO (B )2FeCl (C )3AlCl (D )23)Ba(NO 15-4 下列化合物中,不水解的是……………………………………………….( ) (A )4SiCl ; (B )4CCl ; (C )3BCl ; (D )5PCl 15-5 下列各对物质中,中心原子的轨道杂化类型不同的是………………….( ) (A )4CH 与4SiH ; (B )+O H 3与3NH ; (C )4CH 与+ 4NH ; (D )4CF 与4SF 。 15-6 下列物质在水中溶解度最小的是………………………………………….( ) (A )32CO Na ; (B )3NaHCO ; (C )3CaCO ; (D )3KHCO 15-7 下列分子中,偶极矩不为零的是………………………………………….( ) (A )3BCl ; (B )4SiCl ; (C )5PCl ; (D )2SnCl 。 15-8 与32CO Na 溶液反应生成碱式盐沉淀的离子是…………………………..( ) (A )+3Al ; (B )+2Ba ; (C )+2Cu ; (D )+Ag 15.9 碳化铝固体与水作用产生的气体是……………………………………….( ) (A )22H C ; (B )COOH CH 3; (C )2CO ; (D )4CH 15-10 下列物质中还原性最强的是…………………………………………( ) (A )4GeH ; (B )3AsH ; (C )Se H 2; (D )HI 15-11 能与CO 生成较稳定配合物的是…………………………………..( ) (A )Fe 3+; (B )Fe 2+; (C )Fe ; (D )Mg 2+

高中元素周期表知识点

高中元素周期表知识点 高中元素周期表知识点 元素周期表共分18纵行: 其中 第1、2、13、14、15、16、17七个纵行依次为ⅠA族、ⅡA族、ⅢA族、ⅣA族、ⅤA族、ⅥA族、ⅦA族(纵行序号的'个位数与主族序数相等); 第3、4、5、6、7、11、12七个纵行依次为ⅢB族、ⅣB族、ⅤB 族、ⅥB族、ⅦB族、ⅠB族、ⅡB族(纵行序号个位数与副族序数相等); 第8、9、10三个纵行为合称为Ⅷ族;第18纵行称为0族。 ⅠA族称为碱金属元素(氢除外); ⅡA族称为碱土金属元素; ⅢA族称为铝族元素; ⅣA族称为碳族元素; ⅤA族称为氮族元素; ⅥA族称为氧族元素; ⅦA族称为卤族元素。 元素周期表共有七个横行,称为七个周期, 其中第一(2种元素) 二(8种元素)

三(8种元素)周期为短周期(只有主族元素) 第四(18种元素) 五(18种元素) 六(32种元素)周期为长周期(既有主族元素,又有过渡元素); 第七周期(目前已排26种元素)为不完全周期。 在元素周期表中,越在左下部的元素,其金属性越强;越在右上 部的元素(惰性气体除外),其非金属性越强。金属性最强的稳定性 元素是铯,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是氟。 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金属与非金属分界处的金属元素,其氧化物或氢氧化物通常具有两性,如Be、Al等。 主族元素的价电子是指其最外层电子;过渡元素的价电子是指其 最外层电子和次外层的部分电子;镧系、锕系元素的价电子是指其最 外层电子和倒数第三层的部分电子。 在目前的112种元素中,只有二十二种非金属元素(包括6种稀 有气体元素),其余九十种都是金属元素;过渡元素全部是金属元素。 在元素周期表中,位置靠近的元素性质相近。通常在周期表的右上部的元素用于合成新农药;金属与非金属分界处的元素用于制造半 导体材料;过渡元素用于制造催化剂和耐高温、耐腐蚀的合金材料等等。 从原子序数为104号往后的元素,其原子序数的个位数与其所在的副族序数、Ⅷ族(包括108、109、110三号元素)、主族序数分别 相等。第七周期若排满,最后0族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18号。 同周期第ⅡA族和第ⅢA族元素的原子序数之差可能为1(第二、 三两周期)或11(第四、五两周期)或25(第六周期)。 若主族元素xA所在的第n周期有a种元素,同主族的yB元素所在的第n+1周期有b种元素,当xA、yB位于第IA族、ⅡA族时, 则有:y=x+a;当xA、yB位于第ⅢA~ⅦA族时,则有:y=x+b。

2020年-2020年碳族元素高考试题

2020年-2020年碳族元素高考试题 1. 〔2004年北京卷〕近期?美国化学会志?报道,中国科学家以二氧化碳为碳源,金属钠为还原剂,在470℃、80MPa下合成出金刚石,具有深远意义。以下讲法不正确的选项是 A. 由二氧化碳合成金刚石是化学变化 B. 金刚石是碳的一种同位素 C. 钠被氧化最终生成碳酸钠 D. 金刚石中只含有非极性共价键 2.玻璃的要紧成分之一是二氧化碳,能在玻璃上进行蚀刻,将其制成毛玻璃和雕花玻璃的物质是〔〕。 A.烧碱 B.纯碱 C.氢氟酸 D.盐酸 3.大理石能够用作墙面、地面和厨房桌面,其要紧成份是碳酸钙、食醋不慎滴在大理石桌面上,会使其失去光泽,变得粗糙,以下能正确讲明此现象的是〔〕。 A.食醋中的水使碳酸钙溶解 B.食醋中的醋酸将碳酸钙氧化 C.食醋中的醋酸与碳酸钙反应并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 D.食醋中的醋酸与碳酸钙发生了复分解反应 4、〔2018年广东卷文科基础〕关于以下常见化学的认识错误的选项是 ......〔〕 A. 明矾可用作净水剂 B. 干冰能用于人工降雨 C. 碳酸钙是文物陶瓷的要紧成分 D. 小苏打是一种膨松剂,可用于制作馒头和面包 5.(2004年全国)有一种白色粉末由等质量的两种物质混合而成,分不取适量该白色粉末置于三支试管中进行实验。 〔1〕逐滴加入6mol·L-1盐酸,同时不断振荡试管,有气泡产生,反应终止后得到无色透亮溶液 〔2〕加热试管中的白色粉末,试管口有水滴凝聚 〔3〕逐滴加入6mol·L-1硫酸,同时不断振荡试管,有气泡产生,反应终止后试管口还有白色溶物以下混合物中符合以上实验现象的是〔〕 A.NaHCO 3、AgNO 3 B.BaCl 2 、MgCO 3 C.NH 4 HCO 3 、MgCl 2 D.CaCl 2 ·6H 2 O、 Na 2CO 3 6.〔2004年全国〕血液中血红蛋白结合的一种有毒气体是〔〕A.氯气B.氮气C.一氧化碳 D.甲烷7.(2006年广东卷)以下表述正确的选项是 ①人造刚玉熔点专门高,可用作高级耐火材料,要紧成分是二氧化硅 ②化学家采纳玛瑙研钵摩擦固体反应物进行无溶剂合成,玛瑙的要紧成分是硅酸盐 ③提早建成的三峡大坝使用了大量水泥,水泥是硅酸盐材料 ④夏天到了,游客佩戴由添加氧化亚铜的二氧化硅玻璃制作的变色眼镜来爱护眼睛 ⑤太阳能电池可采纳硅材料制作,其应用有利于环保、节能 A.①②③ B.②④ C.③④⑤ D.③⑤ 8.〔08全国Ⅱ卷〕关于ⅣA族元素,以下表达中不正确的选项是( )

碳族元素知识点

碳族元素 13.1 碳族元素通性 周期表中第ⅣA族包括碳(C)、硅(Si)、锗(Ge)、锡(Sn)、铅(Pb)五种元素,统称碳族元素。其中碳(C)、硅(Si)是非金属元素,锗(Ge)、锡(Sn)、铅(Pb)是金属元素。本族元素基态原子的价电子层结构是ns2np2,主要氧化数+4和+2。 碳原子的价电子层结构是2s22p2,在化合物中一般多显+4,也可显+4到-4之间的任意氧化数。在化合物中,C能以sp、sp2、sp3杂化轨道相互结合或与其他原子结合。C-C、C-H、C-O键的键能大,稳定性高,奠定了含碳有机物结构复杂、数量庞大的基础。 硅原子的价电子层结构是3s23p2,化合物中一般显+4价。Si-Si键不稳定,但硅氧键很稳定,所以硅的化合物中硅氧键占很大比例。锗(Ge)、锡(Sn)、铅(Pb)中,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大,稳定氧化态逐渐由+4变为+2,这是由于ns2电子对随n的增大逐渐稳定的结果。 锡一般以+2价的形式存在于离子化合物中。铅则以+4价氧化态的形式存在于共价化合物和少数离子型化合物中。+4价的铅由于惰性电子对效应,具有很强的氧化性。 碳主要以煤、石油、天然气等有机物存在。硅主要以硅酸盐的形式存在于土壤和泥沙中,自然界也存在石英矿。碳、硅在地壳中的丰度分别为0.023%,25.90%,碳是组成生物界的主要元素,硅是组成地球矿物界的主要元素。硅在地壳中的含量仅次于氧,分布很广。硅有很强的亲氧性,自然界中基本不存在游离态的硅,一般以硅的含氧化合物,如SiO2、硅酸盐等形式存在。锗、锡、铅主要以硫化物和氧化物的形式存

在。. 13.2 碳及其化合物 单质 碳有三种同素异形体金刚石、石墨、和球碳。 金刚石:具有四面体结构。每个碳以sp杂化,与相邻四个3 金刚石晶体中碳碳键很碳原子结合成键,是典型原子晶体。没有自由电子金刚所有价电子都参与了共价键的形成,强,主要用而且不导电。石硬度最大,在所有单质中熔点最高,它还用于制作首饰等高档装于制造钻探用钻头和磨削工具,饰品。σ3个碳原子形成杂化轨道与相邻的的石墨:具有层状结构。层内每个碳原子都是以sp2轨道相互平行重叠,形p轨道,在同层中与相邻

高中化学推断题—必备知识点梳理

高中化学推断题—必备知识点梳理 一、位置与结构 1、Li是周期序数等于族序数2倍的元素。 2、S是最高正价等于最低负价绝对值3倍的元素。 3、Be、Mg是最外层电子数与最内层电子数相等的元素; 4、Li、Na是最外层电子数是最内电子数的1/2的元素; 5、最外层电子数是最内层电子数的2倍的是C、Si;3倍的是O、S;4倍的是Ne、Ar。 6、Be、Ar是次外层电子数等于最外层电子数的元素; 6、Mg是次外层电子数等于最外层电数4倍的元素; 7、Na是次外层电子数等于最外层电子数8倍的元素。 8、H、He、Al是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与核外电子层数相等。 9、He、Ne各电子层上的电子数都满足2n2的元素。 10、H、He、Al是族序数与周期数相同的元素。 11、Mg是原子的最外层上的电子数等于电子总数的1/6的元素; 12、最外层上的电子数等于电子总数的1/3的是Li、P;1/2的有Be;相等的是H、He。 13、C、S是族序数是周期数2倍的元素。 14、O是族序数是周期数3倍的元素。 15、C、Si是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代数和为零的短周期元素。 16、O、F是最高正价不等于族序数的元素。 17、子核内无中子的原子氢(H) 18、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碳 19、地壳中含量前三位的元素O、Si、Al 20、大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N 21、最外层电子数为次外层2倍的元素(或次外层电子数为最外层1/2的元素)C 22、最外层电子数为次外层3倍的元素(或次外层电子数为最外层1/3的元素)O 23、最外层电子数为次外层4倍的元素(或次外层电子数为最外层1/4的元素)Ne 24、最外层电子数为次外层电子数1/2的元素Li、Si 25、最外层电子数为次外层电子数1/4的元素Mg 25、最外层电子数比次外层电子数多3个的元素N 26、最外层电子数比次外层电子数多5个的元素F 27、最外层电子数比次外层电子数少3个的元素P 28、最外层电子数比次外层电子数多5个的元素Al 29、核外电子总数与其最外层电子数之比为3:2的元素C 30、内层电子总数是最外层电子数2倍的原子有Li、P 31、电子层数跟最外层电子数数相等的原子有H、Be、Al 32、核外电子总数与其最外层电子数之比为4:3的元素O 33、最外层电子数是电子层数2倍的原子有关He、C、S 34、最外层电子数跟次外层电子数相等的原子有Be、Ar 35、X、Y两元素可形成X2Y和X2Y2两种化合物(或形成原子个数比2:1与1:1的化合物Na2O、Na2O2、H2O、H2O2 二、含量与物理性质 1、O是地壳中质量分数最大的元素,Si次之,Al是地壳中质量分数最大的金属元素。 2、H是最轻的非金属元素;Li是最轻的金属元素。 3、Na是焰色反应为黄色的元素;K是焰色反应为紫色(透过蓝色的钴玻璃观察)的元素。 4、Si是人工制得纯度最高的元素;C是天然物质中硬度最大的元素。

高中化学关于炭族元素的知识点详解

高中化学关于炭族元素的知识点详解 高中的高中会学习到很多的知识点,下面本人的本人将为大家带来关于碳族元素的知识点的介绍,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高中化学关于炭族元素的知识点的介绍 1. 碳族元素性质的相似性和递变性: (1)相似性 ① 碳族元素原子结构最外层都为4个电子,C、Si 为非金属元素,Ge、Sn、Pb为金属元素。 ② 最高正价为 4,负价为-4。 ③ 非金属元素可形成气态氢化物RH4 ④ 非金属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为H2RO3,其水溶液呈酸性;金属元素低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为、具两 性偏碱性。 2. 碳单质(C) 碳元素价态变化及重要物质: 碳的同素异形体有金刚石和石墨两种。 (1)金刚石和石墨的晶体结构: 金刚石晶体里,每个碳原子都处于四个碳原子的中心,以共价键跟四个碳原子结合成正四面体结构,正四面体结构向空间发展,构成一个空间网状晶体,为原子晶体。 石墨晶体是层状结构,每层内的碳原子排列成六边形,一个个六边形排列成平面网状结构,同一层内,相邻的碳原子以非极性共价键结合,层与层以范德华力相结合,因层与层之间易滑动,质软。石墨晶体为层状晶体(看作混合型晶体)。 (2)物理性质: 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有较大差异。

(3)化学性质:碳单质常温下性质很稳定,碳的性质 随温度升高,活性增大。碳的同素异形体化学性质相似。 ① 可燃性:在充足空气中燃烧C O2(足) 2CO ② 高温下,与氢、硫、硅等发生化合反应: C+2S CS2(C表现还原性) C+Si SiC(C表现弱氧化性) C+2H2 CH4(C表现弱氧化性) ③ 高温下,与钙、铁、铝、硅的氧化物发生反应, 生成碳化物或还原出金属单质。 CaO+3C CaC2+CO(电石) CuO+C Cu+CO SiO2+2C Si+2CO Fe2O3+3C 2Fe+3CO ④ 高温下,与水蒸汽发生反应, ⑤ 与氧化性酸发生反应: C 4HNO3(浓) CO2↑ 2SO2↑ 2H2O 3. 二氧化碳(CO2) 属于酸性氧化物,即为碳酸酸酐。 (1)分子组成和结构:二氧化碳分子是由两个氧原子 和一个碳原子通过极性共价键结合成直线型的非极性分子;固 态时为分子晶体。 (2)物理性质:二氧化碳是无色、无嗅的气体,密度 比空气大,加压和降温下变为雪状固体叫干冰,若在压强为 101帕,温度℃时,干冰可升华成气体;CO2可溶于水(通常状况下1:1)。CO2无毒,但它是一种窒息性气体(≥10%即窒息),可灭火。 (3)化学性质:

碳族元素单元练习题

碳族元素单元练习题 原子量: O:16 Na:23 M g:24 Al:27 Ca:40 Cl:35.5 Si:28 1、某二价金属的碳酸盐和碳酸氢盐的混合物与足量的盐酸反应,消耗的H+和产生C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5 ∶3,该混合物中碳酸盐和碳酸氢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 A 4 ∶3 B 4 ∶1 C 2 ∶3 D 2 ∶1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SiH4、CH4、NH3的热稳定性逐渐增强 B、 B、碳族元素的主要化合价均为+2和+4价 C、H2AsO4、H4GeO4、H3SeO4的酸性依次减弱 D、 D、硅是一种导电性良好的导体 3、下列各项比较中,正确的是() A、酸性 H2SiO3PH3>HI>NH3 C、原子半径 Si>P>O>F D、还原性GeH4

碳族元素性质

碳族元素 1、碳族元素的通性 碳原子结构及特性 碳族元素中,碳、硅是非金属,其余三种是金属,由于硅、锗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均不强,也有人称其为“准金属”。 碳族元素的外层电子构型为ns 2np2 碳族元素的基本性质 碳族元素的电负性大,要失去价电子层上的1-2 个p 电子成为正离子是困难,它们倾向于将s 电子激发到p 轨道而形成较多的共价键,所以碳和硅的常见氧化态为+IV。 第一电离能在同组元素中,由上而下随着原子半径的增大,电离能减小,元素的金属性依次增强。 电子亲和能在同族元素中,自上而下原子半径逐渐增大,原子核对外来电子的吸引力逐渐减弱,自上而下,电子亲和能呈减小趋势。可能是Sn 的原子半径相对较小,外层电子云的密度小,对外来一个电子的排斥作用反而比Ge 大,因而得到一个电子放出的的能量较大。

金刚石,晶体硅都为原子晶体,锗、锡、铅都为金属晶体。 碳元素的性质 碳的成键特征 ①以sp、sp2、sp3 三种杂化态与H、O、Cl、N 等非金属原子形成共价化合物,C—C、C—H、C—O 键的键能分别为331 KJ·mol-1、415 KJ·mol-1、343 KJ·mol-1, 键能越大,稳定性越高。因此,C、H、O 三种能形成数百万种的有机化合物,其中碳的氧化数从+4 变到-4 ②以碳酸盐的形式存在。硅的成键特征 ①以硅氧四面体的形式存在,如石英和硅酸盐矿中。 ②Si—Si、Si—H、Si—O 键的键能分别为197 KJ·mol-1、320 KJ·mol-1、386 KJ·mol-1,除Si—O 键,前两者的键能分别小于C—C、C—H,因此Si、H、O 虽可以形成一些类似于C、H、O 形成的有机物,但数量有限 碳和硅可以用sp、sp2和sp3杂化轨道形成1 到4 个σ键,但Si sp 和sp2态不稳sp、定。碳的原子半径小,还能形成pπ—pπ键,所以碳能形成多重键碳的原子半径小, 锡铅的成键特征 ①以+2 氧化态的形式存在于离子化合物中 ②以+4 氧化态的形式存在于共价化合物和少数离子型化合物中。其中由于ns 电子对随n 增大(惰电子效应),铅在化合物中呈+2 氧化态的趋势增强,因此+4 氧化态的铅具有强的氧化性。

高二化学必修三知识点总结

高二化学必修三知识点总结 专题一:第一单元 1原子半径 (1)除第1周期外,其他周期元素(惰性气体元素除外)的原子半径随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减小; (2)同一族的元素从上到下,随电子层数增多,原子半径增大。 2元素化合价 (1)除第1周期外,同周期从左到右,元素最高正价由碱金属+1递增到+7,非金属元素负价由碳族-4递增到 -1(氟无正价,氧无+6价,除外); (2)同一主族的元素的最高正价、负价均相同 (3)所有单质都显零价 3单质的熔点 (1)同一周期元素随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组成的金属单质的熔点递增,非金属单质的熔点递减; (2)同一族元素从上到下,元素组成的金属单质的熔点递减,非金属单质的熔点递增 4元素的金属性与非金属性(及其判断) (1)同一周期的元素电子层数相同。因此随着核电荷

数的增加,原子越容易得电子,从左到右金属性递减,非金属性递增; (2)同一主族元素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因此随着电子层数的增加,原子越容易失电子,从上到下金属性递增,非金属性递减。 判断金属性强弱 金属性(还原性)1,单质从水或酸中置换出氢气越容易越强 2,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越强(1-20号,K最强;总体Cs最强最 非金属性(氧化性)1,单质越容易与氢气反应形成气态氢化物 2,氢化物越稳定 3,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越强(1-20号,F最强;最体一样) 5单质的氧化性、还原性 一般元素的金属性越强,其单质的还原性越强,其氧化物的阳离子氧化性越弱; 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单质的氧化性越强,其简单阴离子的还原性越弱。 推断元素位置的规律 判断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应牢记的规律:

碳族元素-教案

第1-3课时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提问】有人提出:现代化学 是以碳和硅为首的化学,你知道哪些有关碳和硅及其化合物的知识?(见附1)举例。 引入课题, 激发学生求知 欲。 【板书】 第一节碳族元素 一、碳族元素 1.结构特点 【提问】画出C、Si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和电子式,比较它们的相似与不同。 【讲解】对学生的回答给予正确的评价,重复正确答案后板书。 【板书】相似点:最外层4e。 不同点:核电荷数、电子层数、 原子半径。一学生到黑板板书,其 余在笔记本上写。 比较C、Si原子结构的异同。 使学生明确碳 族元素原子结构特点。 续表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板书】2.性质变化规律 指导学生阅读课本1~2页,总结规律,填写下表: 【投影】(见附2) 【组织讨论】从物质结构角度分析金刚石比晶体硅的熔点高的原因? 阅读课文,总结规律, 填表。 讨论后回答: 都为原子晶体,但碳原 子半径比硅的小,碳原子间 键长比硅的短,键能比硅的 大,所以熔点高。 认识碳族 元素,掌握碳族 元素原子结构 与性质变化的 关系。 明确物质 结构与物理性 质的关系。 【讲解】下面我们通过实 验比较碳和硅的非金属性强弱。 【实验】Mg2Si和盐酸反应 【板书】 观察、比较硅烷、甲烷 的稳定性,确定非金属性碳 比硅强。 比较硅烷 和甲烷的稳定 性,验证非金属 性碳比硅强。

Mg2Si+4HCl=SiH4↑ +2MgCl2 SiH4+2O2=SiO2+2H2O (自然) 【展示】金刚石、石墨图 片,C60结构图片,硅、锡、铅实物样品。【讲解】碳族元素从上到下由非金属递变为金属的趋势非常明显。碳族元素C、Si、Ge、Sn元素的+4价稳定,而+4价的Pb有强氧化性,Pb 的+2价稳定。观察、记忆: C、Si:非金属 Ge:金属性比非金属 性强 Sn、Pb:金属 直观了解碳族元素。 【板书】 二、碳及其化合物的性质【讲解】碳族元素的代表 物之一——碳及其化合物的知识我们已经学习过一部分,下面分别讨论和总结:CH4、C、CO、CO2的氧化性和还原性——从碳的化合价分析;CO2、Na2CO3的化学性质——从物质类别分析。【投影小结】(见附3)分组讨论、总结: 一组:CH4、C 二组:CO、CO2 三组:Na2CO3 (举出反应实例) 总结碳及 其无机化合物 性质。 续表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实验】将CO2通入澄清石灰水中,当出现大量沉淀时暂停实验。 继续通入CO2至沉淀完全溶解。练习:将a mol CO2通入含b mol Ca(OH)2的澄清石灰水中,讨论a∶b为何值时: 产物为CaCO3、H2O______ 产物为Ca(HCO3)2______ 产物为CaCO3、Ca(HCO3)2、观察,写出有关化学方程式:CO2+Ca(OH)2= CaCO3↓+H2O 观察,写出有关化学方程式: CaCO3+CO2+H2O= Ca(HCO3)2 (一学生黑板板书) 练习、讨论。 a∶b=1∶1 a∶b=2∶1 1∶1<a∶b<2∶1 使学生明确CO2与碱反应可以得到正盐或酸式盐。定量讨论CO2与碱反应。

碳族元素知识要点复习

碳族元素知识要点复习 总 碳族元素递变性、特性,未知元素性质推导 例1:下了关于碳族元素的递变规律不正确的是 A 自上而下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增强 B 从上到下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依次增强 C 从上到下元素单质颜色逐渐变浅 D 从上到下元素单质的熔沸点逐渐升高 例2:对于碳族元素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自然界中有游离态的碳,没有游离态的硅 B 从上到下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依次减弱 C 除铅外,碳族元素均以+4价化合物较为稳定 D 只能形成共价化合物,不能形成离子化合物 例3:对于碳族元素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碳族元素的金属性比同周期氧族元素的金属性强 B 碳族元素的单质通常状况下都能导电 C 自然界中存在碳族元素中某元素的气态氢化物 D 碳族元素在自然界中都可以游离态存在 例4:关于硅的化学性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常温时不和任何酸反应 B 常温时硅与卤素单质均不反应 C 单质硅比金刚石熔点低 D 单质硅比碳的非金属性强 例5:如果发现114号新元素X ,则下列可能具有的性质合理的是 A X 是非金属元素 B X 有稳定的氢化物 C X 的+2价化合物比+4价化合物稳定 D XO 2具有强氧化性 例6:下列关于元素的叙述中,能够说明 X 一定位于IV A 族的是 A 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绝对值相等 B 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为弱酸 原子最外层有4个电子 例1:关于碳和硅的氧化物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氧化物不一定能跟氢氧化钠反应 C 最高价氧化物都是相应酸的酸酐 例2:关于SiO 2和C02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都不能和酸反应 C SiO 2由原子构成,C02由分子构成 总同素 异形体 例1:下列关于C 60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是一种新的化合物 B 与石墨、金刚石都是碳的同素异形体 C 其中只含有共价键 D 在空气中燃烧不一定生成 C02 例2:能证明金刚石和石墨是同素异形体的正确解释是 A 两者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B 两者几乎有相同的熔点 C 在氧气中充分燃烧都只生成 CO D 两者的晶体结构相同 例3:根据反应:石墨=金刚石-1.894J ,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C 单质晶体是一种半导体材料 D 点氧化物性质 B 氧化物都能溶于水生成相应的酸 D 氧化物在常温下不一定是气体 B 都能和碱反应 D 都是酸性氧化物

十年奥赛真题分类汇总-碳族元素和硼

碳族元素和硼族元素 第1题(共6分) 实验室制备少量硅一般采用镁粉还原SiO2的方法,然后用稀盐酸洗涤产品以除去杂质。某同学在进行上述操作时,在制得的产品中加HCl洗涤时突然起火。 (1)请用化学方程式解释: ①稀盐酸洗涤产品可除去哪些主要杂质? ②为什么加HCl洗涤时突然起火? (2)请设计一个实验来验证你的解释。(不必画出装置图,也不必指出具体化学药品,不要写方程式,只要 简明指出方法。) 1.(共6分) (1) ① 2HCl+MgO H2O+MgCl2 2HCl+Mg H2↑+MgCl2 ② SiO2+4Mg Mg2Si +2MgO Mg2Si+4HCl SiH4+2MgCl2 SiH4+2O2SiO2+2H2O (2) 在N2保护下(或惰性气体),对硅烷气体进行检验。 SiH4+2KMnO4H2+K2SiO3+2MnO2↓+ H2O (不要求) (方程式各1分,检验1分) 第2题(8分) C60的发现开创了国际科学的一个新领域,除C60分子本身具有诱人的性质外,人们发现它的金属掺杂体系也往往呈现出多种优良性质,所以掺杂C60成为当今的研究热门领域之一。经测定C60晶体为面心立方结构,晶胞参数a=1420pm。在C60中掺杂碱金属钾能生成盐,假设掺杂后的K+填充C60分子堆积形成的全部八面体空隙,在晶体中以K+和C60-存在,且C60-可近似看作与C60分子半径相同的球体。已知C的范德华半径为170pm,K+的离子半径133pm。 11-1 掺杂后晶体的化学式为;晶胞类型为; 如果为C60-顶点,那么K+所处的位置是;处于八面体空隙中心的K+到最邻近的C60-中心的距离是pm。 11-2 实验表明C60掺杂K+后的晶胞参数几乎没有发生变化,试给出理由。 11-3 计算预测C60球内可容纳的掺杂原子的半径。 第11题(8分) 11-1 KC60面心立方晶胞体心和棱心710pm (各1分,共4分) 11-2 C60分子形成面心立方最密堆积,由其晶胞参数可得C60分子的半径:

高考化学必备知识点复习.doc

高考化学必备知识点复习 高考化学必备知识点复习(一) 1、各种化学用语 如:核素、离子、原子的标记符号;各种化学式、方程式;结构简式、结构式;分子式、最简式、实验式等 2、原子、离子的结构特征 即:各电子层结构、最外层电子数、半径及性质(得失电子能力、氧化还原性) 3、周期律的内涵 即:原子离子结构的周期性变化、原子离子得失电子能力的周期性变化、元素金属性和非金属性的周期性变化、元素单质的性质的周期性变化、元素化合物的性质的周期性变化 4、周期表的结构及构成规律 5、反应速率的计算(表示、比较、换算等)及影响反应速率的各种因素(要求识别图像和绘制图像) 6、平衡状态的特征与判断、平衡移动的判断 即浓度、转化率、体积百分含量、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密度、压强高考化学知识点7、有关化学平衡常数的简单计算 8、弱电解质(含水)的电离平衡移动的分析 9、溶液的酸碱性、pH(PH试纸及PH计的使用)及简单计算、指示剂 10、盐的水解的本质及表示方法 高考化学必备知识点复习(二)

11、离子反应的本质、离子共存的分析、离子浓度的大小比较 12、关于氧化还原反应(无机、有机)的分析、简单的配平与基本计算 13、关于电化学(原电池、电解池)的分析 14、反应热、热化学方程式、盖斯定律及应用 15、同分异构体的分析与判断 16、重要官能团的结构、典型反应及相互转化 17、有机反应类型及典型例证 18、有机物的合成与推断 19、以氯气、氯水、次氯酸及其盐、漂白粉为线索的卤族元素 高考化学必备知识点复习(三) 20、以二氧化硫、浓硫酸为线索的氧族元素 21、以氮的氧化物,硝酸,氨气,氨水,铵盐为线索的氮族元素 22、以硅及其氧化物为线索的碳族元素 23、以钠及过氧化钠为主线的碱金属元素 24、铝、氧化铝、铝盐及偏铝酸盐 25、二价铁和三价铁的相互转化及应用 26、教材上的演示实验 即掌握:目的、原理、装置、操作、现象、拓展等

第12章 氮族、碳族和硼族元素 习题参考答案

第12章 氮族、碳族和硼族元素 习题参考答案 1. (1)解: NH 4 (NH 4)2SO 4HSO 4(NH 4)2Cr 2O 2O 3 + N 2 O (2)解: 2KNO 32 + O 2Cu(NO 3) 222 2AgNO 3 2.解:(1) 5NO 2-+ 2MnO 4- + 6H 5NO 3- + 2Mn 2+ + 3H 2O 3NO 2-+ Cr 2O 27 + 8H + →3NO 3- +2Cr 3+ +7H 2O (2) 2NO 2- + 2I - + 4H +2NO↑+ I 2 + 2H 2O (3) HNO 2+NH 2+ 2H 2O 3.解:(1) NH 4(NH 4)2SO 产生白色沉淀(BaSO 4) (2) KNO KNO 产生蓝色溶液(N 2O 3)、红棕色气体(NO 2) (3) AsCl BiCl SbCl 产生黄色沉淀(As 2S 3) Sb 2S 3)产生黑色沉淀(Bi 2S 3) 4.解:(1)S + 2HNO 3(浓) H 2SO 4 + 2NO↑ (2)4Zn + 10HNO 3(很稀) 4Zn(NO 3)2 + NH 4NO 3 + 3H 2 O (3)3CuS + 8HNO 3 3Cu(NO 3)2 + 3S↓ + 2NO↑ + 4H 2O (4)PCl 5+4H 2H 3PO 4+ 5HCl

(5)2AsO 33- + 3H 2S + 6H As 2S 3↓ + 6H 2O (6)AsO 43- + 2I - + 5H +H 3AsO 3 + I 2 + H 2O (7)2Mn 2+ + 5NaBiO 3 + 14H 2MnO 4- + 5Bi 3+ + 5Na + + 7H 2O (8)Sb 2S 3 + 3S 2-2SbS 33- 5.解:(1) NH 4 NH 3 O 2 Pt NO O 2 NO O 2H 2(Fe) N 2 2 2 NH 3 43 H 2SO 4( H 2SO 2 3 NH 3 (2) AsCl H 2As 23 2Na 3AsS 3 H 3AsO 3 H 4 2S(HCl)2S 5 Na 3AsS 4 (3) Na 3SbO Sb(OH) 3 SbOCl 2S 2S Na 3SbS 3 (4) 3 43) 3)3 Bi(OH)BiONO 3 6.解:A 是AsCl 3,B 是AgCl ,C 是[Ag(NH 3)2]Cl ,D 是As 2S 3,E 是(NH 4)3AsS 4,F 是As 2S 5,G 是H 2S 。有关反应式如下: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