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造地球化学_判别分析在找矿中的应用——以呼盟甲乌拉银多金属矿床为例
- 格式:pdf
- 大小:203.49 KB
- 文档页数:4
化探在内蒙古西乌旗地区矿产调查中的应用作者:王冠鸿来源:《经济技术协作信息》 2018年第25期地球化学元素的空间分布特征在矿产资源预测中具有重要意义。
地球化学元素的异常(主要是正异常)往往直接或间接反映出矿化富集信息,异常元素的分布特征主要受控于地质作用过程,元素的迁移、富集以及最后的成矿是各个地质要素互相作用所致。
因此,化探对于矿产勘查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技术路线本次工作通过l5万土壤地球化学测量,编制研究区15万化探18种元素(Au、As、Sb、Ag、Cu、Pb、Zn、Cd、W、Sn、Mo、Bi、Ni、Co、Y、Nb、La、Rb)采样点位图、单元素地球化学图、组合异常图、综合研究以上资料在研究区内圈定综合异常并绘制综合异常图。
对元素的特征值进行分析,对比区域背景值,找出成矿有利元素。
对本区内各地址单元的元素进行对比分析,找出有利成矿的地质体及元素富集部位。
通过聚类分析的元素组合特征以及区域成矿特征,圈定本区元素组合。
综合分析元素地球化学特征与地质背景,划定重点检查区。
对重点检查区进行异常查证。
在查证中结果好,成矿性高的地区圈定找矿靶区及成矿远景区。
二、1:5万化探结果分析与区域背景值相比,土壤测量中Au元素与区域背景值相对富集,其他17种元素均表现为与区域背景值基本相当或贫化的特征,其中Co、Ni、Cu、Pb、Zn、Sb、Rb、Y等元素与背景值基本相当,其余元素Ag、As、Mo、Sn、W、Bi、Cd、La、Nb元素K值小于078,表现为在次生转换过程中的贫化。
变化系数(Cv)可以相对排除干扰,较为准确的比较各元素之间的离散程度,以Cv值04为界,从而表达元素的成矿有利程度或适宜度。
研究区土壤中各元素变化系数较高,除Ag、Pb和Rb元素变化系数小于04外,其余元素变化系数均大于04,其中Sb元素Cv值为09,Au元素Cv值为073,Co、Cu、Zn元素都大于05,表明这些元素分布不均匀,含量变化大,离散程度高,具有局部富集的可能,是有利的地球化学威矿条件。
岩屑地球化学测量方法在找矿中的应用——以内蒙古白音查
干银(金)多金属矿为例
范红科
【期刊名称】《黄金科学技术》
【年(卷),期】2010(018)001
【摘要】内蒙古中东部半干旱荒漠草原景观区选择B层-5~+40目粗粒级的风化岩屑样品可以有效地排除风成砂的干扰,突出成矿及指示元素的地球化学异常特征.以内蒙古西乌珠穆沁旗白音查干银(金)多金属矿床的发现为例,介绍该景观条件下开展岩屑地球化学测量的方法技术以及应用效果.在半干旱荒漠草原景现区开展岩屑地球化学测量可以快速、准确地圈定出矿化蚀变带的范围,提高找矿效果,是行之有效的找矿方法.
【总页数】4页(P32-35)
【作者】范红科
【作者单位】西北有色地质研究院,陕西西安,710054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618.51
【相关文献】
1.内蒙古白音查干锡多金属矿床成矿作用研究Ⅱ:成矿花岗斑岩年代学、地球化学特征及地质意义 [J], 刘新;李学刚;祝新友;孙雅琳;蒋昊原;蒋斌斌;王海;程细音
2.内蒙古白音查干锡多金属矿床成矿作用研究Ⅱ:成矿花岗斑岩年代学、地球化学
特征及地质意义 [J], 刘新;李学刚;祝新友;孙雅琳;蒋昊原;蒋斌斌;王海;程细音;;;;;;;;;;;;
3.原生热液新生热液探究——以内蒙古白音查干东山矿区锌多金属矿热液为例 [J], 张玉生;侯涛;张萌萌;边雄飞
4.大比例尺地球化学勘查技术在隐伏矿找矿实践中的应用——以内蒙古乌拉特后旗查干德尔斯大型钼矿为例 [J], 王满仓;王疆涛;彭海练;李维成;李秉强;曾忠诚
5.原生热液新生热液探究——以内蒙古白音查干东山矿区锌多金属矿热液为例 [J], 张玉生;侯涛;张萌萌;边雄飞;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2023/039(06):1757 1770ActaPetrologicaSinica 岩石学报doi:10.18654/1000 0569/2023.06.11王倩,侯可军,张增杰等.2023.内蒙古那仁乌拉钨多金属矿床成岩成矿年代学研究及其对找矿勘查的指示.岩石学报,39(06):1757-1770,doi:10.18654/1000-0569/2023.06.11内蒙古那仁乌拉钨多金属矿床成岩成矿年代学研究及其对找矿勘查的指示王倩1 侯可军1 张增杰1 朱乔乔1 王天顺2 潘忠飞2 唐庆3WANGQian1,HOUKeJun1 ,ZHANGZengJie1,ZHUQiaoQiao1,WANGTianShun2,PANZhongFei2andTANGQing31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自然资源部成矿作用与矿产资源评价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372 贵州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贵阳 5500253 四川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四 二地质队,成都 6117431 MNRKeyLaboratoryofMetallogenyandMineralAssessment,InstituteofMineralResources,ChineseAcademyofGeologicalScience,Beijing100037,China2 CollegeofResourcesandEnvironmentalEngineering,GuizhouUniversity,Guiyang550025,China3 402GeologicalBrigadeofSichuanBureauofGeologyandMineralResources,Chengdu611743,China2022 12 11收稿,2023 02 03改回WangQ,HouKJ,ZhangZJ,ZhuQQ,WangTS,PanZFandTangQ 2023 GeochronologyoftheNarenwulaWpolymetallicdepositinInnerMongoliaanditsimplicationsfororeprospecting.ActaPetrologicaSinica,39(6):1757-1770,doi:10.18654/1000 0569/2023.06.11Abstract TheNarenwulaquartz veintypetungstenpolymetallicdeposit,locatedinthesouthwesternGreatHingganMountainsinInnerMongolia,NortheastChina,isarecentlydiscoveredlargeW Bi Ag Zn Cudeposit However,thegeochronologicalandgeneticalrelationshipbetweenthedepositandthemultiplestagesofregionaltectonic magmaticeventsremainsunclear,whichseverelyhinderstheunderstandingofthegenesisofthedepositsandoredepositsexplorationinthisarea Inthispaper,LA HR ICP MSU Pbagesofzirconandmonaziteinore bearingcoarse grainedmonzograniteaswellaswolframiteandcassiteriteinquartz veintypeorearestudiedtoconstrainthegeochronologicalframeworkofthegranitesandtheore ThezirconandmonzonitefromthemonzograniteyieldedU Pbagesof146 2±2 2Maand144 2±0 8Ma,respectively,whichareconsistentwitheachotherwithinpermittederrors,andthusindicatingthattheore bearingrockswereformedintheLateJurassic Thewolframiteandcassiteritefromthequartz veintypeoreyieldedU Pbagesof136 7±1 0Maand137 8±1 9Ma,respectively,indicatingthattheW polymetallicdepositwereformedintheEarlyCretaceous SincetheformationtimegapofthegraniteandtheW polymetallicore(~10Myr)islargerthanthelifetimeofagraniticmagmasactivity,thereisnogeneticrelationshipbetweenthemonzograniteandW polymetallicmineralization Thesegeochronologicaldataindicatethattheore causativegraniteshouldbeburiedinthedeepintheareaandthereisahighpotentialforW polymetallicoreexplorationinthedeepoftheoredistrict Combinedwiththeregionalmetallogenicstudies,weproposethattheformationoftheNarenwuladepositismainlycontrolledbytheextensionprocessaftertheclosureoftheMongolian OkhotskOcean,andmaybesuperimposedbytheremoteeffectofthesubductionofpaleo PacificplateKeywords Wpolymetallicdeposit;WolframiteU Pbdating;CassiteriteU Pbdating;MonaziteU Pbdating;ZirconU Pbdating;Narenwula;Mineralizationage摘 要 内蒙古那仁乌拉石英脉型钨多金属矿床是我国大兴安岭西南段近年来新发现的一个以钨为主,伴生有铋、银、锌、铜的大型矿床。
地物化综合方法在草原覆盖区找矿中的应用——以内蒙古努如大坂钼铅锌银多金属矿勘查为例马维;侯静;胡卫星;李开;张呈彬;杨超然【期刊名称】《地质与资源》【年(卷),期】2014(023)0z1【摘要】努如大坂钼铅锌银多金属矿位于内蒙古锡林郭勒大草原,矿区地表覆盖严重,地质找矿标志不明显,综合采用地、物、化方法对发现和圈定钼铅锌银多金属矿体起到了决定性作用.本文以努如大坂钼铅锌银多金属矿的发现为例,系统介绍了地、物、化综合方法在草原覆盖区地质找矿应用的有效性,为覆盖区开展地质找矿工作提供借鉴.【总页数】9页(P113-121)【作者】马维;侯静;胡卫星;李开;张呈彬;杨超然【作者单位】辽宁省地质勘查院,辽宁大连116100;辽宁省地质勘查院,辽宁大连116100;辽宁省地质勘查院,辽宁大连116100;辽宁省地质勘查院,辽宁大连116100;辽宁省地质勘查院,辽宁大连116100;辽宁省地质勘查院,辽宁大连1161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22【相关文献】1.草原覆盖区铅锌银矿床地电化学异常特征及找矿预测——以内蒙古哈达特陶勒盖矿区为例 [J], 王葆华;文美兰;欧阳菲;王保国;贾建清2.综合找矿方法在矿床补充勘查中的应用——以内蒙古达茂旗黑脑包铁矿3C1、3C2矿体补充勘查为例 [J], 翁玉生;李朝阳3.便携式X荧光元素分析法在浅覆盖区萤石矿勘查中的应用与分析\r——以内蒙古乌力吉敖包萤石矿为例 [J], 李欣宇;邹灏;张强;韦绍裔;王良坤;张燕;杨坚4.激发极化法在覆盖区矿产勘查中的应用——以内蒙古昌图锡力锰银铅锌多金属矿勘查为例 [J], 马一行;颜廷杰;何鹏;刘祖鉴;苏航;郭硕5.半干旱草原浅覆盖区手持钻机化探取样技术的应用及探索——以内蒙古拜仁达坝银铅锌矿区为例 [J], 周增辉;杨振;刘锐;林志恒;黄福兴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多金属矿地质与物化探异常特征及找矿意义分析
王有为
【期刊名称】《冶金与材料》
【年(卷),期】2024(44)4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各行业对各类资源的需求日益增加,尤其是矿物资源,导致许多矿物资源的储备量正在不断减少。
因此,有必要加大对矿产资源的勘探力度,运用科学、合理的方法与技术,从地质构造、物化探等方面进行分析,以提高勘探效果,减少勘探风险。
在寻找多金属矿床时,应充分考虑矿床的地质构造和物化探异常等方面的特点,从而更好地提升勘探效率。
【总页数】3页(P139-141)
【作者】王有为
【作者单位】内蒙古煤炭建设工程(集团)总公司油气勘查开发公司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61
【相关文献】
1.浅谈内蒙古自治区陈巴尔虎旗下营地铜多金属矿地质物化探特征及其找矿意义
2.内蒙古自治区四子王旗东井村铜金多金属矿地质物化探特征及其找矿意义
3.西藏哈海岗钨钼多金属矿床地质物化探特征及其找矿意义
4.新疆托里县拿尔扎塔什北物化探综合异常地质特征及找矿意义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内蒙古甲乌拉—查干铅锌银矿床成矿地质特征及找矿实践高德荣;苏庭宝;吕奎;张建华;赵文斌【期刊名称】《矿产勘查》【年(卷),期】2016(007)003【摘要】甲乌拉—查干铅锌银矿床属于木哈尔成矿亚带,大地构造位置处于大兴安岭褶皱带与外贝加尔褶皱带的衔接地带,额尔古纳—呼伦深断裂(以下简称额—呼深断裂)以西,西伯利亚地台东南外缘.属中朝地台与西伯利亚地台之间的过渡型地壳构造区.矿床具备良好的成矿地质背景.在十二五期间,通过对已有地质资料综合分析研究,发现在甲乌拉—查干铅锌银矿床深部第二找矿空间(500~ 1500 m)还有很大找矿前景,是新增资源储量的重点区域.根据矿区地势平坦,确定勘查手段以地表钻探为主的探矿思路.按照“由已知到未知、由浅入深、由疏到密、由内到外”的原则,布置探矿工程,开展甲乌拉—查干铅锌银矿床深部和外围的地质探矿工作.在第二找矿空间取得了重大突破,新增333类以上矿石储量1118万t,铅金属量59万t,锌金属量60万t,铜金属量6000 t,银金属量1261 t.【总页数】8页(P391-398)【作者】高德荣;苏庭宝;吕奎;张建华;赵文斌【作者单位】新巴尔虎右旗荣达矿业有限责任公司,呼伦贝尔021000;新巴尔虎右旗荣达矿业有限责任公司,呼伦贝尔021000;新巴尔虎右旗荣达矿业有限责任公司,呼伦贝尔021000;新巴尔虎右旗荣达矿业有限责任公司,呼伦贝尔021000;新巴尔虎右旗荣达矿业有限责任公司,呼伦贝尔021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18.42;P618.43;P618.52【相关文献】1.内蒙古甲乌拉~查干银多金属矿区主含矿围岩地层时代探讨 [J], 张明会;刘伟2.内蒙古甲乌拉~查干银多金属矿区主含矿围岩地层时代探讨 [J], 张明会;刘伟3.内蒙古甲乌拉-查干铅锌银矿床成矿地质特征及找矿实践 [J], 高德荣;苏庭宝;吕奎;张建华;赵文斌;4.大比例尺勘查地球化学找矿信息提取集成与成矿预测——以内蒙古乌拉特后旗查干德尔斯大型钼矿为例 [J], 王满仓;李秉强;李维成;曾忠诚;王疆涛;彭海练5.大比例尺地球化学勘查技术在隐伏矿找矿实践中的应用——以内蒙古乌拉特后旗查干德尔斯大型钼矿为例 [J], 王满仓;王疆涛;彭海练;李维成;李秉强;曾忠诚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内蒙古甲乌拉—查干布拉根铅锌银矿田成矿作用甲乌拉-查干布拉根铅锌银矿田(以下简称甲-查矿田)位于得尔布干成矿带西南段,主要包括甲乌拉和查干布拉根两个大型矿床。
本文对甲-查矿田开展了系统的流体包裹体、年代学、地球化学研究。
甲-查矿田斑岩型钼矿化中发育富液相、富气相、H2O-CO2、含子矿物多相四种类型包裹体,它们的均一温度介于225~438℃,盐度介于0.8~44.6%Nacl eqv,密度介于0.35~1.37 g/cm3,气相成分主要有H2O、CO2和CH4。
甲乌拉矿床主成矿阶段发育富气相、富液相和CO2三相包裹体,它们的均一温度介于190~332℃,盐度介于0.2~4.2%Nacl eqv,密度介于0.65~0.88g/cm3,气相成分主要有H2O、CO2和少量的CH4。
查干布拉根矿床主成矿阶段只有一种液体包裹体,其均一温度介于209~265℃,盐度介于0.5~5.7%Nacl eqv,密度介于0.75~0.86g/cm3,气相成分主要H2O、CO2和少量的CH4。
流体包裹体研究表明:流体的沸腾作用是甲乌拉矿床矿质沉淀的主要机制,而温度的降低是查干布拉根矿床矿质沉淀的主要机制。
甲乌拉矿床δDH2O值介于–166~–133‰之间,δ18OH2O值介于–13.4~–9.1‰之间。
查干布拉根矿床δDH2O值介于–166~–127‰之间,δ18OH2O值介于–17.80~–11.06‰之间。
由H-O同位素结果可知:甲乌拉矿床的成矿流体主要来源于大气降水,有少量的岩浆水参与;查干布拉根矿床的成矿流体主要来源于大气降水。
甲-查矿田的δ34S值介于1.2~8.4‰之间,206Pb/204Pb值介于18.302-19.037之间,207Pb/204Pb值介于15.473-15.596之间,208Pb/204Pb值介于38.094-38.945之间。
经过计算得到总硫同位素组成δ34SΣ的值为:2.8~7.1‰,Pb同位素μ值9.2~9.5,表明甲-查矿田的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中生代岩浆。
内蒙古新巴尔虎右旗甲—查银多金属矿床分带规律及找矿方向彭晶【摘要】甲查银多属矿床是燕山晚期形成的陆相次火山中低温热液脉状矿床。
矿体分布、形态、规模、产状受断裂构造控制。
成矿元素、金属矿物组合、矿石构造、围岩蚀变类型等具有明显的分带性,本文通过对分带规律的研究,探索矿区中不同矿种的找矿方向。
【期刊名称】《黑龙江科技信息》【年(卷),期】2012(000)002【总页数】1页(P8-8)【关键词】甲查矿床;分带规律;找矿方向【作者】彭晶【作者单位】黑江省有色金属地质勘查七0六队,黑龙江齐齐哈尔16100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18.52关建词:甲查矿床;分带规律;找矿方向甲查银多金属矿床位于内蒙古自治区新巴尔虎右旗北西45千米,满洲里市南西150千米,矿区面积约50平方千米。
矿床价值巨大,规模近超大型。
工作程度除勘探、详查区段外均较低,矿区及外围仍具良好找矿远景。
1.1 构造位置。
甲查矿区位于中蒙-额尔古纳褶皱系南东缘,得尔布干-呼伦深断裂北西侧。
区带上中生代构造与岩浆活动强烈,甲查矿区处在该矿带南段,满州里-新巴尔虎右旗火山隆起带之甲乌拉-阿敦楚鲁断隆北部边缘。
1.2 地层。
矿区出露的地层有元古界佳疙瘩群(Pt3jg):绿色片岩,二云母石英片岩;古生界上三迭统-下侏罗统(T3-J1):青盘岩化安山岩、玄武安山岩、玄武岩和变质砂砾岩、粉砂岩、板岩,是主要的含矿围岩;上侏罗统塔木兰沟组(J3t):安山玄武岩、玄武岩;下白垩统上库力组(K1s):流纹岩、流纹质熔结凝灰岩、安山质火山碎屑岩、粗面安山岩、英安岩等。
1.3 侵入岩。
有华力西晚期黑云母花岗岩(γ43);燕山早期花岗岩(γ52,K-Ar法同位素年龄值-下同,146.5Ma),这些岩石多呈超浅成相产出,受火山构造控制明显,与矿床成因关系十分密切。
1.4 构造。
矿区构造以断裂为主。
有NNW、NWW、NW向扭性断裂,NWW向甲-查巨型含矿构造带,具明显的韧脆性剪切带特点是查干布拉根区的控岩控矿构造;NNW向张性断裂,是甲乌拉区的主要含矿构造;NW向张扭性断裂,常有矿体或矿化分布。
第8卷第6期有色金属矿产与勘查V ol.8,N o.6 1999年12月 GEOLO GICA L EXPLORATION FOR NON2FERROUS META LS Dec.,1999内蒙古甲乌拉-查干银铅锌铜矿床主成矿元素分布规律及意义李宪臣(黑龙江有色地质勘查局706队 齐齐哈尔 161031)秦克章(北京矿产地质研究所 北京 100012;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北京 100029)摘 要 甲乌拉-查干系次火山岩中低温热液脉状银-铅-锌-铜矿田,本文旨在通过对其原生矿化分带特别是主成矿元素分布规律的研究,追索各成矿元素在空间上的富集位置,进而查明其热液蚀变中心和矿化空间,为预测寻找新的矿体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 成矿元素 蚀变分带性 甲-查银铅锌铜矿田内蒙古甲乌拉-查干布拉根(以下简称甲-查)银-铅-锌-铜矿田位于颇具潜力的额尔古纳斑岩-次火山岩铜-钼-铅-锌-银成矿带南段,北距乌奴格吐山大型斑岩铜钼矿床130km。
自1984年黑龙江有色地勘局化探扫面开展评价工作以来,甲乌拉、查干布拉根矿点已分别发展成为大型银-铅-锌-铜矿床、大型银-铅-锌矿床,且二者构成一个统一的矿田。
矿田小范围面积约75km2,大范围约190~200km2。
现已探明银、铅锌、铜分别达特大型、大型、小型规模。
矿田范围内及外围找矿潜力还很大。
1 矿区地质概况与矿床地质特征甲-查矿区位于中蒙-额尔古纳褶皱系南东缘,得尔布干-呼伦深断裂北西侧。
区内中生代构造与岩浆活动强烈,形成一系列的与火山、次火山岩有关的热液矿床,构成额尔古纳成矿带。
甲-查矿区处在该矿带南段,满洲里-新巴尔虎右旗火山隆起带甲乌拉-阿敦楚鲁断隆北部边缘。
甲乌拉银-铅-锌-铜矿床和查干银-铅-锌矿床相距7km,由NWW向甲-查剪切构造带相连结。
近年科研与勘查实践证实,二者实为受控于同一主火山侵入活动中心与同一主热源一蚀变矿化中心的统一矿田[1,2]。
矿产与地质2005年第4期 第19卷2005年8月M I N ERAL R ESOU RCES AND GEOLO GY总第110期构造地球化学-判别分析在找矿中的应用——以呼盟甲乌拉银多金属矿床为例①赵清泉,孙传斌,荆龙华,王大平(黑龙江有色地质勘查局七O二队,黑龙江牡丹江157021)摘 要:以呼盟甲乌拉银多金属矿床为例,利用构造地球化学-判别分析方法,通过对其判别标志的探讨,研究断裂构造的含矿性。
此项研究对在甲乌拉地区和相邻地区找矿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构造地球化学;应用研究;判别分析;元素富集规律;判别标志;甲乌拉;内蒙古呼伦贝尔盟中图分类号:P63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5663(2005)04-0414-04 甲乌拉银多金属矿床在内蒙古呼伦贝尔新巴尔虎右旗境内,位于得尔布干深断裂的西侧,甲乌拉大断裂的北侧。
矿区已发现的矿体40余条,均受断裂构造控制。
因此,本文试图利用构造地球化学-判别分析方法对其判别标志进行探讨。
1 矿床构造特点甲乌拉矿区出露地层主要为二叠系和侏罗系,二叠系上统老龙头组的岩性为碎屑岩及变质火山岩,构成一个向NW倾伏的背斜构造,印支期黑云母斜长花岗岩在矿区北东部侵入其核部。
侏罗系上统上库力组的岩性为火山岩(图1)。
矿区的主要断裂构造为NW走向,其次为NNW、NWW走向,再次为N E走向的断裂。
其中NW或NNW向断裂控制着燕山晚期次火山岩系,并与成矿关系密切。
主要矿体有 、 、 、 、 、 号等,分别赋存在F4、F1、F6、F7、F5、F8等断裂带中(图1)。
2 含矿断裂的地质特征据野外鉴别,甲乌拉矿床含矿断裂以张剪性断裂为主(如F1,F6控制着延长最大的 号、 号矿体),其次为受挤压后经引张作用形成的张性断裂带(如F5,F6断裂)。
这些含矿断裂在其上、下盘常见沿断裂分布的窄蚀变带,如硅化、钾化、碳酸盐化、绿帘石化、绿泥石化、褐铁矿化及铁锰矿化等。
并常见矿化石英脉、方解石脉等。
在矿区中部及成矿中心部位,含矿断裂中的断层泥、断层角砾多以红褐色、黄褐色为主,构造地球化学研究表明,其具有Cu、M o、A u、Zn、W、Pb、B i、A g等元素组合,地表常见的氧化矿物有:孔雀石、兰铜矿、菱锌矿、褐铁矿、铅矾、白铅矿等。
含矿断裂外侧或远离成矿中心,断裂中的断层泥、断层角砾呈铁黑色、暗红褐色及黑绿色等,构造地球化学研究表明,其具有Pb(Zn)、A g、M n、H g、Sb、A s等元素组合,地表常见的氧化矿物不多。
成矿后断裂及不含矿断裂中的断层泥、断层角砾多呈灰色、灰白色、暗灰色、浅黄色、白色。
蚀变以粘土矿物为主,很难见到金属氧化物。
含矿断裂沿走向常分布有电法联剖正交点。
还有与含矿断裂走向一致的Cu、Pb、Zn、A g、M o等元素的次生晕带状(明显呈线性)异常,其中Pb、A g等元素组合异常的线性分布特征更明显,范围更广。
另外,含矿断裂带常见有Pb Zn(或Zn Pb)元素对的比值异常。
3 成矿断裂的元素富集规律甲乌拉矿床成矿断裂具有一定的横向分带性和①收稿日期:2004-12-07 作者简介:赵清泉(1962-),男,黑龙江省牡丹江市人,工程师,主要从事有色金属矿产勘查工作。
对称性。
按理想模式,可分为:正常围岩-上盘线性蚀变带-上盘矿化带-角砾、断层泥带(破碎带)-中部矿化带-角砾、断层泥带-下盘矿化带-下盘蚀变带-正常围岩。
这种现象,在实际中不是完全均匀发育的,只是常具有这种分带性和对称性的变化趋势。
如有的地段(F 1)分带性和对称性明显,矿化较好;有的地段各带发育不好,甚至缺失某些分带,矿化亦差。
不含矿断裂的分带组成则简单的多,只有破碎带(角砾、断层泥带),有时也发育线性蚀变带。
图1 甲乌拉矿床构造纲要图F ig .1 T ecton ic schem e of the J iaw u la depo sitJ 3s -侏罗系上统上库力组火山岩 P 2l -二叠系上统老龙头组碎屑岩及变质火山岩 ΝO Π3-25-次石英正长斑岩 ΧΠ3-25-次花岗斑岩 O Π3-25-次石英斑岩 Χb 3-15-次英安岩 ∆Λ3-15-次多斑安山岩 ΝΠ-正长斑岩脉 Χ15-黑云母斜长花岗岩 1-中生代构造层 2-古生代构造层及产状 3-燕山晚期张性岩 4-燕山早期挤压性岩 5-构造地球化学测量剖面及编号 6-节理走向玫瑰花图 7-张剪性断裂及编号 8-压性转张性断裂 9-推测及性质不明断裂 10-矿体及编号 组成成矿断裂的各个分带构造单元的元素含量各不相同,并具有明显规律性。
根据各带(61个样品)中的造岩、造矿元素的平均含量,编制其富集规律综合模式图(图2)。
从中可以看出,各种元素在成矿断裂的各分带构造单元有如下富集规律:(1)Pb 、A g 、Sb 、B i 、Sn 、H g 等成矿元素,在成矿断裂的中部和上、下盘矿化带均显示不同程度的峰值。
(2)Cu 、Zn 、(A s )等成矿元素,从线性蚀变带向成矿断裂中部是逐渐升高的,在中部矿化带的含量峰值最高,反映了Cu 、Zn 等成矿元素主要富集在成矿断裂的中部或矿液活动中心部位。
(3)W 只富集在成矿断裂的上、下盘矿化带中。
(4)M o 在成矿断裂中部矿化带两侧的破碎带富集并有最大值。
(5)造岩元素Si 、A l 、K 、N a 、Ca 等在成矿断裂的中部矿化带无一例外出现低值。
(6)Ca 、N a 等碱性造岩元素在成矿断裂的中部和上、下盘矿化带均显示低值,而在线性蚀变带、破碎带却呈现高值。
(7)Si 在成矿断裂的线性蚀变带有明显的峰值。
(8)K 则由线性蚀变带和破碎带向二者之间的成矿断裂上(下)盘矿化带有逐渐升高的峰值。
(9)成矿断裂的造岩元素含量特征均表明,在线性蚀变带上有明显的硅化、钠化、钾化及碳酸盐化等蚀变。
并反映出在成矿断裂的上、下盘矿化带与线性蚀变带之间有Ca 和N a 的交代现象。
即成矿过程中,明显有物质的带出带入。
图2 甲乌拉矿床成矿断裂造岩-成矿元素富集规律综合模式图F ig.2 In tegrated m odel of p etrogen ic-o reelem en t accum u lati on regu larity of the o re fo rm ing structu re in the J iaw u la depo sit4 断裂构造地球化学-判别分析从前面成矿断裂的组成构造单元(分带)中,选出成矿断裂破碎带(角砾、断层泥带)的样品13个,作为含矿总体(A类)样本;取已知不含矿断裂破碎带样品8个,作为不含矿总体(B类)样本。
用逐步判别方法建立两类总体的判别方程。
用构造地球化学样品分析中的主要成矿元素、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的含量(总计29个变量)参加计算(原始数据取对数)。
在引入变量的临界值为2、剔除变量的临界值也为2时,选取8个变量来建立两类总体的判别方程:A=-966.94-122.45A u-50.13A g-236.69L i+440.61B e+68.93Pb-39.34Zn+1169.65Si+324.26Ca(1)B=-1046.13-140.42A u-60.02A g-288.44L i+472.80B e+77.17Pb-51.15Zn+1257.37Si+357.55Ca(2)检验两类总体差异的F值为9.7996,大于F0101 (2.18)=3.51。
说明两类总体的差异是显著的,可分的。
对两类已知样品进行回判,正判率为100%,结果正确(表1)。
对未知样品进行判别时,将样品的变量值分别代入(1)、(2)两个方程,计算A值和B值。
若A>B时,则为含矿断裂;反之B>A时,为不含矿断裂。
表1 已知含矿与不含矿分类样品回判结果表T ab le2 T ab le of distingu ish ing resu ltof the know n so rted sam p les类别A B正判数错判数错判率A1301300.0%B08800.0%归类样品数138正判率100%100%通过本区提出的未知断裂的5个样品进行判别分析表明(表2),构造地球化学-判别分析方法预测矿体或成矿断裂的成功率是80%,证明判别方程对甲乌拉矿床是可行的、有效的。
表2 预测未知断裂含矿性的判别结果表T ab le3 D istingu ish ing resu lt of o rebearing cap acity p redicti on of structu re样品号判别结果后验概率230无矿0.997237无矿0.952242有矿0.577243有矿0.691311有矿1.0055 成矿断裂的判别标志从前面的讨论中不难看出,利用构造地球化学-判别分析方法,在甲乌拉矿床建立成矿断裂的判别标志,已经具备了充足的依据。
5.1 地质判别标志(1)成矿断裂与成矿次火山岩的复式斑杂岩体在时间上、空间上紧密伴生,并有相似的演化规律。
(2)成矿断裂明显继承早期断裂的方向和性质,并进一步显示引张的特点。
其方向主要为NNW、NWW,其次为NW向,再次为N E向。
成矿断裂以张剪性为主,亦有压性转张性及张剪性断裂等。
(3)线性蚀变标志。
主要有硅化、碳酸盐化、绿泥石化、绿帘石化、褐铁矿化等蚀变。
沿断裂明显呈线性分布。
并常见石英细脉、网脉,方解石脉,褐铁矿化石英脉以及含矿化石英脉。
(4)成矿断裂在地表常见褐铁矿化淋滤带,使断裂带染成褐、黄褐、铁黑色,并发育有铁氧化膜。
在地表一些赋矿地段,可以直接见到孔雀石、蓝铜矿、菱锌矿、褐铁矿、铅钒等地表氧化矿物。
5.2 物化探判别标志矿区内,成矿断裂沿走向常常有呈线性排布的电法联剖正交点,明显地反映出成矿断裂及矿体的存在。
在某些成矿断裂以及成矿断裂交汇处,常见电法自电异常或激电异常。
沿成矿断裂的走向,常分布有条带状的线性次生晕异常,尤其以Pb(Zn)、A g等元素的组合异常更明显。
此外,成矿断裂常见有Pb Zn(或Zn Pb)元素对的比值异常。
5.3 元素富集规律的判别标志主要成矿元素Pb、A g、A u、Sb、B i、Sn、H g等在成矿断裂的各个矿化带均有不同程度的峰值显示。
例如图2以及矿区所做14条构造地球化学剖面均可证实,Cu、Zn等成矿元素在成矿断裂中部矿化带富集,是寻找铜矿脉的重要标志。
W在成矿断裂的上、下盘矿化带富集,这是W与蚀变带关系密切和迁移能力强的标志。
主要造岩元素Si、A l、K、N a、Ca等在成矿断裂的中部矿化带都显示亏损;Ca、N a等碱性造岩元素在各矿化带均显示亏损,而在其蚀变带或破碎带却呈现峰值,与造矿元素Pb、A g、A u、Sb、B i、Sn、H g等恰为反消长关系;Si在成矿断裂的线性蚀变带具有峰值,反映的是硅化和含矿石英脉;在成矿断裂的上、下盘矿化带和线性蚀变带之间,K与N a常出现反消长关系,在上、下盘矿化带,K高N a低,而线性蚀变带则N a高K低,K与N a的关系反映了成矿断裂各构造单元之间物质的带入、带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