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风郑风溱洧
- 格式:doc
- 大小:45.50 KB
- 文档页数:3
国学诗经之《国风·郑风·溱洧》译文和注释这是描写郑国三月上巳日青年男女在溱水和洧水岸边游春的诗。
当时郑国的风俗,三月上巳日这天,人们要在东流水中洗去宿垢,祓除不祥,祈求幸福和安宁。
男女青年也借此机会互诉心曲,表达爱情。
下面我们就一起欣赏下这首关于爱情的诗,欢迎阅读!溱洧溱与洧,方涣涣兮。
士与女,方秉蕑兮。
女曰观乎?士曰既且,且往观乎?洧之外,洵訏且乐。
维士与女,伊其相谑,赠之以勺药。
溱与洧,浏其清矣。
士与女,殷其盈矣。
女曰观乎?士曰既且,且往观乎?洧之外,洵訏且乐。
维士与女,伊其将谑,赠之以勺药。
译文溱水洧水长又长,河水流淌向远方。
男男*城外游,手拿蕑草求吉祥。
女说咱们去看看?男说我已去一趟。
再去一趟又何妨!洧水对岸好地方,地方热闹又宽敞。
男女结伴一起逛,相互戏谑喜洋洋,赠朵芍药毋相忘。
溱水洧水长又长,河水洋洋真清亮。
男男*城外游,游人如织闹嚷嚷。
女说咱们去看看?男说我已去一趟。
再去一趟又何妨!洧水对岸好地方,地方热闹又宽敞。
男女结伴一起逛,相互戏谑喜洋洋,赠朵芍药表情长。
注释溱ē、洧ě郑国两条河名。
方正。
涣涣河水解冻后奔腾貌。
士与女此处泛指男男*。
后文女士则特指其中某青年男女。
方正。
秉执,拿。
蕑ā一种兰草。
又名大泽兰,与山兰有别。
既已经。
且ú同徂,去,往。
且再。
洵ú訏ū实在宽广。
洵,实在,诚然,确实。
訏,大,广阔。
维发语词。
伊发语词。
相谑互相调笑。
1勺药即芍药,一种香草,与今之木芍药不同。
《郑笺》其别则送女以勺药,结恩情也。
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云又云‘结恩情’者,以勺与约同声,故假借为结约也。
浏水深而清之状。
殷众多。
盈满。
将即相。
鉴赏。
原文:溱与洧,方涣涣兮。
士与女,方秉蕳兮。
女曰“观乎?〞士曰“既且〞。
“且往观乎? 洧之外,洵訏且乐。
〞维士与女,伊其相谑,赠之以勺药。
溱与洧,浏其清矣。
士与女,殷其盈矣。
女曰“观乎?〞士曰“既且〞。
“且往观乎?洧之外,洵訏且乐。
〞维士与女,伊其将谑,赠之以勺药。
注释:1、溱、洧:水名,又见《褰裳》篇。
涣涣:水弥漫之貌。
《集传》“涣涣,春水盛貌。
〞2、士与女:泛指众游春男女。
“女曰〞、“士曰〞的士女那么有所专指。
以下仿此。
3、蕳(间jiān):兰。
古字同。
《毛传》:“蕳,兰也。
〞古人所谓兰是一种香草,属菊科,和今之兰花不同。
郑国风俗,每年三月上巳日男女聚在溱洧两水之上,招魂续魄,秉执兰草,祓(扶fú)除不祥。
4、观:言游观。
这句是说一个女子约她的爱人道:看看热闹去吧?(“观〞亦可读为“灌〞,灌为洗濯,洗濯所以除不祥。
)5、既:已也。
《郑笺》:“既,已也。
士曰已观矣。
〞且:读为“徂(cú)〞,往。
这句是男答女:我已经去过了。
6、且往观乎:是女劝男再往之辞,“且〞训“复〞。
7、訏(吁xū):大。
这句是说洧水之外确是宽旷而可乐。
8、伊:犹“维〞,语助词。
谑:调笑。
9、勺药:香草名。
男女以勺药相赠是结恩情的表示。
《集传》:“勺药,亦香草也。
三月开花,芳色可爱。
〞10、浏:清貌。
《说文·水部》:“浏,流清貌。
〞11、殷:众。
《毛传》:“殷,众也。
〞12、将:相将。
《集传》:“将当作相,声之误也。
〞。
《诗·郑风·溱洧》《诗·郑风·溱洧》溱1与洧2,方涣涣3兮。
士与女,方秉蕑4兮。
女曰观乎?士曰既且5,且往观乎?洧之外,洵6訏7且乐。
维士与女,伊其相谑,赠之以勺药。
溱与洧,浏8其清矣。
士与女,殷其盈兮。
女曰观乎?士曰既且,且往观乎?洧之外,洵訏且乐。
维士与女,伊其将谑,赠之以勺药。
【译文】溱河水兮与洧河,正是鲜明光亮时。
读书郎兮与少女,手持清香兰草花。
少女说:“我们去看看?”小伙说:“我曾经去过。
”或者我们再去吧。
一走走到洧河外,确实宽广叫人乐。
那些小伙和少女,又是笑来又是说,相互赠送香芍药。
溱河水兮与洧河,河水深兮而清澈。
读书郎兮与少女,殷殷勤勤真是多。
少女说:“我们去看看?”小伙说:“我曾经去过。
”或者我们再去吧。
一走走到洧河外,确实宽广叫人乐。
那些小伙和少女,相互调笑将其谑,相互赠送香芍药。
【说明】这是一首描写春游的情景山歌,山歌中所描绘的情景,极似现代青少年们的春游活动。
歌中借一对青年男女的对话,描述出了一群青年男女成双成对在宽阔的河边漫游、嬉笑打闹的情景,似一幅优美的风情画。
从这首山歌的描述,我们可以看到当时社会的风俗习惯。
——————————————————【注释】1.溱:(zhēn真)古水名。
源出河南省密县东北,东南流会洧水为双洎河,东流入贾鲁河。
《诗·郑风·褰裳》:“子惠思我,褰裳涉溱。
”《孟子·离娄下》:“子产听郑国之政;以其乘舆济人於溱、洧。
”2.洧:(Wěi委)古水名。
源出河南登封县阳城山,东南流至新郑县与溱水合,至西华县入颍水。
《诗·郑风·褰裳》:“子惠思我,褰裳涉洧。
”《孟子·离娄下》:“子产听郑国之政;以其乘舆济人於溱、洧。
”《广韵》:“洧,水名。
在郑。
”3.涣:《老子·十五章》:“俨兮其若客;涣兮其若凌释;敦兮其若朴。
”《论语·泰伯》:“焕乎,其有文章。
专题阅读:《诗经·郑风·溱洧》原⽂-注释-译⽂《诗经·郑风·溱洧》原⽂-注释-译⽂原⽂溱与洧,⽅涣涣兮。
⼠与⼥,⽅秉蕳兮。
⼥⽈“观乎?”⼠⽈“既且”。
“且往观乎?洧之外,洵訏且乐。
”维⼠与⼥,伊其相谑,赠之以勺药。
溱与洧,浏其清矣。
⼠与⼥,殷其盈矣。
⼥⽈“观乎?”⼠⽈“既且”。
“且往观乎?洧之外,洵訏且乐。
”维⼠与⼥,伊其将谑,赠之以勺药。
注释1.溱(针zhēn)、洧(伟wěi):中原古代郑国境内两条有名的河流,现名双洎(计jì)河。
双洎河,发源于河南郑州登封,流经新密、新郑,在周⼝市扶沟县境内与贾鲁河汇合。
双洎河是《郑风》的产⽣地。
唐代诗⼈⽩居易《经溱洧》诗云:“落⽇驻⾏骑,呻吟怀古情。
郑风变已尽,溱洧⾄今清。
”溱洧流域美丽的⾃然环境孕育了浪漫的情歌,也孕育了⼥⼦的如花容颜。
涣涣:⽔弥漫之貌。
《集传》:“涣涣,春⽔盛貌。
” 2.⼠与⼥:泛指众游春男⼥。
后⽂“⼥⽈”、“⼠⽈”的⼠⼥则有所专指。
3.蕳(坚jiān):兰。
古字同。
《⽑传》:“蕳,兰也。
”古⼈所谓兰是⼀种⾹草,属菊科,和今之兰花不同,学名为“佩兰”,多年⽣草本,⾼40-100cm,⼜名⼤泽兰、⽔泽兰、鸡⾻⾹、⾹草、⽔⾹,江南⼈以之为⾹祖——清⾹幽幽。
以全草⼊药,有解热清暑、化湿健胃、⽌呕的作⽤。
分布于河北、⼭东、江苏、⼴东、⼴西、四川、贵州、云南、浙江、福建等省区。
郑国风俗,每年三⽉上巳节,男⼥聚在溱洧两⽔之上,秉执兰草,既有祓(扶fú,《说⽂》云:“除恶祭也。
”)除不祥之意,⼜象征⾃⼰品德芬芳如兰。
古代先民对散发着⾹⽓的花草存在特殊的崇敬和钟爱,特别是妇⼥,她们认为常佩于⾝,增加体⾹,抓住爱⼈的⼼。
4.观:⾔游观。
这句是说⼀个⼥⼦约她的爱⼈道:看看热闹去吧?(“观”亦可读为“灌”,灌为洗濯,洗濯所以除不祥。
) 5.既:已。
《郑笺》:“既,已也。
⼠⽈已观矣。
”且:读为“徂(cú)”,往。
诗经·国风·郑风·溱洧(1篇)诗经·国风·郑风·溱洧 1原文:溱与洧,方涣涣兮。
士与女,方秉蕳兮。
女曰“观乎?”士曰“既且”。
“且往观乎? 洧之外,洵訏且乐。
”维士与女,伊其相谑,赠之以勺药。
溱与洧,浏其清矣。
士与女,殷其盈矣。
女曰“观乎?”士曰“既且”。
“且往观乎?洧之外,洵訏且乐。
”维士与女,伊其将谑,赠之以勺药。
注释:1、溱、洧:水名,又见《褰裳》篇。
涣涣:水弥漫之貌。
《集传》“涣涣,春水盛貌。
”2、士与女:泛指众游春男女。
“女曰”、“士曰”的士女则有所专指。
以下仿此。
3、蕳(间jiān):兰。
古字同。
《毛传》:“蕳,兰也。
”古人所谓兰是一种香草,属菊科,和今之兰花不同。
郑国风俗,每年三月上巳日男女聚在溱洧两水之上,招魂续魄,秉执兰草,祓(扶fú)除不祥。
4、观:言游观。
这句是说一个女子约她的爱人道:看看热闹去吧?(“观”亦可读为“灌”,灌为洗濯,洗濯所以除不祥。
)5、既:已也。
《郑笺》:“既,已也。
士曰已观矣。
”且:读为“徂(cú)”,往。
这句是男答女:我已经去过了。
6、且往观乎:是女劝男再往之辞,“且”训“复”。
7、訏(吁xū):大。
这句是说洧水之外确是宽旷而可乐。
8、伊:犹“维”,语助词。
谑:调笑。
9、勺药:香草名。
男女以勺药相赠是结恩情的表示。
《集传》:“勺药,亦香草也。
三月开花,芳色可爱。
”10、浏:清貌。
《说文·水部》:“浏,流清貌。
”11、殷:众。
《毛传》:“殷,众也。
”12、将:相将。
《集传》:“将当作相,声之误也。
”译文:溱河,洧河,春来荡漾绿波。
男男,女女,手拿兰草游乐。
姑娘说:“去看看?”小伙说:“已去过。
”“请你再去陪陪我!”洧河那边,真宽敞,真快活。
少男,少女,互相调笑戏谑,送一支芍药订约。
溱河,洧河,春来绿波清澈。
男男,女女,游人越来越多。
姑娘说:“去看看?”小伙说:“已去过。
诗经·郑风·溱洧情诗赏析 《郑风·》便是极具代表性的⼀篇。
诗写的是郑国阴历三⽉上旬⼰⽇男⼥聚会之事。
阳春三⽉,⼤地回暖,艳阳⾼照,鲜花遍地,众多男⼥齐集⽔、⽔岸边临⽔,祈求美满婚姻。
⼀对情侣⼿持⾹草,穿⾏在熙熙攘攘的⼈群中,感受着春天的⽓息,享受着爱情的甜蜜。
他们边⾛边相互调笑,并互赠芍药以定情。
⼀、[原诗] 诗经·郑风· (zhēn)与(wěi),① ⽅涣涣兮。
② ⼠与⼥,③ ⽅秉(jiān)兮。
④ ⼥⽈“观乎?” ⼠⽈“既且(cú)。
”⑤ “且(cú)往观乎!”⑥ 之外, 訏(xū)且乐。
⑦ 维⼠与⼥,⑧ 伊其相谑,⑨ 赠之以勺药。
⑩ 与, 浏其清矣。
⑾ ⼠与⼥, 殷其盈兮。
⑿ ⼥⽈“观乎?” ⼠⽈“既且。
” “且往观乎!” 之外, 訏且乐。
维⼠与⼥, 伊其将谑,⒀ 赠之以勺药。
⼆、 [题解] 《》是⼀⾸采⾃郑国的诗歌。
郑国习俗,每年仲春(⼀说三⽉上巳展出),少男少⼥们齐聚委河畔。
青年男⼥结伴春游之乐。
三、[注释] 1、(zhēn 针)、(wěi 伟):郑国⼆⽔名。
2、⽅:正。
涣涣:河⽔解冻后奔腾貌。
3、⼠与⼥:此处泛指男男⼥⼥。
后⽂"⼠"、"⼥"则特指其中某青年男⼥。
4、秉:执。
(jiān 坚):⼀种兰草。
⼜名⼤泽兰,与⼭兰有别。
5、既:已经。
且(cú ):同"",去,往。
6、且:再。
7、:诚然,确实。
訏(xū 虚):⼴阔。
8、维:发语词。
9、伊:发语词。
相谑:互相调笑。
10、勺药:即"芍药",⼀种⾹草,与今之⽊芍药不同。
郑笺:"其别则送⼥以勺药,结恩情也。
"马瑞⾠《⽑诗传笺通释》云:"⼜云‘结恩情’者,以勺与约同声,故假借为结约也。
" 11、浏:⽔深⽽清之状。
12、殷:众多。
溱洧[先秦] 诗经溱与洧,方涣涣兮。
士与女,方秉蕑[1]兮。
女曰观乎?士曰既且,且往观乎?洧之外,洵訏[2]且乐。
维士与女,伊其相谑,赠之以勺药。
溱与洧,浏其清矣。
士与女,殷其盈兮。
女曰观乎?士曰既且,且往观乎?洧之外,洵訏且乐。
维士与女,伊其将谑,赠之以勺药。
分类标签: 描写春天作品赏析这首诗好像就是写了一个古代的情人节,或大相亲的场面。
诗中交代了时间,初春时节,春水涌流的时节;地点,溱洧之外。
从大处写起,“殷其盈矣”,参加欢会的青年人之多,不可胜数,可谓熙熙攘攘,茫茫人海。
这是下面一对情人相会的大背景。
从小处落笔,“维士与女,伊其相谑”,从这一对少男少女的偶然相识,到二人相约同行,再到相谑,相赠爱情花,把相亲相爱的全过得进行了艺术化的忠实记录。
可以说是一个很唯美的专题纪录片。
这首诗很美,美在春天;美在爱情。
尤其美的是两枝花的俏丽出现:“蕑(兰)”与“勺药”。
凭借着这两种芬芳的香草,作品完成了从风俗到爱情的转换,从自然界的春天到人生的青春的转换,也完成了从略写到详写的转换,从“全镜头”到“特写镜头”的转换。
要之,兰草与芍药,是支撑起全诗结构的两个支点。
诗分二章,仅换数字,这种回环往复的叠章式,是民歌特别是“诗三百”这些古老民歌的常见形式,有一种纯朴亲切的风味,自不必言。
各章皆可分为两层,前四句是一层,落脚在“蕑”;后八句为一层,落脚在“勺药”。
前一层内部其实还包含一个小转换,即自然向人的转换,风景向风俗的转换。
诗人以寥寥四句描绘了一幅风景画,也描绘了一幅风俗画,二者息息相关,因为古代社会风俗的形成大多与自然节气有关。
诗人唱道:“溱与洧,方涣涣兮。
”“涣涣”二字十分传神,表现出一片冰化雪消、桃花春汛、春风骀荡的情景。
春天,真的已经降临到郑国大地。
在这幅春意盎然的风景画中,人出现了:“士与女,方秉蕑兮”。
人们经过一个冬天严寒的困扰,冰雪的封锁,从蛰伏般的生活状态中苏醒过来,到野外,到水滨,去欢迎春天的光临。
诗经《国风·郑风·溱洧》原文译文赏析《国风·郑风·溱洧》先秦:佚名溱与洧,方涣涣兮。
士与女,方秉蕑兮。
女曰观乎?士曰既且,且往观乎?洧之外,洵訏且乐。
维士与女,伊其相谑,赠之以勺药。
溱与洧,浏其清矣。
士与女,殷其盈矣。
女曰观乎?士曰既且,且往观乎?洧之外,洵訏且乐。
维士与女,伊其将谑,赠之以勺药。
【译文】溱水洧水长又长,河水流淌向远方。
男男女女城外游,手拿蕑草求吉祥。
女说咱们去看看?男说我已去一趟。
再去一趟又何妨!洧水对岸好地方,地方热闹又宽敞。
男女结伴一起逛,相互戏谑喜洋洋,赠朵芍药毋相忘。
溱水洧水长又长,河水洋洋真清亮。
男男女女城外游,游人如织闹嚷嚷。
女说咱们去看看?男说我已去一趟。
再去一趟又何妨!洧水对岸好地方,地方热闹又宽敞。
男女结伴一起逛,相互戏谑喜洋洋,赠朵芍药表情长。
【注释】溱(zhēn)、洧(wěi):郑国两条河名。
方:正。
涣涣:河水解冻后奔腾貌。
士与女:此处泛指男男女女。
后文“女”“士”则特指其中某青年男女。
方:正。
秉:执,拿。
蕑(jiān):一种兰草。
又名大泽兰,与山兰有别。
既:已经。
且(cú):同“徂”,去,往。
且:再。
洵(xún)訏(xū):实在宽广。
洵,实在,诚然,确实。
訏,大,广阔。
维:发语词。
伊:发语词。
相谑:互相调笑。
1勺药:即“芍药”,一种香草,与今之木芍药不同。
《郑笺》:“其别则送女以勺药,结恩情也。
”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云:“又云‘结恩情’者,以勺与约同声,故假借为结约也。
”浏:水深而清之状。
殷:众多。
盈:满。
将:即“相”。
【赏析】这首诗好像就是写了一个古代的情人节,或大相亲的场面。
诗中交代了时间,初春时节,春水涌流的时节;地点,溱洧之外。
从大处写起,“殷其盈矣”,参加欢会的青年人之多,不可胜数,可谓熙熙攘攘,茫茫人海。
这是下面一对情人相会的大背景。
从小处落笔,“维士与女,伊其相谑”,从这一对少男少女的偶然相识,到二人相约同行,再到相谑,相赠爱情花,把相亲相爱的全过得进行了艺术化的忠实记录。
诗经《溱洧》原文及赏析(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诗歌散文、原文赏析、读书笔记、经典名著、古典文学、网络文学、经典语录、童话故事、心得体会、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poetry and prose, original text appreciation, reading notes, classic works, classical literature, online literature, classic quotations, fairy tales, experience,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诗经《溱洧》原文及赏析【导语】:溱与洧①。
诗经郑风溱洧赏析原文溱与洧,方涣涣兮。
士与女,方秉蕑兮。
女曰“观乎?” 士曰“既且。
”“且往观乎!” 洧之外,洵訏且乐。
维士与女,伊其相谑,赠之以勺药。
溱与洧,浏其清矣。
士与女,殷其盈矣。
女曰“观乎?” 士曰“既且。
”“且往观乎!” 洧之外,洵訏且乐。
维士与女,伊其将谑,赠之以勺药。
注释•溱(zhēn)、洧(wěi):郑国的两条河名。
•方:正。
•涣涣:河水解冻后奔腾貌。
•士与女:小伙和姑娘。
•秉:执,拿。
•蕑(jiān):一种香草。
•既且(cú):已经去过。
且,同“徂”,往。
•且:再。
•洵(xún):实在,确实。
•訏(xū):广阔。
•维:语助词。
•伊:语助词。
•相谑:互相调笑。
•勺药:即“芍药”,一种香草,这里指的是男女互赠香草表达爱意。
•浏:水深而清的样子。
•殷其盈矣:人很多。
殷,众多;盈,满。
•将谑:将要调笑。
赏析•爱情主题的描绘•《溱洧》生动地描绘了郑国三月上巳节青年男女在溱水和洧水岸边游春的情景,是一首典型的爱情诗。
诗中通过对话和场景描写,展现了男女之间活泼、自然的情感交流。
如“女曰‘观乎?’士曰‘既且。
’‘且往观乎!’” 这几句对话,将女子的热情主动和男子的欲拒还迎刻画得淋漓尽致。
女子急切地邀请男子一起去游玩,男子开始以已经去过为由推脱,但在女子的再次邀请下,最终还是一同前往。
这种互动充满了生活气息,真实地反映了青年男女在爱情萌发阶段的微妙心理。
•节日风俗的展现•诗中也展现了古代郑国的风俗画卷。
上巳节是古代的一个重要节日,人们会在水边举行祭祀仪式,祛除不祥,同时也是男女相会的好时机。
“溱与洧,方涣涣兮”“溱与洧,浏其清矣” 描绘了河水解冻、清澈流淌的景象,这不仅是自然环境的描写,也暗示了在这个生机勃勃的季节里,人们的情感也如同河水一样涌动。
青年男女手持香草,在水边游玩嬉戏,体现了当时的风俗特色。
香草“蕑” 在古代可能有祭祀或辟邪的作用,同时也是男女之间表达情感的媒介,这种风俗细节为诗歌增添了浓厚的文化氛围。
诗经·郑风·溱洧诗序:《⽑诗序》云:“溱洧刺乱也,兵⾰不息男⼥相弃淫风⼤⾏莫之能救焉。
”郑风·溱洧溱与洧,⽅涣涣兮。
⼠与⼥,⽅秉蕑兮。
⼥⽈“观乎?”⼠⽈“既且。
”“且往观乎!”洧之外,洵訏且乐。
维⼠与⼥,伊其相谑,赠之以勺药。
溱与洧,浏其清矣。
⼠与⼥,殷其盈兮。
⼥⽈“观乎?”⼠⽈“既且。
”“且往观乎!”洧之外,洵訏且乐。
维⼠与⼥,伊其将谑,赠之以勺药。
词句注释郑风:《诗经》“⼗五国风”之⼀,今存⼆⼗⼀篇。
溱(zhn)洧(wi):郑国两条河名。
⽅:正。
涣涣:河⽔解冻后奔腾貌。
⼠与⼥:此处泛指春游的男男⼥⼥。
后⽂“⼥”“⼠”则特指其中某青年男⼥。
⽅:正。
秉:执,拿。
蕑(jin):⼀种兰草。
⼜名⼤泽兰,与⼭兰有别。
既:已经。
且(cú):同“徂”,去,往。
且:再。
洵(xún)訏(x):实在宽⼴。
洵,实在,诚然,确实。
訏,⼤,⼴阔。
维:发语词。
伊:发语词。
相谑:互相调笑。
勺药:即“芍药”,⼀种⾹草,与今之⽊芍药不同。
《郑笺》:“其别则送⼥以勺药,结恩情也。
”马瑞⾠《⽑诗传笺通释》云:“⼜云‘结恩情’者,以勺与约同声,故假借为结约也。
”浏:⽔深⽽清之状。
殷:众多。
盈:满。
诗缉卷⼋ 宋 严粲 撰 郑 国风溱洧【⾳臻委】刺乱也兵⾰不息男⼥相弃淫风⼤⾏莫之能救焉【⽈厉公诗僖王时王⽒⽈羞恶之⼼莫不有之⽽其为⾄于此者岂其⼈性之固然哉兵⾰不息男⼥相弃⽽⽆所従归也是以⾄于如此然则民之失性也为可哀君之失道也为可刺】 郑卫多淫诗卫由上之化郑由时之乱也汉地理志皆以为风⼟之习固然若是则教化为虚⾔⽽⼆南之义诬矣 溱与洧【传⽈郑两⽔名解见褰裳前汉地理志郑地右雒左沛⾷溱洧焉⼟陿⽽险⼭居⾕汲男⼥亟聚防故其俗淫亟⾳器】⽅涣涣兮【涣⾳唤传⽈涣涣春⽔盛也笺⽈冰已释⽔则涣涣然李⽒⽈説⽂云涣流散也盖春冰解释⽽流散也韩诗注云郑国之俗三⽉上巳之⾠往溱洧两⽔之上招魂续魄秉蕳草以祓除不祥】⼠与⼥⽅秉蕳兮【蕳⾳艰传⽈蕳兰也陆玑⽈⾹草也楚辞纫秋兰以为佩】⼥⽈观乎⼠⽈既且【⾳徂徐⾳沮之平释⽂⽈且往也】且往观乎洧之外【且如字】洵訏且乐【洵⾳荀訏⾳吁乐⾳洛笺⽈洵信也传⽈訏⼤也】维⼠与⼥伊其相谑赠之以芍药【芍⾳杓传⽈芍药⾹草陆玑⽈今药草芍药⽆⾹⽓未审今何草诗记⽈即今之芍药陆玑必指以他物盖泥⽑公⾹草之⾔欲求⾹于柯叶置其花⽽不论尔】 郑国之俗以上巳出游溱洧之上男⼥杂沓今以淫风既⾏有因出游⽽相挑诱者⾔溱洧之间春冰既泮⽅涣涣然流散有⼠与⼥适野游⾏秉执蕳草⼥谓⼠⽈盍往观乎邀其偕⾏也⼠⽈既以观矣未従之也⼥⼜劝男云且复更往观乎洧⽔之外闻其⼟信訏⼤⽽可乐⼠于是従之因相与戏谑⼜以芍药⾹草为赠所以结恩情之厚也 溱与洧浏其清矣【浏⾳留传⽈浏深貌説⽂⽈流清也】⼠与⼥殷其盈矣【传⽈殷众也】⼥⽈观乎⼠⽈既且且往观乎洧之外洵訏且乐维⼠与⼥伊其将谑【今⽈将相将也⽅且也犹将安将乐之将】赠之以芍药 郑卫皆淫声孔⼦独先于郑今郑之淫诗顾少于卫何也诗之见在者孔⼦所存以为世戒也圣笔所删多矣⾔郑声淫者举其⼤体⾔之不系今诗之多寡不必尽黜国史所题例⽬之为男⼥之诗以求合于郑声淫之説也 溱洧⼆章章⼗⼆句。
《溱洧》原文及翻译|高中语文基础知识总结|高中语文基础知识大全-小编给各位考生筛选整理了:诗经中《溱洧》原文,《溱洧》原文翻译,诗经的来源,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更多的资讯请持续关注。
一、《溱洧》原文溱与洧,方涣涣兮。
士与女,方秉蕑兮。
女曰观乎?士曰既且,且往观乎?洧之外,洵訏且乐。
维士与女,伊其相谑,赠之以勺药。
溱与洧,浏其清矣。
士与女,殷其盈矣。
女曰观乎?士曰既且,且往观乎?洧之外,洵訏且乐。
维士与女,伊其将谑,赠之以勺药。
二、《溱洧》原文翻译溱水洧水长又长,河水流淌向远方。
男男女女城外游,手拿蕑草求吉祥。
女说咱们去看看?男说我已去一趟。
再去一趟又何妨!洧水对岸好地方,地方热闹又宽敞。
男女结伴一起逛,相互戏谑喜洋洋,赠朵芍药毋相忘。
溱水洧水长又长,河水洋洋真清亮。
男男女女城外游,游人如织闹嚷嚷。
女说咱们去看看?男说我已去一趟。
再去一趟又何妨!洧水对岸好地方,地方热闹又宽敞。
男女结伴一起逛,相互戏谑喜洋洋,赠朵芍药表情长。
三、诗经由来《诗经》约成书于春秋中期,起初叫做《诗》,孔子曾多次提及此称,如:“《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
虽多,亦奚以为?”司马迁记载的也是这一名称,如:“《诗》三百篇,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
”因为后来传世的版本中共记载有311首,为了叙述方便,就称作“诗三百”。
之所以改称《诗经》,是由于汉武帝以《诗》《书》《礼》《易》《春秋》为五经的缘故。
提示:以上是诗经中《溱洧》原文,《溱洧》原文翻译,诗经由来,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考生及家长参考,敬请考生及家长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沁园春·答九华叶贤良》原文及翻译|高中语文基础知识总结|高中语文基础知识大全-小编给各位考生筛选整理了:豪放派古诗词《沁园春·答九华叶贤良》原文,《沁园春·答九华叶贤良》原文翻译,《沁园春·答九华叶贤良》作者介绍,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更多的资讯请持续关注。
国学诗经之《国风·郑风·溱洧》译文和注释国学诗经之《国风·郑风·溱洧》译文和注释溱洧溱与洧,方涣涣兮。
士与女,方秉蕑兮。
女曰观乎?士曰既且,且往观乎?洧之外,洵訏且乐。
维士与女,伊其相谑,赠之以勺药。
溱与洧,浏其清矣。
士与女,殷其盈矣。
女曰观乎?士曰既且,且往观乎?洧之外,洵訏且乐。
维士与女,伊其将谑,赠之以勺药。
译文溱水洧水长又长,河水流淌向远方。
男男*城外游,手拿蕑草求吉祥。
女说咱们去看看?男说我已去一趟。
再去一趟又何妨!洧水对岸好地方,地方热闹又宽敞。
男女结伴一起逛,相互戏谑喜洋洋,赠朵芍药毋相忘。
溱水洧水长又长,河水洋洋真清亮。
男男*城外游,游人如织闹嚷嚷。
女说咱们去看看?男说我已去一趟。
再去一趟又何妨!洧水对岸好地方,地方热闹又宽敞。
男女结伴一起逛,相互戏谑喜洋洋,赠朵芍药表情长。
注释溱(zhēn)、洧(wěi):郑国两条河名。
方:正。
涣涣:河水解冻后奔腾貌。
士与女:此处泛指男男*。
后文“女”“士”则特指其中某青年男女。
方:正。
秉:执,拿。
蕑(jiān):一种兰草。
又名大泽兰,与山兰有别。
既:已经。
且(cú):同“徂”,去,往。
且:再。
洵(xún)訏(xū):实在宽广。
洵,实在,诚然,确实。
訏,大,广阔。
维:发语词。
伊:发语词。
相谑:互相调笑。
1勺药:即“芍药”,一种香草,与今之木芍药不同。
《郑笺》:“其别则送女以勺药,结恩情也。
”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云:“又云‘结恩情’者,以勺与约同声,故假借为结约也。
”浏:水深而清之状。
殷:众多。
盈:满。
将:即“相”。
鉴赏。
《郑风·溱洧》便是极具代表性的一篇。
诗写的是郑国阴历三月上旬己日男女聚会之事。
阳春三月,大地回暖,艳阳高照,鲜花遍地,众多男女齐集溱水、洧水岸边临水祓禊,祈求美满婚姻。
一对情侣手持香草,穿行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感受着春天的气息,享受着爱情的甜蜜。
他们边走边相互调笑,并互赠芍药以定情。
一、[原诗]诗经·郑风·溱洧溱(zhēn)与洧洧(wěi),①方涣涣兮。
②士与女,③方秉蕑(jiān)兮。
④女曰“观乎?〞士曰“既且(cú)。
〞⑤“且(cú)往观乎!〞⑥洧之外,洵訏(xū)且乐。
⑦维士与女,⑧伊其相谑,⑨赠之以勺药。
⑩溱与洧,浏其清矣。
⑾士与女,殷其盈兮。
⑿女曰“观乎?〞士曰“既且。
〞“且往观乎!〞洧之外,洵訏且乐。
维士与女,伊其将谑,⒀赠之以勺药。
二、 [题解]《溱洧》是一首采自郑国的诗歌。
郑国习俗,每年仲春(一说三月上巳展出),少男少女们齐聚溱委河畔。
青年男女结伴春游之乐。
三、[注释]1、溱(zhēn 针)、洧(wěi 伟):郑国二水名。
2、方:正。
涣涣:河水解冻后奔腾貌。
3、士与女:此处泛指男男女女。
后文"士"、"女"那么特指其中某青年男女。
4、秉:执。
蕑(jiān 坚):一种兰草。
又名大泽兰,与山兰有别。
5、既:已经。
且(cú 徂):同"徂",去,往。
6、且:再。
7、洵:诚然,确实。
訏(xū 虚):广阔。
8、维:发语词。
9、伊:发语词。
相谑:互相调笑。
10、勺药:即"芍药",一种香草,与今之木芍药不同。
郑笺:"其别那么送女以勺药,结恩情也。
"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云:"又云‘结恩情’者,以勺与约同声,故假借为结约也。
"11、浏:水深而清之状。
12、殷:众多。
盈:满。
13、将:即"相"。
《诗经·郑风·溱洧》赏析【原⽂】溱与洧,[⼀]⽅涣涣兮。
[⼆]⼠与⼥,[三]⽅秉蕳兮。
[四]⼥⽈:“观乎?”⼠⽈:“既且。
”[五]“且往观乎![六]洧之外,洵訏且乐。
”[七]维⼠与⼥,[⼋]伊其相谑,[九]赠之以勺药。
[⼀○]溱与洧,浏其清矣。
[⼀⼀]⼠与⼥,殷其盈矣。
[⼀⼆]⼥⽈:“观乎?”⼠⽈:“既且。
”“且往观乎!洧之外,洵訏且乐。
”维⼠与⼥,伊其将谑,[⼀三]赠之以勺药。
【注释】[⼀]溱、洧,郑国⼆⽔名。
见《褰裳》注。
[⼆]涣涣(huàn),⽔流盛⼤貌。
《郑笺》:“仲春冰释,⽔则涣涣然。
”《韩诗》作洹(huán),云:“洹,盛貌。
谓三⽉桃花⽔下之时⾄盛也。
”《齐诗》作灌,《鲁诗》作汍(wán)。
洹是正字,汍为洹之重⽂,涣、灌均假借字。
[三]⼠与⼥,同下⽂的“维⼠与⼥”都是泛指春游的男男⼥⼥,下句的“⼥⽈”和“⼠⽈”则专指某⼀⼥⼦和男⼦。
[四]⽅,正。
秉,执、拿。
有⼈解作佩戴,亦通。
蕳(jiān),菊科,亦名兰,但不是今天所称的兰花,是⼀种著名的⾹草,古⼈⽤来或沐浴,或泽头,或佩⾝,以拂除不祥。
李时珍《本草纲⽬》:“蕳,即今省头草。
”[五]观,⾔游观。
既,已经。
且(cú),徂的借字,往,去。
这⼆句意为,⼥的说:“去看看吗?”男的说:“已经去过了。
”[六]且,姑且。
这句是⼥要约男的:“姑且再去看看吧。
”余冠英《诗经选》:“‘且’训‘复’。
” 也通。
[七]洵,恂的假借。
信、确实。
訏(xū),⼴⼤。
扬雄《⽅⾔》:“訏,⼤也。
中齐、西楚之间⽈訏。
”这⾥指洧⽔岸边地⽅的宽⼴。
以上三句为⼥⼦说的话,⿎动男的陪她去游春。
[⼋]维,语助词,⽆义。
[九]伊,?的假借字,嘻笑貌。
伊其,即伊伊。
相谑,互相调笑。
[⼀○]勺药,⼜名⾟夷。
诗经《溱洧》原文、翻译及赏析(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诗歌散文、原文赏析、读书笔记、经典名著、古典文学、网络文学、经典语录、童话故事、心得体会、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poetry and prose, original text appreciation, reading notes, classic works, classical literature, online literature, classic quotations, fairy tales, experience,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诗经《溱洧》原文、翻译及赏析【导语】:溱与洧,溱河,洧河,方涣涣兮。
国风·郑风·溱洧
《国风·郑风·溱洧》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一首诗。
这是描写郑国三月上巳节青年男女在溱水和洧水岸边游春的诗歌。
全诗分二章,每章十二句。
此诗诗意明朗,欢快,清新,两章词句基本相同,仅换少数几字,这种回环往复的叠章式,是民歌特别是“诗三百”这些古老民歌的常见形式,有一种纯朴亲切的风味。
作品原文
国风·郑风·溱洧1
溱与洧,方涣涣兮2。
士与女3,方秉蕑兮4。
女曰“观乎?”士曰“既且5。
”“且往观乎6!”洧之外,洵訏且乐7。
维士与女8,伊其相谑9,赠之以勺药10。
溱与洧,浏其清矣11。
士与女,殷其盈兮12。
女曰“观乎?”士曰“既且。
”“且往观乎!”洧之外,洵訏且乐。
维士与女,伊其将谑13,赠之以勺药。
注释译文
词句注释
1.溱(zhēn)、洧(wěi):郑国两条河名。
2.方:正。
涣涣:河水解冻后奔腾貌。
3.士与女:此处泛指男男女女。
后文“女”“士”则特指其中某青年男女。
4.方:正。
秉:执,拿。
蕑(jiān):一种兰草。
又名大泽兰,与山兰有别。
5.既:已经。
且(cú):同“徂”,去,往。
6.且:再。
7.洵(xún)訏(xū):实在宽广。
洵,实在,诚然,确实。
訏,大,广阔。
8.维:发语词。
9.伊:发语词。
相谑:互相调笑。
10.勺药:即“芍药”,一种香草,与今之木芍药不同。
《郑笺》:“其别则送女以勺药,结恩情也。
”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云:“又云‘结恩情’者,以勺与约同声,故假借为结约也。
”
11.浏:水深而清之状。
12.殷:众多。
盈:满。
13.将:即“相”。
白话译文
溱水洧水长又长,河水流淌向远方。
男男女女城外游,手拿蕑草求吉祥。
女说咱们去看看?男说我已去一趟。
再去一趟又何妨!洧水对岸好地方,地方热闹又宽敞。
男女结伴一起逛,相互戏谑喜洋洋,赠朵芍药毋相忘。
溱水洧水长又长,河水洋洋真清亮。
男男女女城外游,游人如织闹嚷嚷。
女说咱们去看看?男说我已去一趟。
再去一趟又何妨!洧水对岸好地方,地方热闹又宽敞。
男女结伴一起逛,相互戏谑喜洋洋,赠朵芍药表情长。
创作背景
这是描写郑国三月上巳日青年男女在溱水和洧水岸边游春的诗。
当时郑国的风俗,三月上巳日这天,人们要在东流水中洗去宿垢,祓除不祥,祈求幸福和安宁。
薛汉《韩诗薛君章句》云:“郑国之俗,三月上巳之日,此两水(溱水、洧水)之上,招魂续魄,拂除不祥。
”男女青年也借此机会互诉心曲,表达爱情。
来自民间的歌手满怀爱心和激情,讴歌了这个春天的节日,记下了人们的欢娱,肯定和赞美了纯真的爱情。
作品鉴赏
整体赏析
这首诗好像就是写了一个古代的情人节,或大相亲的场面。
诗中交代了时间,初春时节,春水涌流的时节;地点,溱洧之外。
从大处写起,“殷其盈矣”,参加欢会的青年人之多,不可胜数,可谓熙熙攘攘,茫茫人海。
这是下面一对情人相会的大背景。
从小处落笔,“维士与女,伊其相谑”,从这一对少男少女的偶然相识,到二人相约同行,再到相谑,相赠爱情花,把相亲相爱的全过得进行了艺术化的忠实记录。
可以说是一个很唯美的专题纪录片。
这首诗很美,美在春天;美在爱情。
尤其美的是两枝花的俏丽出现:“蕑(兰)”与“勺药”。
凭借着这两种芬芳的香草,作品完成了从风俗到爱情的转换,从自然界的春天到人生的青春的转换,也完成了从略写到详写的转换,从“全镜头”到“特写镜头”的转换。
要之,兰草与芍药,是支撑起全诗结构的两个支点。
诗分二章,仅换数字,这种回环往复的叠章式,是民歌特别是“诗三百”这些古老民歌的常见形式,有一种纯朴亲切的风味,自不必言。
各章皆可分为两层,前四句是一层,落脚在“蕑”;后八句为一层,落脚在“勺药”。
前一层内部其实还包含一个小转换,即自然向人的转换,风景向风俗的转换。
诗人以寥寥四句描绘了一幅风景画,也描绘了一幅风俗画,二者息息相关,因为古代社会风俗的形成大多与自然节气有关。
诗人唱道:“溱与洧,方涣涣兮。
”“涣涣”二字十分传神,表现出一片冰化雪消、桃花春汛、春风骀荡的情景。
春天,真的已经降临到郑国大地。
在这幅春意盎然的风景画中,人出现了:“士与女,方秉蕑兮”。
人们经过一个冬天严寒的困扰,冰雪的封锁,从蛰伏般的生活状态中苏醒过来,到野外,到水滨,去欢迎春天的光临。
而人手一束的嫩绿兰草,便是这次春游的收获,是春的象征。
“招魂续魄,拂除不详”,似乎有点神秘,其实其精神内核应是对肃杀的冬气的告别,对新春万事吉祥如意的祈盼。
任何虚幻的宗教意识,都生自现实生活的真切愿望。
在这里,从自然到人、风景到风俗的转换,是通过“溱与洧”和“士与女”两个结构相同的句式的转换实现的。
结构相同的东西可以使人产生由此及彼的对照、联想,因而这里的转换顺理成章,毫不突然。
如果说对于成年的“士与女”,他们对新春的祈愿只是风调雨顺,万事如意,那么对于年青的“士与女”,他们的祈愿则更加上一个重要内容——爱情,因为他们不仅拥有大自然的春天,还拥有生命的春天——青春。
于是作品便从风俗转向爱情,从“蕑”转向“勺药”。
这首诗是以善于转折为人称道的,清人牛运震《诗志》、陈继揆《读诗臆补》皆认为它“妙于用虚字转折”。
其实它的“转折之妙”,不仅独在虚字。
如上所说,前一层次的从风景向风俗的小转折,是借重两个结构相同的句式实现的。
这里从风俗到爱情的大转折,则巧妙地利用了“士”、
“女”的相同字面:前层的“士与女”是泛指,犹如常说的“士女如云”;后层的“士”、“女”则是特指,指人群中某一对青年男女。
字面虽同,对象则异。
这就使转折完成于不知不觉之间,变换实现于了无痕迹之中。
诗意一经转折,诗人便一气直下,一改前面的宏观扫描,将“镜头”对准了这对青年男女,记录下他们的呢喃私语,俏皮调笑,更凸现出他们手中的芍药,这爱的信物,情的象征。
总之,兰草“淡出”,芍药“淡入”,情节实现了“蒙太奇”式的转换。
于是,从溱、洧之滨踏青归来的人群,有的身佩兰草,有的手捧芍药,撒一路芬芳,播一春诗意。
尽管小小的郑国常常受到大国的侵扰,该国的统治者也并不清明,但对于普普通通的人民来说,这个春天的日子仍使他们感到喜悦与满足,因为他们手中有“蕑”,有“勺药”,有美好生活的憧憬与信心。
名家点评
宋代朱熹《诗集传》:“赋而兴也。
”“郑国之俗,三月上巳之辰,采兰水上以祓除不祥,故其女问于士曰:盍往观乎?士曰:吾既往矣。
女复要之曰:且往观乎?盖洧水之外,其地信宽大而可乐也。
于是,士女相与戏谑,且以芍药为赠,而结恩情之厚也。
此诗淫奔者自叙之辞。
”
清代姚际恒《诗经通论》:“历观郑风诸诗,其类淫诗者,惟将仲子及此篇而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