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直接写“我”的心理活动, 作者还用我” 的语言
写景物 (环境)
✿任务三:精读课文,破译写作密码(之语言、动作描写)
通过语言、动作描写反映人物的心理是很多作家喜欢用的一种写作方法。
我们以下面这段话为例: 1.谈一谈你从语言、动作描写中感受到了什么? 2.给你的写作带来怎样的启发?
望着望着又担心起来:要是今天雨都下完了,那明天还有雨可下吗?最好 还是留到明天吧。
心理描写有的是用“想”或“心想”等词语直接点明这是心理活动。 有的是用“担心”等表示心理活动的词语来点明。
✿任务三:精读课文,破译写作密码 (之心理描写)
怎么?雨衣上竟然还长着两只袖筒,不像那种斗篷式的:手在雨衣里 缩着,什么也干不了。穿上这件情况就不同了,管你下雨不下雨,想干 什么就干什么。
这是个拟人句,将雨当作人来写。“逗引”这个词语, 将我的期待出门迫切心理展露无遗。
这段写出了“我”在家里已经坐不住了的急切心情。
✿任务三:精读课文,破译写作密码(之景物描写)
说来也怪,雨果真像我希望的那样停了。四周一下子变得那样安静。 我推开窗子,凉爽的空气扑了过来,还带点儿腥味。路灯照着大雨冲 刷过的马路,马路上像铺了一层明晃晃的玻璃;路灯照着路旁的小杨 树,小杨树上像挂满了珍珠玛瑙。可雨点儿要是淋在淡绿色的雨衣上 呢,那一定比珍珠玛瑙还好看。我扑到自己的床上,一心想着明天雨 点儿打在雨衣上的事。
盼来雨天 快乐出门
没法出门 盼雨停
课文围绕“盼”,选取了这四个不同的事例。我们在写 文章的时候,也应该紧扣中心选取事例,这样才能突出 中心意思。
✿任务二:回顾课文,思辨选用材料
思考:既然主人公蕾蕾盼望的是穿上新雨衣,那么只写第四 个小事件就行了,为什么还要写前三个小事件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