齿轮传动机构的装配要求
- 格式:docx
- 大小:36.56 KB
- 文档页数:4
3.齿轮传动机构的装配与调整齿轮传动是各种机械中最常用的传动方式之一。
齿轮传动可用来传递运动和转矩,改变转速的大小和方向,还可把转动变为移动。
齿轮传动在机床、汽车、拖拉机和其他机械中应用如此广泛,是因为它具有以下一些特点:保证一定的瞬时传动比,传动准确可靠;传递的功率和速度范围大;传动效率高;使用寿命长及结构紧凑、体积小等。
但是,它也有一些缺点,如齿轮传动噪声大、传动不如带传动平稳、不宜用于大距离传动、制造装配要求高等。
(1)齿轮传动的种类。
齿轮传动有渐开线圆柱齿轮传动、锥齿轮及准双曲面齿轮传动、圆弧齿轮传动、圆柱齿轮传动等。
齿轮传动的种类如图2-95、2-96所示。
其中直齿轮(见图2-95a、2-95b、2-95c)、斜齿(见图2-95d)和人字齿圆柱齿轮(见图2-95e),用于两平行轴的传动;直齿(见图2-96a)、斜齿(见图2-96b)和弧齿锥齿轮(见图2-96c),用于两相交轴之间的传动;交错轴写齿轮(见图2-96d)和准双曲面齿轮(见图2-96e),用于相错轴之间的传动。
此外还有可将旋转运动变为直线运动的齿轮齿条传动(见图2-95c);轴间距离小时,可采用更为紧凑的内啮合齿轮传动(见图2-95b)等。
(2)齿轮传动机构的精度要求1)齿轮的加工精度。
齿轮加工时,由于种种原因,使加工出来的齿轮总是存在不同程度的误差。
制造误差大了,精度就低,它将直接影响齿轮传动的运转质量和承载能力;而精度要求过高,将给加工带来困难。
根据齿轮使用的要求,对齿轮制造精度提出下面四方面的要求:①运动精度。
运动精度决定齿轮在转动一周范围内转角的全部误差数值,要求齿轮在一转范围内,最大转角误差限制在一定的范围内。
规定齿轮的运动精度是为了保证齿轮传动时有正确的传动比。
②工作平稳性。
工作平稳性决定齿轮在转动一周内转角误差值中多次重复的数值。
齿轮在转过一个很小的角度时(例如一个齿),它的转速也是忽快忽慢的,即也存在着理论转角和实际转角之差。
简述齿轮传动机构的装配技术要求
齿轮传动机构的装配技术要求是指对机构和齿轮进行精确安装和定位,也就是把传动机构内部的元件正确地连接在一起,以求达到传动机构
的正常运行的要求。
主要包括:
(一)机构的选择与安装
1. 选择适当的传动机构,要确保机构的型号、材料、尺寸与运行条件
符合机构设计的要求。
2. 将传动机构安装在安装平台上,确保机构的安装高度、方向和间隙
符合机构设计的要求。
(二)齿轮安装
1. 齿轮与轴心的距离,要尽可能保持齿轮中心线关于轴心的垂直度,
确保齿轮45°交错安装。
2. 根据设计要求确定齿轮的位置,并将其固定到轴上,一般可以采用
丝杆或销钉等方法。
(三)整机定位和调节
1. 根据机构设计要求,选择合适的定位支撑或气垫调节装置,以确保传动机构的运行稳定,同时也能提高机构的使用寿命。
2. 可以根据传动机构的不同驱动方式来调整传动机构的性能参数,达到高效运转的要求。
(四)调试与检测
1. 通过运转空载测试,确认传动机构中各个零部件在运行时没有卡死现象。
2. 通过测功机试验,根据行程及安装精度来评估传动机构的质量。
3. 通过测试传动机构的力学特性,包括空载时的力矩,输出轴的转速等,来检验机构的装配质量。
以上是对齿轮传动机构装配技术要求的总结,正确的安装及精确的装配是传动机构能够顺利运行的前提,选择合适的安装方法,认真按照要求,准确保证传动机构装配的整体性能,才能保证传动机构的正常运行。
齿轮传动装配的技术要求齿轮传动装配的技术要求齿轮传动是机械传动中常用的一种方式,其具有结构简单、可靠性高、传动效率高等优点。
在齿轮传动装配过程中,需要严格遵守一定的技术要求,以确保齿轮传动的正常运转。
一、材料选择在进行齿轮传动装配之前,需要对材料进行选择。
通常情况下,齿轮制造采用的是高强度合金钢或铸钢材料。
在选择材料时需要考虑到其机械性能和化学成分等因素。
同时还需要对材料进行热处理,以提高其硬度和强度。
二、加工精度在进行齿轮加工时,需要保证加工精度。
这是因为齿轮的几何形状和尺寸对于传递扭矩和运转稳定性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在加工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误差,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保证精度。
三、装配前准备工作在进行齿轮传动装配之前,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首先需要对各个零部件进行检查,以确保其符合要求。
同时还需要对齿轮的外观和尺寸进行检查,以避免装配时出现问题。
四、齿轮传动的装配在进行齿轮传动的装配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清洁工作:在进行装配之前,需要对各个零部件进行清洁。
这是因为灰尘和杂质等会影响齿轮传动的运转稳定性。
2. 润滑工作:在进行齿轮传动的装配时,需要对各个零部件进行润滑。
这是因为润滑能够减少磨损和摩擦,并提高传动效率。
3. 对位工作:在进行齿轮传动的装配时,需要保证各个零部件之间的对位精度。
这是因为对位精度会直接影响到齿轮传动的运转稳定性和寿命。
4. 螺栓紧固工作:在进行齿轮传动的装配时,需要对螺栓进行正确紧固。
这是因为螺栓松动会导致齿轮传动产生噪声或者失效。
五、试运转在完成齿轮传动的装配之后,需要进行试运转。
这是因为试运转能够检查齿轮传动是否正常运转,并及时发现问题。
在试运转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检查噪声:在试运转过程中,需要检查齿轮传动是否产生异常噪声。
如果出现异常噪声,需要及时排查问题。
2. 检查温度:在试运转过程中,需要检查齿轮传动的温度是否正常。
如果温度过高或者过低,需要及时调整。
简述齿轮传动机构的装配技术要求
齿轮传动机构装配技术要求
齿轮传动机构是许多机器设备中常用的传动装置,其装配质量对机器的正常使用和使用寿命有着重要意义。
为确保齿轮传动机构装配质量,它必须符合下列技术要求:
1.安装质量:齿轮传动机构的安装需要根据设计图和规范进行,各部件的安装位置要准确,安装紧固件的力矩要满足设计要求,安装质量必须达到规定的标准。
2.整体性能:装配完成后,齿轮传动机构的整体性能必须达到规定标准,包括转动惯量、轴向摩擦力、振动惯量和噪声等,这些指标均需要严格控制,以确保机构的正常使用。
3.尺寸检验:装配完成后,齿轮传动机构的尺寸应当与设计图中的尺寸一致,特别是各部件间的距离,以及轴向和轴承的安装位置,这些尺寸必须符合规定的标准。
4.润滑保护:装配完成后,齿轮传动机构的润滑应当及时进行,如果机构中涉及到密封件,还要注意及时更换密封件,以确保机构的正常使用。
齿轮传动机构的检修也是非常重要的,检修时应全面检查机构的各
项性能,包括润滑情况、安装状况、尺寸等,以及各项指标是否符合规定标准。
齿轮传动机构装配技术要求非常严格,装配和检修过程中,各部件的安装、尺寸和性能等各项指标都必须严格控制,确保机构的正常使用。
成法。
⑴成形法磨齿 IT6~IT5, Ra:0.8~0.4 μm,用成形砂轮磨削,生产率较高,加工精度较低,应用较少。
⑵展成法磨齿锥面砂轮磨齿:砂轮截面齿形为假想齿条的齿形,工件向右滚动,利用砂轮右侧面磨削第1齿槽的右侧面,从根部磨至顶部;然后工件向左滚动,以砂轮左侧面磨削第l齿槽的左侧面,也从根部磨至顶部,当第l齿槽两侧面全部磨削完毕时,砂轮自动退离工件,工件作分度转动,然后再向右滚动,磨削第2齿槽,这样反复循环,直至磨完全部轮齿。
齿轮装配后固定不动的一般采用过盈配合进展装配,滑动齿轮的装配一般用间隙配合进展装配。
过盈配合的装配一般采用热装法,齿轮进展加热后进展装配。
加热方法一般有油加热和电加热两种。
冷装法一般采用压力机进展装配,也可采用铜棒锤击的方式。
滑动齿轮的装配一般先用齿轮进展试装,不适宜的地方一般锉削进展修理后进展装配。
齿轮传动的特点是:齿轮传动平稳,传动比准确,工作可靠、效率高、寿命长,使用的功率、速度和尺寸*围大。
例如传递功率可以从很小至几十万千瓦;速度最高可达300m/s秒;齿轮直径可以从几毫米至二十多米。
但是制造齿轮需要有专门的设备,啮合传动会产生噪声。
齿轮精度分1--12级,精度自1--12数字越大精度越低,1、2级是超精级,属开展期望级,3--5级是高精度级,6--8级是中等精度,其中6级是根底级,在设计中经常应用,常规的齿轮加工方法不难到达9--12级是低精度级。
选择齿轮精度等级应考虑一下条件,齿轮的圆周速度,传递功率、工作持续时间,润滑条件、运动准确性、传动平稳性,〔噪声和振动等〕。
齿轮副两个齿轮的精度等级一般一样,假设两个齿轮精度等级不同,需按其中的精度较低者确定齿轮副的精度等级因而造成浪费。
在机械制造中齿轮和蜗轮传动取四个级别,在企业中应用最多的是二级、三级精度。
只有极少数的机器〔如透平机的增速机采用一级,次要或不常工作的机器才采用四级精度〕。
测量齿轮的跳动用千分表打外圆,每100直径的齿轮允许跳动0.01至0.03毫米。
齿轮传动机构的装配要点1.齿轮的选择:在装配齿轮传动机构之前,首先要选择合适的齿轮。
要根据传动的要求和工作条件,选择合适的齿轮材料和齿轮参数。
齿轮的模数、齿数、压力角等参数都会直接影响到传动的性能。
2.清洗和润滑:在进行齿轮传动机构的装配之前,要先进行清洗和润滑。
清洗齿轮和轴承以去除表面的污垢和油脂,以保证装配的质量。
润滑齿轮和轴承可以减少磨损和摩擦,延长使用寿命。
选择合适的润滑剂,进行润滑。
3.配合间隙的控制:在装配齿轮传动机构时,要注意控制配合间隙的大小。
配合间隙是齿轮传动机构中齿轮与轴承、轴的配合间隙,过大会导致传动精度下降,过小会增大装配难度和摩擦损失。
可以通过调整轴承座的厚度、使用间隙承载传动等方式来控制配合间隙。
4.轴的安装:在装配齿轮传动机构时,要将齿轮和轴进行正确的配合。
轴的安装要保证轴承的精度和质量,避免轴的弯曲和偏斜。
可以使用专用的轴承安装工具来确保轴的正确安装。
5.调整传动间隙:在装配齿轮传动机构之后,要进行传动间隙的调整。
传动间隙是指齿轮传动机构中齿轮啮合时的间隙,需要根据传动的要求和工作条件进行调整。
通常可以通过调整轴承座的位置、调整齿轮的位置等方式来调整传动间隙。
6.检查和测试:在装配齿轮传动机构之后,要进行检查和测试。
检查齿轮和轴的配合是否良好,是否存在松动和变形等问题。
可以使用专用的测试设备进行齿轮传动的性能测试,检查传动的工作是否稳定、噪声是否正常等。
7.调试和调整:在装配齿轮传动机构之后,要进行调试和调整。
通过运行传动装置,检查传动的工作是否正常,有无异常声音和振动等。
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确保传动装置的性能和使用寿命。
综上所述,齿轮传动机构的装配要点包括齿轮的选择、清洗和润滑、配合间隙的控制、轴的安装、调整传动间隙、检查和测试、调试和调整等。
在进行装配时,要注意操作的规范和要求,确保装配的质量和性能。
典型传动机构的装配一、齿轮传动机构的装配齿轮传动是各种机械中最常用的传动方式之一,可用来传递运动和动力,改变速度的大小或方向,还可把传动变为移动。
齿轮传动在机床、汽车、拖拉机和其他机械中应用很广泛,其原因是具有以下特点:能保证一定的瞬时传动比,传动准确可靠,传递的功率和速度变化范围大,传动效率高,使用寿命长以及结构紧凑,体积小等,但也有一定缺点,如噪音大,传动不如带传动平稳,齿轮装配和制造要求高等。
齿轮传动装置是由齿轮副、轴、轴承和箱体等主要零件组成,齿轮传动质量的好坏,与齿轮的制造和装配精度有着密切关系。
1.齿轮传动的精度要求1)传递运动的精确性,由齿轮啮合原理可知,在一对理论的渐开线齿轮传动过程中,两齿轮之间的传动比是确定的,这时传递运动是准确的。
但由于不可避免地存在着齿轮的加工误差和齿轮副的装配误差,使两轮的传动比发生变化。
从而影响了传递运动的准确性,具体情况是,在从动轮转动360°的过程中,两轮之间的传动比成一个周期性的变化,其转角往往不同于理论转角,即发生了转角误差,而导致传动运动的不准确,这种转角误差会影响产品的使用性能,必须加以限制。
2)传动的平稳性,齿轮传动过程中发生冲击、噪音和振动等现象,影响齿轮传动的平稳性,关系到机器的工作性能、能量消耗和使用寿命以及工作环境等。
因此,根据机器不同的使用情况,提出相应的齿轮传动平稳性要求,产生齿轮传动不平稳的原因,主要是由于传动过程中传动比发生高频地瞬时突变的结果。
在从动齿轮转一转的过程中,引起传递不准确的传动比变化只有一个周期,而引起传动不平稳的传动比变化有许多周期,两者是不同的,实际上在齿轮传动过程中,上述两种传动比的变化同时存在。
3)载荷分布的均匀性,两齿轮相互啮合的齿面,在传动过程中接触情况如何,将影响到被传递的载荷是否能均匀的分布在齿面上,这关系到齿轮的承载能力,也影响到齿面的磨损情况和使用寿命。
4)传动侧隙的合理性,传动侧隙是指齿轮传递过程中,一对齿轮在非工作齿面间所形成的齿侧间隙。
齿轮传动装置装配图上的技术要求
齿轮传动装置装配图上的技术要求一般包括以下内容:
1)对装配零件的要求,如零件的清洗、机体内壁涂防侵蚀涂料、关键尺寸的简化成阿登;
2)对润滑剂的要求,如传动件及轴承所用润滑剂的牌号、用量、补充及更换的时间等;
3)对密封的要求。
如连接面及轴伸密封处不许漏油、机体剖分面的密封方法等;
4)对轴承安装调整的要求,如滚动轴承的轴向间隙、滑动轴承的径向间隙、特殊的调整方法等;
5)对传动装置和轴承温度方面的要求,如环境温度的上下限、温升的上限,以及超过极限的处理方法等。
兆威机电通过在齿轮及齿轮箱领域十二年的专业设计、开发、生产,通过行业的对比及大量的实验测试数据设计开发出行星牙箱,减速牙箱,行星齿轮箱,减速齿轮箱,齿轮箱电机,减速齿轮箱电机。
齿轮传动机构的装配要求对各种齿轮传动装置的基本技术要求是传动均匀;工作平稳;无冲击振动和噪声;承载能力强以及使用寿命长等..1.齿轮孔与轴配合要符合技术要求;不得有偏心或歪斜现象..齿轮的端面轴向和径向跳动除由制造产生外;轴和轮孔的配合间隙过大或轴线弯曲变形也会引起..在测量齿轮径向摆动量时;在齿间放入圆柱规;由百分表得出一个读数;然后转动齿轮;每隔3至4个轮齿又重复进行一次检查;百分表得最大读数与最小读数之差;就是齿轮分度圆上得径向跳动误差..检查端面跳动时;将百分表得触针抵在齿轮的端面上;转动轴就可以测出齿轮跳动量..2.保证齿轮又准确的安装中心距和适当的齿侧间隙..间隙过小;齿轮转动不灵活;甚至卡齿;并加剧齿面的磨损..间隙过大;换向空程大并产生冲击..齿侧间隙允许值见表:测量齿轮侧隙的方法通常有3种:a用塞尺法来测量齿侧隙;国标推荐此法b压铅丝法铅保险丝检验..即在齿面延齿宽两端平行放置3至4条..铅丝直径不超过最小侧隙的4倍;转动齿轮测量铅丝的最薄处的尺寸极为侧隙见图c百分表检验..将百分表测头与齿轮的齿面接触;另一齿轮固定..将接触百分表测头的齿轮从一侧啮合转到另一侧啮合;百分表上的读数差值即为侧隙..如对小模齿轮测量;可以将一个齿轮固定;在另一个齿轮上装夹紧杆;由于侧隙的存在;装有夹紧杆的齿轮便可摆动一定角度;从而推动百分表的测头;得到表针摆动的读数C;根据分度圆半径R;指针长度L;即可按下式就得侧隙Cn的值见图:Cn=CR/Lmm3.保证齿面有一定的接触面积和正确的接触部位..接触部位与接触面积是互相联系的;接触部位的正确与否反映了两啮合齿轮的相互位置的误差..分别用涂色法检查斑点的情况4.对于滑动齿轮的轴向位移;不应有阻滞和啃住现象..轮齿的错位量不得超过规定值5.对于转速高的大齿轮;装配在轴后还应做动平衡试验;以避免转速升高时产生过大振动6.圆柱齿轮装配要点:1)安装前的准备a对零件进行清洗;去毛刺;并按图纸要求校对零件的尺寸、几何形状、精度、表面粗糙度是否符合要求..清理好的零件应摆放整齐;并加以覆盖;以防灰尘污染..b轮与轴的配合面在压入前应涂润滑油..配合面为锥形时;应用涂色法检查接触情况;对接触不良的应进行刮削;使之接触良好..C闭式传动的箱体轴心线的中心距和平行度在装配前应予以校验..轴心线中心距的校验方法见图;即分别将芯棒插入箱体孔中;测得中心距a:a=L1+L2/2-d1+d2/2轴心线的平行度校验方法见图;测量出L1和L2;设齿宽为b;则轴心线在水平方向上的误差:fx=L1+L2b/L轴心线在垂直方向上的公差校验方法见图..即分别将测量芯棒插入箱体孔中;箱体用3个千斤顶支撑在平板上;调整千斤顶使相啮合的两轴心线的某一轴线与平板平行;然后测量另一芯棒至平板的距离得h1、h2;设齿宽为b;则此两轴心线在垂直方向得平行度误差:fy=b/Lh1-h2d选择合理的装配方法;并准备好工具..常用的装配方法有压入装配和加热装配两种..压入装配多采用压力机;而采用手锤冲击器打入方式多用于过盈量不大的装配..加热装配用于过盈量较大的齿轮传动件装配..其加热温度视过盈量大小而定;但一般不大于350度;当轮缘断面和轮辐断面相差较大时;不宜采用齿轮整体加热进行装配..2)安装程序:a对装配式齿轮;先进行齿轮自身装配..b齿轮装与轴上c齿轮与轴装入箱体d对安装后的齿轮啮合状况进行检查调整..。
齿轮装配要求
齿轮装配要求包括以下几项:
1. 齿轮基准面端面与轴肩或定位套端面应靠紧贴合,且用塞尺检查不应塞入。
基准端面与轴线的垂直度应符合传动要求。
2. 相互啮合的圆柱齿轮副的轴向错位应符合下列规定:
齿宽B≤100mm时,轴向错位应≤5%B。
齿宽B>100mm时,轴向错位应≤5mm。
3. 用压铅法检查齿轮啮合间隙时,铅丝直径不宜超过间隙的3倍,铅丝的长度不应小于5个齿距,沿齿宽方向应均匀放置至少2根铅丝。
啮合之后的铅丝厚度即为两齿轮啮合间隙。
4. 用着色法检查传动齿轮啮合的接触斑点,具体操作过程如下:
将颜色均匀涂在小齿轮上,在轻微制动下用小齿轮驱动大齿轮,使大齿轮
转动3~4转。
小齿轮与大齿轮的接触斑点应当在大齿轮的齿侧面中部,不得在齿侧面的
边缘处或靠近齿根圆侧。
以上为齿轮装配的基本要求,实际操作中可能还需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如需更多信息,建议请教机械工程专家或查阅相关文献资料。
齿轮装配技术要求《齿轮装配技术要求》篇一齿轮装配技术要求一、引言嘿,咱们为啥要唠齿轮装配的技术要求呢?这就像盖房子,每个零件都得严丝合缝,齿轮装配也一样。
在机械传动系统里,齿轮可是关键的一环。
如果装配不好,整个机器就像得了关节炎的老人,运转不顺畅。
我们的目标就是要让齿轮装配好后,机器能高效、稳定地工作,就像超级跑车的引擎一样动力强劲。
这可不容易,因为有很多因素会影响装配效果,所以才有了这些要求。
二、主体要求1. 清洁度要求- 齿轮和与之配合的轴、箱体等零件在装配前必须彻底清洁。
不能有铁屑、油污、灰尘等杂质。
就像你不能穿着脏鞋子进干净的客厅一样,这些杂质要是混进齿轮装配里,那可就麻烦大了。
- 可以使用专门的清洁剂和清洁工具,比如超声波清洗机来清洗小零件。
清洗后要用干净的布擦干或者用压缩空气吹干,确保零件表面一尘不染。
2. 配合精度要求- 齿轮与轴的配合精度至关重要。
轴的直径公差要控制在±0.02mm 以内,这就像射击比赛,偏差一点都不行。
如果轴太粗,齿轮装不上去;轴太细,齿轮会晃动,那还怎么好好工作呢?- 齿轮与箱体孔的配合也要恰到好处。
间隙不能太大,太大了会导致齿轮偏心,运转时产生振动和噪音;间隙太小,装配的时候就可能把零件损坏。
理想的间隙范围在0.05 - 0.1mm之间。
3. 安装顺序要求- 一般先安装低速轴及其齿轮,再安装高速轴。
这就像搭积木,得有个先后顺序。
要是顺序错了,可能在装配过程中就会遇到空间不够等问题。
- 在安装过程中,要使用合适的装配工具,比如专用的齿轮拉拔器,可不能用蛮力。
就像你不能用锤子乱敲精密的手表一样,不然齿轮表面可能会被划伤,那这齿轮可就毁了。
三、结尾这些要求对于实现齿轮装配的完美目标可太重要了。
如果不遵守清洁度要求,杂质可能会加速齿轮磨损,机器寿命大大缩短。
要是配合精度不达标,机器运转起来就会摇摇晃晃,像个喝醉的大汉,效率降低不说,还可能引发安全事故。
安装顺序错了,那就是给自己找麻烦,可能得把装配好的部分重新拆开,浪费时间和精力。
齿轮传动机构的装配要
求
标准化管理处编码[BBX968T-XBB8968-NNJ668-MM9N]
齿轮传动机构的装配要求
对各种齿轮传动装置的基本技术要求是传动均匀,工作平稳,无冲击振动和噪声,承载能力强以及使用寿命长等。
1. 齿轮孔与轴配合要符合技术要求,不得有偏心或歪斜现象。
齿轮的端面轴向和径向跳动除由制造产生外,轴和轮孔的配合间隙过大或轴线弯曲变形也会引起。
在测量齿轮径向摆动量时,在齿间放入圆柱规,由百分表得出一个读数,然后转动齿轮,每隔3至4个轮齿又重复进行一次检查,百分表得最大读数与最小读数之差,就是齿轮分度圆上得径向跳动误差。
检查端面跳动时,将百分表得触针抵在齿轮的端面上,转动轴就可以测出齿轮跳动量。
2. 保证齿轮又准确的安装中心距和适当的齿侧间隙。
间隙过小,齿轮转动不灵活,甚至卡齿,并加剧齿面的磨损。
间隙过大,换向空程大并产生冲击。
齿侧间隙允许值见表:测量齿轮侧隙的方法通常有3种:
a用塞尺法来测量齿侧隙,国标推荐此法
b压铅丝法(铅保险丝)检验。
即在齿面延齿宽两端平行放置3至4条。
铅丝直径不超过最小侧隙的4倍,转动齿轮测量铅丝的最薄处的尺寸极为侧隙(见图)
c百分表检验。
将百分表测头与齿轮的齿面接触,另一齿轮固定。
将接触百分表测头的齿轮从一侧啮合转到另一侧啮合,百分表上的读数差值即为侧隙。
如对小模齿轮测量,可以将一个齿轮固定,在另一个齿轮上装夹紧杆,由于侧隙的存在,装有夹紧杆的齿轮便可摆动一定角度,从而推动百分表的测头,得到表针摆动的读数C,根据分度圆半径R,指针长度L,即可按下式就得侧隙Cn的值(见图):Cn=CR/L mm
3.保证齿面有一定的接触面积和正确的接触部位。
接触部位与接触面积是互相联系的,接触部位的正确与否反映了两啮合齿轮的相互位置的误差。
分别用涂色法检查斑点的情况
4.对于滑动齿轮的轴向位移,不应有阻滞和啃住现象。
轮齿的错位量不得超过规定值
5.对于转速高的大齿轮,装配在轴后还应做动平衡试验,以避免转速升高时产生过大振动
6.圆柱齿轮装配要点:
1)安装前的准备
a 对零件进行清洗,去毛刺,并按图纸要求校对零件的尺寸、几何形状、精度、表面粗糙度是否符合要求。
清理好的零件应摆放整齐,并加以覆盖,以防灰尘污染。
b轮与轴的配合面在压入前应涂润滑油。
配合面为锥形时,应用涂色法检查接触情况,对接触不良的应进行刮削,使之接触良好。
C闭式传动的箱体轴心线的中心距和平行度在装配前应予以校验。
轴心线中心距的校验方法(见图),即分别将芯棒插入箱体孔中,测得中心距a: a=(L1+L2)/2-(d1+d2)/2
轴心线的平行度校验方法见图,测量出L1和L2,设齿宽为b,则轴心线在水平方向上的误差:fx=(L1+L2)b/L
轴心线在垂直方向上的公差校验方法见图。
即分别将测量芯棒插入箱体孔中,箱体用3个千斤顶支撑在平板上,调整千斤顶使相啮合的两轴心线的某一轴线与平板平
行,然后测量另一芯棒至平板的距离得h1、h2,设齿宽为b,则此两轴心线在垂直方向得平行度误差:fy=b/L(h1-h2)
d选择合理的装配方法,并准备好工具。
常用的装配方法有压入装配和加热装配两种。
压入装配多采用压力机,而采用手锤冲击器打入方式多用于过盈量不大的装配。
加热装配用于过盈量较大的齿轮传动件装配。
其加热温度视过盈量大小而定,但一般不大于350度,当轮缘断面和轮辐断面相差较大时,不宜采用齿轮整体加热进行装配。
2)安装程序:
a对装配式齿轮,先进行齿轮自身装配。
b齿轮装与轴上
c齿轮与轴装入箱体
d对安装后的齿轮啮合状况进行检查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