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98艺术区—旧厂房改造案例分析共16页文档
- 格式:ppt
- 大小:1.48 MB
- 文档页数:16
旧工业建筑的自我更新798工厂的改造一、概述随着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工业遗产的保护与再利用逐渐成为了城市规划的重要议题。
798工厂,作为中国近现代工业历史的见证者,其独特的建筑风貌与丰富的文化内涵使其在城市更新中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
本文旨在探讨798工厂如何在保持其原始风貌的基础上,通过自我更新与改造,实现由废弃工业区向现代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华丽转身。
我们将深入分析798工厂改造过程中的设计理念、空间布局、功能定位等方面,以期为类似工业遗产的保护与再利用提供有益的参考与启示。
798工厂的改造不仅是一次空间与功能的重塑,更是一次文化与艺术的再创造。
它成功地将工业文明与现代创意产业相结合,为城市带来了新的活力与魅力。
通过本文的阐述,我们期望能够更深入地理解798工厂改造背后的价值与意义,同时也为未来的城市更新与文化传承提供借鉴与指导。
1. 介绍旧工业建筑的历史背景和社会价值旧工业建筑,尤其是那些承载着沉重历史痕迹的厂房和车间,不仅仅是砖石和钢铁的堆砌,更是时代的见证者,是工业文明发展历程中的活化石。
它们的历史背景深厚,社会价值独特,承载着无数劳动者的汗水与智慧,也记录了工业革命的波澜壮阔。
以798工厂为例,这座位于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路2号的旧工业建筑群,始建于20世纪初,是中国近代工业发展的重要遗产。
作为曾经的电子工业基地,它见证了中国从工业初创到蓬勃发展的历程。
随着时代的变迁和产业结构的调整,798工厂逐渐失去了原有的工业功能,面临着被废弃或拆除的命运。
正是这些看似过时、即将被淘汰的旧工业建筑,蕴含着不可估量的社会价值。
它们不仅是工业历史的见证,更是城市文化记忆的重要载体。
这些建筑所蕴含的历史文化价值、艺术创意潜力和社区参与意义,使得它们成为城市更新和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中不可忽视的资源。
对旧工业建筑进行自我更新和改造,不仅是对历史的尊重和保护,更是对文化多样性的传承和发展。
通过合理的规划和设计,这些旧工业建筑可以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成为城市文化的新地标,吸引更多的文化创意产业入驻,推动城市经济的持续发展。
“北京798艺术区”环境艺术分析【内容摘要】早年的798是一片废弃的工厂,因为拥有空间超大的厂房和风格独特的建筑,艺术机构和艺术家们蜂拥而至租凭于此,租凭后,他们既保留厂区内“工业化革命”时期的痕迹以旧还旧,又以艺术家独特的视觉眼光对园区进行合理改造。
渐渐地,798工厂成为北京城内一道特别的风景。
本文通过分析北京798的环境艺术设计让人们更好了解当地艺术的环境设计。
【关键词】798艺术区;环境艺术;工厂1、环境艺术环境艺术又被称为环境设计,是一个还在不断发展中的学科,目前还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
关于它的学科对象所研究和设计的理论范畴以及工作范围,甚至定义的概念都没有较为统一的认识和说法。
多博说:“环境艺术作为一种艺术,它比建筑艺术更巨大,比规划更广泛,比工程更富有感情。
这是一种重实效的艺术,早已被传统所瞩目的艺术。
环境艺术的实践与人影响其周围环境功能的能力,赋予环境视觉次序的能力,以及提高人类居住环境质量和装饰水平的能力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多博对环境艺术的定义,是迄今为止所见到的最具有权威性、比较全面、比较准确的定义。
该定义指出,环境艺术范围广泛、历史悠久,不仅具有一般性视觉艺术的特征,还兼具科学、技术、工程等特征。
2.城市环境设计的美学思考城市环境要有人文景观美。
城市既是人类物质生活的聚集地,又是人类精神文明的起源地。
精神文明密切关系着人文环境,城市的历史文化是城市的精华,包括城市工厂的记忆造就了城市的经典美与和谐美。
我们可以从这些废弃工厂中探寻城市的光辉岁月和历史记忆。
城市,也因拥有这些丰富的物质、精神文明而更加光芒四射。
这些是一个城市的人文环境,是城市的符号,对于人们有着教化作用,能够将城市的整体形象提升起来。
3.北京798艺术区概述3.1 798艺术区形成北京798艺术区是2000年美国人罗伯特于原七星华电集团的798厂区建立工作室,由于其包豪斯工业厂房的建筑形式,吸引大批北京及外埠艺术家聚集,798艺术区开始形成;吸引众多艺术机构和艺术家到此,总建筑面积约23万平方米,艺术门类主要是绘画艺术和艺术设计,功能构成通过艺术展览、文化艺术讲座、文化表演(戏剧、舞蹈等)、会议会展等开展。
城市更新优秀案例优秀的城市更新案例有很多,下面我将列举其中的十个案例,并对其进行详细描述。
1. 北京798艺术区北京798艺术区位于北京市朝阳区,原为一座老旧工厂区,经过改造和更新,成为了一个集艺术展览、创意设计、文化交流为一体的艺术区。
更新后的798艺术区保留了原有的厂房建筑,同时引入了大量的艺术机构、画廊、设计工作室等,吸引了众多艺术家和文化创意人才,成为了北京乃至全国乃至全球的艺术和文化中心。
2. 上海外滩上海外滩是上海的标志性景点之一,但在城市更新之前,外滩一带的建筑大多为老旧的民国时期建筑,状况不佳。
经过城市更新,外滩一带的建筑得到了修复和改造,保留了原有的历史风貌,同时引入了众多高端商业、餐饮和娱乐场所,成为了上海的繁华地段之一,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和商业机会。
3. 广州珠江新城广州珠江新城是广州市中心的一个新兴商业区,经过城市更新,原来的老旧工厂和居民区得到了改造和拆迁,取而代之的是一座现代化的城市中心。
新城引入了大量的高楼大厦,建设了多个国际级的购物中心和高端住宅区,成为了广州的商业和金融中心。
4. 成都宽窄巷子成都宽窄巷子是成都市的一个历史文化街区,原为明清时期的老街区。
经过城市更新,宽窄巷子得到了修复和改造,保留了原有的传统建筑和风貌,同时引入了众多的特色小吃、手工艺品店和文化活动,成为了成都的旅游景点之一,吸引了大量游客。
5. 香港西九文化区香港西九文化区是香港的一个城市更新项目,旨在将西九龙码头改造成一个集文化艺术、表演、博物馆等为一体的文化区域。
经过改造,西九文化区成为了香港的文化艺术中心,吸引了众多的艺术家和演艺人才,举办了许多大小艺术展览和演出活动。
6. 杭州西湖文化广场杭州西湖文化广场是杭州市西湖景区的一个城市更新项目,原为一片老旧的建筑群。
经过更新,西湖文化广场成为了一个集文化、艺术、商业和休闲为一体的城市广场,引入了众多的文化活动、时尚品牌和餐饮场所,成为了杭州市民和游客的休闲娱乐场所。
工业遗产园区沉浸式体验案例要说工业遗产园区的沉浸式体验,那北京的798艺术区可太有代表性啦!一、园区背景798原本是老工厂嘛,那些大厂房、大烟囱,到处都透着一股子工业时代的硬朗劲儿。
后来啊,艺术家们就像发现了宝藏一样,纷纷入驻。
二、沉浸式体验之旅开始1. 视觉盛宴一走进798,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那些保留完好的工业建筑外观。
红砖墙上爬满了岁月的痕迹,就像一位位饱经风霜的老人在讲述过去的故事。
厂房的大铁门,锈迹斑斑,可就是这种锈迹,让人感觉特别酷。
然后就是各种艺术展览。
从超现代的抽象画到奇奇怪怪的雕塑作品。
比如说有一次我看到一个巨大的金属雕塑,像是一个变形的机器人,又像是从未来穿越回来的外星生物。
它就那么突兀地立在一个老厂房改造的展厅中间,周围的旧墙壁和这个超现代的雕塑形成了强烈的反差,就好像是两个不同时空在这个地方交汇了。
还有那些涂鸦墙,五颜六色的。
有些涂鸦特别有创意,像是把电影里的科幻场景搬到了墙上,人物的眼睛好像会跟着你走似的。
走在涂鸦墙之间,就感觉自己像是走进了一个露天的艺术画廊。
2. 听觉的奇妙之旅在798的某些角落,会有街头艺人在表演。
有拉小提琴的,那悠扬的琴声在老厂房之间回荡,就像是给这个工业遗产园区配上了一首优雅的背景音乐。
还有一次听到一个哥们儿在敲非洲鼓,那节奏明快的鼓点,让整个园区都充满了活力。
而且啊,一些艺术工作室里也会传出各种声音。
比如有个陶艺工作室,能听到陶泥在转盘上旋转时发出的“嗡嗡”声,还有工匠用工具修整陶坯的轻微刮擦声,就像在听一场泥土的交响曲。
3. 触觉与互动体验在一些手工制作工坊里,那可太好玩儿了。
有做皮具的,你可以亲手摸一摸那些柔软又坚韧的皮革,感受它们的质感。
然后在师傅的指导下,自己动手缝一个小钱包或者钥匙链。
当你用针穿过皮革的时候,那种感觉特别实在,就好像把自己的创意和对这个园区的喜爱都缝进了这个小物件里。
还有个活字印刷体验区呢。
你可以用手拿起那些小小的铅字,感受它们沉甸甸的重量,然后排版、刷墨、印在纸上。
全国既有建筑改造利用案例全国既有建筑改造利用案例:1. 北京798艺术区:原为北京电子器材厂的旧厂房,通过改造成为一个集艺术展览、工作室、设计机构和创意产业为一体的艺术区。
保留了原有厂房的外观和结构,内部进行了空间划分和装修,打造了一个具有现代感的艺术创意空间。
2. 上海外滩源:原为上海市公共厕所,通过改造成为一家主题餐厅。
保留了原有建筑的外观,内部进行了全面的装修和改造,创造出一种独特的用餐体验。
特色的装修和美食吸引了众多游客和食客。
3. 广州花城汇:原为广州市白云机场的机库,通过改造成为一个集购物、餐饮、娱乐为一体的综合性商业中心。
保留了原有建筑的外观和结构,内部进行了空间划分和装修,打造了一个独特的购物和娱乐场所。
4. 成都IFS国际金融中心:原为成都农村商业银行的旧厂房,通过改造成为一个集商业、办公、酒店、住宅为一体的综合性高层建筑。
保留了原有建筑的外观和部分结构,内部进行了全面的装修和改造,成为成都的标志性建筑之一。
5. 武汉中商广场:原为武汉市中商百货的旧建筑,通过改造成为一个集购物、餐饮、娱乐为一体的综合性商业中心。
保留了原有建筑的外观和部分结构,内部进行了全面的装修和改造,成为武汉市的商业地标。
6. 杭州大厦:原为杭州市政府的办公楼,通过改造成为一个集商业、办公、酒店为一体的综合性建筑。
保留了原有建筑的外观和部分结构,内部进行了全面的装修和改造,成为杭州市的城市地标。
7. 深圳华强北:原为深圳市华强电子世界的旧楼,通过改造成为一个集电子产品销售、办公、餐饮为一体的商业中心。
保留了原有建筑的外观和部分结构,内部进行了空间划分和装修,成为深圳市的商业热点之一。
8. 南京德基广场:原为南京市德基百货的旧楼,通过改造成为一个集购物、餐饮、娱乐为一体的综合性商业中心。
保留了原有建筑的外观和部分结构,内部进行了全面的装修和改造,成为南京市的商业地标。
9. 青岛万象城:原为青岛市商业银行的办公楼,通过改造成为一个集购物、餐饮、娱乐为一体的综合性商业中心。
创意园区改造优秀案例一、引言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老旧厂区、仓库等工业遗产面临着转型升级的挑战。
创意园区作为工业遗产改造的一种重要方式,既保留了原有建筑的历史与文化价值,又赋予了新的功能与生命力。
本文选取了三个我国创意园区改造的优秀案例,旨在分析其改造策略与成果,为我国创意园区的改造与发展提供借鉴。
二、创意园区改造案例分析1.案例一:上海民生现代美术馆上海民生现代美术馆位于黄浦江边,原为一座废弃的厂房。
改造项目在保留原有建筑结构的基础上,融入了现代设计元素,创造了一个富有创意与活力的空间。
美术馆的开放不仅带动了周边文化产业的发展,还为市民提供了一个文化交流与休闲的好去处。
2.案例二:北京798艺术区北京798艺术区原为电子工业部的旧厂房,改造后形成了集艺术、设计、餐饮、娱乐于一体的多元化创意园区。
这里的建筑风格独特,吸引了众多艺术家、设计师和文艺青年前来创作、交流。
798艺术区已成为北京城市文化的新地标。
3.案例三:深圳OCT-LOFT深圳OCT-LOFT原为一座闲置的厂房区,经过改造后,成为了一个充满活力的创意产业基地。
项目充分挖掘了原有建筑的特色,融入了现代设计理念,打造了一个富有创意和创新氛围的空间。
OCT-LOFT现已成为深圳最具影响力的创意园区之一。
三、创意园区改造经验与启示1.充分发挥原有建筑特色与历史价值:在改造过程中,尊重历史、挖掘文化内涵是关键。
通过对原有建筑特色的保留与再现,赋予新的功能与形式,使建筑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2.融入现代设计元素,提升空间品质:在改造中,将现代设计理念与传统建筑风格相结合,可以提升园区的整体品质,营造出独特的氛围。
3.注重产业定位与产业链搭建:明确园区的产业定位,吸引相关企业入驻,形成产业链,有助于园区的持续发展。
4.激发社区活力,促进文化交流与创新:通过举办各类文化活动、展览等,激发社区活力,促进文化交流与创新。
5.生态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在改造过程中,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实现园区的可持续发展。
国内外视觉形象案例分析摘要:当下视觉形象设计已经深入各行各业,视觉形象的应用在各种企业和公共场所都有所体现。
目前对工业遗址的改造来实现革命文物保护与开发越来越重视,通过挖掘遗址的文化底蕴、分析空间概况、了解人文环境,以重新定义文化价值为核心进行系统地视觉识别设计,以展现国内工业遗址的文化性、宣传性、功能性和时代性。
关键词:工业遗址;视觉形象;分析;1.北京798创意产业园(1)视觉形象随着产业转型和城市发展,798艺术区由原国营厂房遗址改建、合并而形成文化创意园,园内保留着原始的工业建筑和空间环境,在此基础上植入了新的功能,新旧融合的文化空间吸引了很多艺术家和游客。
这里以北京文化大革命的中心为主题特色,将国营798厂房和现代艺术相结合,将历史印迹和现代商业融合在一起打造的综合体作为北京独具魅力的艺术园区,呈现出现代感与工业感。
(2)导视系统798作为北京独具魅力的旅游资源为吸引广大游客艺术园区有着完善的导视系统,并且大部分标识牌有统一的主题与视觉效果。
如图3.1,798的导视系统的材质主要以红砖、金属为主,颜色则采用材料本身的颜色与机理,为了凸显其历史印记,增加了红锈色和代表工业安全的橙黄色,形成统一的视觉形象,给园区带来了新的活力。
图3.1北京798视觉形象应用现状(图片来源:百度)2 南京1865创意产业园(金陵制造局)(1)视觉形象南京1865创意产业园位于城市中心地段,园区修复之前是洋务运动时期李鸿章建立的的金陵制造局,2007年晨光集团在政府的支持下对厂区实施了开创和改造工程,并成为了我国近代工业遗址华丽转身后适应城市发展的先驱建设项目。
园区内完整展现了原有得建筑设施和人文环境,同时注入了休闲文化商业一体化,使其呈现一个新的文化公共空间。
(2)导视系统沿着1865创意产业园的道路两旁,树立的标识牌采用传统材料和现代材料结合,风格现代简洁,厂区的部分指示标牌以红、黄强调了地方的主题色彩,整个环境用材料和色彩都彰显了厂区的文化特色,为城市形象增添了新的活力。
北京城市更新优秀案例
嘿,朋友们!今天咱就来唠唠北京城市更新的那些超棒的案例!
比如说 798 艺术区,那以前可是老厂房呢!你能想象吗?现在变成了充满艺术气息的地方,就像一只丑小鸭变成了白天鹅!走在里面,到处都是创意十足的涂鸦,各种艺术展览让人应接不暇,难道你不想去逛逛吗?这不是一般的转变啊,简直就是奇迹!
还有南锣鼓巷,以前就是个普通的胡同片区。
但现在呢,哇哦,成了游客们特别爱去的热闹地儿!那里的老房子被修得古色古香,街边是各种特色小店。
你去了,就好像穿越回了老北京,那感觉,真的太赞了!难道不吸引人吗?
再看看首钢园,曾经的钢铁大厂,如今摇身一变,成了时尚的打卡地。
巨大的炼钢炉就那样静静地矗立着,仿佛在诉说着过去的辉煌。
现在的它有着现代的建筑与设施,这种新旧的碰撞,难道不是特别奇妙吗?你能忍住不去探索一番吗?
这些城市更新的案例,就像是北京这座城市的华丽变身秀!它们让我们看到了城市的无限可能,让我们感受到了生活在这里的美好和惊喜。
它们不是简单的改造,而是赋予了这些地方新的生命和活力。
城市更新真的太重要了,它让我们的城市变得更加丰富多彩,让我们的生活更加有滋有味!我觉得,我们应该好好珍惜和享受这些成果,也期待着更多精彩的城市更新案例出现,让北京变得越来越棒!。
国内旧建筑改造案例那我得给你说说北京的798艺术区这个超酷的旧建筑改造案例。
以前啊,798就是一堆老厂房,那些厂房就像被遗忘在角落里的大盒子,灰扑扑的,没什么生气。
但是呢,有一群特别有创意的人发现了这个地方。
他们就像魔法师一样,把那些旧厂房改造成了充满艺术气息的空间。
厂房的大框架还在,保留了那种工业风的粗旷感,像那些裸露的钢铁结构、大大的水泥柱子,这些原本看起来很生硬的东西,现在反而成了独特的装饰。
你走进798,就像走进了一个艺术大迷宫。
有的厂房被改成了画廊,墙上挂满了各种各样稀奇古怪的画作,从超级抽象的线条画,到那种看起来像照片一样逼真的油画,应有尽有。
还有的厂房变成了创意工作室,那些搞设计的人在里面捣鼓着各种新奇的玩意儿,像会发光的雕塑啊,特别酷的手工艺品之类的。
而且啊,这里到处都是充满个性的咖啡馆和小餐厅。
那些桌椅板凳都很有特色,可能是用废旧的机器零件改装的,你坐在那喝杯咖啡,感觉自己都变得特别文艺。
再说说上海的田子坊,这也是个很有趣的旧建筑改造范例。
田子坊原来是上海的弄堂房子,就那种典型的老上海居民区。
以前就是普通老百姓住的地方,窄窄的小巷子,小小的房子,充满了烟火气。
后来经过改造,这里就变成了一个特别有韵味的小天地。
那些老房子的外观基本没怎么变,还是保留着那种老上海的风情,石库门的建筑样式,斑驳的墙壁,就像在诉说着老上海的故事。
但是房子里面可就大不一样了。
有很多特色小店,卖各种精致的小玩意儿,像手工制作的首饰,充满创意的小摆件,每一个都像是店主的心血结晶。
还有好多小吃店,你能吃到地道的上海小吃,生煎包、排骨年糕什么的,一边吃着美食,一边在小巷子里穿梭,感受那种老上海与新时尚交融的独特氛围。
再给你讲个广州的红专厂。
这个地方原来是罐头厂,那些老厂房又大又空旷。
改造之后,这里就像是一个文艺青年的聚集地。
厂房被改造成了各种不同功能的区域。
有的地方是摄影工作室,你能看到很多摄影师在里面摆弄着各种摄影器材,拍出来的照片也是风格各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