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输液与输血法
- 格式:ppt
- 大小:15.19 MB
- 文档页数:66
静脉输液和输血法重点静脉输液和输血是医学上常用的治疗方法。
静脉输液是通过将药物或液体注入静脉来满足患者的治疗需要,而输血是将供体血液输入患者体内以帮助其恢复健康。
本文将重点讨论静脉输液和输血的相关知识。
静脉输液是一种常见的治疗方法,用于给予患者营养支持、药物治疗、补充体液等目的。
静脉输液可以快速、准确地将药物输送到患者体内,起到迅速救治的作用。
在进行静脉输液时,医护人员需要选择合适的静脉通道,注意输液速度和剂量,避免发生感染和其他并发症。
静脉输液的常见途径包括外周静脉、深静脉、中心静脉等。
外周静脉输液适用于一般情况下需要补充体液、输送药物的患者。
深静脉输液适用于需要持续输液或对药物浓度有严格要求的患者。
中心静脉输液适用于需要大量快速输液或化疗等特殊治疗的患者。
静脉输液过程中需要注意维持通道通畅、输液速度适中、避免药物相互作用等问题。
同时,医护人员还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治疗需求进行合理的输液方案设计,确保治疗效果和安全性。
与静脉输液相比,输血是一种更为复杂的治疗方法。
输血适用于贫血、失血性休克、器官移植术后等情况下,可以迅速恢复患者的血液循环和氧合功能。
在进行输血时,医护人员需要注意供血者和受血者的血型配对、输血速度和剂量、输液过程中的监测等问题。
输血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直接关系到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命安全。
因此,在进行输血前,医护人员需要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确保输血指征准确,避免输血后出现不良反应和并发症。
总的来说,静脉输液和输血是医学上常用的治疗方法,但在实际操作中需要医护人员具备丰富的经验和专业知识,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
只有保证操作规范、用药准确,才能确保患者获得有效的治疗效果,提高治疗成功率。
希望本文的介绍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静脉输液和输血的相关知识,保障患者的治疗安全和健康。
三基培训静脉输液与输血法静脉输液与输血法就是利用大气压与液体静压得原理, 将大量无菌药液或血液输入静脉得方法。
一、静脉输液法(一)静脉输液得目得1、补充水分与电解质, 以纠正水、电解质紊乱, 维持酸碱平衡。
常用于各种原因导致得脱水、酸碱平衡失调等病人。
2、补充营养, 供给热能。
常用于慢性消耗性疾病、不能经口进食等病人。
3、输入药物, 达到控制感染、治疗疾病得目得。
常用于各种中毒、严重感染等病人。
4、补充血容量, 改善微循环, 维持血压。
常用于抢救严重烧伤、大出血、休克等病人。
5、输入脱水剂, 降低颅内压, 达到利尿消肿得目得。
(二)常用溶液与作用1、晶体溶液(1)葡萄糖溶液:常用得就是5%葡萄糖溶液及10%葡萄糖溶液, 可供给水分与热能。
(2)等渗电解质溶液:供给水分、电解质, 常用得有0、9%氯化钠、5%葡萄糖氯化钠、复方氯化钠等溶液。
(3)碱性溶液:可纠正酸中毒, 调节酸碱平衡, 常用5%碳酸氢钠、11、2%乳酸钠溶液等。
(4)高渗溶液:用于利尿脱水, 常用20%甘露醇、25%山梨醇、25%~50%葡萄糖等溶液。
2、胶体溶液(1)右旋糖酐:常用得溶液分两种:①中分子右旋糖酐:可提高血浆胶体渗透压, 扩充血容量;②低分子右旋糖酐:可降低血液黏稠度, 改善微循环。
(2)代血浆:增加血浆渗透压及循环血量, 常用羟乙基淀粉(706)、氧化聚明胶与聚维酮等溶液。
可在急性大出血时与全血共用。
(3)浓缩白蛋白注射液:可提高胶体渗透压, 补充蛋白质, 减轻组织水肿。
(4)水解蛋白注射液:用以补充蛋白质, 纠正低蛋白血症, 促进组织修复。
3、静脉营养液用于供给病人热能, 维持正氮平衡, 补充多种维生素及矿物质。
常用复方氨基酸、脂肪乳剂等。
(三)常用静脉输液法1、周围静脉输液法包括密闭式输液法、开放式输液法、静脉留置针输液法。
(1)操作方法1)密闭式输液法①根据医嘱, 带止血带、输液架至病人床旁, 呼唤病人进行核对, 向清醒病人解释输液得目得、注意事项, 以取得病人合作, 选择合适得静脉, 调节输液架高度, 嘱病人排便、排尿。
静脉输液和输血法教案第一章:静脉输液概述1.1 静脉输液的定义和作用1.2 静脉输液的适应症和禁忌症1.3 静脉输液的常用部位和选择原则1.4 静脉输液的准备和操作步骤1.5 静脉输液的注意事项和并发症预防第二章:静脉输液的技巧与操作2.1 静脉穿刺的方法和技巧2.2 静脉输液管的固定和保护2.3 静脉输液的速度和时间的控制2.4 静脉输液的观察和评估2.5 静脉输液的常见问题和处理方法第三章:静脉输液的并发症及处理3.1 静脉炎的处理和预防3.2 静脉血栓的形成和预防3.3 液体渗出的处理和预防3.4 空气栓塞的识别和处理3.5 感染的风险和预防措施第四章:静脉输血的基本概念4.1 静脉输血的定义和作用4.2 静脉输血的适应症和禁忌症4.3 静脉输血的血液种类和选择原则4.4 静脉输血的准备和操作步骤4.5 静脉输血的注意事项和并发症预防第五章:静脉输血的技巧与操作5.1 静脉输血的方法和技巧5.2 静脉输血管的固定和保护5.3 静脉输血的速度和时间的控制5.4 静脉输血的观察和评估5.5 静脉输血的常见问题和处理方法第六章:静脉输液和输血的临床应用6.1 常见疾病的静脉输液和输血治疗6.2 营养支持疗法和静脉输液6.3 药物治疗中的静脉输液和输血应用6.4 静脉输液和输血在手术中的运用6.5 特殊病情下的静脉输液和输血策略第七章:特殊情况下的静脉输液和输血7.1 儿童和老年人的静脉输液和输血特点7.2 肥胖和血管条件差患者的静脉输液和输血7.3 透析患者的静脉输液和输血管理7.4 器官移植患者的静脉输液和输血需求7.5 紧急情况下的静脉输液和输血应用第八章:静脉输液和输血的护理管理8.1 静脉输液和输血的护理评估和计划8.2 静脉输液和输血的护理操作要点8.3 静脉输液和输血的护理记录和监测8.4 静脉输液和输血的护理质量控制和评估8.5 静脉输液和输血的护理团队协作和沟通第九章:静脉输液和输血的并发症护理9.1 静脉炎的识别和护理措施9.2 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和预防9.3 液体渗出的处理和护理方法9.4 空气栓塞的紧急处理和护理9.5 输血反应的识别和护理对策第十章:静脉输液和输血的教育和培训10.1 静脉输液和输血的基础知识教育10.2 静脉输液和输血的操作技能培训10.3 静脉输液和输血的临床应用教学10.4 静脉输液和输血的并发症处理培训10.5 静脉输液和输血的护理管理教育重点和难点解析一、第三章:静脉输液的并发症及处理难点解析:静脉炎和静脉血栓的形成机制、预防措施的细节、液体渗出的紧急处理方法、空气栓塞的临床表现和处理流程、感染预防和控制的策略。
静脉输液和输血法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静脉输液和输血的基本概念、适应症和禁忌症。
2. 掌握静脉输液和输血的操作步骤、注意事项及并发症的处理。
3. 能够正确评估患者病情,选择合适的静脉输液和输血方式。
4. 培养学生的临床判断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1. 静脉输液和输血的基本概念:静脉输液和输血的定义、目的和意义。
2. 静脉输液和输血的适应症和禁忌症:适应症包括各种感染、创伤、手术后、中毒、脱水等;禁忌症包括严重过敏、严重贫血、严重出血倾向等。
3. 静脉输液和输血的操作步骤:准备物品、选择静脉、消毒皮肤、穿刺、固定、调节滴速、观察反应等。
4. 静脉输液和输血的注意事项: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观察患者病情变化、避免液体渗漏、及时处理并发症等。
5. 静脉输液和输血并发症的处理:发热、过敏反应、静脉炎、空气栓塞等。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静脉输液和输血的基本概念、适应症和禁忌症。
2. 演示法:演示静脉输液和输血的操作步骤,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操作过程。
3.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病例,让学生学会判断适应症和禁忌症,提高临床判断能力。
4.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静脉输液和输血的注意事项及并发症的处理,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四、教学评估1. 课堂提问:检查学生对静脉输液和输血基本概念的理解。
2. 操作演练:评估学生静脉输液和输血的操作技能。
3. 病例分析:评估学生对静脉输液和输血适应症和禁忌症的判断能力。
4. 小组讨论报告:评估学生在团队合作中的表现及对并发症处理的了解。
五、教学资源1. 教材:静脉输液和输血相关教材或指南。
2. 教具:静脉输液和输血模型、穿刺针、输液器等。
3. 课件:制作静脉输液和输血的相关课件,辅助讲解和演示。
4. 视频:播放静脉输液和输血的操作视频,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操作步骤。
六、教学活动安排1. 第1-2周:讲解静脉输液和输血的基本概念、适应症和禁忌症。
2. 第3-4周:演示静脉输液和输血的操作步骤,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操作过程。
静脉输液输血法的原理
静脉输液和输血都是通过静脉管路将液体或血液直接输送到患者的循环系统中,以弥补体内液体或血容量的不足。
其基本原理如下:
1. 静脉注射的管路要求完全无菌,以防止感染和交叉感染的发生。
2. 输液或输血前需要检查注射器、静脉针、药品或血液等的质量和标记,确认无误后才能进行注射。
3. 通过识别针头进入静脉的征象,将静脉针插入到患者的静脉内,使液体或血液能够快速进入患者的循环系统。
4. 在输液或输血过程中要不断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如心率、呼吸、血压、体温、皮肤状况等,以及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评估,以及时调整输液或输血的速度和剂量。
5. 输液或输血结束后,需要及时拔除静脉针并进行绷扎止血,观察患者的反应和病情变化,对输液或输血过程进行总结和记录。
通过正确的静脉输液或输血操作,可以帮助患者补充体内缺少的液体和血容量,改善身体的生理状态,缩短治疗时间,提高治疗效果。
第8课静脉输液和输血法【教师】展示静脉输液法(二)三、常用静脉输液法(一)周围静脉输液术【目的】按照医嘱正确地为患者实施输液治疗,达到补充水分、电解质,维持酸碱平衡;补充营养;输入药物,治疗疾病;增加血容量,维持血压的目的。
【评估】1. 身体情况收集患者的病史、体征及实验室检查结果等资料,评估患者的皮肤情况、脱水类型、心肺功能等情况,明确输液目的。
2. 穿刺静脉根据病情、输液量、液体的种类及患者年龄选用静脉,一般选用四肢浅表静脉。
3. 输注药液包括评估药物的作用、副作用,药物的质量、有效期以及有无药物配伍禁忌。
4. 心理、社会状况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及对输液有关知识的知晓程度,为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提供依据。
【计划】1. 操作者准备衣帽整洁,修剪指甲,洗手,戴口罩。
2. 用物准备(1)注射盘一套:配备棉签、弯盘、止血带、输液敷贴(或消毒小纱布和胶布)、瓶套、小垫枕、输液卡、笔、有秒针的表,必要时备小夹板及绷带。
(2)无菌物品:加药用注射器及针头、输液器一套。
(3)液体及药物:遵照医嘱准备。
(4)输液架。
3. 患者准备了解输液的目的,排空大、小便,舒适卧位。
4. 环境准备保持环境安静、整洁、安全,消除干扰。
【实施】周围静脉输液术的操作步骤及要点说明见表 8-1。
【评价】同“周围静脉输液术”。
【注意事项】(1)更换透明贴膜后,也要记录当时穿刺日期。
(2)静脉套管针保留时间可参照使用说明。
(3)每次输液前后应当检查患者穿刺部位及静脉走向有无红、肿,询问患者有关情况,发现异常时及时拔除导管,给予处理。
【健康教育】同“周围静脉输液术”。
【学生】思考、讨论。
【教师】展示静脉输液法(三)四、输液速度与时间的计算在输液过程中,点滴系数指每毫升溶液的滴数。
常用的静脉输液器的点滴系数有 10、15、20 三种型号。
静脉点滴的速度和时间可按下列公式计算:已知每分钟滴数与液体总量,计算输液所需的时间:已知液体总量与计划需用时间,计算每分钟滴数:五、常见输液故障及排除(一)液体不滴(1)针头滑出血管外,液体注入皮下组织。
第十七章静脉输液与输血法一、名词解释1.静脉输液:是利用大气压和液体静压的物理原理,将一定量的无菌溶液或药液直接输入静脉的方法。
2.输液微粒污染:是指在输液过程中,将液体中的非代谢性颗粒杂质带入人体,对人体造成严重危害的过程。
3.静脉输血法:将全血或成分血通过静脉输入体内的方法。
一、名词解释1.静脉输液:是利用和静压的物理原理,将一定量的无菌溶液或药液直接输入静脉的方法。
2.输液微粒污染:是指在输液过程中,将液体中的颗粒杂质带入人体,对人体造成危害的过程。
3.静脉输血法:将或血通过静脉输入体内的方法。
一、名词解释4.间接输血法:是将血液制品按静脉输液的方式输给病人的方法。
5.直接输血法:是将供血者的血液抽出后,立即按静脉注射的方式直接输给病人的方法。
6.溶血反应:是指输入血中的红细胞或受血者的红细胞发生异常破坏或溶解,而引起的一系列临床表现。
一、名词解释4.间接输血法:是将血液制品按静脉()的方式输给病人的方法。
5.直接输血法:是将供血者的血液抽出后,立即按静脉的方式直接输给病人的方法。
6.溶血反应:是指输入血中的红细胞或受血者的细胞发生异常破坏或,而引起的一系列临床表现。
二、简答题1.简述静脉输液的目的。
答:静脉输液的目的有:①补充水分和电解质,维持酸碱平衡。
②补充营养,供给热能。
③补充血容量,改善微循环,维持血压。
④输入药物,治疗疾病。
⑤输入脱水剂,降低颅内压,达到利尿消肿的目的。
二、简答题1.简述静脉输液的目的。
答:静脉输液的目的有:①补充水分和,维持平衡。
②补充营养,供给能。
③补充血,改善循环,维持。
④输入物,治疗。
⑤输入剂,降低内压,达到利尿消肿的目的。
二、简答题2.如何调节静脉输液的点滴速度?答:静脉输液点滴速度的调节方法:根据年龄、病情及药物性质调节输液速度。
①一般成人40~60滴/min,儿童20~40滴/min。
②对年老、体弱、婴幼儿、心肺功能不良者输入速度宜慢;脱水严重、血容量不足、心肺功能良好者输液速度可适当加快。
静脉输液和输血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哪项不是静脉输液的目的?A. 补充水分和电解质B. 供给营养物质C. 纠正酸碱平衡D. 输入药物答案:C2. 下列哪项不是输血的目的?A. 补充红细胞B. 提高免疫力C. 纠正贫血D. 供给热量答案:D3. 下列哪种情况不适合静脉输液?A. 脱水B. 感染C. 心脏功能不全D. 营养不良答案:C4. 下列哪种情况不适合输血?A. 贫血B. 出血性疾病C. 免疫力低下D. 过敏体质答案:B5. 下列哪种溶液属于高渗溶液?A. 0.9% NaCl溶液B. 5%葡萄糖溶液C. 10%葡萄糖溶液D. 1%乳酸林格氏溶液答案:C6. 下列哪种溶液属于等渗溶液?A. 0.9% NaCl溶液B. 5%葡萄糖溶液C. 10%葡萄糖溶液D. 1%乳酸林格氏溶液答案:A7. 下列哪种溶液属于低渗溶液?A. 0.9% NaCl溶液B. 5%葡萄糖溶液C. 10%葡萄糖溶液D. 1%乳酸林格氏溶液答案:B8. 下列哪种药物不宜静脉注射?A. 抗生素B. 激素C. 氯化钾D. 维生素答案:C9. 下列哪种情况需要缓慢静脉注射?A. 抗生素B. 激素C. 氯化钾D. 维生素答案:C10. 下列哪种情况需要暂停输液?A. 患者出现过敏反应B. 输液过程中发生感染C. 患者出现腹泻D. 输液完毕答案:A二、判断题1. 静脉输液和输血是临床常用的治疗方法,可以有效补充患者所需的营养物质和药物。
(正确)2. 静脉输液和输血过程中,应注意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如心率、血压、呼吸等。
(正确)3. 静脉输液和输血过程中,应确保无菌操作,避免感染。
(正确)4. 静脉输液和输血过程中,患者可能出现不良反应,如过敏反应、发热等,应及时处理。
(正确)5. 静脉输液和输血过程中,应根据患者的需求和身体状况调整输液速度和输血量。
(正确)6. 静脉输液和输血过程中,可随意改变输液通道和输血通道,以方便患者。
第十四章静脉输液与输血第一节静脉输液一、静脉输液常用溶液1.晶体溶液:葡萄糖溶液、等渗电解质溶液、碱性溶液、高渗溶液。
2.胶体溶液:右旋糖酐、低分子羟乙基淀粉、蛋白注射液。
3.静脉高营养液:氨基酸、脂肪乳剂等。
二、常用静脉输液法(一)密闭式静脉输液法输液瓶和穿刺点有一定高度;液体上方必须与大气相通;排气:茂菲滴管液面1/2或2/3;止血带:距穿刺点上方6cm以上。
调节滴速:根据年龄、病情及药物性质调节滴速,一般成人每分钟40~60滴,儿童每分钟20~40滴;年老体弱、婴幼儿、心肺疾病病人滴入速度宜慢;脱水严重、心肺功能良好者速度可快;含钾药物、高渗溶液,升压药等滴入速度要慢。
(二)头皮静脉输液法用于婴幼儿。
注意与头皮动脉区别:从颜色、搏动、管壁、滑动、血流方向、血流颜色、主要阻力等方面区别。
(三)颈外静脉输液法适应证:需长期输液,外周不易穿刺者。
穿刺部位:下颌角与锁骨上缘中点连线的上1/3处,颈外静脉外侧缘。
封管:输液后用0.4%枸橼酸钠生理盐水或肝素稀释液封管。
拔管:长期置管者,边拔边抽吸,拔管后加压数分钟。
(四)静脉留置针输液法穿刺点上方8~10cm处扎止血带,需24小时连续输液者,应每天更换输液器。
输液完毕,推注肝素,盐水正压封管。
三、输液速度的调节计算公式四、常见输液故障及排除方法1.溶液不滴。
2.滴管内液面过高。
取下输液瓶,倾斜液面,使插入瓶内的针头露于液面上,待溶液缓缓流下,直至滴管露出液面,再将瓶挂于输液架上,继续进行滴注。
3.滴管内液面过低。
折叠滴管下端输液管,同时挤压塑料滴管,迫使液体流入滴管,直至液面升高至滴管1/2处。
4.滴管内液面自行下降。
检查滴管上端输液管和滴管内有无漏气或裂隙,必要时更换输液器。
溶液不滴输液故障原因表现处理针头滑出血管外局部肿胀、疼痛,无回血拔针,更换针头针头斜面紧贴血管壁无肿痛,有回血调整针头位置或肢体位置针头阻塞无痛、无回血、有阻力更换针头压力过低抬高输液瓶或放低肢体静脉痉挛不肿、疼痛、有回血局部热敷五、常见输液反应及护理1.发热反应——最常见的不良反应。