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国风·郑风·萚兮》原文译文赏析
- 格式:docx
- 大小:14.82 KB
- 文档页数:6
诗经国风全文及译文(通用8篇)《国风》是收集在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周代民歌。
“国风”中的周代民歌以绚丽多彩的画面,反映了劳动人民真实的生活,是我国现实主义诗歌的源头。
下面小编收集了两篇诗经国风全文及译文(通用8篇),供大家参考。
诗经国风全文及译文篇1作品原文青青子衿⑴,悠悠我心⑵。
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⑶?青青子佩⑷,悠悠我思。
纵我不往,子宁不来?挑兮达兮⑸,在城阙兮⑹。
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1]词句注释⑴子衿:周代读书人的服装。
子,男子的美称,这里即指“你”。
衿,即襟,衣领。
⑵悠悠:忧思不断的样子。
⑶宁(nìng):岂,难道。
嗣(yí)音:寄传音讯。
嗣,通“贻”,给、寄的意思。
⑷佩:这里指系佩玉的绶带。
⑸挑(táo)兮达(tà)兮:独自走来走去的样子。
挑,也作“佻”。
⑹城阙:城门两边的观楼。
[白话译文青青的是你的衣领,悠悠的是我的思念。
纵然我不曾去会你,难道你不把音信传?青青的是你的佩带,悠悠的是我的情怀。
纵然我不曾去找你,难道你不能主动来?来来往往张眼望啊,在这高高的城楼上。
一天不见你的面啊,好像有三月那样长![2][3]创作背景关于此诗的背景,《毛诗序》曰:“《子衿》,刺学校废也,乱世则学校不修焉。
”孔颖达疏:“郑国衰乱不修学校,学者分散,或去或留,故陈其留者恨责去者之辞,以刺学校之废也。
经三章皆陈留者责去者之辞也。
”朱熹《诗集传》云:“此亦淫奔之诗。
”这些观点今人多不从。
现代学者一般认为这是一首情歌。
歌者热恋着一位青年,他们相约在城阙见面,但久等不至,歌者望眼欲穿,焦急地来回走动,埋怨情人不来赴约,更怪他不捎信来,于是唱出此诗寄托其情思。
[2]整体赏析这首诗写一个女子在城楼上等候她的恋人。
全诗三章,采用倒叙手法。
前两章以“我”的口气自述怀人。
“青青子衿”,“青青子佩”,是以恋人的衣饰借代恋人。
对方的衣饰给她留下这么深刻的印象,使她念念不忘,可想见其相思萦怀之情。
诗经国风郑风原文与解析诗经是中国古代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被誉为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
其中的国风又分为十五篇,其中郑风是其中的一篇。
本文将为您带来诗经国风郑风的原文以及对其进行的解析。
郑风是一篇以叙事方式表达的诗歌,内容围绕着周朝时期的郑国发生的故事展开。
在这首诗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古代中国社会的风土人情以及人们对爱情、生活的感悟。
以下是郑风的原文以及对其进行的解析。
郑风原文:采葛洗髯,会庭洗足。
济济多士,我况徒属?还顾言兮,杼柚之宇。
还顾言兮,载予追躅。
载予追躅,言加之鬯。
载入之酒,宴尔新婚。
新婚之筵,言笑晏晏。
言笑晏晏,信誓旦旦。
竞观竞止,斝鬲既坚。
斝鬲既坚,言盈其筐。
鹄思鸾想,我与子陈。
郑风解析:这首诗描绘了婚姻仪式中的场景,以及新婚夫妇间的情感表达。
首先,诗人描述了采摘葛藤的仪式,意味着新婚之人洗净了自己的面庞,洗尽了繁杂的世俗。
接下来,诗中提到了来宾众多的场合,这里的多士指的是宾客、亲友等。
而诗人自嘲地说,相比于这些贵宾,我只是一个不起眼的追随者。
接下来,诗人凝望着新婚之人,心中暗自思忖,他们将在杼柚之宇中建立幸福的家庭。
于是,诗人情不自禁地仔细打量夫妻俩,他们浑身洋溢着喜悦的表情。
而新婚的喜宴上,大家以诙谐的笑声交流着。
每个人都满怀信心地宣誓着对爱情的坚定承诺。
喜宴上的盛器和酒,都是为了庆祝新婚夫妇的幸福和美满。
最后,诗人回忆起与新婚夫妇的往事,他们一起走过了竞争激烈的市场,面对着恩爱的夫妻,诗人充满了对幸福的向往。
通过诗经国风郑风的原文与解析,我们可以感受到古代中国婚姻仪式的庄重与喜庆,同时也反映了古人对婚姻和生活的美好向往和渴望。
这首诗以叙事方式将人物情感和场景描绘得淋漓尽致,展现了古代中国社会的独特风貌。
诗经作为中国古代文化中的瑰宝,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价值。
通过学习诗经,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古代中国人的生活和情感世界,体会到古人对于人生的思考与抒发。
希望通过阅读诗经国风郑风的原文与解析,能够让大家更深入地了解和欣赏这一中国古代文化的瑰宝。
江南汉乐府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释义:青年男女在江边采莲;茂盛的莲叶在江中生长;有些游鱼在莲叶间穿梭往还。
鱼儿一会儿游向东;一会儿游向西;一会儿游向南;一会儿游各北;无拘无束;怡然自得。
敕勒歌北朝民歌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
释义:敕勒人生活的原野在阴山脚下;这里的天幕象毡帐篷一样笼罩着辽阔的大地。
苍天浩渺无边;草原茫茫无际;每当大风儿吹来草儿低伏的时候;放牧的牛羊就显现出来。
咏鹅唐·骆宾王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释义:“呷哦;呷哦;”——多好看的鹅!曲着脖子仰起头;对着青天唱赞歌。
雪白的毛;碧绿的水;一对鲜红的脚掌;轻轻地;拨弄起两行清清的水波。
古朗月行唐·李白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释义:小时候不认识月亮;把明月叫作白玉盘。
又怀疑是瑶台仙镜;飞在夜空云彩中间。
悯农(一)唐·李绅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释义:农民在火辣辣的太阳底下锄地;汗水滴滴嗒嗒地掉在禾苗下的土地。
可是有谁知道碗里的饭;每一粒都是农民用千辛万苦的劳动换来的。
悯农(二)唐·李绅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释义:春天种下一颗种子;秋收时可以收获万颗子粒。
普天之下并无闲置荒芜的田地;可是仍有农夫饿死。
蜂唐·罗隐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释义:无论平原还是高山;凡是百花盛开的地方;都是蜜蜂的属地。
采撷了百花酿成了香甜的蜂蜜;它们究竟为谁辛苦;为谁制造甘甜?鹿柴唐·王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释义:空寂的山中看不见人影;只是偶尔听到来自林中的说话声。
落日的余辉返照射入林海深处;又透过密林映照在幽暗的青苔上。
游子吟唐·孟郊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诗经郑风全文诗经郑风全文《郑风》为《诗经》国风中的内容,十五国风之一。
为先秦时代郑地民间民歌。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诗经郑风全文,欢迎阅读。
诗经郑风篇1缁衣【概要】赞美郑武公好贤,能供给贤者以朝服、馆舍、美食。
缁衣之宜兮,敝,予又改为兮。
适子之馆兮,还,予授子之粲兮。
缁衣之好兮,敝,予又改造兮。
适子之馆兮,还,予授子之粲兮。
缁衣之蓆兮,敝,予又改作兮。
适子之馆兮,还,予授子之粲兮。
【注释】01、缁(Zi)衣:黑色朝服02、敝:破旧03、改:随着衣服破旧的程度不同而分别改为、改造、改作,可见其关心04、适:去,此句说“到你的客舍去看你”05、还:返回,此句说“回来后,给你焕然一新的朝服”06、馆:客舍07、粲:鲜明、美好,形容衣服焕然一新08、蓆(Xi):宽大舒适诗经郑风篇2将仲子【概要】描写女子怕家人说闲话而对情郎的嗔怪。
将仲子兮,无踰我里,无折我树杞。
岂敢爱之?畏我父母。
仲可怀也,父母之言,亦可畏也。
将仲子兮,无踰我墙,无折我树桑。
岂敢爱之?畏我诸兄。
仲可怀也,诸兄之言,亦可畏也。
将仲子兮,无踰我园,无折我树檀。
岂敢爱之?畏人之多言。
仲可怀也,人之多言,亦可畏也。
【注释】01、将:请02、仲子:仲,排行第二。
此处可以理解为女子的情郎,大概他是家里的老二,青梅竹马里就称呼“二哥哥”习惯了。
03、踰(Yu):同窬,从墙上爬过去04、里:古时五家为邻,五邻为里,里四周有墙,此指邻里院墙。
05、园:果菜园的墙06、杞(Qi):杞柳,落叶灌木,叶子呈长椭圆形,生在水边,枝条可用来编器物。
07、檀:落叶乔木,木质坚硬,可用来制造家具、农具和乐器。
08、岂敢爱之:哪里是吝惜我的树。
爱,爱惜、爱护09、仲可怀也:你令人思念。
怀,思念诗经郑风篇3叔于田【概要】赞美心仪男子的漂亮勇武。
叔于田,巷无居人。
岂无居人?不如叔也,洵美且仁。
叔于狩,巷无饮酒。
岂无饮酒?不如叔也,洵美且好。
叔适野,巷无服马。
岂无服马?不如叔也,洵美且武。
《诗经》全集8《诗经·周南·关雎》译注赏析23 《诗经·周南·葛覃》译注赏析30 《诗经·周南·卷耳》译注赏析16 《诗经·周南·樛木》译注赏析18 《诗经·周南·螽斯》译注赏析19 《诗经·周南·桃夭》译注赏析21 《诗经·周南·兔罝》译注赏析24 《诗经·周南·芣苢》译注赏析26 《诗经·周南·汉广》译注赏析28 《诗经·周南·汝坟》译注赏析29 《诗经·周南·麟之趾》译注赏析31 《诗经·召南·鹊巢》译注赏析32 《诗经·召南·采蘩》译注赏析34 《诗经·召南·草虫》译注赏析35 《诗经·召南·采苹》译注赏析37 《诗经·召南·甘棠》译注赏析38 《诗经·召南·行露》译注赏析39 《诗经·召南·羔羊》译注赏析40 《诗经·召南·殷其雷》译注赏析41 《诗经·召南·摽有梅》译注赏析43 《诗经·召南·小星》译注赏析44 《诗经·召南·江有汜》译注赏析46 《诗经·召南·何彼襛矣》译注赏析47 《诗经·召南·野有死麕》译注赏析49 《诗经·召南·驺虞》译注赏析50 《诗经·邶风·柏舟》译注赏析51 《诗经·邶风·燕燕》译注赏析53 《诗经·邶风·绿衣》译注赏析55《诗经·邶风·终风》译注赏析58 《诗经·邶风·击鼓》译注赏析59 《诗经·邶风·凯风》译注赏析61 《诗经·邶风·雄雉》译注赏析62 《诗经·邶风·匏有苦叶》译注赏析64 《诗经·邶风·谷风》译注赏析65 《诗经·邶风·式微》译注赏析68 《诗经·邶风·旄丘》译注赏析69 《诗经·邶风·简兮》译注赏析71 《诗经·邶风·泉水》译注赏析72 《诗经·邶风·北门》译注赏析73 《诗经·邶风·北风》译注赏析75 《诗经·邶风·静女》译注赏析76 《诗经·邶风·新台》译注赏析77 《诗经·邶风·二子乘舟》译注赏析79 《诗经·鄘风·柏舟》译注赏析80 《诗经·鄘风·载驰》译注赏析81 《诗经·鄘风·墙有茨》译注赏析86 《诗经·鄘风·桑中》译注赏析87 《诗经·鄘风·鹑之奔奔》译注赏析89 《诗经·鄘风·定之方中》译注赏析90 《诗经·鄘风·蝃蝀》译注赏析92 《诗经·鄘风·相鼠》译注赏析93 《诗经·鄘风·干旄》译注赏析94 《诗经·卫风·淇奥》译注赏析95 《诗经·卫风·考盘》译注赏析97 《诗经·卫风·硕人》译注赏析98 《诗经·卫风·氓》译注赏析100《诗经·卫风·芄兰》译注赏析107 《诗经·卫风·河广》译注赏析108 《诗经·卫风·伯兮》译注赏析111 《诗经·卫风·有狐》译注赏析113 《诗经·卫风·木瓜》译注赏析115 《诗经·王风·黍离》译注赏析116 《诗经·王风·君子于役》译注赏析118 《诗经·王风·扬之水》译注赏析120 《诗经·王风·君子阳阳》译注赏析121 《诗经·王风·中谷有蓷》译注赏析122 《诗经·王风·兔爰》译注赏析123 《诗经·王风·葛藟》译注赏析125 《诗经·王风·采葛》译注赏析126 《诗经·王风·大车》译注赏析127 《诗经·王风·丘中有麻》译注赏析128 《诗经·郑风·缁衣》译注赏析129 《诗经·郑风·将仲子》译注赏析130 《诗经·郑风·叔于田》译注赏析132 《诗经·郑风·大叔于田》译注赏析134 《诗经·郑风·清人》译注赏析136 《诗经·郑风·羔裘》译注赏析138 《诗经·郑风·遵大路》译注赏析139 《诗经·郑风·女曰鸡鸣》译注赏析140 《诗经·郑风·有女同车》译注赏析141 《诗经·郑风·山有扶苏》译注赏析143 《诗经·郑风·萚兮》译注赏析144 《诗经·郑风·狡童》译注赏析145 《诗经·郑风·蹇裳》译注赏析146《诗经·郑风·丰》译注赏析148《诗经·郑风·东门之墠》译注赏析149 《诗经·郑风·风雨》译注赏析150 《诗经·郑风·扬之水》译注赏析153 《诗经·郑风·出其东门》译注赏析155 《诗经·郑风·野有蔓草》译注赏析156 《诗经·郑风·溱洧》译注赏析158 《诗经·齐风·鸡鸣》译注赏析160 《诗经·齐风·还》译注赏析161《诗经·齐风·著》译注赏析162《诗经·齐风·东方之日》译注赏析164 《诗经·齐风·东方未明》译注赏析165 《诗经·齐风·南山》译注赏析168 《诗经·齐风·甫田》译注赏析170 《诗经·齐风·卢令》译注赏析171 《诗经·齐风·敝笱》译注赏析172 《诗经·齐风·载驱》译注赏析174 《诗经·齐风·猗嗟》译注赏析175 《诗经·魏风·陟岵》译注赏析178 《诗经·魏风·园有桃》译注赏析179 《诗经·魏风·硕鼠》译注赏析181 《诗经·魏风·十亩之间》译注赏析183 《诗经·魏风·葛屦》译注赏析184 《诗经·魏风·汾沮洳》译注赏析185 《诗经·魏风·伐檀》译注赏析186 《诗经·唐风·杕杜》译注赏析188 《诗经·唐风·扬之水》译注赏析190 《诗经·唐风·蟋蟀》译注赏析191 《诗经·唐风·山有枢》译注赏析193《诗经·唐风·绸缪》译注赏析196 《诗经·唐风·羔裘》译注赏析197 《诗经·唐风·鸨羽》译注赏析199 《诗经·唐风·无衣》译注赏析200 《诗经·唐风·有杕之杜》译注赏析202 《诗经·唐风·葛生》译注译注赏析204 《诗经·唐风·采苓》译注赏析207 《诗经·秦风·车邻》译注赏析209 《诗经·秦风·驷驖》译注赏析210 《诗经·秦风·小戎》译注赏析212 《诗经·秦风·蒹葭》译注赏析214 《诗经·秦风·终南》译注赏析216 《诗经·秦风·黄鸟》译注赏析218 《诗经·秦风·晨风》译注赏析219 《诗经·秦风·无衣》译注赏析221 《诗经·秦风·渭阳》译注赏析223 《诗经·秦风·权舆》译注赏析224 《诗经·陈风·宛丘》译注赏析225 《诗经·陈风·东门之枌》译注赏析226 《诗经·陈风·衡门》译注赏析228 《诗经·陈风·东门之池》译注赏析229 《诗经·陈风·东门之杨》译注赏析230 《诗经·陈风·墓门》译注赏析232 《诗经·陈风·防有鹊巢》译注赏析234 《诗经·陈风·月出》译注赏析235 《诗经·陈风·株林》译注赏析237 《诗经·陈风·泽陂》译注赏析238 《诗经·桧风·羔裘》译注赏析239《诗经·桧风·隰有苌楚》译注赏析242 《诗经·桧风·匪风》译注赏析243 《诗经·曹风·蜉蝣》译注赏析244 《诗经·曹风·候人》译注赏析246 《诗经·曹风·鳲鸠》译注赏析248 《诗经·曹风·下泉》译注赏析250 《诗经·豳风·七月》译注赏析251 《诗经·豳风·鸱鴞》译注赏析256 《诗经·豳风·东山》译注赏析258 《诗经·豳风·破斧》译注赏析260 《诗经·豳风·伐柯》译注赏析262 《诗经·豳风·九罭》译注赏析 2。
郑风•有女同车有女同车,颜如舜华。
将翱将翔,佩玉琼琚。
彼美孟姜,洵美且都。
有女同行,颜如舜英。
将翱将翔,佩玉将将。
彼美孟姜,德音不忘。
郑风•萚兮萚兮萚兮,风其吹女。
叔兮伯兮,倡予和女。
萚兮萚兮,风其漂女。
叔兮伯兮,倡予要女。
郑风•溱洧溱与洧,方涣涣兮。
士与女,方秉蕳兮。
女曰观乎?士曰既且。
且往观乎?洧之外,洵讠于且乐。
维士与女,伊其相谑,赠之以勺药。
溱与洧,浏其清矣。
士与女,殷其盈矣。
女曰观乎?士曰既且。
且往观乎?洧之外,洵讠于且乐。
维士与女,伊其将谑,赠之以勺药。
陈风•东门之枌东门之枌,宛丘之栩。
子仲之子,婆娑其下。
穀旦于差,南方之原。
不绩其麻,市也婆娑。
穀旦于逝,越以鬷迈。
视尔如荍,贻我握椒王风•君子阳阳君子阳阳,左执簧,右招我由房,其乐只且!君子陶陶,左执翿,右招我由敖,其乐只且!卫风•木瓜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
匪报也,永以为好也!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
匪报也,永以为好也!投我以木李,报之以琼玖。
匪报也,永以为好也!周南•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周南•汉广南有乔木,不可休思;汉有游女,不可求思。
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翘翘错薪,言刈其楚;之子于归,言秣其马。
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翘翘错薪,言刈其蒌;之子于归,言秣其驹。
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卫风•有狐有狐绥绥,在彼淇梁。
心之忧矣,之子无裳。
有狐绥绥,在彼淇厉。
心之忧矣,之子无带。
有狐绥绥,在彼淇侧。
心之忧矣,之子无服。
陈风•宛丘子之汤兮,宛丘之上兮。
洵有情兮,而无望兮。
坎其击鼓,宛丘之下。
无冬无夏,值其鹭羽。
坎其击缶,宛丘之道。
无冬无夏,值其鹭翿。
陈风•东门之池东门之池,可以沤麻。
彼美淑姬,可与晤歌。
东门之池,可以沤纻。
诗经中关于爱情的诗有哪些1、《郑风·萚兮》萚兮萚兮,风其吹女。
叔兮伯兮,倡予和女。
萚兮萚兮,风其漂女。
叔兮伯兮,倡予要女。
2、《鄘风·柏舟》泛彼柏舟,在彼中河。
髧彼两髦,实维我仪。
之死矢靡它。
母也天只!不谅人只!泛彼柏舟,在彼河侧。
髧彼两髦,实维我特。
之死矢靡慝。
母也天只!不谅人只!3、《国风·秦风·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曦。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4、《郑风·女曰鸡鸣》女曰鸡鸣,士曰昧旦。
子兴视夜,明星有烂。
将翱将翔,弋凫与雁。
弋言加之,与子宜之。
宜言饮酒,与子偕老。
琴瑟在御,莫不静好。
知子之来之,杂佩以赠之。
知子之顺之,杂佩以问之。
知子之好之,杂佩以报之。
5、《邶风·静女》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
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
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自牧归荑,洵美且异。
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6、《国风·周南·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其实。
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
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7、《周南·汉广》南有乔木,不可休息。
汉有游女,不可求思。
汉之广矣,不可泳思。
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翘翘错薪,言刈其楚。
之子于归,言秣其马。
汉之广矣,不可泳思。
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翘翘错薪,言刈其蒌。
之子于归。
言秣其驹。
汉之广矣,不可泳思。
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8、《郑风·溱洧》溱与洧,方涣涣兮。
士与女,方秉蕳兮。
女曰观乎?士曰既且。
且往观乎?洧之外,洵讠于且乐。
维士与女,伊其相谑,赠之以勺药。
溱与洧,浏其清矣。
士与女,殷其盈矣。
女曰观乎?士曰既且。
且往观乎?洧之外,洵讠于且乐。
诗经中爱情的诗有哪些导读:1、《郑风·萚兮》萚兮萚兮,风其吹女。
叔兮伯兮,倡予和女。
萚兮萚兮,风其漂女。
叔兮伯兮,倡予要女。
2、《鄘风·柏舟》泛彼柏舟,在彼中河。
髧彼两髦,实维我仪。
之死矢靡它。
母也天只!不谅人只!泛彼柏舟,在彼河侧。
髧彼两髦,实维我特。
之死矢靡慝。
母也天只!不谅人只!3、《国风·秦风·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曦。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4、《郑风·女曰鸡鸣》女曰鸡鸣,士曰昧旦。
子兴视夜,明星有烂。
将翱将翔,弋凫与雁。
弋言加之,与子宜之。
宜言饮酒,与子偕老。
琴瑟在御,莫不静好。
知子之来之,杂佩以赠之。
知子之顺之,杂佩以问之。
知子之好之,杂佩以报之。
5、《邶风·静女》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
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
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自牧归荑,洵美且异。
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6、《国风·周南·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其实。
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
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7、《周南·汉广》南有乔木,不可休息。
汉有游女,不可求思。
汉之广矣,不可泳思。
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翘翘错薪,言刈其楚。
之子于归,言秣其马。
汉之广矣,不可泳思。
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翘翘错薪,言刈其蒌。
之子于归。
言秣其驹。
汉之广矣,不可泳思。
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8、《郑风·溱洧》溱与洧,方涣涣兮。
士与女,方秉蕳兮。
女曰观乎?士曰既且。
且往观乎?洧之外,洵讠于且乐。
维士与女,伊其相谑,赠之以勺药。
溱与洧,浏其清矣。
士与女,殷其盈矣。
女曰观乎?士曰既且。
且往观乎?洧之外,洵讠于且乐。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原文+译文子衿她痴迷地思念心中的恋人,那青绿的衣襟、佩玉的绶带让她沉醉。
约会不遇,失落惆怅,不可遏止。
爱之既深,责之必切。
对于他的失约,她也许想到种种原因,但无论如何难以谅解。
两句“纵我不往”,以假设的语气、让步的姿态,做出强烈的反问。
然后,她到底还是无可奈何,只好一个人徘徊城头,抒发她那“一日不见,如三月兮”的感慨。
这是一首古老的恋歌,跌宕起伏,缠绵悱恻,婉转动人,即使穿越两千多年的岁月,读来仍能产生共鸣。
子衿文|诗经·郑风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青青子佩,悠悠我思。
纵我不往,子宁不来?挑兮达兮,在城阙兮。
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注释子衿①文|诗经·郑风青青子衿,悠悠②我心。
纵我不往,子宁③不嗣音④?青青子佩⑤,悠悠我思。
纵我不往,子宁不来?挑兮达兮⑥,在城阙⑦兮。
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①选自《诗经注析》。
子衿(jīn),你的衣领。
子,你。
衿,衣领。
郑,今河南新郑一带。
②[悠悠]深思的样子。
③[宁(nìng)]岂,难道。
④[嗣(sì)音]继续通音信。
嗣,继续。
⑤[挑(tāo)兮达(tì)兮]即挑达,往来相见的样子。
⑥[城阙]城门两边的高台。
【译】青青的是你的衣领,悠悠的是我的心境。
纵然我没去找你,你岂能不继续通音信?青青的是你的佩带,悠悠的是我的思念。
纵然我没去找你,你岂能不来?往来相见多少次,在城门高台上张望。
一天没和你见面,好像三个月一样。
式微日落天黑,还在露水中泥地里劳作,怎能没有怨言呢?这是一首劳役者的悲歌,以咏叹的方式、质问的语气,直抒胸臆,堪称“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的经典之作。
全诗在反复中强化,在叠加中升华,表情达意,痛快淋漓。
阅读时要注意体味《诗经》中那种常见的风致:内容极其单纯,以重章叠句营造特别的氛围,抒发质朴率真的情感。
式微文|诗经·邶风式微,式微!胡不归?微君之故,胡为乎中露!式微,式微!胡不归?微君之躬,胡为乎泥中!注释式微①文|诗经·邶风式微,式微!胡②不归?微③君④之故,胡为乎中露⑤!式微,式微!胡不归?微君之躬⑥,胡为乎泥中!①选自《诗经注析》。
诗经《郑风》译文与赏析郑风郑风郑国立国较晚,大致在西周末春秋初。
春秋时代郑国的统治区大致包括今河南郑州、荥阳、登封、新郑一带地方。
“郑风”就是采自这个区域的民歌。
郑国与东周王畿接壤,地处中原,文化较发达。
春秋之际,郑国民众创造了一种具有地方色彩的新曲调。
这种新曲调激越活泼,抒情细腻,较之迟缓凝重的“雅乐”,无疑是一个创新。
为此,当时吴国王室公子季札听了也不禁要脱口赞道:“美哉,其细也甚!”后来,孔子斥责“郑声淫”,呼吁要“放郑声”,就是害怕郑国这种激越活泼的“新声”,会取代周王朝的正统的“雅乐”。
“郑风”中绝大部分是情诗,这虽同郑国有溱水、洧水便于男女游览聚会有关,但更主要的是同郑国的风俗习惯密不可分。
“郑风”共有21篇,计为:缁衣、将仲子、叔于田、大叔于田、清人、羔裘、遵大路、女曰鸡鸣、有女同车、山有扶苏、萚兮、狡童、褰裳、丰、东门之墠、风雨、子衿、扬之水、出其东门、野有蔓草、溱洧。
缁衣【原文】缁衣(1)之宜兮,敝予又改为兮。
适(2)子之馆兮。
还予授子之粲(3)兮。
缁衣之好兮,敝予又改造兮。
适子之馆兮,还予授子之粲兮。
缁衣之席(4)兮,敝予又改作兮。
适子之馆兮,还予授子之粲兮。
【注释】(1)缁(zī)衣:黑色的衣服,当时卿大夫到官署所穿的衣服。
(2)适:前往。
(3)粲:形容新衣鲜明的样子。
一说“餐”的假借。
(4)席:宽大舒适。
【译文】黑色朝服多合适,破了我再做一袭。
你到官署办公去,回来你再穿新衣。
黑色朝服多美好,破了我再做一套。
你到官署办公去,回来为你试新袍。
黑色朝服多宽大,破了我再做一件。
你到官署办公去,回来就有新衣穿。
【解析】对于这首诗,有人说是统治者赞美贤臣的诗作,也有人认为是描写贵族女子关心、体贴丈夫的作品。
可是仔细品读这首诗,我们会充分感受到有一种温馨的亲情洋溢其间,因此,与其说这是一首描写国君与臣下关系的诗,不如说这是一首写家庭亲情的诗更为确切。
全诗共三章,直叙其事,采用常见的复沓联章形式。
《诗经》国风·郑风·萚兮《诗经》国风·郑风·萚兮《郑风·萚兮》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一首诗。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诗经》国风·郑风·萚兮,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诗经》国风·郑风·萚兮萚兮萚兮,风其吹女。
叔兮伯兮,倡予和女。
萚兮萚兮,风其漂女。
叔兮伯兮,倡予要女。
【题解】这诗写女子要求爱人同歌。
她说风把树叶儿吹得飘起来了,你领头唱吧,我来和你。
全诗的情调是欢快的。
【注释】(1)萚(拓tuò):草木落下的皮或叶。
(2)吹:古读如“磋(错cuò)”。
女:同“汝”,指萚.此章和下章头两句以风吹萚叶起兴。
人在歌舞欢乐的时候常有飘飘欲起的感觉,所以和风萚联想。
(3)女子呼爱人为伯或叔或叔伯。
“叔兮伯兮”语气像对两人,实际是对一人说话。
(4)倡:带头唱歌。
女(汝)指叔伯。
(5)漂:或作“飘”,吹动。
(6)要(yào):会合。
指唱歌的人以声音相会和,也就是和。
【余冠英今译】草皮儿,树叶儿,好风吹你飘飘起。
好人儿,亲人儿,领头唱吧我和你。
草皮儿,树叶儿,好风吹你飘飘上。
好人儿,亲人儿,你来起头我合唱。
【参考译文】树叶落地叶叶黄,风儿吹你萧萧响。
我的哥哥好情郎,你来领歌我和唱。
树叶落地叶叶黄,风儿飘你飞四方。
我的哥哥好情郎,你来领歌我伴唱。
《诗经·国风·终风》赏析原文终风且暴,顾我则笑,谑浪笑敖,中心是悼。
终风且霾,惠然肯来,莫往莫来,悠悠我思。
终风且曀,不日有曀,寤言不寐,愿言则嚏。
曀曀其阴,虺虺其雷,寤言不寐,愿言则怀。
鉴赏诗共四章。
以女子的口吻,写她因丈夫的肆意调戏而悲凄,但丈夫离开后,她又转恨为念,忧其不来;夜深难寐,希望丈夫悔悟能同样也想念她。
其感情一转再转,把那种既恨又恋,既知无望又难以割舍的矛盾心理真实地传达出来了。
第一章写欢娱,是从男女双方来写。
《国风·陈风·宛丘》原文|译文|鉴赏《国风·陈风·宛丘》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一首诗。
此诗描述的是一位男子对一位巫女舞蹈家的爱慕之情,反映的是将不可遏止的情感投射于生命的存在本质的外化形式乐舞中的文化内涵。
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国风·陈风·宛丘》原文先秦:佚名子之汤兮,宛丘之上兮。
洵有情兮,而无望兮。
坎其击鼓,宛丘之下。
无冬无夏,值其鹭羽。
坎其击缶,宛丘之道。
无冬无夏,值其鹭翿。
译文及注释译文你舞姿回旋荡漾,舞动在宛丘之上。
我倾心恋慕你啊,却不敢存有奢望。
敲得鼓儿咚咚响,舞动宛丘平地上。
无论寒冬与炎夏,洁白鹭羽手中扬。
敲得瓦缶当当响,舞动宛丘大道上。
无论寒冬与炎夏,鹭羽饰物戴头上。
注释宛丘:四周高中间平坦的土山。
子:你,这里指女巫。
汤(dàng):“荡”之借字。
这里是舞动的样子。
一说游荡,放荡。
洵:确实,实在是。
有情:尽情欢乐。
望:德望。
一说观望;一说望祀;一说仰望。
坎其:即“坎坎”,描写击鼓声。
无:不管,不论。
值:持或戴。
鹭羽:用白鹭羽毛做成的舞蹈道具。
缶(fǒu):瓦制的打击乐曲。
鹭翿(dào):用鹭羽制作的伞形舞蹈道具。
聚鸟羽于柄头,下垂如盖。
鉴赏此诗三章,首章感情浓烈,开篇两句写诗人为巫女优美奔放的舞姿而陶醉,情随舞起,两个“兮”字,看似寻常,实深具叹美之意,流露出诗人不能自禁的爱恋之情。
而巫女径直欢舞,似乎没有察觉那位观赏者心中涌动的情愫,这使诗人惆怅地发出了“洵有情兮,而无望兮”的慨叹,同是两个“兮”字。
又可品味出他单相思难成好事而徒唤奈何的幽怨之意。
第二、三章全用白描手法,无一句情语,但所描绘的巫舞场景,仍处处可感受到诗人情之所系。
在欢腾热闹的鼓声、缶声中,巫女不断地旋舞着,从宛丘山上坡顶舞到山下道口,从寒冬舞到炎夏;空间改变了,时间改变了,她的舞蹈却没有什么改变,仍是那么神采飞扬,仍是那么热烈奔放,仍是那么深具难以抑制的野性之美;而同时——尽管诗中未明言但读者仍能充分想像到——诗人也一直在用满含深情的目光看着她欢舞,一直在心中默默地念叨:我多么爱你,你却不知道!他在对自己的爱情不可能成功有清醒认识的同时,仍然对她恋恋不舍,那份刻骨铭心的情感实在令人慨叹。
秋天落叶的诗句有三首带作者大全每天都有不同的诗句,以下是秋天落叶的诗句有三首带资料是由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学习吧!1.有秋天落叶的诗句落叶孔绍安早秋惊落叶,飘落似客心。
(.)翻飞未肯下,犹言惜故林。
题落叶司空曙霜景催危叶,今朝半树空。
萧条故国异,零落旅人同。
飒岸浮寒水,依阶拥夜虫。
随风偏可羡,得到洛阳宫。
落叶王建陈绿向参差,初红已重叠。
中庭初扫地,绕树3两叶。
落叶送陈羽韩愈落叶不更息,断蓬无复归。
飘飖终自异,邂逅暂相依。
深夜语,悠悠寒月辉。
谁云少年别,流泪各沾衣。
落叶(1作孔绍安诗)孔德绍早秋惊叶落,飘落似客心。
翻飞未肯下,犹言惜故林。
落叶王周素律铄欲脆,青女妒复稀。
月冷天风吹,叶叶干红飞。
闻落叶齐己楚树雪晴后,萧萧落晚风。
因思故国夜,临水几株空。
煮茗烧干脆,行苔踏烂红。
来年未离此,还见碧丛丛。
落叶齐己落多秋亦晚,窗外见诸邻。
世上谁惊尽,林间独扫频。
萧骚微月夜,重叠早霜晨。
昨日繁阴在,莺声树树春。
落叶修睦雨过闲田地,重重落叶红。
翻思向春日,肯信有秋风。
几处随流水,河边乱暮空。
只应松独立,而不与君同。
和盛集陶落叶钱谦益秋老钟山万木稀,凋伤总属劫尘飞。
不知玉露凉风急,只道金陵王气非。
倚月素娥徒有树,履霜青女正无衣。
华林惨淡如沙漠,万里寒空1雁归。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战国楚·屈原《9歌·湘夫人》榈庭多落叶,慨然知已秋晋·陶渊明《酬刘柴桑》亭皋木叶下,陇首秋云飞南朝梁·柳浑《捣衣诗》落叶孔绍安早秋惊落叶,飘落似客心。
翻飞未肯下,犹言惜故林。
1叶落白居易烦暑郁未退,凉飙潜已起。
寒温与盛衰,递相为表里。
萧萧秋林下,1叶忽先委。
勿言微摇落,摇落从今始。
2.秋天落叶的诗句1、唐代:孔绍安早秋惊落叶,飘落似客心。
翻飞未肯下,犹言惜故林。
译文:秋气早来,树叶飘落,令人心惊;凋零之情就犹如这远客的遭受。
树叶翻飞仿佛不愿落地;还在诉说着不忍离开这片森林。
2、唐代:李白秋风清,秋月明,落叶聚还散,寒鸦栖复惊。
1、萚兮萚兮,风其吹⼥……萚兮萚兮,风其漂⼥ 萚:飘落的枯叶。
⼥:同“汝”,你;此处指飘落的枯叶。
漂:同“飘”,吹。
落叶啊落叶啊,秋风吹你……落叶啊落叶啊,秋风飘你 《诗经·郑风·萚兮》 2、秋⽇凄凄,百卉具腓 秋天风凄凄,百花都凋蔽。
《诗经·⼩雅·四⽉》 3、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叶下 袅袅:形容微风吹拂。
洞庭:洞庭湖,在今湖南省北部。
波:微波泛动。
⽊叶:枯黄的树叶。
战国楚·屈原《九歌·湘夫⼈》 4、悲哉秋之为⽓也!萧瑟兮草⽊摇落⽽变衰,憭栗兮若在远⾏,登⼭临⽔兮送将归 萧瑟:寂寞萧条的样⼦。
燎栗:凄凉。
若在远⾏:好象⼈在远⾏之中。
战国楚·宋⽟《九辩》 5、秋风起兮⽩云飞,草⽊黄落兮雁南归 汉·刘彻《秋风辞》 6、秋风萧瑟天⽓凉,草⽊摇落露为霜 三国魏·曹丕《燕歌⾏》 7、榈庭多落叶,慨然知已秋 榈庭:榈巷庭院。
晋·陶渊明《酬刘柴桑》 8、迢迢新秋⼣,亭亭⽉将圆 迢迢:形容夜长。
亭亭:远貌。
晋·陶渊明《戊申岁六⽉中遇⽕》 9、⽩露滋园菊,秋风落槐南 南朝宋·谢惠连《捣⾐》 10、芙蓉露下落,杨柳⽉中疏 芙蓉:荷花。
南朝齐·萧悫《秋思》 11、寒城⼀以眺,平楚正苍然 寒城:寒意已侵城关。
眺:远望。
平楚:平野。
苍然:草⽊茂盛的样⼦。
两句写初秋之景。
南朝齐·谢朓《宣城郡内登望》 12、亭皋⽊叶下,陇⾸秋云飞 亭皋:⽔边平地。
⽊叶:树叶。
陇⾸:⼭名,在今陕西、⽢肃之间。
南朝梁·柳浑《捣⾐诗》 13、草低⾦城雾,⽊下⽟门风 草低:衰草枯萎。
⽊下:树叶落下。
⾦城:古郡名,在今⽢肃榆中与青海西宁之间。
⽟门:⽟门关,在今⽢肃敦煌西。
两句写西北寒秋之景。
南朝梁·范云《别诗》 14、树树秋声,⼭⼭寒⾊ 秋声:秋天西风作,草⽊零落,多肃杀之声。
有关诗经的诗歌5篇赏析《诗经》常常采用叠章的形式,即重复的几章间,意义和字面都只有少量改变,造成一唱三叹的效果。
这是歌谣的一种特点,可以借此强化感情的抒发,所以在《国风》和《小雅》的民歌中使用最普遍,《颂》和《大雅》,以及《小雅》的政治诗中几乎没有。
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诗经诗歌赏析,希望能帮助到大家!诗经——《将仲子》1将仲子兮,无逾我里,无折我树杞。
岂敢爱之?畏我父母。
仲可怀也,父母之言亦可畏也。
将仲子兮,无逾我墙,无折我树桑。
岂敢爱之?畏我诸兄。
仲可怀也,诸兄之言亦可畏也。
将仲子兮,无逾我园,无折我树檀。
岂敢爱之?畏人之多言。
仲可怀也,人之多言亦可畏也。
注释:将:音枪,请求,或发语词仲子:相当于称为二哥树杞:杞柳。
檀:檀树。
赏析:《将仲子》抒写女子与男子私会的忧惧,反映了礼俗的束缚,其间女子既爱又不敢爱的心情表现得十分细腻和复杂。
诗经——《萚兮》2萚兮萚兮,风其吹女。
叔兮伯兮,倡予和女。
萚兮萚兮,风其漂。
叔兮伯兮,倡予要女。
注释:萚:音拓,黄叶,草木脱落的叶,易随风起落。
]女:即汝,此指萚。
叔、伯:称男子,长为伯,幼为叔。
倡:领头先唱。
和:随从应和。
女:即汝,此指男子。
漂:此即飘字。
要:相约,会和。
赏析:《萚兮》描写随风起落的草木的叶,触景生情,引出男女对歌倡和的情趣,表现了一份应和的心思,所谓情与景应,歌与人和,一片于簌,自是民歌本色。
未必定会有什么社会人生的讽喻寄托。
诗经——《狡童》3彼狡童兮,不与我言兮。
维子之故,使我不能餐兮。
彼狡童兮,不与我食兮。
维子之故,使我不能息兮。
注释:狡童:狡黠的小伙子。
故:原因。
息:安睡。
赏要:《狡童》描写女子因男子的不理睬,而寝食难安,表现了一种失恋的痛苦。
诗写得直朴无华,选择的事物是日常生活。
但也正因为是最平常的生活,也就见出男女二人的情意,不说话,不共食的偶然性,可以见出日常形影的必然性,而且就是一种失恋,似乎也只是一种暂时的小误会,诗写女子娇嗔口吻,“彼狡童兮”,责骂中带着的爱,也道出了其实的心理。
《诗经》原⽂(word不能上传,只好⽤pdf)诗经原⽂引⾃/guwen/shijing.aspx分段参考《诗经全译》《诗经》是我国第⼀部诗歌总集,收⼊⾃西周初年⾄春秋中叶五百多年的诗歌305篇,⼜称《诗三百》。
先秦称为《诗》,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
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并沿⽤⾄今。
国风周南关雎葛覃卷⽿樛⽊螽斯桃夭兔罝芣苡汉⼴汝坟麟之趾召南鹊巢采蘩草⾍采蘋⽢棠⾏露羔⽺殷其雷摽有梅⼩星江有汜野有死麕何彼襛矣驺虞邶风柏⾈绿⾐燕燕⽇⽉终风击⿎凯风雄雉匏有苦叶⾕风式微旄丘简兮泉⽔北门北风静⼥新台⼆⼦乘⾈鄘风柏⾈墙有茨君⼦偕⽼桑中鹑之奔奔定之⽅中蝃蝀相⿏⼲旄载驰卫风淇奥考槃硕⼈氓⽵竿芄兰河⼴伯兮有狐⽊⽠王风⿉离君⼦于役君⼦阳阳扬之⽔中⾕有蓷兔爰葛藟采葛⼤车丘中有⿇郑风缁⾐将仲⼦叔于⽥⼤叔于⽥清⼈羔裘遵⼤路⼥⽈鸡鸣有⼥同车⼭有扶苏萚兮狡童褰裳丰东门之墠风⾬⼦衿扬之⽔出其东门野有蔓草溱洧齐风鸡鸣还著东⽅之⽇东⽅未明南⼭甫⽥卢令敝笱载驱猗嗟国风·魏风葛屦汾沮洳园有桃陟岵⼗亩之间伐檀硕⿏唐风蟋蟀⼭有枢扬之⽔椒聊绸缪杕杜羔裘鸨⽻⽆⾐有杕之杜葛⽣采苓秦风车邻驷驖⼩戎蒹葭终南黄鸟晨风⽆⾐渭阳权舆陈风宛丘东门之枌衡门东门之池东门之杨墓门防有鹊巢⽉出株林泽陂桧风桧风·羔裘素冠隰有苌楚匪风曹风蜉蝣候⼈鳲鸠下泉豳风七⽉鸱鸮东⼭破斧伐柯九罭狼跋⼩雅⿅鸣之什⿅鸣四牡皇皇者华常棣伐⽊天保采薇出车⼩雅·杕杜鱼丽南陔(今佚)⽩华(今佚)华⿉(今佚)南有嘉鱼之什南有嘉鱼南⼭有台由庚(今佚)崇丘(今佚)由仪(今佚)蓼萧湛露彤⼸菁菁者莪六⽉采芑车攻吉⽇鸿雁之什鸿雁庭燎沔⽔鹤鸣祈⽗⽩驹⼩雅·黄鸟我⾏其野斯⼲⽆⽺节南⼭之什节南⼭正⽉⼗⽉之交⾬⽆正⼩旻⼩宛⼩弁巧⾔何⼈斯巷伯⾕风之什⾕风蓼莪⼤东四⽉北⼭⽆将⼤车⼩明⿎钟楚茨信南⼭甫⽥之什甫⽥⼤⽥瞻彼洛矣裳裳者华桑扈鸳鸯頍弁车舝青蝇宾之初筵鱼藻之什鱼藻采菽⾓⼸菀柳都⼈⼠采绿⿉苗隰桑⽩华绵蛮瓠叶渐渐之⽯苕之华何草不黄⼤雅⽂王之什⽂王⼤明绵棫朴旱麓思齐皇矣灵台下武⽂王有声⽣民之什⽣民⾏苇既醉凫鹥假乐公刘泂酌卷阿民劳板荡之什荡抑桑柔云汉崧⾼烝民韩奕江汉常武瞻卬召旻周颂清庙之什清庙维天之命维清烈⽂天作昊天有成命我将时迈执竞思⽂⾂⼯之什⾂⼯噫嘻振鹭丰年有瞽潜雝载见有客武闵予⼩⼦之什闵予⼩⼦访落敬之⼩毖载芟良耜丝⾐酌桓赉般鲁颂駉有駜泮⽔閟宫商颂那烈祖⽞鸟长发殷武国风周南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诗经《国风·郑风·萚兮》原文译文赏析《国风·郑风·萚兮》
先秦:佚名
萚兮萚兮,风其吹女。
叔兮伯兮,倡予和女。
萚兮萚兮,风其漂女。
叔兮伯兮,倡予要女。
【译文】
落叶落叶往下掉,秋风吹你轻轻飘。
诸位欢聚小伙子,我来先唱你和调。
落叶落叶往下掉,秋风吹你轻轻飘。
对面欢快小伙子,我先唱啊你和调。
【赏析】
在《诗经》305篇中,《萚兮》该是最短小的之一,它的文辞
极为简单。
诗人看见枯叶被风吹落,心中自然而然涌发出伤感的情绪;这情绪到底因何而生,却也难以明说——或者说出来也没有多大意思,无非是岁月流逝不再,繁华光景倏忽便已憔悴之类。
他只是想有人与他一起唱歌,让心中的伤感随着歌声流出。
“叔兮伯兮”,恐怕也并无实指之人,不过是对于可能有的亲近者的呼唤罢了。
但这种单纯的歌谣,虽然古老,却又是常新的。
从《萚兮》之后,像楚辞《九歌·湘夫人》的“嫋嫋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像唐人王勃《山中》的“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直到现代徐志摩的《落叶小唱》,不知有多少相似的表述。
因为在《萚兮》中,已经关联着人生最基本的两种情绪:对于岁月的留恋,以及在寂寞中对于亲友之情的渴望。
这是人人都会有的情绪,每个人只是用不同的形式和语言来表述它。
《萚兮》因为单纯,而又有特别令人感动的地方。
在“萚兮萚兮,风其吹(漂)女”之后,诗人不再说下去,让人觉着从落叶中看到的生命的流失,根本就是无奈的事情,不说也罢。
而后“叔兮伯兮,倡予和(要)女”,又让人觉着人生的寂寞归根结蒂还是无从排遣。
不可能真的就有人应着这呼唤唱出心心相印的歌来,寂寞也不可能真的会让人相互走近。
呼唤也只是呼唤而已吧。
如此想来,这种古老的歌子,浸着很深的悲凉。
儒者说诗,常有奇怪的谈论。
《毛诗序》说:“《萚兮》,刺忽(郑昭公忽)也。
君弱臣强,不倡而和也。
”这已是牵强附会,于诗无证。
朱熹《诗集传》更谓:“此淫女之词。
”实在诗中主人公性别为男为女,本无从辨别,“淫”字更不知从何说起。
想要做圣贤的人,到处看见淫邪,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扩展阅读:诗经重章叠句
《诗经》的句式,以四言为主,四句独立成章,其间杂有二言至八言不等。
二节拍的四言句带有很强的节奏感,是构成《诗经》整齐韵律的基本单位。
四字句节奏鲜明而略显短促,重章叠句和双声叠韵读来又显得回环往复,节奏舒卷徐缓。
《诗经》重章叠句的复沓结构,不仅便于围绕同一旋律反复咏唱,而且在意义表达和修辞上,也具有很好的效果。
《诗经》中的重章,许多都是整篇中同一诗章重叠,只变换少数几个词,来表现动作的进程或情感的变化。
如《周南·芣苡》三章里只换了六个动词,就描述了采芣莒的整个过程。
复沓回环的结构,灵活多样的用词,把采芣苡的不同环节分置于三章中,三章互为补充,在意义上形成了一个整体,一唱三叹,曼妙非常。
方玉润《诗经原始》卷一云:“读者试平心静气,涵咏此诗,恍听田家妇女,三三五五,于平原绣野、风和日丽中,群歌互答,馀音袅袅,若远若近,若断若续,不知其情之何以移而神之何以旷。
则此诗可不必细绎而自得其妙焉。
”
除同一诗章重叠外,《诗经》中也有一篇之中,有两种叠章,如《郑风·丰》共四章,由两种叠章组成,前两章为一叠章,后两章为一叠章;或是一篇之中,既有重章,也有非重章,如《周南·卷耳》四章,首章不叠,后三章是重章。
《诗经》的叠句,有的在不同诗章里叠用相同的诗句,如《豳风·东山》四章都用“我徂东山,慆慆不归。
我来自东,零雨其濛”开头,《周南·汉广》三章都以“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结尾。
有的是在同一诗章中,叠用相同或相近的诗句,如《召南·江有汜》,既是重章,又是叠句。
三章在倒数第二、三句分别叠用“不我以”、“不我与”、“不我过”。
《诗经·国风》中的叠字,又称为重言。
“伐木丁丁,鸟鸣嘤嘤”,以“丁丁”、“嘤嘤”摹伐木、鸟鸣之声。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以“依依”、“霏霏”,状柳、雪之态。
这类例子,不胜枚举。
和重言一样,双声叠韵也使诗歌在演唱或吟咏时,章节舒缓悠扬,语言具有音乐美。
《诗经·国风》中双声叠韵运用很多,双声如“参差”、“踊跃”、“黾勉”、“栗烈”等等,叠韵如“委蛇”、“差池”、“绸缪”、“栖迟”等等,还有些双声叠韵用在诗句的一字三字或二字四字上。
如“如切如磋”(《卫风·淇奥》)、“爰居爰处”(《邶风·击鼓》)、“婉兮娈兮”(《齐风·甫田》)等。
扩展阅读:诗经唯美名句
谁谓河广?一苇杭之。
谁谓宋远?跂予望之。
谁谓河广?曾不容刀。
谁谓宋远?曾不崇朝。
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
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
投我以木李,报之以琼玖。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君子于役,不日不月,曷其有佸?
彼采葛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
榖则异室,死则同穴。
谓予不信,有如皎日。
丘中有麻,彼留子嗟。
彼留子嗟,将其来施施。
弋言加之,与子宜之。
宜言饮酒,与子偕老。
琴瑟在御,莫不静好。
山有扶苏,隰有荷华。
不见子都,乃见狂且。
彼狡童兮,不与我言兮。
维子之故,使我不能餐兮。
彼狡童兮,不与我食兮。
维子之故,使我不能息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