昼夜长短的变化,四季的更替】概要
- 格式:ppt
- 大小:3.83 MB
- 文档页数:21
第2课时 昼夜长短的变化及四季的更替学习目标 理解昼夜长短随纬度和季节的变化规律,进而总结出四季更替的原因。
一、昼夜长短的变化1.昼夜长短取决于昼弧和夜弧的长短(1)昼孤和夜孤的界线:晨昏线。
(2)特点⎪⎪⎪ —昼弧长于夜弧:昼长夜短—昼弧短于夜弧:昼短夜长—昼弧等于夜弧:昼夜等长2.变化规律(1)赤道上:终年①______________。
(2)春分日和秋分日:全球②______________。
(3)北半球夏半年(③________日至④________日)a .北半球各地⎩⎪⎨⎪⎧昼长⑤ 夜长纬度越高,⑥北极附近出现⑦ b .夏至日北半球⎩⎪⎨⎪⎧各地昼长达一年中⑧ 极昼范围达⑨ c .南半球情况相反。
(4)北半球冬半年(⑩______日至次年⑪______日) a .北半球各地⎩⎪⎨⎪⎧ 昼长⑫ 夜长纬度越高,⑬北极附近出现⑭b .冬至日北半球⎩⎪⎨⎪⎧ 各地夜长达一年中⑮ 极夜范围达⑯c .南半球情况相反。
二、四季的更替1.成因 ⎪⎪⎪⎪同纬度地区,正午太阳高度的时间变化—⇒太阳辐射的时间变化⇒四季更替 2.纬度差异(1)全年皆夏,季节更替不明显的是:⑱______________。
(2)全年皆冬,季节更替也不明显的是:高纬度地区。
(3)四季更替最明显的是:⑲________________。
三、五带的划分1.界线:南、北回归线和南、北极圈。
2.依据:太阳辐射从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减。
3.划分基础达标练考查点一昼夜长短变化1.下图中AEF弧线是晨昏线,此时为北半球的夏至日,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右图中用斜线画出夜半球。
(2)图中各点中太阳高度角大于0°的点是__________。
(3)A点的昼长为________小时,E点的夜长为________小时。
(4)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为______________;北京时间为__________时。
考查点二四季、五带的划分2.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四季更替和五带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四季更替和五带随着地球的自转和公转,人们所处的地方会经历昼夜交替和四季更迭。
昼夜长短以及正午太阳的高度都受到地球自转轴倾斜度和纬度的影响,而这些因素又与五带分布有关。
一、昼夜长短的变化地球自转使得阳光在地球表面呈现出日出和日落的现象,这就导致了昼夜的交替。
然而,昼夜的长短却因地理位置和季节的变化而有所不同。
在南北纬0度的赤道地区,由于地球自转轴倾斜度,昼夜持续时间基本上相等,每天大约为12小时。
随着纬度的增加,昼夜的长短会有所变化。
在北半球夏季,北纬30度的地方昼夜时间比例是11小时至13小时,而到了冬季则变为10小时至14小时。
同样地,在南半球的情况也类似,但是由于大部分水面被南极洲覆盖,所以在南纬30度附近的地方,昼夜的长短相对要比北半球的同纬度地区要稳定一些。
二、正午太阳的高度变化正午太阳的高度也是随着纬度和季节的变化而有所差异。
当太阳在天顶正上方时,我们称之为太阳高度角为90度,在此情况下,太阳光照射到地面的能量最为强烈。
在赤道地区,太阳每年两次(春分和秋分)会在天顶正上方,太阳高度角为90度。
而到了北纬30度和南纬30度的地方,由于地球自转轴倾斜度的影响,太阳高度角最大值为60度。
这也意味着太阳光照射到地面的能量会有所减弱,导致温度相对较低。
在北极圈和南极圈的地区,当地某些时期太阳甚至无法升起,导致极夜的现象发生。
当太阳一度升起时,太阳高度角只能达到较低的数度,导致光照相对较弱。
三、四季更迭的影响除了地球自转轴倾斜度对昼夜长短和太阳高度的影响外,四季更替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
由于地球公转轨道不是完全圆形,而是椭圆形,使得地球离太阳的距离会有所变化。
在南北半球的夏季,当某一个半球接近太阳时,正午太阳高度较高,昼夜时间较长。
而在另一个半球的冬季,距离太阳较远,正午太阳高度较低,昼夜时间较短。
四、昼夜长短及太阳高度对五带分布的影响昼夜长短和太阳高度的变化对五带分布产生了重要影响。
一年四季昼夜长短变化?
以北半球为例说明.
春分(3月21日)日,太阳直射赤道,全球昼夜平分.
春分日后,太阳直射点北移,北半球昼渐长,昼长夜短,纬度越高昼越长,极昼范围由北极点向北极圈扩大;南半球昼渐短,昼短夜长,极夜范围由南极点向南极圈扩大.
夏至(6月22日)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半球昼最长夜最短,北极圈内出现极昼现象,南半球昼最短夜最长,南极圈内出现极夜现象.
夏至日后,太阳直射点南移,北半球昼渐短,昼长夜短,纬度越高昼越长,极昼范围由北极圈向北极点缩小;南半球昼渐长,昼短夜长,纬度越高昼越短,极夜范围由南极圈向极点缩小.秋分(9月23日)日,太阳直射赤道,全球昼夜平分.
秋分日后,太阳直射点南移,北半球昼渐短夜渐长,昼短夜长,纬度越高昼越短,极夜范围由北极点向北极圈扩大;南半球昼渐长夜渐短,昼长夜短,纬度越高昼越长,极昼范围由南极点向南极圈扩大.
冬至日(12月22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昼最短,夜最长,北极圈内出现极夜现象;南半球昼最长,夜最短,南极圈内出现极昼现象.
冬至日后,太阳直射点北移,北半球昼渐长,夜渐短,昼短夜长,纬度越高昼越短,极夜范围由北极圈向北极点缩小;南半球昼渐短,夜渐长,昼长夜短,纬度越高昼越长,极昼范围由南极圈向南极点缩小.
次年春分日,太阳直射赤道,全球昼夜平分.。
昼夜长短变化规律总结昼夜长短的变化,嘿,真是一件有趣的事情。
你想啊,春天的时候,太阳一大早就从东边冒出来,像个刚睡醒的孩子,睁开眼睛,洒下一片金光,真是让人心情大好!这时候,白天和黑夜的长度可是跟着调皮捣蛋,白天越来越长,晚上越来越短。
想想看,那些小花小草都跟着欢快地长,仿佛在说:“快来呀,阳光多得很,我们要尽情享受!”这不,夏天一到,白天简直像个自来熟,直接拉长到了最极致。
傍晚时分,天边还留着一抹金色,街上的人们都懒洋洋地躺在阳光下,感受着温暖,真是享受生活的时刻。
可可怜的晚上,早早就被赶走,大家都还没吃完晚饭,天就黑得差不多了。
晚上,月亮出来的时候,真得是“月黑风高”,不过,别担心,夜晚的星星可都是在默默守护我们的。
等到秋天来临,那白天和黑夜的斗争可就开始了。
白天慢慢缩短,晚上开始“占领”更多的时间。
你看那树叶,开始变黄,像是在穿着秋天的衣服,准备迎接一场盛大的换季派对。
大家在户外的时间越来越少,晚上回家后,啃着热乎乎的南瓜饼,真是一种享受。
这个时候,白天也变得有些懒散,阳光也没有夏天那么强烈,给人一种舒适的感觉,正好适合窝在家里,享受一杯热茶,听听音乐,哦,别提多惬意了。
进入冬天,哎,晚上就成了主角,白天像个害羞的小姑娘,缩得特别短,真是“黑夜漫长”。
外面冷风呼呼,街上人们都裹得严严实实,像个小球一样,出门都得带上厚厚的围巾。
天一黑,大家都窝在家里,围着火炉,享受着家里的温暖。
虽然晚上长,但说实话,大家心里都有个盼望,等到春天再来一次热闹。
冬天虽然长,但总有个终点,像极了人生,总有一些期盼和希望在心底滋长。
春夏秋冬,昼夜的变化就像是生活的调味品,让我们体验不同的感觉。
每个季节都有自己独特的韵味,就像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
白天的光辉照亮了我们的工作和生活,而黑夜则给予我们宁静和思考的空间。
在这个不断变化的过程中,生活的美好就藏在这些细微的瞬间里。
所以,大家要珍惜这份变化,不管白天的繁忙还是夜晚的宁静,都是我们生命中的一部分。
四季昼夜长短变化的规律如下:
1. 春分指向夏至:
春分昼夜长短相等,之后,昼长越来越长,即昼长夜短,但昼增而长夜减;至夏至,昼最长夜最短,即太阳直射地平面且离我们最近。
2. 夏至指向秋分:
夏至昼最长,之后,昼长减短夜增长,即昼短夜长;至秋分,昼夜长短又相等。
3. 秋分指向冬至:
秋分昼夜长短相等,之后,昼渐短,夜渐长,即昼短夜长;至冬至,昼最短,夜最长。
4. 冬至指向春分:
冬至昼最短,之后,昼渐长夜渐短,即昼长夜短;至春分,昼夜长短又相等。
四季的这种变化规律,是由于地球在公转过程中所处位置不同,接受太阳辐射的强度也不同所致。
春分、秋分时,太阳光几乎直射地球赤道,昼夜等长;夏至、冬至时,太阳光直射点到达南北半球,导致该半球的一侧白昼达最长,另一侧则达到黑夜最长。
这就是四季变化的主要规律。
综上所述,四季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是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变化的。
在一年中,昼夜长短会随着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而相应改变。
以上就是四季昼夜长短变化的规律的解释,希望对你有帮助。
第二章昼夜与四季知识点概括昼夜的成因1.地球的自转:地球绕地轴不停自西向东旋转。
从北极上看:逆时针,南极上看:顺时针(北逆南顺)2.地球自转周期:约1日(24小时)地球自转一周,昼夜交替1次3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由于地球地球绕地轴自西向东运动,所以地球上看太阳东升西落。
昼夜交替现象:原因地球在自转,且本身是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4北半球早上杆影西北边,中午正北,下午东北。
正午杆影最短,正北方向。
5张衡:浑天仪,地动仪四季与节气1太阳光与地面的夹角叫太阳高度角,简称太阳高度。
一天中杆影最短的时间是正午,此时太阳光与地面的夹角最大,称正午太阳高度。
太阳高度角大,竿影短,热(夏天、中午);太阳高度角小,竿影长,冷(冬天、早晚)。
2正午太阳高度随季节变化,中高纬度地区,夏季太阳高度较大,夏至日最大,冬季太阳高度较小,冬至日最小。
3地球的公转:地球绕太阳自西向东公转,公转周期365.256天。
地球的地轴与公转轨道面有66.5度的夹角。
公转周期,四年一闰,百年不闰,四百年再闰。
在公历中每隔4年设置一次闰年,闰年中多出的一天日期是2月29日。
4地球的公转产生:昼夜长短变化,地球五带,四季更替5在同一天里,正午太阳高度角从直射点向两边递减。
6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北半球昼长夜短,纬度越高,白昼越长。
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北半球昼短夜长,纬度越高,白昼越短。
7重要的节气。
春分,秋分,太阳直射在赤道上,全球昼夜等长夏至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半球昼最长,夜最短,北极圈以内为极昼,冬至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昼最短,夜最长,北极圈以内为极夜。
8把季节和农业生产时序相结合的记时方法叫做节气。
相邻两个节气之间间隔15天9我国常用的的日历是公历,它是以地球绕太阳公转为基础编制的立法,常用单位年10太阳光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南回归线:南纬23.5度。
北回归线:北纬23.5度。
赤道上一年有两次阳光直射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